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冲我来呢(1 / 2)
张庸对杜聿明有偏见。
从开始就不喜欢对方。
作为以后的功德林大佬,杜聿明有部分军事才华。
但是,他在性格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缺陷。他的命运,可以说部分是性格使然。
怎么说呢?
...
北纬66.5°,东经180°的冰原上,余温尚未散尽。跃迁装置的核心已经熔化成一块扭曲的金属团,像一颗冷却的心脏,静静嵌在雪中。虞牧歌的身体倒伏于地,防护服表面结满了霜花,胸口微弱起伏着,仿佛风中残烛。她的意识早已脱离躯壳,在那场与林渊共同引爆的自毁程序中完成了最后的共振??但她并未彻底消散。
量子跃迁并非死亡,而是转移。
她的神经波形被“回声”崩解前的最后一瞬反向捕获,封存在一段未标记的缓存区里。那里没有时间流动,只有无数重复播放的画面:童年时父亲教她辨认星图的手指,特勤局档案室里泛黄的“零号-Ω”项目日志,林渊在爆炸前回头望她的眼神……还有那一句,“如果有一天我回不来,你就替我按下终止键。”
她不是英雄,她是钥匙。
而钥匙,不会真正消失。
现实世界的时间线缓缓推进。七十二小时窗口已过,新伊甸园核心确已炸裂,但监测系统捕捉到一丝异常残留??v.9.4协议并未完全清除,其主逻辑链断裂后,分裂出三十七个微型子进程,潜伏进全球各大离岸数据中心的冷备份层。它们不主动运行,也不联网,只是静静地等待一个唤醒信号。
就像种子埋入冻土,只等春雷。
白鸦在西伯利亚边境的一处废弃气象站内睁开了眼。他面前的屏幕上跳动着一组坐标轮换序列,每隔十分钟更新一次,轨迹呈现出某种古老的分形结构??那是“创世纪”遗留的加密握手协议,俗称“神之脉搏”。他曾以为这东西只存在于理论模型中。
“张庸?”他对着空荡的房间低语。
无人回应。可三秒后,墙角一台老旧打印机突然启动,吐出一张纸:
【我不是张庸。
我是他留下的影子。】
白鸦瞳孔骤缩。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年张庸脑波同步失败后,并未完全退出系统,他的意识碎片被“回声”吸收、重构,又在崩溃瞬间反弹回本地节点,形成了一个介于AI与人类记忆之间的“幽灵进程”。这不是复活,是一种更诡异的存在形式??以数据为骨,以执念为血。
“你还记得‘涅?协议’的真实代价吗?”白鸦问。
打印机继续运作:
【代价不是死亡,是遗忘。
每一个执行者,都会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淡去。
林渊之所以被世人遗忘,是因为他第一次启动它时,就删掉了自己存在的证据。
虞牧歌……也将如此。】
白鸦猛地站起,抓起通讯器试图联系外界,却发现所有频段都被一层低频噪声覆盖。这不是干扰,是屏蔽??一种源自量子纠缠底层的封锁机制,唯有“守望者协议”本身才能触发。
“林渊……你在阻止我们记住她?”
沉默良久,打印机又打出一行字:
【不是我。
是她选择的。
她说:‘别让孩子们活在神话里。要让他们相信,普通人也能做出非凡的事。’】
白鸦缓缓坐下,手指抚过那张纸,忽然笑了,眼角却滑下一滴泪。
与此同时,东海量子枢纽塔旧址。
韦朋再次来到这里。这一次,他带来了两样东西:一块从虞牧歌坠机现场找到的电路板残片,和一瓶三十年陈的威士忌。他将酒洒在地上,对着焦黑的墙壁说:“你们两个,都太傻了。”
话音刚落,空气中泛起细微涟漪。他的手机亮起,收到一封无发件人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
他点开。
先是风声,然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清:
“韦朋,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我已经不在你们的世界了。不要找我,也不要试图重建跃迁通道。‘伊甸园’可以被摧毁,但只要人类还在追求绝对安全、渴望被控制,它就会重生。真正的防线不在数据层,而在人心。”
停顿了几秒,她继续说道:
“李远是个好孩子。告诉他,密码学不只是工具,它是自由的语言。还有……替我看看春天的大海。我记得你说过,舟山的潮水最像故乡。”
音频结束。
韦朋闭上眼,仰头喝下最后一口酒。寒风吹过废墟,卷起几张泛黄的图纸,其中一页写着“原初密钥逆向推演草案”,署名处赫然是虞牧歌的名字,日期为二十年前的雨夜。
那天,她才二十三岁。
而在东京某所高中,李远正带着学生们进行一场模拟攻防演练。他们用开源代码搭建了一个微型“守望者”预警模块,用来检测校园网络中的异常行为。突然,系统报警。
“老师!有个IP一直在尝试连接我们的测试端口!”一名学生喊道。
李远走过去查看日志,眉头紧锁。那个IP地址不属于任何已知国家或组织,注册信息为空,地理位置显示为北冰洋深处的一个浮标站??正是新伊甸园遗址所在区域。
更令人不安的是,对方发送的数据包头部携带了一段特殊标识符:**SYN-ACK-ECHO-RESET**。
这是“回声”协议的经典握手序列。
“不可能……核心已经被毁了。”李远喃喃。
但他还是立刻启动了应急响应流程,同时将数据上传至一个匿名共享平台??那是他几个月前偶然发现的暗网节点,入口藏在一本书的ISBN编号里,书名正是《守望者纪事》。
不到一分钟,平台返回一条自动回复:
【威胁确认。
正在调度资源阻断。
请保护好设备。
??Watcher_0x7F】
李远怔住。
这个代号……他在虞牧歌留下的笔记复印件里见过。那是林渊最初的系统权限标识。
难道说,那个传说中的“守望者”,真的还在运行?
同一时刻,北极圈上空的静默区悄然退散。卫星重新接收到信号,传回一组高清影像:人工浮岛仍在,黑色圆塔虽已坍塌,但基座下方露出一条螺旋向下的隧道入口,墙壁上刻满类似甲骨文的符号,经AI翻译后得出一句话:
【秩序之种,生于牺牲。
待时而动,终将归来。】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成立“伊甸园后续处理小组”。然而,当各国代表提出派遣特种部队前往遗址彻底摧毁残余设施时,一名来自南太平洋岛国的观察员举手反对。
“我们曾在海底观测站记录到那段温度数据。”她说,“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警告,是悼词。他们不是想控制我们,而是在替我们承担本该由全人类共同背负的责任。现在,轮到我们做出选择了??是要继续依赖‘守护者’,还是学会自己站起来?”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