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5(2 / 2)
消息传到畅春园的时候,因四爷封的只是几个公主,太上皇也只是撇了撇他那已经斜得有些特色的嘴,并未对此发表意见。
到是宜太妃姐妹和女儿还活着自己也还活着的袁贵人高兴不已。
宜太妃姐妹替闺女高兴,为表喜悦更是拿出自己的贴己赏了畅春园所有宫人。
反正她们姐俩因着九爷,最不缺这些阿堵物了。
她俩散的大方,四爷听说了这事也高兴,九爷怕俩老娘手头紧又让人送了不少金银过去,只是这么一来却让身体渐渐痊愈的乌雅氏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处境。
因本就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单纯的丧礼,加之丧礼的规格又在无形中降了好几个档次,又有四爷发话不必按制守孝,所以德太妃的那个丧礼除了折腾了一回内务府和户部,以及浪费了一套棺椁外,竟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去了。
也因此,直到这时候乌雅氏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出问题了。
可惜…一切都晚了。
~
太上皇像是找到了新玩具一般,见天的去跟乌雅氏叙旧。乌雅氏不止一次的派人去寻四爷和十四,最终都被太上皇的人给拦了下来。
不光拦了下来,太上皇还不许他们告诉乌雅氏实情,只说老四伤透了心,再不想见你这个生母了,哭着求着让朕给他换个生母。
又说十四也觉得你这个当娘的不知所谓,忒丢人,很不想搭理你呢。
见天的说些诛心之言就是为了报复乌雅氏当日恶心他的仇,乌雅氏忍了又忍,最终没忍住的将太上皇给挠了。
还是带着护甲挠的。
最有意思的是乌雅氏左右开弓,太上皇的脸又是朝一侧抽抽的那种神经脸,所以半边脸上是直挺挺的四道挠出来的血痕,半边脸上是那种断断续续的血痕。对着时不时朝中间抽一下的五官,诡异中还带着几分喜剧效果…….
听说乌雅氏将太上皇挠了的时候,四爷正叫了乌林珠来东暖阁说话。
东暖阁里不光有四爷,还有十三,十六和九爷三个。
九爷很早之前就想认识一回写出警幻杯花魁选美大赛企划案的人了。
只是让九爷没想到的却是这人竟然是因献水泥有功,而被老四收为养女的贾家大姑娘。
贾家大老爷是个铁杵磨成针的,贾家二老爷不通庶务,前天已经被老四迁到国子监做助教了,贾家的大太太是个奇葩人物,二太太前儿还闹出包揽讼诉被人砍伤的丑闻……
就贾家那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养出这种有内秀的姑娘?
谁说不是呢。
别说九爷了,十三和十六以及知乌林珠甚深的四爷也觉得贾家养不出乌林珠这样无法无天的缺德孽障来。
今天下晌,九爷得了内务府招标的企划案后便又说想见见写这份企划案的人,正巧四爷也要问复合弓和武器研究所的事,便直接让人去寻了乌林珠过来说话。
乌林珠前几天让人弄的复合弓都送进来了,经过对实验品的亲自测试和进一步回忆改良,还真就让乌林珠复刻出她曾经在网上看到的那款复合弓。
将最终的图纸和样品让王达交给四爷时,乌林珠还让王达帮忙转述一句:
应该在民间弄个武.器研究所,还是那种可以收集广纳民间百姓各种思路的研究所。
后世经常用‘高手在民间’来形容某个人,做了什么事达到了某个令人敬畏的高度。在乌林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第6/14页)
看来,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真想要让大清的武器领先诸国,那就必须集百家之所长,而不是固步自封。
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大清…再好的人才都要被主子和奴才这种思维整傻批了。
不过乌林珠很自私,她只希望在她活着的时候大清好好的就行,或者说她只希望她的生活不受影响,大清怎样无所谓。会不会提前灭国,会不会多延续个百八十年,那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但四爷却希望可以通过与乌林珠的‘交易’,让大清崛起…….
虽然很意外,但九爷还是问了好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之后又在乌林珠某些不似内行也不似外行的言语下,得到不少启发。
这边正说着热闹,苏培盛又一脸一言难尽的走了进来,然后小声在四爷耳边将畅春园那边的消息说了。
四爷听罢眼前就是一黑,咬着牙问太上皇的伤势要不要紧,听说伤口有些深,但也不算太要紧后四爷才稍稍松了口气。
只是这口气才松了三分之二,苏培盛竟又来了一句:“太上皇下了口谕,宫中女子从今往后皆不许带护甲,违者……”
四爷:“……”
就问这么一搞,还有谁不知道您老被人挠了吧?
做了几个深呼吸,四爷才又问苏培盛,“太上皇可说要怎么处置,她了吗?”
苏培盛看了四爷一眼,又看了一眼九爷和十三爷,心里都不知道要先同情谁的叹了一声,这才对四爷说道,“太上皇让宜太妃教导老娘娘规矩,没事多带老娘娘给,给圣母皇太后抄经祈福。”
太上皇精明着呢,为了不让四爷等子女掺和进来,他那边也绝不会降了乌雅氏的份例。
在不降乌雅氏份例的情况,收拾人的办法也不少就是了。
比如说,让宜太妃这个昔日姐妹去刺|激乌雅氏,再比如说他自己用最刻薄恶毒的语言将乌雅氏的面子里子都扒了……
总之就是在成为太上皇后,老康头那一身的缺德本领直到现在才有了用武之地。
四爷:这糟心日子,真特么累人!
十三/九爷:心累!
这会儿事不关已的十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始作俑者的乌林珠:这神奇的展开方式竟然还是夕阳红版的。
~
就在养心殿东暖阁里的众人心思各异时,又有小太监进来回道:“回禀万岁爷,玉清观的无为道长求见!”
听到‘玉清观’和‘无为道长’这两个词时,四爷心下一凛,神色更是骤变。而乌林珠在捕捉到这一点的时候,心下猛的想到了贾敬。
那谁家的老四诶,你不会也这么想不开吧。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中不少道观寺院, 玉清观也只是其中一处。若论信徒香火,玉清观还不及与贾家有往来的清虚观呢。
但是玉清观的无为道长多年前便一直与四爷有往来。四爷登基后,玉清观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到是为玉清观带来不少香火,只是日常仍旧没有清虚观热闹就是了。
清虚观的张道人原是先荣国府的替身,此人最擅长的就是结交些达官贵人。与荣国府更是往来甚笃。
不过相较于如今掌着道录司印的清虚观张道人,无为道长在乌林珠这里的个人形象非常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连乌林珠这种对佛道不感冒的人都听说过无为道人的经典名句:
‘忍一时, 乱我道心;退一步,坏我修行。不忍不退, 我心自在!’
很屌, 很刚, 爱谁谁,他是半点不惯着那些香客信徒。就这思想境界, 还真挺让乌林珠另眼相看的。
只是,
自古以来能陪着君王炼长生不老丹的‘仙家’,也九成九都是打着道士的身份玩祸国殃民那套。
明面上, 无为对四爷的态度也是那般, 但谁又知道他这是不是钓鱼?
贾敬在城外道观修炼,最后一颗仙丹将自己送走了。野史上, 雍正就信佛信道信八字,不过以八字不和为由将年羹尧的儿子过继给隆科多,还曾学着历朝历代的昏君服过什么仙丹灵药。
那什么丹呀药呀,有泰半都是重金属集|合。服这种药的人,别说长生不老了, 怕是正常寿数都得拦腰砍。
不过历史上的雍正是四十五岁上下才登基,而这个时空的四大爷今年才三十六岁。话说正值壮年就如此未雨绸缪…又是什么刺|激的他呢?
就连驴鞭鹿血都在乌林珠脑子里跑了一回马拉松时,四爷竟然非常不讲江湖道义的将乌林珠和其他人都打发出去了。
十三几个直接对着四爷行礼便出了东暖阁, 乌林珠慢了半拍,倒也紧随其后跟着一块退了出去。
往常乌林珠都会从东暖阁外,通往养心殿后殿的门离开前殿,之后再穿过后殿,从开在永寿宫那侧的宫门离开养心殿。但她好奇这位玉清观的无为道长,便没像往常那般直接回后宫,而是跟在十三,十六和九爷身后,从前门出了养心殿。
无为道长五十来岁的样子,中等身材,气势很强,五官虽不出众,却因身上的气势让人生不出品头论足的念头来。
他头上梳着道家的携山髻,身上穿了一件质地极好的道袍,胳膊上还有一根有些年头的拂尘。
乌林珠在打量无为的时候,无为也正好抬眸看向她。视线与乌林珠撞上后,又处变不惊的继续跟着引路的小太监往养心殿里去。
错身而过时,还态度自然的对乌林珠浅浅颔首,端的是一派仙风道骨。
乌林珠:…就更像江湖骗子了。
~
无为因何事求见四爷,无人知晓。但很明显,在见过无为后,四爷的心情转好却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难道是炼出仙丹来了?’
如此腹诽的乌林珠竟然还不忘关照一下贾母,“你们谁出趟宫,亲自盯着老太太给我放一胭脂盒的血回来。”
王达/荷叶:???
“若老太太问起,你就说我一片孝心,想要为太上皇和当今炼制长生不老丹。”见王达与荷叶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的懵逼神色,乌林珠还一脸欢快的对他们歪头笑,“只这句话,务必帮我带到了。”
王达与荷叶对视一眼,王达才上前一步,一脸麻木应声,“…是。”
就问贾家那老太太要怎么面对这瘸了腿的孝心吧?
等王达出去给贾母放血了,乌林珠不由又看向了荷叶,“今儿在养心殿看到了无为道长,咱们哪天也去玉清观转转。”从四爷那里未必能打听到无为进宫的目的,但从玉清观那里下手却未必打听不到。
就是打听不到也不妨事,她原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作妖的事…她最再行了。
荷叶以为乌林珠想去玉清观只是心血来潮,还笑着跟乌林珠普及了一回玉清观的情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第7/14页)
这个时空的道教也分正一和全真两派,全真派的一些修行方式跟和尚差不多,素食,出家,住在道观里。而正一派则没那么多的要求。
能吃肉,能成亲,也不强行要求弟子住在道观里。
对了,道士能吃肉,但不能吃牛肉、乌鱼、鸿雁、狗肉这四种肉。
玉清观这边,除斋醮法事期间和每月初一,十五外,一般都不禁弟子荤辛。
至于道观中的弟子有没有成亲的…反正无为没成亲就是了。
也许也正是玉清观不附和大多数人对道教的印象和期待,所以它的香火一直不怎么旺。就连信徒,也是靠本朝最大的粉丝头子帮忙拉票。
←_←
四爷心情好,晚膳的时候更是将所有能自己上桌吃饭的儿女都叫到养心殿。一边让御膳房做他们爱吃的东西,一边还问他们在宫里的生活和课业。
晚膳后,四爷不由想到白天耽误的正事,便又将乌林珠单独留了下来。
说完正事,乌林珠抬眸看一眼四爷,再转头用一副无法忍耐的神色抬头看屋顶。就在四爷被她这副样子弄得耐心告罄时,乌林珠才幽幽说道:“我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白天看到玉清观的无为了,就突然想到《孝经》上那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了。”看向四爷,乌林珠还带着点促狭心思的对他摊开双手,“真替三爷不值呀。”
结合前后两句话,四爷瞬间便听明白乌林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大清一边推行剃头令,一边又学汉人讲礼仪讲孝道,然从本质上这两件事就已经成了自相矛盾的存在。
除了剃头,还有嫡长,嫡庶……
说好听一点,大清就学了个四不像。而说得难听点,那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而不自知。
四爷气得伸出手,指着乌林珠说不出话来。乌林珠有忖无恐的对四爷左右晃了两下脑袋,又俏皮,又气得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拿起一旁的果子,四爷便朝乌林珠砸了过去。不过瞧那力度,也知道他纯粹是吓唬人呢。
笑嘻嘻的接过四爷砸过来的果子,乌林珠还略有些嫌弃的表示她不爱吃这个。将果子攥在手心里,一边用一种挑剔的眼神盯着四爷等人难看到了姥姥家的发型,一边心忖了一句:若不是有游轮空间里的水果打牙祭,这大清就更没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
正皮皮的跟四爷闹呢,就有小太监一脸喜气的进来报喜。
“恭喜皇上,谢贵人刚刚诞下小阿哥。”
小太监一说完,殿中侍候的人便都朝四爷行礼道喜,四爷的心情原就不错,虽被乌林珠闹了一通却也半分不减,听说自己又得了个儿子,一边大声说着赏,一边大步往外走。
路过乌林珠时,见乌林珠还笑眯眯的朝他伸出手,四爷更是想都不想的直接伸手朝乌林珠的掌心拍了过去。
你个磨人精还想要赏赐?
哼,讨打还差不多。
乌林珠对四爷新得的儿子不感兴趣,陪着四爷出了养心殿,就直接拐道回永寿宫了。等四爷发现乌林珠不见的时候,她都已经一脸恶心的让人将装有贾母鲜血的胭脂盒远远丢掉了。
“善良如我最见不得这些,下次别再拿进来了。”
说完又问王达荣国府这几天有没有什么热闹奇葩事,听了一回贾家的八卦,乌林珠便熄灯歇下了。
翌日,乌林珠便带着人去了玉清观。
轻车简出,没摆公主仪驾。但她乘坐的是公主规制的马车,加之早前四爷给她配的侍卫虽然都是私服便装,但气势出身在那里摆着呢,有他们护卫马车左右,到也让人知道这一行绝非等闲之辈。
玉清观开着门,里面人不多,也没有小道士引客,主打一个爱来不来,爱拜不拜。
虽是这般,但玉清观这边不但有负责解签问卜的道士,还有给香客看病把脉的师傅,以及‘赠’人法器的厢房。
乌林珠一身官家千金打扮,戴了一套珍珠头面,头发也梳成改良版的坠马髻。手上拿着一把双面团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
荷叶手上拿了一把油纸伞,油纸伞的伞把瞧着竟与剑把有几分相似。对了,她腰间的汗巾子里也别了一把扇子。但她那把却是一把折扇,若是细看,还能发现那把折扇竟是钢骨制成的。
她们身后还有丫头打扮的宫女和小厮打扮的小太监,他们有拎食盒的,也有捧包袱的,总之就是官家大小姐出门会有的行头,她这边都不缺。
乌林珠是无利不起早,她觉得佛寺的那些佛祖观音都拒收她的香,以‘任性’传教的道观,怕是更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就是你随便求,随便上香,保不保佑你看心情,但香什么的,只收不退。
思及此,乌林珠更是本着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勤俭精神,既没上贡品,也没上半根香,也主打一个我就随便看看的态度,将玉清观当成后世的主题公园来逛了。
她出门晚,出门前就跟荷叶他们说了要蹭一顿观里的膳食再离开。
于是一入观,王达就去安排一会儿小歇之地和他们一行的膳食了。
道观里有个三层的小铜塔,乌林珠围着那处有六七尺高的小铜塔转了一圈,便让荷叶给她换包铜钱来。
捧着一袋铜钱往铜塔里一枚一枚的丢,丢进塔里的也不管它;丢不进去,落在地上的,乌林珠也都由着它们落在地上。
丢进去一枚铜铺到铜塔里,荷叶等人便会高呼一回,奉承乌林珠一回。好听的话,没谁不愿意听的。不过丢了大半袋铜钱,乌林珠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便又往旁处转。
也不知道转到哪了,正好看见台阶下面一群穿着深蓝色道士袍,梳着道髻的小道士们在那里练功夫。
一人一把长剑,时而迅速旋转出剑,时而缓慢上步轻挽剑花,举手抬足间,竟有一种行云流水,道法自然的韵律。
整齐划一的动作,又不由引人驻足观望。
乌林珠的一只胳膊撑在汉白玉围栏上,握着团扇的那只手落在这只胳膊上,身体微微前倾,下巴直接垫在团扇上,看起来又随意,又带着几分慵懒。
过了一会儿,她觉得太阳有些晒,自己懒得动便又对身后的荷叶轻轻吐出一个‘伞’字。
荷叶立时撑伞上前,替乌林珠挡去临近正午的阳光。
在乌林珠都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大清的辫子头时,便看到了无为。又因为无为的缘故跑到了玉清观。
原以为她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观里这顿膳食,不想竟还看到不少发型正常的人在练剑。
如果是以前的乌林珠,她也不会多欣赏这种道髻就是了。
在后世,乌林珠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男子们的发型产生疑惑。
她总会情不自禁的去想古代的男子们平时都是怎么打理自己那一头秀发的。
他们会拿着梳子一下一下的梳通自己的长发吗?
他们梳通头发的时候,会不会将后面的头发搭在自己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第8/14页)
肩上,让其顺着肩膀落在胸前?
他们梳发髻的时候,也会揽镜自照吗?
还有他们洗头发的时候是什么姿态,做出来的动作会不会跟女子一个样子?
越是脑补,脑中的画面就越是雷人。
于是时间长了,乌林珠对长发男子都有些避之唯恐不及。
但人嘛,在辣眼睛的环境里呆久了,再看稍微养眼一点的画面便觉得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那群小道士里,还有个唇红齿白的俊美少年郎的时候……
十五六岁的美少年,眼睛似水光潋滟,眼波流转间看狗都带着一股深情。皮肤白皙,五官俊美,身形清瘦高挑……哪怕梳着同款道髻,也能比旁的小道士更引人注目。
用一种纯然的欣赏眼神看了一会儿下面练剑的美少年后,乌林珠便担心太阳太大会晒黑自己,就半点不留念的带着荷叶等人挑阴凉地方逛了。
走的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她怎么来了?’
崇柏先是蹙眉看向乌林珠的背景,收回视线后又继续跟着师兄弟们继续练剑。
及至午时,长生小跑着过来与崇柏说了什么,崇柏只轻轻颔首,便像往常那般跟着住观的师兄弟们去了饭堂。
玉清观的伙食一向不错,除了不能吃牛肉这些,旁的倒不忌讳。而自从几年前崇柏来了玉清观,这里的伙食和住宿条件又直线上升了几个档次,不过收徒的规矩也更为严苛了。
饭毕,崇柏回到自己房间后,才问长生:“听说师傅昨日进宫去了?”
长生见自家主子问,连忙回道:“是。”
崇柏垂眸,已经猜到无为进宫的缘由,不过还是问了一回经过。
长生小声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随即又说了乌林珠在玉清观里的行程。并且猜测了一回乌林珠为什么会在今天出现在玉清观。
瞧着也不像是知道了什么的样子。
“事无不可对人言,且随她去吧。”
长生应是,随后又问崇柏要不要将今天的事报上去。
崇柏将擦过脸的帕子递给长生,淡淡说道:“不必。”
她身边都是皇阿玛的人,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
……
乌林珠并未认出刚刚被她当成美少年欣赏,还跟荷叶嘀咕发型拯救了美少年颜值的人正是失踪多时的弘昀。
而在玉清观里只有道号没有皇子身份的弘昀到是一眼就认出了乌林珠。
一是对乌林珠的印象过于深刻,二是乌林珠的五官并没有多少变化,瞧见荷叶王达等人,便也就更确定眼神灼灼看了他们好久的姑娘是谁了。
与容貌没多少变化的乌林珠不同,弘昀的五官渐渐长开了,少了男童的稚嫩,多了少年人的清朗以及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
是呀,小小年纪几经生死,心态自是要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还有就是弘昀现在的气质不同于之前的病态,长开的五官五分像李氏,三分像德妃,还有两分得了爱新觉罗的家族遗传,又因发型之故增添了几分俊秀。
这么说吧,乌林珠上次见弘昀的时候,他还光着个脑门梳着根大辫子呢。
若是弘昀仍旧梳着根大辫子,哪怕许久不见,乌林珠也会觉得眼熟面善。但她这会儿盯着人家看了好一会儿,视线灼灼不比正午的阳光逊色,却是压根没认出人来。
回程的路上,乌林珠还笑眯眯的与荷叶说什么少年人瞧着就赏心悦目,再带一股干净气质。美中不足的就是发型仍旧不附和她的审美。
但比光头大辫子什么的,还是要强上许多的。
~
玉清观的无为是有些真才实学在身上的,他一早就算出弘昀早夭的命数。
虽然乌林珠这个变数的乱入让弘昀的命数发生了变化,但弘昀的八字命格却是真的不容于皇家。
尤其是四爷登基以后,弘昀又成了四爷的长子。
用民间的话说,弘昀的命格连做皇孙都勉强,就更没有那么大的福气做皇长子了。若强留弘昀在皇室,他仍旧改不了夭折的命数。
按无为的话来说,要么让弘昀顶着皇室子室的身份夭折,要么就舍身入道,窃一线生机。
四爷原本就信这个,在无为说完这话没多久后,弘昀便病了。
病势汹汹,瞧着就是保不住的样子。
再那之后,四爷便亲自为弘昀起了道号,再将人悄悄送到玉清观修行。
原本弘昀病好后,便想继续他还没完成的旅行。但因着这两年京中事情极多,四爷也不放心弘昀顶着雍王府二阿哥或是当今次子的身份在外面游荡,便一直将人拘在京城脚下。
昨日无为进宫,便是告诉四爷弘昀的身体已无大碍,他们想要窃取的那一线生机已经得到了。
不过无为还是劝四爷别再琢磨着认回这个儿子了。
不认回去怎么都好,认回去了,那偷的东西就瞒不住了。
但不管怎么说,于四爷来说只要这个儿子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要知道自从弘昀出生,四爷就做好了随时折了这个儿子的心理准备。甚至是前几年弘昀游历江南大漠时,四爷心里都有这个儿子会折在外面的准备。
能活着,就好。
而且他还年轻,弘昀又不是他看中的太子人选,养在皇家和养在道观,又有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弘昀虽然拜入无为名下,却是可以娶亲生子的。将来像其他皇子那样娶妻生子,再将本该留给弘昀的爵位越过他本人直接传给下一代也就是了……
总之就是下限一降再降,四爷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
如果说弘昀能活下来,于四爷来说是惊喜。那乌林珠因缘巧合跑到玉清观,还用看美少年的欣赏态度围观弘昀练剑,于四爷来说就是意外之喜。
随着乌林珠的年纪越来越大,又随着二格格的婚期越来越近,四爷也不由为乌林珠的亲事头疼不已。
乌林珠所掌握的东西,让四爷极为极重视她的婚事。他不想出现任何问题,又实在挑不出能让乌林珠满意的人。按乌林珠的喜好培养吧,又怕乌林珠那性子上来了,觉得人家‘匠气重’,瞧不上。
只是这事也不能一直拖着,若是拖得时间长了,乌林珠自己找了个有问题的,那于他,于大清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若是……
倒也,乐见其成。
第114章 第 114 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爷恨不得立时就将这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亲事定下来, 却又担心乌林珠那扭曲心肠再唱什么反调,于是本着欲速则不达的心思,决定徐徐图之。
乌林珠有多精明, 四爷不是没领教过。所以他也不将那些手段和心思往乌林珠身上使,而是全面用在了自家那刚刚捡回一条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第9/14页)
的儿子身上。
想要促成这门亲事,最重要的是让乌林珠对自家儿子更满意才行。
弘昀的样貌是他几个儿子里长得最俊俏的,甚至不逊他那几个以美貌留名的叔伯。只是长得好, 还得会收拾。
那死丫头是个好颜色的,又是个有自己审美喜好的主儿, 在不委屈儿子的情况下, 总得往那丫头的喜好上靠才行。
除此之外, 还有学识,见识, 气度,能力……
虽然让儿子迎合乌林珠的喜好有些别扭,但四爷却没改初衷。
公主都要抚蒙, 皇子阿哥又凭什么不能为大清出份力?
这是他身为皇族的责任, 自是应该责无旁贷。
~
还不知道亲爹要将自己包装发卖的弘昀,仍旧留在玉清观里做他的崇柏小道士。
这里的生活很舒服, 没有压力,也没有勾心斗角,每日的生活更是非常简单和有规律。
他们这些小道士除了像那些寺里的和尚念些道家的经典外,还会跟师傅学习五行八卦,学画符, 炼丹,医术,学各种祈福祈雨的道术……
学的越多, 就越让弘昀发现人们对道家一脉的误解和不了解。
好多人都觉得道家术法全是一些骗人的玩意儿,可试问那些寒窗苦读几十载的读书人,他们也未必全都能够金榜提名,不是吗?
术法未必是骗术,也许只是学艺不精不能融会贯通,也许只是…苍天不允。
谁知道呢。
反正若想求雨,乌林珠不用求上天,也有办法按现代的方式试一试。
游轮里关于穿越必备技能的科普读物上,就有这方面的知识技术。
到了古代如何求雨…呵,乌林珠不觉得大清需要这个。
崇祯在位十七.八年,连着十来年的天灾人祸。再加上沉疴难疾,这才有了主子奴才一家亲的大清王朝。
什么雨不雨的,与其利用科学的手段替老天爷收刮信徒,还不如加大力气多挖几口深井呢。
于是十四岁的弘昀正在用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一名道士。十七岁的乌林珠则正在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得过且过。
而四爷呢,一边双手抓国事,一边又要暗戳戳的撮合便宜闺女和亲儿子的这门亲事。
对了,在这个过程中,四爷又想到了乌林珠对婚事和子嗣上的某些‘偏激’想法。于是四爷对这门亲事的重心又全都放在了如何不让乌林珠纳妾上。
至于说乌林珠要不要生孩子…跟纳妾一比,那都不算事了。
╮(╯▽╰)╭
天气越来越热,宫里的生活环境别说比不上圆明园了,就是连城外的雍王府都比不得。
好在四爷不是乐于享受的帝王,他更喜欢用克己这种行为折磨自己和他身边的人,所以他并不觉得宫里的生活不如意。但乌林珠却是个耽于享受的主儿,在条件允许的时候,绝对是怎么享受怎么来。
永寿宫的前殿房大院大,可到底也只是一处大一些的四合院。再加上御花园小的可怜,过了新鲜劲,就完全没有可逛性了。
雍王府要按着和硕公主府的规置修缮,图纸什么的,都是按着乌林珠的喜好绘制出来的,所以乌林珠完全可以搬到雍王府去住。
但问题是二格格的和硕公主府就建在雍王府隔壁,那边不像乌林珠这里,而是正儿八经的大工程,这会儿正干得热火朝天呢。
为了不直面施工装修的扰人生活,乌林珠也暂时不能搬到雍王府就是了。
乌林珠想去圆明园,但四爷又担心她会对太上皇和乌雅氏做些什么,便也不许她去。
在回荣国府和去城外红螺寺避暑间,乌林珠最终退而求其次的决定去玉清观小住一阵子。
一是玉清观不忌荤腥,二是之前去逛玉清观时,就发现玉清观不算小,不但凉爽,风景也不错,还有几个非常不错的院子。最重要的是玉清观在城里,位置不错,逛街什么的都方便,属于闹中取静的好去处了。
至于说会不会因为那里的小帅哥多?
拜托,谁会对未成年人下手呢?她又不是爱新觉罗家的那群牲口。
~
这次仍旧没用公主的身份去玉清观。
当然,不是乌林珠有多低调,而是她一直觉得在大清这地界太高调,容易招来替天行道的民间刺客。
也怕死了还落下个罪有应得的辣评!
四爷听说乌林珠要去玉清观避暑,眼眸微闪却是什么都没说,而是又赐了她两个御厨随行。
除此之外,又让人挑了不少解暑纳凉的好物给乌林珠,并且吩咐内务府每日往玉清观送些冰去。
吃得顺口了,住得又舒适凉爽,以这丫头爱享受的心性,说不定还会因为心情好再漏点什么东西出来。
而且她心情好的时候,也相较往常更好说话些……
就这样,乌林珠带着一堆东西和侍候的人到玉清观避暑去了。
因随行的人多,还直接占了三处相连的院子。
两边都是照顾和保护乌林珠的人,也都不会像不知情的陌生人那般吵闹,于是住宿环境又多了几分舒心。
房间布置的舒适凉爽,哪怕玉清观里的道士们不吃牛肉,但乌林珠这边的御厨还是按着乌林珠的意思弄了不少酸辣开胃的凉拌牛肉什么的。
怎么说呢,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钱有身份,有人照顾衣食起居,那就是好日子。
没有冲水马桶就没有呗,反正马桶这种东西又不用她亲自倒。
没有空调也无所谓,热了自有人给她扇风纳凉……
京城温差大,乌林珠每天晚上都能睡得极好,早上赖上一会儿床,或是等天气热起来了再起床,或是早早起床在观里闲逛溜达,偶尔再带着人去集市转转,那日子还真就是神仙来了都不换。
掰着手指是一算,不方便的地方真不多。不过古代最不方便的也许就是某些吃食不及后世便利。
好在乌林珠还有游轮空间,那里有她在大清吃不到的各色水果和吃食,更有不少休闲娱乐设施。
……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乌林珠都会带着荷叶王达几个在道观里散步消食,也经常能在一群小道士中见到那个长相最俊俏的崇柏小道长。
不曾说过一句话,甚至是连眼神都不曾撞接过两回。就你当你的小道士,我看我的‘风景’,互不打扰。
再一个,乌林珠最近又喜欢上了国粹。
前儿阴天,路过戏楼时听到里面有咿咿呀呀开嗓的动静,当时就觉得那调子悠扬婉转,还带着几分动人心弦的劲,于是乌林珠便又带着人去瞧了一回。
这一瞧,就发现这个时代的戏曲工作者也都是一个赛一个的有风姿。
看着那些男孩子扮唱起来的样子比她一个女人还要女人,还要妩媚多姿,乌林珠就能看上好一会儿。
闲来无事,还特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