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时代巅峰,无可匹敌(1 / 2)
黄太吉虽然不清楚墨家这群人为何能屡次躲过斥候的搜查,但一两千人对于此时近十万的大清勇士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当初在宣大,他没有料到会有第三方加入,所以在扎营的时候,不但没有认真,反而像是故意漏出破绽一样。
那时候的心思自然是希望明军能半夜来送死。
而这次他早就防着墨家来这一手,所以各种扎营手段是样样齐全。
事实上,黄太吉这个人本就是一个扎营高手。
当年大凌河之战,就让八旗兵围着大凌河城硬生生挖出了三十里的壕沟,直接把大凌河给围在里面。
整个壕沟离城墙大约三里,壕沟深约一丈,宽一丈,壕沟的外面再砌墙,墙高一丈,墙上还有垛口。这还不算完,墙的离城方向五米外再挖掘壕沟,深七尺五,宽五尺,于此扎营!
而营的另一侧依然挖掘壕沟,深五尺,宽五尺。这就使得城内之人不能外出,城外的援兵也不能进入。
此外,还有游牧骑兵在外面狙击援军。
这种战术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处,不仅是黄太吉,西夷人也在用。
就连太平军在围城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
只不过萧云是为了解放大明百姓,自然不能围死了任由城里的百姓自生自灭。
尽管围城这一招很管用,但要想把京城围起来,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因为京城可比大凌河城大得多,所以要挖的壕沟不是几十,而是数百里。
不过对于军营的防御,黄太吉却是没有任何的松懈。
整个大营外墙的壕沟深八尺、宽一丈二,壕沟向下逐渐变窄,最底下窄到只能踮着脚,马不能渡、人也不能登,若有人掉下去无处着足、不能跃起!
为了对付墨家,黄太吉的确是用足了心思。
他能判断出来远处的喊杀声并不是墨家人正在攻击营寨。
人应该是半路被营哨发现并拦截住了。
不过他也没有大意,对付墨家这种强军,自然要全力以赴。而且现在大清的兵马充足,不会影响攻城。
然而事实上,无论黄太吉会不会大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会让他全力以赴。
因为出现厮杀声的地方逐渐多了起来!
一处!两处!三处!四处!
难道墨家分兵了?黄太吉有些疑惑,不过也不奇怪,当年在宣大的时候,墨家人就敢兵分三路。
若不是儒家人将消息告知,他怎么也不会相信。
然而一盏茶的时间左右,在西面又相继出现了四处厮杀的地方。
像是早就安排好了一样,每段距离都差不多。
这就让黄太吉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了,对方真的只有两千吗?
还是说他们只是为了救京城而做的障眼法?
可惜在这黑夜之中,是无法看清楚对方到底有多少人。
只不过黄太吉怎么也不会想到,墨家这次来了八个作战团,一共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好在鞑子的营地足够大,虽然十多万鞑子中有一部分分散在京城的四周,但主营区也是数十里营防。
完全足够太平军八个团分散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