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赶尽杀绝(1 / 2)
黑夜意味着他们不仅要随时防备墨家的袭击,还要抵御刺骨的寒意。
多尔衮现在已经有些后悔了。
或许当时不急于撤出京城,就不会到这样的地步。
至少那时候的他们甲胄齐全,还可以畅快淋漓的厮杀一番。
现在就只是勉强能让每个人都有把像样的武器而已。
没有甲的步兵对付骑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用猜也知道。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墨家人有可能不着急夜袭,而是等自己这边大部分人被冻伤冻死之后在动手。
多尔衮看着落日最后的余辉消失在地平线上,心也随着沉到了谷底。
…………
相比于多尔衮,黄太吉的北上之路倒是很顺利,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刚刚路过蓟州和三屯营的时候,都没有一个明军出来阻拦。
仿佛这天底下只有两拨人,一拨是他们,一拨是追杀他们的墨家。
太阳虽然已经落山了,但十五的月亮给了黄太吉足够的安全感。
这条路他走过,知道再有三十里就能出关。
只不过由于再往北就是高原了,这里的地势会越来越高。
之前不知道下了多少天的雪,依旧未化开,所以虽然只有三十里,恐怕也得走到半夜。
若只是雪厚些还好一点,最影响前进的是迎面刮过来的,如刀子一样的风。
偶尔还会夹杂着些许白雪。
每一次都让黄太吉下意识的看看天空。
当他发现不是下雪,而是被风吹起来的雪渣,就会松一口气。
这时候要是下雪,就不只是风雪眯眼,还有可能将天上的月亮遮住。
没了月亮,黄太吉的安全感也就没了。
是的,他开始恐惧黑夜了。
所以黄太吉没有想过停下来休息,等风停了再走。
一路走来,他们连沿途遇到的村庄都没打算进。
因为他担心里面会冲出一批墨家人。
这时候的他,的确有点魔怔了。
来时十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归时却只有四五千人狼狈逃窜。
这种事落在谁身上,都会出问题。
有点魔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然而若连眼睛都出了问题,那就应该是真的不正常了。
黄太吉看到了前面两侧的山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移动。
到底是什么?
刚开始还没看清楚,然而很快他的瞳孔放大,面容变得惊恐:“敌袭!”
是墨家!
他们竟然在这里还有伏兵!
黄太吉的脸上终于露出绝望之色。
只是大清皇帝、大金可汗这些身份让他不得不硬起头皮组织抵抗。
然而大风早就把行军的队伍打散了,这里的道路条件,也不允许四五千的骑兵在前进的时候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