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70-75

70-75(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和渣男三口之家?我找老婆行不行 前女友信息素太好闻了怎么办 我的绿茶老公 蓄谋已久的初见[校园] 小酒娘你马甲掉啦 造反大师 嫁给一个老皇帝 全校都以为我A装O 女帝本色 千金笑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70-75(第1/13页)

第71章

071

兄妹俩站在庑廊前,闲话了几句,贾滟要走的时候,贾政忽然跟她说:“你嫂子说她最近总梦到过去的事情。”

贾滟一怔,“人都会做梦的。”

贾政沉默了片刻,“可她梦到了珠哥儿,跟我说她觉得自己过去做得不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王夫人如今在生病,人在生病的时候很容易胡思乱想。而且总待在屋里,总不见太阳,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很阴郁。

再说,这小半年宁、荣两府先后经历的大小事情,只能用“无常”二字来形容。贾赦病死了,贾珍、贾蓉又是失足在天香楼跌死,哪一件不是人生无常?

王夫人料理了两件丧葬大事,谁也不知她除了过于劳累之外,心里还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

当然,王夫人不会无缘无故就会想起贾珠。

贾滟笑道:“嫂嫂应该是想到了宝玉,才会想起珠哥儿。”

贾滟和贾珠辈分不同,但年龄差得不算太远。贾珠从小就是那种特别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乖巧,读书又用功。

大部分家庭的长子都会被长辈寄予厚望,王夫人对贾珠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对他屋里的人也看得很紧,生怕有谁会教坏了她的儿子。

贾珠娶了李纨之后,夫妻感情和睦,但王夫人跟李纨相处得并不算好。

而且与贾母的豁达通透相比,王夫人这个婆婆就显得不太聪明。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长大了,肯定需要自己的空间。

王夫人对贾珠的控制欲太强,不仅对他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连他房里的事情都要管。李纨出身书香门第,有的事情或许难以启齿,却不妨碍她对王夫人心有芥蒂。

贾珠去世时,贾滟家中的父亲贾璧还没去世。

贾滟曾听父亲叹息:“珠哥儿那么好的一个人,但凡政二婶子对他不要过于苛求,他也不至于带病用功读书,后来病重成那样子,还心心念念着不能错过当年的秋闱。即便秋闱能中了又如何?人都没了,谈什么都是枉然。”

贾滟很少在荣国府听人说起贾珠,也很少听人说起过去王夫人是怎么要求贾珠的,这是王夫人和贾政的心病。

只知贾珠没了,王夫人又生下宝玉后,便对宝玉溺爱异常,要什么便给什么。从前贾珠到了该启蒙读书的时候,就按部就班地启蒙读书。可到了宝玉,七岁之前让他住在荣庆堂的碧纱橱里,元春没进宫时,就跟着长姐元春,后来元春进宫了,贾母将史候府的史湘云也接到府里来,跟贾宝玉一起住在碧纱橱里。

有时贾璧在家里跟卜氏念叨:“政二婶对珠哥儿那么严格,对宝玉却是太放纵了。”

每逢这时候,卜氏就会说贾璧,“你知道什么?就是珠哥儿没了,她对宝玉才会这么放纵。”

卜氏在做针线的时候,会跟女儿说:“珠哥儿没了,哪个当母亲的不会心痛?就是因为他没了,才会想起过去亏欠了他许多,想要补偿他,也无法补偿。好不容易,又得了个哥儿,觉得自己从前做的不好的,便一股脑地补偿在这个孩子身上了。即便是她对宝玉放纵了些,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贾滟觉得王夫人对宝玉放纵归放纵,可内心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还是很严重的。

有贾珠的例子在前,贾母把贾宝玉放在了身边来教养,不让贾政夫妻太过逼迫他读书。

不仅如此,在贾宝玉搬出碧纱橱去了绛云阁之后,贾母又把自己身边的袭人和晴雯给了宝玉,王夫人不好对宝玉屋里的事情干涉太过。

现在绛云阁里的大丫鬟都是贾母拨过去,年龄最大的是袭人,月钱拿得最多的也是袭人,调教屋里丫鬟做事的任务自然就落在袭人身上。

贾滟对王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不想多说些什么,只是跟贾政说道:“与宝玉相比,珠哥儿自小过得苦了些,嫂嫂想起旧事,觉得遗憾罢。”

贾政:“从来我就与她说,凡事过犹不及。对珠儿如此,对宝玉也是如此。”

贾滟闻言,神色莞尔,“儿女的教育之事,不仅是母亲的责任。”

不能孩子出息,父亲就觉得骄傲,说不愧是我的孩子。一旦觉得孩子没出息,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是慈母多败儿。

贾政看了贾滟一眼。

贾滟眼眸微弯,跟贾政告辞,走的时候在荣禧堂外遇见赵姨娘。

赵姨娘手里拿着一双男式的鞋子,缎子做的鞋面,应该是要给贾政的。

见了贾滟,赵姨娘站在一旁,向她行礼,“见过姑太太。”

贾滟的目光落在赵姨娘手中的鞋面上,笑着说道:“这鞋面做得真好看,姨娘好巧的手艺。”

赵姨娘愣住,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鞋面,随即向贾滟露出一个笑容,“已经很久不曾给老爷做过鞋面了,多亏姑太太体恤我们,上月给我们各房都分了一些成块的缎子,我想着难得有好东西,便做了一双鞋给老爷。”

赵姨娘说的是实话。

她是从通房丫鬟变成了姨娘,主子不算主子,奴才不算奴才。不论是王夫人管家还是王熙凤管家,对她们这些姨娘都不以为然,官中给她们发什么东西,都是旁人挑剩下的才会到她屋里,每月的月钱也是迟迟不发。

赵姨娘看到王夫人和王熙凤这些人的做派,内心也嫉妒愤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最近几个月王熙凤不管庶务,官中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了贾滟处理。该发给各房的月钱都准时发,给什么东西也是好好的,并没有借着各种各样的名目克扣本该属于她们的东西。

加上平时贾滟待人随和,赵姨娘对贾滟倒是没什么怨气。

如今见她从荣禧堂里出来,还主动跟她寒暄,“姑太太方才是去见太太了吗?我本也想去看太太的,只是太太本就爱静,如今生病了,更是不愿意旁人在屋里待着。除了宝玉和探春丫头,便是环儿她也不太见的。不知太太今日气色如何?胃口可比前几日好些?”

“我也没见着太太。姨娘想知道这些事情,何不亲自去问呢?便是见不着太太,问屋里的彩云彩霞也是可以的。”

赵姨娘闻言,笑道:“姑太太提醒得极是,我等会儿便去向太太屋里的人打听。”

王夫人病重,她心里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难过的,只觉得那都是王夫人阴损的事情做多了,才会有此报应。

关心的问候,不过都是场面话。

贾滟的目光又落在她手中的那双鞋上,忽然问道:“你屋里可还有好的缎子?”

赵姨娘愣住,“没、没有了。”

仅有的好缎子都用来给贾政做鞋面了,其余的都是鸡零狗碎,不成块的。

贾滟说道:“我那里有一匹缎子,七成新,也用不上。要是姨娘不嫌弃,等会儿我让人送去给你。”

赵姨娘连忙道谢。

贾滟离开了,赵姨娘却还在原地看着贾滟的背影,神思却飘远了。

其实她年少时,并不像如今这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70-75(第2/13页)

的卑微。

她年少时因着出色的容貌和针线,得了贾母的青睐,将她放在贾政的屋里当通房丫鬟。跟她一起的,还有令一个周姨娘。

赵姨娘觉得如今宝玉屋里的袭人和晴雯,就像当初的周姨娘和她。

周姨娘为人安静本分,对贾政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贾政和王夫人成亲后,便将她们抬了姨娘。

这么多年,周姨娘一直没有孩子。

贾政对她也算是好的,平常也去她屋里歇着。赵姨娘为贾政生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人人都说探春人美又聪明,就连王夫人都喜欢探春。

可那是她的孩子,探春的模样,像极了她幼时的模样。

自己的孩子要养在王夫人的屋里,赵姨娘经常为此而感到嫉妒。她有时也想讨好王夫人,去给王夫人请安之后,经常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多待一会儿,谈谈惜春贾环,夸夸宝玉。

可王夫人对她始终冷冷淡淡的,不论她怎么讨好,王夫人总是坐在炕上,眼皮都懒得掀,只留她一头热。

赵姨娘很怀念年少时在贾政屋里的时光。

那时还没有主母,她和周姨娘是屋里的大丫鬟,小丫鬟们都得听她们的,虽然那时规矩比如今还多,但每个人都过得很舒心。

只是王夫人一进门,所有的事情就都变了。

自己抬了姨娘,生了一儿一女,又能怎样呢?终究是个奴才。

她的孩子是主子,她却是个奴才。

因为她是奴才,她那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平时也不太待见她,总是待在荣禧堂里,想着讨王夫人的欢心。

前几日的时候,环哥儿才来跟她埋怨,说探春姐姐做了一双鞋给宝玉,却不给他做。都是她的兄弟,为什么只给宝玉做鞋子,却不给他做?

赵姨娘听到贾环埋怨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她自然是知道探春为什么给宝玉做鞋子,却不给贾环做,不过是因着宝玉是兄长,又是老太太和太太最疼爱的人。

至于跟她同母所出的弟弟,虽然养在太太跟前,其实也是个讨人嫌的。

赵姨娘的眼睛不由得酸涩起来。

她从前也见过老太太与国公爷的姬妾相处,虽不说多亲热,可那些姨娘们和老太太十分和睦,下人们对姨娘也尊重。

贾政还没成亲时,她和周姨娘还想象过主母将会是什么样的人?那时天真,以为主母也能会有老太太那般的雅量,谁知主母嫁进来后,却是个两面派。当着贾政和老太太的面是得体能容人的模样,私下又是另一个模样。

转而又想起王熙凤的嘴脸,赵姨娘不由得咬牙,心想不愧是王家养的好女儿,都很会左右逢源、两面三刀。

赵姨娘对此刻重病的王夫人并不同情。

在她看来,王夫人真病死了,才叫上天长眼。

贾滟回了不羡园。

回去了就跟夏堇说:“我记得前几日你拿了一匹缎子来跟我,跟我说要不要用缎子做点荷包、扇袋之类的。”

夏堇:“可太太不是说那缎子的颜色不太好,拿来做荷包和扇袋不好看吗?太太那么说,我便将缎子放好了。”

夏堇一边说一遍给贾滟打了帘子。

贾滟走进屋里,坐在炕上。

锦葵给她端上热茶。

贾滟接过锦葵端来的茶盅,轻轻地抿了一口,吩咐夏堇:“你把那匹缎子拿出来,让人送去给赵姨娘。”

夏堇应了一声,心里却觉得纳闷,好端端的,怎么给赵姨娘送缎子?

贾滟见夏堇神色不解,就笑着解释道:“我从荣禧堂出来的时候,遇见了赵姨娘。她抱着一双新做的鞋子,一看便是给二老爷的。她与我说,也好些年没给二老爷做过一双像样的鞋子了,这个月难得遇上一块好缎子,便用来给二老爷做鞋子了。”

夏堇“啊”了一声,随即说道:“听上去也是怪可怜的。”

“可不是么?”贾滟将手中的茶盅放下,跟夏堇说道:“这匹缎子横竖我们也用不上,你拿去给赵姨娘,也算是个顺水人情。”

在扬州的时候,出身江南甄家的史太太就给贾滟送了许多各种各样材质的布料,贾滟什么样的布料都不缺。

夏堇去柜子里拿出一匹缎子,让建兰送去给赵姨娘。

建兰出门的时候,恰好遇见来找贾滟的王熙凤。

王熙凤笑着进了正房,随口问道:“建兰丫头拿着缎子做什么?”

贾滟正在拨弄香炉里的香灰,听见动静,回眸浅笑:“那匹缎子颜色我不太喜欢,今个儿去荣禧堂时碰见了赵姨娘,就给她送去。”

王熙凤在炕上坐下,“太太向来不喜欢赵姨娘,这人平日看着虽然低眉顺目的模样,心里却不本分,姑姑没必要笼络这些人。”

贾滟不以为然,“不过就是送匹旧缎子给她,谈得上什么笼络?”

她跟王熙凤在炕上相对而坐,笑着说道:“再说,她好歹也是姨娘,屋里连块像样的缎子都没有,说出去了,怕是会让旁人以为我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虐待下人呢。”

王熙凤撇了撇嘴,王夫人不喜欢赵姨娘,她自然也看不上赵姨娘。

王夫人不喜欢赵姨娘,是因为赵姨娘很得贾政的喜欢,平日贾政一个月都有十来天是歇在赵姨娘的屋里的。用王夫人的话说,这些天生的狐媚货色,专勾男人学坏,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王熙凤看不上赵姨娘,并不是因为她觉得赵姨娘是什么勾引男人的狐媚货色,只是单纯看不上。

赵姨娘长得再美,不过也是个奴才。

平日里唯唯诺诺,却在私下打骂贾环,将好好一个哥儿,教成那样缩头缩脑,毫无气度的人。

王熙凤冷笑,“谁还虐待她呢?她平日里不找事,便算是好的。”

贾滟闻言,抬眼看向王熙凤,好奇问道:“她怎么找事了呢?”

“她即便没有在明面上找事,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你这是先给人定罪了,再找证据,因此怎么看她,都觉得她不好。”

贾滟手里拿着一串蜜蜡珠在把玩,跟王熙凤说话的语气不徐不疾,十分悠闲,“你管她是不是司马昭之心呢?人活在世上,便是心里天天咒哪个人不好,只要她没付诸行动,也不能因此说她有罪。”

身为一个管家的人,要管好几百人。

这几百人,有好有坏,良莠不齐。

只要没有借助什么神佛妖法之类的灵异力量,普通人在心里暗中诅咒别人,并不会让别人受到任何伤害。

贾滟笑道:“我们管家,肯定会有很多人对我们是面服心不服,也会有人在暗中咒骂我们的,可也不见我们因此而受到什么伤害罢?”

王熙凤能言善辩,别人都说她一张嘴顶旁人十张嘴,老太太也说她一说话,好像天下的道理都站在了她这边似的。

可旁人哪知道,这位林姑姑,才真是能言善辩呢!

难怪林妹妹口齿伶俐,总是三言两语便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70-75(第3/13页)

将宝玉收拾得服服帖帖。

王熙凤不欲跟贾滟理论赵姨娘的事情,便笑着服软,“这些大道理,我说不过姑姑,姑姑说什么,便是什么。”

贾滟管理庶务的这段时间,其实发现了一些事情。如今荣国府的奴才们,已经有拉帮结派、欺上瞒下的情况。

王夫人容易被身边的人挑唆,常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决定,事后又暗中懊恼。

王熙凤倒是精明,可再精明的人,也架不住底下人相互抱团隐瞒。

建兰这段时间在荣国府各个院子里玩耍,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听得最多的便是如今荣国府的主子们,一代不如一代,从前老太太国公爷当家事,对待下人历来宽厚,如今的年轻主子们,生在锦绣丛中,早就忘了先辈们创业不易,也忘了如今荣国府的荣华富贵,离不开这些跟着主子们打拼的奴才。

荣国府的下人要说怨声载道,暂时还说不上。

可很多人心里都有怨气,有像赵姨娘这样觉得自己不曾被公平对待的人,也有千方百计想要讨王熙凤欢心,希望能在荣国府里谋个好差事却不能如愿的人。

世事当然不能都尽如人愿,有人如意,就有人不如意,但是既得利益者和那些不如意的人之间,总该有个平衡。

至于怎么平衡,那就看各人的本领了。贾滟觉得自己还不太会这种平衡之术,正在努力地琢磨,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度。

贾滟无意大张旗鼓整顿荣国府,只是提醒王熙凤,“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起眼的人有心想害你,反而比你身边的人更容易。”

因为不起眼,所以从来没想过要去防备些什么。

就像赵姨娘和荣国府一些底层的奴才,在这些所谓的主子眼里,他们不值一提,仿佛多看他们一眼,就是对他们的恩赐。

可是这些人也有需求,心里也会希望自己能得到尊重和善待。

原身妹子在父亲去世后,一直跟母亲和弟弟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底层的人其实过得很艰辛,也很卑微。

王熙凤对贾滟的话不以为意,但她不想跟贾滟争辩些什么。

她之所以来找贾滟,是为着锦绣坊的事情。

“姑姑,那位陆妹妹,当真可信吗?”

王熙凤说的陆妹妹,陆清洛。她比陆清洛年长几个月,平时贾滟跟她说起陆清洛的时候,都说陆妹妹。

王熙凤的话令贾滟有些摸不着头脑,她抬眼,神色有些茫然地看向王熙凤。

“平日看姑姑都十分聪明,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就糊涂了呢?”

王熙凤神情哭笑不得,左右看了看,小声跟贾滟说:“那位陆妹妹,早先是在姑爷屋里的人。如今姑爷高升,要从扬州回京都了。姑姑说陆妹妹的苏绣是江南一绝,让她跟着父兄到京都来,姑姑难道不曾想她会不会有旁的心思吗?”

贾滟这才回过味来。

她眨了眨眼,跟王熙凤说:“不会。”

陆清洛从前是真的喜欢林如海,离开林府的时候,也是真的伤心。

伤心归伤心,陆清洛回苏州后是跟着家人好好过日子的,她在家里陪伴生病的母亲,闲时就去家中的绣坊去指导绣娘们如何配色和走线,还经常在书信里跟贾滟分享一些有趣的日常琐事。

贾滟觉得陆清洛离开了扬州,心底虽然有遗憾,可她一直在往前走。

王熙凤的神色十分怀疑,“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贾滟瞅了她一眼,打趣儿道:“你连平儿都不放心,还能放心谁?”

王熙凤顿时噎住,瞪着凤眼看贾滟。

贾滟见状,忍不住笑,“瞪什么?难道我说错了?”

肯定是没说错的。

王熙凤不放心任何人,她不放心贾琏一个人在外面,将他盯得很紧。她也不放心屋里任何一个年轻漂亮的丫鬟,平儿虽然是她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鬟,但她也还是不放心。

她想控制身边的所有人,希望他们都能按照她的意愿去做事。可她也懂,人心难测,她无法控制所有人,于是只好尽自己所能去防范。

其实王熙凤过得很累。

贾滟弯着杏眼,跟她说:“有的人可能没我想象中那么好,但肯定也没你想的那么坏。有时候稍微放一放,既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不是挺好的吗?”

第72章

074

王夫人的病情反复了几天,后来起烧,烧了整整一天一夜后,开始好转。

贾滟去荣庆堂跟贾母说王夫人的病情。

“嫂嫂如今已经能进食,人比从前清减了许多,但精神好多了,也已经能下床走动。”

贾母听说王夫人的病情好转,原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落到实处。

老人家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是得慢慢养着。”

贾滟笑着点头,“是。如果府里诸事都也还顺利,又有凤妹妹和老太太给我看着,我也尽量不去给嫂子添麻烦。”

贾母正欲说些什么,贾滟已经岔开了话题。

贾滟去跟贾母说端午节前的时候,她带着两个玉儿去了护国寺上香,那时她像佛祖许下愿望希望老太太身体安康,林如海能早日回京,两个玉儿健康快乐,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想去郊外的护国寺还愿。

王熙凤于是趁机跟贾母说:“护国寺的神明都灵验得很,趁着姑姑去护国寺还愿,我也想去上香。”

贾母听了,便笑道:“家里既有水月庵又有铁槛寺,你们太太又在荣禧堂里有一个小佛堂,还不够给你们拜啊?”

旁边的贾宝玉听见贾滟和王熙凤要去护国寺,便凑了过来,说:“姑姑和凤姐姐要去护国寺吗?我也想去。今年秋天没能去成护国寺,去年护国寺后山的那片菊圃开得极好,今年没看成,可惜了。”

贾母一听贾宝玉说想去护国寺,便笑着说:“我从前方便的时候,也常去护国寺礼佛。那里有一尊菩萨金身,是当年你祖父在世时捐赠的。”

贾母想到从夏天开始,东、西两府先后办了丧葬大事,这些孙子孙女们一直便拘在府里。在家呆久了,大概也想出去玩耍。

王熙凤见贾宝玉也想去,向他眨了眨眼,随后跟贾母说:“我到京都这么久,还不曾去过护国寺上香。先前也听老太太说年轻时常去护国寺,说那里的斋饭不错。”

贾宝玉:“我也不曾吃过护国寺的斋饭。赶巧姑姑和凤姐姐要去,不如带上我们一同去。最近东、西两府都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太太又在病重,我们去护国寺上香许愿,也为太太祈福。”

贾母听宝玉那么一说,自然是笑着答应了,如果不是她身为国公夫人,又上了岁数,出门一趟要兴师动众的,她也就跟着小辈们一起去护国寺了。

这时贾宝玉又说:“既然我们都去了,把宝姐姐也喊着一起吧,不然她一个人在府里,也怪闷的。”

贾母当然也是没有意见。

贾滟和王熙凤商量好了去护国寺的日子,回过贾母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70-75(第4/13页)

后,贾母让赖大提前去护国寺打点,跟护国寺的住持说府里的姑娘哥儿要去上香,顺道用一顿斋饭。

到了去护国寺那天,贾滟和王熙凤带着两个玉儿,宝玉、三春、宝钗一起去了护国寺。每个人都带上了贴身的仆妇和小厮,一行人前呼后拥,阵仗不小。

出发前,王熙凤站在二门前,跟贾滟说:“这么多小祖宗跟着,怎么跟陆妹妹谈事情?”

贾滟笑道:“护国寺那么大,这些小祖宗们自然有他们的去处,你不用愁。”

王熙凤听贾滟那么说,也就懒得操心。

大概是因为身子渐重的缘故,她现在总是有些懒懒的,提不起劲儿来。

护国寺在京都的西边,从山门到护国寺的台阶两旁是参天古树。贾滟和王熙凤带着几个孩子到主殿上过香之后,知客师父便请她们到供游客休息的禅房。

贾宝玉带着秦钟和林绛玉过来,跟贾滟和王熙凤说:“如今离午膳还有一些时间,我带虎鲸和玉儿去后山看山璧上长着的那棵腊梅。”

林绛玉显得兴致勃勃,他跟贾滟说:“宝玉哥哥说那山璧上寸草不生,唯独就长出了这一棵腊梅。寒冬来时,大雪一下,周围都是白茫茫的,唯独腊梅傲立雪中,美不胜收。如今我们虽没赶上下雪的好时候,来了总要看一眼才甘心。”

贾滟莞尔,叮嘱了竹青几句,就放宝玉带着林绛玉去玩耍。

夏堇和平儿两人一同进了禅房。

夏堇笑着跟贾滟说:“太太,姑苏陆家的姑娘听说您和琏二奶奶在这里礼佛,特意过来向你们请安。”

贾滟和王熙凤对视了一眼。

贾滟笑道:“陆妹妹来得可真巧,快请她过来。”

陆清洛带着两个贴身丫鬟过来跟贾滟请安。

这是贾滟跟陆清洛在扬州离别之后,第一次见面。

陆清洛见了贾滟,神色有些激动,“太太!”

穿着一身鹅黄色衣衫的年轻女子披着一条黑色的狐狸皮披风,见了贾滟,披风也顾不上解,上来便捉住了贾滟的手。

久不见故人,如今在京都相聚,贾滟心情也有些激动,只是王熙凤和夏堇平儿都在旁,她按捺下激动的情绪,空着的那只手拍了拍陆清洛的手背,笑道:“好久不见,陆妹妹出落得越发美丽动人。”

陆清洛听贾滟的夸奖,脸色有些赫然。

贾滟拉着陆清洛见过王熙凤。

王熙凤一双清亮的凤眼打量着陆清洛,确实是个容貌清丽、身段优美的年轻女子。明眸皓齿,举止落落大方又透着些许书卷气。

王熙凤拉着陆清洛的手,姿态很亲热,笑着说:“平日总是听姑姑提起你,陆妹妹长陆妹妹短的,如今可算是见了本尊。”

说着,便向平儿使了个眼色。

平儿顿时会意,转身出去,再进来时已经拿着一个精致的盒子交给陆清洛。

“陆姑娘,这是我们太太给您的。”

陆清洛受宠若惊,连忙推辞道:“这、这如何使得?”

王熙凤:“如何使不得?你是我们家姑姑看重的妹妹,姑姑看重的人,便是我看重的人。我说你使得,你便使得。”

陆清洛看向贾滟。

贾滟微笑着颔首,说:“既然是你凤姐姐的一番心意,你便收下吧。日后凤姐姐找你的时候,还多着呢。”

陆清洛听贾滟这么说,便没有再推辞。双手接过平儿给她的礼盒,然后郑重地交给身边的丫鬟。

贾滟让服侍的丫鬟都下去,禅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陆清洛和贾滟坐在一边,王熙凤与她们隔着案桌相对而坐。

在案桌上,已经放着一副工整的图画,那是陆清洛按照她家在扬州时绣坊的布局,再加上贾滟和王熙凤的想法,让人画的一副设计图。

陆清洛跟贾滟说了绣坊的大概布局和初始经营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几个年轻的女子想要在京都创业,说出去都要惊掉旁人的大牙。

好在陆清洛的父兄大起大落之后,已经看破了许多事情。他们能东山再起,全靠陆清洛嫁给林如海后,林如海拉了他们一把。

林如海将陆清洛放了,陆家父兄心中为陆清洛惋惜,但想到一家人在有生之年能再度团聚,也没什么可惜的。

当陆清洛跟父兄说要到京都的时候,陆家父兄是反对的。

可是陆清洛意志坚决,她流着泪跟父兄说当日家中适逢巨变,是她嫁给林如海当姨娘才让家中过上了好日子。林如海放她自由身,她也不想其他的,承蒙林夫人待她亲厚,将她视为妹妹一般照顾,如今希望能与她一起在京都开个绣坊,她义不容辞。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陆清洛能言善辩,在家中是能说上话的。

再加上经商之人,没有仕途中人那么多古板的观念。陆家父亲不想女儿抛头露面,可是陆家的长子在知道妹妹的决心后,却为妹妹跪在父亲跟前,流泪说道:“从前家中贫困落魄之时,是妹妹挺身而出,供我们吃供我们住,如今她得了自由身,我们家中营生也尚可过得去,唯一的心愿便是去京都与待她亲如姐妹的林夫人开绣坊,我若不能体谅支持她,如何对得起她从前为我们所费的一番苦心!”

陆家父亲原本还想着儿子能帮着他劝一劝陆清洛,谁知他却倒戈帮着陆清洛。

最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陆家父亲跟陆清洛说:“你若执意如此,我也没有旁的法子。日子还是你自己在过,有些道理,我与你说了也没用,等你经历过便会明白今日父亲的心情。”

陆清洛见父亲不再反对,泪流满面,她无法想象要是失去父兄的支持,这条路会她会走得多么艰辛。

陆家父兄见陆清洛执意如此,也就放了她到京都,不仅提前在京都安排好了住处,还让陆家最出色的大掌柜邬书君陪着她一起到了京都。

王熙凤和邬书君负责选址和运营,技术工作主要是交给陆清洛和贾滟,当然,描红的图纸和诗句是由贾滟把关的。

如今一切也都还是在开始的阶段,几个年轻的女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王熙凤手里有人脉,而陆清洛身边也有个大掌柜能顶事。

贾滟和王熙凤看过图纸,绣坊这种事情,得有技术过硬的技术顾问,陆清洛身边两个丫鬟也是刺绣的好手,贾滟是打算要打造一个由陆清洛为首的刺绣团队的,后续还要招一些绣娘。

贾滟问陆清洛和王熙凤:“这些生意上的门道,其实我懂得不算太多。裴五太太如今也在京都,她家中不仅田庄多,铺子也多。改明儿我邀请她来给我们参谋一下,可好?”

筹备阶段,暂时也不想让家里的男人知道这件事情。

贾滟想找人合计,想来想去,觉得窦晴川是最合适不过的。王熙凤是官僚出身,习惯了利用权势,可是生意场的事情,得灵活变通和人情练达,王熙凤在人情练达方面其实还是有欠缺的。

贾滟内心觉得薛宝钗其实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自从薛父去世后,薛家那么多铺子说是薛姨妈和薛蟠在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70-75(第5/13页)

,可实际上管家的人是薛宝钗。

可惜薛宝钗虽有野心,平日在长辈们跟前显露出来的却是与世无争的模样。她觉得男儿就该用心读书考取功名,姑娘们识得几个字能作诗作词是闲来打发时间,本职工作还是做好女红会管家,相夫教子。

再说,贾滟想到薛蟠这个惹事精,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薛宝钗以后不可能不管薛蟠的。

要是薛宝钗知道了绣坊的事情,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

王熙凤和薛宝钗是表姐妹,但彼此之间也不怎么走动,这两人也不宜放在一起创业。

对于贾滟的提议,王熙凤和陆清洛自然是没有意见。

几人才就绣坊的图纸和布局达成一致,王熙凤说她已经让人物色了几个铺面,她个人觉得最合适的地方应该是在西街东面的一个铺子,那个铺子原本是卖古玩的,因幕后的老板犯了事,开不下去了,要将铺面转出去。

与东街的平民市集不同,京都西街四通八达,寸土寸金,各地的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都喜欢在此流连。

要盘下那个古玩铺子不是一个小数目,王熙凤说:“我让芸儿暗中去问了,想盘下铺子,至少得五千两银子。”

这还只是盘下铺子的银子,后面的装修改造,招聘绣娘,林林总总,持续投入加起来少说也要上万两银子。

但那都是后话。

贾滟跟陆清洛说:“先让你的大掌柜——”

“——不是我的大掌柜。”

陆清洛抿着嘴笑,纠正贾滟的话,“他叫邬文君,今年二十有五。”

邬文君,在陆清洛还没出嫁之前,他是被陆家父兄收养的小厮。开始只在陆家的账房里打杂,后来慢慢做到管事,能独当一面的时候,陆家父兄买卖出了问题,放了他自由身,让他另谋高就。后来陆家父兄东山再起,他主动回到旧时主人身边效力。

贾滟没见过邬文君此人的真面目,但是陆清洛经常提起他。

自从陆清洛到京都后,外面的很多事情都是交由邬文君去处理。松月跟邬文君接触过,说起这个年轻人,也是赞不绝口的。

贾滟心想可惜她要办绣坊的事情还没让林如海知道,否则松月竹青这兄弟俩,谁也不比邬文君差。荣国府里的下人贾滟没有特别信任的,只觉得夏堇的父亲夏冰川是可信之人,但夏冰川是荣国府银库里的管事,贾滟可不能从荣国府里挖人,想要培养可信的管事掌柜,也需要时间。

陆清洛既然说了邬文君信得过,贾滟本着相互信任的原则,也愿意信任邬文君。

此时听到陆清洛的话,贾滟笑了笑,说道:“那就先让邬掌柜去谈,看以他之能,能不能谈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位将铺面盘下来。”

很多事情,要等铺面盘下来后才能开展。

贾滟又跟夏堇说:“昨天让你装起来的画拿来给我。”

夏堇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个画卷。贾滟将画卷打开,画的是一副双寿图,宽约一米,大概有一个成人那么长。右上角画的是一个花瓶里,花瓶里插着几支不同颜色的菊花。

右下是一个竹筐,框里放着两个带叶子的寿桃,竹筐外,一只小狸猫的一双前脚搭在竹筐下,小脑袋正努力往框里张望。

猫是土生土长的狸花猫,笔触很可爱,画得栩栩如生,毛发都分毫毕现。

旁边还提了一首祝寿的诗。

陆清洛和王熙凤都看向贾滟。

“若是我记得不错,明年开春后,便是南平王太妃八十大寿,到时老太太肯定要给平南王太妃贺寿。”

贾滟纤细的手指划过画卷的边沿,笑着跟两人说道:“虽然咱们的锦绣坊还没开起来,但绣品可以先行。陆妹妹若是能在春天时将这副双寿图绣好,我便将她送去给老太太,让老太太借花献佛,将双寿图送给平南王太妃当生日贺礼。”

花瓶在古人看来有寓意平安的意思,菊花也多为他们喜爱,平南王太妃前阵子才在京都贵夫人圈子里办了个菊展,参加的个人都拿出一盆菊花去平南王府,然后一群贵夫人从中品鉴出哪家的菊花养得好。

至于那只小狸猫,平南王太妃喜欢猫,她在王府里养了十来只不同品种的猫,但最喜欢的还是狸花猫。

王熙凤看着那副画,赞叹道:“画得真好,我平日去不羡园找姑姑,怎么不见姑姑在画?”

贾滟随口开玩笑道:“都是等你们睡下之后,才悄悄画的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星铁]仙舟恋爱游戏 老公总不死怎么办,人外 霸总a隐婚后被‘绿’了gl 劣等omega也要先婚后爱吗 给闺蜜当站姐那些年[系统] 虐文女配拖家带口回村种地 替嫁成了顶流舅妈[九零] 炮灰Beta他不想流落街头 朱门掠娇 小吸血鬼,网恋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