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手压式纳鞋底机(2 / 2)
没什么没什么。
我连连摆手,一边起身回房一边说:我没有事,头也不疼,现在我有事情做了,别担心我。
回到房间坐了下来开始思索着:现在纳鞋底,用一针一线,穿针很费劲,手指要戴铁箍,顶个洞手指用力,时间长了生疼生疼的,不小心还要被扎,一托长的线要拉出来也费时,再翻面穿孔引线,如此重复。缝纫机采用双线,上线刺孔绕下线打结,效率肯定提高几十倍啊。
上线比较好理解,线穿过针孔分布两侧,针带着线穿过厚实的布层摩擦力很大,一侧摩擦力大的被固定不动,一侧小小的摩擦力带动线圈拉线,在下方回收的时候反曲引下去的一段线形成几何形的线圈方便用一个钩子钩住这条几何形线圈的线把它拉出个大大的线圈,可以套过下方的下线线盒完成绕结,随着针向上运动拉紧。针需要特殊制作,圆柱形的针一侧需要磨平一段,起到空腔的作用,回针的时候线反曲。
不停地在脑子里演示着这个上线的运动画面,运动的动力源不就是把铡刀嘛,利用杠杆原理完成穿孔收线,是不是很轻松,孩子都能有力气完成,大人就轻松快捷无比了。
下线的运动简单,几乎不动,等于一根直线,上线相当于一个钩子钩住下线收紧,难点是下线盒是需要受力面支撑的,跟下线盒连接的部件需要断开才能上线的圈从一侧套过去完成这个钩子钩紧的动作,同时下线需要一个张力使得下线是一直处于绷紧状态。
老天啊,台面下的装置难当复杂啊,由转圈的圆周运动带出两个必须的不同部件运动,一个是钩上线的钩子做的转圈运动,还得是前后往复拉出空间大圈的运动。不是很好明白也没有关系,这个得去脑子演示,用木头去做出样子,再实际模拟它运动的轨迹。再想的直白点:它的运动是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也在做前后的往复运动同时还在做斜上斜下的运动,你用你的手指头想,手指头钩住线向前后左右上下地拉套过线盒。
假如你用手指头想明白了,这个钩子运动的圈是跟提供动力源的圈有一个角度,直白点,一根圆管切个斜面,圆管的横截面是动力源的运动圈,那个切面椭圆形的是钩子的运动圈。
嗯,这个不错哦。下面的转圈动力可以连接到手柄的杠杆上,由时间吻合的上下两个不同的周期运动对应起来完成工作。
真费脑子啊,我倒了杯水,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畅快,给脑子降降温。
接下来的就是核心科技了,怎么样让上线绕过下线盒,跟下线盒连接部件断开才能过的去哦。我又开始在脑子里演示,先来个简单的,当中支撑的跷跷板,一边起来一边下去,过不去的,对吧。演化下这个跷跷板是个半圆形,当中跟地面不固定,有区别了吧,因为不固定可以过去了,被压着可是不疼能过去就好。再进一步,跷跷板是下线盒哦,这个跷跷板有两个支撑点,适当的位置一边一个半圈,半圈翘起的高度就是可以通过物体的高度,完美,就是这个原理。
上线套过去,下线盒需要有两个承重点,对应的类似于跷跷板一样上下运动来做个开合运动让上线可以过去,实际运动轨迹有多么的离谱需要动手去做,用木头用泥巴部件去模拟。
当太阳下山的时候,终于该想的都想的七七八八了,咱理论先行,就是费点脑子嘛。
我一脸兴奋地吃完晚饭,自个乐呵的模样引来了大家好奇的目光。
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当然有点卖关子,引的大家摇头。
嗯哼。。。我说道:娘,我想做个可以纳鞋底的机器,要是可以一天轻轻松松做一双鞋,娘开心不?
大家都很诧异。
我接着说道:现在这么困难,爹伤着了,我想为爹爹分担一些,想着能赚些钱,这样爹爹也会开心起来吧。
全村人这么多都闲着,多做些鞋子换钱,我想也没有人会反对的?
场面沉默了一会,我接着巴拉巴拉,钱怎么算的?想法怎么来的?这个机器大概什么样子的,如何操作的?
一个晚上成了老师答疑的课堂,大家还学着我的手指头,跟着我模拟起来,场面甚是搞笑啊,外人不知道的,还当我们在跳家庭广场舞呢。
哈哈哈,我儿脑袋瓜灵光啊!父亲开怀大笑。
叔叔仁照提出了个问题,铡刀大家都懂,确实如侄儿所说的杠杆原理,可是,你有什么办法让另一根管子朝一个方向转呢?要钻孔也用这个杠杆原理啊,上下运动带动两根绳子,绕在棍子上转动,可它是左转一圈再右转一圈啊。
对啊对啊,又不是没见过,大家都附和。
嗯,这个好简单的啊。我刚要说下去,心里咯噔一下,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本来心想,这是个凹字棍子啊,内燃机的传动部件,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棍子转圈运动。
这个例子不行,得找个别的物件解释。
吴晓娟大呼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手推磨不就是嘛,边说边模仿着前后推磨的动作,身子转了个圈代表磨盘转起来。
对对对,众人大笑着都说是。
哎呀,搞的叔叔仁照怪不好意思的,连连摆手。
时间过的真快,愉快的时光过的尤其快,不知不觉间夜也深了。
热闹过后,各自回房休息了,我想高兴的事也能为爹爹分担点身体的痛和心里的痛吧,愿老爸今晚不会被手臂疼醒,睡个安稳的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