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甄逸病危(2 / 2)
又说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带礼物,下次一定给补上。
众人等了一个多时辰,华佗才出来,因为刘洋不会治病,所以暂时没有公开师徒关系,这是华佗主动要求的,怕影响刘洋的仕途,毕竟这个时代,这些都是低等职业。
家族的长辈率先走上前去,询问甄逸的情况。
华佗说:“病情暂时止住了,但是人还是很虚弱,需要静养,他再开几副药,调养一下。
自己暂时也不走了,会在无极住几天,直到甄逸病情稳定。”
张氏让甄姜等人赶紧跪下,自己也行礼,感谢华佗的救命之恩。
正在这时,甄逸的贴身管家出来,叫刘洋进屋,说甄逸要见刘洋。
刘洋也不明白什么情况,只是这个时候甄逸要见,刘洋自然没问题,于是刘洋就在一圈人诧异的目光中进了屋,而且连管家都没有进去,而是守在了门口。
刘洋走进去,屋里很浓的药味。
刘洋走到床前,本来要行礼,被甄逸给示意不用了,刘洋看甄逸的脸色很不好。
甄逸示意刘洋到跟前来,说道:“我这么多年,阅人无数,只有你我看不懂,但是从你对姜儿的态度和做事方式来看,你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我这病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会怎么样,我心里清楚,我只有一个请求,若是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多帮帮姜儿,照顾一下他的母亲和弟弟妹妹,让他们能够平安地生活就很好了。”
刘洋赶紧说道:“岳父大人,我来时问过我师傅,你这个病没事的,只要你能够放下心中的事,好好调养一下身体,再控制一下情欲,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甄逸笑了笑:“你拜华神医为师了!
这很好,有华神医在,我就放心多了,可是甄家的事我又怎么放的下,豫儿早夭,俨儿和尧儿都还小,我若是不管事,他们都会慢慢成为甄家的边缘人物。”
刘洋劝道:“我的想法和岳父大人的相反,我听过一句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岳父大人有个好身体,哪怕不当家主,也能保一家人衣食无忧,又何必争这一时长短呢?
而且我记得,岳父大人与其给俨儿和尧儿铺好路,还不如暂时放下一些俗世,好好的教育俨儿和尧儿,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适用的。”
甄逸默默地念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突然间笑了,过了一会说道:“你出去吧,让姜儿陪着她母亲进来。”
刘洋也不知道甄逸能不能想明白,毕竟很多事情,拿起来容易,放下太难。
刘洋又去外面等着,过了大概过了一刻钟,甄姜就先出来了,说父亲让刘洋先走,回汝南去。
刘洋说就算要走,他也要去告诉一下华神医,并偷偷告诉甄姜,自己拜华佗为师的事。
二人以感谢华神医为理由,给华佗磕了三个头,并告诉华佗他们要走了。
华佗示意他们不用担心甄逸,也不用担心自己,等这边忙完了,他会抽时间去高唐看看。
甄姜决定要在甄家再呆一段时间,然后去汝南找刘洋。
趁出门送刘洋的机会,问刘洋,父亲和他说了什么?
刘洋就把路上师傅给自己说的关于岳父情况,全部告诉给了甄姜,又把自己和岳父说的话也说给了甄姜,意思就是劝岳父少操点心,身体重要。
甄姜感激地看着刘洋,刘洋明白,安慰了一下甄姜,说自己在汝南等她。
刘洋带着典韦二人,骑马用了两天就到了封地,刘洋查看了封地的情况,典韦则去陪伴母亲。
第二天早,刘洋刚吃过早饭,就听到丹雅汇报,说门外有两个人前来,拜访刘洋。
丹雅几人因为匈奴人的身份,被刘洋留在了封地。
刘洋也不知道谁这么早就来拜访,当即出门,看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