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时代巅峰,无可匹敌(2 / 2)
而且被太平军盯住的远远不止八个点。
事实上,这八个点只有太平军的八个营而已。
这八个营将营寨之外的鞑子清理掉之后,就只是站在明处,吸引着军营内鞑子的注意。
再巩固的营防也得有人来守着才能起到最大的防御效果,而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
特别是在黑夜中无法看清远处的时候,大多数的鞑子会把兵力集中在能得到的太平军附近。
当然,在其他的地方,也有鞑子会随时保持警惕,至少每个百米左右的箭楼上的人是不会轻易移动的。
然而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当一万五千的太平军在黑夜中形成合围的时候。
如何翻越鞑子的营防只是战损多少的问题而已。
只不过太平军一向更注重保护战士的生命,所以才会有更细致的战术划分。
而保证战术能够顺利完成的是太平军无与伦比的组织度。
每一个连长、每个排长,甚至每个班长都能独立指挥作战。
所以当身在明处的八个营开始吹起冲锋号的时候,一起冲锋的还有身在暗处的二十四个营!
尽管箭楼上的鞑子很快发现暗处的人,但冲锋号形成的强大音效,让他们很难有效示警。
而且到处都是示警的啰声也让人无所适从!
太平军平日里训练的最重要科目就是夜袭军营,翻越和破除营防障碍那可是必修课。
所以尽管黄太吉的营防刁钻,也没有太大效果。
外墙又不是被刷了一层没有缝隙的水泥,所以太平军并不需要跳跃,即便徒手也可以翻越。
当然事实上有更多更便捷的法子,比如太平军战士抬着早就准备好的长木板,直接搭在了寨墙上,踩着就上去了。
要是墙再高一点也没问题,加上一根长竹竿,就算没有长木板,三人配合,战士们也可以从垂直的墙面上小跑上去。
这些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稀奇,甚至说是神技也不为过,但在萧云的眼里,都是后世军人的家常便饭而已。
而当太平军的战士进入到营寨之内后,剩下的事情就更简单了。
班排连协同作战,独立指挥。
这就体现了基层指挥员的优势了,一万五千人,一千多个基层指挥系统,可以有效指挥每一个战士争取局部优势。
当所有的战士能心无旁骛进行战斗的时候,哪怕是战力平平也是极为可怕的。
这就是被萧云解构的新式冷兵器战场。
什么火器、火炮在黑夜中都是摆设而已。
夜袭才是最让人绝望的战斗方式。
整个战场像是被犁过一样,太平军过处无一活口。
也就偶尔出现的鞑子部将才能引起一点点波澜,然而这样的部将实在太少了!
怎么和太平军战士抗衡?
况且已经不知道有多少鞑子将领死在太平军三人作战小组的手中。
最强的白甲兵已经被牵制在城西,此时也因为明军的决死反击损失惨重,估计也死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