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1/18页)
第211章 世子妃(两章合一)
在京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对于上元节都很重视。
梁地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但是赵时晴入乡随俗,早早地就和家里人一起,全都缝了新衣裳。
赵时晴尚在孝期,本就穿得素淡,为了上元节,又特地缝了一条白色斗篷。一大早,她就把那件白斗篷穿出来给甄五多看,甄五多直皱眉:“宝贝大孙女,这斗篷过完上元节咱就压箱底行吗?”
小老头上了年纪,见不得晚辈穿白色。
赵时晴冲他眨眨眼,爽快答应,小老头立刻送上一个沉甸甸的大金元宝,给她缝衣裳用的。
赵时晴接过金元宝:“我去给您煮元宵。”
说完转身就跑了。
慕容琳琅看得辣眼睛:“老爷子,您上当了,那小东西故意在您面前晃荡,就是想骗钱花呢。”
她养出来的徒弟,她能不知道?
甄五多笑眯眯:“我那大孙女是哄我玩呢,她最孝顺我啦。”
慕容琳琅:我就是多嘴。
一家人吃了早食,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老范出去应门,见来的是赵廷珞。
赵廷珞这些日子经常过来,护卫们早就认识他了,正想让他进去,却见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年轻妇人和一个中年婆子。
很快,三人便被带了进来,听说赵廷珞带了两名女眷,赵时晴便猜到是谁了。
果然,来的是福王府的世子妃和她的乳娘。
昨天赵廷珞回到府里,把小宝进京的消息悄悄告诉了世子妃,世子妃恨不能连夜过来,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又苦苦煎熬,估摸着赵时晴他们用完早食了,这才过来。
赵时晴见世子妃一身素淡,头上也只插了一支银钗,便知道他们是瞒着府里的人,偷偷摸摸过来的。
世子妃先是谢过众人,目光便四处寻找,赵时晴让凌波带她去见小宝,赵廷珞要跟着一起去,赵时晴叫住了他。
“怎么回事?你们家不准备正大光明把小宝接回去吗?”
赵廷珞忙道:“我昨天回去,原本就想直接去告诉祖父,可是我到了祖父那里,却见我那个不争气的爹正跪在地上哭呢,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他说他那个在庄子里的小儿子,过年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一家团聚,而他却是孤伶伶一个人过年,心中难过,哭了整整一天,夜里就发起高热,这两天刚刚好了,眼看又到上元节了,想到孩子又要独自一人过节,他这个做爹的便心如刀绞,他哭着求我祖父,让那个奸生子回府住一天,等到过完上元节,再把人送回庄子。
看到我过去,我那个渣爹便抱住我,说他保证不让那个孩子在我娘面前碍眼,等那孩子回来,就把他拘在院子里,过完节就送走,他还捂着胸口,痛得死去活来,就像他下一刻就要死了一样。”
赵时晴扬扬眉毛,老赵家出人才啊,福王就是戏精,大半辈子在皇帝面前装傻充愣,没想到福王世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戏精。
“然后呢,你答应了?”
赵时晴不屑,换作是她,就让那个奸生子回来,然后往院子里放点蛇虫鼠蚁,别提什么孩子没有错,一个连外室子都不如的奸生子,这样的孩子就是带着原罪出生的。
赵廷珞冷哼:“我没答应,可我祖母答应了,她不但同意那个奸生子回来,而且还答应住到出了正月。
昨天晚上,我娘把我祖母屋里的东西全都给砸了,砸完我祖母的,又带人把我那个渣爹的书房给砸了,本来我娘还要砸我爹的头,可是我祖父晕过去了,我娘担心把我祖父气死,这才收手。”
福王可不能死,他老人家若是死了,偌大的福王府,渣爹就成了一家之主,那可不是普通的小门小户,这是福王府,虽然福王府不是世袭罔替,但是渣爹的封号是世子,至今也没有改封郡王,再加上太上皇还健在,永嘉帝很可能会让福王府再传一代,那样一来,渣爹就是亲王,而不是郡王,别说是把奸生子接进府,他还可以再生上十几二十个儿子。
福王还活着,就还有人能压制渣爹,渣爹不敢造次。
赵时晴也是王府里长大的,赵廷珞这么一说,她就明白。
“那现在你们是怎么想的,先不把小宝接回去?”
赵廷珞目光坚定:“姐,今晚皇上与民同乐,会和皇后一起观灯,到时在京的勋贵官宦都会到场,我们福王府也会去,位置虽然靠前,但是真正能到圣前的只有我祖父,我那渣爹也只能和勋贵们坐在一起。”
赵时晴想到赵廷珞在帝后面前的得宠,心中了然。
“你想越过你们福王府,把小宝带到圣前?”
赵廷珞点点头:“就在今晚,我要借着圣上的金口,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福王府嫡出的二公子回来了。”
一屋寂静,赵时晴望着面前这个还是一脸稚气的小小少年,点点头。
“只是让小宝认祖归宗吗?你祖父年事已高,福王府早晚是你爹的,你只有十岁,小宝更小,说句不好听的,你爹要弄死你们,就像捻死两只小蚂蚁。
你娘为了让你平安长大,甚至狠心将你送到宫里,可是她能送一次,却不能送第二次,那里皇宫,不是菜园子,皇后对你娘的那点怜悯也只能用一次,你的小命保住了,可小宝呢,你能全天十二个时辰看着他吗?即使能看着,那你能保证他能绝对安全吗?”
赵廷珞叹了口气:“姐,我其实也想过,让我祖父废了我爹,改立世孙,可我祖父其实很疼我爹,更何况还有我祖母,让他们同意废世子不太可能。”
赵时晴想了想,道:“那就让你娘继续闹吧,只要别把你祖父气死,怎么闹都行,要不你就想个法子,你爹不是舍不得那个奸生子吗,那就让你爹后半辈子都在庄子里陪着那个奸生子,还有那个奸生子的娘,还活着呢,如果活着就送过去,让他们一家团聚。”
赵时晴话音未落,就看到赵廷珞的眼睛亮了,好吧,这小孩估计马上就要开始行动了。
一个时辰后,世子妃两眼红红从屋里出来,怀里紧紧抱着小宝。
赵时晴发现,小哥俩的相貌全都随了世子妃,世子妃也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大气明艳,即使只插一支银钗,也掩盖不住那从骨子里透出的贵气。
世子妃对赵时晴深深一礼:“妾身多谢二小姐和令师护佑我儿,若没有二小姐师徒,我们母子怕是这辈子也没有相见之日,另外,妾身想认我儿的养兄为义子,不知二小姐意下如何?”
世子妃已经知道赵时晴的真实身份,她也从泥鳅和小宝口中知道,这小哥俩昔日在京城时过得十分艰难,直到遇到赵时晴,赵时晴将他们带在身边,他们这才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就看小宝那白白胖胖的小模样,世子妃便知道,小宝在梁地被照顾得很好。
而世子妃虽然不知道泥鳅是不是自卖自身,把自己卖给了赵时晴,但是无论赵时晴手里有没有泥鳅的卖身契,泥鳅都是赵时晴的人,世子妃想要收泥鳅做义子,必须要经过赵时晴的同意。
赵时晴当然同意。
能做福王府的世子妃,还敢砸了老王妃屋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2/18页)
的女子,她的娘家也绝非普通官宦,泥鳅无父无母,能有这么一位干娘,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我同意,泥鳅在京城时和小宝都是黑户,他们的户籍虽然落在我的庄子里,但是他们没有卖身契,和那些佃户是一样的。”赵时晴一口答应。
世子妃松了口气,两个孩子没有卖身契就好,这位赵二小姐,人还怪好的,没让他们签卖身契,就白养着他们。
世子妃正要再谢,赵时晴却忽然说道:“世子妃姐姐,你不会和离吧?”
世子妃一怔,缓缓摇头:“我暂时还没有和离的想法。”
赵时晴点头:“没有想法就好,我真怕你会想不开去和离。”
世子妃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我为何要和离啊,我有钱有封号有聪明懂事的好儿子,背靠福王府这座大靠山,公婆愧对我,小叔妯娌不敢惹我,就连那个死男人,我也不用伺候,我可不敢保证和离之后还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赵时晴冲她竖起大拇指:“等我姐来了京城,我介绍你们认识,说不定你们会投缘。”
世子妃大喜:“梁王府的大郡主?太好了,我在后宅也听说过她的名字,巾帼不让须眉。”
赵时晴对这位世子妃很有好感,她更希望姐姐来到京城后,能有几个谈得来,又有些能力的朋友,开心或者不开心时,能有人分享,遇到事情,能有人商量。
世子妃和赵廷珞离开时,带走了小宝,临走的时候,赵时晴抱了抱小宝:“不要怕,你娘和你亲哥,还有泥鳅哥,还有我们这些人,都在你身后。”
他含玉匙出生,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不能拥有普通人的平静生活,今天晚上无论顺利还是危险,全都是他必须要经历的,他一旦站到那个位置,便再也无路可退,哪怕回到白鹤村去做一个农夫,也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必须往前走,跟着他的母亲和哥哥,一往无前。
母子三人离开后,泥鳅怅然若失,赵时晴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别难过,世子妃要收你做义子,到时你和小宝还是兄弟。”
“你小子有啥难过的,倒是我,我才是真的难过呢,小宝多可爱啊,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可爱的小孩子。”
慕容琳琅不知何时走进来,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她真的很喜欢小宝。
赵时晴嘟起嘴巴:“当年你拐我时,也是这样和我父王说的,你说你第一次遇到我这么可爱的小孩子,怎么,我和小宝到底谁才是你的第一次?”
慕容琳琅皱起眉头:“是吗?上次我也是这么说的?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咦,凌波呢,我去找凌波!”
说到最后一句时,人已在屋外。
赵时晴抚额,师父总是长不大,徒弟有什么办法?
转眼便到了晚上,夜幕降临,京城的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看灯会。
灯会设在报恩寺,当然,报恩寺只是一个地名,早就没有了寺院,只留下一座钟楼。
离得远远的,便看到一座由彩灯组成的灯山,姹紫嫣红,五光十色,那便是钟楼。
而距离报恩寺不远,有一座望仙楼,亦叫望仙塔,据说当年老皇帝,也就是太上皇的父亲还在世时,曾在此处见到仙人,望仙楼因此得名,此楼也成为皇家圣地,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永嘉帝,想要与民同乐时,就会登上望仙楼。
其实说是与民同乐,其实望仙楼下重重把守,百姓们进不来,也看不到望仙楼里的皇帝。
而为了这难得一次的与民同乐,早在多年前,便在望仙楼外修建了一座玉带桥,这座玉带桥平时有栏杆围着,旗手卫把守,只有皇帝想要与民同乐时,才会与望仙桥一起开放,到时皇帝会经过玉带桥登上望仙桥,而王孙贵胄,宗室勋贵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也会走上玉带桥,和皇帝一起与民同乐。
泥鳅早就恢复了以往的朝气,他指着前面已经被各式各样的彩灯圈起来的一片空地说道:“就是在那里踩高跷,我打听过了,除了踩高跷,还有杂耍,肯定好看。”
赵时晴看过去,那片空地的斜上方便是望仙楼,坐在望仙楼上,可以居高临下看到下面的盛景。
他们再想往前走,便发现前面有御林军把守,那片空地也只能远远看到,不能靠近。
沈望星:“说来说去,就是表演给皇帝看的,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只能远远看个影子。”
虽然有无数彩灯,可晚上就是晚上,离得那么远,可不就是只能看到影子。
赵时晴笑道:“无妨,咱们看过好几场高跷了,除非今天演的和前面看过的不一样,否则也不用遗憾。走,咱们猜灯谜去!”
第212章 灯会(一)
别看赵时晴喊着要去猜灯谜,可其实真的开始猜了,她却心不在焉。
慕容琳琅猜得最快也最多,其次是沈望星,至于沈观月,他没来,他被赵时晴强行送去如意舫了,至于他哥是捶他还是抽他,赵时晴就不管了,自作主张的熊孩子,他不挨揍谁挨揍?
转眼之间,慕容琳琅和沈望星便赢了五六盏花灯,大家人手一盏,就连小老头甄五多手里都提了一盏金鱼灯。
小老头提起金鱼灯,在赵时晴的眼前晃了晃:“宝贝大孙女,想啥呢?”
嘴里这样问,小老头心里却在冷哼,刚才旁边的那对男女,明显是来灯会上相看的,宝贝大孙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十有八九是在想萧真那个臭小子。
其实吧,小老头真的冤枉赵时晴了,在她把沈观月送到如意舫之后,就把萧真抛到九霄云外了。
她现在想的是蓝采和。
赵时晴想把蓝采和的事告诉小老头,转念一想,她若是说了,今晚的花灯就别想看了,小老头一定会像赶鸡轰鸭一样,把他们全都赶回家。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那人年纪不大,白白胖胖,手里拿着一盏花灯,正和卖灯笼的讨价还价。
这不是司小胖吗?
司小胖,大名司云飞,他是司胖子的儿子,上次赵时晴去刑部废了朱玉的命根子,就是司小胖把她送过去的。
只是赵时晴认识司小胖,司小胖却不认识她。
那次去刑部,赵时晴是易容过的。
赵时晴看得仔细,司小胖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陪家里人一起来,身边也没有朋友。
虽说京城人喜欢逛灯会,可是放眼望去,如司小胖这样独自一人来逛灯会的真没有,赵时晴也只看到这一个。
莫非他是来相亲的?
正在等着和某个姑娘相看?
但是赵时晴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司小胖很警觉。
是的,他察觉有人在看他,猛一抬头,正对上赵时晴的眸子。
司小胖迅速交钱,拿着那盏灯笼便消失在人群中。
如果他真是来相看的,看到有小姑娘在看他,他的第一反应不会是这样的。
他会猜测这个姑娘会不会就是他要相看的姑娘。
赵时晴心中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3/18页)
惑,正想跟上去,却猛的想到了萧真。
司小胖是萧真的人。
莫非是萧真让他来的?
莫非萧舅舅要做点什么?
赵时晴悄悄瞟向甄五多,小老头肯定不知道,若是知道,一准儿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出来。
正在这时,人群里爆发出了一阵惊叹:“快看,望仙楼点灯了!万岁爷来了!”
望仙楼连同玉带桥原本也有灯,只是现在更加绚烂,更加璀灿,宛若瑶池仙境一般。
赵时晴霎时便被眼前的盛景迷住了。
梁地也有灯会,梁地也有擅做花灯的手艺人,可是到了京城才知道,原来灯会还能这样灿烂夺目。
这时,望仙楼下那被圈起来的地方,开始燃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之后,杂耍班子便开始表演了。
赵时晴喜欢看杂耍,可是杂耍要离得近些才好看,现在远远看过去,什么都看不到。
忽然,眼前一花,一个人跳到她面前:“阿宝姐,是你吧?”
赵时晴笑了,跳到她面前的这个小孩是燕十一。
燕十一身后还跟着两名护卫。
“小十一,你也来逛灯会啊。”话一出口,赵时晴便想起来了,卫国公府是有资格登望仙楼的。
“你要去望仙楼?”
燕十一笑着说道:“是啊,我爹和我娘已经去了,我过来买个花灯就过去找他们。”
赵时晴想到了赵廷珞,问道:“你看到小珞珞了吗?”
燕十一哼了一声:“看到了呀,就刚刚,他带着一个小孩溜进去了,我和他说话,他都没理我,哼!”
燕家和赵廷珞交好的是燕九,赵时晴听萧真说过,梦里那一世,他们长大后也是好朋友,燕十一年纪小,还只是哥哥们的小跟班,赵廷珞不理他,显然是不想把燕家牵扯进来。
赵时晴笑着问道:“你要买什么花灯?怎么不等见过皇上再买?”
燕十一:“我要买小鸭子灯,去年就没买到,阿宝姐你不知道,去年我就是先上望仙楼,可是等我下来时,小鸭子灯已经卖完了。”
赵时晴忙道:“那你快去买吧,不要和侍卫走散了,灯会上有拐子,小心些。”
燕十一:“我知道,我会注意的,阿宝姐再见!”
说完,他便蹦蹦跳跳地跑去买小鸭子灯了,两名侍卫连忙跟上,生怕这个小祖宗一眨眼就不见了。
没过一会儿,燕十一不知从哪儿又钻出来,手里多了两盏小鸭子灯。
“咦,你怎么又回来了?”赵时晴好奇地问道。
“阿宝姐,你想不想上去看看?”燕十一指了指前面的玉带桥。
赵时晴一怔,心里忽然有点激动:“你能带我上去?”
燕十一:“能啊,不过不能上到最上面,也见不到皇帝,但是可以在下面的大厅里吃吃喝喝看杂耍,赵廷钰赵廷钢他们肯定也在。”
赵时晴问道:“你大哥呢?他在吗?”
燕十一摇头:“我大哥才不来这里呢,他来了大家还怎么玩啊。”
赵时晴失笑,但是却起了进去看看的念头。
她跑到甄五多身边:“外公,我遇到我姐的小叔子了,他说能带我去望仙楼,另外几个朋友也都在那里,你放心,我们就是在一楼吃吃喝喝看杂耍,不见皇帝,也不惹事生非。”
生怕甄五多不答应,赵时晴扯着他的衣袖撒娇:“要不你让人在这里等着我。”
甄五多原本不想答应,可是转念一想,宝贝大孙女本就是梁王府的二小姐,还是上了玉牒的,这望仙楼本就是能去的,可却要委委屈屈跟着自己在外面,想看杂耍也只能远远看个影子,唉,宝贝大孙女太可怜了。
“好,我让人在外面等着你,这个你拿着,有危险就打开。”
说着,甄五多把挂在腰间的一枚玉石把件解下来交给赵时晴。
赵时晴认识这东西,这是以前甄五多当海盗时,海上用来传递信号的,原本是竹筒,赵时晴嫌丑,小老头就让人改良了,竹筒换成玉石,还是用一次就废了,赵时晴舍不得,一次也没用过,小老头给的那几支,都被她压箱底了。
赵时晴接过那枚把件,冲甄五多说道:“这下您放心了吧,那我们走了?”
小老头挥挥手:“身上有钱吗?”
“有!”赵时晴说完,便拉着燕十一往玉带桥去了,走了几步,又跑回来,“外公,你们逛完了早点回去,留几个侍卫在这里等着我就行了。”
她隐隐有个预感,今天晚上,灯会上一定不会平静,所以还是让外公他们早点回去吧。
原本赵时晴还以为,燕十一要和守门的金吾卫说点好话,才能把她带进去。
却没想到,燕十一只是拿出卫国公府的牌子,对金吾卫说道:“帖子在我爹和我娘那里,我去买灯了,来晚了。”
守门的金吾卫笑着问道:“燕世子没来?”
燕十一:“我大哥忙。”
金吾卫笑道:“也是,燕大侠最忙。”
赵时晴跟着燕十一走上玉带桥时,才意识到自己就这么轻而易举进来了,燕十一的两名侍卫并没有跟着一起进来,和其他府上的下人们一起,在外面候着自家主子。
燕十一低声向她解释:“每家可以多带两人过来,一般都是各家关系好的表亲干亲,我大哥没来,我家本来就少来一人,你又是姑娘,金吾卫八成以为你是我家哪位表小姐,别说盘问了,他们多看一眼都是冒犯。”
赵时晴明白了,也庆幸她今天出门时精心打扮了,若是像平时那样,一身粗布衣裳就到处跑,也没人相信她会是卫国公府的表小姐。
站在玉带桥上,便能将正在表演的杂耍尽收眼底,只见一个身姿妖娆的女子,头上顶着高高一摞碗碟,那女子嘴里衔着一个铁架,架子上竖着三根蜡烛,烛火跳跃中,女子脚上勾起一只碗,向上一扬,那只碗飞起来,女子身子向前一探,那只碗便稳稳地落在那一摞碗碟之上。
赵时晴和燕十一齐齐发出一声惊叹,绝了,真是绝了!
“切,这有啥好看的,大惊小怪!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德性。”
耳边忽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赵时晴和燕十一侧头看去,便看到说话的是一对少年男女,两人衣着华丽,相貌有几分相似,都是丹凤眼,高颧骨,虽然生得不错,却透着几分凉薄之色。
赵时晴看一眼就懒得看了,她不喜欢这种相貌的人。
燕十一却没有她的好脾气,立刻出言嘲讽:“是吗?我听说这些杂耍都是四殿下精挑细挑的,难道不好看吗?也是啊,四殿下只想着陛下的喜好,忘了征求你们尤家的意见了,一会儿我见到四殿下,一定提醒他,让他下次先问过你们。”
兄妹二人脸色大变,哼了一声,便快步离去。
见他们灰溜溜走了,赵时晴问道:“这两人是谁啊?”
燕十一说道:“这是尤大郎和尤三娘子的,他们是尤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4/18页)
的娘家侄子和侄女,也就是四皇子的表兄和表妹。”
赵时晴噗哧一声笑了,难道刚刚燕十一会这样说,这尤家是怎么教孩子的,他们难道忘了,他们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四皇子吗?
赵时晴一早就听萧真说过,四皇子的生母尤嫔并不受宠,而且还是个遇事拎不清的,四皇子上赶着讨好皇后娘娘,就是因为在宫里他没有靠山,亲娘靠不上,所以他想给自己换个娘。
赵时晴虽然没有见过尤嫔,可是看到尤家兄妹,就能明白萧真口中的拎不清是什么意思了。
这尤家,不给四皇子拖后腿就不错了。
进了一楼的大厅,赵时晴果然看到了几个熟面孔。
碎大石和燕家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全都在,燕家的几位老爷虽无爵位,但有官身,燕八他们几个都是跟着各自的爹娘一起来的。
燕十一把另一盏小鸭子灯给了燕十二,燕十二开心极了,大家看到穿女装的赵时晴,全都觉得新鲜,尤其是碎大石兄弟,两人遗憾得不成:“完了完了,又少了一个好兄弟,这日子没法过了。”
赵时晴笑,她这几个朋友真不错,看到她从男变女,接受良好,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问这问那。
是的,燕家的一群不问,有可能是燕侠叮嘱过,可是碎大石兄弟也不问,那就是情商高了。
赵时晴问道:“你们看到小珞珞了吗?”
燕九说道:“他上去了,咱们就等着吧,我八哥在上面,估计就快要有消息了。”
其他人一脸平静,只有燕十一好奇地问道:“等啥消息?”
燕九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燕十一张大嘴巴,看向赵时晴:“阿宝姐,你也知道?”
赵时晴点点头,碎大石兄弟说道:“我阿爷今天原本不想来的,我们俩把他扛来的。”
燕九:“我让赵符把他家老太爷给忽悠来了,老赵家的宗室里,他家老太爷辈份最高。”
碎大石兄弟猛点头:“没错,赵符他家虽然不是嫡支,可是辈份高,我阿爷见了他家老太爷,也要叫声叔公。”
碎大石兄弟的阿爷是禄王,禄王是太上皇和福王的兄弟,他的叔公,同样也是太上皇和福王的叔公。
年仅八岁的燕十二:“还有我还有我,我让赵西把他爷他爹全都叫来了,嘿嘿,赵西他爹昨天晚上拉肚子,今天两眼发花,原本不想来的,赵西在地上打滚,他爹没办法,硬撑着来了。”
赵西是燕十二的同桌,两人一起闯祸一起罚站一起被叫家长,赵西的爹,是宗人府的赵胜。
赵时晴眨眨眼睛,看来这一天功夫,小珞珞做了很多事啊。
这时,又有其他的勋贵子弟过来打招呼,赵时晴坐在一群半大小子中间很是乍眼,但是细细一看,她左边是六岁的燕十三,右边是五岁的燕十四,便猜到这可能是卫国公府的亲戚,原本还想调侃几句,可是想到老燕家的不讲理,便讪讪走了。
今天来之前,家里再三叮嘱过,千万不要在御前打架,更不要招惹燕家的那些祸害,否则大正月里跑到他们家拆房子,这谁受得了?
正在这时,只见一直没有露面的燕八从楼上跑了下来,众人看到他,全都站了起来:“八哥(老八),是不是有消息了?”
燕八气喘吁吁:“小珞子一对二,把他阿爷阿爹的脸按在地上磨擦,爽,哈哈,太爽了!”
第213章 灯会(二)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前,永嘉帝在皇后的陪同下,登上望仙楼。乔贵妃以及数位育有子女的嫔妃跟在后面。
永嘉帝膝下九位皇子,除了已经就藩的静王没来以外,二皇子也没有出现,甚至就连二皇子妃和他们的孩子不知为何也没有来,还有一位没来的就是被禁足的五皇子,除了这三位,其他六位皇子全都到了,最小的两个是被乳娘抱着来的。
以往这样的盛事,丽太妃都会露面,可是今年却出人意料地没有来,反倒是一向最爱清静的孟太妃,在女儿佳宁长公主和两个外孙子的陪同下登上了望仙楼。
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也抱着他们的小女儿甜宝来了,这也是自从他们的长子萧真“去世”之后,二人第一次公开露面。
往年的上元节,帝后也会登上望仙楼与民同乐,可是却没有今年热闹。主要原因就是今年独出心裁的杂耍。
杂耍班子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几个白白胖胖的福娃娃满场翻跟头,翻着翻着,竟然飞了起来,小手一抖,一幅写着国泰民安的红绸从天而降,四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正对着望仙楼的观景台。
永嘉帝心情大好,当即便看赏,在场的嫔妃宗室勋贵以及权臣贵眷也一起称好,还有人称赞四皇子的差事办得好,往年都是些中规中矩的歌舞烟花,哪有今年的喜庆?
这时,赵廷珞领着一个小孩跑了过来,福王爷看到他们,脸色一白。
今天要出门的时候,他和王妃装扮好了,却只看到世子和世子妃,没见赵廷珞。
世子妃淡淡说道:“他进宫了,到时跟着宫里的娘娘们一起去。”
世子妃话音未落,世子便道:“他都十岁了,还整日往宫里跑,早晚会让人说闲话的,你这个当娘的是怎么管的?”
世子妃看向他,目光锐利如刀:“说闲话?世子还怕被人说闲话吗?也是,世子做过的那些事,从嘴里说出来都嫌脏。”
福王眼见这夫妻俩又要吵起来,连忙说道:“时辰快到了,走吧走吧。”
那个时候,他只顾着灭火,却忘了多问两句,以前赵廷珞虽然也时常进宫,可是逢年过节需要全家一起出席的场合,赵廷珞都会提前回来,跟在祖父和父亲身后。
这一次,赵廷珞不太对劲。
可是已经晚了,现在说什么也来不及了,福王眼睁睁看着赵廷珞牵着那个小娃娃走到了皇后面前。
福王缩在袍袖下的手悄悄握紧,他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而此时,赵廷珞已经站在帝后面前,他的一只手紧紧牵着小宝。
皇后自己没有儿子,特别喜欢这个自幼养在宫里的孩子,尤其是赵廷珞和四公主差不多大,如果赵廷珞不是福王府的嫡长孙,皇后都想过继了。
“小珞,这是哪家的孩子?”
皇后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娃娃身上,这个孩子生得可真好,白白胖胖,玉雪可爱,尤其是刚看了那几个扯红绸的胖娃娃,一转眼便又看到一个,而且这个离得近,看得更清楚,比那几个练杂耍的胖娃娃更有福象。
“皇后娘娘,你猜猜看,他是谁?”赵廷珞笑嘻嘻,又看向永嘉帝,“皇上伯伯,今儿个上元节,外头好多猜灯谜的,您就当这是小珞出的灯谜,皇上猜中了,就给小珞一个彩头?”
永嘉帝心情正好,眼前的两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也让他多了几分欢喜。
“怎么,朕猜中了,还要给你彩头?不是应该你给朕彩头吗?”
赵廷珞嘻嘻一笑:“我倒是想给,可我给不起啊,整个天下都是您的,小珞的福气也都是您给的,所以还是您给小珞吧,您就可怜可怜小珞,猜个谜给个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5/18页)
”
永嘉帝给逗乐了,对皇后说道:“他这小油嘴儿,都是跟谁学来的?”
皇后嗔道:“还不是皇上您给宠出来的?”
永嘉帝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一起笑,禄王看向一旁的福王,他这个哥哥不地道,就会让孙子在皇帝面前耍宝。
赵廷珞又道:“皇上伯伯,您和皇后娘娘谁先猜?”
皇后笑道:“当然是皇上先猜了。”
永嘉帝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娃娃脸上,他做了十年皇帝,积威甚重,大臣们若是被他这样打量,早已吓得全身发抖,可是面前的小娃娃,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挺了挺小胸脯。
永嘉帝忽然觉得小娃娃有几分面熟,他又看向一旁的赵廷珞,赫然发现,两个人的眉眼竟然生得一模一样,就是赵廷珞长开了一些。
他猛的想到了那件往事,福王府丢过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找回来了?
他还记得福王府曾经找回过一个孩子,后来证实找错了。
虽然福王府把这件事压下来了,可是锦衣卫私底下调查过,那个假孩子其实是福王世子的外室子。
这虽然是丑事,可对于皇室宗亲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永嘉帝巴不得福王府禄王府,甚至八大王的子孙们个个都是不学无术的废物,所以他并没有问责,只是在心里给福王府记上了一笔,将来给福王府降爵时,这便是证据。
可眼前这个孩子,长得和赵廷珞有六七分的相像,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如果是真的,福王府不是应该立刻便通知宗人府吗?
他还记得当年那个假孩子一找回来就报给宗人府了,是世子妃跑到宗人令家里哭闹了一场,这件事才搁置下来,直到福王府把那孩子送出府去,那孩子也没能记在宗室族谱上。
一个连世子妃这个做娘的都不认的孩子,都能报到宗人府,眼前这个为何没有?
永嘉帝的目光再次落到赵廷珞脸上,他在那孩子的眼睛中看到了一抹祈求。
这孩子在求他?
他忽然开口:“小珞,朕猜不出,你来解谜好不好?”
赵廷珞早就做了两手准备,现在永嘉帝让他来说,那他就说。
他拉着小宝一起跪倒在地:“皇上伯伯,皇后娘娘,这是我弟弟,我亲弟弟!”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
在场的全都知道福王府丢孩子的事,关于这件事的真相,京中也有几种说法,说的最多的便是妻妾相争,连累了孩子。
永嘉帝看向福王和福王世子:“原来皇叔已经寻回了丢失的孙儿啊。”
福王正要开口,福王世子却抢先说道:“陛下,您不要见怪,都是小孩子胡闹,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个孩子。”
说着,他瞪着赵廷珞:“你这个孽障,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焉能让你胡闹,看我回去不收拾你!”
赵廷珞却像是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转身对皇后说道:“皇后娘娘,小珞大着胆子想求您一件事。”
皇后凝眉,问道:“你有何事要求本宫?”
赵廷珞一把将小宝推到面前:“皇后娘娘,小珞想求您收留我弟弟,给我弟弟一个容身之处,护我弟弟周全,让他能够平安长大。”
满场哗然!
堂堂福王府的长房嫡孙,却要求皇后庇护周全,那福王府难道是虎狼窝吗?
福王只觉老脸发烫,这些年他在皇帝面前早就没有脸了,世上谁不知道他是个泼皮王爷,想当年他年轻的时候,在太上皇面前打滚的事情都做过,后来老了,家里也不安宁,不知让多少人看了笑话,可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他平平安安历经两朝。
他一直都认为这些在脑袋面前不算什么,他那些兄弟,如今还活着的,除了太上皇,就只有他和禄王两人。
正是因为他们两个最无能,才能活到现在。
那些聪明能干的,要么被戚太后害死了,要么被太上皇整死了。
因此,他从不把外面的那些嘲笑放在心上,那些人没有投胎在皇室,他们懂个屁!
可是现在,孙子的一番话,却让他想要找个洞钻进去。
大孙子就是在宫里养大的,现在二孙子也要送到宫里,而且还是以寻求庇护的名义。
堂堂福王府,竟然容不下两个嫡孙!
他正要跪下请罪,福王世子却再次开口:“皇后娘娘,您不要听这个逆子胡说八道,臣全家都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来的野孩子,您快点让人把他们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