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45-50

45-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和渣男三口之家?我找老婆行不行 前女友信息素太好闻了怎么办 我的绿茶老公 蓄谋已久的初见[校园] 小酒娘你马甲掉啦 造反大师 嫁给一个老皇帝 全校都以为我A装O 女帝本色 千金笑

夏堇:“我白天才听说你升了一等丫鬟,刚要夸你伶俐呢?谁知如今一见,还是这么孩子气。”

琥珀这才笑着说:“不是孩子气,是太久没见到夏姐姐了。想起姐姐从前在老太太屋里教我做事,仿佛姐姐从未离开。忽然听到姐姐说林姑娘是你家姑娘,想起姐姐如今与从前不一样了,心里有些感慨罢了。”

夏堇领着琥珀进院子,“林姑娘在老太太屋里怎么哭了?”

琥珀跟在夏堇身后,说道:“姐姐又不是不知道,老太太屋里有个小祖宗晨昏定省,平日没事都在内宅里跟老太太和姐妹们一起,今日你和姑太太没见着他,是因着他去庙里还愿了。如今回来,去屋里跟老太太请安时,见到林姑娘,一时又犯了痴病。”

夏堇一听,就更奇了。

因为贾宝玉平时虽然有些痴病,但从来都跟姐妹们相处得很好,如今见了个跟神仙似的妹妹,理应是忙不迭地想去讨好她才对,怎会将她吓哭?

夏堇带着琥珀去见了贾滟,贾滟披上了外衣,问琥珀到底是怎么回事。

琥珀见了贾滟,行过礼之后,说道:“都是玉惹的祸。”

原来贾宝玉在老太太的屋里见了林黛玉,本来是十分高兴的。

他以为自家的几个姐妹已是天下最为钟灵毓秀之人,如今来了个林妹妹,言行自带一股风流体态,比家中姐妹更胜一筹,令他惊艳之余,心里更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之感。

两个小孩见过面之后,就聊起天来,譬如妹妹可曾读书了?读了些什么书?可曾有玉不曾?

“本来宝玉与林姑娘相处甚好,只是在说到玉时,林姑娘说想来那玉不是寻常之物,她只是寻常之人,不曾有玉。宝玉一听,便将挂在脖子上的玉摔在地上。”

琥珀停了停,跟贾滟笑道:“林姑娘原是没哭的,只是临睡前,想起这事,便哭了起来。老太太说了,宝玉只是一时魔怔,让林姑娘受了些许惊吓,这原不是什么大事,但也不能让姑太太心中有什么顾忌,便让我过来问姑太太,可要将林姑娘接到屋里来?”

林黛玉身上的血统有一半来自贾敏,在外人说起来,贾母这个外祖母对林黛玉的关心,怕不是比贾滟这个继母还要多些。

贾滟笑着问:“如今姑娘可睡下了?”

琥珀摇头,“老太太将姑娘安排在碧纱橱的隔间里,袭人正在陪着姑娘说话,还没睡下。”

贾滟:“那姑娘可有说想要来我屋里呢?”

琥珀:“林姑娘倒是没说,是老太太怕姑太太放心不下,让我过来问您。”

贾滟笑道:“老太太是林姑娘的外祖母,血浓于水,若是老太太都不能让人放心,这世上大概也没什么人能让我放心了。”

人跟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还是要有,否则很难同舟共济。

在对待两个玉儿的事情上,只要是非原则性的问题,贾滟打算当放则放。

在荣庆堂碧纱橱里的林黛玉已经换了一身睡觉时的寝衣。

袭人夜里的时候,是陪着贾宝玉到荣庆堂向贾母请安的。贾宝玉开始一见林黛玉,便笑着跟众人说:“这妹妹我曾见过的。”

众人笑说他胡扯。

贾宝玉倒也不恼,还送了林黛玉“颦颦”二字,旁征博引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林妹妹眉间若蹙,用这两个字倒是两妙。后来却在听林黛玉说她没有玉的事情,忽然发疯,将那被众人视为是命根的通天灵玉往地上砸,吓得众人又是哄又是骗,说林黛玉原本也是有玉的,只是在贾敏去世的时候,将玉带去殉葬了,这才将消停,让婆子丫鬟们陪着回了自己的住处紫云轩。

袭人心细,担心远道而来的娇客会被贾宝玉吓到,主动留在贾母的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45-50(第6/14页)

里陪林黛玉说话。

袭人要去碧纱橱的时候,鸳鸯正从里间出来,她见了袭人,有些意外地问道:“喲,你怎么没跟着回紫云轩?”

袭人见了鸳鸯,连忙拉住她的衣袖,笑道:“我怕林姑娘晚上被那位哥儿吓到,想看看她。好姐姐,林姑娘如今看上去怎样?”

鸳鸯跟袭人年龄相仿,两人从小是在一个屋子长大的。

袭人本姓花,原名并不叫袭人,而是叫珍珠。她是家中父兄做生意败了身家后,被卖到贾府的。贾母见她模样清秀,性情纯良,便将她放在了屋里,后来因为溺爱宝玉,宝玉在七岁之前,都是在荣庆堂的碧纱橱里住的,到了七岁之后,才搬到了紫云轩住。

宝玉在荣庆堂住的时候,贾母便将珍珠拨给宝玉。

袭人这个名字,取自花气袭人,是贾母将珍珠拨给宝玉之后,宝玉为她取的名字。

袭人今年十二岁,跟她一起的还有一个晴雯,是贾母屋里的一等丫鬟,都一起跟着宝玉到了紫云轩。

贾府到了宝玉这一代的哥儿,屋里的丫鬟都是一样的,七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晴雯是月钱一吊的大丫鬟,分例在紫云轩出,袭人是月钱一两的大丫鬟,分例在贾母屋里出。

所以袭人虽然被贾母拨给了宝玉使唤,但她还是荣庆堂的人。

第48章

048

鸳鸯听了袭人的话,看了看碧纱橱,小声说道:“林姑娘看上去倒像是有心事的模样,想来方才跟老太太在暖阁里说了许多母亲生前的事情,眼睛哭得有些肿了。我安慰了一会儿,如今感觉她好些了。”

袭人听了,稍稍放下心来,“我还是再去看看。”

鸳鸯帮她打了帘子,叮嘱道:“去吧,看完早些回去。”

林黛玉已经卸了发髻,穿着一身白色的中衣坐在床上,鹦哥在旁边服侍着。

袭人进去,悄声问道:“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林黛玉见是袭人,微微一怔,伸手拍了拍床沿,有礼说道:“姐姐请坐。”

鹦哥笑着跟袭人说:“姑娘才从老太太的暖阁出来不久,想起母亲,正伤心呢。”

林黛玉却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其实我如今感觉已经好多了,只是见老太太说到我母亲时那般感伤,一时想起母亲在扬州时思念老太太的情景,又一时悲从中来。”

停了下,她抬眸,那双仿佛被水浸润过的美目看向袭人,语气带了几分不安,“姐姐,我从前便听母亲说,宝玉哥哥的玉是出生时含在嘴里来的。我今儿才来,便惹得他差点摔坏了玉,觉得十分不安。”

如果宝玉狂病发作的时候,贾滟在荣庆堂,林黛玉觉得自己心里会镇定很多。

偏偏贾滟又不在。

想起贾滟,林黛玉不由得羡慕起弟弟林绛玉。

弟弟就跟太太住在不羡园,想见贾滟就见,想撒娇就撒娇,真好。

林黛玉也想住在不羡园,可想到在暖阁中听她说起母亲会伤心流泪的外祖母,又心生不忍。

内心为难的林黛玉不由得蹙眉。

袭人不知黛玉内心情绪起伏,见她蹙眉,我见犹怜的模样。以为她扔为宝玉摔玉的事情耿耿于怀,便连忙宽慰道:“好姑娘,快别多心。你以后和太太哥儿住在府里,日后还不知要遇上多少比今夜之事还要奇怪的事情来。要是才来,就为了他这般伤心难过,以后怕是有伤不完的心和流不完的泪。”

林黛玉听袭人对此见怪不怪的模样,目光狐疑地看向她。

忽然发狂摔玉,像是疯子似的模样,竟还不够奇怪?

林黛玉想起晚上见贾宝玉时的场景,倒是长得好看,竟不输于裴家哥哥。

想起裴辙,林黛玉就想起裴辙给她的八哥,因为贾母的荣庆堂两边的穿山游廊已经养了很多珍稀鸟禽,贾滟和林黛玉商量了之后,决定让小八养在不羡园里。

贾滟的说法是不羡园里只有小八一只鸟,没有比较就是唯一,这样小八会比较开心。如果养在安庆堂,这里这么多漂亮的鸟雀,小八再聪明伶俐,怕且也会被人嫌它聒噪。

反正黛玉也是暂时住在荣庆堂,过一阵子她还是会住到不羡园去的。

黛玉想了想,觉得贾滟说的不错,于是叮嘱弟弟要照顾好小八,可别把鸟养死了,到时候裴辙说不定要哭死。

裴辙有时已经够令人无语了,显然贾宝玉令人无语的本领更胜一筹。

这么一看,还是裴家哥哥好些,他平时虽然喜欢异想天开,好歹没有什么狂病疯病会随时随地发作。

林黛玉内心乱七八糟地想了一通,笑着跟袭人说道:“姐姐怎么说,我听你的就是。也不知宝玉哥哥的玉是什么来历,听说上面还刻着字?”

“别说我们,就是老爷老太太也不知道这玉的来头,只知道是他出生时含在嘴里的。”

袭人脸上带着微笑,讨好说道:“林姑娘要是想看,等他睡了我拿来给您瞧瞧?”

林黛玉对那块玉虽然好奇,但也就是随口一问,没什么非要见一见那块玉的执念。

她摇了摇头,“不用,等以后有机会再说。时候不早了,谢谢姐姐晚上来看我。”

袭人从床沿站起来,弯腰帮林黛玉整理床铺,笑道:“林姑娘不用为我费神,您早些躺下安歇,我便走了。”

林黛玉闻言,躺了下去。

袭人帮她掖好被子,悄无声息地走出了碧纱橱。

鸳鸯服侍贾母睡下,见袭人从碧纱橱出来,便一路送她走出荣庆堂。

袭人似乎心有所感,喟叹着说道:“早几年,云姑娘和宝玉是住在碧纱橱里的,后来云姑娘父母去世,她被叔叔婶婶接回史侯府,碧纱橱便只有宝玉一人住着。宝玉满了七岁之后,搬到紫云轩,老太太屋里的碧纱橱却又住进一个林妹妹。”

铁打的碧纱橱,流水的住客。

翌日大早,林绛玉就被崔氏从被窝里薅了起来。

她崔氏一边给林绛玉穿衣服,一边跟旁边两个小丫鬟含笑和结香说:“我这一路都是跟杨大娘一起住的,听她说了许多这里头的规矩。礼出大家,这里不比扬州府邸自在,说什么做什么都得格外上心。今个儿老太太那里人肯定不少,你们可要看好了哥儿。”

从扬州出发到京城,崔氏一直跟杨嬷嬷住在一起,就连昨天到西街口那边奶娘们的住处,也是杨嬷嬷带着她去见过那些老嬷嬷的。

杨嬷嬷是贾敏的奶娘,在荣国府,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

她奶大了贾敏,在贾敏去世后,又继续留在扬州照顾贾敏的两个孩子,贾母对她十分感激和厚待。

杨嬷嬷如今还在贾滟的屋里帮忙,只是今天她要回家跟儿子孙子们团聚,所以不能陪着林绛玉。

含笑和结香将崔氏的话一一应下。

两人跟着林绛玉去了不羡园的正房,贾滟正在等林绛玉。

林绛玉上前向贾滟行了礼。

贾滟牵着林绛玉的手坐在旁边,柔声问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45-50(第7/14页)

“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很好。”林绛玉点了点头,问贾滟:“太太睡得好吗?”

这是个小暖男。

贾滟的内心有被暖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道:“我也睡得挺好。”

比起先前那十几天的舟车劳顿,昨晚在荣国府已经是五星级别的待遇,贾滟一夜无梦,醒来的时候,窗外鸟儿欢乐鸣叫,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她听着那鸟儿鸣叫的声音,心情也十分欢畅。

新的一天开始了。

她和两个玉儿在荣国府将要开始新的生活,前方的路并不平坦,甚至可能满是荆棘,但她的内心并不感到恐惧。

恐惧来源于未知。

可未知并不只是会令人感到恐惧,未知也可以是令人心怀期待和憧憬。

贾滟看向陪着林绛玉一起进屋的含笑和结香,两个少女今天都换了一身新的衣裳,鬓角带着刚从院子里摘下的粉色蔷薇。

如诗如画的年龄,人比花娇。

含笑向贾滟行礼,笑得开怀,“夏姐姐说了,如今到了舅老爷的家里,我们都要给太太和姑娘哥儿争口气,平日里都要把自个儿收拾得大方漂亮,可不能令太太和姑娘哥儿没脸。”

贾滟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但也承认夏堇说的话在理。

她的目光落在屋里的几个丫鬟身上,发现她们都换了新的夏衣。

统一都是绿色的里衣,外面搭了淡粉色的褶子,配上巴掌宽的黑色腰封。

褶子上绣着精致的荷叶和水纹,看上去美观又清爽。

那是贾滟在离开扬州前,让夏堇在史太太送来的那一批布料里挑选几匹出来,给她们做的夏衫。

贾滟看着几个妙龄少女,弯着杏眼,夸奖道:“很漂亮。”

几个少女闻言,都笑了起来,“是太太给我们做的衣裳漂亮。”

贾滟心情很好,从首饰盒里挑了几朵样式差不多的珠花赏给她们,“都漂亮。”

崔氏和几个丫鬟跟着贾滟和林绛玉去了荣庆堂。

王夫人和贾母正在说话,王熙凤和李纨站在旁边服侍。

贾宝玉、三春和林黛玉都坐在旁边,她们都在等着贾滟和林绛玉来一起用早膳。

见贾滟牵着林绛玉进门,贾宝玉、三春和林黛玉都站了起来。

贾滟牵着林绛玉向贾母行礼。

王熙凤笑着向林绛玉招手,笑着说道:“绛儿到我这里来。”

林绛玉却只是瞅了她一眼,大眼睛里闪着笑意,往贾滟身后躲。

模样并不像是害羞,倒像是要跟王熙凤闹着玩。

贾母笑着从炕上的礼盒里拿了点心给林绛玉,慈爱笑道:“绛儿快来见过宝玉哥哥。”

转而,又向宝玉说道:“还不赶紧来见林姑姑。”

这个世界的女性在闺中的时候,闺名不能外传。出嫁了,别人都只称呼她们丈夫的姓氏和名字。

譬如贾滟,出嫁了,贾宝玉这些人称呼她就是林姑姑,直接给她冠了夫姓。

此时宝玉已经八岁,八岁的小小少年戴着冠带,一身宝蓝色的锦袍,已是秀色夺人。

他上前,行礼见过贾滟后,笑着说道:“林姑姑我曾见过的。”

贾母:“你昨晚见着林妹妹,便胡说曾见过妹妹。今日见了林姑姑,总算没胡说。林姑姑是你父亲的族妹,曾在府里住过一些时日。你那时虽比如今年幼,也该记得林姑姑的。”

贾宝玉却说:“我曾见过林姑姑,却不是在府里。”

贾母笑道:“可又开始胡说?你若不是在府里见过林姑姑,还能在哪儿见过她?”

贾宝玉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明明这个姑姑当时在家里是见过的,那时见到姑姑,只觉得可惜。

女儿都是水做的,姑姑长相清艳,可惜将要嫁给远在扬州的林姑爷。

那时见姑姑,姑姑眉宇总是笼着一片轻愁,不得开心颜。

宝玉倒是想哄她高兴,可惜姑姑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兴趣缺缺的模样。

如今再相逢,只觉得姑姑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容貌清艳依旧,却一身灵动。

古人说,倾盖如故,白头如新。

出嫁前的姑姑对宝玉而言是后者,出嫁后的姑姑对他而言却是前者。

宝玉也说不上什么缘故,可心里就是莫名地感到熟悉和亲切。

他歪头看着贾滟,一双黑白分明的眼里闪着笑意,显然对贾滟十分喜欢。

宝玉心想我定是从前不知在什么地方见过林姑姑的,不是在府里,从前在府里的林姑姑美则美矣,却毫无生气,可不像此刻这般灵动。

他听了贾母的话,也不与贾母分辨,只是笑着说:“许是我记岔了。”

众人闻言,又笑了起来。

贾滟送给宝玉一套文房四宝和一块和田白玉当表礼,又牵林绛玉过来跟他相见。

贾宝玉见到林绛玉,又“咦”了一声。

旁边的探春见状,抿着嘴笑,问道:“林妹妹和林姑姑都是曾见过的,这位林弟弟,宝玉哥哥是不是又曾见过?”

宝玉定睛一看,只见眼前的林绛玉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衫,白白嫩嫩的脸带着稚气,眼睛的瞳孔像是被水浸润的墨玉似的,乍一看憨憨的十分可爱,是与姐姐黛玉截然不同的气质,却同样惹人喜爱。

宝玉想起弟弟贾环年幼时的模样,觉得林绛玉比年幼时的贾环讨人喜欢一百倍,只恨自己不能多一个像是林绛玉一般的弟弟来。

贾宝玉被探春打趣儿也不恼,只笑着说:“林弟弟是不曾见过的。”

因为觉得林绛玉十分讨人喜欢,宝玉便跟贾母说:“老太太和姑姑、姐妹们要说体己话,我与绛儿在这里反而不方便,不如让我带绛儿到外头玩。”

贾母听了,便叮嘱婆子丫鬟们看好了两个哥儿,随他们去了。

两个哥儿走了,王熙凤才笑着说:“原本家里就一个玉儿,如今好了,一下来了两个扬州的玉儿,还和家里的玉儿这般投缘,以后也不寂寞了。”

这话说的贾母爱听,点头说道:“只盼这几个玉儿在家里和兄弟姐妹们好好相处,长大后也能相互扶持。”

“老太太总是想的比旁人长远些。”王熙凤伸手,扶着贾母从炕上站起来。

“几个玉儿和姐妹们都在老太太跟前长大,老太太对他们又都是一样的心,他们都会明白老太天的用心,以后必不会令老太太失望。”

贾母一大早起来,折腾了这许久,也觉得有些倦了。

她笑着跟屋里的人说:“我觉得有些乏了,你们且去吧。”

顿了下,又跟王熙凤说:“林姑姑要去后街看望三嫂和芸儿,你去安排一下。”

如果严格按照辈分来说,贾滟的母亲跟王熙凤是妯娌。

贾氏是一个大家族,共有二十房,除了宁、荣两房之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45-50(第8/14页)

有八房留在了京都,原籍金陵还有十二房。

贾滟的父亲跟现在贾氏族长贾珍都是玉字辈,名贾璧,排行第三。

一个家族里,有人混得好,自然就有人混得不好。

贾滟的父亲贾璧,是属于混得不太好的那一挂,爱好又是很烧钱的画画,到他去世时,家里就只剩下两间房子。而在他去世后,那两间房子还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小舅子卜世仁的家产。

这样的亲戚,原本在宁、荣两府是很不起眼的,只能靠他们逢年过节时给的银子救济度日。

可谁知贾璧的女儿贾滟,如今摇身一变,倒是成了老太太的干女儿,贾政和贾赦的干妹妹,嫁给了林如海当填房太太,平白无故地翻了身。

王熙凤领着贾滟走向垂花门,一边走一边说道:“按理说,我也该时常去后巷看望三嫂和芸儿的。只是府里事情实在太多,抽不开身,即便是在府里,也是我走到哪儿,下人便要追到哪儿的。我虽不曾去,但平儿在寒食节时去看过三嫂子和芸儿,三嫂子和芸儿一切都好。”

贾滟知道平儿。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心地善良,学到了主子做事的手腕,却没有主子的心狠手辣,颜值和情商都没得挑,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贾滟微笑着,客气说道:“劳烦二奶奶和平儿姑娘为我母亲和芸儿操心。”

“姑姑这话说得太生分了。原说亲戚之间,本就应该相互照应的。早些时候,想来是爷儿们在外头事太多,三哥哥三嫂也没常到府里来走动,便疏忽了。那时我又还没嫁到府里,太太跟前事多,一时也想不起来三哥哥与你们。”

王熙凤穿着一身嫩黄色的衣裙,脖子上挂着金项圈,走过台阶时,她还伸手扶了一把贾滟。

“自从您出嫁后,府里便将三嫂与芸儿接到家里住着,只是过年时林姑爷进京述职,去见过三嫂和芸儿后,才作主将他们安置在外头。他们虽然不在府里,但凡府里有什么新鲜的吃食,我便派了人给他们送去,也让他们跟着大伙儿一起尝个新鲜。”

贾滟发现,只要有伶牙俐齿的王熙凤在,就没有旁人说话的份儿,于是就静静地听着她说话。

等王熙凤说完,贾滟便温声说道:“你的岁数比我还小一点,要帮着太太管这么大一家子的事儿,换了旁人,早就应接不暇了,难为你还能想到这么周到。”

王熙凤听到贾滟的夸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嘴上只说:“我原也是害怕,不敢担此重任的,只承蒙老太太和太太偏爱器重,只能硬着头皮上。姑姑不知我先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才将府里的事情理顺,这才入佳境,姑姑便带着姑娘哥儿从扬州回来了。”

两人行至垂花门,车子已经在外头候着。

王熙凤又跟贾滟说:“姑姑放心在家里与嫂子芸儿相聚,两个玉儿在府里有老太太和我,断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的。”

林黛玉和林绛玉留在了荣国府,第一次回去,贾滟没想着带两个玉儿去见母亲和贾芸。

如今她顶着林如海夫人的身份,住在荣国府里,又说是贾母的干女儿,不提其他的,就是为了贾母和荣国府的体面,她在荣国府一切都按照从前对待贾敏的标准来,排场实在是有点大。

她出门要带四个婆子,八个丫鬟,要是两个玉儿跟着她出门,又不知要多带多少婆子丫鬟和小厮,贾滟担心林如海给母亲和弟弟置办的小宅子不能容下这么多人。

于是,贾滟跟王熙凤道了谢,带着夏堇和锦葵等人离开了荣国府。

贾滟一人坐在青轴车上,夏堇和锦葵几个丫鬟一辆马车,婆子们和其他的小丫鬟又是一辆马车。

贾滟坐在车上听着外面车轮走在街道上的轱辘声,她其实已经开始习惯出门时带着这么多人。

卜氏和贾芸昨天就已经知道贾滟到了京都,今日回到家里来,所以早就让家里的丫鬟婆子将院子和家中收拾干净,重新布置了一番。

贾滟才下车,就见到在门外苦苦守候的卜氏和贾芸。

卜氏双鬓星白,她的腿脚不太便利,由一个婆子搀扶着,旁边还站了个小丫鬟。

贾芸则是十二岁少年的模样,模样清秀,穿着一身猩猩红的衣袍,秀气的模样,比起宝玉也不输。

贾芸见了姐姐,激动得上前两步,“姐姐!”

贾滟看向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想说些什么,一时竟也说不出来。转而看向卜氏,卜氏眼中含泪,见了她,杵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上前,“我的女儿啊……”

话未说完,便已哽咽,泪珠从眼眶滚落而下。

这是贾滟第一次见这个世界的母亲,脑海里关于卜氏的记忆争相涌来,一时有些绷不住。

她连忙眨了眨眼睛,上前去扶着卜氏,柔声说道:“妈,进屋再说。”

于是,一行人进了屋。

夏堇和锦葵又安排着跟来的人在哪儿安顿,一行人在外头整得十分热闹。

林如海给置办的是三进的宅子,正房是三间上房并排,正房两旁有耳房,两边游廊是厢房,有个小后院,后院里种着蔷薇、玫瑰等各式的花草。

母亲住在正房,贾芸住了东厢房,西厢房平时空置着。

贾滟和母亲贾芸经历过初始相见时的激动之后,在正房里说话。

“姑爷也是很有心,他大老远从扬州进京都,本是为了公事,谁知他拜见老太太之后,竟还能想到我和芸儿。”

卜氏坐在炕上,跟贾滟说起过年时林如海来看她和贾芸的事情。

第49章

049

在卜氏看来,林如海娶贾滟是看在荣国府的份上,若不是贾母出面,林如海是不可能会娶她的闺女。林如海回京之后,拜见贾母是理所当然,但是她和贾芸对林如海而言,只是需要他帮衬的姻亲,没必要亲自来看她。

“姑爷来了梨香院,先问我身体如何,平时如何用药。又问芸儿的功课,问我们住在荣国府里,是否会觉得不自在。”

卜氏的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对林如海的表现十分满意,她甚至感到受宠若惊,“若不是老太太和荣国府的两位老爷,我们哪能有这样的好福气,得这么一位好姑爷。”

贾滟没说话。

倒是贾芸听了,少年脸上露出几分愤怒,“姐夫自然还是比那望恩负义的卜朝义要好得多,一朝富贵,便忘了情义。”

卜朝义是之前跟贾滟私定终身的远方表兄,便虽然卜氏那时已经默许了两人的亲事,但没有经过媒妁之言,都做不得数。

后来卜朝义中了探花,被户部员外郎相中,娶了户部员外郎的女儿,他们却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贾芸那时已经快要十岁的少年,又早经历了父亲去世,心智比同龄人都要早熟。

这时说起卜朝义,“呸”了一声,说道:“得亏他早日中了进士,才让我们看清他的真面目。若是这次不中,又花言巧语骗了我们,哄得姐姐为他守着,等他再中了进士后翻脸不认人,那才叫亏。”

卜氏一听贾芸说起卜朝义,脸色都变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45-50(第9/14页)

“祸从口出,这些话你也乱说!”

卜氏皱眉,怒声斥责,“今日你姐姐带着人回来,该说些好的。那些不曾有的事情,你说来作甚!”

贾芸见母亲动怒,撇了撇嘴,低下头去。

这个年龄的少年,正是有主见叛逆的时候。

贾滟笑瞅了他一眼,“隔墙有耳,虽然这会儿屋里只得我和妈,可外头还有人,万一被人听去了,又是一段是非,何必呢?你姐夫回扬州后,还跟我夸奖你机灵懂事,如今看你,倒是你姐夫为了安慰我,言过其实了。”

贾芸一听,连忙说:“我只是觉得姐夫太好了,卜朝义连替他提鞋子都不配!”

“你真觉得姐夫好,方才那些话,就更不该说。”

贾滟那双杏眼看向贾芸,说道:“你先前在荣国府住了那么长时间,难道还不懂什么叫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吗?”

本来没有的事情,因为多说了两句,便生出许多谣言,传得栩栩如生,仿佛那便是真人真事似的。

原本是真的事情,只要三缄其口,旁人便不敢多说什么,久而久之,真有其事看看上去倒像是子虚乌有。

原身妹子和卜朝义的那些事情,不也像是这么一回事?

卜氏这时伸手敲了敲贾芸的脑袋,“我叮嘱你在学堂里好好跟着老师读书,长点学问,你便不听。”

贾芸摸着脑袋,没说话。

少年自尊心很强,贾滟平时跟贾芸通信,知道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想到卜朝义做过的那些可恨的事情,气不打一处来,沉不住气而已。

他才多大?

少年意气才是正常。

贾滟笑着跟卜氏说:“好了,妈别说芸儿了。”

卜氏见贾滟护着弟弟,只好作罢,但还是指着贾芸骂道:“看在你姐姐的份上,今日饶你一回。以后要是再敢这么胡说八道,我要在你父亲的牌位前打烂你的嘴。”

贾滟跟卜氏说了一会儿话,又陪着她用过午膳之后,又婆子和丫鬟进来服侍她歇息。

贾滟跟贾芸到了后院坐着。

她本来就有原身妹子的记忆,跟贾芸相处起来也不难,而且对待叛逆期的少年郎,还是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

贾滟默默地要求着自己,听贾芸说话。

“自从姐姐去了扬州之后,舅舅倒是时不时来找我们。他和舅妈得了我们原本的那两间房子,见如今我们有姐夫和荣国府帮衬,总想到妈这儿捞点油水。我听姐姐的,平时总不理他。但妈知道,却要说我那到底是舅舅,不能目无尊长。”

贾芸说起卜世仁,就顶着一脑门的官司。

“舅舅又怎么了?当日我们穷困潦倒时,被他百般嫌弃。那时妈生病,姐姐手里也没银子,咱们连饭都吃不上,我厚着脸皮到他的香料店去,想问他赊点香料让姐姐送给周瑞家的,好让周大娘在太太跟前为我们美言几句,分给姐姐一些针线活干,他不仅一毛不拔,还对我冷嘲热讽的。”

贾芸说的周大娘,说管事周瑞的妻子。

“我想着不给赊点香料,好歹给我一点米回来,让妈和姐姐能有口饭吃,结果话还没说完,舅妈就哭着说他们自个儿都每一顿饱饭吃,怎么受得了总是有穷亲戚上门要饭!”

此时此刻,回想这些事情,贾芸心中仍觉得屈辱,他跟贾滟说道:“我从那时候开始,便不再认这个舅舅,只是弄不懂妈为什么总是不怪他。姐姐嫁了姐夫,姐夫对姐姐好,对我和妈也好,家里的日子眼看着好了起来。舅舅又不消停,总来找妈,想从妈那里得点好处。姐夫过年时回来赏了他一顿排头,那个把月才消停些。前阵子大概听说姐姐要回来了,又趁我不在家悄悄来找妈。”

……扶弟魔。

贾滟的脑海里缓缓冒出了三个字。

在贾璧去世,卜世仁将贾璧留下了两间房子占为己有之后,卜氏还能忍着不跟卜世仁翻脸的时候,贾滟就有这个感觉。

可是她也很难指责卜氏什么,有的观念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完全是个人的原因。

贾滟伸手揉了揉贾芸的脑袋,柔声安慰道:“好了,不气了啊。”

原本还怒气冲冲的贾芸被姐姐那么一揉脑袋,一怔,随即有些脸红,咕哝着说道:“姐姐别这么摸我脑袋。我不比从前,我如今已经长大了!”

贾滟听得直想笑,但忍住了,只是问他:“这些事情,你怎么从来也不在信里跟我说?”

“这有什么好说的?姐姐在扬州,跟姐夫和两个玉儿好好的,我说这些扫兴的事情惹你烦心作甚?”

贾芸一副好奇横秋的模样,说道:“虽然他总是悄悄来找妈,但家里本来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而且有我在,他横竖是讨不到好处的!”

也是。

卜氏和贾芸现在看上去生活是过得不错,住着三进的小宅院,卜氏有婆子丫鬟服侍,贾芸上学什么的,也有一个小厮陪着。

可是这些都是林如海支出的,他也给卜氏和贾芸留下了一些银子,数额并不算大,只能让他们维持这一年的开销。

如果卜氏笨到要将维持母子生活的那些银子去给卜世仁,那也就没救了。

幸好,卜氏虽然有扶弟的心,但还不至于那么愚笨。

但如今才十二岁的贾芸,真的已经十分懂事了。

他本不该懂事得这么早。

贾滟心头微软,笑着说:“好好好,芸儿已经长大了,对这些事情都十分有分寸,我就不操心这些事情了。”

贾芸绷着脸,十分严肃地点头,“姐姐本就不该操心。”

卜世仁的事情贾芸心中会有分寸,贾滟可以不操心,但是关于贾芸读书的事情,贾滟还是要稍稍操心的。

她坐在树荫下,夏堇泡了两杯茶端来给她和贾芸。贾芸不想喝,忙说:“谢谢姐姐,我不渴。”

贾滟接过夏堇端来的茶盅,揭开茶盅的盖,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温茶之后,将茶盅交给夏堇,示意她退下之后,才笑瞥了贾芸一眼,说道:“妈说你读书不太好。”

贾芸闻言,脸上的神色微微一滞。

这个……确实是不太好。

自从贾母认了贾滟当干女儿之后,贾芸就不用为家里的生计发愁,可以专心读书了。

他在贾家的家塾里上学,老师是秀才出身的贾代儒。贾家子弟和一些亲戚的孩子其实都在家塾里上学,贾代儒的学问足以教他们读书。

贾芸从前读书不好,他原以为是自己不能静下心来的缘故,可如今能静下心来了,依然读不好书。

他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就是想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不说其他的,好歹要中个进士,他日见到卜朝义时,也能为姐姐争一口气。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贾芸的一腔雄心壮志,在经历了两年的屡战屡败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读书的料。

他不是读书的料,还能怎么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温柔沉沦 不乖流量[娱乐圈] 童话里的童话 快穿女配开挂中 邪恶反派,但美丽万人迷 竹马该上朝了 金钿娇 误把顶A当捞男后,揣崽啦 作死我是认真的[无限] 漂亮小可怜他快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