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开局稳如老狗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海县。

    浙东南的一个小县城。

    深秋,一夜惊冷,寒风裹挟着旧时代的斑驳味道,吹厚了大街小巷。

    斜纹褂,平棉袄,自织毛衣,灯芯绒裤……一水儿的黑白蓝。

    相比城关人的体面,乡下进城的土老帽,就要磕碜得多。这种天气手脚都放不开,更显得畏畏缩缩。

    现在,红烛路上的人,注意力全被一个另类吸引。

    明明穿打补丁的单衣,裤脚缩到了小腿,袜子没得,解放鞋很对称地露出脚拇指……

    何以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当他双手插兜,以45度角望天的姿势,从一个“仿军绿”身旁走过时,对方死死盯着他——

    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

    丫哪来的骄傲啊喂!

    李建昆嘴角勾起弧度,自以为是这条gai最靓的崽,逢人就想找优越感?

    啊呸!

    问问哥们的一万股茅台,杭州三套房,答不答……

    唉,这事不能想,想起来就糟心,虽说换回了18岁青春。

    突然很想抽根烟。

    兜就不必再摸,快被摸秃噜了,仅剩一张黄色“解放车”。

    面值一分。

    日后的小孩多半没见过,更不知道人民币还有三元的“井冈山”,五千元的“蒙古包”,壹万元的“瞻德城”。

    但也别小瞧一分钱的购买力。

    要知道,这年头在公社生产队里劳动,一天记满十个工分,才折合人民币8元。

    一分钱能买到啥?

    一块水果糖,一只信封,一根自行车气门皮,一斤青菜……海了去。

    当然买包经济烟还差点。

    再说也没烟票。

    这年头物资匮乏,一切都要计划着来,施行统购统销,啥都离不开票证,不好说它跟钱哪个更重要。

    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买肉要肉票,洗澡要洗澡票……屙尿拉屎还要尿粪票。

    往后的小朋友会觉得匪夷所思。

    但票证时代,确确实实存在过,它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

    农民还没有呢。

    农村吃大锅饭,粮票用不着,大队每年抠搜搜发点布票、线票和火柴票,需要其他票证,只能去淘换。

    李建昆这货,祖上就是三代贫农。

    从主旋律的角度讲,这身份可是极为光彩的,所谓越穷越光荣。

    但,也就一口精神食粮。

    叮铃铃~

    “来,煤车,看着点,别蹭脏了衣裳咧!”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报纸,国际乒乓邀请赛,郭跃华勇夺男单冠军!”

    一路走走看看,蓦然回到这年月,仿佛进入了一帧帧老胶片里,朦朦胧胧的,色彩寡淡。

    连声音都透着失真感。

    从电视剧里看这个时代,与亲眼所见,完全是两码事。

    街道两旁,吊脚楼和红砖房并排掺杂,水泥还是一种很奢侈的工业品,多数砖房是用石灰砂砌成。

    看上去像用粉笔画了格子。

    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木电线杆参差不齐,头顶零乱的电线如蛛网般密布。

    路上极少见到汽车,如果有,就是绿皮大解放,也不存在交通指挥岗,倒是县城中心的转盘处,有座架起来三米高的治安岗哨。

    里面穿白色制服的,可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