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军屯种田,道士出山(1 / 2)
除了已经被个沿海村落开垦的土地,剩余的全是李有粮的了。
他已经跟皇帝上书了,说自己统帅几万人的大军如果粮草依赖周围州府供给,对沿途州府是个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州府负担,给皇帝省钱,李有粮在看到胶州湾大片沿海盐碱荒地浪费,决定自己开垦土地进行军屯。
皇帝给奏折上批复,知道了。也没说同意或者是不同意。
对此,李有粮就当皇帝同意默许了。
码头由雇佣的工匠修建,军营中一部分士兵,就被派出焚烧荒草开垦土地。
时间开始比较早的,开垦出来盐碱比较严重的种植一茬高粱。等到了秋天,直接把高粱粉碎了做成青储饲料,用来喂养战马。
盐碱比较轻的就用来尝试栽种土豆,这里的土地土质含沙较多比较疏松,用来栽种土豆应该可以。
粮食李有粮不缺,辎重仓库里还有几千吨全麦面粉,实在是缺粮了还能在商城购买,用综网币购买粮食比较便宜。
“轰!…”
正在干活的工匠,现在听见火炮声,也见怪不怪了。刚开始还停下来看看,现在头也不抬,就跟没听见一样。
这些炮声,除了海上正在进行训练的水兵外,就是山里齐科他们用大炮打扫卫生了。
太清宫。山里的炮声经过山谷间的回荡,显得更加的震耳,还有夹杂着人临死时的惨叫。
“赵真人!你听……这是准备把那帮西方教赶尽杀绝啊!”
“是啊!赵真人!杀鸡儆猴呢,把我们当成猴子了……真是欺人太甚!”
……
赵复赵真人,逼着眼睛,缓缓开口道:“今日是第二天,明天就要我们给出结果了。观外拆来的木头和石头上的血迹还没干,堆积的快要放不下啦!”
“行或者不行,今日就要定下,这位李将军没给我们第三条路走。”
一位道人说道:“赵师兄,要不,答应了吧。看这位将军也没有过分要求,就当是弟子们下山历练了,再道观建灯塔也是一件功德的事。”
另外一名道人,指着他说:“你怎能如此软弱!让我们崂山道门的脸面放哪里?”
“哼!脸面!当年全山上下几百道门子弟被强制剃度受礼之时,就已经没有脸面了!”
“你!……你!……”
赵复真人,缓缓说道:“好了,陈年往事就不要再提了,太清宫上下,除了童子外,18岁到4岁的道人全部8人,下山入驻李将军的军营。你们如何打算自便,贫道决定了。”
“赵师兄!我等方外之人,不能涉足红尘,有碍修行啊!”
“是啊!赵师兄,还请三思……”
赵复没有理其他人,反而问道一直闭口不言的一名老道:“刘师兄,你觉得呢?”
唤作刘师兄的道人,名刘存真,是刘若拙华盖真人的后裔,执掌华盖宫。
其他各宫观的执掌真人纷纷看向刘存真,等着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