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所行之地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和我对门掉马了 成了渣虫后 全民穿越:我有一座军火库 念念不忘 尾随 他哪里比我好 好时节 欲壑难填 你有点太极端了 哥哥死后长出了触手

<div style="height: 0px;">

第十三章

沈逸再收到薛珩来信时,便是从先前送给卫谦羽的白鸽身上拆下来的。他用有些发颤的指尖解下上面绑着的竹管,将一小块绢布倒进自己掌心裏慢慢展开。

没多大的地方写满了秀娟的小字,沈逸点了烛火才凑过去借着光亮认出上面的字,便知道陇西才下过今年的第一场大雪,直没到膝上,所以人和车马均难再西行。

看到此处,沈逸的指尖发颤得更厉害,按照时日算,薛珩这时候分明应该走到玉门关去了。陇西本就地贫,虽然自己没有去过,想也知道向来流血不断的关隘之地哪有什麽存粮。

飞鸽传书再快,也不会比奔腾的马快多少。他突然有些不敢想,如果他的外祖还没有等到后方的粮草,如今该是怎样的境地。

他想起系着红缨的银枪,想起强健的马匹,却也想起老管事有些浑浊的眼睛。陇西再大的风沙都喂不饱聚在北地的人马,何况现在正是战时,粮草不足正是大忌。

就算是曾经屡战屡胜的骠骑将军,也无法空手喂饱手下的兵士,也无可奈何朝廷对陇西的供应。

又瞧见背面还有些字,沈逸咬着下唇强迫自己读下去。指尖的颤抖仍在继续,方才纷乱的思绪倒是随着剩下的消息平息了一点。不过下雪之前,粮车就离玉门不远了,如今只等雪化个差不多,便能继续启程往玉门直行而去。

押送粮草的路上只见了几小股胡人的流兵,身边的兵士迎战及时,粮草不过损耗了一车,也都分送给城中的百姓了。

老将军已经驻军玉门,将胡人的骑兵都堵在了关前。玉门关本就易守难攻,如今只等着胡人粮草耗尽,自然就会退兵。

他攥紧了手中的绢布,又重新看了一遍上面写着的小字,反复确认自己没有漏看之后才把它重新折好。

长安城往年的冬天也有过堆到半人高的雪,不过雪停之后家家户户只要有人就会各扫门前雪,不到一日就能留出供人通行的小路,摊贩第二日就会继续摆满长街,重新唤醒街上往日的人群熙攘来。

他将那半块绢布沿着折痕折了平整,用了竹管后就没再沾染过多的沙砾。沈逸本想暂时将来信揣到袖间,又觉得看过之后不该随意到这种地步,最后还是取了之前就腾出来的空木匣。

在指间翻转一层一层解开上锁的机关,将绢布铺在底上,恰好还留下一半的空当。

陇西多荒地,人烟再稀少,化雪应该也总不会超过一月。沈逸猜着时日,从他今日收到信起,最多再有不到半月,薛从之就该和外祖相会了。

他将木匣放回原先藏着的地方,重新坐回桌前盯向随风飘摇的烛火,火苗晃在眼前缭乱。

沈逸回忆起之前长安城中下的那场大雪,要是放在不见人家的荒地裏,陇西的风只会吹得更猛烈。

没有粮草及时供应,老爷子守城要费些力气了。那些牧马的胡人,怕是同样会受困于这场大雪。

他的指尖搭在桌前,凭空勾勒着已经熟记在心裏的那份舆图。从玉门关再往西,正是一片荒得不长草的平地,大雪要是落在上面,在那裏驻扎的敌军只会更难熬。

况且如今征战,城中多禁行来往的商旅,没有了从后商运来的炭火,只怕胡人再撑得住,他们向来引以为傲的战马都会因为受不住严寒而多发伤病。

思虑良久,沈逸终于勾了勾唇。这场大雪似乎来得算及时,如今便可尽等胡人粮草耗尽的时候,防住最后一次强攻,敌军自然会退军关外。

那时候,离他的外祖班师回朝的日子就不算太远了。若是一切尽都顺利,怕是那杆银枪还没重新饮血就该又躺回木架之上了。

沈逸想起霍岳之前提及旧事的嘆息,难免自己也生出几分慨嘆。不过这次要是大胜,天家那位也该看在眼中。

毕竟人人传言称赞的骠骑将军,也已经快近古稀之年,平时再如何,决不会随意插手朝中之事。

那都是后来事了,他劝慰过自己,掀开杯盖看茶水映着火光,喝下去尝着其中苦味。自己戒酒快近两个月,便也多少能品出茶水余味的几分醇香,不觉得那般难以下咽了。

老爷子这次凯旋,总该将伴着他的老鹰带回来了罢。那是他念叨了许久的老伙计,甚至比马厩中供养的好马念得更深。

他只在侯府养了一群白鸽,在跟着霍岳学熬鹰之前,先见见他外祖熬出来的鹰也是极好的。即使自己从未到过陇西,之后的日子也很难再有离开长安城的机会,他总该记住陇西泛黄的沙砾,总该记住陇西的风。

亲眼看看一直待在陇西的鹰,看看那跟银枪一般锋利的喙,看看那足够遮天蔽日的杂色长羽,也看一看那双锐利的鹰眼,听听从空中盘旋而下的鹰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 冷气球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午海颂礼 被宿敌夫君摸到狐狸尾巴 改邪归正的我把男主掰弯了 老实A她每天都在修罗场[gb] 鹊上眉梢 侯府有个大力娘 我的侯爷父亲终于找到我和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