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清反骨仔[红楼] > 120-125

120-125(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带着糊涂系统追师祖 刀剑女子手札 盗墓:小哥总爱摸我尾巴 [HP]哈利的蓝莓冰淇淋 妃嫔这职业 [综武侠]天下有敌 深陷天龙人的包围圈 在恋综逆袭成甜文女主 [综武侠]穿成过气万人迷后 召唤玩家,从县令到女皇

也许乌林珠真的不适合做好事吧,她竟然又生出了一个更人性的问题。

所有人都下意识认为救了被拐的小孩,应该将其送回亲生父母身边。可却忘记了人性这种东西原就自私且善变。

若香菱知道自家早就败了,父亲跟着一对邋遢僧道走了,只留下一个上了年纪,没有家财的绣娘母亲和刻薄势力的外祖一家,那香菱还会想要找回自己的身世,与封氏相认吗?

香菱是三四岁时就被拐了,对父母亲人的感情又有多少?她会不会嫌弃封氏这样的母亲是个累赘?

会不会认为外祖封肃一家是个不定时的炸.弹?

说个极为刻薄的看法,香菱会被拐子带走,未尝不是甄士隐和封氏的疏漏。

将三四岁的女儿交给一个年轻男仆带出去看社火花灯,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妥当的安排。

那男仆半路要小解,三四岁的小姑娘难道就没有小解出恭的需要?

他家不是没有旁的下人,若是重视女儿,至少也要给女儿安排个丫头或是婆子跟着。若是当真需要小解出恭,也有同性女眷照顾。

若是当时就想到了这些,哪怕多派一个人跟着,说不定都不会造成如今这个局面。

对了,那男仆叫什么来着?

霍启!

霍启,祸起!

哼!连她这个现代穿越来的都嫌这名字晦气,甄家到是开明豁达。

~

香菱被拐时还太小,这些年一直惶惶不安的过日子,幼时的那些记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会儿听到乌林珠这么说,她仍旧没什么印象概念。

她知道自己不是拐子爹亲生的,更曾不止一次听拐子爹说她是被亲生父母几两银子卖给他的,让自己老实听话。若不是年岁渐长,又瞧见他拐了旁的人来,自己也就信了他这番说词。

香菱虽憨却不傻,知道面前即便不说话也带着贵气威仪的公主不会无的放矢与她闲话家常。

摸了摸自己眉间的胭脂痣,香菱有一种她就是甄家女儿的笃定。

只是她自己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要如何过,若是再认了这样年迈病弱的母亲,再被吸血的外祖缠上…香菱认亲的念头就打了退堂鼓。

说她对母亲没有感情吧,这么多年惶恐不安的生活,又让她时常期待幻想着家人寻到她,带她离开。

说她对母亲有感情吧,心中还有几分埋怨。怨他们没有照顾好她,让小小年纪的她被拐子拐了去。

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乌林珠,见乌林珠只垂眸吃果羹,并未看她。收回视线后,香菱又低头看着自己手上捧着的那碗果羹。

冰冰凉凉的,果香混和着奶香,一口下去,别提多消暑了。只是这一口下去,也让她吃出了一种透心凉。

昨日进城时薛家大爷非要没事找事,最后将自己折腾进去了,还弄得薛家上下寝食难安。

晚上用饭时就有丫头婆子对着她指指点点,说她是‘搅家精’,‘扫把星’,还说若不是因为她,大爷就不会背上人命,这次也不会被关进去。

薛家大爷一日不从里面出来,她的日子就难熬一日。纵使薛家大爷从里面出来了,她的日子也未必有回转。甚至有可能在薛家大爷出来前,就被薛家的太太姑娘以泄愤或是摆脱脏东西的理由提脚卖给人伢子。

公主即然跟她说这些,未尝没有让她认亲的打算。若不认亲,公主未必会再管她的事。若是认了亲,她与母亲未必不能得到公主的庇护。

若是能借此留在公主府,也是条出路。

这么一想,香菱便又再度朝着乌林珠跪了下来,言辞恳切的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0-125(第6/14页)

求乌林珠帮她。

乌林珠原就有意帮被拐少女寻找家人,只碍于人心向上人性向下不愿剃头担子一头热。这会儿见香菱求她帮忙,自不会推辞。

不过乌林珠到底不是做好人的料子,她并没有留香菱在雍王府,而是将香菱安排到了京城的养生堂。以每月一两银子的佣金做了养生堂的女红先生。

这份工作食宿皆在养生堂,但工资则由雍王府提供。等将来封氏来了京城,乌林珠也会将她安排到养生堂,和香菱一道教导养生堂里的小孩针线活计。

听说了乌林珠的安排后,香菱脑子里有片刻的空白。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还得抱着乌林珠友情赠送的几匹料子去谢恩。

香菱:这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公主府做下人和在养生堂那种地方做女红先生…落差好大!

另一边,四爷也听说了此事,先是例行性笑骂了乌林珠两句,随即便笑着跟苏培盛调侃乌林珠不会做好人,直接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但乌林珠却觉得自己做得就还挺好。

帮被拐少女与家人团聚,还给安排了一份供吃供住,工资还有保障的工作。拿到现代去问问,现代人肯定都会夸她做事周全呢。

第123章 第 123 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怕阴沟里翻船, 在宝玉七岁前,乌林珠就又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了一回原著。

这一研究就让乌林珠发现了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薛蟠因香菱背上人命官司,薛姨妈再怎么慈悲, 在面对香菱时也不会毫无芥蒂。

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香菱还能让薛姨妈为其办了两桌酒席,正式纳做薛蟠的姨娘。

正式娶妻前便堂而皇之的摆酒纳妾,这会直接影响到薛蟠的婚姻市场。薛家不是不懂这些规矩和门道, 她们一向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可能到了她们自己身上就真糊涂了?

薛家这么做未必没有旁的目的, 但若说香菱没有城府心计, 谁信呢?

反正乌林珠是不信的。

不过,

这年头谁还没个人设呢。她自己就不是什么好人,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表里如一?

更何况那般处境下挣扎求生, 有点城府心计,于香菱这样的小可怜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说实话,若不是白马寺的老和尚真有用心教导宝玉, 让乌林珠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宝玉, 她不会管宝玉如何,也不会如此良苦用心的安排香菱母女了。

呃, 良苦有没有不知道,但肯定用心了。

四爷安排了会做药膳会煲汤的御厨给乌林珠,不免让她生出一抹阴暗猜测。

她不能这么早就开始疑神疑鬼,但她也确实有些被自己脑补出来的画面吓到了。

若此时她有极为厌恶的人或是无所谓的什么人,那便会将他们安排到雍王府的厨房。来日她死于毒杀, 那人未必不是替罪羊。

不过以她对四爷的了解,在四爷没将她榨干前,肯定是舍不得送她走的。

在乌林珠看来, 与其让香菱母女留在一条注定要沉的船上,还不如一开始就别登船呢。

有公主府背景的香菱去了养生堂,每个月都要回公主府领月钱,光是这一点就不会有人欺负了她母女。

至于一两银子够不够花…在20两银子就够刘姥姥一家五口过一年的情况下,对吃住皆在养生堂的香菱来说,足够了。

等封氏来了,若是无病无灾,娘俩个一个月也能攒下一两来。时间长了,积少成多。而这么攒出来的银子也不会太招人眼。

养生堂里有老有小,纵使将来香菱成亲了不能接了封氏奉养,封氏住在养生堂里也算是住进了另类的养老院。而且乌林珠不差钱,只要封氏能自己去公主府领月钱,别管她是不是老得已经做不得针线活了,乌林珠也不会差了她那份月钱。

若是她有幸走在乌林珠前面,说不定死的时候乌林珠还会再出一笔丧葬费。若是不幸运走在了乌林珠后面,那就…自求多福吧。

毕竟身前哪管身后事,死后谁还管他洪水滔天呢~

~

将事情安排下去,乌林珠便当了甩手掌柜。因受了御厨的刺|激,乌林珠竟然又去翻了一回穿越必备手册。

乌林珠反醒了一回发现自己之前太惯着四爷了,准备以后只每年十月末的万寿节时拿出一份来,用实际行动告诉四爷什么是细水长流。

不瞒你说,四爷在送御厨给二格格和乌林珠的时候,压根就没想那么多。也是今天乌林珠那小话一说出来,才让四爷好气又好笑之余,多了几分感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虽非亲生,但那丫头却自小在他身边长大,他连老二都没杀……只是真要将人关到死,那还不如直接杀了呢。而且四爷也担心关不住乌林珠。

四爷有些头疼的不愿意想那些糟心事,到是叫来幕僚又研究了一回乌林珠给的那些个馊主意,准备一鼓作气的拿下理亲王。

与此同时,乌林珠翻了小半夜的参考手册,又唤人给她煮了宵夜,之后自己拎了一盏琉璃宫灯去花园散了一回步。一边消食一边又琢磨着怎么再给四爷添些乱。

古人常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真让四爷闲下来开始琢磨怎么镇压她,还不如让他无心他顾。

走到院墙下时,乌林珠洽巧听到隔壁传出来的婴儿哭声。蹙眉驻足,随即问向身后的荷叶,“八爷府上又添新丁了?”

“是。”荷叶见问不由将之前听到的消息说与乌林珠知晓,“听说是府上的侧福晋又生了个小阿哥。”

不过八爷犯了事,全家圈禁在府中,所以这边除了宗人府那边记上一笔外,也就只有比邻而居的雍王府下人清楚此事了。

雍王府一侧是二格格的公主府,另一侧是八爷的皇子府。雍王府与公主府之间留有一条巷道,但与八爷府却是共用一道院墙。

主要是当初内务府统一建府时‘精打细算’造成的结果,不过也正好便宜乌林珠。

乌林珠当年就是借着这份近便,将理亲王捏造的伪证据顺着院墙丢到了隔壁……

如今回想起来,都有一种过去了好多年,自己都被岁月催老的感觉呢。

“我可真羡慕八爷呀,吃喝不愁,万事不管,每天只呆在家里睡睡老婆生生孩子。啧啧啧,谁又能说这不是最大的赢家呢。”

说完举着灯笼回身,看一眼皇宫的方向,又用那种气死人不偿命的兴灾乐祸,冷嘲热讽的语气说道:“当今可真伟大,累死自己,也要养一群吃闲饭的。跟他们一比,我怎么就这么优秀呢?”

荷叶先是陪着乌林珠朝皇宫的方向看了一眼,心知这个时间皇上定是还在挑灯办公。收回视线时又正好听到乌林珠最后那句话,又情不自禁的抽了下嘴角。

优不优秀不敢说,但祖宗您确实不算是吃闲饭的。

╮(╯▽╰)╭

一边往回走,一边跟荷叶感慨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0-125(第7/14页)

爷胸襟如何宽广,心态如何豁达。还说这世间也没几个人能像四爷这般,任劳任怨富养闲人了。

这种调侃四爷的话,也就乌林珠敢张嘴就来,荷叶便是听都有些胆颤心惊。等转天王达如乌林珠所愿的将这些话转述给四爷后,还将四爷给整失眠了。

一边觉得乌林珠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肯定又在琢磨什么缺损的事。一边又顺着乌林珠的话想了一回养闲人的开销和自己的累死累活。

反正以四爷对乌林珠的了解,坚定且笃定不疑的认为乌林珠定会闹点事出来,所以又觉得乌林珠这话肯定不是随口说说,或是单纯的兴灾乐祸。

而且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爷却笃定乌雅氏那件事就是乌林珠干的。

若不是她干的,就以乌林珠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她能什么都不做?

…唉,就多少有种防不胜防的无力感。

就在四爷提着一颗心,时刻准备接收乌林珠丢过来的炸.药包时,前往金陵和大如州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封氏还活着,但情况也确实如乌林如猜测的那般并不康健。

封氏身边原有两个丫头,封肃‘嫁’了娇杏后得了许多甜头,便又将另一个丫头也如法炮制的嫁掉了。至此封氏便只一人依傍娘家日夜做些针线活计。

因一人做针线,得的银钱变少了,封肃不思已过,更是日日抱怨封氏,至使封氏内外煎熬,积郁成疾。

若非心中惦记女儿,怕是也熬不到现在。这会儿乌林珠千里迢迢的派人接她上京,心中期待忐忑又生了许多盼头。

对了,封肃这渣爹还好好的活着呢。听说是京中贵人来接封氏与女儿团聚,这位便也想坐个顺风车去京城见见贵人,顺便瞧瞧外孙女混得怎么样,看看能不能沾点好处。

不想乌林珠却是个心眼多的,她没让人直接拒绝封肃,而是寻了个机会悄悄告诉封氏,你爹什么心性你是知道的,甄士隐为什么会离开你也心知肚明,如今再让你那见钱眼开的亲老子一道去接你闺女,就不怕你闺女再被他待价而沽的卖了,或是让你闺女原本还不错的日子因为他出现变数?

封氏心中不是不怨恨父亲坑了自家,她也一直认为甄士隐走的那般决绝,就是因为甄士隐误会自己与父亲沆瀣一气。

这会儿听到来人这么说,心中又羞又愧,到也当真将这些话听了进去。

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妪没什么值得人骗的,人家大老远的从京城过来接她,就是卖了她也未必能换来往返抛费。

自已老子是个什么性子,封氏早就不对他抱太多希望。若真叫他跟着去了京城,后果定如来人说的那般不堪。

思及此,封氏便用自己做绣活攒下的一点银子买了酒菜和从药铺买的一些能让封肃就酒吃了睡上两三天的药。

将人‘灌醉’后,封氏便将早些年被父亲要走的地契和房契找出来,转天就将这些全都卖给了伢行。

这些是当年甄士隐初来大如州时置办下来的薄田朽屋。封肃一直想要将其变卖,却因地契和房契上写的都是甄士隐的名字,封氏又不肯点头,里正也不好出据做保文书,身为岳父的封肃变卖不得,这才一直留到了现在。

这会儿封氏已经有了再也不回来的打算,自是要多筹措些银钱以备后续所需。

迅速了结了这些事,封氏便跟来人走了。

原本考虑到封氏的身体情况,他们一行人是准备乘船北上的。但封氏思女心切,想要立时赶到京城,最终一行人便走了旱路。

好在水泥出现后,各地官府为了政绩以及一些喜欢造桥铺路的有钱人都愿意在水泥官道上做些文章。虽然一路进京城的官道东修一段,西修一段的,但总的来说仍是让封氏一行人受益非浅。

不光路上少遭了不少罪,还缩短了北上的时间。

对了,乌林珠已经让人往云南等地寻找橡胶树了,也让人按图纸锻造出了大小型号不等的弹簧。虽是为了她自己舒服,但等到这些东西都安装到马车上后,定然也会让这个时空的原著民受益。

……

封氏来的很快,她一来乌林珠便让人去唤了香菱来王府。也是一直到与香菱相认,封氏才知道帮助她们母女重逢的人竟然是当朝的清澜公主。

而她之前进去的那个地方竟是当今皇帝的潜邸雍王府,如今的和硕公主府。

母女相认,除了那颗胭脂痣还有旁的一些印记做佐证。因看过原著,早就确认这俩不会认错的乌林珠却比香菱母女更笃定她们的关系。

封氏认了女,更是对着乌林珠感激的狂磕头。被封氏这副激动模样弄得有些触动的乌林珠再度手上散漫的当了一回散财童女,用赏赐的方式补贴了一回这对即将要在京城安家的母女。

搬入京城养生堂后,封氏为了不让人打扰到她们母女的生活,对外只说自己夫家姓贾,娘家姓冯。

真对假,封冯相似。

问了一回香菱在养生堂的情况,见香菱机灵的没将自己是被拐少女的经历说与旁人知晓,并且旁人问她,她都只说自己是受公主派遣来养生堂教人针线女红。

心下稍安的摸着香菱的头发,又编了个似是而非却又不引人注意的身世出来。

世人对女子极其苛刻,若让人知道香菱自幼被拐,后拐子货与两家,还间接闹出人命,定然会让人对香菱指指点点,甚至是引来不必要的风言风语,地痞流氓,时间一长定会影响她的亲事前程。

封氏给她们母女编了个贾家远宗的关系,远到即便有一天贾家犯了抄九族的大罪,都抄不到她们娘们的远法。

之所以是贾家,除了真对假外,也因为乌林珠出身贾家……

对了,香菱也不叫香菱了,甚至都没改回原来的名字,而是封氏请乌林珠重新给女儿起个名字。

生就一副促狭心肠的乌林珠又能起什么好名字?

于是犹如重获新生的香菱便有了一个‘令媛’的新名字。

没错,就是对旁人的女儿的尊称,也做‘令爱’的那个令媛。

有了新名字和新身份,封氏母女便于京城养生堂安置下来了。

加之乌林珠之前极为散漫慷慨的赏赐了一笔安家银子,封氏在安顿下来后,合计了一回自己带来的银钱和乌林珠赏下来的那些,转天便寻了伢行的掮客买了一处小小巧巧的四合院,又将其租出去挣些租子。

乌林珠赏下来的东西和银钱于普通百姓来说真不算少了。若一直放在手里,既担心丢了坏了,也不能生银子。与其白放在那,还不如拿去钱生钱。

买完房子后,还剩下一点银子,封氏便又买了几亩地佃了出去。

纵使将来离了养生堂,母女二人也有个去处和糊口的田地。

置办完了产业,封氏又可着京城各大绣庄走了一通,最后又像在大如州那般不光自己接了绣活来做,还帮着养生堂里巧手的小孩子们接了些活计。

封氏阅历丰富,身后又站着公主府,娘俩个很快便在养生堂里立住了。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封氏也不指望闺女能嫁到什么殷实人家去做小媳妇,于是借着吃住都在养生堂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0-125(第8/14页)

的缘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挑了个老实本份的孤儿,又用心教养一回后,便留在身边做了自家女婿。

对了,封氏还走了公主府管事的门路,将自家女婿安排到了乌林珠的玻璃窑坊做工。因这事太小,也无甚要紧的,所以至始至终都没人跟乌林珠提过一嘴。

一直到香菱的长子考上举人,乌林珠才从管事嘴里听出公司一老员工的孩子考上了编制,随口一问才知道竟还是双职工家庭出来的。

←_←

自打那日乌林珠蛮横不讲道理的让人去薛家带走了香菱后,薛姨妈与宝钗就真的将乌林珠记恨在了心头。

其实当发现薛蟠的案子平息不下来时,薛姨妈与宝钗便想到了成为和硕公主的乌林珠,只王夫人最是知道她那不孝女是个什么尿性,便直接替乌林珠拒绝了。

进城时又因为宝玉之故害得薛蟠被人带走了,这又叫薛家母女将宝玉和乌林珠都怨恨上了。

后来王夫人与凤姐儿明为探亲实为赔罪的走了一趟,母女虽未消气却也努力维持面上和气的亲戚情份。

转天让人将给荣国府带的土仪送过去时,薛家下人又听说了梨香院的归属安排,回来一学,就又将薛姨妈给气着了。

前一天还极尽热情的邀请他们娘们搬到荣国府,还说什么收拾了最适合的梨香院给他们住,幸好昨天矜持了一些,不然这脸都得被人打肿了。

这还没消气呢,乌林珠又派人来接香菱。理由是什么既已确定是被拐少女,那便是自由之身。此女她另有安排,令即刻放人。

不讲半点亲戚情份,就那么高高在上的将人要了去。

若早知进京城后会遇到这些事,他们当初也不会一门心思进京了。

薛蟠被关,又被荣国府和乌林珠将脸扇肿了,原本就着急上火的薛姨妈直接又急又气的倒下了。而原就有热毒之症的宝钗,也旧疾复发的啃上了冷香丸。

薛家这边凄凄惨惨时,薛蟠的日子却有了不一样的‘起色’。

他是带着好几个薛家男仆一块被关起来的,因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又知道只被关三个月,薛家的这些个男仆还指望薛家出罚金呢,自是一如既往的捧着薛蟠。

于是薛蟠既称霸金陵后,又在大牢里开启了勇闯天涯的奇妙之旅。

吃喝由薛家花银子按时按顿的送进来,除了住的地方实在讲究不了,薛蟠在里面打群架都有帮手,就问这大牢会坐得有多爽吧。

不过这样的日子却因为乌林珠的献言,在一个月后发生了改变。

现代人做牢还得踩个缝纫机呢,薛蟠这些人又凭什么啥活都不干?

于是商务司里的一些手工活,便都‘拜托’给了他们。

相较于薛蟠的自投罗网,乌林珠派去金陵的人也对门子进行了一回极为严苛的审讯。将人审得连底裤都趴了以后,乌林珠得了口供便直接让王达去寻苏培盛,希望将这件事情通报全国。

衙役分两种,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贱民同倡优奴婢同列,子孙三代内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准捐纳买官。

原就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如今乌林珠又非要折腾一回,以四爷的心性自是也不会姑息养奸,于是门子这一支倒霉了,只要大清不倒,他们这一支就世世代代为贱民。

除此之外,门子一家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偏巧新上任的贾雨村又刚好在门子的提点下,里糊涂的审完了薛蟠的案子,于是贾雨村也没跑了。

不光与那门子一块充军流放,还因此连累了推荐他的甄家家主甄应嘉。

四爷不光借题发挥训斥了甄应嘉,降了他的官职,还令人严查重新起复官员之品行操守,借机筛掉了不少人出去。

想来那门子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还能派上如此大用处~

且不提受牵连的甄应嘉有多恼怒贾雨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说与那门子一块流放的贾雨村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后世有某地一日游,他到好,直接来了个金陵一案游。

堪堪办了一个案子,写给王子腾的信还没出金陵呢,人就被流放了,但薛蟠这傻孢子却麻事没有……也是让人不胜唏嘘。

最重要的是这次的二进宫后,不光自己落了个流放的下场,就让后世子孙也都受到了牵连。这等结果一出来,别说贾雨村了,就是一般人都承受不住。

好在熬一熬,顶多熬上两百年就能将大清熬没了。

←_←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王夫人和凤姐儿也终于用亲情感动了薛家母女。两家多了往来,薛家母女偶尔也会留宿在王夫人命人给贾敏娘俩收拾出来的院子里。

呸的亲情感化!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金陵那边的消息传到了薛姨妈和宝钗耳中,娘俩个心里害怕,又投鼠忌器这才软化了态度。等到不少人都因这个案子受了牵连,而薛蟠那里却被人故意遗忘了,薛姨妈和宝钗就更老实了。

于是那些疯狂打脸和不愉快便都成了‘误会’。

这日薛蟠终于带着薛家的男丁从牢里出来了,又恰逢贾政休沐,薛姨妈便与宝钗又带着薛蟠去了荣国府走动。

王子腾出京后也曾写信给贾政,拜托他帮忙照拂薛家娘仨,又说外甥顽劣,请存周兄闲暇之时管教一二,不胜感激。

哦,存周是贾政的字。王子腾习惯唤贾政的字,而非妹夫或是其他的称呼。

如此这般,等薛蟠来时贾政还颇有长辈范儿的见了他一回。一番应对后,贾政就发现薛蟠比他想像的还要不忍直视,于是贾政就又安排薛蟠去贾家族学附学。

值得一提的是宝玉和贾兰都被乌林珠安排进了景山官学,如今在贾家族学读书的就只有贾环和贾琮两个小的。

另一边,薛姨妈与宝钗则先去了王夫人的荣禧堂,随即又按规矩礼数的跟着王夫人去荣庆堂给贾母请安。

正说笑打牌呢,宁国府的尤氏和秦可卿便来了这边。

众人先是说话了一回,随即婆媳二人才道明来意。

原来是宁国府的梅花开得极好,秦可卿便提议搞了赏梅宴,尤氏一听这话便决定请荣国府的女眷们过来吃酒赏梅热闹一日。

见薛姨妈与宝钗也在这里,便又顺势邀请她们一同赴宴。

薛姨妈推辞不过,便也应了下来。

秦可卿做事极为周全,在邀请过荣国府一干女眷后,又亲自下了帖子送到雍王府。

乌林珠几乎长住在宫外,但她不愿意有人打扰她,便通知门房管事,谁来都只说她进宫了。王夫人等人吃了几回闭门羹后,便也只当乌林珠仍住在宫里。

秦可卿让人送了帖子到雍王府,目的不是邀请乌林珠赴赏梅,而是让乌林珠知道自己曾经邀请过她。

偏她不知道,乌林珠一听说是宁国府的赏梅帖子,竟是第一时间让人给秦可卿递了消息。

纵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阻止她去‘赏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0-125(第9/14页)

收到回帖后,秦可卿神色微凝,随即便笑着让人重新安排席面以及按尊卑和长幼安排座位。

等安排好了明日的赏梅宴,秦可卿又让人去收拾她这几个月经常去小歇的水榭,言明她明日要用。

水榭立于宁国府莲花湖中,到了冬天极是寒冷。但秦可卿却在入秋前就给整个水榭安装了门窗。

既暖和,又舒服。

她明天会借故将贾珍引过去,然后将人推进早就准备好的冰窟窿里。

宁国府的莲花湖是从府外引进来的活水,到了冬季上面会结一层厚厚的冰,但最下面却仍旧是活水流淌。

将贾珍丢进一直悄悄用炭盆暖出来的冰窟窿里,贾珍就会顺着那冰窟窿沉到下面去。之后撤走炭盆,冰窟窿就会再度冰封上,而找不到出口的贾珍就只能留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最后再顺着水流飘到出水口。

在寒冬腊月时节滞留在湖底下,不用片刻功夫,贾珍就会彻底与这个世界说再见。

而出水口被具尸体堵住了,用不了多久湖面就会出现异样。届时府里的下人就会发现失踪好几日的贾珍……

是的,没有错,秦可卿准备对贾珍出手了。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她已经受够了天天被公爹用眼神扒衣裳的日子,更不想哪一日真被公爹扒了衣裳。

她要借着这次的赏梅宴,将她那老不修的公爹神不知鬼不觉的送走……

第124章 第 124 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除了秦可卿, 三两个心腹和乌林珠送她的那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赵嬷嬷外,几乎无人知晓她要干什么。

赵嬷嬷之前摔断了腿,正经遭了一回罪。但她到底是陪着乌雅氏一路走到今天的悍将, 又岂是个吃亏的主儿?

于是这位便怂恿秦可卿手刃公爹,并且帮助秦可卿制定行动计划,这才有了今次的赏梅宴。

虽说就算没有赵嬷嬷,按着原著剧情走向, 也会有一场赏梅宴。但今时不同往日,曾经的这一天可是贾珍朝儿媳妇出手的日子……

虽然警幻杯花魁大赛一直苟延残喘的一年一届的举办着, 但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最开始那两年乌林珠还会替没能在人间爆火的警幻着急上火, 但时间一长, 乌林珠也没那么多闲心思关注她了。

但薛家入京,宁国府赏梅这个情节却再度让乌林珠想到了警幻。

尤其是警幻的那段意yin不是淫的说法, 实在是太让人记忆犹新了。

于是收了帖子后,乌林珠不光兴冲冲的让人去回帖,还比参加宫宴还要积极的让人将今年新做的衣裳首饰都拿过来挑选搭配。

明日白雪红梅, 穿什么色的衣裳好呢?

“肯定要搭一件大红的。”

荷叶几个侍候乌林珠的宫女抖了抖乌林珠今年新年的几件大红猩猩毡和羽缎斗篷, 火狐狸红的披风和改良版的黑红相间大毛收腰的小对襟鹤氅。

乌林珠扫了一圈,将那件羽缎白狐狸里的斗篷挑了出来。

之后又挑了橘红织金线的褙子, 霜白素缎立领小袄,金盏黄绵裙,松花黄的元宝鞋。

将明天要穿的衣裳挑出来后,乌林珠又挑了一套头面首饰单独放了。

是一套金镶红宝石,带额链的头面, 整套首饰精巧不失贵重,不光适合乌林珠这个年纪的姑娘佩戴,也附和她的身份。

这一身头从到脚搭配下来, 瞧着就有一种温暖热烈的感觉。

荷叶不明白宫宴都没这么上心的乌林珠,为什么会对宁国府的赏梅宴如此看重。与王达对视一眼,虽然都有些不明所以,却还是如实汇报给了四爷。

四爷收到传进来的消息,头一个浮现在心头的是理亲王的私生女,其次才是对乌林珠如此郑重其事的各种猜测。

难道这丫头想要联系理亲王一系?

应该不是。

转念间四爷便又否掉了这个可能。

实在想不明白乌林珠又要起什么幺蛾子的四爷,只得让人盯紧乌林珠和宁荣两府。但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上报。

……

翌日,用过早饭乌林珠便捧着手炉出门了。先去的荣国府,马车行至垂花门时李纨和凤姐儿也都早早等在这里了。

二人上前与乌林珠行礼,李纨没说话,凤姐儿却一脸笑的对乌林珠说道:“昨儿听蓉哥儿媳妇说公主也要去他们家赏梅,我便猜公主会先家来。可用了早饭不成?”

“吃了。你们呢,可都用过早膳了?”乌林珠点头,又问凤姐儿她们妯娌有没有用早饭。见她俩也点头说吃了,这才一边笑着往里走,一边与她们闲聊。“我记得他们家的豆腐皮包子比宫里的还强些和还有糟得鸭掌……”

这个时代的规矩可真叫人不敢恭维。

李纨和凤姐儿一大早就要去贾母跟前侍候,一直到贾母用过早饭,开始每日闲聊打牌模式了,她们才能下去用早饭。

用过早饭,李纨再回到贾母跟前。凤姐儿则开始做她的管家奶奶,忙上小半日,再去贾母跟前侍候用午饭,饭毕贾母要睡午觉,李纨和凤姐儿才会回房用饭兼午休。下晌,李纨要教小姑子们针线女红,凤姐儿则是继续管她的家,并且向王夫人汇报府内外各项安排和事宜……

相比之下,婆婆跟着太上皇死磕的皇后等皇家媳妇们到是比她们轻省了许多。

当然,最轻省的应该是二格格了。

她是四爷的亲闺女,又是正儿八经的和硕公主,还有自己的公主府。不但不用立什么规矩,她公婆见了她都得反过来给她行礼。

果然,会投胎才是人生赢家~

……

薛姨妈母女和薛蟠因着宁国府的赏花宴,昨日便都住在了荣国府。薛姨妈母女住进了早前王夫人给贾敏收拾出来的院子,薛蟠则住到了位于荣国府垂花门外的客院。

然后今日一早,贾政去国子监打卡,薛蟠跟着贾政安排的管事去贾家族学附学,同去贾家族学的还有贾环和贾琮这对堂兄弟。

住在垂花门里的薛姨妈母女因她们是客,又是贾母昨日主动留的人,所以早饭是跟着贾母和三春一块用的。

哦,因薛姨妈之故,王夫人和邢夫人也都不用立规矩了,而是都被贾母留在荣庆堂,跟她们一块用的早饭。

饭毕,除了李纨和凤姐儿退出去用早饭,然后在听说乌林珠进府了,便都来垂花门处迎她外,其他人则是都聚在贾母的荣庆堂说话聊天。

乌林珠被人簇拥着往荣庆堂去,一路走来,请安行礼的人也是一波接一波的。

荣庆堂外,贾母扶着鸳鸯,身侧站了邢王二人以及薛姨妈母女和三春,主仆数人皆等在院子里。乌林珠脚下未停,一边朝贾母等人走去,一边眼底滑过一抹笑意。

这老太太到是乖觉,怕自己当众扫了她面子竟提前将礼数做足了。

视线与人群中的高嬷嬷对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查无实据 越爱越寂寞 皇上别闹 迪奥先生 失忆了别闹 如果能够挽回 逆爱 步步高升 鲜满宫堂 咖啡店的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