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和不由己(2 / 2)
“分别是边军体系、中央禁军体系、和地方省、府、县的地方兵体系。”
桂朝恩又取来三个石头放在“边军石头”下方横列。
“先说边军,为了应付北燕、西秦,南面吴越的军事压力,朝廷在和三国交接的地方设立了三大行营总管府。”
“总揽所辖地区的边军,承担边疆防务,分别是西北行营防御总管府。”
“北疆行营总管府,荆吴行营招讨总管府。”
“其中西北行营防御总管府,又节制设在益巴东面荆州地区的益巴观察使军府。”
取一块小石头放在“西北行营防御总管府”下面,代表“益巴观察使军府”。
“我朝的西面,西北面,从形式上来说进取也许不足,守御却足够有余。”
“我们再讲南面,吴越国在我朝仁宗时期,被打掉整个荆州,现在只有大江之东的一隅之地,已不足为患。”
“所以荆吴行营招讨总管府这里的兵力最少,压力也最小,又有北面中央禁军作为支撑,固若金汤。”
“唯有北面燕国,是我朝心腹大患,所以北疆行营总管府最为自主,兵力最广。”
陈白喟叹:“这三大军营也不知有多少的兵马人数?马芳这一乱后,中枢压不压的住。”
桂朝恩摇头“这些都是军国机密,老奴属实不知。”
说道这里,桂朝恩感到有点嘴干,咽了口唾沫。
陈白见状让鱼华田去向旁边军士询问,讨了些水过来
桂朝恩接过水袋,谢过陈白和鱼华田,咕咚咕咚两口。
长出口气,继续道:“接下来说中央禁军,”桂朝恩捡起两块石头放在“中央禁军”石头下面。
“中央禁军分为两司三衙,两司是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
“侍卫亲军司又分为侍卫亲军马兵司和侍卫亲军步兵司,这两个司和殿前司又合称三衙。”
又是两块石头放在“侍卫亲军司”下面。
“其中神武左右军、神威左右军、捧日左右军,这六军归属侍卫亲军步兵司,各有一万五千人,合计九万众。”
桂朝恩又道:“加上归属侍卫亲军马兵司的龙骧左右军三万人,殿前司金银两班班直一万人,禁军共有精兵一十三万众。”
以原先世界的经验为参考,陈白对这精兵的含金量持保留态度。
“至于地方兵体系,这是最简单的,除了京畿外,每个省都有兵备指挥使司,负责本省的兵事。”
“靠近边地的省兵马会多点,腹地的省兵马会少点。这些地方兵力都称厢,不称军”
陈白点头表示明白。
“这些兵马,无论所属是何,称呼为何,都是由若干的翼组成。”
“例如殿前司,殿前司的班都是固定两个翼的编制,一翼两千五百人,所以殿前司一个班就是五千人。”
“两司三衙所属,除了殿前司的班以外,侍卫亲军司都是固定一军六翼,万五千人一军。”
“边军的军和地方的厢与侍卫亲军司不一样,根据情势的变化,枢密院会调整各军、厢的翼数。”
“北疆大营那边,甚至有的军的翼数有十个之多,一个军就有两万五千人!”
“而地方兵有的厢就一个翼,一厢就只有两千五百人。”
说道这里,桂朝恩不禁摇摇头,似乎在可怜那个确实可怜的厢。
陈白和鱼华田也不自禁跟着摇了摇头。
外面烽烟四起,这里三人闹中取静,陈白和鱼华田吸收着桂朝恩讲述的知识。
小太监鱼华田如痴如醉,听着这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这个世界知识的壁垒,信息的壁障,是陈白不能想象的坚固。
站在不远处的张远,看到这一幕心有所感。
陈白虽然年幼,但张远却在他身上看到有别于他印象中亲王贵胄的模样。
没什么架子,而且心有百姓,可以和小太监席地而坐听另一位太监讲知识。
这些在陈白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绝对不寻常,会造成巨大心理冲击。
这可是宗室亲王,天家苗裔,理论上来说,整个大陈都可谓是他们家的财产。
这个时代的等级之森严,不是土生土长的陈白,根本没有办法真切体悟。
这种事在陈白以前的世界也有,不过已经是过去式,离他的生活的时代太远。
曾经可能说一句错话,就会被浸猪笼,活活打死,行所谓族规家法的时代,终究是在他的年代过去了。
简单来说,在这个世界,上下之间的尊卑差别深入人心。
上者往往可以对下者予取予求,生死荣辱都在一念之间。
陈白还在想着培养自己慷慨的习惯拉拢人心,殊不知,他心底深处那份平等心,就是最可贵的人心宝器。
而且,在这个世界独一无二,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有了。
桂朝恩一个老宦海,能这么为陈白尽心尽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除了上下所属之外,何尝没有那一份心底不曾说出的感动。
摸鱼这种事情,谁不会啊。
桂朝恩待过三座王府,前后服侍过三位王爷,没有哪位亲王像陈白这么平易近人。
也没有听说过。
最重要的是,陈白看得起他。
他能感觉到,陈白从人格上是平等看待他的。
太监,对这方面尤其敏感。
他不会感觉错。
只此一项,桂朝恩就可以豁出身家性命去,做个真正的忠臣,以回应这份尊重。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君。
陈白上一世史书里,常常记载某某人能得人心,能使人效死,就是这个道理。
原因方式虽不一样,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逻辑和感情链接,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