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开口先噶自己一刀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开口先噶自己一刀(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师兄他美强宠 苦境:原来我是反派卧底 徒弟都是天命大反派 军婚甜蜜蜜:嫁最野军官,我在八零喜当妈 都市:修仙一千年,归来当奶爸 家有师尊,恶名远扬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炼气五千年 万古第一神 1938:除夕计划

台上的历史学者答:“纪念不是膜拜,而是检验。每年这一天,我们不庆祝他的‘伟大’,而检查他的理想实现了多少。如果学校还在,孩子还在问问题,书店还在卖批判政府的书??那他就活着。否则,再多香火也只是坟墓装饰。”

三日后,民议堂召开紧急会议。陈云澜带来坏消息:欧美联合禁运升级,不仅断供蒸汽机零件,更冻结海外教育基金账户,理由是“资助颠覆性意识形态”。更严峻的是,国内部分企业家开始抱怨税负过重,私下串联要求“调整改革节奏”。

“他们在怕。”陈云澜冷笑,“怕我们的工厂里,工人能提议案;怕我们的课堂上,孩子敢质疑课本;怕我们的法庭上,农民能告赢地主。”

苏婉儿静静听完,忽然问:“上季度全民识字率是多少?”

“98.7%,偏远地区达92%。”

“儿童入学率?”

“100%,含流动人口。”

她站起身:“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不用他们的零件,但我们绝不会停止教孩子读书。立即启动‘自力计划’:全国技校联合攻关,仿制蒸汽机组件;中小学手工课改为‘机械启蒙’,让学生拆装旧设备,画设计图;设立‘民间发明奖’,凡贡献关键技术者,授予终身教育津贴。”

命令下达,举国响应。七十二小时内,三十八所高校提交仿制方案;十天后,贵州山区一名中学生设计的“竹木轴承”通过测试,可替代金属部件运行百小时。他的奖励不是金钱,而是一封由苏婉儿亲笔写的信,以及一次赴南极科考船交流的机会。

春深时节,桃林墓园迎来最热闹的清明。不再是肃穆祭扫,而是“问题集市”??各地学子在此摆摊,展出自己研究的社会难题:

“如何让聋哑人参与议会投票?”

“能不能用风车为沙漠小学供电?”

“为什么法律允许父母管教孩子,却不允许体罚?”

苏婉儿走过一个个展位,认真倾听,偶尔提问。在一个名为“赎罪经济学”的展台前驻足:几名大学生提出,应建立“历史责任补偿基金”,让曾受益于旧制度的家庭自愿捐款,用于支持边缘群体教育。

“强制吗?”她问。

“不。”学生答,“我们相信,觉醒比惩罚更能治愈过去。”

她微笑点头:“这想法,像极了当年那个在煤油灯下写《人权刍议》的年轻人。”

夜幕降临,守夜读书会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如果没有林承泽,我们会怎样”。

有人朗读虚构小说:《1875年的冬天》,描写若无人阻止鸦片倾销,华夏如何沦为殖民地;

有人表演话剧片段:《未点燃的课本》,展现一群孩子躲在地窖偷学识字,被官兵发现后集体自焚明志;

最后,是那位写作文的小女孩再次登台,这次她带来新作:《我梦见林爷爷回来了》。

“他穿着旧布衫,背着破书包,站在校门口。校长想请他上主席台,他摆摆手,钻进教室听课。下课后,他把我叫住,说:‘你作文写得好,但少问了一个问题??你自己能做什么?’”

女孩顿了顿,声音提高:“所以,我决定从明天起,每天教两个同学认字。等我会画画了,还要把《守则》画成连环画,送给所有不识字的奶奶。”

掌声雷动。苏婉儿起身,走向人群中央。她没有演讲,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林承泽年轻时在私塾外偷听讲课的侧影,衣衫褴褛,眼神炽热。

“他一生未曾登上真正的高位,”她轻声说,“但他教会我们:尊严不在官阶,而在能否说出心里的话;自由不在财富,而在能否选择自己的路。”

“今晚,我不纪念他。我邀请你们,一起成为他。”

话音落下,万千烛火同时摇曳。远处山道,更多灯火蜿蜒而来,如同星河倾泻。广播钟声再度响起,林承泽的声音穿越时空:

“亲爱的孩子,你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今天,你想问什么问题?”

这一次,无数声音齐声回答:

“我们想问??明天,还能不能更自由一点?”

苏婉儿闭目聆听,嘴角微扬。她知道,答案早已不在书中,而在这些不肯安睡的眼睛里。

风过桃林,落花如雨。碑前那本《刑法典》被吹开一页,第七条在月光下清晰可见:

“任何以‘纯洁血脉’或‘古老秩序’为名的暴力,皆为重罪。”

而在它旁边,不知谁放上了一支铅笔,削得尖尖的,笔身刻着五个小字:

“接着写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明淫物.重置版3.0 天敌饲养指南 认栽 不是人又怎样[快穿] 世人皆道我命不久矣 重启一下 沉迷种田,我爆红全网 骑士夫人模拟器 恨海情夭:她的淫靡与他的复仇 远山破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