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山东济南,中国青岛(1 / 2)
若说列一个缺乏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名单,石家庄、南宁、福州等地必然上榜,自然也少不了济南。
按GDP算,济南排在青岛、烟台后面,位列第三。
火车站内。
列车尚未到站,站内显得有些空旷。仿...
陈奇刚跑回宿舍楼,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运动服贴在背上,湿了一片。他掏出钥匙开门时,听见屋里电话铃响得急促。推门进去,顺手把运动鞋甩到床底下,抓起话筒:“喂?”
“陈奇,是我。”田辉的声音低沉而稳,“人齐了没有?”
“刚散,老同志们都回去了,实习生还在食堂吃早饭。”陈奇拧开暖水瓶倒了杯热水,咕咚喝了一口,“韩主任也到了,你没来之前他一直在问江苏那边的反馈。”
“江苏不接招。”田辉顿了顿,“省电影公司说预算紧张,去年全省票房才八百多万,一部片子给八万已经是顶格了。他们还反问我们??‘你们东方集团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陈奇眉头一皱,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沿:“可《新龙门客栈》光是香江那边就卖了三百万美金,内地要是按分成算,保守估计也能破两千万。八万?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问题就在这儿。”田辉声音压得更低,“他们不怕你破两千万,就怕你真破了,账面上不好看。地方公司吃的是固定差价,票房越高,他们越要多上缴,反而不如低价买断来得踏实。再说……”他停了一下,“咱们不是体制内单位,他们心里有防备。”
陈奇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所以他们是怕咱们动了他们的奶酪?”
“不止是奶酪。”田辉缓缓道,“是整张桌子。”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份打印的发行方案上。标题写着:《东方集团1979年度全国院线联动发行计划(草案)》。下面密密麻麻列着各省对接人、拷贝数量、宣传节奏、结算方式??唯独在“江苏”那一栏,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批注两个字:“难啃”。
“那你打算怎么办?”陈奇问。
“亲自去。”田辉说,“我明天飞南京。你准备一下,带上发行中心那帮年轻人,后天跟上来。这一脚,必须踢开。”
电话挂断后,陈奇坐在床沿,望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北电毕业照。照片里他站在后排最边上,身边是梁晓生和葛尤,三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笑得没心没肺。那时谁也没想到,十年后他们会站在中国电影改革的风口浪尖上。
他起身拉开抽屉,翻出一本笔记,封皮上写着“发行观察实录”。翻开第一页,是去年冬天他在长春调研时写的:
> “东北三省,九家制片厂,三百二十七个放映队。酒桌文化深入骨髓,一杯白酒换一个拷贝排期。某县电影院经理直言:‘你们要是不喝酒,片子再好我也不能放??上面有人盯着呢。’”
往下翻,广州、成都、西安……每一站都记录着同样的困局:权力寻租、信息不透明、票房瞒报成风。而江苏,更是个典型中的典型??经济不算落后,思想却格外保守。省电影公司一把手姓周,外号“铁算盘”,据说连职工食堂的酱油瓶都要编号管理。
陈奇合上本子,掏出钢笔,在日程本上写下几行字:
**7月12日 南京
目标:突破江苏院线壁垒
策略:先礼后兵,以点破面**
他知道,这不只是谈一笔生意,而是在挑战一套运行了几十年的游戏规则。如果成功,东方集团就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发行网络;如果失败,所有改革都将退回原点。
第二天清晨,陈奇带着六名实习生登上了飞往南京的航班。飞机穿过云层时,他望着舷窗外刺目的阳光,想起昨晚龚雪说的话:“你们这是在改天换地啊。”
抵达禄口机场已是上午十一点。接机的是当地合作方派来的车,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操着浓重的江淮口音:“陈老师吧?田总已经在金陵饭店等你们了。”
车子驶过玄武湖畔,梧桐树影斑驳。陈奇看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六朝古都,文脉深厚,却也是计划经济最坚固的堡垒之一。他知道,在这里,光靠热情和理想是行不通的。
金陵饭店3208房间,田辉正对着一台传真机皱眉。桌上摊着几张报表,全是江苏省近三年的票房数据。他抬头看见陈奇进来,指了指沙发:“坐。刚收到消息,周建国??就是那个‘铁算盘’??今天下午要见我,只给半小时。”
“只给半小时?”一名实习生小声嘀咕,“那怎么谈?”
“所以他才敢给半小时。”田辉冷笑,“在他眼里,咱们就是来走形式的,签个字拿钱走人。可咱们偏不。”
陈奇坐下,翻开随身带的文件夹:“我已经让技术部做了个演示视频,把《新龙门客栈》在香江的票房走势、观众反响、媒体评价全剪进去了。要不要放给他看?”
“别急。”田辉摆手,“先让他说话。我们要的是突破口,不是对抗。”
下午两点,省电影公司会议室。
周建国五十出头,身材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握手时力度极轻,像在拨弄算盘珠子。他身后站着两名副手,表情严肃,手里捧着文件夹,仿佛随时准备记录什么“不当言论”。
寒暄过后,周建国开门见山:“田总,贵集团的实力我们是知道的。但江苏市场特殊,消费水平有限,观众口味偏保守。你们这几部片子,动作太大,节奏太快,恐怕水土不服。”
田辉微微一笑:“周总,去年《少林寺》在江苏放了多少场?”
“嗯……大概一百七十场左右。”
“票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