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俾斯麦式宣传攻势(1 / 2)
这几个月的时间,由于波茨坦市区的混乱,俾斯麦不准赛琳娜前去无忧宫找希儿。维克托莉亚也被允许离开柏林的行宫,于是她立刻回到了基尔,去教训自己那个愚蠢的哥哥。
不过两人的书信交流依然在持续着,赛琳娜多会些一些生活琐事,希儿对其一一回应,且不会把领地的混乱写进去。对于一个烦恼的人来说,她需要的是一个能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并且有着同样丰富知识的人来进行交流。赛琳娜很好,很讨人喜欢,但她还太过于年幼,并不是能讨论政务的。
即使希儿把无忧宫门外的事情告诉赛琳娜,她大概也只会说捣乱的人就全部杀掉之类的话。
此时听着外面阿萨辛派演讲声音的希儿,也有干掉他们所有人的想法就是了。
与此同时,劳恩堡的庄园外拉起了旗帜。几个穿着黑色制服的人搭好帐篷,打出了征兵的公告板。
希儿于去年11月派出去的征兵小组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跨越300公里路程。从波茨坦到柏林,再到奥拉宁堡,新勃兰登堡,最后一直到了劳恩堡——这个半年前还是丹蒂耶王国领土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征个兵还要跑这么远,那就全怪希儿这个人制定的征兵标准太过于严苛了。
由于威廉一世国王只给了希儿500名士兵的限额,因此希儿就要求每一个士兵的选拔标准都按军官的标准来办。必须是初中以上学历,读书写字看得懂地图也是基本要求。
其次,希儿要求他们一旦参军领到了第一波补偿金,就两年以内不许回家,不许同家人朋友联系,只能在部队驻地生活,且不能娶妻或者去什么风月场合。
这是对人性的泯灭,也导致很多人知难而退。
最后,希儿还说:有参军或者参战经验者优先,有特殊技能者优先。这就导致筛选更加的严格,一直到1865年1月下旬,规定的500名士兵也才招到了89名。
征兵小组的人没辙了,几番商议之下决定直接去劳恩堡——这里半年前是敌国领土,现在也驻扎着参战回来的士兵。从他们之中选拔,那大概很快就能凑齐500人的队伍。
“姓名?”
“哈基姆·赫茨伯格。”
“几年参军经验?”
“不到一年。我是在石勒苏益格战争时参军的,现在刚从丹蒂耶王国回国。”
征兵小组工作人员的人看了哈基姆一眼,这个年轻的男人脸上稚气未脱,看起来也就十几岁的模样,并不像是什么能够通过考验的样子。
于是征兵小组的工作人员快速登记好信息后,便让哈基姆直接去文化测试的区域,没和他多说什么。
排在哈基姆后面的是他同乡的好友布莱肯,他们一起跨越了上次战争的生死局面,现在也约定好一起参加波茨坦大公爵的私人武装。
一开始布莱肯对什么波茨坦根本就没什么兴趣,而且还劝说哈基姆不要去。但他架不住哈基姆这个人死缠烂打,于是也就来了。
夜晚,布莱肯把合格通知书放在哈基姆面前问:
“就像我们约好的那样,我合格了。现在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非要加入什么波茨坦什么的私兵队伍了吗?”
“你还记得当时我们在战场上,我说的那个白发女神吗?”
“记得,而且那不是什么女神,那是国王的亲戚。”
“哎呀,你说的那都是谣言。要没有那个女神,我们可能都已经死在战场上了。”
“你够了啊,我现在问的是你为什么要去当私兵。”
“这私兵可不是普通的私兵,波茨坦大公爵,就是我告诉你的那个白衣女神。”
“……”
————————
属于希儿的私人武装终于建立了起来。统共500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不同于其余领主的私兵——他们手下几乎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然后只懂得服从的人,甚至很多都是文盲。
但希儿的私兵,却每一个都有成为军官的潜力。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一旦希儿的军队需要作战,那这500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当班长来指挥战斗,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立刻扩充为6000人。如果这500人都做排长,那有战斗力的队伍就会立刻扩充到18000人。
这样的队伍比艾莉卡王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征召出来的常备军都要优秀。
1865年2月17日这天,500名统一穿着黑色制服的军人扛着步枪走在大街上,列队往无忧宫前进。看热闹的群众沸腾了,他们大都觉着这些军人是来整顿议会里那些阿萨辛派的,因为阿萨辛派那帮人除了在那边演讲什么都不干,已经严重干扰了市民们的生活。
也正如市民们所期盼的那样,队伍行至无忧宫前,立刻朝天放枪驱散了围观群众。阿萨辛派的人还想磨嘴皮子来试图说服这些荷枪实弹的军人,但希儿的私兵可不会听他们多说什么。
在三次警告无果之后,朝天的枪口变成朝着他们,一发子弹上膛就代表一颗人头落地。
突然传来的枪响惊醒了正在睡午觉的希儿,她立刻穿好衣服收拾着装,带着格鲁诺及一众卫兵赶到园林外面。面前的景象惨不忍睹,大街被鲜血染红,倒在地上的死伤者有二十多人。希儿被震惊了,立刻上前询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市长介绍的那两个军事人才不见踪影,却有一个熟悉的面孔站在了希儿的面前。他抱紧步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皮靴在石砖地面上蹬的响亮:
“中午好!女神大人!”
哈基姆敬礼问好,后面那列队的人群也都跺脚敬礼,高喊着:
“中午好!女神大人!”
希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