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甄逸病危(1 / 2)
刘洋又呆了半个月,给师傅重新设计了房子,一个大的院子作为晒场,院子左边是行医看病和储存药材的地方,院子右边是华佗居住的地方。
总之,刘洋是按照穿越前自己梦想中的那个中医诊所给设计的。
又给了十金,供师傅生活,华佗本来也是说什么都不要,最后都被刘洋解释成,只要接受了,就能更好的给病人看病,华佗一听这个,也就接受了。
刘洋心中不禁感叹,真是一位把治病救人刻在骨子里的医者,怪不得在刘洋知道的历史里,华佗都被尊为神医。
前后折腾了大半个月,刘洋终于回到了平舆县太守府。
太守府大部分的事都不需要操心,操心也没用,一些和刘洋有关的事,也有吕范盯着。
时间转眼就到了五月,太守府里来了二十个人,刘洋还都认识,就是两年前涿郡起兵时,张郃挑选的二十个斥候,还和刘洋执行了第一次斥候任务。
刘洋碰到了熟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了二十个,一打听来这的原因,原来是刘备辞去了平原县令,回幽州去了,队伍也解散了,大部分兄弟都回幽州去了,这二十人不想回去,就来投靠太守大人。
刘洋听完,当即决定,就用这二十人作为自己的第一支贴身护卫队伍,暂时都归典韦管辖,二十人一听说是贴身护卫,都很高兴,这样又可以听刘洋指挥了。
第二天,关羽派人来传信,说刘备被青英将军发现私自募兵,关羽二人也求了情,青英将军就训斥了刘备几句,私自募兵可是重罪,这次就不追究了。
张飞站出来说,是他见关羽和张郃都带兵三千,于是他也就偷偷招募了五百,凑了一千五百人,所有责任都由他承担。
刘备说张飞犯了错,青英将军虽然不怪罪,可是自己也没脸呆在青州了,于是辞官带着张飞回幽州去了。
刘洋都想放弃刘备了,实在是太难了,总想一些虚头巴脑的问题。
同时又有一些难过,毕竟是一起起的兵,刘洋还想过投效刘备,最主要的是,五人是一起走过最初投军的那一段岁月,每天都在刘备的大帐吃饭议事,那一段时间,几人也算是肝胆相照。
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太影响刘洋这边无聊的太守生活。
五月十二日,甄姜派猴子快马赶到汝南,通知刘洋,甄逸突然病重,甄姜已经带人回无极甄家去了。
刘洋一听这,立马带典韦赶往谯县,刘洋去找华佗,典韦去雇佣马车。
还好,师傅华佗在家,刘洋立刻把自己岳父病重的消息告诉华佗,请华佗前往医治。
华佗一听是甄家家主病了,立马就要和刘洋走。
刘洋急忙问道:“师傅,你不用带东西吗?”
华佗说道:“不用,他的情况我知道,路上再说。”
正好这个时候典韦也把马车找来了,于是一行人直接就沿着官道向北出发。
路上刘洋才知道,甄逸已经不止一次找华佗看过了,身体没啥问题,但是作为甄家家主,每日思考的问题太多太复杂,长期就导致太伤神,必须注意养生,而且最好三年不要行房事,最好的情况是把甄家的事多放一放。
刘洋一听,这就难办了,按年龄甄逸正值壮年,尤其是甄姜的两个弟弟都还小,这种情况让甄逸退休,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师傅还说,自己这次去,就算救回来了,也是暂时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有救不回来的时候。
刘洋现在管不了以后,也只能先救活甄逸再说,最多让甄姜再多劝劝。
幸好天气还好,一行人花了五天,就赶到了甄家,猴子提前通知了甄姜,此刻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刘洋把华佗接下车,就被猴子带进去了,刘洋这个时候先赶快安慰了一下甄姜,然后就陪甄姜进了甄家。
这个时候甄姜也不做生意了,双方没有利益冲突,可以看出甄家人也就没有为难甄姜,刘洋也就放心了下来。
到了后院,甄姜的母亲张氏以及弟弟妹妹都在,这也是刘洋迎娶甄姜后第一次见到众人,刘洋先给甄姜的母亲行了礼,甄母示意刘洋快起来,并感谢了刘洋及时请来了华神医。
甄母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除了身材不算苗条之外,挑不出一点瑕疵,不过生了八个孩子还能把身材管理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边行完礼之后,甄姜的弟弟妹妹也都来给刘洋行礼,刘洋也一一回了礼,尤其是最小的妹妹甄宓,刘洋离开甄家的时候才几个月,现在已经三岁了,能叫姐夫了。
刘洋把甄宓抱在怀里,逗了逗,毕竟这可是甄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