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淮阳春命案(2 / 2)
顾长风这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裹,连日风尘仆仆,如果上去,实在是有煞读书人的风景,但是这酒似乎确实来历不凡,不上去蹭一杯再走,总觉得心有不甘。
顾长风跟着伙计上了楼,看见二楼有大约四间全封闭的包厢,还有六张屏风隔开六个隔间,说话之人就在靠近楼梯和窗户的隔间里,楼上隔间,似乎只有这一间有人。
这位公子轻摇折扇,目光炯炯的看着顾长风,旁边还有两位衣着不凡的富家公子也看了过来。
顾长风大步上前,抱拳一礼,说道:“打扰几位雅兴了,只是这酒香让人无法自拔,在下崔焕,叨扰了。”
此时大周北方依然喜欢坐榻,中间是半包围的几张矮几,中间围着一个温酒的炉子。开席后,也是食物分成几分摆在各自的矮几上。不像南方各地则已经普遍使用较高的桌椅以避开地面的潮气。
小小的淮州,在城市布局上更像南方,但是食肆酒楼内的布局,却更贴近北方。
此时的酒已经温好了一大壶,三位公子身边各自的贴身仆从已经给各人面前的酒盏里盛了一杯,顾长风脱去短靴也坐到那位说话的公子对面,店家麻利的摆上了矮几,上了两个下酒小菜,一碟笋尖,一碟花生。
这个季节还能弄到笋尖,看来这酒楼也有不凡之处。
此时顾长风那双脚脱去短靴后,散发的味道实在是让人直皱眉头,两旁相邻矮几的公子眉头微皱,不动声色的朝远离顾长风的方向挪动了少许。
迎面的那位公子倒似乎毫无觉察,举起酒盏,朝周围敬了一下,说道:“这次家父从京中返回,给严某带回来几坛极品好酒,据说是京中才云想楼的云姑娘亲手酿造,每年大多数都被宫里收走了,能拿出来卖的不足五十坛。”
旁边的两位贵公子,一位姓孙的公子也连连称赞:“那云想楼的云姑娘可是连续七年的花魁,没想到一手琴棋书画艳绝天下,这酿酒的功夫也是如此了得。”
旁边另外一位姓贾的公子更是拍着膝盖称赞道:“多年前跟随家父去京城恰好赶上上元灯会,贾某一睹云翩翩姑娘的芳容,真是夜不能寐,眼下再难见到云姑娘,能饮到她亲手酿的刘伶醉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旁边的孙公子奇道:“贾兄见过云姑娘?却不曾听你说起过,快说说?”
结果主位的严公子却哈哈一笑打断了谈话:“我们这端着酒杯讨论个什么劲,眼前这位崔公子也是懂酒之人,咱们先饮了这杯,再说不迟。”
顾长风早就受不了这些文邹邹的书生夸夸其谈,更是不搭话,众人一阵哈哈大笑,一饮而尽。
才饮下去顾长风就后悔了,这酒入口之后极为清冽,但是味道却极为醇厚,呼吸上来的酒气有着浓香,真正是好酒的品质!只是原本打算蹭一杯,眼下却是舍不得走了。
几人边说边聊,顾长风也捡了一些江湖趣闻说给几人听,酒到酣畅的时候,顾长风甚至红着眼把自己的捉刀人腰牌给拍到了桌上,开始扯着嗓子说起了和童不花童不多兄弟那凶险的一仗,旁边几人也是喝得有点多,楼下的伙计和掌柜上来冒了一下头,看到几人酒兴正浓,也就默默的退了下去。
不知道喝到什么时候,几人都喝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暮鼓开始响起,这五百下暮鼓之后,大街上就要闭店净街了,还留在街上就要治罪,主座的严姓公子试图起身,但是在旁边仆从的搀扶下,一下子竟然没站起来。
而旁边的另外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孙公子歪倒在一旁睡得哈喇子流到衣服上,而贾公子趴在矮几上呼噜声震天。
忽然贾公子摇晃着站了起来,嘴里一阵咕哝,然后突然转身推开了二楼的窗户,猛然就往外跳了出去!
这一下子惊醒了在旁边的顾长风,冷汗瞬间冒出,酒醒了一半。
而背对着窗子的严姓公子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楼下传来一阵骚乱和呼喊声。
“死人啦,死人啦,快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