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十四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打进了医院门口。
护士给萧予检查完身体时,向来单纯的眼神带了些探究,但因为有人在,她憋着好奇就出去了。
萧予坐在床上,喝着清粥,对初南道:“出发的船票定好了吗?”
初南点点头:“事情我都安排妥当了。”
说完他接过萧予递过来的粥碗,让萧予重新躺在床上:“那边的医生已经联系好了,到时候你就安心的做手术,等身体恢复了,你想干什麽都行。”
萧予点点头。
他想陆祎安这两天应该很忙,可能也没有时间再过来看他了吧。
陆祎安此时确实很忙,昨晚一夜没合眼就算了,今天一大早还要举行记者发布会。
昨天和柳时远一合计,凶手还没有被准确锁定,虽然确定了他二十八号会行动,但下一个目标暂未确定。
一连三起人命案,这事已经受到各界的关注,警署又主动透露出新的线索,一时之间各报社的记者蜂拥而至。
陆祎安的车被堵在外面,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一群人围在车子旁边,他烦躁的按了几下车喇叭,才把这些人哄得四散开来。
拉开车门的那一霎那,照相机快门声响个不停,他伸手挡住了强光,脸上露出人民公仆的笑容,看得柳时远哂笑,好长时间都没看到他假正经的样子了。
梁剑在裏面看见两人的车,忙冲过来,挡在陆祎安和柳时远面前:“不好意思,拍照请适度,两位领导还要向大家说明案件的进展情况。”
等两人都进了警署,梁剑依旧站在外面,面上带着微笑,朝旁边的同事小声问道:“我这样子,明天会不会也登上报纸啊。”
同事撇了他一眼,没有搭理。
警署大厅內聚集了很多记者。
陆祎安和柳时远坐在前面,相互对视了一下,柳时远站起来道:“各位,针对本市出现的这几起案件,警署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大家夜以继日,就是抱着务必将罪犯绳之以法的决心,今天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让大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并且告诉大家本案在各位警署同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陆祎安坐在旁边,看着侃侃而谈的柳时远,心想,这小子真会耍官腔。
底下的记者听到这有些按捺不住了:“重大成果是已经找到凶手了吗?”
这一提问,底下瞬间响起来细碎的声音,柳时远道:“目前尚在努力……”
“这算什麽努力啊,这麽多天了凶手都没抓到,还说什麽重大突破。”
那个咄咄逼人的记者说完这话,感觉旁边一道目光朝他斜射过来,带着些锐利,让他觉得脖颈处一凉。
他循着着股寒意看上去,正好对上了陆祎安那双眼睛。
记者觉得自己不能怂,强忍着不适迎上了陆祎安的目光。
陆祎安嘴角一勾,露出了他富家公子家的自信和街边混子以及现在这身制服带来的气质,对那记者道:“请问你在这听了多长时间。”
记者惯来牙尖嘴利:“无论多长时间,我都是在关心这案情的进展。”
陆祎安点点头:“是的,那请问您有什麽好的建议,关于这个案件?”
记者:“这个建议不是你们警署的人给吗?”
陆祎安:“哦,是这样啊,你刚刚的发言让我觉得你想取我们而代之,如果说风凉话能破案的话,我相信您肯定是这方面的奇才。”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都很平稳,面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说出来的话就句句扎人。
梁剑等人在底下听了直鼓掌,不愧是毒舌的老大。
那记者还要反呛,被自己的责编一把抓下来;“你还嫌不够丢人啊。”
记者咬了咬牙,恨恨的坐下了。
他坐下的同时,旁边的两个身上还挂着草的人,在那窃窃私语:“哎,我说,那个站起来的警官怎麽那麽熟悉啊。”
旁边的人还记挂着他们走了,医院那会不会又出新闻,被同伴这麽一提醒:“昨天晚上在窗口的那个人?”
“你看看他的身形,还有侧脸。”
“哎呦,不会吧不会吧。”
“你忘了,咱俩去问的,昨晚上是有个警官过去了,医院裏的护士不小心说漏嘴的。”
“是啊,那小丫头说话吞吞吐吐的,肯定有什麽东西没告诉我们。”
“可这东西能乱写吗,搞得不好咱们可是要进去吃牢饭的。”
“回去再翻翻相机,看看有没有把脸拍清楚的。”
这两人一阵嘀咕,其中一个还说:“要不要待会咱趁人散了去采访一下、”
“你脑子没病吧,这时候去问什麽,你和那萧予是不是滚了床单,你看看他刚刚那锋芒毕露的样,会不会削你?”
那人一缩脖子,这麽个时间,两人都没把心思放在这个记者会上。
柳时远将最近遇到的事都简单的复述了一遍,清了清嗓子又继续道:“现在我们得到最新的消息,罪犯很可能在这个月的二十八号会再有新的行动,这也是我们开这记者会的最主要目的,请各位记者朋友呼吁京都市民最近减少出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稍后我们会出相应的公文提醒”
底下又响起了一阵快门声,记者群裏的人面上也露出了恐惧。
招待会结束之后,陆祎安瘫坐在座椅上,觉得动一个手指头都费劲。
柳时远给他端来了一杯特浓的咖啡,坐在他旁边道:“现在消息都散布出去了,你说那个歹徒会不会因为我们知道这时间点了,而换个日期。”
陆祎安道:“不会,这个日期看起来像是某种执拗的信仰,不是这个点就没有那种完成的快感。”
“这麽变态?”
陆祎安喝了一口咖啡砸吧着嘴道:“杀人犯要有正常人的思维,也和你一样天天想着除暴安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