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遇山匪巧舌如簧(2 / 2)
当先一匹白马之上坐着一文士打扮的首领,约莫三十岁左右,白衣白袜,头扎白色方巾,生得面白无须,眉目俊朗,斯文里倒也带着几分英气,只是下颌稍稍短了些,凭白让他有了几分薄命相。
那些兵丁见到此人俱都单膝跪地,齐声道:“见过二当家的”。
方无隅此时才看明白,这些都是些山匪大王,他们不去打家劫舍,而是明目张胆做起官府缴税的事来,看来,这股山匪势力颇大,就连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那二当家的手一挥,说道:“兄弟们辛苦!快把好酒好肉拿过来给兄弟们解解乏”。
接着,后面十几个挑着担儿的兵丁依次走上前来,支起几张木板,放了碗筷,十几坛子好酒一字摆开,酒香四溢;盛肉的木桶掀开盖子,肉香扑鼻。
数百饥民俱都站起身来,吞咽着口水,脚步微微向前,一个个无不是望眼欲穿,有几个孩子更是口水直流,眼巴巴看着。
那二当家的跨马来在他们面前,两眼一一扫过众人,对着仰视的众人说道:“众乡亲父老,你们受苦了!正好今日多打了些野味,便送与众乡亲裹裹腹,聊表我万窟山的一点心意!”
说罢便命人送上肉来,分与众人吃了。
这些饥民早已是饿得久了,肚子里早就没了油水,狼吐虎咽之下只吃得伸脖子瞪眼珠,更是将手指上的油水都舔得干干净净,
看到此处,那二当家的眼里竟然隐隐有几分湿润,他用衣袖抹了抹双眼,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说道:“众乡亲,苦久啊!见到尔等父兄姐妹遭此大难,心中着实不忍。想我等每日里辛苦劳作,却是所得无几,还要受朝廷赋税徭役盘剥,遭那黑心官吏的欺压,咱们养得那些个官吏个个肥如硕鼠,再看看尔等,个个枯瘦如柴,哪里还有个人样子?”
“这些年接连蝗灾大旱,赤地千里,我们供养了朝廷多少年,朝廷却没有放粮赈灾,即便是放了钱粮下来,又有多少能到你我百姓手中。我与众乡亲一样,俱都是不得已而背井离乡,为了活命,不惜丢下一身的功名,在这万窟山上落了草。我也不怕众乡亲笑话,逢此乱世,先要把命保住,以后方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不是像个蝼蚁一样跑来跑去最后变成尘土”。
见到有人点头,二当家继续说道:
“我杨某人也曾是个秀才,也是饱肚诗书,精通刀笔,通晓古今书史的,然奈何满腹经纶谁人用?倒还不如在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金银论秤分,乐得逍遥自在”。
人群里开始有人跃跃欲试,纷纷附和。
二当家的又说道:“众乡亲,如此背井离乡,无非是想图个肚子饱,老少妻儿有个安身之地,我这万窟山也是要招兵买马的,若是不嫌弃的,尽管报上名来,入得山来,都是兄弟姊妹,无人能欺,也无人敢欺”。
金仙儿嘴里吐着泡泡,不屑道:“这姓杨的二大王当真是巧舌如簧,说得我都有些心动了!”
方无隅不置可否,说道:“人心,机也!”
大人们吃饱了便凑上前去询问一番,早有人备好纸笔以便登记造册。
孩子们吃饱了,便开始在人群中追逐打闹,尤其是那些半大小子们,胆子忒大,趁着大人不注意,拽着缰绳就望马背上爬。
马儿也是生灵,也是认生的牲畜,见到陌生人想要骑上背来,也是不乐意,尥蹶子咆哮起来,小孩子越是害怕越是拽得紧,马匹吃疼连连,当下鬃毛皆炸,人立而起撒开四蹄向前方奔去。
等大人们发现再去阻止已是来不及,这匹马儿已是跑出十几丈开外。
方无隅正在观瞧,突见一匹惊马脱开人群狂奔向自己这边。马儿一边奔跑一边狂甩后臀,显然是要将背上的孩子甩下来。
马背上的孩子早已吓得傻了,只是哭喊着救命。
“快躲开!”金仙儿见方无隅站起身来,急忙去拉他衣袖,却是拉了个空。
方无隅一个跃身赶在惊马身前,伸出双掌抵在马儿额头之上,双手叫力,生生按住了惊马狂躁之势。
饶是如此,方无隅亦被推得在地上滑出一丈有余,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沟壕来。
那马儿犹自不服输,后踢蹬地,便欲抬起前蹄蹬踏出去,却是被方无隅死死按住脑袋,不得起身。
方无隅念头一动,一丝紫气自手掌而出没入马儿脑中,立时,那马儿像是很受用,立时收了脾气,打着响鼻儿摇尾讨好起来,鼻子不停在方无隅身上磨蹭。方无隅见它安稳下来,便伸出手一边轻抚着马脖子,一边伸手将那受惊吓的孩子抱下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