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110-120

110-1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在哨站当万人迷的日子 我不要被限制文师尊惩罚啊! 我的魅魔老板 诱哄沉沦[男二上位] 我的爸爸十八岁 忍界养成计划 诱哄沉沦 隐藏美貌的炮灰攻(穿书) 我把老婆拼好了[无限流] 未婚夫是肌肉猛O[GB]

她又强调一次,“我可真不是开玩笑,这会儿正看几家装修公司的报价呢。”

“知道啦!”

要是看到自己的母亲那么辛苦受罪都无动于衷,那她何必再帮扶他跟他合作?

但她相信,刘洋不是个没良心的人。

第二天晚上,余自新接到了雯雯的电话,雯雯哭得打着嗝,“新新,我妈能来了!我哥去接她了!”

“那太好了!”

余自新没说她和二姐跟刘洋签萝卜合同的事。

刘洋回来了。

不仅带着二姑,还带着他奶奶。说要带她去看病。

他真地带回来了一筐萝卜。

小萝卜只有手掌长,没长成呢。萝卜缨子还是绿油油的,根须上还有点泥土。

他的手指缝里是还没洗净的黑泥。

刘洋放下萝卜就哭了,他用力拥抱余自新,“小妹,我——我得谢谢你!谢谢你!辛亏你提醒我了,不然,我以后得后悔死!”

余自新拍拍他的背心。

她没看错人。

刘洋的直男癌发现早,他又早早到了城市,家里也没太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气氛,这直男癌就比较好治,他爸刘家成那直男癌可已经发展到中期了,还得下猛药!继续治!

第114章 看病 他只是不关心

刘洋回老家这三四天海市阴雨不断, 等他回来,季节已经完全变了。

秋风凉飕飕,早上出来散步买早餐的阿姨们都换上了太空棉睡衣, 有的还系上围巾, 路边法国梧桐的叶子稀疏了很多, 花坛里积着厚厚一层树叶, 被秋雨浸湿散发特有的潮味。

刘老太跟着二姑母子一起来了。

来看病。

刘洋问她是什么病, 哪里不舒服,她只说得找个女大夫看,不然她不看。

公立医院看病排队快也要两个小时, 能当天看上就不错了,哪能让你挑拣医生呢?

刘洋头大。

只好向余自新求助。

余自新对这诚心要刁难她二姑的老太太没好感, 但要是不管她,最后一并受罪的肯定还是当人质的二姑,只得求了魏蓝帮忙。

魏蓝一听老太太这要求就猜她是得了某种妇科病,安排她们到海市第二天去看。

联系好医生了,老太太又犯犟了,非不让儿子孙子跟着去。

余自新干脆送佛送到西, 陪着二姑带老太太看病。

到了医院, 大夫问一句,余自新得“翻译”一句,老太太才回答。

要妇科检查的时候老太太又不同意,二姑和余自新劝了半天,又吓唬她,她这才躺上诊床,还觉得羞耻,非要叫余自新给她用外套蒙住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110-120(第6/17页)

大家很快明白为什么老太太这么“作”了, 衣服一脱,所有人闻到一股异味。

二姑纳闷,昨天到了海市才在家洗的澡,怎么会有味儿呢?

医生一看吓一跳,“这种情况多久了?怎么现在才来看?”

子宫严重脱垂,露出阴|道外面,被刘老太用一个类似月经带的布条兜着,脏器和布条接触的地方磨得生出一片片溃疡,有的已经变成灰白色的。

余自新和二姑也惊呆了——这、这要怎么正常生活呢?怎么走路、站立、下地干活儿?

“这得马上作手术。”医生继续检查,“老太太,是不是一躺下就有东西流出来?”

刘老太闷闷“嗯”一声。

“这情况多久了?”

有几十年了。生完第四个孩子就有了。她一直以为是娃生多了憋不住尿,她们那一辈儿的这样的多着呢,哪个不生七八个娃?能养活一半就不错了,她生五个养活了四个,运气好,生十个才养活四个的都有呢。

“我怀疑还有膀胱瘘管。”医生要找这方面的专家来看,刘老太一听是男医生立马摆手,“不行不行!”

余自新又气又急,“肠子内脏都露到外面了,你还忌讳这个呢!人家医生跟我姑父一样年纪,你怕啥?”

老太太还要摆手,她上前搂住她,小声吓她,“钱都掏了!不退。”

老太太没电了。

余自新猜她其实心里还是想求医治病的。谁病成这样会不害怕呢?会不想治呢?她的丈夫肯定知道吧?那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呢?

医生又用蓝色显色剂做了检查,确定是膀胱和阴+道有瘘管,但子宫严重脱垂,很难判断瘘管有几个。

“必须做手术,子宫一直露在外面,溃疡部分反复感染,很可能会癌变。我们建议摘除子宫,瘘管也得缝合。你们回家商量一下,尽快回来复诊吧。”

回家一路上,三个女人在出租车上一直沉默着。

回到家,姑父只买了菜和肉,还没做饭呢,还得二姑动手。

老婆一来,他似乎立刻忘了怎么做家务了。

余自新忍住气说:“姑父,这几天就多给王阿姨点钱,让她也给家里做饭吧!我们肯定还要去医院,回家难道顿顿下方便面?刘奶奶这病医生说了,一定得做手术。”

刘家成吓一跳,“啥?得做手术?”

余自新把诊断书和病例给他,去厨房帮二姑择菜。

刘老太溜达到厨房盯着电饭锅上的指示灯看了半天,“就这么大点儿火,能把饭煮熟?小二家的,你要不还是上火蒸饭吧?”

余自新叫姑父把老太太领走,她急着跟二姑说话呢!

“姑,你有没有妇科这方面的问题?要是有,咱可不能讳病忌医,我陪着你去看!”

二姑垂着头笑,“农村生了几个娃的媳妇,谁没点小毛病呢?”她看余自新神情紧张,又忙说,“我没那么严重。等老太太作手术,我再去做检查。”

余自新搂着二姑,把头靠在她肩上,心里百味陈杂。

怀孕,生育,选择性堕胎,多次生育——她们失去的何止是青春样貌。身材走样,骨质疏松牙齿脱落,漏尿……

刘家成跑来:“新新,这诊断书我看不明白,你来跟我讲讲医生怎么说的!”

余自新大略重复了一遍医生的话,“让咱们尽快做决定。得摘除。”

刘家成愣住,“啊?摘除?”他这才紧张起来,他还以为是什么老年病妇科病,涂点药膏就好了呢,怎么还得摘除?

他本能地问,“不做手术行不行?”摘除脏器,这可不是小事啊!他怕。

刘老太一听,看看儿子,也问余自新,“对呀,不做行不行?”

余自新担心二姑的情况也挺严重,听刘家成这么问,再忍不住从医院回来积在心里那股气,“姑父,你为什么不跟着去医院?老太太第一次进城,她连红绿灯都没见过,电饭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就乐意听她的话呢?她让你不去医院你就不去?现在问我?我是医生么?我得过这个病么?”

刘家成被怼懵了。

再一想,是啊,新新一个小闺女跟着去看这个病,说不定吓到了,他还问什么!

刘家成闷闷说,“是我想的不周全,我还以为……我想着,没那么严重呢。”

余自新气愤地瞪他,你以为、你想着——

刘老太不愿意了,“招娣儿,你咋能这么怼呛你长辈呢?”

余自新不搭理她。

刘家成打圆场,“新新是担心着急。没事,唉,咱们听医生的吧。妈,你就做手术吧,不用担心钱。”

刘老太点点头,又说:“招娣儿,不是婆说你,你改名也就算了,改个花儿啊凤儿的都好,你咋还能把姓改了呢?不孝啊!”

余自新打心眼里厌烦这个故意要叫她招娣儿的老太太,在医院有求于她的时候叫新新,这会儿怎么变回来了?不就是故意的?

她也故意笑嘻嘻说:“改姓怎么就不孝了?您今天去看病的时候,跟你医生说你叫‘刘高氏’?你不也把姓改了?”

“我那是嫁人了!那不一样!”刘老太急忙说。

余自新笑着剥开个橘子递过去,“行,您说啥是啥。您就只当我也嫁人了,嫁给‘余’了。反正闺女不能传宗接代,姓啥都不要紧。这橘子可甜了,快吃吧。”

刘老太气得哽住,又想不出来怎么反驳,接过橘子吃了两瓣才会过意,这闺女哪会好心给她剥橘子呀?这是要让她占住嘴少说话!

余自新气都气饱了,才不想留下吃饭,她跑去厨房跟二姑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刘家成过意不去要送送她,她把他推回屋里,“外面冷,快进去吧。”

饭菜端上桌了,刘家成也没了胃口,埋怨他老娘,“那孩子被她爹妈折磨时你还说他们会遭报应,她改名了哪不对?我看这名字改得挺好,改完名运气都不一样了,当小老板了!洋洋跟我要是没受她照顾,现在怕还蹲在街上举着木牌找工呢!”

刘老太嘟囔,“这小闺女气性也太大了,我不过就是说了句村里人都说的话……”

刘家成放下筷子,“妈,你今天去华西医院看病见专家,是我的面子呀?还是洋洋雯雯的面子?全靠新新托的人!你去做手术是不是还得人家陪着?那你下死劲得罪人家干啥?咋的,非得亲眼看见我和洋洋雯雯给新新赔不是说好话,你这嘴才能消停,是吧?”

刘老太这才不做声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小闺女家气性这么大,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丈夫才能降住她啊!”

刘家成刚拿起筷子,正要夹菜呢,叹口气给他妈夹了块肉,“吃吧!”占住嘴。

宋来娣木着脸不吭声,心里难受。

要不是为了她,余自新才不会陪她们去医院,托了人情谁还?还是余自新还。

她婆婆还一点不知道感激,拿着个长辈的款啰里啰嗦。

余自新回家的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110-120(第7/17页)

上,想起刘老太那讨人嫌的样子,又可怜她,又更加厌恶她,既然自己受过罪,知道当媳妇被搓磨的苦楚,为什么要去折磨媳妇?这样心里就会好受点么?还是,这个家里,她能折磨的,只有媳妇?折磨着媳妇,她才会觉得自己活得值了?

医生说很多多次生育、产程不顺利的妇女都有子宫下垂、漏尿,肛|门膀胱膨出的后遗症,会时常感到小腹坠痛,腰疼,阴|道有异物,她们日夜操劳,会加重病情——姑父难道从来都没看出母亲和妻子的疲劳和痛楚?

还是,他习以为常,也就视而不见?

就像他觉得二姑留在乡下种萝卜是“享福”一样?

要是她和二姐没逼着刘洋回老家挖萝卜,刘洋会不会又长成这样的人?

余自新第一次感到心里的难过急需倾诉,她给李婉晴打电话,说了今天陪刘老太看病的事。

“婉晴姐,他们真的不知道么?没看到?没想到?还是觉得,这就是你们女人应该承受的,受着吧!”余自新轻声哭了,“如果是这样,大家都是人,一样的人,他们怎么会对自己最亲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呢?”

李婉晴叹气,“新新,这世界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别说方悦棠了,就她哥李剑晴,有次魏蓝来例假不舒服,让他回家路上去超市捎两包卫生巾,电话里说了几遍,要带护翼的,他还是买回来没护翼的,也不是夜用的,还问这有什么不同么?不都是卫生巾。

问他为什么买这个,人家答,因为最先看见的。拿了就去交钱了。

魏蓝跟她说这事时气得龇牙,“别看你哥孩子都老大了,还是医生呢,卫生巾为什么要有护翼?一天换几片?为什么要分日用夜用?他懂个屁!很难么?难个屁!他只是不关心!”

对呀,他只是不关心。事不关己嘛。反正痛经的不是他们,用卫生巾的也不是他们,承受生育痛苦和可怕后遗症的也不是他们。

讨厌归讨厌,刘老太做手术那天余自新还是陪着去了。

虽然刘洋和雯雯都想来,但是余自新不让。她让洋洋赶快给她装修,让雯雯好好上课。这两个在她眼里都还是半大孩子,又不怎么会讲沪语,她陪着来更好。

至于姑父,这当儿子的,似乎把老妈交给医生很放心,来是来了,一点不紧张。

刘老太的脱垂是最严重的一级,考虑到她早已过了育龄,医生建议切除子宫,再放一个支架,托住其他内脏,此外还要缝合瘘管。瘘管缝合手术还不一定一次就成功,需要病人术后两个月再来检查。

在手术室外也是干等,余自新甩下姑父,陪着二姑去做检查。

幸好,二姑只是轻微的脏器下垂,但也要放一个托架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余自新正感到庆幸,二姑却满面愁容,“这咋办?我也手术,谁照顾我婆婆呢?”

余自新噗一声笑了,“我姑父不是一个月给你两千?你用这两千,雇两个护工阿姨,一个给你婆婆,一个给你自己!”

二姑和余自新对视了一会儿,移开眼睛,“这……能行啊?”

怎么不行?

第115章 站起来(小修) 他们都是有良心的,可……

“不行!不行!还雇人伺候呢?还雇俩人?烧得你们!这才进城几天赚了几个钱?就忘本了?”刘老太拍床, “只要我还睁着眼,就不能让你们干这种败家的事!”

她手术后需要在医院观察一周,媳妇每天给她送汤送水, 儿子给她请了个护工陪夜, 她还不乐意, 非要叫媳妇来陪夜, “不然养活她干啥呢?”

这次刘家成可没答应他老娘。

刘家成守在手术室外面的时候, 刚开始还不觉得如何,看到其他家属有的默不吭声哭,有的蹲在地上抱着头, 这才开始害怕了。

正等着,刘洋来了。问了情况, 刘洋问,“我妈呢?”

刘家成这才发觉,老婆跟新新离开半天了,咋回事?

就这时新新回来了,“姑父,二姑叫你去商量一下。”

二姑诊断结果出来, 余自新特意把姑父叫过来, 让他听医生怎么说的。

刘家成往诊室走的时候头脸都发麻了,该不会他老婆也得手术吧?

他妈不是说了,农村女人,生了几个孩子的,十个有九个都有这毛病。

医生说这病有年月了,虽然不像他老妈的那样严重,要是不赶快治,只会越来越糟, 也得手术。

刘家成一听,吓得差点晕过去,他攥住二姑的手,声音都带着哭腔,“来娣儿啊——我咋不知道你病得这么厉害?来娣啊——我可咋办呀?”

余自新看得直皱眉,这时候不安慰一下病人,你哭个什么劲儿啊?还得反过来让二姑安慰他,“没事,没事,医生说我这个没咱妈的严重。”

医生解释了不是摘除,手术风险也小得多,刘家成如土色一般的脸才渐渐恢复点生气,他立刻也想到怎么照顾两个病人的问题,“医生,我媳妇这手术能不能晚点做?”

医生见多了这样的事,嫌贵不做的家属也多得是呢,“你们自己考虑吧。反正这个病呢,是越早放支架进去越好,病人受的痛苦也小,你拖着,不知什么时候受了外力撞击啊,用力提重物搬重物啊,都有可能造成脱垂,这个,可没人能保证啊。我的建议是能早做一天就早做一天。”

三个人回到手术室门外家属区,洋洋一看爸妈满面愁容,急忙跑过来,“妈,你怎么样?医生怎么说的?”

刘家成转述了医生的话,刘洋听着又两眼含泪,他太对不起妈妈了。他搂着妈妈的脖子,忽然想起来,那天早上他回到家,妈妈煮面煎蛋给他吃,他竟然都没想起来问问她吃了没?吃了什么。

余自新打断刘洋,别感动了,“咱赶快商量一下二姑什么时候做手术吧!这还得看医院手术安排呢,可不是你去超市买东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你们光在这儿哭,感动,愧疚,有个屁用?竟然还想叫二姑伺候完老太婆才治病。听听,这是人话么?这是没病到他自己身上。

这时手术室推出来一个病人,家属一拥而上,那个男病人趴在病床上嗷嗷大声痛叫,护士训斥,“叫什么?割个痔疮罢了,不知道还以为你是剖腹产了呢!”

病人还嚷嚷,“我这比生孩子还痛呢!”

刘家成父子俩被这一出闹得没情绪感动为难了,必须理智地思考,接下来怎么办?

余自新没给他们机会先开口,抢先让二姑说话,“姑,手术是你去动,病是在你身上,你自己说说,是想尽快做手术,还是再等几个月?”

二姑看了看丈夫和儿子,“我想尽快做。”

新新说的没错啊,病在她自己身上,动手术的也是她,可刚才在诊室里,不仅是刘家成,好像连医生都看得出她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什么时候做手术得听一家人的安排。

她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做主?

余自新悄悄握住二姑的手,用力握了握。

二姑缓缓说:“上次来医院有人给我塞广告,护工一天三十,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110-120(第8/17页)

夜是五十,妈在医院这一周,给她请个陪夜的护工,我在家做三顿饭,让洋洋送来。等她出院了,我就做手术。我这是小手术,观察三天就能出院。等我出院了,再请两个照顾病人的阿姨……”

二姑说到一半,就看见丈夫脸色难看,她心里忽然一片悲凉,“我算了一下,这半年你每个月给我两千块,够用了!请护工和阿姨就从那笔钱里出!不再动你一分钱!”

“妈!”刘洋看出妈妈动气,急忙给表妹使眼色。

刘家成也赶快辩解,“唉,不是钱的事!”

二姑冷笑,“不是钱的事?那是什么事?怎么?我一个病人,还得伺候她尽孝道?我算看明白你们老刘家的操性了,不让我种萝卜就算是给我开了天恩了!我还是得跪床边端尿盆,得知道感恩,是吧?要不娶个媳妇就是白娶了,是吧?”

余自新看到刘洋着急了,但她不仅不劝还火上浇油,“姑,姑父给你钱的时候咋说的?是让你帮他存着?还是给你的?那要是给你的,你花钱请阿姨怎么不行呀?哎,你婆婆那份钱凭什么要你出?”

二姑越想越心寒,也不再多说了,直接回家,“医生说我这病不能久站,我回家熬鸡汤吧,洋洋待会儿来拿,等你奶醒过来问医生什么时候能喝。”

姑姪俩一起回家,余自新安慰姑姑:“姑,你别生气,也不用怕,你还有我呢。还有洋洋雯雯。姑父这会儿肯定也想明白了。”

二姑久久没说话,忽然问,“新新,上次春节的时候,你说认识一个钟点工阿姨,她一个月能赚两三千?你能不能什么时候带我去见见那个阿姨?”

余自新又惊又喜,“姑?”你想通了?

二姑笑得苍凉,“你姑父是有良心的,洋洋也是个有良心的孩子,可我刚才想明白了,我不能光靠着别人的良心活。这次的病还是小毛病,要是大病呢?得躺床上一年半载的那种,谁管我?我有手有脚,站起来也是一人多高,人家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怎么不能?我也……不笨。”

二姑说着抹了把眼角的泪,她心里真难受,说什么让她管着钱?说什么每个月给她两千辛苦在家伺候父母的钱?她丈夫从来没把这些钱真的给她!她只能保管,没权使用!

没他的同意,哪怕她用那些钱是给自己看病也不行!

余自新搂住姑姑,“姑,你别急,先治好病,养好身体,我会帮你的。你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刘家成回到家,媳妇一句话不跟他说,就算说,也是“吃饭”“去收拾桌子”“我出去买菜”之类。

在医院儿子已经说了他一顿,他也觉得愧疚,等老娘醒了,再说叫儿媳妇来医院伺候、陪夜、倒尿盆的话,他一律不搭腔。

不料老太太执着地问了两天,大孝子刘家成忍不住了,“妈,来娣儿也病了,也得做手术!她病着还在家给你做吃做喝的,你可消停点吧。”

老太太对儿子没办法了,孙子孙女来医院时她就跟他们诉苦。洋洋和雯雯又哪会跟她一边呢,也都这么劝她。

刘老太生气,一窝白眼狼!要是老头子在这儿谁敢这样对她?

最后她干脆跟同病房的人诉起苦,说儿子媳妇不孝顺。

病友们更没人怕得罪这碎嘴老太婆了,“刘奶奶,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一天三顿家里给你做好,孙子儿子赶着给你送来,还给你请了陪夜的护工,你这都快赶上老干部待遇了,还不知足呀?你媳妇有人家专业护工年轻么?比人家有经验啊?她自己病着,来了能干什么?”

刘老太气愤捶床,“啥也不干她也得在我跟前站着!当人媳妇不来伺候婆婆,哪有这样的!”

护士也看不惯她,“刘奶奶,你搞搞清楚啊,我们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虐待儿媳妇那一套啊!你自己病着知道难受,怎么,你儿媳妇病就不是病了?你少生点气,恢复得快!”

刘老太恨得咬牙,打定主意她出院回家一定好好收拾宋来娣!

没想到儿子把她接回家时说,宋来娣去做手术了。做完还得在医院观察三天。

刘老太憋着劲儿,行,再等你三天!让你过三天舒坦日子。

谁知宋来娣出院后根本没回家,住在余自新那儿了!

哎唷,怎么能这样!这丫头真是坏啊!不盼着她姑好,怎么能这样?

村里哪有姑姑嫁人了不回自己的家,去侄女那儿住的?

其实二姑是住在雯雯的房子里了。

刘老太住院这天晚上,王姐领着雯雯他们去看房了。房子在两所大学之间,步行去大学要二三十分钟,但是只要走到大路上,公交车很多,两站就到了。

四十平三楼的老家属院,房型和余自新那套差不多,更大一点,雯雯一眼就相中了。

刘洋和爸爸商量过了,六万以内直接现钱买了,放雯雯的名字。

余自新没劝他们贷款。贷款就得放刘洋名字,夜长梦多,这房子不仅是雯雯的栖身之所,也是支撑二姑自己站起来的底气。

刘家父子也觉着贷款不划算,还得交利息,要是有钱,还是一次付清好。

最后跟房东商量好的价钱是六万五。

房东人不错,一听他们有病人要照顾,原先的旧家具旧电器人家也送给他们了,“抽油烟机,电饭锅,煤气灶都好用的。祝你妈妈早日康复哦。”

王姐依旧做中保,双方签好合同,买家收了款,她就问人家,“有没有考虑过到浦东买房啊?我就买了两套,我老公外甥女,小囡囡才二十出头,也买了!”

她和蒋老师每卖出一套房子能拿五百佣金,要是房主去刘洋的公司装修,又有两百佣金。

何况,小余说的对,福利分房成历史了,海市房价以后肯定要涨的,早买就是赚到。现在劝人买房,是双赢的事,积德的!

刘老太一个月后还是知道雯雯房子的事了。

她又气得捶床,骂雯雯不懂事,“你哥还没娶上媳妇呢,你就叫他给你买房,把他那点积蓄都祸祸完了!”

老太太嗷嗷叫着把雯雯给说哭了,刘洋嚷嚷,“我赚钱就是想叫我妹过得好!我愿意给她的!”

他安慰妹妹,“你别听咱奶的,她那老思想,在城里不顶用!女孩子怎么能没个自己的房子,你只管住着!以后我再装修得更好!”又嘱咐她,“可千万别跟妈说,她病还没养好呢,不能生气。”

雯雯回去后还是跟新新和妈妈说了。

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现在,短短几个月,但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我会想办法自己赚钱的。这房子的钱算是我借我哥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我懂这个道理。”

余自新没想到,雯雯真跟刘洋写了张欠条。

刘老太病愈了,折腾的劲儿也越来越大了。她嫌阿姨做饭不好吃,要二姑回去给她做,二姑还跟姑父冷战呢,哪里会理这老太婆,“我算看明白了,她呀,就跟农夫和金鱼童话里那个老太婆一样,不知足!”

二姑把姑父叫来跟他直说,“我这个病你也听医生说了,不能生气,不能劳累,我等你妈走了再说回不回去吧。我在这儿,雯雯也能吃得好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110-120(第9/17页)

这孩子高三的时候太用功了,身体不大好,你也知道。”

老婆说一句,刘家成点一下头。

他也想让老婆回去呀,可是儿子、闺女还有新新都站在老婆这边,整天说她有多么不容易,多可怜,他听得多了,真觉着怪对不起她的。

这只是二姑的缓兵之计。

她已经跟张阿姨和另外几个钟点工阿姨取过经了,新新还手把手教她,怎么整理,各种清洁工具怎么用,家用小电器怎么用,衣服怎么烫又快又好,还有,海市人口味如何,怎么做饭他们爱吃,小点心都要做得精致。

新新还说,别小瞧家政服务,以后这一行会越来越好的,专业程度也越来越高。月嫂,育儿嫂就不说了,她去日本旅游的时候,有个日本姑娘光靠教别人怎么整理衣柜厨房出了书呢!在书店卖得可好了。

可见行行出状元。

十一月中旬,景阳大厦的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了。余自新开始正式招聘。

同时,新新推出了新产品,润唇膏。纯白膏体,水果香味,男女通用。零售价15.9。

又过了一个月,刘老太复诊,完全康复了。她想让二姑跟着回去,二姑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理由是她有工作了。她在余自新的新店面做后勤总务,负责给员工做一顿午饭还有店面的清洁。

刘家成傻眼了,“来娣儿,我还指望你来装修队集体宿舍做饭清洁呢!”

二姑笑着问丈夫,“那你打算一个月给我开多少钱?交不交社保医保?有啥员工福利?”

刘家成愣了半天,“你……这……咱俩两口子,还算这么清楚?”

二姑笑着看了他一会儿,“你雇阿姨做饭,一个月五百,人家还不干卫生,出了厨房管你脏死乱死眼皮不抬一下,你还得跟人家好声好气说话。我呢?菜咸了淡了,窗台灶台没擦干净,你都敢直接说我,可你一分钱不给我。凭啥?”

“我在新新这儿一个月一千呢。我还接了个下午接小孩放学的活儿,就到校门口接一下给人送到家,一个月一百五。”

小学离新新的店面很近,学生家也不远。

这个活儿她觉得还能再接,新新说这就叫发展前景。

家里双职工又没老人照顾,又没多余房间给保姆住,这样的家庭在海市不少。

于是她就跟张阿姨她们打听了一下,大家都说搞托管中心有赚头,租个屋子,改造一下,负责孩子们中午放学接送,吃饭午休,一个小孩每个月四百,轻轻松松。市面上早已经有人这么搞了呢。

“我现在的日子,过得终于像个人样了。咱俩以后也跟城市里双职工夫妻一样,白天各自上班,忙自己的,晚上回家吃饭唠嗑看电视,互相照应,那还行。不然的话,你说说,我凭啥回去给你白干活,还受你气呢?”

二姑笑得舒心,这终于站起来的感觉,真不一样!

刘家成呆住。

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不过,他答应不答应,好像已经,不重要了。

第116章 十二月 女性的每一个年纪,都有独特的……

1999年的圣诞节比往年更热闹一些。

千禧年就在眼前。

突然间, 全国大学的校园广播站都格外喜欢播放朴树那首《我去2000年》。

余自新坐在自习室里捂着耳朵,努力背书。

她在为明年四月的自学考试准备。

按规定自考生第一年考生要报两门公共基础课,她选了俗称“马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还有英语, 英语她有自信, 马哲起初她也没当回事, 结果做了一套去年的试卷, 抓瞎了,立刻警惕起来。

没想到马哲这么难背!

这东西真有用吗?

她怀疑过。

但和秦语谈了谈,她决定,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学明白!

秦语说大学里很多看似没有什么用的基础课真的就是在打基础, 你可能一直意识不到它的作用,但缺了这个部分,房子盖不高。

她相信秦语的判断。

余自新还报了两门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就四门了,原先继续教育的三门美术课她也没退,老师讲得好呀, 尤其是美院的国画课, 那可是老师推荐才有机会旁听的,还有法语,也不能放下,她还想去巴黎的专业化妆学校进修呢,语言不过关根本没法入学,这么一算,时间实在不宽裕。

又要学习,又要工作, 真是难。

李婉晴就没再报法语班,她报了考研辅导班。几年不在日化厂,科室里的人换了快一半,新来的年轻同事都有研究生文凭,说起新技术都比她懂。厂里好像是想让她从技术转管理,或者经销。但是她不想再重回这条路了,她天生不喜欢和很多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开会。

她最不太喜欢的,是现在厂里的这股风气。

管理层中已经没多少人把心思放在开发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上了。净想些歪门邪道的。急功近利。

她作为技术部门骨干第一次参加明年的生产方案,开发部有人提议,最近那个代工的牌子新新卖的很好呀,咱们要不也做个类似的产品?更有人提出,直接把牌子接过来,不再给委托方了,就我们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嘛。

这种馊主意居然还让不少人动心了!

李婉晴提出反对,他们阴阳怪气问,听说那个代工牌子的经理跟你和刘玉竹都是熟人呀,是不是因为这样反对?

李婉晴冷静说明自己为什么反对,她和新新的经理确实相熟,所以,她知道人家跟G市日化厂也有关系——经销的另一个专走奢侈路线的牌子就是G市日化生产的。

新新护肤露这种中低档产品,配方平平无奇,换个代工厂对品牌影响能有多大?

可如果毁约之后新牌子没做成,反而失去了代工生意,还得罪了人,影响了自己的信誉,G市日化会不会借这个机会抢走他们现在代工的牌子?

求稳为主的领导们频频对李婉晴点头,但急于用新品牌和销量刷自己政绩的人可不死心,他们提出,新新做的好,说明年轻市场大有可为,那我们也做个类似的牌子,分割年轻市场呀!新产品就起个类似的名字,叫“小新”“鑫鑫”“欣欣”都行嘛!

李婉晴再次反对,新新做的确实好,但是究竟“好”在哪儿呢?

一屋子人没人回答。

她回答,好在人家会营销,会造势,会宣传。就算我们做了同类竞品,接下来要怎么跟人家竞争呢?我们日化厂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再说产品名字,怕是人家已经注册过商标了。

开发部的人也有些准备,他们拿出新新护肤露从九月到现在的订单,看看,每个月都在上涨,明年一月的预定量是今年九月第一批订单的三倍了!

算算钱,成本带包装一瓶也就10元,零售价20,批发价在15-17之间,大家按订单量算一算毛利吧!

刚被李婉晴说服的领导们又动摇了,眼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时光如夏[先婚后爱] 我这该死的魅力 [简爱]穿成简的仙女教母gl 龙傲天的未婚妻选择退婚后 炮灰在七零娇养虐文女主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帝国往事录 耳后蓝 所以和讨厌的爱豆炒c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