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记忆中的场景和直觉带来的对高处的恐惧蔓上心头,沈长卿翻越围栏的动作有些迟钝。
“快跳!”执一语调沙哑,“再拖下去,你我都得死!”
她躲过倾倒的廊柱,撑起来阁楼的木料吱呀作响,瓦片脱落,砸了一地残渣,也划破了执一的面颊。
执一迎着火光张开双臂,得罗袖摆已被烤干,她扯着嗓子嘶吼,仪态失尽,再无一丝仙风道骨:
“来不及了,快跳——”
第154章
“沈长卿!”
“来不及了, 快跳——”
执一的数十次呼唤才换来了沈长卿缓慢的动作。
思绪禁锢于“该死”之音的沈长卿好似被抽去了魂魄,成了牵线木偶,而操纵她的人正牵引着她一步一步迈向死亡。
她的视线里只有烈焰与浓烟, 眼睛渐渐睁不开了。沈长卿猜到,经此一遭, 她即便能逃生, 双目也大概要失明了。
热浪翻涌,持续已久的痛感钝化了她的感知觉,沈长卿脱了力,整个人变得轻飘飘的。
门楼仍在坍塌,吱吱呀呀的声响与爆裂音交织着, 化作了催命符。
蓦的,被火烧去一角的阁楼护栏也断裂了,眨眼间,整个阁楼就要倾倒了。
执一心急如焚,正欲强行穿过火焰交叠起的屏障, 一道黑影便落了下来,一同坠落的还有断垣残壁。
她这半生从未有过这样绝望无助的时刻, 学过的大道, 习过的术法,练过千万次的功夫,在这要紧的时刻通通失效了,唯有躯体快过停摆的思绪不断运作, 带着她义无反顾地奔向沈长卿坠落的方向。
衣袂在灼烧,飘扬的发带在坠落时飞出。
火光化作鲜艳的羽翼, 成了沈长卿的展开的翅膀,在空中划出灼眼的弧光。
衣袖擦着火焰滑落, 执一发出近似哀鸣的呐喊,竭尽全力地收紧臂膀。
凉意锢住了热浪。
沈长卿落入了萦绕着凛冽气息的怀抱,带着湿意的前襟压灭了点点星火。
执一来不及检查她的身上是否还有火苗,便横亘着小臂托住她的脖颈和肩膀,另一侧手臂托起了她的腿弯,如同失控的车辙,朝院外奔去。
“我看不见了。”沈长卿哑哑道。
执一不忍垂眸,只道:“阖眼,睡一觉便好了。”
清泠喑哑的语调冲淡了灼烧带来的疼痛,知觉在一点点恢复,沈长卿枕在她的肩颈间,能觉察到她说话时喉间极轻的震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50-160(第6/16页)
这音调蛊惑十足,她明明不信,却还是忍不住顺从,缓缓阖上了眼睛,暂时忘记了方才经历的一切。
拢着她的清冽与她的体温交融,痛感重新袭来,沈长卿难捱地挣扎。
颈间忽有微弱的凉意,沈长卿凑近了些,这凉意却消逝了。
“你哭了么?”沈长卿问。
执一没有答话。
*
十六日,仪使赴奉天殿于御座前设置香案,请奉翰林院同内阁共拟的立储诏旨。
丹陛之上,奉着储君宝印与金册。
寂静的大殿中,宗亲与内侍垂首而立;大殿台基之上,金吾卫与大汉将军分列两侧,沿着丹陛执杖齐立;台基之下,文武百官依照品级队秩绵延数里,一直通向奉天门。
宫墙周遭是手执乐器的和声官与屏气凝神的鼓手和角手。
今日天未亮,宫人便以清水洒地,彻底铺出了通往东宫的石道。
旭日东升,日晷针影缓缓滑向册封吉时,宫道上的水泽早已消失。
彼时的东宫中庭秩序井然,僚属与护卫早已整装待发。
唐笙立于队首,身着赤色罗织衣裳,头戴正二品六梁冠,动作间佩玉叮当,异常威严。
她皇帝亲点的接引仪官,代表着秦玅观的意志,彰明秦玅观对于嗣君的重视。
静待了许久,印明窗上的身影由宫娥侍奉着,戴上了旒冕。
秦长华面色庄重,缓步出殿。
尚宫高声唱喝:“皇太女起驾——”
分列两侧仪仗随之而动,跟着步辇汇成同一队秩。
嗣君仪驾行进了许久,最终停在奉天门前。
秦长华下辇,由唐笙陪伴着穿过奉天门。
明亮的鞭声过后,角声四起,鼙鼓喧天,嗣君礼乐大作。
年幼的秦长华由引礼官接至丹陛拜位,乐声终止。
唐笙停于丹陛下,高于群臣,低于皇帝与嗣君。
赞礼高喝叩拜。
“拜——”
台基下,皇室宗亲与文武百官齐齐叩首。
“再拜——”
诸臣再次叩首。
“兴——”
诸臣抬身。
“平身——”
最后一声令下,众臣才得以起身。
乐声再起,秦长华拾级而上,进入大殿。
“跪——”
赞礼引她朝丹墀上的秦玅观行大礼,宣读立储诏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神器万钧,选贤与能,咨遍宗亲,翁主长华,质睿冲远,英姿特立,德孝俱全,可堪重任,济世安民。今册为皇太女,以承鼎业,百世永固,以贞万国。钦哉!”
诏旨宣毕,赞礼再唱俯伏,再行叩拜。
秦长华跪受金册与宝印。
“仁君当神器之重,守社稷,保万民,是为天子。恪守王道,善待子民,遵圣人之诫,万不可骄奢淫逸,远忠贤而近邪佞。”
秦玅观以为君之道训诫,秦长华一一应下。
她微颔首,秦长华对上她的视线,重重叩首。
皇太女依制起身,由百官奉迎,由东下阶,伴着音声出殿。
同一时刻,端午门前,宣政殿上,外禁宫处,礼部各官员分别宣诏,通晓百姓。
民间与宫中皆燃鞭奏乐庆贺。
礼毕仪成。
大殿内,丹墀上的秦玅观与殿门边的唐笙遥遥相望。
方汀小声提醒:“陛下,依制,您该在太女奉宝册入宫前先回宣室殿,不然就是礼制颠倒了。”
旒冕微动,碰撞出细碎的声响。秦玅观靠上御椅,紧绷的肩头终于放松。
“朕都未曾过继长华为子嗣,又何必在乎这点仪制呢。”秦玅观说。
方汀语塞。
罗衣太长,唐笙提摆,从侧翼上阶。
“陛下,回罢。”她说。
秦玅观将手臂交给她,借着唐笙的力起身。
“多气派,多威严呐。”秦玅观浅声道。
“您从前没有册封大典么?”唐笙问。
秦玅观敛眸:“时局动荡,先帝病笃,朕只得了一纸诏书。”
她的语调中藏着落寞,唐笙听得眼眸微动。
秦长华身边围着的女官是秦玅观亲手为她挑选的青年才俊,是她日后稳坐大位的政治班底。如今战事四起,秦玅观能拨出这样一笔银子,为她操办册封大典,为得就是天家威严,彰显秦长华即位的名正言顺。
她作为大齐开国来唯一位女帝,处处为嗣君考虑得当,替她阻隔了千难万险。这样顺利清明的局面,是从前的秦玅观想都不敢想的。
唐笙鼻尖发酸,很想抱一抱秦玅观,却碍于百十双眼,生生止住了念想。
秦玅观轻笑着探出指尖,歪首,点了点自己的十二旒冕:
“这冕太沉了,朕想叫她戴得轻些,叫日后的继任者,戴得更轻些。”
唐笙“嗯”了声,鼻音发沉。
大病初愈,秦玅观累得有些快。她在丹墀下立了会,才在唐笙得搀扶下上了御轿——天气凉了,方汀忧心她染上风寒,特地叫造办处给轿里多添了层保暖层。
秦玅观上轿后,轿帘都被掩得密不透风,传出来的声音都有些发闷。
“起驾——”方汀唱道。
仪仗前行,明黄色的华盖迎风飘扬。
宫墙之下,长长的队列占去了大片石板道,队列之后有一抹微小的人影飞奔靠近。
御林卫验明身份后容许她上前,传信宫娥步伐匆匆,终于遇上了方姑姑。
她凑在方汀耳畔轻声说完,方汀的面色当即就变了。
湛蓝色的女官裙摆掠过连片的皁靴追至御前。
秦玅观打起轿帘,听得她的陈奏,面色倏地冷了。
她的视线落在唐笙肩头,方汀领会到她的意思,简单向唐笙说明了情况。
视线交汇,秦玅观和唐笙的眼眸都染上了忧色。
她们都太了解彼此了,只一个眼神便明白了彼此心中所想。
秦玅观已经预料到,唐笙或许真的要担上蕃西谈判的主官之责了。唐笙也明白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她没有足够的经验周旋于外邦之间,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道上不宜议事,唐笙抿了抿唇,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此事,到了宣室殿内便阖上了门。
“沈太傅是真的眼盲了吗?”唐笙问。
“执一正医治,不知能否痊愈。”秦玅观答。
“陛下……”唐笙低低道,“此事并非巧合,定然是有人设局。”
沈长卿牵连了多方势力,从前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50-160(第7/16页)
为双面派,知晓了太多内情。这样的人在事情败露后就成了各方恨之入骨,期盼灰飞烟灭的人。
唐笙无需细思,便能明白其中内情。
“辽东是沈家兴起之地,势力盘根错节。”秦玅观揉着眉心答,“此地,她是待不下去了。”
“贸然将她带回也并非周全之道。”唐笙补充道,“道上可做手脚的地方更多,反倒不利于沈太傅保命。”
秦玅观解了旒冕,唐笙扬臂替她摘下,奉于身前。
“你说的有理。诏令得秘密发出,护卫兵丁得从禁军中挑选。”秦玅观的指尖抚过额角浅浅的压痕,“朕即可便拟诏旨,你亲手交给十一娘,此事叫御林卫去办。”
“是。”唐笙应下。
她忽然想起了什么,提醒她道:“若是沈太傅的眼睛能医好,路便能多一条……”
“你是说,授予她辽东实权。”秦玅观说出了她心中所想。
唐笙颔首,将旒冕搁于案上:“谁人轻易动在任的朝廷命官?”
秦玅观轻叹息:“阿笙,你错了。”
“他们并无人性,亦无畏惧之心。”
第155章
意识清醒时, 沈长卿的视线里只有微弱且模糊的光亮,像是蒙在薄幕之中,再努力也只能瞧见朦胧的轮廓。
劫后余生的喜悦消散了, 发自内心的寒意蔓向四肢。绝望之余,沈长卿结痂的指节覆上面颊, 摸到了覆在眼睛上的白纱。
“沈大人。”立于榻侧的执一轻唤她。
沈长卿循声偏首, 下意识眨动眼睛,视线依旧模糊。
覆面的白纱为眼睫掠动,有微弱的起伏,执一注视着她的动作,指节微蜷, 喉头滑动。
“我看不见了么。”沈长卿说。
“火太大了,烟浓,双眼需得用些药方能复明。”执一答。
沈长卿沿着白纱边缘,摸到了结扣处,轻巧一勾。
干涩泛红的眼眶露了出来, 镶嵌其中的双眼毫无神韵,分明是眼盲之人才有的状貌。
执一移开了视线。
沈长卿视线里, 只有光亮变得浓烈了, 人影却依旧朦胧。
她呢喃:“看不见了。”
白纱沿着指尖滑落,飘向灰暗的脚踏。
执一上前一步,挡住笼罩沈长卿的光亮。
“双目未愈,勿要摘了这白纱。”她从佩挂身侧的布袋中取出干净的白纱, 冰凉的指尖触碰沈长卿的耳廓,缓慢抚过, 再一次为她包扎好,“再等些时日, 便能视物了。”
“再等多少日?”沈长卿微仰首,依着记忆里的情形同她说话,眼眸停在了她的肩头。
执一顿声,未再有言语——她智周万物,又有一颗玲珑心,执一说得愈多,露出的破绽便愈多,如此,反倒不好。
沈长卿的泪早就流干了,走水那天她便料到了结局,如今就是化作了魂魄也不意外了。
她再悲痛也无济于事,反倒会成他人的笑柄。
所以沈长卿不哭也不怨,只是寻觅光亮,睁着灰蒙蒙的眼睛定定地眺望远方,仿佛一尊石像。
“沈大人……”
“不必称我为沈大人。”沈长卿低哑道,“我是待罪之身,原不配活着。如今又成了废人,不值得道长用敬称。”
执一手腕垂落,缠绕着白纱的掌心掩于宽袖之下。
今日是冬日里难得的艳阳天,浓烈明媚的光线洒进屋内,执一背脊发烫,身影遮掩下的人却无法与她同享这片温暖。
只差一点,事情的进展便和今下截然不同。
“长卿。”执一头一回这样称呼她,“沁香阁走水那夜,陛下的诏旨已到辽东。方大人代宣,陛下将你划出了彻查名册——”
沈长卿抬首。
执一喉头发涩:“欲点你赴蕃西办差。”
沈长卿彻底僵住。
*
嗣君册封大典过后,离别便成了唐笙和秦玅观相处的主调。
秦玅观总是在无意间同她讲起许多道理,有些唐笙已经知晓,有些唐笙仍觉耳生。
譬如人性,唐笙坚信人生来便是一张白纸,这世上绝无没有缘由的恶。
秦玅观问她:“倘若生在淤泥呢?”
唐笙哑然。
“人本质洁,可生来便由成人养育,早早染上色调了。”秦玅观浅浅地笑,她坐着动作间牵起繁复的冕服,一枚一枚扣下她的指节,“我最忧心地便是你的善——”
“这世上最难过的人,便是善与恶都不够纯粹的。一心向善者,善是毕生所求,因善遭罪也不觉痛楚;恶者不会起善念,一心为己,反倒难为旁人所伤。”
秦玅观摩挲着她的手背:“可你不同。为善居多,那点恶念也仅是出于反击,捧着这样一颗心,反倒易为旁人利用。”
“我这般说,你明白么?”
唐笙似懂非懂,秦玅观也不强求她领会,只告诫她,在沙场和军营,切勿起善心,一切都需多思一层,探寻隐匿的恶念。
“我明白了。”唐笙反握住她,弯下腰来瞧着五屏椅上的秦玅观,梁冠险些顶到秦玅观的额头。
“摘了。”秦玅观的当阳穴欢快地跳了两下。
唐笙麻溜摘冠,同秦玅观的旒冕摆于同侧。
“不歇一歇么,今日还未疲累?”她问。
秦玅观抬手,两指推远她的额头:“政务还未处置。”
唐笙瘪瘪嘴,既心疼又难过。
秦玅观活动了下肩头,正欲传唤方汀来更衣,便见唐笙缩到博古架边,一身威武的罗裳都挡不住这委屈相。
她梗了梗,叫她上前:“替朕更衣。”
“唤鹤氅吗?”唐笙问。
秦玅观颔首,唐笙快步绕过屏风,直奔内间。
她抱着氅衣出来时,秦玅观正书写着什么。唐笙凑上前去,瞧见了一连串的名字。
“这是?”
“随你去蕃西的名录。”
纸笺上有方十八全名,还有几个唐笙有所耳闻的名字,新起的一列是博学鸿儒科新录的仕人。
“给我点兵?”
沈太傅在养病,若是此刻派人前往蕃西,唐笙必然是主心骨,秦玅观不放心,总想为她准备周全。
唐笙说得虽是问句,心中却已经有了答案。
秦玅观抬眸,递给她一个“知道就好”的眼神。
“后边这一串呢?”
“入仕一年了,带一带新官不是应该的?”
她以玩笑的口吻说出这句话,但唐笙明白,秦玅观这是想让她聚集门徒,不至成为真正的孤臣。
于君主而言,孤臣最好操控,换做旁的皇帝,恨不得手下人个个都是孤臣,秦玅观却主动为她点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50-160(第8/16页)
,这是何等的信任?
方才这人还批她多有心善,会为纯粹的恶意所伤,一转头自个便不设防备地捧出了一颗真心。
一天天的说着自己是薄情寡义之君,将柔情都掩在了冰冷的旒冕与庄严的朝袍下,自己才是因为善恶都无法做到纯粹,满身覆着伤痕的那个。
唐笙扑向她,惹得秦玅观移远握笔的那只手,扬了扬臂膀,好让广袖滑落些不至于触碰到笔墨。
“陛下……”唐笙抱着她轻晃,一边轻蹭,一边用红罗衫将她裹了个结结实实。
“属狗的?”秦玅观呼出一阵热气,没憋出好话,“这么黏人?”
“汪!”
唐笙呜呜了两声,真学起了狗叫。
秦玅观被她气笑了:
“王八变百福了,唐总督还是真是多变——怎么还咬人?”
“就咬!”唐笙扬着脑袋,又啃了口,“您都将我当百福了,我顺水推舟磨两下牙又怎样?”
语调这样蛮横,神情这般欠扁,举止这样放肆。
秦玅观没见过这情形,心怦怦直跳。
“撒手,别耽搁朕批折子……”她嘴上是这样说的,空着的那只手却拥住了唐笙的肩膀。
“你骗人。”唐笙抵在她的颈间,“明明是在为我计事。”
“是这般又如何呢?”
唐笙哽咽了下:“我走了你又得不分昼夜地理政了,根本顾不上自己是大病初愈,我猜都不用猜,你这几日都趁我睡着了批折子,我忍好几回了!”
因为勤政被近臣贴着面颊数落,这样的情形,古往今来恐怕只有秦玅观遇上了。
“我就是忧心……”秦玅观也有些心虚了,语调不由得轻缓了几分。
唐笙抱着人,以一个十分费腰的姿势同她僵持,鼻尖已泛起了红。
秦玅观知道这是她要掉眼泪的前奏了,到时候真哭起来她又得心痛了。到时候保不齐冲动之下就强行将唐笙圈在身边,不允她随着志向翱翔,同她一道困在这宫墙之内。
她硬是迫使自己硬气了几分:“说好的替朕更衣呢,你要违逆圣命?”
唐笙深吸气,从她身上爬起来,解起了她的束带。
她指尖发麻,结扣解了几回都没开,还是秦玅观覆着她的手背,带着她的指节解开了自己的下裳。
“还有三日。”秦玅观说。
唐笙怔了怔。
“你还有三日便要去蕃西了。”秦玅观添全了句子。
这句话触了雷池,唐笙开始啪嗒啪嗒掉眼泪了。
秦玅观一见她包泪,便知道收不住了,十分后悔说了方才那句话。
“若非要紧事,朕不会再通宵达旦。”她竖起三指,朝天发誓,“君无戏言。”
这哄孩子的语句骗不过唐笙。
“何为要紧事,在你眼中就没有一件不要紧的事。”唐笙“恃泪而骄”,“说出来不过是哄我罢了。”
秦玅观微屈眼,从她的话音中觉察出了什么,但还是顺着她的话往下答:“朕给你立个字据?”
“字据也不行,谁知道日后会不会遵守。”唐笙乘胜追击。
秦玅观不说话了,唐笙心下一紧了,忽觉不好。
她正想着如何扳回话题,面颊便挨了捏。
皇帝姥儿显然猜出了她心中所想,眼中多了几分玩味。
“唐笙。”
秦玅观已经许久没叫过她的全名了,唐笙的心颤了颤。
指腹从面颊滑到喉头,摩挲了几回,隐入交领之下。
秦玅观画着圈,轻笑了声,蛊得唐笙瑟缩起脖颈来。
“身段不错,嗓音也好。说吧,京戏、越戏、豫戏、黄梅戏,你要学哪个?”
“啊?”唐笙装傻充愣,继续学着百福蹭她,“您说什么?”
“什么时候学了戏,如今也会唱念做打了,演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的。”秦玅观拇指上拂,拭去她眼角的泪痕,“演得这样好,不上乐音台去真是可惜了,朕给你叫两个戏班来,继续。”
唐笙眨巴眼睛,真的呆了。
秦玅观恨得牙痒痒,顺手勾散了她的衣袍,继续捏她的面颊。
“还在演——”
既被识破,唐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贴了回去。
“陛下……”她软下嗓子,学着秦玅观将自己勾得颤身得音调轻唤。
秦玅观心酥了半边,一下说不出话了。
良久,她涩着腔调道:“好好回话。”
“好好回着呢。”唐笙忍笑。
第156章
用哭来进行利益交换, 唐笙已经轻车熟路了。
小到一颗糖,大到昂贵的物件,带着风险的决定, 她都曾用哭换来过。
小时候她想尝试于孩童来说颇为危险的事物,譬如走到阳台边缘向下眺望。她扯着嗓子痛哭一场, 就会换来家人保护下, 小心翼翼的尝试。
譬如青春期,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想要得到什么,她便默默垂泪,隔日起床就能在房门前见到姥姥姥爷为她准备好的东西。
……
过去她用哭号来换取家人的关注,得到想要的东西, 如今她用啜泣换取秦玅观的退步和纵容……
哭这个武器,只对真正爱护自己的人有用。
唐笙一边利用她,一边心怀愧疚,一边升腾起隐秘的快意。
这世上除了秦玅观已无旁人会对她的眼泪动容了,这份歉疚愈发浓重了。
可她享受秦玅观的重视与怜爱, 享受这种能够左右她的情绪,影响她的明睿决断的感觉。
“好好回话。”秦玅观涩声道。
“好好回着呢。”唐笙忍笑。
秦玅观忍了又忍, 终于将她拉了下来, 迫使她双手撑在五屏椅上。
“你这般不敬尊上,真是放肆。”
词句从秦玅观唇齿间一个一个地蹦出,唐笙猜出她大概真是恨得“咬牙切齿”了。忙低伏脑袋认错。
“微臣不敢。”唐笙说,“陛下乃是——”
带着侵占和告诫意味的吻迎了上来, 秦玅观覆着她的脖颈,咬着她的下唇瓣, 齿尖厮磨。
这王八小狗明知她生气,还是顺着她的恼火, 说些带着身份之别的话来她气她。
秦玅观铁了心要拿出君王的威严罚她了。
罗裳宽大,唐笙闷哼,感受到覆在后颈的指尖沿着脊骨线条下滑。
革带在下坠,蔽膝和赤罗下裳一同滑落。说来也奇妙,素白中单和赤罗衣除了交领散下了,其余反倒整整齐齐。
覆在大带上的玉佩是最后落下的,压着堆积的朝服,没发出什么震天动地的声响。
“跪好了。”秦玅观沉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50-160(第9/16页)
朝臣忌讳的便是衣冠不整,仪态失尽,穿着最为隆重的朝服时更是这样。
秦玅观没给唐笙留脸面,不容许她维持最初的仪态,使得唐笙交领散乱,再无维护礼制与仪态的作用。
唐笙不敢忤逆她,分跪在她身侧,因为身后没有格挡,费了极大的腰力方才勉强立稳。
秦玅观故意没托她,算是惩戒的一部分。
“唐笙。”她冷声唤道,眼中却潋滟着波光。
“微臣在……”唐笙颤声答。
“从前说不敢擅自揣测君王之心,如今怎么变了。”秦玅观像拨动念珠那般点拨着她,拨得唐笙喉头发出轻浅的呜咽,“利用起君心来,真是得心应手。”
唐笙呜咽了声,真和被呵斥时的百福有些像了。
她下意识去抓五屏椅,光洁手腕露了出来,拇指与食指间的手窝因为使劲显得更深了。
悬空的腰身被迫挺直,酸痛和慌乱一齐涌来。
唐笙快要跪不住了。
“今日未佩念珠。”秦玅观眉眼淡漠,漫不经心道,“是怕朝臣觉察么。”
“依制,不该佩……”唐笙语调破碎。
见她还能顶嘴,秦玅观抬高腕子,没得彻底。
“是么。”她明知故问。
唐笙咬紧了唇瓣,不说话了。
秦玅观的惩戒不是说着玩的,她明白了。
*
“依制,今日该去给陛下问安。”秦长华托着下巴,眼睛盯着门扉,等待新夫子的到来。
“安心等着吧。”秦妙姝翻着书页说,“陛下鲜少变动礼制的,可能稍晚些就召见您了。”
陛下将她放了出来劝勉她好好读书,秦妙姝是真准备改过自新了,这几日读书甚至比小长华还要用功,说话时眼睛也一直瞧着书页。
小长华的视线移到了她身上,歪着脑袋说:“陛下变的制可多了,还差这一回吗。”
“殿下,那也等着,辽东和蕃西正吃紧。”秦妙姝终于望向她,“陛下许是正处置要紧事呢,安心等着便可了。”
“再说了——”秦妙姝迟疑再三才道,“唐大人要去蕃西了,陛下她……”
隔了五六岁,虽都还未长为成人,但她们的心智还是部分区别的。秦妙姝不知这个妹妹会如何领悟她的意思,所以说的很隐晦。
“噢~~”小长华拉长了语音,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山长水阔,相思重重~~”
秦妙姝撇嘴,有点点她人小鬼大的意思。
“我是怕陛下又病了,大典要端坐那样久,门窗都敞着,染了风寒可怎么好。”秦长华说。
“你……您莫要忧心那些了,好好读书才是真,学成了为陛下分忧,好让陛下安心养病。”小长华在她面前不爱自称“本宫”或“孤”,秦妙姝总是忘了转变称呼。
正说着话,门外的尚宫轻咳了声。里边的两人立即收声,端坐好了,等待新夫子入内。
门帘微动,一抹靛蓝色倾身入内。
秦长华和秦妙姝定睛,瞧见了一张端庄的脸。
这张脸的主人抬眸,眼神里流露着古板和严厉,两小只又齐齐垂眸。
女傅向她们施以敬礼,身为嗣君的秦长华领着秦妙姝起身,向师者还礼。
“博学鸿儒科一甲进士陈栖白,拜见太女殿下,弘安殿下。”
“师傅免礼!”
秦长华亲自扶她起身,陈栖白却仍是那副不苟言笑的面容,好似能不顾及她们的身份,敢拿着戒尺打她们手心。
“今日便从《帝范》讲起——”
陈栖白开口,秦长华同秦妙姝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这就开始了么,她们念了这么久书,这还是头一回。
“君体第一——”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
女傅念起文本,微仰首,回眸时却见两人神色发怔。
“二位殿下可是有困惑?”卷握着书册的陈栖白问。
小两只忙摇头。
“那便开始罢。”陈栖白收袖,动作儒雅。
秦妙姝忽觉眼熟,静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下意识回望小长华。
小长华用眼神回答了她的困惑——她们都从陈栖白的动作里,瞧出了沈长卿的影子。
她们不敢详聊,只能焦急地等待中间小半个时辰的茶歇。
陈栖白出殿之际,一长一圆两个脑袋凑到了一块。
“你说她棋术也了得吗?”
“棋术了得,你怎么瞧出来的?”
“我觉得模样仪态和沈大人近似的棋术都了得。”
“歪理邪说,照你这么说,从古到今,明君都该长一个模样了。”
“画像上确实像呀!”
“都是后人画的,当然像了。”
说着说着,小萝卜头托腮:“说起来,我倒真想和沈大人对弈一局,这帮学士都下不过我欸!”
秦妙姝道:“因为您是太女殿下呀。”
“也是哦,她们都让着我,说不定我其实是个臭棋篓子呢……”
帘外又响起几声轻咳,两小只慌忙分开。
秦妙姝压低了声音提醒她“去求见陛下,陛下不会让棋。”
小长华郑重颔首。
“说完了?”门扉边的陈栖白视线掠过她们,“温书还是谈天?”
两小只一齐打了个寒噤。
秦长华递了个眼神给秦妙姝——她们两个今日大概得被报到陛下跟前,垂着脑袋挨训了。
*
秦长华和秦妙姝忧心的事并没有发生,陛下今日忙着惩戒唐大人,紧闭宫门。
唐笙双膝都跪软了,实在支撑不住,秦玅观才容许她坐下。
可坐下也没得安宁,唐笙反倒更难受了——这样的姿态方便秦玅观轻拢慢捻,慢慢惩戒她。
“陛下……”唐笙讨饶,“跪不住了……”
她又要使劲又要支身,习武的底子再好,练武练得再厉害也架不住这般折腾。
“圈上来。”秦玅观语调不染波澜,耳尖却泛着红,“以朕为支点,勿要苦苦撑着了。”
唐笙照做,秦玅观却故意使坏,用足了巧劲和力气,指间的动作更密切更温柔了。她忍不住颤抖起来,很快便瘫坐在秦玅观膝上。
“好累。”唐笙趴在她肩头抽抽搭搭,明明声调带着抱怨,心中却还惦念着她有没有累到,有没有不适,“我就是哭了哭嘛……”
“我也累。”秦玅观长舒一口气,“可你实在是欠收拾。”
她们都没再说话,秦玅观拥紧了她,冕服宽长的袖摆上扬,刚好裹住她。
唐笙不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