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入京师,见皇帝(2 / 2)
“嗯……,李手里的黑色掠夺证,就是朕的信任!”
“李卿,有没有平辽之策和平倭之策?”
“回陛下,没有!”
“没有!可想清楚了!”
“不敢欺瞒陛下,战事不是能提前预知的,局势瞬息变化,臣只有见招拆招,臣有望十年之内清楚陆上倭乱,二十年内在金州卫立足跟脚。”
“倒是个慢性子!”
“回陛下,臣还年幼,陛下也是壮年,军国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只要帝国内部不乱,周围匪寇蹦跶不起来。”
“但是他们已经蹦跶数十年了,朕不想把这烂摊子交给下一代。”
“陛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太祖他们的使命是恢复华夏,到了我们这代,使命是护卫她,给她休养生息的时间,而不是虚耗她的元气。等到陛下让帝国不再有流民,百姓有生计,我想各位封君会大政奉还的。”
皇帝听闻后,直起身子喝道:“嗯?你好胆!”
李有粮微笑着说:“臣胆子确实不小!”
“难道你不想当个封君,开府建衙,成一方诸侯!”
“臣觉得,祖地归于陛下,域外称侯当不负英豪!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顺便开垦一点祖田给将来的败家子孙。”
“哈哈哈……甚好!”
“王公求朕给你和他的小女赐婚,这事朕答应了。但是你要拿出我要的战功才行,等你扫平倭乱之时,就是御赐大婚之时。”
“那个……,陛下,此事是不是太仓促。”
“不仓促!你敢违逆朕的旨意不成……”
“好吧,臣谢陛下!”
“哈哈哈……李卿你可要快点,不然王家丫头就要等成老姑娘了。哈哈……”
“哈哈……臣省的……!”
“好叫你知道,这差遣不光有你接了,还有其他几位将军也接了。到时可要互相照应,不要祸起萧墙。”
“臣遵旨!定当跟同僚协助作战,昨日收复故土。”
“行了,今日就到这里吧,朕赐你兵符,去通州大营领两万士兵,其余兵士准许你自己招募。”
“臣尊者!臣告退!”
通州大营,是皇帝在城外丰台县设立的专门训练新兵的营地。每年都有十万新兵在此训练,然后分派到各地守备军镇。
皇帝赐予的兵符是李有粮在各地招募士兵的凭证,之前他招募的只算是私兵,不会有朝廷的后勤补给支持,凭借兵符招募的算是他麾下的正式帝国正规军,补给由各地官府提供,军饷又各地皇家钱庄提供。
从通州大营领取两万士兵,就算完成了这次京师之行的主要任务,接下来就是去登州府报道了,那里有各位接受夺回辽东都司皇命,准备从海路进攻的各位辽东都司守备指挥使统兵总兵官们,至于最后谁真正成为辽东都司守备指挥使,就要各凭本事了。
也有一些是在山海关一线驻扎,他们打算从路上进攻,每个将领有各自的法子和策略。皇帝不会具体管他们怎么做,只看谁做成了,谁的军功多。
“齐科,通知大伙准备拔营启程。”李有粮从皇城回来后,直接命令手下准备启程。
“是!”
“辽柱,带一万匹草原战马送到京营,这位近侍会跟你同行。”
“是!”
既然答应了皇帝要给他一万匹草原战马换取他的信任,回来后李有粮就安排后勤官跟一起过来的皇帝近侍,去京营进行交接。
一万匹草原战马也不贵,才2综网币。辎重仓库里面还有五万匹备用,等完全招募五万士兵之后,李有粮准备把全部的战马统一换成草原战马,他现在已经不怕有人惦记了,嗯!翅膀有点硬朗,可以放浪一些了,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朝气。
通州大营,统兵大将练兵总管无情后石宽,接过李有粮递过来的调兵诏书,还有领兵兵符。确认无误后,说道:“李总兵官,小小年纪,就得到陛下如此信任和倚重,可万万不能骄纵,浪费了陛下的恩泽!”
“老将军放心,晚辈一定谨记陛下教诲,不敢本分懈怠!”
“好!其他我也不再多说,士兵已经准备妥当,武备齐全,辎重也足够半月之用,祝你武运昌隆!”
“谢!老将军。”
“嗯!去吧,年轻人!”
这两万新兵已经经过了一年的训练,只是缺少实战的检验,各个精神饱满,身体壮实。
“参见李总兵,属下是锦衣卫随军千户指挥使,牛犇。奉命前来报到!”
李有粮点完兵,准备出发时,有一队千人的队伍走来,领头的下马行礼后说道:
看来这就是陛下的信任到了,真是充足的信任,整整一千人满编的锦衣千户。
“好!牛指挥使来的正是时候,赶紧入列,齐科!”
“属下在!”
“以后牛千户就跟你一起负责军中前军哨探,你负责接待一下牛千户。”
“尊令!”
“牛千户你看如何?”
“属下全凭李总兵安排!”
“哈哈……好好好!赶紧让弟兄们入列吧。”
“是!”
“全军出发,今晚在香河县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