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40-150(第1/15页)
第141章 漫长的寒冬 “看来今年冬天不好过应该……
因为这些药剂的针对性这么强可能意味着,他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别人策划好的,有人已经先一步走在了他们前面。而他们和他们所在的这颗星球,就是对方试验场里的“小白鼠”和“培养皿”。
总之,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出来后,在上层圈里,各种阴谋论一瞬间爆发。但有人悲观,就有人乐观。
相比起恶意地揣测,更多人的人愿意相信这是这辆神奇列车所释放的善意。毕竟到目前为止,列车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帮助他们,这些帮助是实打实的。
如果是想要看着他们灭亡,那何必要多此一举呢?何必把列车站点设置的选择权交到他们手中,何必要提供车厢帮忙运送物资?何必给他们各种药剂的研究资料?只是为了看他们挣扎吗?
所以,后来,这种传言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决定向列车购买粮食,是深思熟虑过的决定,也是他们向列车后的那个文明的另一步试探。
以前,都是列车那边主动伸出合作的触角,这次,是他们先主动了。若是这次的购买计划能成功,那列车对他们无恶意一侧的天平上,就能再加上一个砝码。
……
突然间,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
三个人心跳一阵加速,距离电话最近的年轻人一把把听筒抓起来,“您好,列车事务工作专组会议室。”
其他两人离得远,听不清,里面说了什么,只紧紧地盯着年轻人的表情,屏住了呼吸。
却见年轻人的脸上先是惊讶,然后就是喜悦的笑,接着,其余两人就听见年轻人道,“我们知道了,现在就派人过去。”
挂断电话,安静的会议室响起了喜悦的喊声,“刚刚车站岗亭里来了电话,说那边已经同意了,愿意给三百万公斤的粮食,让我们提前准备好晶核,并定好取货的时间。”
“真的?”
其他两人异口同声,瞬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太好了!”
“虽然不算多,但有一点是一点。三百万公斤也够咱们N市吃三个月了。”
“这是个好信号,现在交易量还少,以后看能不能多交易几次……”
年轻人本来也正乐呵,听到这话,脸色变了,打断道,“以后估计交易量也不会太大……”
“怎么?”另外两人看着他的脸色不好,忙问,“刚刚值班的队员说,屏幕最下面有个提示,能交易的粮食是有限的,这个冬天让我们尽量想想办法自力更生。”
三人对视一眼,心情都沉重起来。
满头银发的组长叹了口气,不由得为未来发起了愁,“看来今年冬天不好过应该是真的了……”
……
而为未来发愁的人还有同样刚刚得知消息的蒋倩。
相比于只是从末世预言里推测出未来的工作小组众人,她从系统这里得到的信息就要更多了。
在星际人的历史上,这一次的寒冬直接让幸存者的数量锐减,有将近一半的人都逝去在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那个时候,没有人预料到这个冬天会这么长,这么冷,甚至连江南地区都罕见的下起了暴风雪,有人冻死,有人饿死……等温度再次升高的时候,世界又变了个样子……】
虽然只是存储了星际记录这段时间的材料,系统本身“也该是没什么感情,但蒋倩却硬生生从它的声音里听出了沉痛和悲怆。
【也是在那之后,星际人的祖先,才开始拟定“薪火计划”,决定离开母星,去寻找新的土地……】
“但是难道这些就没办法了么?”
想到未来,蒋倩很苦恼,“以现在的技术手段,我们肯定是没办法人工干预未来半年的气象的,冬天的到来没办法阻止,那我们能多搞点粮食么?”
话刚说出口,蒋倩自己又意识到不行。
“这也不行啊,外面冰天雪地温度低,这能种什么?如果一直有风雪,保温大棚也得给压塌了呀!这哪里有能种粮食的地方啊?”
“难道我们也只能等着实行‘薪火计划’了么?小零?”蒋倩想到之前系统跟自己说的,“‘薪火计划’实施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来着?六十年以后?”
【嗯。】
系统的声音闷闷的。
【薪火计划筹备了六十三年才有能力实行,但当时带走的也只是这个星球上少部分的人,但这其中也有很多人在太空旅途中就去世了。】
【如果到时候你没有被选中,我能量足够的话,或许我可以申请带你和你的家人打通时空隧道直接到星际。】
“六十三年后?”蒋倩无奈地笑,“到时候我还活着没有都是个问题呢!”
【生命七号虽然带来了这场灾难,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他对于人体造成的影响也并不全都是有害的。因为它,有很多人,像是你爸爸他们,异变出了各种特殊能力,除了这些能力以外,他们的体质得到了增强,寿命也延长了。也是因为这个效果,所以后来星际才有人冒险也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所以你们有很大的可能能活到薪火计划实行的时候。】
“即使我真的能活到那个时候,但我去了星际又有什么用呢?”蒋倩看着窗外的山川,“你们的星际再安稳,也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家了啊!”
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星球吸引她的,从来不是安稳的生活,而是那些陪着她一起哭一起笑遇到事情会替她出头为她着想看她长大的人啊!
如果这些人都没有了,那在哪儿还有什么意义!
列车的车速逐渐慢下来,车窗外闪过已经让她看不出熟悉面貌的地方。
她们第一次降落的时候还一片荒芜的机场,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型基地的模样。专门为列车升降空出来的土地周围,停了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机,而外围原本稀疏零散的村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连成了一大片,把整个机场都包围了起来。
村落周边的土地,全都覆盖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但是中间被车轮压成灰黑色的小路上,依旧有车辆和行人穿梭。
他们都在为未来奔忙着,蒋倩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也不应该泄气。
“一定还有别的办法的,一定!”蒋倩打起精神,看到窗外闪过的一排又一排长长的粮仓时,脑中精光一闪,“小零,你说我能不能在列车上空出一节车厢种粮食啊?”
脑海中系统缓慢的闪烁一停,接着剧烈且频繁地闪烁起来。
【按理说是可以的,车厢是恒温的,只要把座椅什么的都换成种植箱就可以。星际的有些星球表面温度不适合人类居住和作物生长,所以工作人员也都是在能控制温度的室内种植的,跟列车上没什么两样!】
【上次招聘申请了好多空间扩展设备,这次也可以用在车厢里,种植面积会更大……】
“土壤和种植箱我们可以自己做,到处都能找到土,就是这些污染过的土地长出来的作物能吃吗?要不我们水培?不行,水源肯定比土壤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40-150(第2/15页)
污染更严重……”
【没关系,我有办法解决。】
蒋倩奔来又有点丧气,听到系统这么说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脑海中的图标一闪一闪的,蒋倩从它的声音中听出了些许得意。
【星际之前发现了一种新的真菌,这种真菌可以完全分解清除生命七号。当年星际人对母星进行清理用的就是这种真菌。而我绑定你之后没多久,想到以后可能会用到它,就跟星际打了申请,现在星际应该已经培养了许多这种真菌,正好可以用来净化土壤和水。】
蒋倩没想到系统那么早就考虑到这个且已经做了,万分惊喜,“太好了,小零,你真棒!”
“土壤和水源的问题解决了,那其他都好说。我们还可以招聘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或者孩子,让他们来车上帮忙,也帮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一人一统一句接着一句,不一会儿就把方案聊了个差不多。蒋倩兴致勃勃,恨不得现在就去做,但这事儿显然还需要一个更详细的章程。
中午,想通了一件事的蒋倩心情很好地去餐车吃饭,却不想听到了隔壁桌的谈话,谈论的内容正是新增加的家庭套房。
“……这列车车厢越搞花样越多,但是这价格越搞越贵了,谁能住的起啊?”
“可不是,之前三十块晶核一间的小单间几个人凑一凑还能享受一回,现在这套房出来,不知道几个人能住的起哦!”
“那住得起的可不少,我可是听说了,刚出来就被定完了,一张票都没剩下。这套房啊,就不是给我们准备的。”
“那这列车倒是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准备一下啊?短途还好,长途或者晚上要是想睡一觉只能去包单间,一站就三十个晶核,平均到每个人,也七八个魔晶呢,跑一趟长途,我们普通人得冒险杀多少丧尸才够?关键有时候还不一定能凑到人,和陌生人住一个房间也别扭,但三十个晶核是真掏不起。”
“嗐,别有意见了,至少列车上还算安全,就当给自己这条命交的保险吧!”
“我知道,我也就是说说。不过什么时候真有适合我们普通人的卧铺车厢就好了。”
“估计……玄,但是现在天冷了,我听人说丧尸的动作好像也因为低温变得僵硬了,正是攒晶石的好时候。听说跟着救援队去出一次任务,能收获不少。”
“……”
隔壁桌几位大哥吃了饭,就起身回了车厢,但在一旁坐着吃饭的蒋倩却正在脑海中跟系统交流。
“小零,我之前没有申请过卧铺车厢吗?”
自从旁边大哥开口说起这个,蒋倩就一直在脑海里回想,回想了一圈儿之后,她发现,自己好像真没兑换过卧铺。
而系统也给出了和她记忆一致的答案。
【没有。】
当时陈家的小少爷一上车,看着他包里那一大袋子明晃晃的晶核,蒋倩直接兑换了更高一级的家庭单间。后来各种事情一多,给忙忘了,还真忘记还有个普通的卧铺车厢了。
蒋倩突然有点心虚,于是,在筹备用来种植的生态车厢之前,她先让系统用晶核兑换了五节卧铺车厢出来。
至于车里的长途乘客发现突然有了票价更便宜的卧铺车厢是如何惊喜,忙着搞生态车厢的蒋倩就不知道了。
要搞生态车厢,不仅要招人种植,还要有做大量的种植箱,系统虽然说它可以直接往大海里投放一个能直接连通列车水箱的有净化功能的水泵,解决灌溉时候的用水问题,但是土壤的问题它没有办法解决。
因为,蒋倩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和救援队合作。救援队负责把装好土壤的种植箱做好并运上车,同时负责种植人手的招聘和安排,而列车负责这批人手的吃住,最后生态车厢的产出列车和救援队各得一半。
蒋倩觉得这是件双赢的事情,救援队应该不会不同意。
但在救援队看来,这分明是列车对他们单方面的帮助,尤其是在看到招聘人手的年龄要求的时候,就更觉得是了。
都是聪明人,这一条是为了什么,动动脚趾头想都知道。
景明山工作专组会议室,墙上的大屏幕正一格一格地亮着,会议正在进行,说的就是今年冬天要怎么种粮食的事儿。
因此,当山下的紧急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屏幕里连线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一时间惊喜不已。
第142章 种植大业开启 “听你这么说,我迫不及……
【这买卖划算,必须干。只是搞点土上去,就能换五成粮食,还能帮咱们养那么多人,太划算了!】
【我这几天正发愁怎么过冬呢!我们北方天气本来冷,今年天气异常比往年又更冷了。青壮年还能扛,老人娃娃却受不了,我正发愁怎么安排呢!】
【我们这儿也有很多孤儿寡老,安排人的时候别忘了我们啊!】
【我们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肥沃最出名,我们可以负责全部的土壤供应,最后上车的名额能多给我们几个不?】
【你们北方的土地早就冻住了吧,还能挖动吗?要我说,这次得我们南方来,我们江南平原土壤也很肥沃的。】
【……】
各个基地的基地长都争着抢着干活儿,想要自己治下能多几个名额,但是参与此次会议的农学方面的专家和老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却完全不一样。
【都说列车上的科技比我们更先进,那他们是不是有比我们更先进的种植技术,真想去看看啊!】
【老头子我也想去学习学习,正好我孤家寡人一个,应该符合种植人员的挑选条件吧!】
【你个老头子心思坏滴很,这就要先跑一步了?】
【我虽然不是孤家寡人,但我媳妇也是农业人,我们去发挥的作用更大!】
【咳咳,我年纪最大,不仅是孤家寡人,我还体弱多病,有老寒腿,希望能考虑考虑我。】
【聂老头你跑得比我都快,身体比我都好,说这个不害羞吗?】
【……】
两边人各吵各的,但关于派遣的种植人手,显然还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才能做出决定。
而把这一摊子事儿都扔出去给别人管的蒋倩现在却在餐车里帮厨。
自从列车上新招了一批厨师之后,又有了这些厨师的家人们做帮厨,餐车就没那么忙了,像任茹一样之前被征调的临时帮厨也下了岗。
这些天,看着外面飘着的雪花,又听说以后还会更冷,任茹就打算把大姐一家都接到车上来。
之前,她用大姐放在她这儿的金子跟人换了一些晶核,虽然不多,但加上这段时间自己在餐车挣的,应该也够大姐一家在列车上住一段时间了。如果不够,她可以把自己的床铺让给父亲和洋洋,让大姐和姐夫在自家宿舍外面打地铺……
趁着婆婆下午歇班的时候,任茹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果然,全家没有人不同意。于是,等傍晚的时候,蒋倩就接替了蒋东,成为了餐车的一日临时工。而蒋东和任茹两人,则在景明山站下车找人去了。
天气不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40-150(第3/15页)
,天黑得也比以往更早。
蒋东和任茹冒着风雪,在山路上走得也慢,直到晚上八点才到了任英得诊疗室门口。
自从列车在景明山设置站点以来,之前得游客中心又扩建了一些。为了方便任英这些医生值班,医务室后面新建造得两排房屋就成了他们的宿舍。
下雪以后,山路不好走,为了方便任英上班,一家人就从原本住的地方搬到了这边的宿舍里。
蒋东和任茹敲门的时候,一家人刚吃完饭准备休息。没想到蒋东和任茹两人会来,一家人都忙活起来。
任英拍落他们身上的雪,“怎么这时候来了?”
姐夫郭睿也问道,“吃过饭了没有?家里还有点干挂面,给你们煮点?”
蒋东感受着屋子里的温暖,脱下外面的大衣,搓了搓手,“不用忙活了,我们先在车上吃完才下车的。姐夫,你们这屋子真暖和。”
任英拉着妹妹在床边坐下,道,“你姐夫就是怕山里冷,所以带人修这两排房子的时候专门搞了暖炕和火墙。”
任茹冰凉的手指在大姐怀里捂着,很快就暖和了起来。因为明天就得走,时间紧迫,她直接就说了这次来的打算。
“……姐,听说接下来还会更冷,所以你们跟我走吧,你们留在这里我也不放心。”
任英听了她的话不是没有心动的,有条件的情况下,她也想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
“那就让爸和洋洋跟你走吧,我医院里还有工作,不能说离开就离开,你姐夫留下来陪我。”
任茹:“姐,明天你可以先不走,但你要先跟医院说一声辞职的事儿,但这个冬天你一定要跟我一起回去。”
虽然救援队没有公布,但是任茹已经从蒋倩那里知道了今年冬天可能会特别长的事情,既然如此,就更不能让大姐和姐夫两人继续留在这里了。
任英却不赞同。她有手有脚有工作,能养活得起自己,而且目前也没觉得冬天有多么难熬。再加上父亲和洋洋去了车上总不能全靠妹妹一家帮扶,她在医院里工作有工资,好歹能兑换一些晶核用。
任英把自己的理由说了,“而且基地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一份工作,我总不能在最关键得时候扔下这一摊子直接跑。”
看任茹还想说什么,任英打断了她,“你不用再劝我了,就这样吧,今晚都先睡觉,明天我还得上班。”
她这么说,任茹只能先闭嘴,想着明天再跟任父说说,让他劝劝。
但任英显然打定了主意不去,第二天无论任茹怎么劝,都不为所动。于是,到最后,任茹只能和蒋东带着任父和小外甥洋洋上了车。
……
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果然越来越冷了,雪一场接着一场的下,就连向来暖和很少下雪的南方地区,也慢慢地被冰雪覆盖。
学下了又停,在十一月只剩下最后几天的时候,天空终于放晴了。金黄色的阳光照射在皑皑白雪上,闪烁着刺眼的白光。
而蒋倩也终于和系统一起把生态车厢除了种植箱以外的其余东西都准备好了。
【这是人造太阳,适合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使用。这是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液和营养粉,能加速植物生长……】
系统一个一个地给她介绍,蒋倩认真地听着,提议道,“要不给这些东西都贴上标签或者搞一个使用手册?要不到时候总不能咱们俩亲自来教吧?”
【也是,那我之后准备一份。】
蒋倩点了点头,继续看收到的一堆东西,忽然间,她看到了一箱子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装着绿油油地好像苔藓一样的东西。
她拿起一盒看了看,有点好奇,“这是什么?”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可以分解生命七号的真菌,这种真菌是跟这种藓伴生的,所以一般会一起保存。】
“这个东西真能消灭生命七号净化土壤和水源吗?”
【当然,而且这种藓不仅生长得很快,生命力也很顽强,沙漠里都能生存。】
系统有点不满她的质疑,道,【你如果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在列车经过的地方洒一些试试看。】
蒋倩眼睛亮了亮,有些心动。但这次星际送来的真菌数量有限,之后生态车厢种植更加重要,她显然不能把如此珍贵的东西这么随意就使用了。
她认真地盯着面前的小盒子,“听你这么说,我迫不及待地想用它在生态车厢里试试看了。”
而蒋倩想要的机会很快就出现在了眼前。
因为这几天天气好,太阳当空照,之前冰冻住的土地有舒缓的趋势,救援队趁着这几天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把种植箱和需要的土壤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以后,救援队立即将种植箱和安排好的种植人手一起送上了车。
蒋倩隔着监控看了一眼,发现救援队没有糊弄,选上来的人确实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龄不算很小但还没有足够谋生能力的孩子。
她没有出面,只让系统提前在生态车厢里准备了十几本提前编撰好的种植手册和对他们生活上一些安排的说明。
救援队显然很靠谱,送来的人都提前培训过了,而且已经安排好了带队的小队长。小队长看了说明,就直接把队员们都安排好了。
蒋倩本来还有些担心没安排人引领着他们做不好,看到这里才放下了心,也对之后生态车厢的新面貌有了期待。
这些人上车之后的当天下午,就开始干活儿了。等到晚上的时候,所有的种植箱都已经摆放好,且浇灌了适宜浓度的营养液。
第二天,孩子们和老人在种植手册的指导下播下了种子,之后,生态车厢里几乎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蒋倩每天都会隔着监控看一看,偶尔也会趁着晚上没人的时候去生态车厢里溜达一圈,看着种植箱里长出来的小苗苗,心里也越发安稳了。
当然,让她心里变得安稳的原因不只是生态车厢里的苗苗长得好,还因为她在这批新来的种植人员里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之前准备种植手册的时候,虽然大部分都是系统根据星际的种植经验编纂的,但蒋倩自己也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还看了不少有关于农业种植的视频。也是因此,他才发现,救援队送来的种植人员里竟然有一位农学方面的专家。
虽然不知道救援队让专家上车有什么目的,但蒋倩并不担心,甚至还有点乐见其成。
这段时间,系统又从星际搞来不少好东西。她本来就在发愁要怎么给出去,现在车上有了一个专业的“间谍”,想来很快她就能收到消息了。
第143章 B市清理完成 “快快,给我看看!”……
时间飞快地进入了十二月,天气在十一月底暖和了几天之后,又很快冷了下来。
每个上车的乘客都裹得严严实实,隔着车厢的玻璃窗,能看见在外面排队上车的人红彤彤的手指和脸。
但好在与越发严酷的天气一起到来的,还有B市整个市区的丧尸都被清理完成的消息。这消息就像给悲观疲惫的人们注入了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40-150(第4/15页)
针强心剂,让人一下子精神起来!
B市只是一个小城,城区面积并不大,人口也不算多,相比起其他大城市来说,清理起来相对容易。
在列车把站点设置在这里之后,因为人手充足,所以清理的速度也更快了,中间虽然因为下雪一度慢了下来,但好在赶在月末清理完成了。
之前,在救援队深入危险区清理的时候,B市的建筑队就一直在施工。现在等清理完成,已经建设好的高墙和铁丝网也把整个市区都围了起来。B市也正式成了全国第一座安全的城市,振奋了所有人的心。
消息发布出去之后,网络上一片欢欣鼓舞。
【太好了,这证明我们做的是对的。】
【B市人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担心丧尸敲门了!】
【这世界或许真的有恢复到从前的那一天!】
【努力没有白费,呜呜呜】
【现在我正在清理丧尸的尸体,忽然间感觉更有劲儿了。只要我们去做,丧尸总有一天能清理干净!】
【丧尸低温下活动的速度很慢,正是清理我们家园的好时候,大家再加把劲儿,坚持一下,希望就在前方!】
……
B市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恢复正常生活的可能。
好事成双。
当人们还在为B市成功的消息激动的时候,当B市成功的消息引爆的火热还没有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消弭的时候,另一个好消息又来了。
列车事务工作小组发布消息称,最迟到本月月中,列车的行驶路线将彻底将全国最北边的城市和最南边的小岛连通,实现全国从南到北的通路。
这个消息发布之后,所有人这才注意到,原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列车的路线已经遍布南北,最新的一个站点已经落地最北端的城市,等下一个站点落地海岛,这个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就彻底形成了。
【太好了,这是不是说只要乘坐列车,我们就能跑遍大江南北。】
【今年冬天的物资运输不用再发愁了!】
【我哥哥一家就在海岛上工作和生活,这么久了我都没有他们的消息,家里一直很担心,这下终于可以去找人了!】
【南北大动脉形成了,那下一步呢?东西大动脉什么时候计划一下?也为我们这些偏远地区考虑一下啊?】
【对啊,看看我们西部啊,这么大的面积一个车站都没有,这像话吗……】
……
蒋倩躺在沙发上,翻看着网上的评论,面对这些催促,心里一点都不像以前那么焦虑。
自从把列车上的各项事务都交出去之后,她才头一次知道当一个甩手掌柜有多舒服。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想有人安排也有人做,而她只需要在中间当个联络员就行。
蒋倩觉得现在这样的情况很不错,以后可以多尝试把手上的事务都交给聪明人,比他们一家臭皮匠耗费脑细胞效果好多了。
而蒋倩这么想的时候,在她不知道的地方,事情也如她所愿地发生了。
种植人员的宿舍里,有人拿着手机正在打电话,而电话另一边的列车工作小组会议室,接到电话听到消息的人一下子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你说什么?有东西能净化土壤和水源?”
惊呼出声的年轻人顾不得会议室其他人听到这句话投来的目光,手指紧紧地攥紧听筒,“聂教授,您确定吗?真的有这种东西?不是在开玩笑?”
“当然不是。”电话另一边,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翻动着手里的种植手册。
“目前我还不确定,因为现在我们没有设备和仪器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检查。不过发到我们手里的种植手册上面写着这样的功能,我想应该不至于是假的吧!”
本来听到前半句,年轻人还有些失望,但听到后半句,他整个人又精神起来。
作为之前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药剂的列车,他当然也不觉得对方会在种植手册上开这么大的玩笑。他正想让聂教授持续关注,想挂断电话跟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商量一下,就听到电话里聂教授的声音并未停下。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有好些营养液,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比我们现在用的那种效果要好几倍,配合其他的操作,根据我的观察,预计能把收获时间提前一半……”
“真的?您是说真的吗?”年轻人不敢相信。
这段时间,为了能安稳度过这个更加长久和寒冷的冬天,保证来年的粮食供应,各个安全基地也已经开始了暖棚种植计划。年轻人参加了不少次会议,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自然也学到了不少。
像是最常作为主食的冬小麦,从前一年的十月份开始种植,到次年的五六月份收获,需要七八个月的生长期。如果能把生长期缩短一半,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同样的时间获得翻倍的粮食。
想到最终的那个数额,就连年轻人这个非农业人都有些疯狂,更何况聂教授这个几乎把一生都投入近农学事业的老教授呢!
但聂教授显然已经激动过了,面对年轻人倒是显得很冷静。
“你快点报上去开会商量一下,要不要跟列车这边再搞个合作,趁着咱们的种植计划刚开始,能早点到手就能早点用!我会继续在车上盯着,看有没有其他什么我们能用上的东西。”
想到生态车厢那些种植箱里几天时间就已经长得很强壮的苗苗,聂教授越发觉得自己来这列车上来对了。
这些天,在根据种植手册教导队伍里的人种植要点的时候,聂教授也在不停地学习。这些发现当然也和他如饥似渴、处处留心的学习精神分不开。也正是因为这些发现,聂教授更决定要留在车上继续观察。
年轻人却没想那么长远,他已经被眼前的大饼给冲昏了头脑,“我现在就去汇报!”
说完之后,年轻人立马挂断了电话,把消息告诉了会议室里早就注意到这边情况的同事。接下来,整个小组会议室都沸腾了。
当晚,聂教授的发现就被拿到了晚间的全国会议上,国内所有参加了会议的基地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一直关注着消息的农学专家们也欢天喜地。
结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蒋倩就听到了系统说收到了各大基地的合作邀约。
对此,蒋倩虽然觉得突然,但也早有准备。
关于能分解生命七号的真菌,虽然是星际特有的物种,但培养条件并不严苛,因此蒋倩让系统向星际打了申请,可以直接把菌种和培养方法分享给他们。
倒是营养液和营养粉,因为用到了一些星际特有的植物和物质,即使给了方法和生产线在这个星球上也没办法生产出来,所以只能用晶石购买兑换,而且可以换取的量并不多。
但是星际那边也说可以给一些他们在离开地球之前进行基因改造优选优育之后的种子,虽然可能比不上使用了营养液和营养土的作物,但比他们现在的作物种子,成熟时间已经缩短很多,且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蒋倩直接让系统把早就商量准备好的回答发送了过去,而基地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末世列车》 140-150(第5/15页)
边显然一直在等待,也很快给了回复。
虽然没有拿到营养液和营养土有些失望,但是能拿到比现在更好的种子,也是意外收获了,各位专家教授们也很知足。
更别说在本次交易中最重要、在他们心中也最重要的能分解致病菌改善土壤和水质的真菌竟然这么轻易就拿到了手,再有不满意就说不过去了。
甚至消息刚刚传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真的吗?真的同意了吗?”
“竟然还可以给我们菌种和培养方式,实在是太好了!”
“如果这真菌真的那么好用,那我们是不是就能恢复到以前正常安稳的生活了?”
“肯定能的,咱们可以一边清理丧尸,一边持续净化水源和土壤,之前聂教授说种植手册上说完全净化需要五十年左右,我们不一定看得到了,但孩子们将来肯定能看到!”
“对,我们要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干净的星球!”
“可惜这种真菌只针对土壤和水源,如果能用在人体上,就更好了!”一直从事着防疫学的一位老教授想到久久没有进展的疫苗研发,叹了口气。
但也有人很乐观,“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改善周围的环境,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疫苗,疫苗迟早能研究出来的!”
……
各大基地都喜气洋洋,为了能早日拿到菌种和改良过得种子以及营养液等,当下就在国家救援指挥中心的安排下开始筹备晶核。
虽然不知道能兑换多少种子和营养液,但是各地的大棚已经准备好要播种了,听说营养液和营养土要提前掺和进种植的土壤里,种子的重要性就更不必说了,眼前正是关键时刻,能多兑换一点当然要多兑换一点。
于是,第二天,各个基地就把各自筹集的晶核给陆续送上了车。
因为列车最近经常帮救援队运送物资,所以这几次的交易地点都放在了救援队专用的货运车厢里。
随着列车回程的时候在各个站点经过和停留,各个基地也在之前放置晶石的车厢里看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种子和营养液营养土。
系统做事很周全,不仅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还贴心地给每个基地都准备了好几本种植手册。
东西都拿回去以后,各个基地的基地长翻看着种植手册,都热血沸腾地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接下来就按照这个上面写的做,为明年做好准备!”
列车事务工作小组所在的景明山,也收到了列车送来的一小箱子菌种和培养方式。
此次交易的负责人冒着风雪,从列车上拿到东西后,一路来到了景明山游客中心后面被改造成研究所的办公楼。几位知道消息提前到来的生物专家们早已经等在了这里,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