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40-50(第1/13页)
第41章 第 41 章 就是在这种巨大的悲……
就是在这种巨大的悲伤中, 威廉回到了英国,“画眉”号的官兵们也在为去世的夏洛特公主悲伤哀悼。
悲伤的同时还有一些杂音,“画眉”号上的中尉死了, 这对他的亲人来说当然是一件极为不幸的事。可这对威廉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道德, 但是在中尉身亡后他有很大的机会晋升中尉。
威廉已经快要当两年的少尉了,如果是在战争中, 只要一年他相信自己就可以立下功劳晋升, 现在他却只能寄望于中尉倒霉, 因此很难对中尉的不幸感同身受。到达朴茨茅斯后,威廉只在家住了一晚,几乎立刻赶往伦敦。
这次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去的, 当然带上了他全部的财产, 不过这笔钱可没有他的弟弟妹妹们想象的那么多。
可爱的威廉将自己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了家庭, 朴茨茅斯的房子、给范妮的结婚礼物等等, 以至于现在身边只有省吃俭用存下的三百来镑。他想用这笔钱请马克斯韦尔将军帮忙进行运作,还得买上一些礼物, 只希望将军到时候不要嫌弃他的寒酸。
玛丽并未第一时间见到威廉,当哥哥的先去了理查德那儿。理查德现在不住在格拉布街了, 十月份的时候他就在伦敦邦德街租下了房子。
当时他志得意满, “蝴蝶缝纫机公司”也是当时伦敦最出风头的公司, 自然不愿意继续住在原来那个破旧的屋子里。繁华的邦德街有许多商店,正好其中一个被理查德租下用来销售缝纫机, 他很快便将住处也换到了这里。
现在,理查德在屋子里迎接兄长的到来,一个听差帮威廉把行李拎了进来,威廉熟悉的女仆凯特在起居室里帮忙端茶倒水, 还有一个杂役女仆在屋子里负责打扫。相比普莱斯家,这个房子已经足够豪华,仆人们也把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住在里面的主人却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理查德,怎么了?你在信里不是说缝纫机的生意很好吗?”威廉关心地看着脸色不佳的弟弟。
“哦,威廉,原本确实很好,夏洛特公主还特地赞扬我们的缝纫机。然而,自从我们都知道的那件不幸的事发生后,现在谁都没有好心情。”
夏洛特公主的悲惨离世对理查德打击很大,因为摄政王仅仅把缝纫机视作逗乐的小玩意儿,公主对缝纫机的支持是燃起贵族们热情的火种,他本就对这位公主心存敬仰。现在相比其他人,这位深受民众欢迎的公主的离世,给他带来了不止一重的伤心。
威廉对商业上的事情并不精通,对于弟弟的困境帮不上什么忙。他想了想,拿出自己一半的钱——一百五十镑,说:“这些钱你先拿去用吧,希望多少能够起到一点作用。”
理查德和玛丽原本就给威廉留下了百分之三的股份,因此心安理得收下了这笔钱。等他关心起哥哥的情况,得知威廉这次来到伦敦的目的,立即不好意思起来。
“你要尽快去将军府上,有玛丽在,她一定会在将军那儿旁敲侧击的,我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理查德让哥哥宽心。
至于带什么礼物,两个家庭的关系这样密切,实在不必刻意奉承。理查德建议哥哥送给将军一个土耳其海泡石烟斗,给将军太太和马克斯韦尔小姐带上一些时髦的小东西,比如来自东方的扇子、精致的小首饰盒就行了。
在约好拜访的时间后,第二天下午威廉准时到达马克斯韦尔将军府上,主人们都在家。安妮本应该回避,却借着和玛丽讨论事情留在了起居室。
将军和蔼地接待了他年轻的朋友,威廉·普莱斯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透着,正是将军最喜爱的上进青年。
将军询问威廉目前的情况,随着威廉风趣地讲述他在“画眉”号上的经历,将军太太和安妮都被逗得不行,将军也称赞了威廉几句。不过,没有人直接提起晋升的事。
没等玛丽开口,安妮突然说道:“哦,爸爸,威廉应该已经成为少尉两年了吧,我记得你是一年就被提拔为海军中尉的,这点他可不如你年轻的时候那么出色呀!”
“那是因为我赶上了好时候,只要立下功劳,没人会忽视你。从这点来说,你的运气不算太好。”将军把头转向威廉,“但是那场战争停止对国家来说这是一件好事,那个男人(拿破仑)终于被我们打败了,和平到来了,我想你的努力同样也会有人看见。”
好运气的威廉!玛丽几乎想要抱住身旁的安妮,她的开口真是恰到好处。她不禁产生了一丝怀疑,可是她看了看朋友自然地神态,心想就算威廉长得英俊,可他和安妮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应该没什么情况才对,可能只是巧合吧。
玛丽不知道的是,在威廉离开格罗夫纳广场后,安妮回到自己房间,拿着手上那把精致的贝母扇,看了看好几眼,才放了下来。
大约就在威廉做客马克斯韦尔将军府不久,有一件与普莱斯们有些关系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中午,将军太太在床上用过早餐后才下楼,她前一天晚上参加一个舞会到很晚才回来。
当时玛丽和安妮正在起居室里讨论可怜的威尔士王妃该怎么办?不知道这位可怜的王妃有没有从丈夫那儿得到消息(她和亲王一直分居,目前人在欧洲),失去女儿的她目前一定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将军太太听到这儿,突然说了一句:“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同样的可怜人,我昨天得知,我们上次在巴斯见过的格兰特太太,他的丈夫格兰特博士中风死了。”
听到这儿,安妮找出今天的报纸,果然在上面找到了一则简单的讣告——“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格兰特牧师一直为开展慈善事业不断奔波,于1817年12月7日蒙主宠召,安返天国。”
“可怜的格兰特太太,到了年底,她的丈夫参加慈善机关的宴会次数未免太多了。”安妮见过那位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博士,对他这样离世一点儿也不惊讶。
除了格兰特太太,估计没人为博士的离去感到悲伤,这下克劳福德小姐会住到哪里去呢?是继续和姐姐格兰特太太相依为命,还是去投靠她那还没有完全赢得上流社会重新接纳的哥哥?
玛丽没有为不相关的人思考太久,大约三天后,她收到了一封来自曼斯菲尔德的信。信里苏珊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因为格兰特博士过世,埃德蒙终于得以继承曼斯菲尔德的牧师俸禄。范妮现在已经搬到了曼斯菲尔德的牧师宅了,她经常去看望姐姐,目前范妮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她经常按照玛丽信里写的陪范妮一起在花园里散步,让玛丽别太担心。
刚好这时候,威廉的晋升也已经办妥了,他和理查德一同来将军府上告诉妹妹并表达对将军的感谢。这下,更没人在乎死去的格兰特博士了,威廉只觉得他死得恰到好处,无用的博士用他的死亡造福了很多人。
“刚好范妮怀孕了,这下姨父姨妈可以就近照顾她,这下再合适不过了。”威廉喜滋滋地说道,他觉得最近一切都很顺利,范妮这下可以过上非常宽裕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的牧师职位带来的收入估计接近一千镑。
理查德是这群欢乐的人里唯一有些格格不入的人。按理来说夏洛特公主的葬礼已经结束了,除了她的丈夫和最亲密的至亲密友们,其他人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贵族以外的绅士淑女们尤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40-50(第2/13页)
如此,马克斯韦尔将军太太近来已经参加了几场舞会。
但是高档缝纫机的销量一时半会儿却没什么太大起色,这个时髦玩意儿暂时还只在伦敦流行,没有完全扩散到各个郡,而伦敦的贵族们想买的上一波就几乎都已经买了或是预定了,因此近来高档缝纫机不过又卖了三十几台而已。
那些贵妇人有太多可以消遣的玩意儿,她们几乎不可能亲自使用缝纫机,因此暂时失去了兴趣也就算了。理查德寄予厚望的普通缝纫机摆在商店里也没有出现他理想的售卖一空的场景,才是真正让他苦闷的事情。
“别发愁了,理查德,你有调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玛丽走到哥哥旁边。
“还有什么原因,有部分人觉得这只是贵族追赶时髦的东西,派不上什么用场。还有就是对他们来说价格还是有些昂贵了,虽然我们对普通缝纫机的定价是二十四镑,不足高档缝纫机的四分之一。但是有钱人自认为应该追赶贵族的时髦,买高档的那款,而普通中产阶级家庭,要一下子掏出二十四英镑也很为难。”理查德摊了摊手。
这下玛丽想明白了,此时的英国有储蓄意识的家庭实在太少了,就像普莱斯家一样,英国的中产阶级们几乎每一个英镑、每一个先令都被安排地明明白白,一下子拿出二十四英镑买一个缝纫机当然不太可能,反正不买也可以让太太和女仆们自己缝呀。
“我已经要求商店的店员对每一个顾客进行演示操作,让大家相信这台机器确实可以缝衣服,也联系《泰晤士报》再刊登了一则广告。另外,我们要不要稍微降点价?也不能降太多,一两英镑如何?”理查德最近一直没闲着,想了很多办法。
“演示机器操作没错,但是直接降价恐怕不行。如果只是因为暂时卖不出去就降价,那些高档缝纫机的价值也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了,有钱人也不全都是傻子。”玛丽否决了理查德的提议。
该怎么办才好呢?
第42章 第 42 章 “理查德,我……
“理查德, 我们要不试一试分期付款吧?”玛丽脑子里想到了后世销售高档电器的一些方法,但是她不确定在十九世纪能不能这么做。
“分期付款,这是什么意思?”理查德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杂乱思绪的那根线头。
“就像我们付房租时一样, 一笔大额的支出不是每个家庭承担的起的, 因此宽裕的家庭会选择按年支付或按季支付, 但是普通家庭往往选择按月支付和按周支付,把一笔大额支出分散成很多笔小额支出, 压力就小多了。”
玛丽解释道, “我们的缝纫机也是同理, 我们可以通过广告宣称只要首付两英镑就可以把缝纫机带回家,之后每月还款两英镑分十二个月还清即可。”
理查德眼睛亮了,举一反三道:“还不止这样, 你当初说要把这些缝纫机卖给中产阶级家庭, 而如果分期付款的话, 我们可以分两年、乃至分三年, 首付可以降到一英镑乃至十几个先令,那些收入更低的家庭说不定也会买我们的缝纫机。”
一旁的安妮听到了他们的讨论, 好奇地问:“这样一来一开始就付了全款的人,不会觉得吃了亏吗?”
“不会, 因为如果一次性付清我们只收取二十四英镑, 而分一年还清的客户最后必须额外支付2%的利息, 两年就是4%,三年是6%, 这一来也不会让一开始就付了全款的这些人不满。”玛丽微笑道。
有了玛丽支招,第二天,理查德就联系《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只要14先令!圣诞节即将来临,最少只需要首付14先令就能够将缝纫机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你的妻子。”
要知道, 对于当时的中产阶级来说,自己请裁缝做衣服或是商店里买个漂亮帽子也要十几先令呢!早就已经名声在外的蝴蝶牌缝纫机这样打广告,谁能不好奇,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向了理查德的商店。
这下子缝纫机真要全国闻名了,一些来自其他郡的商人也开始找到理查德寻求合作。事实上,早在夏洛特公主过世之前,他们就发现了这个极具魅力的新产品,但是前段时间市场的遇冷让他们有些迟疑,现在缝纫机销售火爆,谁也不会放着金子不去捡。
而目前他们的公司也确实缺少人力和资金来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玛丽商议过后,理查德决定出售缝纫机分销特许经营权。除了伦敦的市场留给公司自己经营,其他郡他们都准备交出去,那些原本暂时卖不出去的高档缝纫机全被那些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商人一抢而空。
普莱斯们真真正正地发财了,在征求了玛丽、马克斯韦尔将军两个大股东的意见后,理查德拿出部分利润进行分红,一共五千英镑的巨款摆在眼前,人人喜气洋洋、笑逐颜开。
一下子又收回了一百五十英镑的威廉打算回朴茨茅斯过圣诞节,告诉父母他晋升的喜事,于是询问几个弟弟妹妹要不要一起回去。
理查德这时正忙着和商人们谈判,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书。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原则上每个郡只能有一个被特许经营的商人,当然要看哪个商人出的价格更高了,一心忙着赚钱的他自然没空回去。
约翰在财政部的工作越是到了年底越是脱不开身,玛丽原本不想回去面对普莱斯先生,不过一封来自夏洛特的信让她改变了主意——布朗先生决定明年举家搬迁曼彻斯特。
在回去之前,因为安妮提出将军夫妇总是带她们去肯辛顿公园,玛丽来伦敦后还没逛过与之相连的海德公园,威廉准备带妹妹和马克斯韦尔小姐一起到海德公园逛一逛。
这天的天气恰好特别合适,难得的冬日阳光让雾都的烟雾暂时散去了,海德公园吸引了很多前来游玩的绅士淑女,毕竟谁都不想被限制在城市肮脏的街道和污浊的空气里。
玛丽是来到马克斯韦尔将军府上后才开始学的骑马,现在还没有安妮那样熟练的马术,他们只能坐车去。进入公园后,两个姑娘挽着威廉的手,尽情地享受散步的乐趣。
公园里那些常青的绿树给玛丽带来了很多乐趣,那些飞过的知更鸟像是冬日里的精灵,停靠在树上歌唱。
论起舒适来城市确实不如乡下,玛丽心里想着,过去她想要赚钱,想要到伦敦寻找机会。现在发了财,和很多人一样,她开始有些怀念去年在曼斯菲尔德庄园居住的舒适日子。
走到九曲湖附近的时候,从道路的一侧他们见到了一位熟人,克劳福德小姐和另一位贵妇挽着手走了过来,安妮小声说那是斯托诺韦夫人。
大家客客气气,互相寒暄了几句,斯托诺韦夫人的眼神一直在威廉和玛丽身上打转。至于克劳福德小姐和普莱斯们,双方都觉得无话可说。
特别是克劳福德小姐,再次见到威廉·普莱斯,她的心情与两年前大不相同,她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虽然她已经决心不再找一个小儿子,可是那些懒散无能的法定继承人和风流成性的国会议员们没有一个能让她忘记埃德蒙的。
双方很快作别后,斯托诺韦夫人便盘问起了自己的朋友:“玛丽,你快告诉我,那个小伙子是谁?他左边的马克斯韦尔小姐我知道,右边的姑娘是他的妹妹对吗?这兄妹俩可真漂亮。”
“他叫威廉·普莱斯,一个海军少尉还是中尉来着,总之,在勋爵面前完全是一个微不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40-50(第3/13页)
道的小人物。”克劳福德小姐做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普莱斯,最近那个卖‘蝴蝶’缝纫机的商人似乎也是这个姓?不知道和他有没有关系?如果那样,普莱斯家现在的财产可不少。”斯托诺韦夫人想起了自己买的那台缝纫机。
“应该不是,我之前没有听说普莱斯家有人经商。”
“对了,我记得亨利之前想娶的那个姑娘也姓普莱斯对吗?这个姓氏还真是经常出现。”斯托诺韦夫人想起了她过去的朋友。
“他就是那个姑娘的哥哥。”现在提到这件事,真是让克劳福德小姐对既遗憾又痛恨。
“那真是太遗憾了。”斯托诺韦夫人纯粹是想结识威廉·普莱斯这个漂亮小伙,可看她的朋友不配合,便不再说下去了。
随着时间流逝,亨利·克劳福德的过错被人们逐渐忽视,现在这个社会,要想让他这样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似乎不太可能了。只要有钱,总有人会接纳他,玛丽·克劳福德当然更不可能怨恨自己的哥哥。
而另一边,我们的玛丽提起克劳福德先生就不是同样的语气了:“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威廉,我想你应该听说了,克劳福德先生重新在社交界活跃起来了,同样的错误,我们的那位表姐可依然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呢。”
“确实,不管男女,不遵守道德的人都应该收到惩罚。”威廉先是肯定妹妹的说辞,接着又说,“但是这两个人,毕竟一个已婚,一个未婚,在世人眼里错误并不完全一样。”
“得了吧,威廉!你也是男人,这个社会的规则都是上位者制定的,他们几乎都是男人,当然会为男人辩护。作为女人,我可不觉得他们两个人的错误有什么区别。”玛丽对哥哥的话嗤之以鼻。
“所有这类事件,即使是夫妻双方都有各自的情人,当被公之于众的时候,男人受到的惩罚总是形式上的,极其微小,甚至几乎没有;而女人就不一样了,她们不光会失去名声,甚至可能会失去一切,包括她们的子女、财产甚至是生命。”
“所以夫妻双方都应该对对方忠诚,才能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威廉嘟囔道,“玛丽,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克劳福德,大部分绅士可不会这样,你的哥哥我可从来没干过什么坏事呀!”
“你们兄妹两个就别争论啦,亲爱的玛丽,你把绅士们说得太可怕啦!”安妮指了指湖畔的天鹅,“我们不如往湖边去看看吧!”
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正巧走到一处角落的树荫下,因此丝毫不担心别人听见。然而不巧,今天有一个心情不太好的人躲在这个角落的另一边,被树木挡着没被他们发现,听到了玛丽对男性社会激烈的抨击。
这个人是一名男士,一名被世人认为天生幸运、几乎可以得到所有他想得到的东西的高贵男士,他是为了夏洛特公主的葬礼来来到伦敦的,葬礼结束后因为朋友继续逗留在这里。
为了回避不想见的人,他今天没有待在皮卡迪利大街的宅邸,而是一个人来海德公园躲清闲。
玛丽的话语里那句“夫妻双方都有各自的情人”刚好与他去世的父母完美对照,他的母亲甚至因此一度被放逐法国,他的父亲却一直和情人继续生活在一起,而这个情人后来还成为了他的继母,新一任德文郡公爵夫人。说到这儿,他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现任德文郡公爵威廉·乔治·斯宾塞·卡文迪许。
这个年轻姑娘说得挺有道理的,规则总是利于上位者的,听了玛丽的话,公爵决定不再回避母亲曾经的情人格雷伯爵。
玛丽并不知道有位大人物听到了她的话,对她产生了一点好奇。讨论完后,她便听从安妮的意见继续往前走,去欣赏湖里的天鹅。
第43章 第 43 章 欣赏过海德公园……
欣赏过海德公园的美景后, 玛丽和威廉准备第二天就回朴茨茅斯。
出发的那天早上,将军太太还没起床,安妮在用早餐的时候再次叮嘱道:“亲爱的玛丽, 你可千万别在家里待太久, 我已经可以想到没有你陪伴, 我一个人会是多么无聊,你在朴茨茅斯最多只能待一周, 再长我就受不了了。”
将军则示意教女过完节准备回来的时候立即送信, 这次他派马车把教女和威廉送回朴茨茅斯, 到时候还派仆人接她回来。
有将军的马车,这次的旅途比玛丽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轻松。当她想到缝纫机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分红,想到购买的三千多英镑的债券(原本一千七百镑, 卖出五百镑用于投资缝纫机, 缝纫机公司第一次分红两千镑), 她的心情就更加愉悦。
当初立下的目标已经近眼前, 玛丽觉得过几年她就可以考虑在伦敦买一个小房子,像理查德一样请上三个仆人;如果条件可行的话, 到时候她还可以到某个风景优美的郡租上一间别墅,每年夏天去乡下度过。
当四千镑对玛丽来说已经完全不是问题的时候, 过去想象中年收入二百镑的生活也已经没法满足她了, 不过现在她比谁都有资格过上那种原本不属于她的奢侈生活。除了他们兄妹和马克斯韦尔将军, 谁都想不到“蝴蝶缝纫机公司”的最大功臣和股东居然不是理查德,而是她。
兄妹俩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家中, 当他们到朴茨茅斯的时候,这里的一切还是老样子。
自从没了玛丽的暗中控制,普莱斯先生就越发喝得醉醺醺的,现在除了大儿子的再次晋升让他打起了一点精神, 他已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
凯特走后,莉莉成了家里的女管家,普莱斯太太另外请了一个杂役女仆,这个姑娘不像莉莉当初那么勤快,很多事儿还得普莱斯太太和莉莉自己干。干这些活计让普莱斯太太重新变得邋遢起来,乍一看玛丽还以为家里又要破产了呢。
在海上奔波一年多的萨姆变黑了,也长高了许多,他前几次回来玛丽都不在家,不像威廉还在曼斯菲尔德见过一次,猛一见面玛丽都快认不出来这个弟弟了。
汤姆和查尔斯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脱离了两个姐姐的管束,他们却反而怀念起来,这次玛丽回来,汤姆不停地追问她能不能留在家里。
这次回来,玛丽给家里人带回了一件礼物,那就是他们公司的缝纫机。这台机器的名气已经传到朴茨茅斯,但是普莱斯夫妇却并没有意识到“蝴蝶”缝纫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等到威廉告诉父母理查德在伦敦忙着缝纫机的生意没空回来的时候,正在仔细琢磨女儿带回来的机器该怎么使用的普莱斯太太瞪大了眼睛。
“什么,你说理查德在卖这个缝纫机?那该赚多少钱呀?我听人说一台缝纫机要卖一百镑!据说约翰逊夫人就有一台。”
“那是卖给贵族和有钱人的,机身上镀了黄金,镶嵌了珐琅,普通的缝纫机只要二十四镑。”玛丽一边解释,一边向母亲演示该如何操作。
“太神奇了,有这个机器,再也不用为缝衣服发愁了,我觉得我们今后甚至不需要去找裁缝了。”普莱斯太太好奇地摆弄起来,缝衣服对她来说是目前最繁重的家务之一
普莱斯先生并没有对儿子经商发表什么意见,他依旧在看他的报纸。萨姆正忙着摆弄威廉的新制服,倒是汤姆和查尔斯好奇地凑了过来,对这台机器的运转原理很是好奇,玛丽耐心地给弟弟们讲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40-50(第4/13页)
回家的当晚就这样过去了,威廉当上了中尉和理查德卖缝纫机这两件事占据了全家的心神。做母亲还多问了玛丽一句,得知玛丽和将军太太、安妮都相处融洽,便对女儿在马克斯韦尔将军府上的生活放了心。
这种熟悉的家庭氛围玛丽已经习以为常,对普莱斯太太来说,她多问的那一句已经是对女儿难得的爱了。
反倒是睡惯了马克斯韦尔将军府宽敞的房间,这次回到普莱斯家那个逼仄的小屋子让她有些不习惯。上次从曼斯菲尔德回来的时候有觉得不习惯吗?似乎没有,人类真是一种一旦意识到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就会把自己惯坏的生物呀!
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不过这时候圣诞树的传统还没有被阿尔伯特亲王从德国科堡带到英国来。普莱斯先生和普莱斯太太又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上去俨然和玛丽离开朴茨茅斯前没什么区别了。
过完圣诞节,玛丽迫不及待要和夏洛特见面,当她来到久违的布朗家时,这户人家毫无昨天刚刚过节的欢快气氛,仆人仓皇不安,主人焦躁急迫。
原本布朗家的房子要比普莱斯家好得多,但是经过几次重修,即使仆人打扫得不如玛丽在家的时候那么勤快,看起来也比布朗家好多了。屋子里的装饰画都被收了下来,不知道是不是主人要搬迁所以把它们带走,起居室似乎和主人一样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布朗太太有些局促地接待客人,当衣着光彩照人的玛丽在起居室坐下的时候,她觉得这间屋子简直不配被这样一个美人待着。女仆有些毛手毛脚地前来端茶倒水,这个仆人也不是玛丽过去熟悉的面孔。
“玛丽,你来了。”夏洛特从楼上飞快地跑了下来,紧紧抱住自己的朋友,把她拉到自己的房间里说私房话。
“到底怎么了,夏洛特,你在信里说是可能一月就要走,为什么突然这么急要搬到曼彻斯特去,你们在朴茨茅斯的房子打算怎么办?”一进房间,玛丽就迫不及待问道。
“大卫搞砸了一切,在爸爸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被人蒙骗签了一个不该签的合同,他以为能够沾到别人的便宜,谁知那完全是一场骗局,彻底葬送了布朗家的店铺。家里的仆人已经辞了三个,只留下新来的杂役女仆,至于我们的家也要卖给别人了,估计就在这两天。”
说这些话的时候夏洛特一滴眼泪也没有留,她甚至冲着玛丽担忧的眼神笑了笑:“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事吗?现在都不用争了,大卫已经没了店铺可以继承,我的嫁妆用来还清欠款后几乎全没了,这次搬家的费用还要等房子卖了才有钱呢。我之前还担心十六岁就进入社交界,现在妈妈也暂时不提了,她担心没有嫁妆的我找不到一个好人家。”
“我的夏洛特,你还好吗?到了曼彻斯特你们住哪儿呢?你应该早点给我寄信的。”
“没什么,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还算幸运,爸爸之前在曼彻斯特进货时为了方便在那边买了一个小房子,加上他的朋友邀请他去负责管理工厂,虽然收入只有一百多镑,但是总比留在朴茨茅斯租房子强。”
说到这儿,夏洛特拿出自己的箱子,数出一百来镑递给玛丽:“还好我做生意存下的钱留了下来,诺,这是你今年的分红,只是你托付给我的帽子生意我得交还给你了。”
“我亲爱的朋友,这钱我可不能收,今年我几乎没怎么管过帽子的生意,特别是从巴斯回来之后我的精力都在别的事情上,以后我就更顾不上了。”玛丽没有接过这笔钱,反而建议,“不如你拿着这笔钱去问问泰勒大婶,她愿不愿意和你一起去曼彻斯特?”
“那怎么可能?”
“并不需要她一定要跟着你去呀!我们的帽子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虽然我不打算再继续经营,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白白出让生意,我会告诉泰勒大婶你们两个都可以出钱购买我的份额。这样一来,要么泰勒大婶给我们一笔钱,生意彻底归她所有;要么你给她一笔钱,但她从此不能继续卖我画的那些款式的帽子;或者她和你一起去曼彻斯特重新开始,毕竟她在这儿也是租房子。”
“我明白了,虽然有三种可能,但是其实无论泰勒大婶怎么选,对我来说都不亏。”夏洛特明白了玛丽的目的,就是变相帮助她而已,毕竟目前她手里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份额。
“既然这样,那这笔钱你更得收下,我还有一百多镑存款,不需要你刻意照顾。”夏洛特眼神坚毅,“玛丽,如果你真的想帮我,不如指点一下我,到了曼彻斯特,有什么生意适合我。”
看着想要寻找出路的夏洛特,玛丽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她想起了那个被她遗忘了一年多的想法:“你听说过缝纫机了吗?”
“最近很火的蝴蝶缝纫机吗?我听说过这个机器……”
“一台缝纫机相当于至少二十个裁缝的工作效率,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机器,我觉得对泰勒大婶来说,继续维持裁缝店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不如彻底转型为帽子商店。而你,你可以通过出资购买缝纫机,请工人统一制作束身衣,要知道请工匠量身定制一件束身衣需要耗费的时间可不短,有了缝纫机你完全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压缩成本,曼彻斯特又有那么多的棉纺织厂,布朗先生非常熟悉棉布的价格……”
“这可行吗?不经过工匠贴身测量腰围,我们该怎么生产束身衣?”夏洛特不能理解。
“工厂生产的商品当然不可能贴合每个人的身材,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大部分人的身体数据来制定尺码,每个尺码有一个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了。”玛丽指点道,“因此,和帽子不同,这些束身衣刚开始必须走薄利多销的路线,用低价占领市场。”
第44章 第 44 章 和夏洛特的谈……
和夏洛特的谈话结束后, 玛丽最终还是没有收下那笔钱,而是暂借给了夏洛特,她们一起坐出租马车去找了泰勒大婶。
当初的泰勒裁缝店现在已经大变样了, 楼上被租了下来用作生活, 楼下完全成了店铺。靠近街边的部分被改造成了商店橱窗的式样, 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靠里面原来是店主休息的地方现在摆放着裁缝的工具,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在店里帮忙, 那是泰勒大婶的儿子。
在玛丽和夏洛特说明来意后, 泰勒大婶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她不打算离开朴茨茅斯,在这个城市她已经呆习惯了, 不打算背井离乡去曼彻斯特重新创业。
玛丽的要价并不高, 还不到帽子店一年的利润, 几乎等于半卖半送, 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了玛丽和夏洛特提出的条件, 拿出一笔钱彻底买断了帽子的设计。
再加上玛丽的资助,夏洛特现在身边的现金接近三百镑, 她准备按照玛丽分析的步骤, 用一部分钱分期购买几台缝纫机, 从小作坊开始生产,说不定有一天她会把生意做得比过去的布朗家还要大。
两个女孩坐上马车准备回家的那一刻, 夏洛特紧握住玛丽的手,她几次想说什么,那些感激的话在心里不断翻涌,还没有说出口, 马车就到了普莱斯门口。
“玛丽,谢谢你,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当玛丽下车的时候,她听到了朋友的声音。
“哦,亲爱的宝贝,你终于回来了,我生怕你在布朗家出事,你出门的时候我忘了提醒你了,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40-50(第5/13页)
听人说布朗家已经破产了,据说为了还债他们家连房子都要卖掉了,要是你在那儿碰到那些凶神恶煞的债主可怎么好。”普莱斯太太急切地从起居室里跑出来,拉住还在门廊处看着远去的马车的玛丽。
“哦,不至于那么糟糕,妈妈,我去的时候两位布朗先生都不在家,据说已经去债主那儿还债去了,他们还剩下一点积蓄可以搬到曼彻斯特去。”玛丽看着着急的母亲,安慰道。
“那也糟透了,听说夏洛特已经没有嫁妆了,可怜的姑娘。我本来还考虑过她和你感情这么好,说不定会看上你的哥哥。”
玛丽走进起居室,正准备坐下喝茶,听到这话把茶杯放下:“妈妈,我可没发现我有哪个哥哥对夏洛特有什么特别的呀!”
“我就这么一想,就算有什么,现在布朗家搬去曼彻斯特也彻底不可能了。”对普莱斯太太来说,没有嫁妆的夏洛特也只能得到她一句可怜的姑娘了,她不再提这件事。
玛丽则独自琢磨了起来,过去她从没把自己的朋友和哥哥们联系在一起,现在她倒觉得要好好思索一下她另一个朋友安妮的态度。
那天她和威廉去海德公园,安妮也一起跟着去了,关键她找的理由也太奇怪了,她们要想去海德公园完全可以和将军一起,不必非要麻烦威廉呀,不过这点蛛丝马迹暂时也看不出来什么,玛丽准备今后再仔细留意留意。
还没等两天,布朗家的房子就卖了出去,玛丽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威廉说起那栋房子只卖了三百来镑,感慨布朗家卖得太急吃了亏,普莱斯家的房子还买了二百八十镑呢。
这样一来只剩下三天,夏洛特一家就必须搬出房子了,他们准备三天一到立即出发去曼彻斯特,大家都忙着收拾行李,忙碌之中夏洛特只来得及再来普莱斯家一次,把她的一条项链作为礼物送给了玛丽。
那天夏洛特走后,难得在家的普莱斯先生突然发表了一通高论:“这些投机客都没有好下场!威廉,等你送玛丽回伦敦要记得告诉理查德,就算做买卖赚了钱也只会被人瞧不起,一有风浪就会被拍到岸上,只有土地才最可靠!”
听到这话,熟悉父亲性格的玛丽没有说什么,十岁的汤姆却突然说道:“爸爸,我不想跟着威廉去当水手了,我也要去伦敦。”
“你个兔崽子去伦敦干什么?”普莱斯先生眼睛一瞪,“该不会你也想要去经商吧,没看到布朗家一下子就完蛋了吗?”
“可是理查德在伦敦赚了好多钱,我的朋友和同学都听说蝴蝶缝纫机的名声了,又不是每个人都像布朗家那么倒霉。”汤姆越说越激动,“就连这样拼命、这么厉害的威廉,还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当上中尉呢,理查德现在就已经发财了。”
就在萨姆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汤姆和查尔斯两个弟弟对海军服役的生活更加了解了。当英雄冒险的浪漫主义褪去,冷酷枯燥的军队生活让两个小家伙有些无法接受。
过去威廉可从来没有提起过当水手要做那么多的事,而且萨姆当水手期间也没有遭遇过危险的海盗、遇到过神奇的冒险、解决过可怕的风浪……天天就是在海上巡航,太枯燥无聊了。
与受过苦的哥哥们不同,汤姆和查尔斯自记事以来就是玛丽在管理家务。等他们稍微大点,需要上学的时候,几个哥哥都已经自寻出路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他们没有小时候窘迫贫困的记忆,也不可能像哥哥们一样拼命。
普莱斯先生额头青筋暴起,想要拿出鞭子抽汤姆两下,被大儿子威廉拦了下来。查尔斯吓得躲到了普莱斯太太怀里,萨姆想要把汤姆拉开,他却还倔强地站在原位觉得自己没错。
“父亲,我暂时还没有接到通知出海,这段时间可以带汤姆去‘画眉’号上再看看,如果他真不打算去当海军,勉强他也没用。”威廉劝说道。
玛丽看了看怒火中的普莱斯先生,又看了看站着的汤姆和躲着的查尔斯,也说:“生意不是说做就能做的,理查德的本金是靠自己攒下来的,缝纫机在销售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困难。不如这样,要是半年后汤姆还坚持,到时候先送他去伦敦读文实中学,等他毕业再决定未来的出路。查尔斯也一样,反正现在普莱斯家有钱了,弟弟们的学费不再需要姨父托马斯爵士的赞助。”
这下普莱斯先生沉默了,他虽然讨厌商人,认为他们不算体面人物,但是内心却不讨厌发财,只是因为发财的人不是自己,只能把仅有的军官身份挂在嘴边,鄙视那些发财的商人。
在十九世纪英国军官属于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被视为“绅士阶层”的一员,但实际地位却取决于财富和家族背景。普莱斯先生这样“一没文化、二没家产、三没门第”的军官从来没有被人看得起过,名义上的体面根本解决不了实际的贫困,普莱斯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玛丽的说辞终于让这位父亲意识到,三儿子理查德确确实实在伦敦发了大财,不然也不会让玛丽说出不需要托马斯爵士赞助学费的话。
这时普莱斯先生反而放下了手中的鞭子,气呼呼地说了句:“随便你们,反正这个兔崽子别想再问我要一个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