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元春不干了[红楼]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沢田学弟,请好好学习 昭昭慕慕 嘘,别说话 白日陷落[破镜重圆] 足球之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不是哥哥是坏犬 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 你对死灵法师有意见?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1/14页)

第71章

元春去找周高昱时,其实也没想好自己要说些什么。只是看着甄瑜如今的样子,难免想起前世的自己,心下生出几分怜惜。

大势所趋,为了皇朝的长治久安,周高昱是一定会对世家出手的。

这一点即便是如今有了孩子傍身的元春,都没敢想过贾府会被轻轻放下。

甄瑜是个聪明人,她如今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反复求见周高昱的执着,不过是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家里遭灾而无动于衷罢了。

玉罄跟在元春身侧,几番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声劝道:

“娘娘,咱们一向是不管这些闲事的,如今又何苦应了甄常在这一声请甄家在后宫有两位娘娘,前朝又有那么些故交,他们都不曾开口,可见这必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万一惹怒了皇上,岂不是平白吃亏”

元春摇了摇头,她又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只是碍于前世那点无法宣之于口的心结,便扯了扯嘴角对玉罄说:

“这道理本宫何尝不知道,只是甄家与贾家毕竟是老亲,他家男人可恶,在外头不知做了些什么混账事,才连累了一家老小。但内宅妇孺——大抵无辜。

甄氏心焦,也是天理人情。后宫不能干政,本宫也没有想要插手其中的意思,不过怜惜她的一片孝心,想要替她求个面圣的机会罢了!”

一席话毕,玉罄也听出元春心意已决,于是不再多话,扶着元春朝勤政殿走去。

此番来找周高昱,元春心中也是没底的,若不是生了小四,她就是再怜惜,再共情甄氏也不会走这一遭。

大概是生了儿子之后,胆气也足了不少罢……

元春在心中摇头失笑,却见周高昱在听完她的来意之后,不但没怒,反倒还饶有兴致地搁了笔问:

“难得这甄氏还能入了你的眼”

“都是一宫姐妹,皇上说的哪里话不过是想成全她的一片孝心。贾甄两家是老亲,臣妾虽与他们走动的少,到底与别个不同些。”

“哼,爱妃倒是实诚,别人见甄家出了事,闪躲尚嫌不及,你反凑上来。罢,既然爱妃开了口,就宣甄氏午时过来侯见吧!”

元春见周高昱这般给面子,十分诧异。连忙真心诚意地谢了他两回。周高昱但笑不语,捏了捏她的手心,又转头批阅起奏折来。

元春不敢多看,在旁安安静静地伺候起笔墨来。

刘顺子见状才稳下了心,自己轻手轻脚地退到了一边,把空间留给了两人。

周高昱近来政事繁杂,忙出了不少火气。再加上前朝一些不长眼的大臣频频添堵,后头皇后一事又憋了口气,实在是不好伺候。

元春生产之后,来勤政殿的日子都少了。如今一来还是给甄家求情的,刘顺子心中万分忐忑。就怕皇上一时气不顺发作起来,殃及他们这些池鱼。

没想到宜主子一来,皇上不仅没发作,反倒瞧着气还顺了好些,刘顺子连忙心里念佛,乞盼着这位主儿能多多地来几趟。

周高昱确实忙,拿甄家开刀是他一早就打算好的。计划了许久,也放纵了许久,如今才算是图穷匕见。

为了能顺利挥下这一刀,甚至连后宫那些腌臜事都轻轻揭过,就为求个稳妥,为后边的大动作开个好头。

这几日,他一面应付着前朝的阳奉阴违,一面又要提防着后宫太上皇的突然发作,可谓是身心俱疲。

今日元春来找他,他其实很高兴。元春在宫中一贯习惯了独来独往。虽然嘴上说着和甄家是老亲,实际也并无什么密切的交往。

她向来不在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上边花心思下功夫,但后宫的风波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歇的。

皇后这几年心大了,想必随着他对后宫越来越少的关注,这后宫的明争暗斗还会愈演愈烈。

元春得能护住自己和孩子,他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毕竟她生产那日给他带来的惊吓,他不想再承受一次了。

若是元春身边能有个得力的臂膀,能在他疏忽的时候看顾这娘俩一二,他也不介意给甄氏一二恩典。

难得她有看得过眼的人,若随意指派,恐怕不能如意。想着甄氏素日为人,也还算本分聪明,周高昱慢慢在心里做了决定。

元春是不知道周高昱心中的考量的,自皇后被夺权之后,惠妃一派可谓在后宫抖起来了,就连一向依附她的赵珍儿,李秀蓉等人也随之鸡犬升天,挤兑得孙氏、刘书晚等人几乎无处落脚。

按理来说,以惠妃一向的谨慎,她也不至于纵得下头的人这样。

可惜她近来与大皇子缓和关系屡屡受挫,皇后又以养病为借口,全然闭门不出。她满腔的怨气无穷发泄,越发执着于后宫权势的掠夺与彰显。

整个后宫里,除了德妃一贯与她不和,还在锲而不舍地给她添堵外。良妃温和无争,元春有意避其锋芒。整个后宫几乎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鸳鸯初来宫里时,对宫里的争斗还不太明白。虽有预想,也不觉特别厉害。

总以为这宫里得是全天下最讲礼法的地方,只要姑娘按礼尊敬,尽心服侍皇上和皇后,总不会有什么大错。

陪着元春走了一趟鬼门关后,这念头就烟消云散了。眼见着皇后势弱,惠妃又扶摇直上。自己真正受了委屈的姑娘反而落在一旁,也不解地问过。

元春闻言只冷冷地垂眸一笑,道:“皇后

这么多年以来,几乎就视惠妃为眼中钉肉中刺,可不单单是因为那点陈年旧事带来的心结。

纵观这整个后宫,根基最为深厚,位子坐的最稳的,不是皇后而是惠妃!

皇后所倚仗的,不过是前朝文臣心目中的礼法正统,和陛下捉摸不定的心意。一旦皇后犯了错,失了圣心,这尊荣转瞬之间就烟消云散。

但庄齐云不同,他们家即是勋贵也是门阀,在朝为官者不知凡几。她甚至在名义上还是后宫之中抚育皇嗣最多的妃子。

并且,只要大皇子还在她名下一天,李博瞻为首的一派文臣,天然就是她的盟友。

以李博瞻今时今日的地位,振臂一呼之下,支持惠妃的文臣绝不逊于支持皇后正统的。

她如果上位了,恐怕连皇上也难以轻言废立。我想,这也是皇上当初选了许氏女为后的原因。更是如今皇上要保住皇后的原因……”

鸳鸯愣住了,玉罄比她机灵,闻言霎时明白过来,试探着问元春:“主子的意思,皇上并不满意惠妃……”

元春笑着点了点头:“庄齐云曾经有过机会,就在皇上把大皇子抱给她养的时候。如果皇后一直没能诞下嫡长子,以皇上对大皇子的喜爱,她未尝没有如愿的机会。

可惜她等不了,也不愿等。她容不下皇后压在她头上,也始终没真的将大皇子当做自己的血脉。

岂不知,要是她真的诞下皇子,才是真的没有机会了呢……外戚尾大不掉,始终是皇上最为忌惮的事。齐家势大,而李博瞻……老了……”

元春说着说着就睡着了,不知道这一席话给了屋内的几人多大的震撼,柱子、玉罄、鸳鸯几人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2/14页)

相看看,纷纷不由自主地抿紧了嘴巴。

话至此处,他们已然明白了元春的意思,比起皇后,这后宫之中更难对付的人是惠妃。

所以值此情形之下,良妃、皇后与自家主子都不约而同避其锋芒。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话:欲使其亡,必使其狂……——

作者有话说:前段时间生病了,因为工作压力和长期熬夜,不得不暂停更新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身体下……小天使们千万别学我啊,睡眠真的很重要,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评论区被我关了,因为一度心理脆弱,过度敏感,影响我恢复健康[苦笑.]和大家说声抱歉

然后

祝大家多喜乐,长安宁!

第72章

毓秀宫的一举一动,向来都为后宫所瞩目。众人眼见元春走了一趟勤政殿,甄氏就得了觐见的机会,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皇上着实给宜妃脸面,不管前朝如何裁决,甄氏能得御前求上一求,总比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要好。

此事过后,甄氏还不知要怎么谢宜妃呢!也难为她,能说动一向目中无人的宜妃娘娘替她出头。

“不愧是沾亲带故的,即便闲时不走动,关键时刻也照样比旁人不同……”

这话是李秀蓉一时嘴快说给她旁边的赵珍儿听的。声音不大,只刚好闯入了德妃耳朵里。让德妃本就不愉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李秀蓉如今已是旗帜鲜明站了长春宫那一派,话说出来足够扎德妃的心。

甄瑜住在德妃的永福宫里,为人一贯孤高自诩,从不奉承德妃。德妃硬找过她几回麻烦,也被她不疼不痒的顶回去了。

德妃终归还是要顾着外头的甄家和宫里的太妃,不敢过分,心里一直憋着气呢。

这次听说甄家出事了,甄瑜求见皇上不成,她可算是称心如意。擎等着甄瑜来向自己低头呢,没想到人家转身就求到宜妃跟前了。

尽管德妃也没想着帮她,但作为永福宫的主位娘娘,甄氏此番太不给她面子。德妃心窄,顿时怒气冲冲,一扭身就要去找甄瑜出气,现在可不用有什么顾忌了。

暂不说永福宫那边闹得如何不可开交,午后,宫道上忽有小太监疾走往各处报信,竟是太上皇不好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放下自己的小心思,嫔位以上纷纷按品上妆,齐聚宝华宫为太上皇祈福。

皇上早已到了养心殿,与皇后一起亲捧汤药,侯在养心殿中为上皇侍疾。

得了消息的朝廷官员也陆陆续续从各方赶来,在外头跪了一地。那样子,竟是个不好的意思。

元春跪在宝华宫中满脸肃容,余光瞟了瞟从门外快步走进的玉罄,直见她轻轻点了点头,心中才算安稳些。

算着时间,前世康泰帝还有几年好活,所以没防备。

事发突然,连小皇子们,也为表孝心也,被奶母伴当带领着聚在了宝华殿的偏殿。

元春不放心,一开始就让秀儿和鸳鸯两人陪着过去,柱子则留下看屋子。这样忙时最易出乱子,所以宁可自己身边的人少些。

遣了玉罄去看过,确定隔壁妥当,元春才在心里飞快思索。太上皇这事也实在赶了巧,周高昱才对甄家下了手,这边太上皇立刻就不好了。

非要说是皇帝不顾旧恩,气坏了上皇也不是不行。毕竟太上皇以往对老臣的维护众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就连元春,此刻都有些疑惑。按照前世种种,太上皇分明还有几年寿数,莫非真是……

想至此处,元春自己又在心里摇了摇头,不是这个猜测没道理,而是上皇本身就不是个重情的人。

这念头此刻也回荡在养心殿众人心里,上皇清醒之后下的第一道令:甄家有负皇恩,令皇帝按律查处。但念及甄氏侍奉有功,赐甄氏陪葬皇陵,共赴极乐……

断断续续的话音昭示着主人已是油尽灯枯,但这话里的意思却明白得让人心里发凉。

甄家向来以康泰帝的命令马首是瞻,但凡康泰帝此刻露出一丝半点想保的意思,病床前的皇帝都不好违逆的。

哪料这一开口,没等来赦免,反等来一张催命符。

还有甄太妃,说声太妃,其实也不到四十岁。陪葬皇陵是荣耀,但共赴极乐,那不就是上皇一咽气,登时就要了她的命吗

上皇话音刚落,甄太妃登时就“忧虑过甚”,“砰”地一声砸在了地上。

屋里的人都嗣没有听见,眼光都没有半分分给她,只有旁边的太监手脚轻快地将人抬了出去,动静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看待甄氏的样子,已与看待死人无异——

元春跪在宝华殿里,和后宫其余女眷一样,得不到半点消息。跪了快要一个时辰,都没听见外头有动静,,也没人叫起。

偏殿倒是传来过一二声婴儿的哭泣,但不一会儿也就消声了。元春留神听着,也分不出到底是不是小四。

又过了一会儿,外头终于有太监进来传话,说是皇后娘娘传令下来,让各宫主子们都可松散松散,只是依然不能离开宝华殿。

这一声令下,众人就知道康泰帝应该是缓过来了,这一气暂时还咽不下去,只是估摸着也好不了,才不准众人散了。

玉罄膝行几步上前扶起元春,找了个矮凳给她坐着,手上轻轻替她揉捏膝盖,跪了快一个时辰,不是说着玩的。

再看其他妃子,也都由贴身的宫女服侍着坐下了。大家面上都还镇定,独惠妃一人脸色尤其难看。

她这些日子在后宫可谓是春风得意,隐隐有压皇后一头的意思。

但大事一来,所有的妄念都倾刻被打回原形。无论内外,都只认皇后,完全没有“惠妃”的立足之地。

皇后和嫔妃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别,就如同天堑一般赤裸袒露在庄齐云的野心面前。

只要皇后的名头一天不从许诗筠头上摘下来,她就永远只是“妃妾”……

元春没理会惠妃苦涩不堪的心思,就着玉罄的手吃了两口面茶,暗暗感叹宫中有人好办事。

今天这一遭还不知要闹到何时,趁着现在正好垫

两口。

果不其然,众人一直枯坐到了亥时,才有人入内叫起,让回宫去修整。此时已是人困马乏,众人都一言不发,匆匆行过礼后回了各宫。

皇子们因为年纪小,不过去略尽了尽心力,就都由奶母带回了。

小四吃饱喝足,此时已呼呼大睡,元春亲自去看了他一回,摸摸他的手脚和额头都是暖和的,才放下心来。

由鸳鸯玉罄服侍着胡乱睡下,模模糊糊中,做了不少光怪陆离的梦。没一会儿,又听外间闹起来了。元春心里咯噔一下,坐起来朝外问怎么了。

玉罄轻轻打起帘子回话:“主子,甄太妃薨了……”

“太妃……”

第73章

从永寿宫出来后,甄瑜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脚下一软就要瘫倒在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3/14页)

跟在后头的小宫女眼疾手快地搀了一把,她勉力站住。扶墙的五指死死向下扣去,指尖没有一丝血色。

今日出门,她特地没带贴身的丫头,方才进入里面也挥退所有服侍的下人,确保世间没有第三个人能目击这场密谈,此时仍然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此刻,她只无比庆幸当时走了宜妃的路子,能在这最后关头亲手送走甄氏。

她本来还心存怨恨,甄家就是再不堪,到底鞍前马后为上皇效命多年,从无半点推脱搪塞,临了是这么个结果。

她去求情,皇帝甚至不愿听,只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明言宫中多纷扰,宜妃身边一向没什么知心知意的人,让她日后为宜妃与四皇子排忧解烦,聊解寂寞。

连询问的意思都没有,满眼都是打量,反复只要她的脸上出现一丝一毫的勉强。这场觐见就会无疾而终。

同样是天子妃嫔,一个被捧在手心珍之重之,另一个却连面圣求情的机会都要靠别人施舍。

哪怕甄瑜从没有希冀过皇上的恩宠,还是被这无情冷的骨子里发寒。

她没有选择,甄家上下数百口的性命都捏在她手中,只能眼中含泪叩谢皇恩,期待她的顺从能让皇帝网开一面,不要赶尽杀绝。

皇帝果然很满意,周高昱一直打算着要在元春身边放几个得用的人。以便在自己疏忽的时候,她能有个臂膀。

特别是小四出生后,前朝越忙,这种需求就越发迫切。

贾家的人不得力,朝中站不上脚,勉强有个贾雨村,能凑活着跑跑腿。

他也算拎的清,贾王两家生了龃龉之后,和王家的来往也淡了。周高昱也愿意给他几分历练的机会。

就是宫里难办,以前考虑过王家送进的王令仪,但元春十分反感,还在孕期动了胎气,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后来新进宫的这批秀女,就北静王的妻妹和小甄氏两人看起来最机灵。可惜一个没眼色,一个太高傲。

若不是元春求情,周高昱也看不上小甄氏。只能说是机缘巧合,顺水推舟。

小甄氏的恭顺让周高昱还算满意,给了个恩典,让她亲自送姑母上路。

甄瑜咽下满心的苦涩,哪怕她和姑母再说说不上话,她们也是血亲,皇帝就这么轻飘飘地让她送太妃上路,当真没有半分怜惜。

明知上皇金口玉言,绝无可更改。甄瑜还是心凉,忝居妃位又怎样,临了也不过是枕边人冷冰冰的一句话。

她揣着一颗凉透的心独自走进永寿宫,已经做好了姑母会歇斯底里的准备。

但她再没想到,会从甄氏口中听到那么疯狂的一段话……

“上皇是不是怪我?!瑜儿,瑜儿你去替我求求皇上,我当真没有想过害上皇啊,我就是有一千个,一万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我只是想讨上皇的好,上皇对那个贱人如此上心,我陪了上皇那么多年,如何甘心这样了局,让那个小贱人压在我头上!

我还不甚老,万一万一……!岂知上皇服了我的药,却和那贱人有了孩子!可喜老天有眼,孩子又没了,没了!!……

那药是好东西,老道说了不会伤人的,你问你父,他亲自去求来的,还自个儿用过,怎会有害!

定是那贱/人日日痴缠上皇,定是她,不知羞耻!!……非是我之过啊,瑜儿…………”

“姑母,姑母!你在说什么啊?!什么药,什么孩子,这又与父亲什么相干?”

甄瑜听的目眦欲裂,脑海中冒出的猜想惊得她出了一身黏腻的汗。

再顾不得其他,双手死死固定住甄氏的两臂,希望一切都是她多想。

“你不知道?!哈哈,你不知道?!……”甄太妃状若癫狂,歇斯底里地吼道:

“你们不知道?上皇是服了药的,你父求来的!好东西!只要一点点,就能让人……哈哈哈哈!

李氏那个贱/人,她该感谢我!若是没有我,她哪里来的福分怀上龙胎,上皇该感谢我!!否则他哪有精力,在李氏那个贱/人身上逞!威!风!……哈哈哈哈哈……

可为什么现在要怪我呢?他们不是很受用吗,为什么要怪哀家!!”

甄瑜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她心跳如鼓,几乎骇死,伸手向前一扑,死死捂住甄太妃的嘴,嗓子眼里低吼出声:

“姑母……你是想拖累全家去死啊……!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

甄太妃猛然推开甄瑜,一时间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歇斯底里地将身边的陈设尽皆推倒,花瓶茶碗抱起向甄瑜砸去,却都统统砸偏了……

“我是为他们好!如你父一般窝囊一辈子,这个家就完了!你们占尽我好处的时候不说,这时候要来怪我?!

上皇,呵呵,上皇难道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心知肚明!他不过是羞于昭告天下,他老来得子,龙精虎猛的真相?!呸……你父难道不知?你们凭什么怪我,凭什么?!”

甄氏喊到后边已然力竭,却还是跌跌撞撞朝着门口踉跄而去,嘴里还念叨着:“殉葬……殉葬不合祖宗礼法……”

甄瑜脑子一懵,膝行两步一把拖住甄氏的腿,甄氏猛然摔倒再地,发出沉闷的“噗通”一声。

一时不动了,寂静的殿内只有甄瑜粗重的喘息声和喉咙里不住传出的“咔咔”声……

甄瑜颓然扑倒在甄氏身上,以为她死了,不一会儿悲咽出声。却不想转瞬间,甄太妃竟再次踢打、吼叫起来。

甄瑜猛然扑向前,一把捂住了她的嘴,跪坐在她身上,死死压住,喉咙里挣出嘶哑的声音:

“够了,够了,姑母……你不能拖着全家去死,不能……”

声音愈加坚定,手上就握的更紧,也不知过了多久。甄氏踢动的双脚都平息了,她的双手都没有放开。

甄瑜觉得自己也有一瞬间死过去了,不然怎么再回过神时,殿内已经黑透了。

宫人们谨遵命令,死死把守大门,无一人敢进来探看,甄瑜试了好几次,才从地上爬起来。

殿内一片狼藉,她满脸不知是泪是汗,跌跌撞撞向外走去,再也没回头看过一眼……

甄瑜走后,慎刑司等在外头的人不一会儿就将内殿收拾妥当。低头向勤政殿复命而去。

剩余的人把守殿门,原本永寿宫的宫女太监早堵了嘴捆在偏殿!

周高昱听人回报了永寿宫内的乱象,将手中的茶碗一搁,冷哼一声:“甄氏感念上皇恩德,忧思过度,暴病而亡……待上皇百年之后,准随葬。甄家诸人暂且关押待审……

小甄氏——甄常在病了,着好生看顾,宝华殿内尽尽哀思即可,不必出来了。

顺子,着备用处盯好了,但凡有半点怨望不妥,这人也是不能送到宜妃母子身边的。”

顺子连忙低头领命,眼风朝慎刑司的郑秋石一瞟,郑秋石连忙垂下了眼。

这郑秋石是皇后“病”后,几番博弈最终被提拔起来的人,背地里是皇帝的人。

以前皇帝放给皇后的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4/14页)

力,如今正一点点往回收。

这时候就显示出了皇帝的决断。信任时是毫无保留的放权,收回的那一刻,也是半点不留情面。

想来宜妃生产那日的事,皇帝表面上是被敷衍过去了,暗地里可都还记着呢。无论是惠妃还是皇后,目前看来都没讨着好。

就不知上皇一去之后,前朝后宫又会怎样的震荡……

刘顺子心里百转千回,表面上是一点儿都没漏出来。提现了郑秋石几句后,匆匆去往宝华殿传话。

甄氏的暴毙在众人意料之外,细想之下也在情理

之中,掀起不大的些许涟漪,就风过了无痕了。

反倒是太上皇,自那日醒来吩咐了几句话后就陷入昏迷,近些日子连汤药都喂不进去了。

自此,众人已知太皇时日无多,李太妃带着小公主日日陪伴在侧,赢得宗室一片好评……

只惠妃暗自咬牙痛恨,私底下里恨骂李太妃邀买人心,不顾小公主体弱。那年迈之人的病榻前,岂是小孩子呆得的,果真不是亲生,平日再如何待孩子好,也不过是表面功夫。

这话说的诛心,晏惜等人只做没有听见,不敢接话。

第74章

接连闹了十来日后,太上皇终是在一日黄昏时分落了气,一时间,皇宫内外哭声震天。

元春匆匆换了孝服,由玉罄扶着往宝华殿赶,面上尽是悲凄之色,口中却不急不缓地问道:

“打听到了吗?那日永寿宫到底发生了何事?”

玉罄微微摇了摇头,低声回道:“竟是一点儿口风都未露出来,咱们的人不敢露了行迹,多次旁敲刺激,都是一无所获……”

元春沉吟了一会儿,说:“既如此,便不用再打听了。这后宫没有不透风的墙,永寿宫的事遮掩得这么好,只可能是皇上的意思。

殉葬一说要是传了出去,难保外界不诸多猜测。甄家毕竟是上皇身边的老人,没得让人寒心……皇上,到底还是要替上皇遮掩的。”

“也不知甄家究竟如何触怒了上皇?”玉罄疑惑。

“这都不重要了,人死如灯灭。倒是甄常在,如今怎么样了?”

“说是病着呢,自那日之后再未出门。德妃恼她,这么些天也没派人去探问过。

太医院那些拜高踩低的小人,见德妃是这么个态度,甄家又不好了,个个推说有事,不愿应承。

叫上十回,也不见得去一回。甄常在的丫头急得直哭,拉着奴婢的手说救命,好不可怜见的。”

“你亲自往太医院走一趟,帮着敲打敲打,别叫她白白丢了小命……上回我瞧着,皇上有意将甄氏放在咱们身边,既是如此,乐得不施恩呢?”

“娘娘嘴硬心软,明明是自己慈悲,偏说是皇上的意思。”

元春摇头不语,甄贾两家的缘分,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的,这事既然起头的时候管了,再没有现在丢开手的意思。

思索一番,又对玉罄吩咐道:“你让鸳鸯多照看家中,老太太太太都是有了年纪的人,热水褥垫吃食,一应帮着打点好。

再留神看着,若是琏儿媳妇也进来了,就说我不放心宝玉,让她报了产育回家照看。”

“是……”玉罄答应着去了,一旁的喜鹊上前扶住元春,低低啜泣着进了宝华殿中。

鸳鸯这边接了命令,一刻不敢耽搁。吩咐了小宫女几句,就转往前头去找贾家的人。

到了前面,乌泱泱一片都是各家进宫举哀的诰命女眷。鸳鸯找了一会儿果然见到凤姐跟在尤夫人身后,也一起进宫了。

鸳鸯忙上前行礼问安,又把元春的意思说了。

贾母王夫人念叨着娘娘挂念宝玉,让凤姐上前谢了恩。

凤姐心里十分诧异,她已有了两个来月的身孕,此刻正是最要紧的时候。

只是自己存了心,不想在未坐稳的时候说出来让人惦记,所以连贾母王夫人也不知道。

这回进宫举哀,正是最折腾人的,又不好在公婆面前推脱。少不得咬牙坚持,没想到娘娘会有这一番吩咐。

不管是为着谁,凤姐此刻都是真心感念的。又想起忽然南下去了的贾琏,不免十分气苦。

贾琏若在,虽不十分得用,这种时候到底有个商量的人。可惜突如其来的,不知哪根筋没搭对,送几个女孩子南下,居然自个儿跑去贾政那儿了。

被惦记着埋怨着的贾琏,此刻正跪在贾政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若是先时,侄儿怎敢拿这样家计琐事来烦扰叔叔,只是这一二年实在亏的不像了。

今年听说外边好几个庄子报了旱涝,家中还是那样的花销。去年又盖了园子,外边欠了好几处款项都无着落。尽是出去的多,进来的少……

侄儿蒙叔叔看重,掌着家计,怎敢不经心。今儿见了甄家那副样子心中实在惴惴,所以不远千里来向叔叔讨个示下。咱们是还如先前一般呢,还是俭省着些……”

贾政闻言一惊,拍着桌子急道:“我竟不知,家中已是这番光景了?这还了得,只顾外头赫赫扬扬,里头任他败下去吗?

只欠别人银子这一款,最是不妥!很该及时还人家的好,否则只怕传出去了,还要伤着娘娘和四皇子的脸面!”

他一贯是个不管家事的人,从小生长在富贵乡中,琐事自有妻母操心,也如宝玉一般是个富贵闲人,从不将黄白之物放在心上。

如今骤然听闻这些,惊骇异常,最不能忍的是在外欠款一项,自以为大失颜面,更不是富贵人家的规矩排场恨不得立时逼着贾琏还清。

贾琏苦笑着说:“正是这一项没着落呢,索性借的都是亲戚家的,咱们家现有娘娘,又有小皇子,他们也不至……”

“胡说!正是这样才该还清……”说着来回急走了几趟,道:

“你回去捡着那没要紧的,先折卖了将这一头补上。再告诉太太,以后除老太太处和必要的人情往来,一概不要虚应故事。

让你媳妇裁夺着,家中该省的就省起来。如今比不得原先辐辏的时光了”

贾琏闻言擦了擦汗,陪笑道:“还是老爷有决断,不怪侄儿轻狂。实在是甄家被抄的样子骇人……”

贾政闻言缓了一口气,叹道:“甄家老太爷,老爷都是极好的人,不该有这一劫,必定是家中子孙不肖。咱们两府里并无这样的人,还不至于此……”

说完喝了口茶,却半天不见贾琏回话,抬头一看,贾琏正满脸的一言难尽。顿觉一口气上不来,低吼道:

“莫非还有我不知道的事不成……!”

且不说贾政今日受到了如何的冲击,宫里面,王熙凤的产育报的很顺利。

世家大族一向如此,宫里有了事,家中无人照管的,就让当家的太太报个产育,并无人去细究是否属实。

有元春的面子,凤姐当天就回了家,正好撞见宝玉不去上学,闹着要进园子。

自从王夫人发狠让宝玉读书之后,他不得不日日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70-80(第5/14页)

学堂中点卯,十分痛苦。

每日赶会家中,只能在老太太处匆匆与姐妹们见上一面,统共说不上几句话。

尤其是林妹妹,她因吃着药膳,老太太怜惜,并不让她晚上再出园子。所以一般是白天在老太太处凑趣,晚上自己用过晚膳后早早歇下。

两人相见的日子少,宝玉十分不自在,又不敢和王夫人闹,只能隔三差五缠着老太太做局,约着大家同乐。

老太太疼他,也乐见小辈亲和,所以每每如他所愿。

可惜这样的日子始终多不到哪儿去,林妹妹又常病,不总出来。但总归也算多见了宝姐姐几回。

这次太上皇薨了,贾府当家的人都要进宫举哀,宝玉就像摘了笼头的马,快活的了不得。索性下午就向学里告了假,急匆匆回家要往园子里去。

谁料守着园子大门的,是王夫人的心腹,半点不给面子。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他进

去,急的宝玉直跺脚。

此刻见到凤姐回来,简直大喜过望。缠着凤姐就要往园子里去。

凤姐明知王夫人是宝玉与姊妹们玩闹,才派自己的心腹堵着园门,自己怎好逆了王夫人的意思。

况且年前老太太又接了史湘云进园和宝钗同住,一并还有李纨的两个堂妹李纹李绮,贾府旁支的女孩儿四姐儿喜姐儿几个在园内,天色将晚,实在不好放宝玉进去胡闹。

与姐妹们口角是小,传出了不好的风声,王夫人那里就难交代了。

毕竟娘娘不曾开恩旨让宝玉同住园中,如今园内都是些女孩子们,只薛姨妈和李纨两个住在里面教养陪伴。

除了李纨的儿子贾兰,因年纪甚小还同母亲住着外,里边再无一个男丁。

贾环贾琮等人要是想入园游玩,都是要得了上边的话,不然门房都不敢放行。

毕竟是为着娘娘游幸才建起来的园子,哪怕娘娘没幸过,外男也不敢擅入。

凤姐思索了片刻,拉着宝玉的手说:“今日时候晚了,不便再去打扰姊妹们,等明儿我做东,让你们姊妹起诗社可使得?”

“使得使得,这很雅致,林妹妹最会作诗肯定高兴。只今日也不甚晚,好姐姐,你就让我进去逛逛。我好久没进去过了……”

凤姐被他揉搓得身上生疼,又顾及着肚子里的孩子,忙使了个眼色给平儿,让她去找袭人。

面上还哄着宝玉,但却半点没松口……——

作者有话说:今天晚了,明天再修,谢谢大家……

第75章

宝玉像扭股糖一般缠着凤姐再三说项,凤姐都没松口让他进去,只有一搭没一搭地哄着他,随口应承了些没要紧的事。

不一会儿,袭人就从外头打帘子进来,半嗔半怨地含笑道:“爷让我好找,家里等着吃饭,怎么倒在二奶奶这里……

二奶奶才从宫里回来,事也多人也乏,爷该体谅着让她歇歇才是,再则今日的功课还该拿出来温温,预备着太太回来问!”

说别的还好,一说功课,宝玉的嘴就撅了起来,整个人都透露着不自在,原本的兴致也没了。

袭人不看他的脸色,含笑拽着他一边往外走,一边告辞。

等人走远了,凤姐才抚掌笑道:“好个丫头,满口的道理,人交在她手中,太太也算放心了。”

平儿在一旁笑而不答,转了个话头问:“奶奶明日当真要给姑娘们起诗社?”

“哄宝玉的顽话,也值得当真?上皇才薨了,各家都按制守孝,忌宴饮。谁敢乱这个规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只是学弟 亲爱的恋爱好难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病态吻!错撩反派后被亲懵强制宠 冰山遇见阳光 牵手非爱 只能说喜欢 凤难为 柠檬少女 梦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