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淮阳春命案(1 / 2)
片刻之后,顾长风总算扶着唔自不忿的徐寂出了门,徐寂也要回了自己的书箱,说是要找个地方把污损的地方重新誊写一下,不拿到报酬,无法回去面对各位同乡。
南桥书院在五十多年前还是十分昌盛的所在,那时朝中数位重臣出自此书院,在离淮州城大约四百多里的南桥镇上。书院的规模现在早已经不如当初,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十人还在此读书学习。书院目前在朝中无人,几亩薄田也难以维持开支,只得帮周围的书院和富家抄书换取钱粮。
虽然大周已经开始了一些雕版的印刷书,但是在推崇书法的大周士子眼中,手抄书依然是最佳的藏书选择。
而这位徐寂,正是南桥书院里学问最好的学子,这次大家凑了路费,让他把之前答应的几家书馆的手抄书送来,也是想让他多和淮州城里的读书人接触,多认识点士子,或许能对将来的前程有利。
顾长风看着灰头土脸的徐寂,见到他只是一些轻微的皮肉伤,也就没说太多,反而是徐寂絮絮叨叨个不停
原来晌午时分,苏家的娘子和殷九娘把自己救出,原本是想让他暂住苏府,但是徐寂得知苏家的殷六娘是寡居之人之后,脑袋摇的像拨浪鼓,无论如何也不肯去,非要在半途下了马车。因为以前和那书画店有约要抄的十本书里有两本脏了,自觉可以先去交付其他的书,至少拿到一半报酬,哪知道店里非要一次交付完全,不然分文不给,还扣下了他的书箱,才有了那一番拉扯。
顾长风心中暗笑,你这傻小子太天真了,对方摆明是要整你,你就算带了十本没有弄脏的书,多半也得有别的由头折腾你一番。
这次顾长风也觉得憋屈,最终还是出了五十贯的巨款买下了那些散落的赤硝,装在一个皮口袋里,掌柜才放了二人离开。顾长风买赤硝,自然是以前在军中从方士那里学来了一些简陋的驱邪的法子,这些赤硝还能不能起作用,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是想到那诡秘的覃术,顾长风还是觉得有必要再去其他的店逛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合用的东西,免得下次再面对这些古怪的邪术一点防备也没有。
徐寂虽然耿直,但是并不是傻子,知道这次没有眼前之人帮忙,是绝难脱身,于是整理了下衣襟,正色行了一个大礼。
“兄台这次搭救,让徐某心服口服,在城外官道上言语上多有冒犯,还请兄台莫怪。请教兄台大名?”直接也不叫公子了,已经兄台兄台的喊上了。
顾长风忽然想起章宇当年自称顾长风戏耍他的一幕,眼皮一动,连忙说道:“徐兄莫要客气,某名叫崔焕,这几次相遇,也是缘分。”暗自心想,不能便宜了那葫芦头,整天耷拉着眼皮无精打采,好像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一般。
徐寂顿时兴奋起来,还想邀请顾长风到他借住的客栈小叙片刻,顾长风连忙推辞,心想跟着你还嫌麻烦不够多么?你这招惹麻烦的体质,寻常人都得远远避开才好。
于是两人互相道告辞,便各自忙各自的。
顾长风一边打听,一边四处搜集着自己需要的其余材料,什么无根水啊,桃木粉啊,特别是在裱糊店又买到了一大包硫磺,这硫磺比雌黄管用多了!
不知不觉又到了太阳西斜的时候,估摸着再有一个时辰,暮鼓就该敲了,顾长风又把肩上的大包裹往上提了提,心里盘算着明早一行人出城后的路线,忽然抬头看到了一家淮阳春酒楼。
酒香飘出,顾长风肚子里的酒虫立刻就活跃了起来。
酒虫迅速战胜了理智,顾长风迅速且熟练的进了门,速度之快甚至在门口迎宾的伙计还没来得及说话。
中午在黑水帮的柴家小院,喝的那酒简直就是泔水!顾长风深深地吸了一口酒香。
这真是好酒!
顾长风精神一振,看见伙计刚从后厨端着一个木制托盘往二楼走,托盘上一个精致的暖酒的小炉,上面放着温酒的铜壶,酒香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就情不自禁的跟上,一边上楼一边朝后面追过来的伙计吆喝了一嗓子。
“这是什么酒?给我也来两壶!”
端酒的伙计和追上来的伙计都是一怔,楼上却传来一阵笑声:“这是哪位兄台看中了严某的刘伶醉?不妨上来一同饮上几杯?”
顾长风疑惑的回头看了看跟上来的伙计,伙计连忙指了指托盘,然后摆了摆手,意思是这酒不是本店的,是客人自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