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 5 章
国庆假期像一阵短暂的热风,刮过去就没了痕跡。城市重新陷入那种规整而疲惫的节奏。对于汪无限而言,假期不过是生产线旁日歷上翻过去的几页数字,他的生活依旧围绕着机器的轰鸣声打转。
那台新的注塑机终于到了,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日本货,成色尚可,但內部线路被人改得乱七八糟,像一团纠缠不清的肠子。汪无限又被按在了这台机器上,每天弓着腰,对着错综复杂的电路图,一根线一根线地捋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测试。机油和汗水混合的气味,几乎成了他皮肤的固有属性,怎麽洗都洗不掉。
他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偶尔会像接触不良的电流一样,短暂地跳闸。
视线会从密密麻麻的线路上飘开,落在车间高窗外那一角被铁栅栏分割的天空。会想起某个雨夜共同撑起的黑伞,想起月光下并排走过的安静街道,想起那双在夜市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偶尔带着倔强的眼睛。
这种分神让他感到陌生,甚至有些恼怒。他习惯了与钢铁打交道时那种心无旁骛的纯粹,任何额外的情绪,在他看来都是精密操作中的干扰项。
于是,他去夜市的频率,刻意地降低了一些。有时下班实在太累,就直接回那个昏暗的出租屋,用冷水抹把脸,倒在床上,任由疲惫将意识吞噬。偶尔去一次,他也只是远远看着那个忙碌的身影,并不靠近。如果姜小早看见他,点头示意,他就也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连那杯加了点糖的茉莉绿茶也省了。
他告诉自己,这样很好。保持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牵扯。他和那个大学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因为一些偶然的波动靠近了一下,最终还是要回到各自的轨道上去。
姜小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疏远。
起初他有些不解,甚至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那晚汪无限帮他解围后,他以为他们之间那种针锋相对的关系,似乎缓和了许多,甚至生出一点类似“朋友”的雏形。但汪无限突然的冷淡,像一盆冷水,把他心裏那点刚刚冒头的暖意浇灭了。
他有点赌气地想,不来更好,耳根清净。可当他在忙碌的间隙,习惯性地望向某个角落,却发现那裏空无一人时,心裏还是会泛起一丝空落落的感觉。他告诉自己,这很正常,就像习惯了每天见到隔壁摊主的笑脸,突然有一天没见到,总会觉得少了点什麽。仅此而已。
学业上的压力并没有因为他的忙碌而减轻。那个关于“信息茧房”的小组课题进展缓慢,收集来的数据庞杂而混乱,分析起来如同在迷雾中行走。小组讨论时,他常常沉默,听着其他成员引用着各种拗口的理论,却觉得那些词汇离现实如此遥远。
他忍不住想起夜市裏那些为了多卖出一份炒粉、一杯奶茶而绞尽脑汁的摊主,他们不懂什麽“算法伦理”,他们的“生存策略”简单而直接——
味道好一点,分量足一点,态度热情一点。
这种割裂感让他疲惫。白天,他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裏挣扎;晚上,他在烟火人间的底层摸爬。他像一颗被卡在两个巨大齿轮之间的石子,被碾压着,摩擦着,发出细微却刺耳的声响。
一天晚上,生意格外冷清。也许是假期后的消费疲软,也许是天气转凉,夜市的人流稀疏了不少。姜小早难得地清闲下来,靠在冰柜上,看着手机裏那些他偷偷拍下的夜市素材发呆。
“看什麽这麽入神?”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姜小早吓了一跳,猛地抬头,看见汪无限不知何时站在了摊前。他依旧穿着那身工装,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眼裏的血丝比以往更重了些。
“没……没什麽。”
姜小早下意识地想锁屏,却手忙脚乱地按错了键,手机屏幕上,正好定格在他偷拍的一张照片上——
是汪无限站在摊子旁边,仰头喝绿茶时,喉结滚动的侧影。背景是夜市模糊的光斑,将他棱角分明的轮廓勾勒得有些柔和。
空气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