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君意难测(2 / 2)
侍立一旁的內侍监心中讶异更甚——陛下今日先是刻意疏远,转眼又突然赏赐?这心思真是越发难测了。他连忙躬身:“奴才遵旨。”
吴所畏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光芒,那点落寞瞬间一扫而空,笑容灿烂得几乎要照亮这略显沉闷的御书房:“臣!谢陛下赏赐!”他像是高兴得忘了形,甚至往前迈了一小步,“陛下所赐,臣必珍之重之,日日用之,以期不负皇恩,早日完成……”
“够了。”池骋打断他过于外露的感激之词,语气似乎有些不耐,耳根却微微发热。他岂会听不出那“日日用之”背后的暗示?这人……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撩拨他!
“退下。”他冷声道。
“是!是!臣这就去书库!”吴所畏像是没听出他语气中的冷硬,依旧欢天喜地,行礼退出的动作都透着轻快。
门被合上,御书房內重归寂静。
池骋盯着奏折,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前晃动的,是吴所畏方才那惊喜的笑容,以及……那破皮的嘴角。
他烦躁地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
为何一遇到此人,他便屡屡失态?昨夜那般孟浪强横,今日又赏下东西……这根本不是他平日的行事风格。
然而,一想到那人捧着赏赐、笑容明媚的样子,他心头的烦躁似乎又奇异地被抚平了些许。
罢了。既已是他的人,赏些东西,也是应当。
只是这“他的人”三个字划过心头,带来一阵前所未有的悸动与……满足感。
而另一边,吴所畏并未直接去往偏殿书库。他候在通往翰林院的必经之路上,果然不久便见內侍监捧着一个精美的锦盒走来。
“有劳公公了。”吴所畏笑着迎上去。
“吴修撰客气了,此乃陛下恩典。”內侍监将锦盒递上,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陛下对这状元的特別,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
吴所畏接过锦盒,并未立刻打开,而是状似无意地嘆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编修《平戎策》责任重大,臣唯恐才疏学浅,有负圣望。方才陛下还叮嘱,让臣多向翰林院诸位学士请教呢,尤其提到了李学士经验丰富……”
他这话说得巧妙,既表达了压力,又抬举了同僚,更点出了陛下对他的“严格要求”和“保持距离”。
內侍监在宫中多年,早已练就玲珑心肝,闻言立刻顺着话头笑道:“修撰您太过谦了!陛下对您那是寄予厚望!至于请教李学士……陛下这也是为您好,怕您太过劳累,毕竟您日后要常伴圣驾左右,回话的时候多着呢,身子要紧哪!”
吴所畏要的就是这句话。他脸上露出“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表情,笑容更加真诚:“多谢公公提点!如此,臣便安心了。”
抱着沉甸甸的锦盒回到翰林院直舍,吴所畏才慢条斯理地打开。
盒中果然是上好的湖笔徽墨,价值不菲。但吸引他目光的,却是躺在笔墨之间的一只小巧的白玉瓷瓶,瓶身素雅,没有任何标记。
他拿起瓷瓶,拔开软塞,一股清凉沁人的药香便散发出来。
是上好的消肿化瘀膏。
吴所畏微微一怔,随即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愉悦而缱绻。
他的陛下啊……
当面冷言冷语地赶人,背后却连这点细微的伤口都惦记着,还要假借赏赐笔墨的名义,如此別扭又……可爱。
他蘸了一点药膏,轻轻涂抹在依旧微肿的唇角。清凉感瞬间覆盖了那细微的刺痛,无比舒适。
这药效果极佳,想必是御用之物。
吴所畏摩挲着光滑的瓷瓶,目光投向窗外巍峨的宫殿方向,眼中柔情与势在必得交织。
赏赐是恩,疏远是威,赠药是情。
君意虽难测,却已为他乱了方寸。
这场追逐,结果依然不会变。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