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独尊儒术(2 / 2)
说的好听一点叫无为而治。
说的不好听,就是政府啥也不管,任由民间自己发展。
但很显然
一个帝国不可能一直无为而治。
所以
开拓进取的刘彻,就抛弃了黄老之学这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学问。
“不过,我很好奇,你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儒家”
“他们到底哪一点吸引你了让你这么钟情”
刘邦开口寻求解惑
面对刘邦的询问,刘彻倒也不敢怠慢,回答道“简单的很”
“因为国家发展已经要求我必须完善中央集权,强化帝王专制。”
“所以,儒家提出的春秋大一统专制思想就很符合我的要求,他们还宣扬天人感应,皇权天授,君君臣臣等理论”
“这难道不是正好符合我的统治理念的学问么”
刘彻嘿嘿一笑,“这样好的学问自然不可能错过,定为官学也很正常吧。”
听的刘彻的解释
莫要说刘邦惊呆了
就是始皇帝都吞了吞口水。
其他的他没在意
但君君臣臣,皇权天授这两个理论,真的打动他了。
将皇权神化,并确定君臣尊卑等级制度
这绝对是每个想独揽大权的帝王都抵制不住的诱惑。
在这套理论之下,皇帝是上天派来的使者,这本身就给帝王加了一层神秘色彩。
君臣尊卑,又更进一步强化了帝王的威严。
妙
如果是他的话,碰到这样的理论也绝对不可能错过。
设立太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下令征藏书籍,保留了大量珍贵典籍,给后世留下宝贵财富
并设立乐府,收集民乐诗歌,为诗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
只要不是太昏庸都会去执行。
刘彻这种英明之人会做也不奇怪。
相比这些
刘邦,始皇帝更加期待刘彻军事上的成就。
一个帝王厉不厉害,很大一部分程度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绩之上。
有了军事战绩的加成,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帝王。
刘邦最为焦急
他好奇,刘彻到底是打了什么样的仗,才能让汉这个名字变得那么超然。
武帝即位之后,为强化长安的护卫,对军事力量进行改革,有效强化了长安的拱卫实力
武帝即位之后,深感匈奴带来的威胁与屈辱历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之后,对匈奴悍然发动了战争
在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强势率领之下,汉军大败匈奴,有力的挫伤了匈奴的嚣张气焰,收复河套,河西走廊,代郡,云中塞外等地区
“好”
刘邦大声叫好,激动不已。
这是他做梦都想听到的消息。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