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网游 >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 第2297章主宰

第2297章主宰(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特种兵之超神陪练 进击的武侠世界 都市:开局参加家长会 脑海带着一扇门 抗战:开局带着三千死士全歼坂田联队 武侠之藏宝图系统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仙帝 武林高手竟在东瀛开钱汤 满级悟性:神魔陵园扫地百年

李成义自然是这次主攻的将军这个家伙负责拜占庭帝国的战场已经有多年了,而且这战场上大部分的胜利都是他打来的,虽然中间有些事情回去了,其实按照他的说法,谁来打都是可以的,以往我们是以少胜多,现在拥有那么多的军队,就算是合着眼睛也能够打赢这场仗。

对于他说的这个话,军队内部很多将军都是表示赞同的,毕竟从太子殿下开始,东征西讨我们就取得了无数的胜利,在战场这个地方,我们这些人也是有足够的话语权的,不管我们的敌人如何变化,也不管他们有多少的数量。只要是我们能够从容地走向战场,胜利就如同麦子一样,容易收割。

南海风急,浪拍礁石如雷。那座孤岛上的石屋已被藤蔓彻底缠绕,仿佛自然正悄然将它收回腹中。小禾的日记本已翻至最后一页,墨迹斑驳,纸角卷曲,像一片被海风吹干的叶子。她坐在窗前,望着远处天际线处一道灰白云带缓缓压来??台风将至。

她没有躲。

三年间,她走遍岭南、黔中、河西、辽东,以“游学记录者”身份暗访百村,收集了三千余份民间认知样本。这些材料不用于控诉,也不为立论,只为回答一个问题:当人们不再相信官府,也不再相信自己时,他们究竟靠什么活下去?

答案五花八门:有人信祖坟冒青烟,有人信手机算命App,有人信“只要孩子考上万国书院,全家就能翻身”。但最普遍的,是一种沉默的等待??等风停,等雨歇,等某个大人物出来说一句“我知道错了”。

可谁敢说错?

小禾合上日记,轻抚手腕上的红绳。自从离开“暗流学会”,她便再未戴过面具,也拒绝任何组织的庇护。她在敦煌讲完课后独自南下,一路搭农车、睡驿站、替村医抄方换饭,最终回到这座岛。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完成一件事。

她在等一个人。

果然,第三日清晨,海面出现一艘无旗小船。船上男子披蓑衣,背长剑,踏浪而来,步伐稳健如行陆地。他推开石门,抖落雨水,摘下斗笠,露出皇太孙那张熟悉却苍老许多的脸。

“你回来了。”小禾淡淡道。

“我一直没走远。”他声音沙哑,“这三年,我沿着你走过的路,一间村塾、一所义学地拜访。你知道吗?有个孩子问我:‘殿下,如果皇帝说一加一等于三,我们是该改算式,还是改眼睛?’”

小禾笑了:“那是我在黔中教的学生。”

皇太孙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只木盒,打开,是一枚青铜铃铛,与当年驿馆门槛下发现的那一枚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铃身刻纹略有不同。

“这不是‘归真教’的信物。”他说,“这是更早的东西??隋末民变时,起义军用来召集义士的‘鸣心铃’。余仲文偷换了概念,把反抗的象征变成操控人心的工具。而我们……也被骗了太久。”

小禾凝视铃铛良久:“所以你找到我,是要清算他们?”

“不。”皇太孙摇头,“我是来问你:你还愿不愿意回来?不是作为功臣之女,不是作为思辨偶像,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和我一起重新定义‘光明’。”

屋外风雨骤烈,屋顶漏下一串水珠,滴在火塘边的陶罐里,发出清响。

小禾起身,从床底拖出一只铁箱,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摞手稿,封面上写着《盲区志》三个字。

“这是我写的。”她说,“记录的是那些被‘理性治理’忽略的人:疯癫的老兵、被退学的质疑者、因言论不当被取消补助的家庭。他们不是反智,也不是愚昧,只是他们的痛苦无法用数据表达。比如一个母亲说,她儿子因为在课堂上说‘战争没有正义方’,被列为‘认知偏差高危人群’,送去矫正三个月。回来后,他不再说话了。”

皇太孙低头,手指微微颤抖。

“你们给了所有人提问的权利,却只倾听符合逻辑的回答。”小禾语气平静,“就像给鸟翅膀,却不许它飞出笼子划定的范围。”

“我知道。”皇太孙低声道,“所以我废除了‘认知矫正中心’,解散了‘舆情引导专家组’。现在全国设立‘情绪听证会’,允许百姓以诗歌、绘画、哭诉等方式参与政策评议。上个月,一位寡妇用一首哀歌推翻了一项拆迁令。”

小禾怔住。

“但这还不够。”他继续说,“阿海病重,临终前托我带话给你:‘火种不在书里,不在庙中,而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里。’他还说,真正的启蒙,不是让人学会怀疑,而是让人敢于承认自己不懂。”

雨声渐歇,天光破云而出,照进石屋,映在两人脸上。

小禾终于开口:“我可以回去,但有一个条件。”

“你说。”

“我不再做你们的榜样,也不发表宣言。我要做一个‘问题巡视员’,每年随机选择十个县,匿名潜入当地教育系统、医疗体系、司法流程,写下观察报告,直接交由‘初始审议团’公开辩论。我不提解决方案,只负责暴露矛盾。”

皇太孙沉默片刻,点头:“我答应。”

两人走出石屋,海风扑面,咸涩而清新。远处,台风过境后的海面泛起粼粼金光,几只海鸟掠过浪尖,鸣叫着飞向大陆。

***

半年后,长安城南郊新建了一座圆形议事堂,名为“疑庐”。其形制仿古,无主位,百席环列,专供“初始审议团”使用。堂外立碑,刻有小禾亲笔所书十六字:

**“疑而后信,问始为安;非求定论,但守真言。”**

此时堂内正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辩论:是否应全面开放“记忆档案”的公众查阅权限。

支持者认为,唯有让每个人都能查看自己从小到大的心理评估、课堂表现记录、社交关系图谱,才能防止隐形规训;反对者则警告,过度透明会导致人际关系崩解,人人自危。

争论激烈,持续七日未决。

第八日清晨,一位老妇人拄拐入场,身穿粗布衣,脚踩草鞋,自称来自河东郡某山村。她不会写字,但带来一段录音,播放后全场寂静。

那是她十六岁的孙子在“认知矫正中心”最后一段独白:

> “我说老师讲的‘民族团结史’漏掉了我们村被征地时的抗议,就被送来这里。他们让我每天抄写‘我必须尊重官方叙事’一百遍。第七天,我抄着抄着哭了。辅导员说:‘别感情用事,理性点。’可我想不通,为什么不能一边理性,一边伤心?”

老妇人颤声道:“我不懂什么叫‘叙事建构’,我只知道我孙子出来后,再也不肯叫我一声奶奶。你们要透明,我赞成。但请告诉我,怎么把孩子的眼泪也变成档案的一部分?”

全场落针可闻。

最终,审议团以微弱多数通过提案,但附加一条:所有档案公开前,必须由“情感标注小组”添加背景注释,说明每一份记录背后的生活情境??譬如某次考试失利,是因为学生父亲病逝;某条负面评价,源于教师个人偏见。

这项制度后来被称为“泪痕标注法”,成为全球首个将情感维度纳入公共信息管理的实践。

***

与此同时,小禾已悄然抵达北方边境。

此处有一座废弃的烽燧台,原为军事?望所,如今被一群退伍老兵改建为“自由思辨营地”。他们不分昼夜地讨论:国家为何总在和平时期宣扬战争威胁?边境冲突的新闻报道是否存在模式化渲染?甚至有人提出:“我们是不是被训练成了永远准备打仗的民族?”

小禾混迹其中,化名“阿禾”,担任炊事员。她每日挑水、劈柴、煮粥,偶尔在晚饭后讲一个小故事??关于一个孩子如何通过测量影子长度证明太阳并不绕地球转,却被教会判为“动摇宇宙秩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在英超造豪门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洛杉矶之狼 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 重生1977大时代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网游:1级的我,偷窃神明 人在综武,开始剧透人生 斗罗绝世:成了霍雨浩金手指!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