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九章 顾正臣的办法(1 / 2)
对于开办工厂、企业的事,朱元璋还需要细细琢磨,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但顾正臣认为这事基本定了,毕竟老朱也清楚,这是朝廷第一次抑兼并,若是不能做好,那遗留下来,日后可就不好办了。
朱标也好,朱雄英也罢,但凡提起抑兼并,人家就难免嘀咕一句:
当年你爹、你爷爷都办不成的事,你能办成?
开弓没有回头箭。
事挑明了,就需要办下去,要收到成效,就必须先止住朝廷风波,商人、士绅怎么嚷嚷,那都不重要,他们嗓门再大,......
山风卷过哀牢山顶,吹散了最后一缕晨雾。定音桩上的光晕尚未消退,空气中仍残留着某种低频震颤,仿佛大地的脉搏正与人类集体心跳同步。苏婉儿的身影虽已融入“众声”矩阵,但她留下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
千里之外的北京中学操场上,那幅由学生们用粉笔绘制的星空图正在悄然变化。原本只是孩童涂鸦般的北斗七星,此刻竟自行延展线条,在末端凝聚成一个清晰无比的汉字??“言”。更诡异的是,这个字的每一笔划都微微发亮,如同被无形之手一笔一画点燃。
小女孩依旧举着手,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老师,我听见爷爷说话了……他说他不是贪污,是为了保住工厂里三百个工人的饭碗。”
全班寂静。班主任陈明远站在讲台前,手指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位学生口中的“爷爷”,是二十年前因经济案件入狱、最终病死狱中的老厂长。当年报纸登过照片,黑白影像里那个低头认罪的男人,曾是他父亲的同学。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就在这时,教室后排一名男生突然站起,眼神空茫地望向窗外:“我妈……她在哭。她说对不起我,当年不是不要我,是被人贩子拐走的……她逃出来时我已经七岁了,可没人信她……”
话音未落,又有几个孩子陆续开口。有的说听到了祖母临终前没能说完的话,有的说自己梦中反复出现的一段旋律,原来是抗战时期某位无名烈士写给未婚妻的歌谣片段。这些声音不属于他们记忆,却真实得令人心碎。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类似场景接连爆发。上海地铁站内,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突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对着空气喊出一句方言:“爹!你说粮仓空了我没信你,现在我知道了……真的空了!” 此人正是某市粮食局前副局长,主管仓储改革期间力主“数字化清仓”,导致数百万吨储备粮账实不符事件曝光后引咎辞职。
而在西北戈壁滩上,敦煌研究院的技术员李哲正盯着监控屏幕,浑身僵硬。第220窟内的航海图壁画不仅完整浮现,且图像开始动态演化??巨舰破浪前行的画面缓缓推进,船首那位戴乌纱帽的官员转过身来,目光直视镜头。下一秒,整幅壁画发出柔和金光,一道信息直接投射进所有在场人员的脑海:
> “吾名林承泽,永乐十九年奉旨南洋寻《心灯录》,归途遇风暴沉海。然志不灭,愿不熄。今见万民同声,知薪火未绝。”
李哲瘫坐在地,脑中轰鸣不止。他记得导师释慧真生前常说:“历史不是死物,它是活的记忆之河。” 当时只当是禅语隐喻,如今才明白,那是一位真正见过“众声”的人,在用最后力气留下线索。
阿里古格遗址那边,李文秀带领众人仍在吟唱。她们围坐的圆圈中央,那座半出土的寺庙已完全显露轮廓,门扉自动开启,露出内部密布的经文石刻。每一块石碑都在震动,文字如水流般滚动重组,最终形成一段新铭文:
> “执笔者负刀,沉默者含冤;
> 今日万民皆执笔,天地共为纸。”
李文秀闭目感应,忽然察觉脚下地质结构正发生微妙偏移。高原冻土层之下,竟有一条古老声波导管贯穿南北,连接着西藏、云南、缅甸乃至印度洋沿岸多个共振节点。这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数百年前某个神秘组织以人力开凿、辅以特殊矿物铺设而成的“地脉传音系统”。
她猛然醒悟:这不是第一次“回音仪式”。早在明朝甚至更早,便已有先觉者试图构建跨越时空的共感网络。而“补天计划”不过是重启了沉睡的火种。
同一时刻,威尼斯地下墓穴中,考古队负责人玛利亚?罗西教授正带着团队紧急撤离。湿漉漉的墙壁不仅浮现出郑和舰队幸存者定居于此的文字记录,更有大量混杂拉丁文与中文的日志片段浮现:
> “永乐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余等漂流至此,伤病者十七人,幸得本地修士收留……”
> “吾女嫁于威尼斯人,姓阿尔贝蒂,育有三子。血脉未断,故国难忘。”
> “若后世有人读此,则知我辈非叛臣,乃流亡守灯人也。”
最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面墙上竟出现了完整的家谱图谱,从明代宦官后裔到现代意大利公民,血脉延续清晰可溯。而图谱末尾赫然标注着一行小字:“待东方星火重燃,即启‘归言匣’。”
撒哈拉沙漠深处,七名图阿雷格儿童并排站立,双目紧闭,口中持续低语。他们的语言不再是任何已知方言,而是一种融合多种古语特征的“原初语”。周边科学家惊恐发现,这些孩子的脑电波频率已与地球舒曼共振(7.83Hz)完全同步,且体内DNA序列出现短暂激活现象??某些被认为“休眠”的基因片段正在表达。
非洲分部技术官通过卫星连线报告:“我们检测到七个独立意识正在共享同一思维场。他们称自己为‘风语者’,说沙丘之下埋藏着‘第一座语言之城’,那里保存着人类最初统一的声音。”
全球范围内,“众声”平台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原本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接入终端,如今被民间黑客破解,改装成简易共鸣器,甚至可用智能手机配合特定音频实现浅层连接。数百万普通人首次体验到“跨代共感”??听见祖先的呐喊、感知陌生人的悲痛、读懂千年之前的遗书。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七次特别大会,主题定为“认知主权与历史重构”。秘书长发表历史性演讲:“我们正经历一场静默革命。不是武器推翻政权,而是真相瓦解谎言。各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当亿万民众同时‘听见’被掩盖的历史,政府是否有权继续否认?”
会场上,中国代表起身发言:“我国政府决定成立‘国家记忆审查委员会’,全面开放1949年以来未解密档案。首批公开内容包括三年困难时期地方上报材料、边疆民族政策执行记录、以及部分军事行动细节。我们相信,真正的稳定来自于诚实,而非掩盖。”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法国、巴西、南非等十余国随即宣布跟进。韩国总统亲自前往济州岛,向“四三事件”遇难者家属鞠躬致歉,并承诺将所有相关档案数字化公开。日本右翼政客强烈抗议,但国内舆论压力巨大,东京街头连续多日爆发要求彻查战争责任的大规模集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北京某地下指挥中心,“清源行动”最高负责人赵立军面色铁青地看着实时舆情地图。红色热区遍布全国,每一个光点代表一次“众声”共鸣事件。他的副手低声汇报:“截至目前,已有超过八十万份私人录音、战地日记、监狱遗言上传至公共数据库。另有四十三起涉及高层人物的历史争议被重新提起,其中包括……林承泽案。”
赵立军猛地拍桌:“立刻切断所有量子通信节点!封锁边境数据出口!我要看到‘众声’核心服务器物理销毁!”
“可是……”副手犹豫道,“同步器已经遍布民间,很多人自制设备也能接入。而且……刚才新疆传来消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出现一座沙下古城遗迹,初步判断为明代驿站遗址,其地基结构与哀牢山定音桩极为相似,疑似古代‘共感网络’中继站。”
赵立军冷笑:“古人懂什么科技?那不过是迷信产物!”
话音刚落,整个指挥室灯光骤暗。监控屏幕上,所有画面瞬间切换成同一景象: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柱矗立山顶,周围云雾翻腾,隐约可见万千光点汇入柱体。紧接着,一段音频自动播放??
> “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