80-90(2 / 2)
“上手真快。”赵景清夸赞一句,就着挑出的油皮教徐立秋做腐竹,将铺开的油皮堆成条状,放在通风处晾干,“腐竹就做好了。”
徐立秋张了张嘴,最终仍然犹豫着问出心中疑惑,“……就做好了?”
这么简单?铺开的是油皮,堆成条就是腐竹?同样的东西,咋还有两个名字……
赵景清道:“做好了,咱们做的这些都是从豆浆里来,豆浆磨好了,做啥都简单。”
比如千张和豆腐干,一样的做法,差别仅在于模具的稍稍不同和舀豆花倒入模具的量,一个多一个少。多的压制后是豆腐干,少的则是千张。
千张脱模,赵景清取来菜刀,“多的边角修平整,按宽五寸切片就成。”
几刀落下,相差无几的千张推在一起。
徐立秋点头一一记下。
赵景清教得快,徐立秋学得也快,前后不过一个时辰,三样豆制品都学会了。
徐立秋识字,脑筋转得快,将他学会的豆制品做法加以琢磨。嫩豆腐老豆腐都是一样的模具,口感区别在于压制排出的黄浆水更多,而豆腐干则是在老豆腐的基础上,压制时几乎将黄浆水排干……徐立秋将每个都琢磨一遍,心道东家说得对,豆浆好,做啥都简单。
这小小一锅豆浆,竟能产出如此多的吃食。
次日,赵景清将清单上的响铃卷和豆棍做法教给徐立秋。
最后一样包浆豆腐,赵景清花费了不少时间,他知道包浆豆腐,却没亲自动手做过,接连做了几次都没成功,是有包浆,但煎的时候总是裂开,卖相不佳。
人酒楼食肆的菜品,讲的是色香味俱全,总不能端上一份品相不好的菜吧?
赵景清不由苦恼,袁牧一起想办法。
“有了,”袁牧以拳击掌,“景清,你还记得菜市里面摊位卖豆腐的那老爷子不?”
他一提赵景清便回想起来,他还没卖豆腐时,那老爷子就在卖豆腐,他可是个老手艺人,会的只多不少,双眸一亮,“记得,我去请教他!”
说着,他人蹭的一下站起来,就往外走。
“你慢着点!”袁牧心惊肉跳,他现在可是两个人。
赵景清停下步子,默默转向袁牧,嘴唇微抿,一双清亮的眸子望着他。
四目相对,袁牧心软得一塌糊涂,哪里还舍得说他,“我驾驴车送你去。”
“嗯!”
驴车驶入山阳镇,赵景清和袁牧买了肉和酒,直奔老爷子豆腐摊。老爷子不愧是老手艺人,知晓两人来意,将包浆豆腐的做法事无巨细告知。
豆腐要选用老豆腐,切块后用淡盐水浸泡一刻,捞出沥干水分后上锅蒸,而后出锅晾凉,包浆豆腐就做成了。
赵景清顿时茅塞顿开,他做的包浆豆腐在煎制时会裂开,是因为他没用淡盐水浸泡豆腐。淡盐水可以使豆腐变得更紧实,不易破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80-90(第6/14页)
再三谢过老爷子,赵景清和袁牧回到豆腐坊,再次尝试。
这一次,果然成功了。为做包浆豆腐前后折腾了三日,教给工人又花去半日。
赵景清算着时间,总算是赶在钱成安提醒的时限前,将需要的豆制品全做出来,不管清河县酒楼那边的人何时来,他都不用担心。
赵景清松了口气。
然他这口气才松半日,次日便有生人登门,自称是清河县万福酒楼的人,送来豆制品所需数量清单,单子上还盖了万福酒楼的印章。
来人道:“最迟巳时四刻送达,价格按你们出货价走。”
老豆腐三十框、嫩豆腐三十框、豆腐干二十斤、油皮十斤、千张十斤……赵景清看过清单,“成。”
除去老、嫩豆腐,其余七样皆便宜存放,赵景清当天下午便安排人着手生产,早早准备起来。明早只多六十框豆腐,现下人手多,算不得难事。
次日凌晨,赵景清有心起来盯着,但他怀孕后更嗜睡,又都是睡的整觉,想要早起,根本起不来。
袁牧见他眼睛睁了又闭闭了又睁,困得发懵还想逞强,又好气又好笑,抬手轻拍哄道:“有我盯着呢,你放心。今儿万福酒楼的货我亲自去送,一定不会出岔子,你安心睡吧。”
赵景清带着睡意的声音闷闷的,“嗯……”
“凌晨我来,白天可得你盯着。”袁牧轻声说了几句,待赵景清睡过去,袁牧换了衣裳轻手轻脚出门。
豆腐坊有条不紊,一框框豆腐做好,驴车进进出出,一番忙碌景象。
到底是心里惦记着事儿,赵景清今天醒得早,天蒙蒙亮便醒了,收拾好出门,恰好见袁牧在往驴车上搬东西,准备出发去清河县。
现在卯时过半,距定好的时间还有两个时辰,送货过去将将好。
赵景清叮嘱道:“路上别太快,当心将豆腐颠碎了。”
“我省得,”袁牧用麻绳将豆腐框固定好,“娘做了早饭,快些吃了,别饿着。”
赵景清颔首,操心道:“你吃了吗?水袋拿上没?”
“吃了,”袁牧将车板上水袋拿起来给景清看,“拿着呢,还带了点干粮,饿不着。”
“中午好好吃饭,不许吃干粮。”
“成,我可不亏待自己。”袁牧笑着回,坐上驴车驾车往外走,驶出豆腐坊,袁牧回身瞧见景清还站在原处目送他,抬手朝他挥了挥,示意他快回去。
见驴车驶上官道,赵景清折身回厨房吃早饭,有袁牧亲自去,他没什么好操心的。
豆腐坊素来丑时过半上工,午时下工,昨儿下午做豆腐干,是叫人下午来上工做的。上工时间延长,赵景清给了工钱,但这么干总不是个事。豆腐坊的活简单,但人累了没精力,哪还能做出好东西?
赵景清寻思着分做早中两波人上工,下午三个人就足够,轮换着来,但如何安排人手,赵景清让徐立秋去做。
下午,袁牧驾空驴车回来。
赵景清问:“可按时送达了?”
袁牧露出笑,“送到了。”
次日送货,袁牧将大柱带上,隔天便放手将事交给他。他本就是专门送清河县的货,没甚么不放心的。
豆腐坊人手足产量高,供应酒楼所需后还有富余,赵景清便陆续在豆腐铺推出新品,反馈良好,每一样都受人欢迎。
还有镇里酒楼管采买的管事找来,想从他们这进货。
可谓是意外之喜——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85章
找来的酒楼是一家小酒楼, 只定了十五框豆腐,以及各式豆制品共十斤,算不上多, 赵景清却很高兴。
无他, 这是豆腐坊转做供货后, 第一家找上门来进货的酒楼。
聘用十余人做工的豆腐坊,在周遭镇子算得上是个大作坊, 他们品质好,供货稳定,还包送货上门,价格与其他的相比,稍稍贵一点, 却没贵太多, 多花一点钱省心省事, 钱花得值。
不知不觉间, 豆腐坊的名声已经打出去。
赵景清只盼着这样的生意多来。
屋里燃着烛火, 赵景清坐在昏黄的烛光下看新签订的合约, 舍不得装入收纳的木箱中,这是对豆腐坊的肯定,赵景清心里是无与伦比的自豪, 想想便止不住开心。
“还看呢?”袁牧推门进屋, 瞧见景清还在看, 不由好笑, 有生意找上门来, 他也高兴,但景清看得太久了。
赵景清放下合约,“不看了。”
袁牧上前, 将木箱盖上抱去放好,催促道:“上床睡觉。”
“哦。”赵景清爬上床,躺到里面去。
袁牧折身吹灭烛火,摸黑爬上床,手臂搂上赵景清,温热的掌心覆在他小腹。眨眼进入三月初,景清怀有身孕已有两月,腹部平坦依旧,却不似以往紧实,变得软乎乎的。
袁牧爱不释手,若不是这儿孕育着小娃娃,他真想捏一捏。
“袁大壮,你手好烫。”赵景清推他的手,似轻抚而过,并未用力。
袁牧心软成一片,移开手将人往怀里揽,“睡吧。”
“嗯。”相拥的两人呼吸交缠,渐渐趋于平缓。
次日,关胜带着手下三人回豆腐坊,他面上盈着笑,见着赵景清立即道:“东家,幸不辱命!”
赵景清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发懵,询问道:“怎么了?”
“你让我带的人,我可都带出来了。”关胜一一介绍自己这两月努力的成绩,“福子,跑成了一家酒楼、一家食肆和武安镇零售豆腐的生意。王波,跑成一家酒楼的生意。刘兵,跑成一间食肆生意。今儿回来,是请东家你拟合约,签订后这几家的生意便成了。”
关胜挺直胸膛,与有荣焉。
人带出来,他可就不是光杆将军,手底下有兵了!
“不错,你能力是这个,”赵景清竖起大拇指,“果然没看错人。”
他原本想,能留下两个便已不错,三个都能留下,属实是意料之外。
关胜谦虚一番,但眉眼飞扬,能看出他的志得意满。
赵景清准备纸笔,拟定合约,一式两份,分别交给三人,“对方签字画押后便可以开始供货,抽成从供货起开始算。”
福子三人手拿合约,纷纷应是。
赵景清让他们出去,单独留下关胜,详细问了问三人跑生意的情况,最后道:“这两月你带他们费了不少心里,耽误你跑生意了。这样,我额外补贴你三两,十号发工钱时一并算给你。”
关胜笑容更甚,“我便却之不恭了。”
“东家,听说你有清河县的门路?”关胜试探问,清河县的生意不好跑,他努力许久才跑成几家小酒楼、小食肆,东家却能越过他,给清河县的大酒楼供货。
赵景清颔首,他不打算隐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80-90(第7/14页)
却也不准备细说,“这只是开始,后续还会有几家酒楼。河清县的生意不好跑,你且再等等,过些时日供货多了,名声打出去,你们再跑会方便许多。”
“成。”关胜应下,不再多言起身出去。
赵景清将笔墨砚台清洗干净晾着,便听外面一阵热闹喧嚣,隐约夹杂两声袁星喊‘爹’的声音。
赵景清走出院子,见袁老二拉着驴车,车板上载背篓,里边装有不少菜,“爹,你又送那么多东西来。”
袁老二自打知道赵景清有了身孕,就特意买了头驴,架上车板,三天两头往豆腐坊送东西。地里的菜,山里的鲜货,现在正是吃鲜货的好时节,有啥好吃的他都往豆腐坊送。
“没多少,老三夫郞去挖了些荠菜,让我带给你,回头叫你娘给你包荠菜饺子吃,换换口味。”袁老二说着话,将背篓搬下驴车,旁边还有一个篮子,装的是自家鸡下的蛋,自家的吃着更放心。
“好。”赵景清心底暖意融融,提上装鸡蛋的篮子,“爹,我装些豆干啥的,等你回去给林阿叔他们带回去。”
袁老二搬着背篓,“成。”
当天晚上,赵景清就吃上了荠菜饺子,清香味美,好吃极了。
林翠娥道:“剩下的我明儿包荠菜包子。”
赵景清眸子一亮,已经开始期待了。
荠菜饺子好吃,赵景清没忍住多吃几个,肚子胀得慌,坐了会儿没缓过来,赵景清叫上袁牧一道出去散步消食。
回来时,听见林翠娥在和袁老二絮叨,“下蛋鸡没跑山鸡好,你寻了空捉几只小鸡回去散养。跑山鸡长得慢,你现在养着,刚好能在景清坐月子时熬汤给他补身子。”
“我省得,下次赶集我就去捉小鸡。”袁老二抱怨,“你就知道说,我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还不是你放不下地里庄稼。”
“今年种得少,这不是袁牧喊我帮忙种豆子吗,买了田地总要有用场。”
“你儿子……”
两人就这拌起嘴来,袁牧脖子一缩,生怕冒头被骂,当做没听见,抓着景清的手往蹑手蹑脚往屋里躲。
赵景清跟在他身后,忍俊不禁。
待进入屋内,赵景清再也忍不住,乐呵呵笑出声来,不是亲眼所见,赵景清怎么也想不出袁牧那么大个头,能瑟缩成这样。
袁牧:“……”
袁牧轻咳一声,脸不由发热,盯着笑盈盈的景清。
在他注视下,赵景清闭嘴,不笑了。但与袁牧对视,又不禁发笑,轻咳两声,赵景清憋住笑,憋得实在辛苦。
如此反复两三次,袁牧恼羞成怒,“不许笑。”
说罢,便倾身堵住景清的嘴。
成功打断赵景清的笑声。
次日,福子三人的合约返回来,隔天凌晨便要开始送货。
徐立秋看过要生产的量,新增一百一十框,因着下午上工轮班三人,早上人手恰好够,再增加如此之多的量,作坊里忙不过来。徐立秋找到赵景清,表达想要招人的诉求。
赵景清问:“招几人?”
“两人。”徐立秋道。
赵景清琢磨了会儿,大手一挥,“招五人吧。”
徐立秋意外,“会不会太多了?”
赵景清解释:“不多,大姐和许阿叔我要调走。”
两人是他想培养的左膀右臂,现下熟悉各项豆制品的做法,要调去做其他的。再者……以姜夫人雷厉风行的行事,赵景清猜测,清河县应当很快会有消息传来,届时供货量会大幅增加。
第二天,豆腐坊招工启示贴了出去,当天便招足了人手。
新工人开始上工,赵景清安排袁月和林翠娥一道去卖豆腐,而许常英则由赵景清亲自带着,接触坊内各项账目。
如此一来,两人心里皆明白自己的位置。
袁月主外,许常英主内。
两人去处方安排妥当,清河县果真传来消息,道可以给万寿酒楼送货,一并传来的还有送货清单。
与万福酒楼相比,万寿酒楼所需豆腐及豆制品的量翻了两倍,可见是个规模巨大的大酒楼。幸而提前招人,坊内人手足,石磨、驴子足够,忙不过来时能叫张兴等几个送货的暂且顶上,一切仅仅有条的进行。
只是清河县进货量大,大柱一人一架驴子无法完成全部送货,袁牧先行顶上。赵景清紧急拟了张招工启示贴出去。
……
从三月初至三月尾,姜夫人拢共将四家酒楼收入麾下,所需供货量暴增。
豆腐坊不停招人添用具,忙得连轴转,成功完成供货。
月底,赵景清进行盘点,石磨新增八个,驴子买入十一头,豆腐闸新增两架,工人多了十二人,其中三人是送货工,其余皆是在作坊做事。
月初时,新扩建的作坊显得空旷,而如今,变得满满当当。
豆腐坊驴车往来络绎不绝。
赵景清同关胜道:“可以借势在清河县跑生意了。”
为包括万福酒楼在内的五家姜家名下酒楼供货,赵氏豆腐坊在清河县,已然有了姓名。
关胜应下,次日便带着手下三人去清河县跑生意。
这一次,他们登门酒楼、食肆,报出豆腐坊名号,得到了全然不同的待遇,对方态度变得友好。生意能否成功还有得磨,但不是一来就被赶出门,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
与此同时,赵景清和袁牧找到孙佑,牙行那位帮他们联络买下豆腐坊院子的牙人。
赵景清开门见山,“你有清河县的户源吗?我想买一处作坊,租也行。”
清河县供货量巨大,日日送货耗时近两个时辰,路上不可避免存在损耗,赵景清和袁牧商量后,打算在清河县开设豆腐作坊。
最初姜夫人给豆腐坊送生意时,两人计划里便有了这一想法,只不过,比他们设想的来得更快。
“清河县?买?!”孙佑目瞪口呆,这两小夫夫生意发展那么快吗,竟然打算在清河县买入房产,纵使内心波涛汹涌,孙佑仍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手上没有,但我有位堂兄弟在清河县当牙人,你们想买何种作坊,我让他帮忙留意。”
赵景清道:“城外,价格便宜,通行方便,和小罗湾这处差不多即可。没有便租这一类型的。”
“成,我让堂兄留意。”孙佑应下——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86章
和孙佑说好, 夫夫二人离开牙行,驾上驴车慢悠悠回家。
赵景清有身孕在身,袁牧驾车极为稳当, 担心颠着他, 车板上甚至放置了一个蒲团, 垫了棉花垫子,赵景清坐着软乎乎的, 半点也颠不着。
回家路上,二人商量在清河县开设作坊要做些啥准备。驴子骡马石磨等东西是最不用操心的,有钱就能买,主要是做工的人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80-90(第8/14页)
袁牧道:“清河县恁大,招工启示贴出去, 肯定很快就能招到。”
赵景清也是这么个想法, 但他于生意上的考量要多一点, “做工人手在清河县招, 但做酸浆水这些个东西的人, 我想从小罗湾这边带去。”
做生意对手不会少, 新招的人不值得信赖,做豆腐的秘诀,赵景清不愿轻易教授出去。也就他们在小镇上, 且生意刚有起色, 身后便有了靠山, 才没麻烦找上门。
若不是姜夫人对黄家的杀鸡儆猴, 赵景清知道, 盯着他们这门小生意的人可不少。他们无权无势,再好欺负不过。而在清河县,纵使姜夫人能力再大, 那处也不是她的一言堂。
赵景清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添,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
“那得多出工钱。”袁牧一点就透,“多出便多出,信得过的人用着才趁手。”
作坊内工人不是小罗湾的,便是山阳镇的,让人背井离乡去清河县做工,少不得要加工钱。
赵景清道:“我寻思着去三个人就成,多出的工钱算不得什么,等回去便问问他们谁愿意去。”
“今儿回去拟张招工启示贴出去,这边又得招人了。”袁牧心下不由感叹,这两月他们作坊招工的启示没断过,想起娘前些日子随口说的话,袁牧忍不住笑道,“咱们可抢了牙行不少生意。”
“怎么说?”赵景清好奇,他们哪抢得了牙行的生意,这不还找上门让他们帮忙看地方。
“之前不少铺子托牙行帮忙招工,现在都学着咱们,招工启示往门板上贴。”袁牧解答,想想这个法子不错,能看懂招工启示的人,最起码认得几个字,聘来做工,学得也更快。
赵景清听乐了,“那他们之前的钱叫牙行白赚了。”
驴车缓缓驶过官道,两人从说正事转到闲聊,不时发出几声浅笑。
正值春日,阳光和煦暖意融融,官道两旁不知名的野花盛开,随风摇曳,绚丽又可爱。
隔日下工时间,赵景清将所有人召集在一处,说了自己的打算,“清河县那边去三人,可有愿意去的?工钱方面,定不会亏待你们。”
一时之间,下首二十余个工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拿不定主意。
豆腐坊里做工的多是妇人和夫郎,只压制豆腐干和豆皮这要下大力气的活计,是两个男人。他们丈夫儿子在这儿,家便在这儿,要离开家去清河县做工,就算要涨工钱,也一时做不出抉择。
赵景清不催促,只叫他们慢慢考虑。
徐立秋眉头微皱,目光看过赵景清,又移向袁月和许常英,脑子里在快速的权衡。
之前东家历练这两人,他疑惑是为何,现在看明白了。东家要在清河县开设新作坊,东家定是要亲力亲为,小罗湾这边便是交给他们二人。他现在是个小管事,办事得力,工钱渐渐涨到二两,但要再涨几乎不可能。头顶压着两人,他也不可能再爬得上去。
倒不如和东家去清河县,一来头顶是东家,他又是一直跟着的老人,待遇和地位或许能涨涨;二来方便他家狗儿读书,在豆腐坊做工这些时日,他攒下不少钱,有了钱,男孩子读书才是正道,若是能考取功名再好不过,若是读得不好,会读书识字亦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好活计。
徐立秋想明白后,当即开口道:“东家,我愿意随你去清河县。”
“成。”赵景清虽意外,但还是答应下来,徐立秋要走,作坊内部管理刚好有许常英顶上,他紧接着问,“还有两人,有要去的吗?”
一个夫郎道:“东家,我去。”家里公婆闹心得紧,他倒不如出去躲个清静,等手里赚了钱,还怕他们不听话?
又有一个妇人道:“东家,我也去。”
赵景清道:“那便你们三人,我招几人来顶你们的活计,你们好生交接,也同家里人说一声,过些时日清河县那边定下来,你们便随我过去。”
“好。”
下午,新招的三人便定下来,次日开始上工。
眨眼便进入四月,清明时节雨纷纷,天穹黑沉沉的,不时便要飘一会儿雨丝,地上湿漉漉的没个干的时候,加之微风吹拂,凉飕飕的。
袁牧千叮咛万嘱咐,让景清添件衣裳,又叫他少出去走动,当心脚下滑。赵景清好不容易有了个小宝宝,不用袁牧说,他也是要万般注意。
赵景清坐在桌边,桌面摆着不少账目,他一一核对整理完,规整的摆着,起身在屋里走动。手掌轻轻抚过腹部,衣裳随着他的动作贴合身形,露出微微隆起的腹部。
他满打满算已有孕三个月,隆起并不大明显,和吃饱了鼓起的肚子似的,但手感并不一致,他肚子紧绷,不似吃多了般软乎乎的。
赵景清走了一会儿便又坐下,手掌仍在腹部没挪开,垂眸看着,想着里边是他和袁牧的小宝宝,便眉眼弯弯,双眸里是化不开的喜爱。
听大姐说,怀孕前期宝宝是最折腾人的,她当初怀安安,啥都吃不下,黄水都吐出来了。但他肚子里的宝宝可乖了,除了闻不了鱼腥味,让他困顿了些,饿得快了些,其他啥都好,半点不受影响。
赵景清盼着时间走快些,他能尽快见着宝宝,又盼着走慢些,让初当阿爹的他能多做准备。
门虚掩着,袁牧推开门进屋,看见的便是景清垂眸含笑的模样,心底暖洋洋胀鼓鼓的。
赵景清听见声音,抬头看去,袁牧背着光站在门口,能看清他头顶发丝上的雨珠,以及泛着潮意的肩膀。
“咋淋得这般湿,快把衣裳换了。”赵景清说着站起身去拿帕子,“头发也擦擦。”
“好。”袁牧依言照做,换了衣裳,又解开头发擦干。
等收拾妥当,袁牧紧挨着景清坐下,要摸摸他肚子。
赵景清无奈失笑,压着衣裳显出腹部微微隆起的弧度,“你晚上摸,白天也摸,宝宝哪里能长那么快?”
“培养父子之情要趁早。”袁牧手掌轻轻落在景清腹部,感受着掌心的感觉,嘴角笑意越发的大,“他怎么不动。”
赵景清道:“还没到时候呢,娘和大姐说要四五个月才会动,现在太小了。”
袁牧便开始算时间,“那快了。”
“宝宝,我是爹爹……”
赵景清心道,是傻爹爹。
孙佑办事得力,隔天初五便送来消息,说他堂兄在清河县看了几处地方,问他们什么时候去看一看。
赵景清和袁牧不想耽误时间,决定次日出发去清河县。
孙佑不能陪同,将他堂兄所在牙行和姓名告知,王氏牙行,孙涛。
次日,袁牧驾驴车和赵景清一同前往清河县,因着顾及赵景清身体,袁牧驾车慢,这一路走了快两个时辰。
在城外寄存驴车,夫夫二人先找一家食肆解决午饭,将水袋灌满水,这才按照孙佑给的消息去牙行找人。
闹市幌子飘摇,赵景清和袁牧边问边找,很快便瞧见了王氏牙行的幌子和门楣的牌匾,两人踏入牙行,询问孙涛可在。
很快,孙涛便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嫁小夫郎》 80-90(第9/14页)
,不动声色打量来人,一身棉布衣裳简单干净,与寻常殷实点的县里人家没什么两样,但堂弟的叮嘱犹在耳边,孙涛不敢怠慢。
打过招呼后,孙涛热情邀二人入座,奉上茶水,取来六个装有作坊图样的画桶,“我这儿有六处房源,且先同你们说明情况,你们再看是否去看。”
赵景清颔首,“成。”
孙涛打开第一个画桶,取出成卷的画纸展开,“这处原本便是豆腐坊,水源充足,位于城东外十里地,进城方便,但作坊小,隔壁不远处是染坊。”
画纸上的图样将豆腐坊布局描绘的十分仔细,只有两个作坊,地皮也不大,没有扩建的可能,赵景清道:“有些拥挤了,看下一个吧。”
孙涛立即取出展开下一个,“这处也在城东,比之前那个大些,但比它要偏一些,驴车进出不是很方便,少不得要自己修路,麻烦许多。”
这个还成,有小罗湾豆腐坊大了,赵景清仔细看过图纸,“水源可充足?”
孙涛道:“只有两口井,若是要打井,需得东家同意。”
赵景清道:“这个待会儿去看看,你再与我们说说下一处。”
“成。”
……
很快,六处房源孙涛便解说完,赵景清定下三处要去看。
现在已是末时,三处在不同方位,只来得及看一处,一行三人先出城取了寄存的驴车,这才往城东去。
城东这处作坊大小合适,地势平坦,但修路要占农田,免不得和当地农户拉扯一番,赵景清边走考量,“袁牧,你觉得如何?”
袁牧道:“这处虽平坦,但地势太低,排水不行,下大雨大概率要遭殃。”
清明的雨下至昨日才停,淅淅沥沥的并不大,地上却有不少积水,赵景清环顾一圈,将这处排除在外。
回城后,夫夫二人找了处客栈落脚,次日又去看其他三处作坊,各有各的不妥。
又叫孙涛多找几处,夫夫二人又看了两日,多方权衡之下,租下一处作坊——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我满血复活回归了~[墨镜][墨镜]
第87章
租下的作坊位于城西梨水凼,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作坊大小合适, 仓库也大。距离县城并不多远, 架驴车只需三刻时间, 即使驴车满载驶得慢些,进城也将将耗费半个时辰。
各项都很适宜, 相应的租金也不便宜,一个月二十两,年租,一次得掏出二百四十两。单一年租金都够他们买下一处地皮,自己建作坊了。
赵景清和袁牧对梨水凼作坊是满意的, 但想磨一磨租金, 能少一点少一点, 便没一口答应下来, 说出难处, 只道要再考虑一番。
孙涛道:“成, 房主那边我去帮你们沟通一番,能少则少,但……梨水凼这处位置好, 现下的租金已经很地道, 我不保证能少。”
赵景清道了谢, 和袁牧一道离开。
新租作坊哪里都好, 就是不似小罗湾似的, 里边有一处院子能住人,梨水凼这处只有作坊和仓库,没有落脚的地, 他们需在清河县租房或买房。
袁牧记得景清喜欢姜家满院子的花,提议道:“咱们买一处宅子吧?”
赵景清也有这个医院,但买宅子要慎重,得慢慢看一处合适的,“咱们先租个院子暂住,慢慢看了买宅子,成不?”
袁牧道:“成,咱们下次和孙涛说。”
隔日,孙涛便带来好消息,道每月少一两租金,但需得三年起租。
夫夫二人商量一番,答应下来,随孙涛去牙行签约付钱。
此行赵景清带足了银票,可以直接签定契约,将这个作坊定下来。签字画押,定下作坊,了却心中一桩大事,赵景清和袁牧对视一眼,皆松了口气,露出笑来。
孙涛满面笑意,想着自己能得到的抽成,笑意更甚,收好契约,他将钥匙递给赵景清,“钥匙你们收好。”
赵景清接过,却不起身离开,“劳你帮我们寻两处住所,一处在县里,位于城西方便从西门出去,一进的院子就成,至少三间厢房。一处在梨水凼,离作坊越近越好。”
前者他们自己住,后者安置从小罗湾带来的三人。
孙涛一口应下,“成。”
赵景清又道:“再请你帮忙留意宅子,我们想买个两进的宅子,位置好些。这个我们不急,慢慢看即可。”
“好。”孙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他堂弟真是厚道,给介绍了恁大个主顾来。瞧着是两个不起眼的寻常人,岂料家底着实殷实,怪不得堂弟再三叮嘱他好生招待。
离开牙行,赵景清和袁牧便开始着手添置梨水凼作坊的一应用具。
驴子、石磨、灶台、大锅、豆腐闸……等等,赵景清列了个清单,他怀有身孕不能累着,袁牧独自一人忙得团团转。
幸而关胜四人在清河县跑生意,赵景清便叫他们一起帮忙,不过三日,该添置的用具一应俱全,规整的摆在作坊内。
与此同时,经过孙涛的介绍,赵景清租下了两处院子。
接下来便是招人做工,在山阳镇他们能自己贴招工启示,现下在清河县,只能托孙涛帮忙牵线招工。
赵景清忙着招工事宜,而袁牧回了趟小罗湾,收拾两人的东西准备搬往清河县,顺便将定下要去的三人带去。
林翠娥见状,不放心赵景清的身体,担心袁牧粗心大意照顾的不仔细,硬是要同行。
袁牧迟疑,“娘,你跟着一起去,豆腐铺的生意咋办?”
不待林翠娥说话,袁星开口道:“有我和大姐在呢。”
袁月也附和道:“你放心,我和星儿能撑起铺子来。”
袁牧便不再多言,让林翠娥去收拾东西。
次日,袁家两人,徐立秋家三人,以及另外两位工人,早早便从豆腐坊出发。一行七人外加行李,共用了两架驴车,一整天奔波劳累,又初来乍到需要收拾整理行李,赵景清给他们放了一日假休整,隔日再上工。
县城租的院子位于西林街,挨着西城墙,走出胡同便是西城门,很是方便。一进的小院子,三间厢房一个厨房及茅房,院里有水井,待收拾干净,赵景清三人从客栈搬入院子。
从小罗湾搬来,带的物件少,不少东西要重新添置,袁牧和林翠娥奔忙一日,才将所需东西备齐。
待一切收拾妥当,人手招足,梨水凼豆腐坊便要开工了。
因着是第一天,赵景清也只转了两家酒楼的货在这儿做,其余的仍由小罗湾送货。
招的人都是熟手,仅一天便熟悉赵氏豆腐坊做豆腐与别处不同的地方,很快上手。让小罗湾来送货的大柱传信,平衡两处作坊出货量,待到四月下旬,梨水凼这处已经能完成清河县所有货物的供应。
赵景清每日来作坊盯着,如今一切井然有序,悬在赵景清心口的担忧这才消散。
关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