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1/15页)
第201章 嫁给我委屈了?
自从十月初康熙奉皇太后从塞外回来,太后精神就有些不振,为此连最简单的生辰贺寿都取消了。
本以为是路上劳累、养一养就好了,谁知道进了十一月,竟直接病了,还一日比一日严重,直至十二月过半,太医院给出暗示,礼部和内务府已经开始准备后事。
康熙情况也不好,朝事劳累,又为太后伤心,没多久也病倒了,腿脚更是浮肿的难以成行,只这人越老越犟,死活不肯歇息养病,便是要人抬着,每日也不落下朝会和看望太后。
甚至在这之余,他还重提立储之事,仿佛生怕朝堂不够忙乱、自己不够累似的。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朝臣和皇子们关于立储这件事的神经坚韧了不少,加上太后如今状况,只要不蠢,都知道这时候跳出来争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致打哈哈,都想着先把太后她老人家送走再说。
在即将封印之前,皇太后终是在孝子贤孙的环绕下溘然长逝,康熙悲痛不已,割辩以示哀思,并下旨停年宴。
康熙五十六年的除夕格外安静,往年布满天空的烟花一点也不见,丝竹歌舞声更是销声匿迹,雍王府正院内,一家子挤在暖阁,吃着零嘴闲聊,等到过了子时,齐布琛和胤禛一人给发了一个红包,才将孩子们都撵去睡了。
“明天早上可以睡个懒觉了。”齐布琛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感慨道,“真好啊。”
胤禛躺在另一个被窝里,无语道:“平日里是谁不让你睡懒觉了。”
齐布琛侧过身子:“那能一样吗?过年不睡懒觉那能叫过年?”上辈子过年最盼望的不是吃喝红包,而是能睡到自然醒还不被骂,自从来到这儿,过年都是她最累的时候,别说睡到日上三竿了,连平日里都不如,每天都要凌晨四五点起来收拾准备入宫,今年可算不用了。
胤禛也侧过来面对她:“那看来嫁给我还真是委屈你了,这么多年都没过上个好年。”
齐布琛讪讪笑道:“嘿嘿,那倒也不至于这么说。”
胤禛却突然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脸:“辛苦你了。”
齐布琛一脸懵:“……啊?”
胤禛失笑,捏了她鼻尖一下:“没什么。”
齐布琛挠了挠有些发痒的鼻尖,嘟囔道:“莫名其妙。”但她很快便转移了注意力,“你说,等开印后,立储这事儿会掀起多大波澜啊?”
虽然她知道康熙最起码还能活个五年,但别人不知道啊,在大多数人看来,康熙如今已经是高寿了,如果放在皇帝里比,甚至都是长寿了,到了这个年纪,人说没就没是很正常的,何况康熙如今病了也有两月有余呢。
万一这一病像太后一样没撑过去呢,如今东宫未立,到时候得多乱啊。
所以还是趁早将储位定下来比较好。
胤禛却不接她的话,翻身躺好,闭上眼道:“与咱们无关,过了初五就回圆明园,快睡吧。”
“啧。”齐布琛撇撇嘴,不甘不愿地摆好入睡姿势。
五十七年的时间感觉特别快,一不留神就到了朝廷开印的日子,齐布琛也包袱款款地回到了圆明园,为今年回航的船队规划接下来的东洋贸易。
这日刚好去胤禛书房找资料,发现他神色凝重。
“怎么了?”齐布琛好奇问道。
胤禛吐了口气:“刚得的消息,朱天保满门抄斩,其他人拘禁、流放不等。”
虽然早知情况不会太好,但没想会这么迅速,前后还不到半个月,齐布琛神色也凝重起来:“秋后?”
“立斩。”
齐布琛倒吸一口凉气,那就是毫无转圜余地了。
昏暗的室内,弘皙独坐其中,仿佛泥偶木胎,没有一点儿生气,阿玛没有希望了,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认知到这一点,同时也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想法有多么天真可笑。
这些年,虽然阿玛被圈禁,但他却一直被皇玛法带在身边,皇玛法对他的态度也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没少对外夸赞他贤能,这让他不由自主地在心底生出期望,或许,皇玛法虽然对阿玛失望,但对他还是颇为看好的?
所以,在去年底皇玛法重提立储之事时,他没能忍住,暗中联络了还支持阿玛的旧部,他倒也没想真能一口气把阿玛抬上去,只不过是想着先试探一下皇玛法的态度,再以图后效。
朱天保只不过是一个翰林院检讨,位卑言轻,又是科举清流,他上一道复立的折子,一方面不会太引人注意,另一方面也是名正言顺,毕竟儒家向来支持嫡长制。
谁知道,不过这么一个小小的试探,皇玛法的反应却是雷霆万钧,抄斩朱家满门也就罢了,竟还将太子旧党剩下的小猫三两只也连根拔起。
阿玛没希望了,身为其子的自己难道还能有希望?弘皙不是做白日梦的人。
不知枯坐了多久,弘皙才动了动身子,发出沙哑的声音:“来人。”
雍王府,杨和光与弘晖一坐一立。
“……可以确定,宋博就是吴存礼安排在京城的主事人,不止那家私宅,城中还有酒馆、戏楼等几处铺面,档次不等,主要接待不同的人。”杨和光一一细数过去,“……上至王府,下至太监,都多有笼络,人数或高达百人。”
弘晖看着杨和光呈上的资料,眉头皱的死紧:“……我记得,皇玛法是不是曾夸过这位吴大人‘好官’?”
杨和光低头敛目:“是,前岁吏部考功之时。”
弘晖不敢说他皇玛法的不好,只心中还是忍不住腹诽,好大一‘好官’,只从这账面上看,这位吴大人在这几年在京城花的银子可不下十万了。
——他那些叔叔们,家底能有十万的恐怕也就九叔了吧?
自家不算,自家主要是额娘能干,全家都靠额娘的嫁妆养着呢。
“咱们家与这位吴大人有什么渊源?”弘晖问道。
杨和光还真去问了林长青:“这些年没什么来往,不过在世子您幼时,王爷随驾南巡,与吴大人有些交集,山房那边有几位大师傅,便是王爷借了那位吴大人的道带回来的,不过当初南巡路上地震的时候,王爷有帮这位吴大人说过话,早结清了。”
弘晖微微颔首:“他们没找上咱们府上的人?”刚他可瞧见了,三叔、八叔、九叔、十四叔身边都有人与这宋博交好。
杨和光道:“有的,不过都被苏公公和林公公处理了。”次数多了,那边知道雍王府难搞,也就不再白费心力。
弘晖满意地点点头,同时有点羡慕阿玛身边人那么能干,还有额娘,手底下能人也不少,所以他不由叮嘱了一句:“你没事多与苏培盛林长青请教请教。”
杨和光当然无有不应。
弘晖又问:“法善呢。”目前看来,法善和吴存礼这边有关系的可能倒不大。
杨和光踌躇了一下才开口:“奴才倒是遣人一直跟着那法善,但他除了来堵您之外,便是在花楼醉生梦死,后来没多久被人套麻袋打了,大病一场,至今还卧床不起,没找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2/15页)
弘晖眉头微蹙:“他没与人接触?”
杨和光愁眉不展:“接触的人倒不少,但差不多都是在花楼里见的,三教九流都有,咱的人……咱的人对那些地方不熟,有些跟丢了,有些跟到了却也没有什么发现。”
杨和光办事,当然是用弘晖的心腹,但一来弘晖如今毕竟只是世子,手上人手不多,二来,因着风气的缘故,齐布琛对儿子身边的人要求更高,就怕他被带坏了,人都是再三筛选过的,还时不时敲打,所以弘晖身边的人皮可紧得很,某些地方根本不敢去,生疏也是必然的。
“……”弘晖也没法怪他,只能道,“打他的人呢?”
“一群流氓混混,打了人就跑了,武城兵马司抓到两个,说是有人花钱让他们去的,但雇主是谁,他们却不知道,也不知道原因,只说是法善得罪了人。”
弘晖捏捏眉心,这时候不是说有钱有势就什么都能查出来的,尤其是城北那边聚集了三教九流的地方,连五城兵马司都说不清有多少人。
“继续盯着吧。”
弘晖本意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也让手下人练练手,谁知却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
呃,也不能说喜。
“弘皙,十四,隆科多?”胤禛的眉头从弘晖提到这三个名字起,就没放下来过。
弘晖回道:“是,儿子本来只是让人顺便盯着那几栋宅子,谁知道昨晚却是瞧见这几位先后从同一栋宅子里出来。弘皙堂哥和隆科多几乎是前后脚出来,不过是从不同的仪门,十四叔是在他俩之后又两刻钟才出来的,与弘皙堂哥走的是一道门。”
胤禛沉思良久后,才道:“我知道了,这事你不用再管,人也撤回来,让他们别漏了口风。”
弘晖应道:“是。”又有些好奇地问,“弘皙堂哥是找隆科多为朱家说情吗?”
胤禛面无表情:“朱天保人头都落地了,还能说什么情,行了,回去吧。”
察觉到阿玛不想他多过问这件事,弘晖也就闭嘴离开。
第202章 意外
朱天保的结局仿佛是一道号角,整个正月,虽然朝廷上下看似都在忙碌太后的丧礼,但背地里纠纷却不断,因太后丧事出错被贬斥降级的官员数不胜数,包括马齐、李光地、萧永藻、嵩祝等大学士都未能幸免。
一面借口贬斥朝臣,另一面却又下旨,令大学士、九卿等皇太子衣冠朝服、应行礼仪查明裁减定议。
齐布琛甚至在心中猜测,康熙莫不是被刺激的精分了?
在这些纷纷扰扰下,宗人府却是突然上报,弘昱病重去世。齐布琛听到这消息时有些恍惚,弘昱才多大?才二十三吧,大好的年华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呢?
齐布琛都如此,更遑论康熙,虽然他孙子众多,夭折者更是不少,但弘昱毕竟是他最大的几个孙子,又从小在宫中读书,早年康熙对他也是颇为喜爱的,即便他阿玛被圈禁,也没迁怒到他身上,如今忽然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沉浸在太后去世的悲痛中的康熙如何受得住。
才略略缓了些,二月初一,宫中贵人陈氏诞下皇二十五子,但出生后不过两个时辰便没了生息,在这连番打击之下,康熙本已有起色的病症竟又重了二分,甚至因此停了两日朝会。
再次上朝之时,下发谕旨,将废太子及朱天保等人又拉出来痛骂了一回,弘皙代父请罪,心中更加凄凉。
是日,弘皙低调自府中后门离开,两刻钟后,于一宅院中现身,与出来相迎之人见礼:“二舅。”
庆德回礼:“阿哥客气。”
说起来他二人确实也没什么血缘关系,庆德乃是废太子妃的兄长,弘皙只是废太子侧妃所出,若不是太子废了,太子妃膝下又无子,说不得他二人就是敌对关系了,哪能像现在这样论起亲戚来。
说起废太子娘家,倒是如今废太子一系中保存最完好的,只因石文炳去得早,承袭爵位的富达礼又是庸碌性子,只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活,才没让瓜尔佳氏在先前的浩劫中被牵连。
庆德倒是有野心,但能力不咋地,彼时太子手下人才济济,就不怎么看得上这个大舅子,只给谋了个官位挂着罢了。后来太子倒了,手下人死的死、散的散,庆德这才显出来,如今在弘皙这,他也负责联络内外。
两人也没废话,坐下后便直奔主题:“诚亲王那边怎么说?”
弘皙这阵子虽受打击,却也没一蹶不振,知道自家阿玛没希望后,他便图谋未来,将几个叔叔翻一遍后,弘皙心中还是比较看好三叔,虽然三叔如今在朝堂上的声势不如八叔,但在皇玛法心里,三叔明显比八叔更得看重,况且当初他阿玛被废之事,虽说是大伯主谋,但八叔在里面可没少出力,相比起来,三叔却一直是支持自家阿玛的,如果最后上位的是三叔,那阿玛的结局或许能更好一些,顺便的,自己能得到的也会更多一些。
所以,朱天保等人出事后,他就联系庆德,让其去联络三叔。
庆德此时却面露踌躇,衡量一二后才道:“阿哥见谅,诚亲王那边,我还没联络上。”
“嗯?”弘皙心中不悦,却也知道今非昔比,没有如以往一般发脾气,“这是为何,可是有什么难处?”
“倒也不是有难处。”庆德左右环视一二,确定了此处的隐秘性,才靠近弘皙低声道,“阿哥可知,上次我与阿哥见面时,佟三爷也在此处。”
弘皙眉头一下拧起:“隆科多?”
“是。”庆德道,“前次我不是先走,路上发现有随身东西不见了,便使人回来找,谁知正撞上了佟三爷从东仪门离开。”
弘皙有些疑惑:“他来这里做什么?”
庆德道:“我也好奇,所以使人去查了,佟三爷是在这里与人会面。”他面色神秘,“阿哥可知会面的是谁?”
弘皙有些不喜他卖关子:“谁?”
“十四爷。”庆德的语气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
“十四叔。”弘皙喃喃重复道,同时心情沉重,难道,八叔竟连隆科多都拿下了?他也不怕步自家阿玛的后尘?
弘皙心下思量,面上却道:“这与咱们有什么关系?”
庆德道:“阿哥有所不知,我那手下行事不密,打探之事被佟三爷察觉了,但佟三爷却没来找我,找来的是十四爷,十四爷使人递话,想与阿哥见面。”
弘晖脸色阴沉,这位好‘二舅’知道他在说什么吗?而且行事不周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吗?要不是手上实在没人,他真不愿意搭理这位‘二舅’。
“你给人回话,不见。”弘皙语气已经十分不好。
庆德有些着急:“阿哥这是怎么说,见上一面又损失不了什么,何必执着于诚亲王,诚亲王虽为亲王,但声势哪比得上八贝勒。”
弘皙好悬没啐他一脸,蠢就算了,还自以为是:“不必说了,便是为着人子之身,爷也不会向八贝勒摇尾乞怜。”
言罢,直接起身拂袖而去。
这位好‘二舅’着实烂泥扶不上墙,他还是得另做打算。
本以为事情便到此为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3/15页)
谁知他十四叔竟使人直接找到了他府上,当日,来人一直在弘皙府上待至深夜才离开。
立储之事风云又起,前线也不顺利,富宁安带兵一路赶到西藏,却连叛兵的影子都没见着——策妄阿拉布坦早望风而逃了。
这一逃便没了影子,抓不到踪迹,富宁安只能暂时驻扎下来,派出斥候到处寻找。
大军驻扎在外那花销可是不少,户部的银子哗啦啦跟流水一样淌了出去,就在这种情况下,户部尚书穆和伦被御史弹劾挪用军费,康熙一道旨意便将他免了,另换了孙渣齐上位。
穆和伦虽说没有明目张胆地支持胤禩,但他与徐元梦私交不错,徐元梦又是铁杆的胤禩党,所以很难说穆和伦有没有战队。
不过就弘晖的观察,隔壁八叔府上的氛围分明比先前沉默了些。
“世子妃呢?”弘晖下衙回来,却不见范正雅来迎,有些奇怪。
下人回道:“十福晋听说身体不适,世子妃过府探望去了。”
弘晖就没再深究,等范正雅回来才问:“十婶如何?”
范正雅叹气道:“老毛病了,太医也只说让卧床养着,明儿得遣人去和额娘说一声。”
这是应当的,弘晖点点头表示同意。
范正雅又说起别的:“今儿个去看望十婶的时候,还碰上了二叔家的大堂嫂,对我倒是很亲热,还说过阵子生辰宴邀我过去坐坐。”
弘晖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这说的是弘皙堂哥的妻子,他微拧眉头:“大堂嫂和十婶关系不错?”
自从太子被废后,弘皙虽仍然与各家礼尚往来,但却甚少亲自上门,其妻也同他一样,除了宫中节日,宫外的宴请大都不出席。
范正雅摇摇头:“我也不知。”她嫁进来时日尚短,宗室这团亲戚关系都还没摆弄明白,蒙古那边就更不懂了。
弘晖对长辈的事也不太清楚,虽然在京城这俩没什么接触,但谁知道十婶早年与端静姑姑关系如何呢。
“等额娘回来你问问额娘吧。”
齐布琛对此的意见是:“想去就去吧,没事儿,与你们小辈无关。”
范正雅准备赴宴之时,朝廷却是收到了和硕特汗国的急报,策妄阿拉布坦突袭和硕特汗国,拉藏汗与其二子皆被杀,□□和□□也被掳走。
拉藏上书请求大清发兵救援。
满朝哗然,要知道拉藏汗的妻子可是准噶尔首领家族的,虽然这次准噶尔部造反,拉藏汗专门遣人上贡表了忠心,但因着这层关系,富宁安驻军之地也是特意远离了特汗国的,就怕被特汗国突然袭击。
谁曾想到,策妄阿拉布坦没去找富宁安的麻烦,竟先将他亲家一锅端了。
这可如何是好?和硕特汗国可是紧挨着青海的,策妄阿拉布坦拿下了特汗国,会不会由此直接长驱直入进入青海,一路打过来?
这是很有可能的!偏偏富宁安大军却距离甚远,等他带兵跋涉过去,恐怕准噶尔部的人都打到宁夏了。
虽然青海也有驻军,但其中不少精锐都调到了富宁安麾下,剩下那些能挡住策妄阿拉布坦多久,实在难说。
策妄阿拉布坦这一番出其不意的出兵,打乱了大清的排兵布阵,康熙急招大臣商议该如何应对,最终议定,先令陕西就近派兵过去支援,富宁安和四川提督路振扬亦带兵前往。
只是这两人的行军路线艰难,也不知几时能够赶到。
祸不单行,户部正为这多出来的军费开销发愁时,河南又迎来洪灾,刚种下没多久的春苗全淹了。
赈灾这都是老流程了,虽然户部拨银子慢了点,但好在也没耽搁多久,谁知赈灾队伍刚抵达河南半个月,就有人冒死上京告御状,状告钦差郭正安伙同河南布政使贪污赈灾银子,致使河南灾民暴动。
康熙大怒,立时命赵申乔前往河南,将一杆人等捉拿归案。
赵申乔效率奇高,出京不过一月,不仅将事情查的水落石出,涉案人员更是一个都没漏掉。
不过虽然他这边都查的差不多了,刑部却也没有就此结案上报,而是按照程序,再次将一杆人等审了一遍。
谁知这一审,却审出个意外消息来。
“这……”行刑的衙役结结巴巴地看向长官,“大人,这…这要上报吗…?”
他口中的大人脸色却比他还白,双眼发直,犹如失了魂一般。
第203章 蠢货
“你说什么?”刑部尚书一口茶喷在面前的下属脸上,震惊不已。
来人顾不得擦脸,又重复了一遍:“有犯人口供,说康熙三十八年的刺杀另有隐情,疑与…与…与大阿哥和八阿哥有关。”
刑部尚书年纪不小了,听了这话顾不得自身威仪,手捂着胸口难以置信道:“你再说一遍?”
来人说了两遍已经是鼓起莫大勇气,这会儿实在张不开口。
刑部尚书顾自坐着缓了有一刻钟,才颤巍巍地起身:“走,去审讯处。”
他出面也并没能改变结果,甚至犯人知道了他的身份,直接一骨碌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吐了出来,只听得他双脚发软。
刑部尚书在一种魂归天外的状态下走出审讯处,封了知情人的口,然后颤颤巍巍地入宫求见了康熙。
直到听见康熙叫起的声音,刑部尚书飞到天外的魂才落入身体,有了真实感。
但随后,他宁愿自己没有这份真实感。
皇上召见被圈禁的大阿哥!
这条消息像风一样在短短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京城,猜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皇上要释放大阿哥、立其为太子的预兆。
胤禩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他甚至可能是最早产生看康熙要立大阿哥为太子联想的人。
“大哥,你做了什么。”胤禩的问题飘落在风中,无人回答。
还不等各种猜测发酵,胤禩却迎来了宫中天使。
“皇阿玛召见我?”胤禩没想到,今日还有他的事,是大哥在皇阿玛面前提起他了吗?
来宣口谕的太监并不是胤禩熟悉的人,此时板着一张脸催促道:“是,还请八贝勒立刻虽咱家入宫。”
胤禩眉头微蹙:“劳公公稍等,我去换身衣裳。”他想拖延时间打听一下消息。
宣旨太监却不近人情道:“不必,皇上说了,请八贝勒即刻入宫觐见。”
这么急?胤禩心中思虑更重,总有种不好的感觉,没有再试图拖延,他起身道:“公公请。”
进攻的路上,胤禩也试着从这位天使口中套话,但无论他说什么,天使都闭口不言,只说不知道。
胤禩心情更是忐忑,到了御书房,深吸一口气才迈步进去:“儿臣参见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寂静。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仿佛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胤禩跪伏在地,背上好似有一座座大山接连压下,额头已经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4/15页)
见汗意。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胤禩才听到上首传来熟悉的声音。
“三十八年,你可有什么事要告诉朕的。”康熙的声音仿佛北极的冰川,含着无尽冷意。
胤禩心思急转,这是有人告他状了?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发生了什么?对,南巡,刺客,还有什么?敏妃去世,三哥被降爵位,可这些都与他无关啊。还有呢,还有…还有…对了!顺天乡试舞弊案,这事当初受损最大的就是二哥,而出力最大就是大哥了,皇阿玛先召了大哥入宫,又召见自己,所以,是他们在背后动的手脚被发现了,皇阿玛问责来了?
不应该啊,不说这事都过去多久了,只说他们虽动了手脚,但也是二哥他们先行的舞弊之事,何况皇阿玛如今那般痛恨二哥,又怎么会突然捡起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呢?
胤禩脑子里想得多,表现在外却不过是他愣了一瞬,然后磕头道:“儿臣惶恐,请皇阿玛明示。”
“呵。”康熙又问了第二遍,“你当真不知道该与朕说什么?”
胤禩心中一凛,心思急转仍没发现什么问题,只得硬着头皮道:“儿臣确实不知犯了何错。”
话音刚落。
“咚!”
一方砚台直直飞来,砸在胤禩肩头,发出沉闷的声音。
胤禩差点歪倒在地,回过神后顾不得肩膀疼痛,惶恐道:“皇阿玛息怒!儿臣有错,您罚儿臣便是,别气坏了您的身子。”
直到此刻,他也没忘了自己孝顺的人设。
“胤禩!”康熙这一声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尔乃辛者库贱妇所生,朕不计较尔身贱也,细心抚养,岂料你自幼心高阴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
一番疾风骤雨般的喝骂扑面而来,将胤禩砸了个晕头转向,他愣愣地抬起头,看着上首面容扭曲地康熙。
皇阿玛,这是你吗?为何儿子感觉这般陌生呢。
康熙怒骂了好一会儿才停下,倒不是胸中怒气消了,而是身体跟不上,前几月的病虽养好了些,但身体到底不如以往,这会儿都有些喘不上气了。
胤禩依旧抬着头,视线中的一切却都变得模糊,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轻飘飘的响起:“皇阿玛,儿子究竟犯了何错?”
这一问又将康熙问的心火升起:“畜生,你还有脸问!”然后一把将御案上的东西砸向胤禩,“自己看看,朕有没有冤枉你!”
胤禩膝行着,将散落满地的折子捡起,囫囵擦了好几回眼睛,才看清纸上的一字一句。
上面的字他都认识,但连起来怎么就那么荒谬呢?
什么自己与白莲教勾结,为其提供方便,放其上船,制造混乱,行刺杀之事。
他堂堂大清的皇阿哥,会与那些见不得光的老鼠勾结?真的有人会信这种鬼话吗?
“皇阿玛,儿臣……儿臣冤枉啊!”胤禩泣血哀鸣。
康熙却全然不信:“冤枉?人证物证俱在,你说你冤枉?”
胤禩膝行往前走了两步:“皇阿玛,皇阿玛,这都是假的,伪造的。如果真有这些人证物证,当年怎么没人告发儿子?便是当年没机会,这二十年间难道都没机会?怎么就非要等到今日?”
“为什么当年没告发你?”康熙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你再看看这个。”
又一封折子当头砸下,胤禩看完,如坠冰窟。
庞志,武举人出身,早年胤褆有幸领兵时在其麾下效力,因勇武得了胤褆青眼,被胤褆将其带在身边调教几年后安排进京营做了个把总,后胤褆事败,因他官职不高,逃过一劫,但其人崇武,看不上胤禩文弱,并没有同大部分胤褆党一样转而投奔胤禩,当然,胤禩也没有将小卒子的他放在眼里。
后来,其苦于在京城没有前途,走路子调到了河南卫所,远离京城。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两人后半辈子大概不会有什么交集,偏偏,胤禩在这次前往河南赈灾的官员中安插了人,而这个人当年在胤褆身边时,被庞志狠狠得罪过。
今时不比往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庞志也不是什么为民立命之人,将私仇带到了公务上,本来钦差团就和地方官勾结贪污,还指望着当地卫所弹压,庞志又出工不出力,这才使得灾民暴动在短短半月时间就形成规模,惊动了朝廷。
庞志固然没有参与贪污事件,但渎职之罪是板上钉钉的,亦被赵申乔一并拿下,进京路上,这一帮人朝夕相处,庞志眼瞅着仇人仗着身后有人老神在在,哪能咽的下这口气,故而一进刑部大牢,就挑了个人多的时候将其靠山卖了。
不过他到底还念着旧主子胤褆,所以在卖的时候将胤褆摘了个干净,只把胤禩埋了下去。
当然他的口供错漏百出,刑部虽碍于隐秘不敢查,只将一切原样上告,康熙却也不是吃素的,一眼就看出其中漏洞,查出了胤褆在其中的影子,所以才会先召见了胤褆。
胤褆倒是有担当,将一切都背了下来,说这一切都是自己所为,胤禩毫不知情。他说的其实是实话,当初胤禩才多大,他虽然看重这个弟弟*,却也不会让其参与这等隐秘之事。
奈何康熙并不相信,他对胤禩的恶感不是一两天了,早几年就骂过胤禩内心藏奸,但这些年下来,胤禩不但不见消停,反而越发势大,几乎半个朝堂的大臣都为他说过好话,这让越发年老体弱的康熙怎能不心生警惕。
帝王疑心一旦种下,只需一点小小的引子,便能在顷刻间长成参天大树。
更何况,康熙掌握的还不止一个庞志。
“你以为只有一个他吗?”康熙抬手又是几张折页扔下来。
胤禩捡起来一一看过,上面的名字,有的他知道,有的他不知道,但无一例外,都与当年刺杀案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而这些人,都有志一同地指出了他在件事中有留下蛛丝马迹。
胤禩满脸麻木,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最终只吐出四个字:“……儿臣冤枉。”
……
八贝勒府被禁军围了!
何焯第一时间找上了胤禟和胤祯:“九爷,十四爷,这是怎么说,皇上怎么突然就围了八爷府,到底出什么事了?”
胤禟一脸凝重:“我没得到消息,你别急,先安抚好大家,我这就和十四弟进宫。”
胤祯神色严肃,叮嘱道:“你们千万别乱,这种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等我和九哥回来再说。”
等胤禟和胤祯到了宫中,却发现兄弟们来的格外齐,都在等待皇阿玛召见。
看见他俩,所有兄弟都迎上来,胤祉作为带头兄长,一脸严厉地问道:“八弟究竟做了什么糊涂事,惹皇阿玛如此生气?太医到如今都没出来!”
胤禟和胤祯对视一眼,胤禟垂头道:“回三哥,我和十四弟也不知道。”
胤禛面色很不好看:“当真不知道?”
胤祯一脸不忿地道:“四哥你什么意思?什么都不知道呢,就急着给我们扣屎盆子?”
“你……”胤禛怒目。
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200-210(第5/15页)
祺连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不管有什么事还是等皇阿玛好些了再说。”
胤禛一甩袖子,转身离开,胤俄和胤祥面面相觑,想了想,还是跟了上去。
“四哥别跟老十四计较,他一向都是那个臭脾气。”胤俄干巴巴地安慰了一句。
胤禛沉着脸没说话,胤祥扯了扯胤俄的袖子,示意他别说了。
一杆皇子就这么沉默地立在殿外等着。
忽地,梁九功从殿中出来了,所有人立刻迎上去,七嘴八舌地问:
“梁公公,皇阿玛如何了?”
“太医怎么说?”
“要宣咱们觐见吗?”
梁九功团团拱了一圈手:“回阿哥的话,皇上情况还好,太医正在施针,还请诸位阿哥稍后,咱家奉命,要去传召几位大人入宫。”说完,便匆匆离去。
一众皇子面面相觑一会儿,又各自别开视线,心底却不约而同冒出一样的想法。
老八/八哥这是真闯大祸了?
老大人们陆续风尘仆仆地进了宫,给胤祉他们见过礼后就泾渭分明地站在了另一边。
这次没等多久,梁九功便出来传话:“皇上召诸位大人入内觐见。”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所有人齐刷刷地跪下。
康熙没有叫起,只道:“梁九功,宣旨。”
众人心中一咯噔,这什么话都不说,就直接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阿哥胤禩,系辛者库贱妇之子……勾结反贼,行刺御驾,畜生不如,着革去爵位、贬为庶人,发配孝陵守陵,终生不得开释,钦此!”
所有听到圣旨的人都怀疑自己幻听了。
谁?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干什么?勾结反贼,行刺御驾。
这真的不是反贼偷摸写的话本么?
“皇阿玛!这不可能!这肯定是有人陷害八哥!八哥一向孝顺有加,怎么可能勾结反贼、行刺御驾,皇阿玛,请皇阿玛明察啊!八哥冤枉啊!”
胤祯砰砰磕头的声音惊醒了一众人。
还不等有人附和他,康熙凉飕飕的声音便响起:“你的意思,是朕污蔑他?”
胤祯哪敢应这话,只能疯狂磕头求情:“求皇阿玛明察,求皇阿玛明察,八哥冤枉,八哥冤枉!”
胤禟也反应过来,开始磕头:“皇阿玛,皇阿玛容禀,八哥自去岁年底以来,因皇阿玛病痛,日日忧心、辗转难眠,与八嫂每日各跪抄五卷经供奉佛前,只为求皇阿玛身体康健,如此孝心,怎会行那等畜生不如之事,求皇阿玛明察!”
胤禛较他们冷静些,他虽然一向不怎么待见胤禩,但这事太过荒谬了些,实在令人难以相信,是以出声道:“皇阿玛,儿臣不是为老八说情,只是行刺事大,是否还要令三司会审一番?”
徐元梦也反应过来,顾不得暴露自己,连忙道:“是啊,皇上,此时兹事体大,还是要严查才好。臣冒昧,不知皇上是何时遇刺?”
对啊!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都被砸晕了,这最近风平浪静的,皇上是什么时候遇刺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皇阿玛,刺客在何处,儿子要亲去审问他们,为何栽赃陷害八哥!”胤祯抬起晕头转向地脑袋,恼怒地说道。
胤祺瞥了眼满眼焦急的弟弟,暗暗叹了口气,亦出声道:“皇阿玛,不如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查办此案。”
左都御史徐元梦连忙表态:“臣必将此案查的水落石出。”
大理寺卿好奇地看了眼一直维持一个姿势不变地刑部尚书,迟疑了一下后也表态道:“请皇上放心,大理寺上下必定全力以赴,让贼人无所遁形。”
康熙环视殿中百态,冷笑了一声,道:“张枢,你来说。”
一动不动的刑部尚书颤了一下,才缓缓抬起头,在所有人目光汇聚下,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他说完后,殿中陷入了死一般地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事竟是追溯到了快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这殿中许多大臣还在四五品上转悠呢,知道个屁。
至于皇子,虽然那场刺杀他们许多人都亲身经历了,但那时候他们大多都才十几二十多,连差事都没办几件,知道的也都是最后公诸于众的东西,哪晓得什么猫腻。
胤禛也差不多,他记得自己当时还奇怪过,御驾出游的船和随行人员都是要再三检查的,怎么会无知无觉地被人混过去,后来官方解释是白莲教在当地经营时间久,培养了一批身份清白的人,他觉得这解释没问题,还暗自感慨过,白莲教不愧是绵延两朝的逆贼,端的是有耐心。
谁曾想,今时今日,竟挖出了不一样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