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北狄退兵(2 / 2)
……
五月二十七日,镇北侯曾达到了怀来,立刻咨文襄城伯杨翊骅,约定三日后,前后夹击北狄大军。按照镇北侯的部署,杨翊骅帅三万大军守宣化,杨翊骝帅八万大军从宣化出发,自右翼包抄。而另一副将帅七万大军从宣化出发,自左翼包抄。而镇北侯自己则带五万大军从怀来出发,从中路进军,留三万守军守怀来。
绍绪四年五月三十日,骄阳炙烤着宣化府北城墙,雉堞投下的阴影里,杨翊骅的三万大军如钉在城墙上的铁蒺藜。北狄十五万精兵大军裹挟着掠夺的牛羊丶财货,正从怀来方向退往草原,而宣化府正是其北逃路线上最后一道铁门栓。
杨翊骅的左右翼军已经洒出去实行了包抄政策,只有镇北侯曾达的大军牢牢钉在了怀来城北,缓慢往前推进。
「报!狄虏主力已至洋河渡口!」探马的盔甲滴着血水,显然刚从包围圈中杀出。杨翊骅手扶城墙垛口,目力所及处,洋河河谷已被北狄的「驼队」挤成暗红色的流体。他转头看向东南方,怀来城的烽烟虽浓,却始终未有异动。「左翼到哪里了?」杨翊骅问着军中参谋。
「启禀大将军,左翼应该刚过常峪口了。」
「右翼呢?」
「右翼应该到鸡鸣驿了。」
「好,死守!」
未时三刻,北狄的「投石车」率先开火。宣化府新修的夯土墙在巨石轰击下簌簌掉土,城头的「悬楼」被砸塌半边,三名火铳手连同火器一起坠落,在城下的拒马桩上摔成肉酱。杨翊骅刚要下令还击,却见北狄阵中推出数十架「吕公车」。这些高过城墙的木制巨塔上,密密麻麻挤满了持盾刀手,塔底的牛车轮子碾碎了来不及撤离的农田,将青苗与泥土碾成腥绿的浆汁。「开虎蹲炮!」他的喝令被轰鸣声吞没。三百斤重的炮身震得城墙发颤,铅弹混着碎铁射向吕公车。
「大将军,北狄兵力不对。这不是十五万大军的规模,末将看来只有八九万。」
杨翊骅也眯眼扫去,战场变化太快,一时之间也难以很快估算。倘若北狄兵力果然不足十五万,剩下的兵去哪里了?难道回攻怀来去了?倘若回攻怀来,怀来守不住,一路打去京城,杨翊骅也是死罪。曾达的兵为什麽还不动?
「报大将军,左翼来报,七万精兵刚过常峪口,便中了北狄的计,山谷里堆满了硫磺的牛羊尸体,大火借风势倒卷,死伤惨重。」
「啊?」杨翊骅大惊失色,北狄为什麽会知道他会派左翼去包抄?为什麽又知道必过常峪口?「速令右翼回撤!」
「轰!」北狄的投石车又开始向宣化城开炮,这一炮正好打在杨翊骅的不远处,城头的箭楼倒塌,堪堪砸在杨翊骅的脚边,木屑飞过,擦伤了他的脸颊。杨翊骅一动不动。
「开炮!」他的喝令发出,炮身又一次震动着城墙。这一次砸中了一辆吕公车,车身缓缓倾斜,车上的盾刀手纷纷落地,惨呼声不断,竟有北狄士兵被倒下的塔楼砸死。
「报!大将军,右翼来报,在鸡鸣驿遭北狄六万游骑突袭,游骑缠斗,无法尽快回撤。」
军中出了奸细!他和曾达商定的作战计划全部都暴露了。北狄用牛羊尸体拖住了左翼,用游骑拖住了右翼,然后就是要突破这个宣化城,然后全线回撤草原。
「速传信给镇北侯,尽快突进,从后攻击北狄。」
「大家死守宣化!」杨翊骅传出了军令。
申时正,吕公车终于抵近城墙。城砖在铁爪下簌簌崩落,第一个登城的北狄士兵脸上涂着狼血,辫发上的铜铃随着攀爬晃动,发出细碎的脆响。他的钩镰枪尖勾住女墙缝隙,靴底猛蹬城墙凸起处,膝盖磕在城砖棱角上迸出血花,却借着这股冲力翻身跃上城头。
他胸前的狼首纹身随着呼吸起伏,裸臂上的刀疤扯动着新伤,渗出的血珠滴在宣化城头的砖里。宣化守军的「长柄斧」劈来,他侧身避过,斧刃砍进城墙迸出火星。与此同时,身后三根套马索破空而来,缠住垛口石柱轰然拽拉,整段女墙应声坍塌。
接着,一面绣着青灰色狼首的大旗撞上城墙,旗杆顶端的铜狼首磕掉半只耳朵,却被登城的士兵一把抓住,往城头用力一按。
旗面上的血渍蹭在城砖上,蜿蜒如活物。
此时,一架吕公车的木板轰然放下,二十馀个袒胸露腹的北狄死士冲过跳板,最前面那人的弯刀还在滴血,刀刃上卡着半片庆军的「锁子甲」甲片,随着奔跑发出「咔嗒」轻响。
城角的「悬楼」里突然探出一支火铳,铅弹正中登城者的左脸颊,深深砸出一个大坑,只见这个登城者后仰翻过城墙,随着一声「啊」的尖叫,然后是沉闷的肉身砸地声。而此时,另一个登城者从腰间扯下颗铜锤,抡圆了砸向悬楼。
木栏断裂声中,火铳手的尸体坠落,手中还攥着半截导火绳,火星顺着绳头滋滋燃烧,照亮了他腰间晃动的「全家平安」护身符,红缎子上的针脚细密如血线。
北狄士兵踩过尸体,靴底碾过导火绳,火星灭了。他弯腰捡起火铳手遗落的「火摺子」,吹了两下点燃。突然一阵生痛从他的脖颈传来,他伸手摸向脖子,却摸到一股一支弩箭深深扎在了他的咽喉处,他拔出了弩箭,一股热血狂飙而出,他轰得往后倒在了地上。而又有一只同胞的手,捡起他丢在地上的火摺子,跨过他的身体。「砰」,他听到了一声枪响,才闭上了眼。
「大将军,火器营没弹药了!」偏将的呐喊被箭镞切断。杨翊骅摸向腰间的铁胎弓,却发现弦线已被汗水泡得松弛,只好抄起阵亡士兵的刀,劈向一名正要砍断军旗的敌兵。刀刃入肉的闷响中,他瞥见城下的「车营」已被冲散,战车的木质框架成了燃烧的棺材,受伤的士兵爬进车底躲避,却被北狄的「火油」浇成火炬,在护城河倒影里晃成跳动的鬼火。
城头上的北狄兵越来越多,城头上的大庆兵尸体也越来越多。杨翊骅知道要守不住了,但是他更担心的是右翼杨翊骝的队伍遇到了什麽,为什麽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于他而言此刻只有死战,唯有死战才能等到右翼兵马的回撤,他又举起了刀。一个北狄兵迎了上来,双刀在空中相遇,发出「叮」的一声,直击灵魂。杨翊骅撞上了北狄兵的眼神,北狄兵仿佛看到了一个怒火漫天的恶神。
他侧身让过刀锋,抄身边一柄断枪横扫对方腰腹。北狄人急退半步,却被城砖裂缝绊倒,后背撞上燃烧的望楼木柱,披风瞬间腾起火焰。而此时,右侧又来了一个北狄人,他趁机突进,钩镰枪直取咽喉,枪尖的倒刺在夕阳下泛着光。杨翊骅猛甩刀柄,缠绳上的铜铃骤响,枪头偏斜三寸,擦着北狄人的喉结划过,在脖颈上犁出道血槽。
「狗虏」,他啐出带血的唾沫,断枪变刺为扫,结结实实砸在北狄人的面甲上。青铜护面凹陷的闷响中,他听见对方鼻梁骨断裂的脆响,却来不及庆贺。左侧的北狄人已滚灭身上的火,挥刀劈向他持剑的手臂。杨翊骅旋身避开,刀锋削断他束发的银簪,三十馀根长辫轰然散开。
混战中,他的靴底不知道踩到了什麽,重心一偏跪倒在地。狼刀擦着他的头皮掠过,削掉几缕鬓发。一柄钩镰枪却趁机勾住他的「山文甲」肩带,猛地后拽。甲片断裂声中,杨翊骅感觉锁骨处传来刺骨的撕裂感,却借着这股力道向前扑出,断枪尖端的残铁刺进狼卫的眼窝。温热的脑浆喷上他的脸,在暮色中凝成腥甜的薄膜。
当杨翊骅还来不及转身时,突然感到背后一片冰凉扎进了后腰,他猛一发力右手肘猛向后挥,只听到「咔」一声,是脖颈被他撞击后断了的声音。杨翊骅够不到后背的刀,但是那种疼痛,让他觉得脱力。
他往前踉跄了几步,扑向西侧的城头,后腰的血像决堤的河,杨翊骅每呼吸一次都能听见血珠坠地的「啪嗒」声,混着远处的金锣号炮。
他扶着城墙站稳,眼前的世界因失血泛着青灰,看到了一杆「杨」字大旗正飞快地从远方向他而来,后面是凌乱的步兵。「终于突围了」,他的喉管里涌出血沫,话未说完便被咳嗽撕成碎片。
「轰!」城楼又一震,杨翊骅向下望去,城下的瓮城大门开了,铁叶门板轰然倒地,扬起的灰尘中,北狄兵马如潮水般涌入,马蹄踏过护城河的血水,溅起暗红的浪花。
杨翊骅看见自己亲手训练的车营士兵在城门处努力去结阵,但是被不断涌入的北狄兵冲散。
年轻的大庆士兵刚用刀挡住一个敌人,却被另外一个敌人用刀砍断了手臂。
武刚车的鹿角拒马刺进第一匹战马的胸膛,北狄的兵从马上飞下,被大庆的士兵砍中。
驾车的老卒抱着火药桶扑向敌群,爆炸的火光中,破碎的「杨」字旗碎片飞上半空,像一片坠落的血色枫叶。
右翼的骑兵越来越近,杨翊骝的银枪挑落北狄千夫长的首级。
他一路杀将而来,北狄的兵并不怎麽抵抗,他们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宣化城。
而在杨翊骅和杨翊骝都看不见的宣化城北门,城门已经打开,北狄军队就这样穿城而过了。
这时,怀来的曾达的兵才动了起来,也如潮流一般掩杀而来,截获了北狄留在后方的大量物资。
等杨翊骝快近城楼时,他看到了在城头上的杨翊骅,心想还好,赶上了。他跑着马,大声喊,「大哥!」杨翊骅依然站在城头上。他边跑马,边大笑,边流泪,自己终于赶上了。
直到杨翊骝马到城下,仰望而去时,才发现哥哥保持这个动作已经很久很久不动了。「哥!」杨翊骝翻身下马,直直跪在地上!「啊!」
残阳下,只有城头的半片「杨」字旗,还在迎风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