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直男怎么冲喜? > 130-140

130-1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错拉邪神进入副本后 错捡恶毒男配后 综漫:凡人斩魔,成就神通者 你这辈子就是让游戏给害了! 仓鼠也要打丧尸吗 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 夫君死而复生了 怪这夜色撩人 死遁后,无情道师尊她后悔了 反派之兄

王瑛道:“没事,就是眼下地里的蔬菜下来了,铺子生意淡了许多,干脆关了门休息一段时间,今年就不卖菜了。”

“不卖菜,那卖什么?”

“过段时间天气热起来卖冰饮子和冰棍。”

秦芙蓉和高氏有些惊讶,倒不是她们没吃过这些东西,而是夏天冰价十分高,寻常百姓可舍不得买。

光指着城中的富户卖不了多少,毕竟冰饮子不像蔬菜日日得吃,这种东西还放不住,一日卖不掉就都化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二人都没多说什么,毕竟这是人家的生意,她们懂的也不多,说多了怕惹人厌烦。

歇息了片刻了,一行人继续往山上走,转过两个弯就看见前面的清风观。

这座道观是前朝修建,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经过一次动战乱被烧毁了大半,武朝建立后府城的几位富商出资又重新修整的。

这些年香火一直不错,因为环境清幽,不少官家太太小姐们都来上香。

秦芙蓉和高氏二人常过来,道观里的道士都熟悉二人了。见他们过来主动上前打招呼,“见过几位善信,许久未见,身体可还康健。”

“托道长的福,一切安好。”入了冬山路难行,便一直没过来,开春后两人还是第一次来。

高氏道:“我们今日过来是想请清虚师父帮忙合个八字,不知道他在不在?”

“师父就在殿里,几位请进吧。”

秦芙蓉叫上李氏和方氏,“孩子们就在外头等着吧,出来一趟不容易,在这道观里转一转。”

长辈们进去,王瑛带着林穗和青芸去了旁边的侧殿拜了拜。

道观正殿供奉的三清,右侧殿供奉的则是三官大帝既天官、地官、水官。

神像是用木头雕刻的,上面用油彩描画出相貌和衣服,看得出刻画的水平十分高超,人物精美又传神。

三人跪在软垫上拜了拜,起身又去另一侧的偏殿看看,这里供奉得是财神和月老,怕是香火最旺盛的殿,房梁都被烟熏黑了。

因为前面有人正在拜,三人便在门口等候,待屋里的人离开后,三人才进去。

王瑛自然要拜财神爷了,朝小道童买了一吊钱的高香点燃插在香炉里,然后双手合拢跪在地上祈祷。

求财神爷保佑,铺子生意红火,今年顺顺利利赚大钱!

青芸则跪在旁边的月老像下,脸颊微红双手合十,闭着眼睛祈求自己的婚事能和和美美,能像哥哥嫂子这般恩爱……

唯有林穗站在中间不知拜什么才好,他本想拜财神可眼下自己没能力赚钱。

在嫂子身边帮忙每个月给两贯钱,远远比其他人赚得多的多,他知道凭自己的能力出去一个月连三百文都赚不到。

求姻缘就更是痴心妄想,自己一个不能生育的哥儿怎么可能找到一个好姻缘?

一股悲凉涌上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转身走出殿外,站在旁边的台阶上暗自垂泪。

*

山下陈伯将马车拴在路边,坐在茶摊里喝茶等人。

茶摊老板也是上了年岁的汉子,没什么生意便坐下跟陈伯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突然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惊的二人起身张望,只见不远处跑来一队人马,看起来得有六七个人。

为首的男人身量很高,方脸浓眉,于左侧脸颊之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尽管穿着普通的布衣,但依旧难掩其身上的气势,身后跟着的人也都是练家子。

几个人把马停在茶摊给老板扔了一块碎银子,“看好了。”

“哎哎哎,几位爷放心,小的一定给您照看好了!”

马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陈伯便主动上前帮忙牵了几匹,栓到旁边的树下。

“多谢老哥。”

“不用客气,这些人是军爷吧?”

茶摊老板点头,压低声音道:“你看那个为首左眼上有一块青色胎记的人没有?要是猜的不错,此人应当是武平侯李穆。”

陈伯不认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30-140(第6/15页)

什么侯,不过闲来无事便听这摊主讲起八卦来。

茶摊子每日招待的客人不少,其中不乏府城的贵妇千金,甭管什么身份的妇人,聚在一起都喜欢谈论八卦,摊主也跟着听了不少秘闻。

他神神秘秘的讲了起来,“说起这位侯爷在府城名气可大着呢,他早先只是李家的一个庶子,因为相貌丑陋被父亲厌恶,十三岁就送到军中历练。”

“说来这人也厉害,到了军中不到两年就拿了军功升了百户,后来陆续又打了几场胜仗升到了千户。前些年北羌来犯,他率三千兵马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可巧那一年恰逢新帝登基,这一战赢得圣心大悦,直接给李穆封了侯。

虽然是最低的三等侯却也是莫大的荣耀,一时间李穆在冀州府名声大噪。

陈伯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听他继续说。

“偏偏这样一个英雄样的人物婚事不顺,他亲娘只是李家的侍妾,没有能力做主给他说亲,这亲事就落在主母身上。偏生李家的主母不是个好性的人,加之看着李穆不顺眼便随便给他指了门婚事,娶了城中一富户家中女儿。”

“成亲后这女子给李穆生了个女儿,转年就给李穆带了好大一顶绿帽。这女子早在成亲前就跟别人有了首尾,生的孩子都不知道是不是李穆的。一怒之下李穆将那汉子打得半残,休妻后跟自家也断了关系。”

这件事当时在府城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作为事情主人公的李穆此时正急匆匆的朝山上走去,今天来清风观不是求神拜佛的,而且请求观主帮忙救治自己女儿的。

前日女儿突然染上恶疾,腰上起了一串水泡似的疮,疼痛难忍连日啼哭。

叫来郎中来看,郎中说这叫蛇盘腰,是非常严重恶疾,若是等腰上一圈盘满了孩子就不成了。

李穆连忙询问郎中可有治疗的法子?

郎中摇头道:“没什么法子治,不过听闻清风观的观主之前给人瞧好过这病,兴许他能有办法。”

李穆当即带着手下一路疾驰来到清风观求医。

一行人匆匆忙忙的上了山,结果在门口却被小道士挡住,“善信请留步,屋内有女眷,观主正在帮忙占卜合婚,要等一会儿才能出来。”

“我有要事求观主帮忙,还望道长帮忙传个话!”

小道士有些为难,占卜的时候最忌讳中途打断,且还是合婚的大事,“善信还是稍等片刻吧。”

身后的下人安抚道:“侯爷莫要着急,左右不过再等上一刻半刻,小姐不会有事的。”

李穆烦躁的在殿外来回踱步,刚巧看见林穗站在高台阶上,只见他满脸泪痕面如死灰,身边就是几十丈高的陡坡,还以为要寻短见。

纵步跑过去,一把拉住林穗的衣服把人甩了回来。

“哎呀!”林穗吓了一跳,摔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

屋里王瑛和陈青芸闻声连忙跑了出来,扶起地上的表弟道:“这是怎么了?”

林穗衣服摔脏了,手心也破了一层油皮,疼得他含着眼泪道:“我在这待着好好的,这人突然从后面窜出来把我摔在地上!”

李穆不知所措,“我,我还以为你要跳下去……”

“谁要跳下去啊。”林穗本来心里就难受,被摔这么一下浑身骨头都疼,忍不住捂着脸大哭起来。

“抱歉,是我失察,这些银子权当赔不是,还望几位郎君莫怪。”李穆从怀里掏出钱袋子放在林穗身边。

刚巧大殿旁边的门打开,秦芙蓉她们笑容满面的走出来,李穆还有急事在身,拱了拱手转身走了进去。

“穗儿这是怎么了?”李氏和方菱连忙走过来。

王瑛扶起人道:“刚才穗弟站在台阶边,那人许是以为他想不开,就把人拉了过来,用的力气有点大,给穗弟摔了一跤。”

李氏拉着他仔细查看,“摔坏没有?”

林穗擦擦眼泪摇了摇头,“没事,就是掌心层破了点皮。”

“这人也真是的,好端端的过来拉扯咱们哥儿,莫不是登徒子吧?”不怪李氏多想,实在是李穆长又高又壮,脸上还有块青色胎记,看起来凶神恶煞得不像好人。

高夫人认得他,连忙压低声音道:“可不敢乱说啊,这位是武平侯,不可能做出那种事的。”

把李氏吓了一跳,连忙捂住嘴。

林穗也吓得不轻,没想到这人竟是侯爷,手里的银袋子顿时有些烫手。

第135章

秦芙蓉解围道:“既是个误会那就没什么事了,想来武平侯也不会跟一个小郎计较的。”

“那这银子怎么办?”林穗把手里的钱袋递过来。

“侯爷既给你便收着吧。”

林穗坚决不收,“不行不行,好端端的哪能要人家的银子。”

最后王瑛想了个法子,将钱袋交给了院里的道士,等武平侯出来的时候再还给他,一行人下了山。

到了山脚下,两家人各自坐车,临走时李氏难得主动叫住秦芙蓉,“夫人若是得空,下次我们再一起来上山烧香。”

“好啊,你什么时候想去,就让下人来告诉我一声就好!”

“哎。”

坐在马车上,青芸还在安抚林穗,王瑛则想起刚才在殿里合婚问卜的事,“青芸和刘家公子的八字合的怎么样啊?”

方凌笑道:“天赐良缘,是顶顶好的婚事!”

“真的啊!”

李氏:“道长当着我们俩的面占卜的,连着爻了三卦都是好卦象,这桩姻缘定是错不了。”

青芸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的笑意藏不住,想起刘家的那位哥哥连忙低下头,少女娇羞的面颊宛如桃花惹人怜爱。

坐在旁边的林穗目光看着车外,心里不知在想什么,王瑛看着这个弟弟,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能理解林穗的心情,同样的年纪两人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处境。

世人对女子和哥儿多刻薄,过去被休弃或和离后的女子连家都不能回,只能去庵堂度日或者给人做仆妇赚点钱糊口。

如今生活好一些,虽然不会将孩子撵出门外,但想要再婚却是难上加难,因为鲜少有人会愿意娶一个和离过的女子或者哥儿。

就连公主都不例外,早先王瑛在史书上曾看过一个典故,说前朝有位公主名为贞月,被皇上许配给了一位状元郎。

可那状元郎心里早有倾慕之人,没办法拒绝皇命只得娶了公主为妻。

成亲不久状元郎便想要将自己喜欢的人接入府里纳为妾室。

公主不允,状元便不与她同房,就这样僵持了三个月,公主终于同意让他将那女子接进府里。

结果那女人一入府便得了状元郎的全部宠爱,公主反而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不光得不到相公的垂帘,还处处受人指责。

贞月公主实在气不过便跟皇上提了休夫。

休夫后接连三年都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30-140(第7/15页)

不到驸马,贞月心灰意冷决定去佛寺修行。

史书最后没记载贞月公主的结果,但王瑛猜测肯定不会多好,毕竟佛寺那种地方每日吃斋念经,别的什么都干不了,长期住下去好人也得住抑郁了。

公主尚且如此,穗弟这婚事只怕十分艰难了。

*

陈家和刘家的婚事算是正式定下来,六月初六订婚,秋闱结束后完婚。

还有小半年的时间,算起来婚期有些紧,不过两家都乐意也就没那么多讲究。

刘家这边赶紧装修婚房,他们家如今住的是三进的院子,家里的人口不多,许多房子都空着的。

秦芙蓉打算把东跨院收拾出来,单独给小两口划个院子,这样住起来也方便。

刘家有钱,先不说在朝中当官的刘家大伯,秦夫人手里有六间铺面,这还不算陪送给两个闺女在京都的铺子。

每年光收租金就有几千两银子,加上秦家就她一个女儿,仨哥哥生怕她受委屈,每年都会给妹妹送银钱,所以秦芙蓉手里的银子真不少。

晚上睡觉的时候,秦夫人拉着相公商量起儿子的婚事,“看陈家的状况手头肯定不宽裕,我想着抽空跟亲家说一声,要不嫁妆从简就行,咱们这边多给准备些聘礼。”

刘大人思索片刻摇摇头,“不妥,这样显得咱们家看轻他们,成亲是结两姓之好,万一弄砸了反倒得不偿失。”

“那怎么办?”秦芙蓉本意并非如此,听相公一说自己也觉得不妥。

“按正常的流程办就好,旁人什么样,咱们就什么样,既不显得高调也不会失礼。你若真喜欢陈家那闺女,等她嫁过来多给她些花用。”

“成,那就听你的。”

*

陈家这边也开始准备青芸的嫁妆。

晚上把元宝哄睡了,王瑛和陈青岩进入试验田清点家里的钱。

之前赚的钱王瑛都兑换成了银子,十两的银锭子,整整齐齐码了一托盘,去年租房和租铺子的花了不少,还剩下三百多两。

今年赚的钱还没换银子,一吊一吊足足装了两大箱笼。

陈青岩往外搬铜钱,王瑛在旁边数数,除去零散的铜钱,一共一千二百三十七贯钱。

“咱们手里竟然有这么多钱?”陈青岩擦了擦汗坐在他身边道。

“菜铺子每个月进账差不多三百贯左右,这段时间家里花用少,自然攒了不少。”

陈青岩道:“明日咱拿去钱庄都换成银两吧。”

“行。”

王瑛收起账簿道:“白天娘给了我三百两银票,说让我拿这钱给青芸置办嫁妆。”

“娘让你用就用。”

“我打算把这钱给青芸做陪嫁,咱们再拿三百贯给青芸置办嫁妆。虽说刘家家境不错,但过日子手里没钱怎么能行,这钱当她的私房钱,有什么事用起来也方便。

嫁妆咱们就按府城这边的规矩来,十六抬吃穿用度都准备上,比不了富贵人家也不能让青芸委屈了。”

陈青岩握着王瑛的手捏了捏,“好,都听你的。”

王瑛对弟弟妹妹的心比他这个亲哥还亲,真心换真心,两个孩子对王瑛也比他还好。

收拾完已经快亥时了,两人洗了个澡赶紧休息。

*

四月二十八是院试。

院试只考三场,一日半就考完了。

题目中规中矩,不算难也不简单,陈青岩和陈青淮都正常发挥,若不出意外二人都能考中廪生。

考完这几场接下来就是准备去府学读书了。

因为有梁老的关系在,陈青松也能跟着一起进去读书。

跟莱州府学一样,管理的十分严格,凡是入学的学子皆要住在府学里,除了休沐日,若非有急事是不允许私自离开的。

这几日李氏和方凌给兄弟三人准备入学带的被褥和衣服。

眼下天气一日比一日热,厚被子盖不住,都换成了薄被。三人各准备了三套换洗的内衫,鞋袜也得准备齐全,还有驱虫的香囊。

天气一热屋子里就容易有蚊虫,这香囊里加了雄黄、薄荷、樟脑等香料,佩戴在身上能驱虫。

跟上次准备行囊时的心情不同,这次李氏知道两个儿子不出远门,心里非但没有担心反而觉得十分清净。

因为他们三人每天起的比狗还早,扰得人睡觉都不安宁。

方菱也是这般,之前在鄯州时看不见大儿子想的厉害,如今天天守着便看着不顺眼,时不时数落青淮几句,心里又开始想另外两个孩子。

前阵子府试结束陈青淮写了信送去,估计得五六月份才能收到回信。也不知道自己不在身边,青澜和青樱有没有好好吃饭。

当了娘就是这般,只要儿女不在身边就牵肠挂肚,没有一刻不担忧的,哪怕入了土还得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过了两日院试成绩终于出来了,陈青岩不负所望考了第一名,成功集齐县案首、府案首和院案首拿下小三元!

跟前两次的相比,这次他冷静的许多,不过心里依旧是激动的,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种成就感让人无比充实。

青淮发挥的也不错,从府试的第七名考到第四名,兄弟二人一时间在冀州府风头正盛。

陈青岩他们仨该去府学入学了,家里最伤心的大概就是元宝了。

这阵子总听阿父说爹爹和二叔三叔要去府学念书了,他虽不知不知道府学在哪,但知晓自己不能天天见到爹爹了。

小家伙一个人生气闷气,好几日都不理陈青岩。

晚上陈青岩回到卧房休息,元宝抱着布老虎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玩,一见爹爹进屋便掀开被子钻进去假装睡觉。

陈青岩看见他小脚丫在外头乱动,走上前故意开口道:“元宝睡着了?”

王瑛坐在床上正在看书,闻声抬起头道:“应当是睡了吧。”

“唉,真可惜,原本还想带他进试验田里摘果子呢。”

这阵子试验田里许多瓜果都熟了,前几天元宝就闹着要进去摘,两人一直不得空便没带他进去,今天刚好有空结果这小子居然装睡。

被子底下的小孩正在跟理智做挣扎,一边想要进试验田摘果子,另一边还生气不想理爹爹。

“真睡着啦?那咱俩进去吧。”陈青岩假装离开。

元宝急切的掀开被子,“爹爹我没睡!”

陈青岩一把将他抱了起来,捏捏他脸颊上的软肉道:“那你为何要装睡觉啊?”

“我……我生气呢,不想理爹爹。”

“哦?生的什么气跟爹说说。”

元宝嘴一撇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舍不得爹爹离开……”

“哎呦,多大了还掉金豆?”陈青岩拿袖子给他擦了擦脸。

“爹爹这次不走远,就在这冀州府城内,隔几日就回来看你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30-140(第8/15页)

元宝抽噎的问:“真的吗?”

“真的,不信问你阿父。”

王瑛放下书走过来,摸摸儿子的头道:“真的,你要是想的厉害,阿父就带你去府学去找爹爹。”

这倒是允许,府虽不许学生擅自离开,但亲属可以去探望。

“可,可是元宝真还是舍不得爹爹啊!”

陈青岩被儿子弄得鼻子发酸,老父亲的心都快化了。

王瑛看着两人这幅模样有些无语,但愿元宝开蒙后还能这么父慈子孝。

第136章

陈青岩他们一入府学家里瞬间就显得安静下来。

粱老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又打算出去游玩,倒也不走远,带着粱安和陈光就在府城周边的县城乡镇溜达。

哪有美景美食就去哪逛一逛,老爷子盘缠够用,身边又有人保护,自然是走得潇洒。

李氏和方菱都属于比较内向的妇人,之前在老家的时候还好一点,李氏有许多交往多年的好友,闲暇时聚在一起聊聊天,拜拜佛。

到了府城人生地不熟,二人也不愿意出门结交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哄着元宝,给青芸准备嫁妆,给几个孩子做衣裳。

一进了五月份(农历),天气逐渐热起来。街上的行人都换了夏装,有钱的人家换纱衣,没钱的普通老百姓穿葛布做的短衫,清凉透气。

关了半个月门的王家菜铺也重新开张了。

王瑛提前好几日就带着下人们准备起来,先将试验田里的果子分批让陈伯从城外拉回来。

实验田里的桃子、葡萄、樱桃和蜜桔都熟了,拿来做冰棍和冰饮子正合适。

其次是准备做冰棍的糖水,二顺和田驹在院子里搭了灶台,熬了好几锅的糖水。因为糖价比较高,为了缩减成本只用最普通的粗糖,而非精细的白糖。

熬出的糖水晾凉了倒进提前准备好的竹筒里。

这竹筒还是王瑛从山上买水时受到的启发,既然想卖个好价钱包装必须到位,若是没有东西装着,冰棍化得汤汤水水客人就不爱买了。

竹子价格便宜,一截竹筒折算下来还不到一文钱,就是分割的时候费了点功夫。

竹筒不光要分割好,好得拿小烙铁烙上蜜雪二字,烙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品牌效应。

旁人拿着竹筒吃冰的时候,旁人若是问起来,你这东西在哪买的?

万一想不起来,看见竹筒上的字就顺口说出来了,“蜜雪冰沙!”

没错,王瑛把铺面改名叫蜜雪冰沙,原本想起名叫蜜雪冰城来着,但是这冰城这俩字太大,王瑛怕压不住便改成冰沙,正好他也打算卖这个。

府城跟镇上不一样,消费水平略有提高,但想要站稳脚跟,消费群体还是以普罗大众为基础。平价、实惠、美味才是长久之道。

其次冰和蔬菜也不同,冬天卖蔬菜可以说是独一份,但冰不是,前几日他出去打听过,如今城中卖冰的至少有四家。

都是大冰商,家里盖着冰窖,炖了上万斤的冰就等着夏天卖给富贵人家呢。

所以王瑛的消费群体就不能是这些人,一旦构成竞争关系,肯定产生阻力。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倒时别说王同知的假侄子,就是他亲儿子来了也落不得好。

糖水冰棍放进试验田里一宿就冻得叮当响,第一天没敢做太多,只做了三百根,王瑛打算定价十文钱一个,这些刚好能卖三贯钱。

主要还是因为竹筒有限,不然实验田里再冻几千根也冻得下。

除了这个还有冻好的冰块,这些冰块是留做冰沙的,将冰块倒进提前刷洗干净的石臼中,用木槌捣成冰沙,淋上调制好的蜂蜜牛乳,再洒上葡萄干,蜜豆子和新鲜的瓜果,一碗冰沙就做好了。

这么巴掌大的一盏卖三十文钱,还有大份的卖五十文,是专门卖给富贵人家准备的。

五月初五,王瑛带着一众人将铺子上的招晃摘下来,换上新的天青色的新招晃。

上面用黑字写的蜜雪冰沙,旁边还用油彩绘制了一个简易版的冰饮子图,让人看的眼前一亮。

招晃刚挂上去,旁边几家铺子的老板都过来看热闹。

“王掌柜,你们家不卖菜了?”

王瑛道:“不卖了,夏天蔬菜不好卖也放不住,几日卖不出去就都烂。”

“也是,葱蒜都几文钱一把了,确实赚不了多少钱。”

说起卖菜,他们眼红王瑛许久了,一冬天光看这他们家门口排长队了,卖的死贵还都抢着买,不知赚了多少银子。

如今天气暖和了蔬菜卖不出去,大伙心里才平衡一些。

“我看你家这换了招晃,可是打算做别的生意?”

王瑛笑着点点头,“天气热了,打算卖点冰饮子。”

“哟,你们家还有冰窖呢?”

他家里哪来的冰窖啊?

不过也不能告诉别人这东西是自己在试验田里冻的,只笑着点头糊弄过去。

其他人从马车上把成筐的竹筒冰棍搬下来,放进提前装满稻草的“保温”箱里,外面再盖上一床厚厚的棉被,放上一天都不会化。

大伙在门口看热闹,实在不晓得这王家小郎又在搞什么名堂。

安顿好冰棍,王瑛才把切好的水果拿下车,大伙看见这一盆的新鲜水果瞬间都瞪大了眼睛。

“这会有葡萄了?!”

“那是桃子吗?春天哪来的桃子?”

“橙色的那个是什么果子?怎么都没见过?”

王瑛笑着解释道:“我们庄子守着暖泉,附近的果树结果早,就是这果子结的太少了,一棵树才结了几十个桃子,拿出来卖实在太寒碜,索性切碎了放进冰饮子里,给客人尝个鲜。”

大伙恍然,怪不得他们家冬天都有鲜菜卖,原来是有个带暖泉的庄子。幸好这果子结的不多,若跟蔬菜似的,又得让他大赚一笔钱!

说话间王瑛让田驹捣了些冰沙出来,撒上蜜乳和水果碎,一人给盛巴掌大的小碗。

“几位掌柜的进来坐下吃一点尝尝味道如何,我们也是刚卖,还不知道生意怎么样呢。”

有脸皮儿薄的,摆摆手说自己肠胃不好吃不了凉就走的,也有脸皮厚端起来就尝的。

隔壁香油铺子的老板就是那脸皮厚的,他既讨厌王家菜铺又愿意占小便宜。之前王瑛没少送他菜,但背地里依旧骂菜铺子心黑,价格卖的那么高。

他接过王瑛递过来的冰饮子,撇着嘴瞧一瞧,不过是点冰能搞出什么名堂,舀了一勺子刚入口,瞬间坐直了身体。

捣碎的冰沙倒入调制好的蜜乳,香甜美味,再加上新鲜爽口的水果丁,让沉寂了一冬天的味蕾打开,仿佛置身于清凉的果树下。

他迫不及待的吃上第二口,蜜豆子和葡萄干又添了新的口感,嚼在嘴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这么一小碗冰饮子几口就吃完了,他将碗底最后一点化开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30-140(第9/15页)

汤喝掉,捧着碗有些怅然若失的坐在凳子上。

他想起许多年前爹娘还健在时,有一次带着他来街上买东西,天气炎热娘看见有卖冰饮子的,悄悄拿出私房钱给他买了一碗。

那滋味好像跟这个差不多,又好像完全不一样,但却让他想起娘从腰间拿布包掏银子的画面。小小的他举着陶碗要娘也尝尝,娘摸着他的头道:“娘不热,儿快吃吧。”

“宋掌柜,宋掌柜?”

“哎?”宋掌柜回过神,连忙拿袖子擦了擦眼角,把手里的碗递还给王瑛。

“味道行吗?”

“还……还可以,应当能卖得出去。”

王瑛笑道:“那便好,我还担心卖不出去呢。”

“这么一碗卖多少钱?”

“这是小份的卖三十文。”

“三十文?!”宋掌柜声音都变调了,怎么不去抢啊!

“你也知道冰价本来就高,这里还放了蜂蜜、牛乳、葡萄干和蜜豆子,再加上水果丁我真赚不了多少钱。”

算下来这些东西确实都是不便宜,不过三十文还是太贵了,偶尔吃一次还行,日日吃怕得把家吃垮了。他从袖袋里摸了摸,摸出三十文递给王瑛。

“这碗不要钱,是让你们尝鲜的。”

宋掌柜有些不好意道:“再给我来一份……”

“好,小田再给宋掌柜做一份!”

不多时对门的杨掌柜也来了,他财大气粗看见冰沙便觉得自家夫郎肯定喜欢,当即点了三份大的,让伙计直接送回家去。

生意很快做了起来,不过来铺子光顾的大多都是之前的老客户,普通百姓尽管买得起也不敢进来询问。

这时候“马钱子”的能耐就展现出来了,之前他在村子里卖过冰棍,既会做生意又有一把好嗓门,赶着骡车拉上一箱子竹筒冰棍开始走街串巷的卖了起来。

“冰棍,甜冰棍!冰冰凉凉,清清爽爽,十文钱一大根嘞~”

叫卖声很快就吸引出不少人上前询问。

“小兄弟,你卖的是啥?”

“吁~”马占东停下车从箱子里拿出一根递给客人道:“竹筒子冰棍,吃一根清凉消暑,客官买根尝尝吗?”

十文钱不算贵,这人从怀里数出钱放在车板上,拿着竹筒道:“这东西怎么吃啊?”

“您看着这里边有根棍子,把竹筒放在手心化一小会,再这么一转,得——拿出来就可以吃了,吃不了还能放进去。”

男子握着冰棍舔了一口,确实有香甜的味道。“还怪有意思的,你天天都来卖吗?”

马占东道:“不一定,不过我们有铺子,您看竹筒上的蜜雪二字就是我们铺子的名字,就在正阳大街上,进去买也是十文钱一根。”

“好,那下次我过去瞧瞧!”

收了钱马占东继续吆喝,一上午的功夫,一百根冰棍全都卖完了,也顺道给自家铺子做了宣传。

如今好多人都知道正阳街上有家新开的冰饮铺子,里面卖的竹筒子冰棍才十文钱一根,还是甜的呢!

要知道这会儿冰的价格十分贵,买一尺冰差不多就要三吊钱,折算下来这么一块冰也得几十文,他们才卖十文钱,确实够实惠。

第二天王瑛依旧准备了三百根冰棍,结果还没到晌午就卖空了。

就连冰沙饮子也都被抢购一空,一时间蜜雪冰沙再次成为冀州府流行风向——

作者有话说:王瑛:站在巨人肩膀上做生意。

第137章

铺子里的生意火爆供不应求,特别是竹筒冰棍简直是夏日消暑神器。

夏天不常见冰,老百姓都稀罕着呢。若是几十文一份的冰饮子,可能都舍不得吃,但是十文钱的冰棍,偶尔吃一根解解馋,还是舍得花这钱的。

不过销量大了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竹筒不够用。

白日陈伯和陈方在家锯竹筒烫字,一整天才能锯几百个,还要修理竹筒上的毛刺,委实太麻烦。加上陈伯上了年纪,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干这一日累的腰酸背痛。

王瑛干脆叫马钱子去城中的木匠铺子询问,定制这样的竹筒多少钱。

询问过后对方给报价一文五厘一个,竹子对方出,这个价格倒还算实惠,王瑛跟他定下每日一千个竹筒子,一直订到七月份。

木匠到底是专业做这个的,做出的竹杯大小相当,打磨的圈口光滑,就连烙上的字迹也比他们自己弄得清晰许多,这钱花的值!

早上,天还没亮王瑛就开始从实验田里往外搬冰棍和冰沙。

元宝听见声音揉揉眼睛坐起来,“阿父……”

“乖,你再睡一会,外面还黑着呢。”

“嗯。”小家伙嘴上答应着,却是睡不着了,摆弄着手边的木头小马,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王瑛忙活。

竹筒冰棍都整齐码在箱子里的,一箱是四十根,大概二十多斤重,全都挪出来可不轻松。

这点体力活跟前世比起来差得远了,之前王瑛勤工俭学的时候,还当过装卸工,三个小时八十块钱,装卸几吨的货物,干完活胳膊都抬不起来。

不过这一世的身体跟上辈子不同,大概跟性别有关,明明平日干的活不少,肌肉却不如陈青岩那个书生发达。两人“打起架来”自己也是一点劲都使不上,每次都被他按着干。

一会儿的功夫王瑛热出一身汗,元宝赶紧爬起来拿着蒲扇帮他扇风。

王瑛见他这副小模样稀罕的不行,“不用给阿父扇,你自己去床上玩吧。”

“阿父热的都出汗了,元宝不热,元宝给阿父扇风。”

王瑛忍不住亲了亲他的小脸,“真乖。”

这孩子也不知道随谁,反正自己小时候没这么招人稀罕。

外头鸡鸣声响起,把最后两趟冰搬完,屋子里已经凉爽起来,几十箱冰摆在屋里,制冷效果跟冷库差不多。

王瑛赶紧给元宝套上外衫,“去你祖母屋里玩,阿父要去忙了。”

“哎。”元宝穿上鞋哒哒的朝李氏那边跑去。

王瑛进实验田里充了个雨水澡,出来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招呼下人进屋搬冰,

这些冰棍搬到车上立马就得送到铺子里储存起来,不然等太阳出来天气热了就开始融化。

人多干活也快,不多时三十多个箱子整齐的码在车上,田驹和马占东把冰送到铺子里安置妥当。

从这个月开始,王瑛给几个人都涨了工钱,之前刚来的时候手里紧张,每个月才给二百文。

如今手头宽裕了,生意也走上正轨,王瑛给他们都涨到了一两银子。银子存放方便,若是给铜钱零零散散的就都花了。

拾完天已经大亮,灶房里的炊烟也飘出来了,一家人梳洗完围坐在堂屋里吃早饭。

早食比较简单,煮的粟米粥配上灰面蒸的花卷子,一碟子油闷小咸菜,一碟子凉拌豆腐丝,还有几个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成总裁的顶流替身 完结+番外 炮灰攻逆袭记[穿书] 我靠吃火遍全网 黑化男主为我爆灯 爱不爱 来自未来[娱乐圈] 暴君洗白计划[穿书] 追妻不晚:历少的心尖宠 [斗罗]自创魂环后还要拯救武魂殿 草原限定[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