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但到底“亲不亲”的又有哪双明眼能洞察出来?只是以绣芝从前与一个男人过了几年日子的经验来看,在女色面前,男人往往都是三心二意。杜仲再年轻,也终归是个男人,比年纪大的男人又另有一层不牢靠。
茶罐子烧滚了,不知是谁替她倒了盏碗杏仁茶,她瞟到他在专心致志同桂兰手心里的刺“作斗”,一面端起茶盏,那朦朦的甜丝丝的白烟里,夹着丝腥气。
“郭嫂,你只带了两件斗篷来?”九鲤凑来问。
她猛地眨眨眼睛,笑道:“老爷的那件我先送去那屋里了。”
九鲤不过随口打岔,讪讪微笑着,“桂兰姑娘是鲍伯伯的侄女——”
“我晓得。”绣芝含笑抿了口茶,目光注入茶罐中。
最上头浮着层薄薄的奶皮子,鲍二姑娘用箸儿一戳就戳破了,又给绣芝添茶,调笑地问:“郭嫂,你看我们桂
兰姐姐好不好?”
桂兰伸手打她一下,嗔怪,“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
鲍二姑娘道:“问问有什么稀奇?郭嫂是庾家的人,先前还伺候过他家老太太一段日子呢,想必是知道他们家老太太的脾气喜好的,郭嫂说好,在老太太那头也就是好了。”
“什么?”绣芝闪过一丝错愕,旋即认真打量桂兰,笑着点头,“好的,脸貌好,身段也好,难得是年轻,老太太见了一定喜欢。”
杜仲方听出些不对来,忙把桂兰的手放开了,抱歉一笑,“我也看得眼花了。”
桂兰摸着手掌,却惊喜笑开,“好像已经挑出来了,真是多谢你!”
鲍二姑娘又道:“这有什么可谢的?仲哥哥该做的嚜。”
二姑娘年纪小,说话不大有顾忌,随便一句玩笑如鼓狠捶了一下,杜仲九鲤绣芝三人都各有尴尬。偏此刻鲍家那老仆又进来道:“庾老爷叫跟姑娘二爷说一声,要在咱们家吃了晚饭才回去,叫姑娘少吃点零嘴,一会咱们席上还有好菜呢!”
九鲤猜到庾祺的用意,哪是图鲍家的好酒好饭,还不是为了让绣芝知难而退,还特地打发人来说一声,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绣芝两家相谈甚欢,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是做定了么。
多半绣芝也咂摸出这意思了,起身向众人告辞,要先回家去。杜仲也忙起身道:“我和你一道回去,晚饭我不在这里吃了。”
绣芝扭头看他一眼,没说什么,自顾往外走,杜仲急步跟上去。鲍家三位姑娘见这情形不由得神色微变,九鲤一看桂兰更是有些惊愕慌张,这时候叫她向着谁好?!
思来想去,还是向着杜仲吧,便忙跑出去,在廊庑底下拽住杜仲,颦眉喝道:“你这会要走,不怕叔父回家打你?!我和你说认真的,叔父若无正经事,会在谁家从早上坐到晚上?他是定了心了,你这时候违背他,你看他动不动气!这回打你我求情也不管用!你好歹捱到晚饭之后一齐回去,这点时辰你都熬不住?”
绣芝走到院中来,听见些庾祺打不打他的话,不禁扭头去看,杜仲在那廊庑底下给九鲤拉着,踯躅不前,左右为难。难道是怕挨打?她心下忽然好笑,真是只有小孩子才怕挨大人打呢,她一把年纪,竟然同个小孩子在谈情说爱,真是说来只有可笑。
直到鲍家门上出来,未见杜仲跟上,雪反而下得大了些,天像立时要黑一般,街上行人少了许多,路走着已有沙沙的声音,听着有种僵和麻的感觉。
倏闻身后有马车缓缓赶上来,绣芝朝路旁让了两步,车却停下来,里头的人打起帘子,露出张熟悉的面孔。绣芝忙前后张望两眼,踯躅片刻,知道躲不开,只好上了车。
一时坐定,她低沉着声气道:“你果然还没走。”
这男人一笑,原来是陈嘉跟前的一个小厮,叫江旭的。他攲在车壁上打量着她,啧啧啧地连声摇头,“这样冷的天,瞧你穿得——庾祺给的月钱虽比别家多,可也比不上我们陈家啊。”
说着,他朝她凑拢来,歪着嘴一笑,“老爷二爷这次派我来就是为办这事,事情若没办好,我回去可不好交差,你仔细想想,连我都不能交差,你孤儿寡母的,会有什么好结果?”
绣芝让开脸瞅他一眼,目光禁不住晃荡起来,却不吭声。
“你不怕后果,也想想老爷许你的好处,你那儿子将来的前途不就有了?他能进京做老爷的干儿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叛叔父》 120-130(第6/17页)
还怕请不起好先生?我告诉你,到那时,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还不是随他挑,那些人一身学问,就是教条狗也能教成状元!就退一万步说,哪怕靠不上功名,凭娘娘和两位老爷在,替他随便讨个一官半职的,还怕讨不着?你怎么就不醒事呢,你在庾家干一辈子,不过是个下人,庾家跟你能有几分情分,还是咱们亲戚靠得住。”
他顿一顿,见她目光渐渐晃来自己脸上,又是一笑,“再说也没什么后怕的,青莲寺那么大的案子,我们二爷回京后不是一样平安无事?就算一时查出是你也不要紧,无非是走个过场,老爷他们自会保你。等到将来咱们小皇子封了太子,你还不算个功臣?”
绣芝终于忍不住问:“杜仲真是皇子?可据我知道的,他亲生的爹娘不过是苏州一堆寻常夫妇,是他爹娘先后病死了,庾祺才收养了他。”
江旭抱着胳膊哼哼笑道:“庾祺这个人心狠手辣,心机深重,谁知道他是说真的说假的?只看庾家小姐和从前宫里的全姑姑长得那样像,这姐弟俩就同皇室脱不了干系!”
“可他们并不是亲姐弟。”
“这也是庾家自己人说的,他们俩站在一处,谁不说是对龙凤胎?也许庾祺就是为了保住杜仲才故意编了这些话蒙外人。”
“就算他们姐弟是皇室血脉,也不见得就是当今皇上的血脉呀。”
江旭默了须臾,摇起手,“反正不管是真是假,是丰王还是皇上的血脉,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怕有个昭王还不算,将来又冒出个皇上亲生的‘皇子’和咱们小皇子争,只要这杜仲一死,娘娘和咱们整个陈家都能安心。他要真是苏州寻常人家遗孤,死了也就死了,也不可惜。”
话说到这份上,绣芝再无理可讲,只得垂下头去。
静了好一阵,她突然觉得手心里塞进来一个什么,摊开手一看,是枚小小的黄纸包。她稍微一捻,就知道里头包的是一味使人肠穿肚烂的毒药——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124章 出皇都(〇八)
按说江旭的马车放下绣芝,往落脚的栈房而来,怎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辆马车亦在街对过停靠下来,那车窗帘帘子挑起一条缝,车内之人双双望着江旭付钱打发车夫进了客栈。
“这是陈嘉陈二爷的随从,先前我在衙门行馆中见过他,叫江旭。”娘妆轻声道。
幼君放下帘子,叫小厮复赶起马车,慢慢晃着身子微笑起来,“看来我料想得不错,陈嘉果然对庾家打起了坏心。”
“那位陈二爷是为报复还是为别的什么?”
“不知道。”幼君略微摇头,“不管他是为什么,反正肯定是想借那个郭绣芝的手暗害庾家。”
“那咱们去告诉庾先生么?”
幼君忖度片刻,依然摇头,“就怕得罪了陈嘉——咱们关家要想做成皇商,官场上,宫里的人,就谁都不能得罪,何况是陈家这样的无论朝廷宫里都只手遮天的人物。庾先生本事大,想必就算有人暗算,他也能见招拆招,逢凶化吉。”
“可庾先生不是托咱们打探郭绣芝的底细么?咱们怎么答复他好?”
“随便敷衍过去就是了,庾先生早晚自己会查出来的。”
“就怕庾家出了什么事,庾先生把账算在咱们头上。”
幼君将笑眼转到她脸上,“不会的,庾先生恩怨分明,又不是咱们要害他们庾家,他记恨咱们做什么?”
“可是——”娘妆犹豫道:“要是庾先生心里对姑娘有了芥蒂,岂不是打翻了这段好姻缘?姑娘不是心里喜欢庾先生?难得有个能打动姑娘心的男人,因此结怨,我担心姑娘抱憾终身。”
幼君不假思索便一笑,“什么是好姻缘?我命中注定无夫妻之缘,与其为情所困,不如把心放在生意上,情分这东西的看不见的,只有钱,一分一厘上了称都能称得出分量来,人活一世,不见得喜欢的东西都能得到,何苦为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烦恼?”
二人谈论间,渐已白雪盖城,到处白茫茫一片,晚饭后庾祺三人由鲍家出来,尽管天黑了,月光映着雪光,倒显得亮堂,时辰不算晚,鲍家套了马车送他三人,一路上因有赶车的小厮在,谁也不好对鲍桂兰屏评说什么。
硬憋回家中,杜仲终于憋不住了,一进仪门便道:“我不喜欢那鲍桂兰!”
庾祺回头瞅他一眼,只作没听见,自顾走入洞门。九鲤只得悄悄劝杜仲有话明日再说,这会天晚了,别闹得鸡犬不宁的。杜仲无奈依言回房,等绣芝烧水来洗漱,先对她解释今日之事。
嘘嘘叨叨说了半天,绣芝反来劝他,“你在鲍家坐了一日,这会这么晚了还啰啰嗦嗦说这一堆的废话,就不累?先睡吧,有话明日再说。”
因见她端着水盆就要出去,他忙走去把门守住,“这怎么能是废话?我怕你生气,自你走后一直提心吊胆,你却像没事人一般,你到底有没有生我的气?”
绣芝只好把水盆放在地上,坐在榻上笑道:“这有什么可生气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今日没有桂兰姑娘,明日也还有别的
姑娘,我多大岁数了,连这道理也不明白?岂会为这种事生气。”
这番话倒将杜仲说生气了,他走去那头坐下,冷笑一声,“你真是宽宏大量,连我同别的姑娘相看你也不生气。”
她睐过眼看他一会,轻声笑叹,“我生气不生气有什么用?难道我赌了这口气,老爷就能答应你娶我为妻?你从前说的那些山盟海誓我知道是真心,可心是真的,事情却未必如愿,你做不到我也不怪你。”
杜仲提上口气来,把手在炕桌上轻捶一下,“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说到做到!明日我就对师父讲个明白,那鲍桂兰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娶,我要娶的人是你!”
“这是你自说自话,老爷向来说一不二,他不答应,你又有什么办法?”绣芝徐徐苦笑出来,“再说我嫁了你,我的家人又怎么安置?”
“你嫁了我,你的家人将来自然也就是我的家人,我知道你家那位老太太在担心什么,反正我没有爹娘,将来就当她是自己长辈孝敬,如何?”
绣芝不由得抬眼看他,“你能拿她当长辈,那你能我的儿子当你自己的儿子么?”
他摊开两手,“这有什么不能?”
“养个儿子可不容易,不单费钱,还费精力,要教他读书,教他为人,他饿了你要烧给他吃,病了你会日夜悬,事事操心,样样劳神,好容易等他长大了,你还要为他成家立业的事打算,挣的一分一厘都是为他挣,这些事你都心甘情愿?”
他猛地点头。绣芝却笑笑站起来,往窗户前缓步走去,“我信你此刻有这份心,可这些琐碎之事,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谁能做到?除非——”她立在窗前扭头看他一眼,“除非你不要自己的孩儿,只要有了亲生的孩儿,你的精力钱财自然先紧着花在他身上,哪还顾得上别人生的。”
一时说得杜仲无言以对,仔细忖度之下,站起身朝她走来,“我可以将什么都一分为二嘛。”
“人家生几个儿女的还会厚此薄彼呢,何况有一个还不是你生的,你以为过日子像算账,什么都能算个公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叛叔父》 120-130(第7/17页)
?”尤其像狗儿那样的孩子,天生愚笨些,不免是要吃亏的,她只是想想也有些心疼起来。
她盯着他,眼睛禁不住有些咄咄逼人。
杜仲眨眨眼道:“那你是什么意思?你想要我不要自己生孩子?”
不可能的,她从他的表情里窥探出来,不想传宗接代的男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即使他现在答应,将来年纪大了也要出尔反尔。她不能把狗儿无端带入另一个风波里,这世上兄弟阋墙,姊妹反目的事还少么?
其实和他的缘分不论从哪头看都是可笑,他娶不得她,她也不能嫁他,从前那些情分根本经不起仔细量度。
她淡淡笑道:“从前的事,咱们都只当是做了场梦,以后别再提了。”
言讫便端着水盆开门出去了,杜仲望着她的背影无可奈何,只当她还是生气,心下打算势必要反抗庾祺这一回,未必不能成功!
于是生等了几日,想着这事在庾祺那头大约淡了些,旧事重提,大概他不会再动怒,因此这日起来便走去厨房,亲自瀹了碗早茶,巴巴端到东厢房,想讨庾祺个喜欢。
庾祺这厢刚洗完脸,把面巾丢在盆内,走到桌前来坐下,斜上眼睇他一回,便端起茶来吃。杜仲趁势照从前九鲤的路数,笑道:“师父,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太年轻,不急着成家,先立业要紧,我想跟师父再苦学几年医术,婚姻之事——”
不等他说完庾祺就放下茶碗打断,“我说什么时候该成家就该什么时候。”
一听他这口气就知没商量,杜仲干脆挺直腰板,两手扣在腹前,歪声道:“要成亲我也不和鲍桂兰成亲,我心里喜欢的人是绣芝。”
庾祺怒瞪他一眼,“喊人‘绣芝’,你真是不害臊,你比她小了十来岁,亏你也喊得出口!这事没得商量,你再和我纠缠,我立刻就赶她走。”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直传到九鲤房中来,她正在洗脸,不由得从面盆架上嵌的镜子里窥绣芝,她在后头挂罩屏上的帘子,看不见她的脸,只看她的双手顿了一顿,又接着理纱帘。
九鲤知道她听见了,心下尴尬,丢下面巾转过脸来笑,“郭嫂,上回杜仲不是送了些鸡鸭到你家去?你可别舍不得,常杀了给狗儿补补身子,他有些体弱,一定好吃得好些,将来才能长结实点。”
绣芝掉过身点头,笑虽笑着,却有些提不起气来,“我知道,赚钱都是为他,有什么舍不得的。”
九鲤一面换衣裳,一面从穿衣镜中瞧着她,“其实杜仲待你是真心实意的,只是叔父——”
绣芝一径走来镜前替她系裙带,“我明白,姑娘不必多说,换作是我,我也不答应。姑娘还该劝劝杜仲才是,让他别年轻冲动,和老爷闹僵了倒不好。”
言讫替她理理衣裳,端着水盆就出去了,倒留下九鲤在屋里空自惊奇,怎么这世上的人在男女之事上都如此看得开,就只她和杜仲是两个痴男怨女!
正恨自己不争气,偏杜仲推门进来,走来便朝床上倒下去,两手枕在脑后,长叹了一口气,“我还以为过了这几天,师父该有些松动了,谁知一说还是不中用。”
九鲤走来床前踢他垂在地上的脚,“我实话和你说了吧,叔父不答应倒不是因为她年纪大有儿子,是——”
说到此节又有点犹豫,却勾得杜仲坐起身,“不是为这个还能为什么?你说啊!”
她一屁股在他身旁坐下,“反正告诉你叫你留留神也好。叔父是怀疑郭嫂来咱们家是有些别的目的,她和从前那县令王山凤好像关系匪浅,王山凤可是靠两位陈国舅拔擢起来的。”
“王山凤是王山凤,绣芝是绣芝,他们能有什么关系?难道就因为绣芝从前在衙门做过事,他们就能有什么关系了?!简直怀疑得没道理!我看师父案子办多了,有些疑神疑鬼起来了!”
“话不能这样说,我倒觉得叔父疑心得不是没道理,你细想想,在衙门后厨当差不是寻常妇人说去就能去的,衙门里头那么多小吏差官,他们家里总有亲眷争着抢着要干吧,凭什么把这差事赏给个毫不相干的郭嫂?”
杜仲眼睛一转,“那就是绣芝和王山凤是亲戚。”
“是亲戚她怎么从来不说呢?”
“兴许是因为王山凤犯了事,怕受牵连,所以没说。”
“你忘了,郭嫂到咱们家的时候,王山凤的事还没发呢,有个做官的亲戚,这有什么不好说的?”九鲤起身,在床前缓缓踱步道:“我猜他们之间本来是有什么干系,不过郭嫂不愿动用这层关系,或是怕欠下人情,或是不喜欢这层关系,是走投无路了才找到王山凤讨了这份差事,本来就不喜欢,所以自然就不提起囖。”
绣芝恰在窗外听见这番话,不由得吓了一跳,手揿住怦怦乱跳的心口。原来他们在背后怀疑她,疑心易生暗鬼,不论她做没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只要他们查出她与陈家有关系,将来必是要仇视她的————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二更来迟了,晚上也要更的。
第125章 出皇都(〇九)
九鲤说下这堆话,方想起隔墙有耳,怕给绣芝经过听见,特地走去把门打开,打起帘子瞧。可幸廊下无人,这才放心,依旧走回罩屏内来。见杜仲还在床上怔坐着,好一会他才勉强一笑,非说她这些话没道理。
她只好叹气,“有没有道理你自己掂量好了,我知道劝你也是白劝,我不过是想和你说,你先别急着同叔父闹,郭嫂的底细没问清楚之前,他是绝不可能答应的,你倒别先把他惹火了。”
“你说半天就这句话有道理。”他呵呵一笑,反正他信绣芝是清白的,不怕庾祺去问。
说话间,他的眼睛斜上去,见九鲤穿了件银鼠里子的绾色对襟比甲,里头又套着茶色长袄,底下是藕荷色的裙,通身鲜亮又暖和,像是预备出门,少不得问:“你今日要到哪里去啊?”
“我去码头上送缦宝上船,顺便把她女儿吃的药送去。”
送张缦宝,不免要和叙白碰面,杜仲撇一撇嘴,“师父知道么?”
“当然知道。”
他说着起身,“那我和你同去,在家坐着也是无聊。”
这可不成!今日去码头送缦宝,还要顺便和叙白找一艘上京的船,他跟着去,庾祺岂不就知道了?她忙摁他坐回去,嗔他一眼,“你无聊就随便去街上逛逛好了,偏要跟着我做什么?”
“跟着你怎么了?咱们俩十几年同进同出,同吃同住,一个娘胎里出来似的,噢,你这会不想和我一起了?”
“不是呀,”九鲤眼波一转,总算想到说辞,“你打过叙白,与缦宝又没说过几句话,你去送什么?反
正我自己去,你就别跟着掺和了。”
杜仲见她有些反常,暗料她心里必定有鬼,因而假意笑乜她,“我还懒得掺和呢!”
说着自回房去了,只等她出门后,也由仪门而出,到街上雇了辆骡车赶去码头。在岸上看见齐府的小厮正往一艘楼船上搬抬箱笼,眺目望去,果见九鲤立在船头同张缦宝迎着晨光说话。
甲板上风大,吹散了缦宝的头发,太阳把她的脸映成橙红,那灿烂的颜色底下却没有血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叛叔父》 120-130(第8/17页)
九鲤知道,是因为近来她经历的太多,接二连三的变故令她根本来不及反应,那苍白正是一种错愕呆愣。
但今日要走了,她眺望着河面,终于有一些僝僽的表情,“九鲤姑娘,你和我们二爷熟,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他娘死了,他却不怎么见伤心?”
九鲤扭头朝船舱里望进去,里头光线黯淡许多,叙白正同随行的几个家丁有条不紊地交代着些什么,神情从容,并没有人亡家散的紧迫悲痛,也许庾祺说得不错,他生来是个做大事的人。
她静静看他一会,扭回头对缦宝笑笑,“他大概是把伤心藏在心里吧。”
“我就怕他把才藏在心头不说,将来憋出病来。”缦宝轻声笑叹,“不过谁又知道呢?我嫁到齐家这么些年,以为对齐家的人与事早已摸透了,后来才发现,我什么都不了解。要说了解,我只了解一件事,就是叙匀心里从来没有我,他心里一开始就有一个人,是二姨娘。”
这“一开始”三字玄妙得很,九鲤不禁略略歪着眼看她,“凡一道士敲诈你之前你就知道他们的私情?”
缦宝点点头,“我和他是夫妻,睡在一张床上,他的眼睛他的心都瞒不过我,九鲤姑娘,你要是有心上人,一定也能感觉到他心里有没有装着你,倘或他心里另有其人,你也会察觉出来的。”她笑笑,转身向着河面,“这种事是用不着讲证据的。”
这倒是,九鲤心想,当初她一定要和庾祺犯犟斗气,也是因为察觉到他心里是和她一样,要是他心里不喜欢,她再犟也也没用。
“那你没质问过齐大哥这事?”
“有什么可问的?两个人做夫妻,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九鲤忽然觉得有点不对,无论是思柔还是榎夕,都是自己心知肚明,并未问过对方,连被凡一与陈自芳敲诈勒索的事也都没告诉过叙匀,眼下听来连缦宝也是一样,那叙匀是如何得知他与榎夕的私情已被泄露出去的?
事发是因为榎夕在白云观祈愿的符纸,可那日叙匀并未同去白云观,他根本就不知道榎夕曾写下那祈愿符,又怎么猜得到其后种种?既然他蒙在鼓中,又何谈推算出榎夕是杀人凶手,从而替她顶罪?
反过头一想,就算他以为凶手是榎夕,那么陈自芳死后他就该替榎夕顶罪,何必还要再等着两个道士被害?
不对,不对!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太想当然了——
她陡地抬头看着缦宝,“大奶奶,你是不是也清楚夹竹桃的毒性?”
缦宝错愕一下,点头道:“是曾听王妈妈说过。”
“那齐大哥是不是也知道你了解夹竹桃的毒性?”
缦宝攒眉细想,“大概知道吧,我也不大清楚,好像从前和他闲话时提起过看,这有什么利害关系么?”
恰好此刻缦宝的陪嫁丫头走来回了两句话,九鲤脑中一下晃过叙匀的脸,那张脸一向是温文有礼,却只有一回,她曾从他的笑脸底下瞧出一丝气恼。
她一把拽住这丫头,仍朝缦宝问:“大奶奶,你说那二百两银子是你叫丫头存去钱庄的,可是她?!”
缦宝怔着点头,九鲤又转来问那丫头,“你去存那二百两银子的事你们大爷可曾知道?”
这丫头看了缦宝一眼,茫然点头,“那天我出府去时,在园子里碰见过大爷,他见我抱着那些银子,就随便问了我一句,我说是替大奶奶去钱庄兑换宝钞的,他问我忽然存那些钱做什么,我说我不晓得。”
也许是他们都想错了——
九鲤徐徐松开丫头的手,逐渐想得定了神。
缦宝随即打发这丫头走开,转过眼来,见九鲤怔着,不由得问:“九鲤姑娘,你怎么突然又问起这些事来?是不是那案子还有何处不对?”
九鲤惘惘地摇头,隔会才抬起眼,凝望着她道:“大奶奶,你有没有想过,齐大哥并不是想替二姨娘顶罪,他原本是想替你顶罪。”
缦宝满面骇然,“替我顶罪?人不是我杀的!”
“可能,可能齐大哥以为是你杀的,就像一开始,我们都怀疑你与那凡一道长有奸.情,也许齐大哥也这么以为,所以凡一死后,他就猜想是你杀人灭口。”
几句话说得缦宝瞠目结舌,“可能”“也许”,都只是猜测,九鲤是旁观者,大可以随便去猜,但她是局内人,不能将这一厢情愿的想法寄托在一个死人身上去,那是自欺。
她惊吓得笑了,连连摇着头,“不会的,不会的,是你想多了,他怎么可能会替我去死?我们做了这几年夫妻,除了一个女儿,什么都没有,我也从不敢奢求。”她将眼眶里的泪摇下来两行,定定地望着九鲤笑,“九鲤姑娘,你安稳人的法子还真是别出心裁。”
九鲤知道此刻缦宝一定急着在记忆中翻找证据,不过爱只是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要竭力去证明一个人爱着自己,原本就是件可悲的事情,她要替她证明,这种怜悯也是极可悲的,她忽然词竭,放弃了说服她相信,眼睁睁望着她折身走进船舱去了。
“你在发什么呆?”叙白不知几时过来了,朝船舱内瞟过一眼,“我大嫂怎么哭了?”
九鲤茫然摇头,斜上眼睇他,“你大哥——”
“大哥怎么了?”
九鲤又沉默下来,横竖人已经死了,猜来猜去还有什么意义?她摇摇头,“没什么,大奶奶只是想到齐大哥才哭的。”
叙白朝船舱内看了一会,叹道:“这船要开了,咱们下去吧。”
而后又和随行的家丁嘱咐几句,便同九鲤下船,待船行得远了些,方领着九鲤在码头四处打听,终于寻到一艘船可往京城,二人登船,让船夫领着在舱内舱外四处转了转。
这厢杜仲在码头上的茶棚里远远看着,心下纳罕,这二人转来转去的像是在打听船家,难道还有什么人要用船?只等九鲤叙白从那船上下来,方上去向那船夫打听,这才得知原来九鲤又谋划着要与叙白进京,约定的日子竟然就是月底!
杜仲随后雇车往家赶,本想告诉庾祺,临到门前却犹豫起来。要是九鲤知道他告密,将来肯定不肯在绣芝的事情上再帮他说话,不如先背地里劝说她,若她答应不跟叙白去了,自然相安无事,何必再惹庾祺动怒。想到此节,便将拳头朝手心里轻轻一砸,踅进铺子里。
果然九鲤先一步回来了,正在里间旋着步子同庾祺说着话,他走到碧纱橱下一听,原来在说张缦宝和齐叙匀的事——
“据我猜测,其实齐大哥是以为大奶奶同那道士有什么奸.情,您想啊,他们夫妻本来就不亲近,大奶奶在外头有人,齐大哥也不会觉得奇怪,何况齐家女眷常去白云观烧香,那奸夫是白云观的道士,更不稀奇了!所以齐大哥理所当然就想到是大奶奶受奸夫勒索,一气之下杀人灭口,就连陈自芳的死,他也以为是陈自芳知道了大奶奶的奸.情去敲诈,这才被大奶奶害死的,所以他实则是想替大奶奶顶罪!”
庾祺呷着茶瞅她一眼,一脸漠然,“你猜这些有什么意义?”
九鲤掉过身对着他,“也许齐大哥心里是喜欢大奶奶的。”
“就算你猜对了,也只能说明他对大奶奶有愧,他心里有谁没有谁,是天知地知他自己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叛叔父》 120-130(第9/17页)
的事情,你一个外人瞎说什么?”庾祺一面轻笑,一面搁下茶碗,“我只问你,齐叙白和大奶奶都说了些什么?”
“嗯?”九鲤没料到他竟然打听起人家的家长里短,略微惊疑,“没说什么啊,叙白只在船上和家下人交代事情。”
“交代了什么?”
“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在跟前听。”她撇撇嘴,随即更觉不对,难怪这回去送缦宝,明知叙白也在,他却并没反对,难道就是为了打听这种话?
她在他脸上审度着,“您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庾祺摇摇头,耷下眼皮道:“你踏踏实实坐下来,别在我跟前转来转去的,眼睛都被你晃花了。”
她一让开,他就看见杜仲站在外头,便叫他进来,“你又是往哪里去了?”
杜仲看了九鲤一眼,讪讪笑道:“就到街上随便逛了会。”
管他说的是真是假,庾祺也没多问,只睃他二人一眼,道:“我托张达新找了个姓袁的妇人,明日她就来家顶替郭嫂的差事。”
杜仲一听,险些急得跳起来,“您要责罚就责罚我,为何要牵连绣芝?!她家里还有人两张嘴等着吃饭呢,您赶她走,叫她日后如何过活?!”
恰好雨青就在铺子里,闻声走来道:“你可别怪老爷,是绣芝自己午间收拾了东西来跟老爷说要辞工的。”
“她已经走了?!”
雨青点点头,“午饭之后她就走了。”
说话杜仲便要跑出去,雨青丰桥忙在碧纱橱外拦他,九鲤亦上去拉扯。只庾祺仍巍然坐在椅上,将手边茶碗咣当一声摔在地上,怒道:“让他去!都别拦他,我看他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雨青丰桥只得让开,九鲤亦悻悻然走回来,瞅了庾祺一会才小心翼翼问:“真是郭嫂自己要走的?您没赶她?”
他冷笑道:“就算是我赶她走的又如何?难道家里用什么人我还做不得主么?我赚下这副家业,不是让你们到处发善心送人的!”
九鲤本有些不服气,可想着不日自己就要和叙白偷偷进京,此刻已先理亏,不敢辩驳,只暗暗吐了吐舌,规规矩矩坐在椅上窥他脸色。
他多半是真被杜仲怄得不轻,连晚饭时候雨青问要不要给杜仲留饭,他照样一脸冷酷道:“这时候他不回来就是不知道饿,还给他留什么?再说这么大的人了,还怕他会饿死在外头?!”
大家皆不敢吭声,一顿饭吃得鸦雀无声,天黑始见杜仲归家,却不回房,垂头丧气地便走到九鲤房里来。九鲤原在妆台上拆头发卸钗环,见他闷着不开口,转过身把灯擎去照了照他的脸色,“是郭嫂迁怪你了?”
他摇摇头。
“那就是郭嫂没在家?你没见着她?”
“她在家。”杜仲抬额看她一眼,语气低沉,“不过她不放我进门,她赶我走。”
怪不得是这副表情,九鲤啧啧摇头,依旧在凳上把屁股挪回去,放下银釭,对着镜子放头发,“她大概是生气了,这也不要紧,女人嚜,都爱生气,等她气平些你去哄哄她就好了。”
杜仲满心郁塞地看她后脑勺一眼,“她让我以后也别去找她了。”——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126章 出皇都(〇十)
九鲤朝镜中望去,只看见杜仲半边脸低垂着,神情黯然。她撇撇嘴,心想着他与郭嫂就此断了这缘分倒也蛮好,免得将来还有诸多烦难之处。不过这话要是此刻拿来劝他,他听不听得进去还是两说,倒显得她幸灾乐祸似的。
她沉默着不说话,见他也是半晌不开腔,又不走,只是干坐着!她只得暗暗叹口气,坐到床沿上来,“你就这么喜欢她?”
杜仲猛地点头。
“她就这么好?”
他仍是点头。
她真有些恨铁不成钢,偷摸在他头顶乜一眼,“其实要我看嚜,比郭嫂美貌的女人多得是,还比她年轻呢。你要给人做继父,这事情说着容易,真做起来可不容易,我看你自己都还没怎样长大,就能给人当爹?你是看叔父年纪轻轻就养大了我们,就以为你能像他?这人和人不一样的呀,叔父少年老成,你嚜,哼,少说也得三十岁才能长得大!”
闻言他猛地瞪来一眼,“你说我?你又好到哪里去?!”
九鲤嘻嘻一笑,凑近他耳边放低声音,“你是不是因为从小没娘,所以把郭嫂错当成娘了啊?”
杜仲禁不住横她一眼,气极了,反吭吭发笑,“你当我是你啊?”
她觉得他意有所指,把脸一板,狠剜一眼,“算我多嘴好吧!我再多劝你的一句从此我就不是你姐,是你妹子!”言讫爬到床上去,缩进被子里,顺便在他背上踹了一脚,“滚回你房里去!我要睡了!”
杜仲侧过身,将她板过来,“你是不是要和齐叙白上京去?”
她歘地把被子拉下来,“你胡说什么?!”
“你别装了,早上我跟着你去了码头,我都看见了,你和齐叙白在找船上京,你们和船家约定了月底动身,是不是?”
九鲤忙爬起来捂住他的嘴,‘嘘!你别那么大声啊!’她横着眉瞪着眼,一面握起个拳头比在他脸畔,“你要是敢告诉叔父,可别怪我手下无情,以后你和郭嫂的事,我一句话不帮你说!”
杜仲瞥着她的拳头道:“要想我不告诉师父也行,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你敢要挟我?”她咬紧牙,转脸一笑,“说吧,我可以考虑考虑。”
杜仲一笑,“你带我和绣芝一路进京。”
“我是进京查我的身世找我亲爹去的,你们跟着去做什么?!找屎吃么?!”
他把一条腿横到床上来,“你看啊,你的亲爹不是从前的丰王就是当今的皇上,不管是谁,只要我帮着你查出真相,你不是公主也是个郡主,反正到时候凭你的身份,你都能在皇上面前替我讨个情,借皇上的金口玉眼给我跟绣芝赐婚,师父还敢驳皇上的话?”
“你想得真是美啊,要皇上给你们赐婚?我要是真是丰王的女儿,没准是逆贼之后,没准到时候连我也有罪呢!”
“要真是这样,有我在你身边帮忙,你也好脱逃离京啊,这就叫有备无患。”
九鲤随即斜着眼打量他,颇有藐视的意思。
他见她半天不答应,便收起笑脸道:“你不答应那我就告诉师父,谁也别想去!反正我也瞧出来了,我与绣芝的婚事师父是一定不答应的,你求情也不管用,我可不怕你帮不帮我说话。”
恨得九鲤拧他的耳朵,“你真是长本事了!”
杜仲歪着脑袋道:“我不管!大不了‘玉石俱焚’!”
九鲤无奈之下只好盘算起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多个人照应也好;再说他想带着绣芝私奔,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上有老下有小,肯定不会答应,她不去,他自然也懒得去。这时候且先敷衍着答应他好了。
于是她点了点头,杜仲乐呵呵便辞回房去,她跟着起身去关门,刚要回床躺下,又听见庾祺在外敲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