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50-60
第五十一章
当日早朝上宋清站出来请齐子元退位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几个月之后,自己居然会和这个传闻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皇帝在仁明殿里彻夜长谈。
当然,作为另一个当事人,齐子元也没想到。
过往他对宋清的印象主要来源早朝上的禀奏、经中书省批复过的奏章还有齐让,直到这晚才终于面对面地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真正地认识了这人。
他们聊了春闱,谈了对即将开始的殿试的打算,到后来甚至不知不觉地谈到了当日齐让在位时极力推行的新政。
印象里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但有些固执的人在逐渐加深的对话中变得愈发鲜活起来。
齐子元也终于明白齐让坚持擢升宋清并以他为主导来推行新政,固然是因为这个寒门出身二十出头就能高中状元的年轻人的天赋和才学,但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纯粹。
不管是当初站出来要齐子元让位还是这次为了春闱殚精竭虑、不眠不休,宋清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守护大梁的江山社稷、造福天下苍生。
让素来坚持活在当下的齐子元也不免跟着生起了一点想要匡时济世的激荡……虽然在天还没亮就被叫醒上早朝的时候又散了个干净。
“这么快就天亮了?”齐子元闭着眼睛慢慢坐起身,“朕怎么感觉才睡没多久。”
“可不是才睡下没多久,”见他一副困恹恹的样子,陈敬急忙倒了盏茶递了过去,叹气道,“陛下几次三番地叮嘱那位宋大人,自己也该保重身体才是。”
“朕也没想到会聊那么晚,偶尔这一次不妨事,散了朝回来再睡就是了,”齐子元接了茶喝了一口,意识稍稍清明了一点,“宋清人呢?”
“在偏殿睡着呢,”陈敬道,“陛下不是说今日宋大人不用早朝,奴婢就没让人去打扰他。”
“近几天早朝上也没什么正经事儿,耽误了也没关系。等今天放了榜定了殿试的事儿,他有的忙呢,”齐子元说着话,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等睡够了再安排车马送他回家,记得带着太医开的药……对了,先前我过生辰礼单上是不是有几支野山参,也一起拿上。”
陈敬应了却还是有点意外:“陛下怎么想起了那几支野山参?”
“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去让他拿回去补补身体,”齐子元接过陈敬递过来外衫,一边穿一边道,“别看宋清官拜四品又没有家眷要养看起来一身轻松,他那点俸禄,除了日常的基本开销,大多都拿去买笔墨字画了,哪舍得花在别处……到底比不得世家出身的家境殷实。”
“这宋大人也是为人清高,”陈敬替齐子元理了理衣襟,“奴婢以前听说民间有些书画大家随便写几个字画幅画就能收几十上百两的润笔费,依着宋大人的才学,不是能收到更多。”
“民间的书画大家能收到润笔费是因为他的字画值那些钱,”齐子元坐到铜镜前,由着陈敬替自己束发,“宋清若是也这么做,又怎么去判断别人是因着他的字画,还是因为他的官职?”
陈敬动作微顿,而后点头:“是奴婢想得少了。”
“也不是你想得少,是一般人都不会想这么多……反正你花钱买了我的字画,至于本意是为了什么,只要不点破,我当不知道就是,偏偏宋清是个眼里揉不下沙子的,钱财这种东西,虽然都希望多多益善,但要让他拿底线来换,是万万不可能的。”齐子元随手拿了一支青玉簪递给陈敬,“而且他那种人……日常所需也不过吃饱穿暖,有书读,有笔墨用就行,又何必为了点钱财费那么大的周章。”
陈敬替齐子元戴好冠,仔细检查过后,从铜镜里打量他的神情:“陛下对这宋大人可是赏识的很,难得见你提起哪位大人不是愁眉苦脸,还这么滔滔不绝的夸赞。”
“我先前提起别人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吗?”齐子元笑了一声,对着铜镜检查了衣冠,“我对宋清可不止是赏识,而是……敬佩,入仕这么多年,他却能一点不受外界的影响,始终坚持初心,实在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奴婢现在瞧着这宋大人也挺好的,”陈敬附和道,“朝中要都是他这样的人,陛下不知道要多顺心。”
“他这样的能有一个已是难能可贵,”齐子元打了个呵欠,慢慢站起身,“礼部今日会把所有取录的贡士的墨卷都送过来,朕想在殿试前看一遍,先了解一下……等到了之后,让人直接送到永安殿去吧。”
“永安殿?”陈敬疑惑,“是要请太上皇先看一遍?”
“能够录为贡士的都是近三年来全国各地学识最渊博的,就我这《资治通鉴》都没学完的水平搞不好都看不懂他们的文章,守着皇兄也好询问,”齐子元揉了揉眼睛,“况且永安殿清静,朕待得安心。”
陈敬稍微明白了些许,却仍有些迟疑:“既然这样,陛下怎么不问太傅?”
“太傅?你猜朕为何要把这授课改成每三日一次,一是转过年后朝务越来越繁重,每日还要写那么多的课业朕有些吃不消,”齐子元垂下眼眸,轻轻摇头,“还有就是,这春闱归根到底还是朝务,朕与太傅还是只保持师生关系的好,”
陈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
如齐子元所料,这几天早朝上确实没多少正经事儿。
春闱的事儿早已告一段落,满意的不满意的也都没办法再折腾起水花,各地也都难得安生,没有起什么事端。
仿佛是硬凑出来了一点无关痛痒的日常禀奏,齐子元忍着困意听完,再给几句似是而非的回复。
从头到尾连句争论都没有,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散了朝,以至于一路往永安殿而去的时候,齐子元晨起时的困意都还没完全消散。
“怎么困成这副模样?”看着趴在自己书案上不住打呵欠的齐子元,齐让犹豫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茶壶,“只有三十多份墨卷,殿试前总看得完,不如先去睡一会?”
“还不用,”齐子元自己给自己倒了茶,一口喝了大半盏下去,而后长舒了一口气,目光扫过齐让的书案,“皇兄先看过了?”
“粗粗翻了一遍,还没细看,”看着他眼下的淡青,齐让轻轻摇了摇头,伸手又替他添满了茶盏,“听说你昨日与宋清秉烛夜谈了?”
“唔,本来他只是来禀奏取录的名单,后来就顺着聊了一会,谁知道怎么就晚了,”齐子元说完,顺手从齐让面前拿了一份墨卷,“幸好今天早朝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不然我怕是要在朝堂上就睡着了。”
“宋清这个人若不是遇见了知己之人,也不会这么健谈,”齐让说着,声音里带了点笑意,“看来陛下对他也改观不少。”
“我对宋大人的印象其实一直都还好,以前只觉得他有点书生意气,有时候行事有点不近人情,”齐子元捧着墨卷,轻轻揉了揉眼睛,“现在倒是理解他的坚持了。”
说着话,他抬起头看向齐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皇兄和宋清是一样的人。”
齐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说法,轻轻挑眉:“我和宋清?”
“嗯,”齐子元点头,“只要觉得是对大梁江山和天下百姓好的事,哪怕满朝上下都反对,你们一样都会坚持……只不过皇兄背负的更多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50-60
,顾虑的也要比他多。”
齐让轻轻笑了一下,不置可否,眼瞧着齐子元说着话逐渐合起眼帘,又问道:“那你呢?”
“我?”齐子元闭着眼睛声音越来越低,“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我是个普通人,想不到很远以后,也做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尽可能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儿,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对得起自己……”齐让喃喃重复完,回过视线发现齐子元已经保持着方才的姿势睡着了,不由轻轻摇头,“也不知道这一宿有没有睡上一个时辰。”
自然是没有得到回应的,齐子元整个人蜷在书案前,半个身子趴在书案上,明明是十分不舒服的姿势,却依然睡得香甜,齐让却看得不住皱眉,最后干脆站了起来。
书案角落堆积的墨卷掉在地上,发出一阵声响。
“阿让,”外殿的江维桢听见动静,开门进来,而后愣在当场,“小皇帝怎么了?”
“嘘,”齐让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人放到软榻上,朝江维桢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和宋清聊了一整晚,天不亮又起来去上朝。”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轻,带了几分无奈,目光在软榻上安睡的少年脸上停了许久,最后却只是扯过旁边的薄被替他盖好,而后回过身看向江维桢,“没事儿,让他睡会吧。”
江维桢朝软榻上看了一眼,又看了看齐让,而后轻轻点了点头。
第五十二章
殿门微阖,发出一声轻响,将外殿江维桢招呼着许戎去御花园玩的声音变得格外遥远。
偌大的永安殿好像在一瞬间只剩下了齐让,和在软榻上安眠的齐子元。
大概是困得很了,青天白日的即使遮了帘子殿内也十分的明亮,齐子元却睡得格外沉,连呼吸也比往日重了几分,让坐到书案前的齐让不自觉地抬眼瞧了过去。
睡着的少年总是十分的安静,平日里瘦瘦高高的身形,在床榻上蜷成一团,不知道是不是在睡梦中感到了冷,用薄被将自己裹了个严实,只有小半张脸露在外。
明明已经是临近弱冠的年纪,在朝堂之上也已能够独当一面,睡着的时候却还是和一个小孩一样,好像永远都不知道要有点防人之心。
齐让想着,轻轻摇了摇头。
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从除夕夜说要守夜最后却睡了过去开始,对于齐子元几次三番莫名其妙地在永安殿睡着的事儿,他早已习以为常。
一开始明明只是为了朝局安稳而尽可能地保持和睦,到底是什么时候对这少年消除了敌意,又是什么时候习惯了他时常出现在永安殿甚至逐渐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齐让其实也说不清楚。
大概就是日积月累的,某一日突然回过神来,便已经养成了习惯。
并且放任自己沉溺于其中。
就像是此刻,明明已经坐回了书案前,并且翻开了一份墨卷,垂下视线看了好一会,却还是没办法集中心神,不自觉地就抬眼看向了软榻上那个睡得无知无觉的人。
就这么愣愣地在书案前坐了一会,齐让终于拿着那本怎么都看不进去的墨卷站起身来,最后朝软榻上看了一眼,转身出了内殿。
外殿里,韩应抱着鞠球正要出门,听见开门声下意识转头看去,语气讶异:“太上皇?”
“嗯,”齐让在外殿的书案前坐下,目光落在他怀里,“不是要去御花园,怎么又拿鞠球?”
“江公子怕小公子又动心思要捞荷花池里的鱼,让带了鞠球一起去好陪着他玩,”韩应说着朝外面看了一眼,“今天天气还不错,太上皇要一起去御花园逛逛吗?”
“不用了,”齐让重新打开手里的墨卷,“我还有事务要处理。”
“哦,”韩应朝齐让手里看了一眼,又看了看紧闭的内殿门,明显不解他为什么要出来处理事务,却识相地没有问出口,“那属下就不打扰您了。”
而后躬身退了下去。
齐让自然察觉到了韩应刚刚的动作,不自觉地也跟着朝内殿方向看了一眼,而后深深吸了口,垂下视线看向了手里的墨卷。
等齐子元终于睡醒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
睁开眼瞧见陌生的床顶时,他有一瞬恍惚,偏过头看见枕边蜷着身子睡得正香的许戎时才回想起自己是在永安殿。
幸好齐让已经十分了解自己,不然代入他的视角,说好了要来看墨卷的人,进门话还没说几句就睡过去了,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齐让……
齐子元坐起身,探头朝书案方向看了过去,不仅没瞧见那道清瘦的人影,原本堆在上面的墨卷也不知挪去了哪里。
侧耳向外听去,四下里也都是静悄悄的,除了身旁正睡着的许戎,整个永安殿仿佛只剩下自己一个。
这种感觉就好像之前趁着下午没课在寝室里睡午觉,睁开眼整个寝室只有自己,外面天已经黑了,路灯昏黄的光线透过窗子映在床上,然后就会没来由地生起一股孤独感。
幸好现在天还是亮的,也幸好身边还有个许戎。
齐子元摇了摇头,晃掉脑海里涌起那一闪而过的失落,而后回身扯过薄被,给许戎盖好后下了软榻,穿好鞋子,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听见开门的声响,端坐在外间书案前的齐让抬起头,目光落在齐子元脸上:“醒了?”
“皇兄,”瞧见他手里的墨卷,齐子元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你一直在这儿看墨卷?”
“之前和他们去御花园了,才看一会,”说着话,齐让放下手里的墨卷,指了指另一边的桌子,“先喝杯茶,我让他们送午膳过来。”
“我以为早过午膳的时辰了,”齐子元站在铜镜前一边整理散乱的头发,一边奇怪道,“阿咬不是都睡着了?”
午膳半个时辰后午睡是许戎自进宫以后就养成的雷打不动的习惯。
“是过了,许戎和维桢他们一起吃了,”见他半天都没能重新束起发,齐让笑了一声,招了招手,“过来。”
“嗯?”
齐子元回头对上齐让的目光,立时会意,回身来到他身边,蹲坐下来,“阿咬和江公子他们一起吃了,那皇兄你没吃嘛?”
“嗯,”齐让一边说着话,一边拆开那支青玉簪,散开了如墨的长发,“还没吃。”
“皇兄平日里不是都跟他们一起吃的吗?”齐子元下意识想要扭头去看齐让,感受到头顶轻微的力量,又乖乖低好头,“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
“没,”齐让拿着梳子,从齐子元的发顶慢慢地梳了下去,“我要是和他们一起吃了,待会你不是就要自己吃了?”
齐子元睁大了眼睛,唇边慢慢漾出了笑意:“哦。”
“再等一会,”齐让一边梳头发一边道,“马上梳好了。”
齐子元点头:“好。”
虽然平日里都是自己梳洗更衣,为别人束发确实第一次,齐让的动作极轻,带着少有的小心翼翼,好像生怕不小心弄疼了全无防备蹲在跟前的人。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50-60
等终于梳顺了所有的头发,将它们高束成髻,然后又戴好冠,齐让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好了。”
齐子元起身来到铜镜前,左右照过之后,笑眯眯地转过头:“谢谢皇兄。”
齐让伸手去拿茶盏的手一顿,抬眼看他:“我以为现在不用这么见外?”
“这不是见外,是礼貌,也是正常情感的表达,”齐子元弯着眼睛,语气却格外认真,“即使是再亲近再互相了解的人,很多话也要说出口了,对方才能知道。”
“这样啊,”齐让也跟着弯了眼睛,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那我知道了。”
尚食局早已备好了午膳,得了吩咐很快就送了过来。
齐子元刚睡了一觉,坐在桌前的时候整个神清气爽,连食欲也比往日里好上不少,并且就像过往每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一样,十分热情的把自己觉得好吃的菜分享和推荐给齐让。
于是等整顿午膳吃完,齐让难得地多吃了小半碗米饭,让刚午睡醒来的江维桢分外的满意。
睡足了觉,吃饱了饭,又喝了一盏茶下去,齐子元终于又重新坐回了书案前。
瞧见齐让手边单独放置的一摞墨卷,他微微挑眉:“那些都是皇兄仔细看过的?”
“嗯,”齐让应了一声,“虽然还有一小半,但整体看下来,这批贡生的学识和眼界都超过了往年,可见不管是考试还是之后阅卷取录所行措施都是有效的。”
说完他抬头看向对面的齐子元:“尤其是糊名和誊录的主意。”
“……我也是突发奇想,”不好言明自己是借鉴了后人的经验,齐子元只好硬着头皮认下了这份夸赞,而后转了话题,“皇兄还没看过这次取录的名单吧,那你觉得谁的文章更优一下?”
“我觉得……”齐让皱着眉头回忆了一下,在旁边的墨卷里翻翻找找后,拿出一份,“若以我的判断,会更喜欢这篇。”
齐子元接过而后打开,如预料地看见了冯谦的名字,点了点头:“连皇兄也这么说,看来冯谦这个会元是名副其实了。”
“冯谦……”齐让略思索,而后询问道,“闽州冯家的?”
“嗯,正好是宋清的同乡,”齐子元摸了摸鼻子,“我还担心会不会被人说他偏私同乡,平白引起些没必要的争执。”
“朝中不乏本就对宋清不满的人,尤其在他做了这次主考之后,他们若是想起争端,不管以谁为会元都能找到理由,”齐让垂下眼眸,眉头却微微皱着,“这个冯谦……最起码能稍稍安抚一些本就还算安分的世家。”
说着话,他把冯谦的墨卷又拿回手里,翻开仔细看了看:“冯家这些年在闽州还算安分,也可能因为自周老夫人……”
他顿了一下,朝齐子元脸上看了一眼,“你应该知道周老夫人,也就是母后的母亲出身于冯家吧?”
齐子元点了点头:“知道。”
“周老夫人在世的时候,周冯两家走动颇多,尤其母后才进宫的那几年,冯家更是借了周家的势在闽州当地为所欲为,后来周老夫人仙逝,大抵是觉得少了倚仗,而我又没父皇那么好说话,再没听说冯家人做什么过分的事儿,”齐让在那墨卷上轻轻点了点,“没想到不仅安分了,还洗心革面,出了个会元。”
第五十三章
有了齐让的解惑,齐子元的墨卷看得十分顺利,不仅读懂了那些对他来说有些晦涩的文章,还明白了其中的隐喻,甚至敢于试探着去分析每一篇的优劣,对其作者的行文习惯进行一些猜测。
尽管因为学艺不精,许多分析和猜测都是幼稚而又可笑的,齐让却总是耐心而又纵容的,他会发现那些观点里的可取之处,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却不强行要求齐子元接受,反而要他听过之后再去看那墨卷,而后形成自己的理解。
就这样看了一日墨卷,齐子元就生起了一种若是先前给自己上课的是齐让而不是郑太傅,自己说不定真能学有所成的错觉。
于是第二日在上过郑太傅的课之后,齐子元把课业一并带到了永安殿来写——他甚至想过把那些堆在书案上的奏章带过来一起批了,却也深知这皇城里毕竟不是只有他和齐让两个,若是真这么干了,难得已经安生了一段时日的周太后怕是第一个就会站出来反对,更别提那些各怀鬼胎的朝臣。
春闱刚结束,眼看殿试在即,还是别自找麻烦的好。
对于一个招呼也不打就突然出现的人,包括齐让在内的永安殿所有人却都不觉得意外,甚至江维桢还让人提前备好了茶水糕点。
至于仁明殿的人更是早已习惯,陈敬甚至还专门准备了不少一同带去永安殿的东西,比如齐子元用惯了的笔墨、喜欢的北苑茶还有午睡时用的枕头和薄被。
在近乎身边所有人的纵容下,齐子元第二日在永安殿待的时间更长,不仅看墨卷、读书、写字,用了午膳后午睡,一直待到天黑了才不情不愿地起身回仁明殿,处理当日的朝务。
其实这不仅改变了他自己数月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齐让的。
但很显然,齐让没有任何的意见——尽管他也从未明确地表示过赞同,但包括齐子元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纵容。
尤其江维桢,在确认了齐子元今日也会出现在永安殿后,心安理得地留下齐让带着许戎一起出宫回了江家。
“所以江公子为什么每次回江家都要带着阿咬,”进门发现江维桢不在,齐子元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困惑,“他不想单独和江姑娘相处吗?”
“许戎这个年岁,也不是非用每时每刻都有人陪着,给他一本书一杆笔,自己也能待上半天,所以只要想,即使回了江家,他们也有单独相处的工夫,”齐让解释道,“是阿瞳喜欢小孩,却又迟迟下不定决心生一个,回都城后瞧见许戎可爱懂事十分喜欢,一直惦记的很……加上江家到底比皇城里自在,许戎也能借机撒撒欢。”
“这样,”齐子元在齐让对面坐下,脑海中还在想着他刚刚的话,“所以江姑娘为什么下不定决心,因为先前的事儿?”
“她大概是觉得生了孩子,就多了为人父母的职责,再上疆场的时候都要多份顾虑,总不可能再像过往那样肆无忌惮,”齐让淡淡道,“维桢自己就是随心所欲长大的,在这种事儿上倒没那么多担忧,但他身为医者比常人更清楚女子怀胎生子的凶险,更不会去要求阿瞳做不想做的事。”
齐子元再次被江维桢二人异于这个时代的清醒和通透所震撼,半天才问道:“那江老将军呢和江老夫人呢?他们毕竟只有江公子这一个儿子,不会急着想抱孙子吗?”
“我外祖此生大半的心思都在军中,不然也不会在生了我母后之后这么多年才又有了维桢,旁人家想要子嗣是为了继承家业,但你看维桢就知道了,我外祖连他都指望不上,更不会寄希望于还不存在的下一代。”齐让缓缓道,“军中能人辈出,将来自有能扛起帅旗的人,是不是姓江又有什么关系。”
“江老将军深明大义,难怪能把江公子养得那么好,”齐子元感叹完,又忍不住看向了齐让,“那皇兄呢?”
“我怎么了?”齐让倒了盏茶递到他面前,“我虽然比维桢年长两岁,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50-60
他毕竟是我的舅舅,他的事儿连外祖、外祖母都不管,我自然也没意见。”
“不是江公子的事儿,”齐子元捧着茶盏,一双眼看着齐让,“当日皇兄醒来后,有人担心你不甘心就此退位,曾经建议我保证将来会立皇兄的子嗣为太子,百年后还位于皇兄一脉。”
齐让微微眯了迷眼:“陛下愿意?”
“若是皇兄……”齐子元本想说若是皇兄的子嗣,自己当然是愿意的,话说了一半,最后却改了口,“所以皇兄想要子嗣?”
“以前是因为我自诩年轻,全部心思都扑在了朝政上,无暇顾及此事,至于现在……”齐让微微顿了顿,一双眼一眨不眨地看着面前的齐子元,“当日留下许戎是不想让他留在许家那种地方,后来发现确实是个聪慧可爱的孩子,有这么一个跟着我耗在这皇城里就够了,非要一个自己的血脉说不定还及不上他十分之一的乖巧懂事。”
“那……”
齐子元素来是个直接坦率的,可突然却发现,即使到了今天,他和齐让的关系已经如此亲近,有很多话他还是没办法问出口。
比如……齐让现在还想拿回皇位吗?
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他到底有怎样的筹谋和打算?
见他一直迟疑着没说出后面的话,齐让微挑眉:“怎么?”
“没,”齐子元放下才喝了一口的茶,“想问今日这茶茶香怎么这么浓?”
“这不是昨天你才让陈敬送来的北苑新茶,”齐让笑问道,“之前还想问你,各地进贡的茶这么多,怎么就偏好这北苑茶?”
“可能……”
因为穿过来之后喝到的第一口茶就是这北苑茶。
这种理由自然是不能直接说的,齐子元想了想,稍微改口道,“因为我从乾州回到都城后最先喝到的就是北苑茶。”
他说着话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我其实不懂茶,只是当时喝着觉得还不错,也就没怎么再尝试其他的。”
“茶本就是用来喝的,每个人口味不同,喜好也不同,又何来懂或者不懂一说,”齐让说着话端起茶盏也浅浅喝了一口,“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嗯,”齐子元弯了眼睛,也端起茶盏,跟着喝了一大口,“闲聊了这么半天,今天的墨卷还没开始看呢……两日过去我才看了五份,再不抓紧点,殿试前要看不完了。”
“前日才张了榜,礼部筹备殿试也还需要时间,来得及,”齐让劝慰道,“况且未必需要把每一篇文章都读透了才能主持殿试……入朝为官才学固然重要,但若只会纸上谈兵,也是没什么用处的。”
“这倒是……不过每天看看他们的墨卷也还是挺有趣的,总比看那些不知所云的奏章强。”说着话,齐子元皱了皱鼻子,“也不知道朝中这些大人们什么时候能改改动辄就长篇大论的习惯,明明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事儿,偏偏要费尽周章地写那么长一篇,还要有各种的赘述和拽文,常常我第一遍看完都没能明白他的意思,还要回头去再看一遍,白白浪费工夫。”
“朝中确实有些人行事如此,”瞧见齐子元的表情,齐让轻轻笑了一下,“看久了大概也能知道是哪些个,再遇见他们的奏章可以押后再看,没什么紧要的事也可以干脆不回”
“还可以不回的吗?”齐子元看着齐让,“皇兄先前不是每封奏章都回批复?”
“那是因为送到我这儿的奏章大都是紧要的,”齐让道,“现在你是一国之君,便该由着你的规矩来,让朝臣们适应你的行事习惯,猜你的喜好,收敛自己的行为。”
眼见齐子元面上有犹豫,齐让轻轻摇头,继续道,“我知道你生性良善,即使对身边的内侍也不会任意驱使。但朝堂中的这些人,你若不压住他们,便要被他们掌控。”
齐子元知道齐让的话是对的,登基这几个月,他和朝臣们其实一直处于互相试探的阶段。他其实并没有非要压住这些朝臣的心思,但也有自己不能退让的底线,就像是先前齐穆棠的事儿又或者春闱的事儿,但凡他退让一步,这朝中局势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
果然还是要更坚定一些。
“我知道了,”齐子元点了点头,“皇兄放心。”
“嗯,”齐让也点头,“对你我一直很放心。”
正说着话,半敞的殿门突然被叩响,自齐子元来了永安殿就极少露面打扰的陈敬站在门外,低低开口:“陛下,京兆尹求见。”
“京兆尹?怎么找到这儿来了,”齐子元有些疑惑,抬眼见齐让点了点头后,才开了口,“那就请进来吧。”
陈敬应了声:“是,陛下。”
第五十四章
京兆尹孙朝,永安五年进士,宋清的同榜。
齐让继位后一直致力于打破世家对朝局的垄断,在位十余年几次开科取士,录取了近百名寒门出身的士子,因而出身于望族孙家的孙朝能从其间脱颖而出一路坐到京兆尹的位置,可见其才学和品行。
不过据说孙朝其人生性孤僻,不喜与人结交,不管是和世家的子弟还是同榜的进士都无交集——或许这也是齐让放心重用他的原因。
世家之间多有亲缘,所以仔细论起来,齐子元和孙朝也算是远亲,但继位以来几个月也只在早朝上和他打过照面,外加批复过几份从京兆府送来的案卷。
而今日孙朝居然主动请见,甚至在自己没在仁明殿的情况下专门寻来了永安殿……所以是有什么紧要的事儿?
正想着,书案对面的齐让突然站起身来。
“皇兄?”齐子元诧异,“你去哪?”
“天气正好,”齐让温声解释,“我去御花园转转。”
“这是永安殿,若是回避也该我走才是,”齐子元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仰着一张脸眼巴巴地开口,“就是事后我还要把孙朝禀奏的事儿再给皇兄转述一次,有点麻烦。”
“你啊……”瞧着他的样子,齐让忍不住摇了摇头,面上多了点笑意,“就不怕孙朝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不能让我知道?”
“他既然来了永安殿,自然是不怕被皇兄知道,”齐子元凝神看着他,“而且我以为这么久了,皇兄应该知道,不管朝内朝外的事,我对你素无隐瞒。”
“我自然是知道的,”齐让微抿唇,而后低低地叹了口气,“正是因为知道……”
“皇兄,”齐子元开口,打断了齐让的话,“你我脾气、秉性还有行事的习惯素来都是不一样的,你背负和顾虑的东西,也是我无法想象的,所以无需和我一样事事坦诚,我只要知道你不会害我就好了。”
“好,”齐让喉头微哽,深吸一口气之后认认真真地点了头,“我保证不会害你。”
齐子元弯了眼睛,眉眼带笑:“我相信你。”
齐让迎着那张明媚的笑容,缓缓地坐回了书案前。
片刻后,陈敬引着一身公服的孙朝进了门。
孙朝已年近四十,面相上看起来却不过二十有余,只是身形不高又过于苍白清瘦,让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居然总管着都城极其周边二十多个县。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傀儡皇帝被迫内卷》50-60
自进到殿内,他便一直躬着身,连头都没抬一下,明显对齐子元为什么会在永安殿毫不在意,却又不忘礼数周到地朝齐让也行了礼:“臣参见陛下,参见太上皇。”
“免礼,”齐子元摆了摆手,示意陈敬引他入座又看了茶,“孙大人今日匆忙进宫,可见是有紧要的事要禀奏?”
“是,”孙朝捧着茶盏,浅浅喝了一口以示礼貌,而后才又开口,“禀陛下,今晨闽州举子杨诠到京兆府控告春闱主考宋清,私受贿赂,偏私舞弊。”
齐子元端起茶正要喝,闻言手一抖,整盏茶顺着滚到了地上,发出一声轻响。
“陛下!”一旁侍立的陈敬整个一惊,急忙上前查看,“您没事吧?”
“没事,茶是凉的。”
齐子元摆了摆手,示意陈敬放心,自己垂下视线看见沾湿的前襟,却不自觉地皱起眉来。
一方锦帕递到了他跟前。
“一盏茶而已,”齐让面色沉静,那双虽不见笑意的眼里却待着让人莫名的安心,“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锦帕上依旧泛着淡淡的香气,清清冷冷地萦绕在鼻息间,冲散了齐子元心头涌起的烦乱。
“好,”他接过锦帕擦了擦前襟的茶渍,等着内侍收拾好脚下的茶盏,才转过视线,看向一直安坐在原处的孙朝,语气平静,“你刚刚说,闽州举子杨诠状告宋清私受贿赂、偏私舞弊,有什么凭证?”
“他说自己亲眼目睹,即是人证,并有数十名同期举子与他同行。他们一路从驿馆过来,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闹出了不小的阵仗,所以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凭证,臣也无法置之不理。”眼见齐子元蹙起眉头,孙朝却依然冷静,起身拱手道,“但此事牵扯甚广,尤其宋清官拜中书侍郎,又是陛下钦定的春闱主考,臣与他同朝为官品级相同,不敢擅专,只好进宫来请陛下决断。”
在齐子元眼里,私受贿赂、偏私舞弊这八个字怎么都跟宋清扯不上关系。
但如孙朝所说,这个杨诠有数十名同期举子同行,又有附近百姓围观,闹得阵仗这么大,若是就此置之不理,连他这个皇帝都有处事不公的嫌疑——尤其宋清还是他顶着满朝的反对坚持任用的主考。
可依着现代人的想法,“谁主张,谁举证”,总不能因为你们人多,空口白牙地说上一顿,就要宋清来自证清白吧?
齐子元目光微垂,盯着自己的手指看了一会,抬起头看向孙朝:“那个杨诠现在何处?”
“臣本想带他同来面圣,”孙朝说着话,面上终于多了不耐,“但其他的举子好像生怕臣会趁机加害于他,执意要求同行,臣无法带着几十人进宫,便将他们都留在了京兆府后堂,留专人看守。”
齐子元听完,不自觉皱了皱眉。
从方才他就在想,这个杨诠到底是何许人,不管这次是不是诬告,张榜不过第三天,他一个闽州而来的落榜举子在没有任何实际凭证的情况下居然能如此容易地获得几十名同期举子的支持,还让他们如此同心地对抗京兆尹……
思绪微转,一个念头突然涌上了脑海——
这段时日早朝上好不容易才安分了的朝臣们……是真的安分了吗?
从决定任用宋清为主考开始,齐子元就一直隐隐地感到不安,当时只以为是难得主动做了次决断,多少会心生忐忑,现在才后知后觉,是因为不管宋清的这个主考还是这次春闱,都进展的太顺利了。
虽然遭到了各种各样的反对,但回想起来也不过是在早朝上吵吵架,上书痛斥又或者是在仁明殿门口长跪不起,除了齐子元不堪其烦,整场春闱从筹备到最后阅卷结束的张榜没有受到任何实际的阻碍。
垄断朝局数代的世家,在感到自身利益被损害时只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正想着,一盏茶递到了面前。
“陛下,”齐让轻轻点头,“孙大人还在等你的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