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2 / 2)
而此刻的京城街市。
引人注目的城墙下、市集口刚刚张贴出来的巨幅《新政纲要》。
告示前早已挤满了人,不仅有身穿长衫的白衣士子,还有好奇的商人、匠户,甚至一些胆大的农夫也挤在人群外围,伸长脖子听着。一位被请来的老秀才站在告示前,用略带颤抖却高昂的声音高声诵读:
一、废除丁口税、盐铁专营税、市舶苛捐等十二项苛捐杂税。
“好。”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尤其是那些小商贩和普通农户,激动得满脸通红。
二、实行十一税,田产所出,十取其一,永为定例。非经内阁议定,天子核准,不得加征。
“苍天开眼啊。”一个老农颤巍巍地抚摸着告示上那几个大字,老泪纵横,对着皇城方向连连作揖,“陛下万岁,这下娃们总算能吃饱饭了,再也不用卖儿卖女了。”
三、鼓励开荒,新垦田地,无论山林湖泽,三年不征税,五年半税。
这条让许多无地或少地的青壮年眼中放光,仿佛看到了安身立命的希望。
四、设立惠民药局,各州府县遴选医官,贫苦百姓可凭里正担保,免费诊治取药。
“活菩萨啊,这是活菩萨啊。”一个抱着生病孩子的妇人喃喃自语,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五、整顿吏治,设监察院,畅通言路,许百姓直陈冤情……
六、兴修水利,由朝廷拨付钱粮,以工代赈……
七、重整军备,招募勇士,保境安民……
……
每念一条,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更比一阵热烈的欢呼和议论。
对旧朝积压已久的怨气,似乎在这一次次的宣读声中得到了释放,对新朝的期待和拥戴,在这寒冷的清晨迅速升温、凝聚。许多士子一边听,一边飞快地记录,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他们从这一条条新政中,看到了王朝中兴的气象,看到了自己施展抱负的舞台。
在城东集市,尉迟敬德正带着一队士兵清点旧朝留下的官仓。打开仓门的那一刻,连他这个见惯了世面的黑脸将军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外面流民遍野,这里却是粟米陈积,有些甚至已经板结发霉,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直娘贼!真是个该千刀万剐的狗皇帝!”尉迟敬德忍不住破口大骂,一脚踢在霉变的粮袋上,激起一片灰尘,“仓库里粮食都他娘的堆到发霉长虫了,却让老百姓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这造反,真是造对了!”
旁边较为沉稳的秦叔宝已经开始指挥士兵们搬运清理:“敬德,少说两句,骂他也听不见了。赶紧把这些还能吃的清点出来,按陛下和诸葛丞相的吩咐,尽快分发给周边穷苦的州县和京城百姓是正经。这些霉变的,看看能不能喂牲口,或者沤肥,总之不能浪费。”
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开始热火朝天地干活,一袋袋粮食被运出仓库晾晒。
与此同时,京城西郊的大校场上,霍去病正在整编昨日投降的数万旧朝军队。黑压压的人群站在校场上,昨日还在厮杀的双方此刻相对而立,气氛微妙而紧张,降卒们眼中充满了迷茫、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霍去病高踞点将台,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昨日之事,各为其主,既往不咎。但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旧朝的兵,而是新朝的将士。愿意留下的,经过甄别考核,编入新军,往后就是同袍兄弟,有功同赏,有罪同罚,一视同仁,若有想回家的,现在站出来,发放路费,登记造册,准你们归家务农!”
台下响起一阵骚动,有人犹豫,有人意动。很快,一部分年纪较大或恋家心切的士兵怯生生地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