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刘辩禅位(1 / 2)
皇甫嵩说自己不敢擅自做主,需要请示皇上。
董卓表示没事,愿意给皇上三天时间。
而董卓三天时间拜访了朝中的主要官员,都是传达了四句话。
废黜当今陛下刘辩。拥立皇子协为帝。支持者生。反对者死。
时间过的很快,公元190年正月初三,董卓派人强行带着文武百官,到皇宫南门前集合,按照平时上朝的站位,强行组织上朝,并威胁道:“皇上不到皇宫南城上上朝,众人就不能下朝,就在寒风中等着。”
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五位老臣倒下,董卓还不允许抬走,生死不知。
这一情况被反馈给刘辩和何太后,没有办法,何太后只能让何苗和皇甫嵩拥护着刘辩到南城墙上,跟来的还有万年公主。
董卓看皇上终于来了,笑道:“皇上,你终于来了,怎么样?想好了吗?什么时候写禅位诏书啊?”
刘辩性格本来就比较懦弱,这被董卓大嗓门一问,当即吓得连连后退,最后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何苗赶紧扶住刘辩,皇甫嵩走到墙垛边说道:“今日陛下已经看到了众臣子的意思,请再给一晚,明日必定给予答复。”
董卓一听,明天就给答复,反正也不差这一天,河南郡还在打仗,据回报,河南郡太守已经投降,只有司隶校尉曹操,正在组织人马抵抗徐荣的大军。
张郃等人也被堵在洛阳东边租的房子里,张郃不敢贸然行动。现在的董卓军,遇到乱跑的人就杀,张郃心里也着急,但是盲目地硬拼是没有意义的。
皇宫内,何太后、刘辩、何苗、皇甫嵩、万年公主,五人在刘辩的御书房里,商量着该怎么办。
皇甫嵩说:“臣不怕死,为了陛下,臣愿意率领宫中的人抵抗到底。”
可是何苗不同,何苗怕死。
但是何苗不能说,只能说要想个办法拖住董卓,同时派人通知关东的众人,起兵勤王,尤其是要把消息通知刘虞、刘洋、刘岱、刘备、刘繇、刘焉等皇室宗亲。
万年公主也赞成这个主意,董卓如此,天下人都知道董卓是谋反。
最后几人商议,只能先同意董卓,按照董卓的意思办,然后试图找一块封地为王,再寻求援助。
皇甫嵩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在内心痛苦中同意了。毕竟作为一位忠心的重臣,眼看着皇上在自己面前受辱被废黜,这比死还要难受。
皇甫嵩也想过死战,被公主劝阻道:“将军只想以死明志,却没想怎么保全皇上?”
皇甫嵩说道:“臣无能,不能保全皇上,臣死罪。”
公主说道:“皇甫将军言重了,将军一心为国,世人皆知,我是想说,将军如今在这万般无奈之下委屈赴死,还不如暂时忍辱偷生,寻找机会到关外寻找援助,再带兵勤王。
将军现在这样是因为要保护皇上,手上又无重兵,若能出关东,将军再无顾忌,那时若能召集五万大军,两军作战,将军还会怕董卓吗?
我记得我夫君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是这个世界上越容易的事情,忍辱负重,放弃自己所有的荣誉和名声才是最难的,不知将军能做到否?”
皇甫嵩豁然起身,对公主施礼道:“谢公主教诲,嵩差点犯下大错。”
又对着东方施了一礼,说道:“溢之言之有理,嵩受教了。”
公主替刘洋扶起皇甫嵩说道:“义真快起,我记得夫君说过,皇甫将军性如烈火,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乃国家栋梁。”
皇甫嵩赶紧说道:“溢之言重了。”
既然决定了,就要看怎么和董卓谈,怎么才能保证让众人保全下来。
十二月初四,皇宫门口,一众朝中文武仍然分列两旁,何苗扶着刘辩,今天的刘辩好一些了,但是还是能看出神情紧张。
皇甫嵩上前问道:“董卓,当今天子继位不到一年,并无过失,难道你一定要这么做吗?”
董卓说道:“当今天子懦弱,无法驾驭朝臣,治理国家,大家都看到了,昨天我就只是正常说了几句话,就吓哭了,这样的皇上怎么能行呢?
再看皇子协,我之前看到就觉得有天子之像,言谈举止,尽皆得体。
就看现在,皇上高高在上,已经年满十六,还要何苗将军扶着才能站好。
反观皇子协,两天站在这里,气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