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山赴雪》 110-120(第1/21页)
第111章 第 111 章 “他与我的相似,……
“他与我的相似, 是我身上常年服用的药物带来的相似感。我是实验品,他也是。我是成功的那个实验品,而他, 是失败了的、被丢在凤翔不要了的实验品。”
林夜握住她手指。
青天之下,红日破云。第一缕日光落到二人眼皮上时,两个少年眼睛都轻轻一瞠。对视间, 他们明白了彼此的思量;杜春娘房中那些书籍。
那些医书,以及那些看上去不正经的绘有图像的话本书籍。
医书中重要的是各类病症,而话本中重要的,是那些先前已引起雪荔怀疑、让雪荔觉得图中男子的身体与林夜略有不同的图纸。
失败了的兵人, 一定会出现种种症状。
杜春娘似乎知道“兵人”, 而隐瞒了他们。
那么, 杜春娘所谓的, “乞儿是我儿子”的这种说法, 真实性有几分,便值得商榷的。
雪荔:“我要回‘风月阁’一趟,我要重新检查一下那个屋子的线索。”
林夜长长地“嗯”一声,道:“那我就先跟着这个乞儿……咦,乞儿呢?”
林夜睁大眼睛,雪荔随他一道望去。
眼见山坡草木枯黄, 清晨的羊群聚拢在一起,被牧羊人挥着树枝驱赶。一片洁白黄白间,它们像柔软飘逸的云朵。可原先在云朵间穿梭的乞儿少年, 已经不见了踪迹。
这便是失败的兵人吧。
即使失败,他们身上那些迟钝与敏锐共存的感知,已经刻入了骨血。
日头下,草木微斜, 风吹麦浪。林夜有点尴尬,左顾右盼:“这孩子倒很机灵,我都没听到他逃跑的动静,他人就没了……”
雪荔轻轻地望林夜一眼。
每一次,他的心头血用掉后,他的身体状况会极致糟糕一段时间。而这一次,他看上去与平常无异,然而越是这种无异,越给人一种“回光返照”之感。
连雪荔这样迟缓的人都能看出来,林夜自己,怎会不知呢?
但他不肯休养,不能停步,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不肯懈怠……雪荔心中生起一些燥意,如同尖锐的指甲挠着她心脏,窸窸窣窣,无论如何也不能彻底宁静。
这便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吗?
她是否……再得不到以前的安静了?
雪荔微出神间,林夜误以为她不快。他拽着她衣袖轻轻晃了两晃,在雪荔望来时,少年眼中跳跃着清晨薄光,他如往日一般笑吟吟:“哎呀,不要发愁,这么点儿小事,交给我吧。你回去再查一下‘风月阁’,我重新拿‘金蝶粉’追一下这个乞儿……咱们晚点时间汇合。”
雪荔点头。
她再接近正常人,也要与正常人不同一些。商议之后她转身便要毫不犹豫地离开,袖子却再次被人不轻不重地拽了拽。
雪荔回头。
林夜手指绕着她袖口衣带,朝她弯眸:“阿雪,小心行事,自保为上。”
雪荔停顿一下。
她忽而倾身,在他诧异之下凑过来,也学着他的样子,拽了拽他衣袖,鹦鹉学舌:“阿夜,小心行事,自保为上。”
少年后颈瞬间窜上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一样的细密酥麻的触感,绯红涨痛意从心脏处攀爬向四肢骨血。而不等他稍加品呷,少女已经抽身而走,如白鹄一般翻身上树,很快在枝叶摇动间,失去了踪迹。
林夜摸着自己后颈上出了的一层薄汗,禁不住笑了,喃喃自语:“吓死人了。老子的温柔体贴,差点要被人比下去了……那怎么行?老子‘川蜀一枝花’,还能输啊?”
他静黑的眸子,落在了漫山羊群上。
他轻轻合上眼,轻快顽劣的神色消失,属于“照夜将军”的沉着稳重回归。他开始寻思,如何重新找到那个乞儿——
又到了夜间,“风月阁”灯火通明,通宵达旦。
凤翔不算繁华,到处弥漫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息。在这种死气沉沉中,青楼的营生也不如意。雪荔蹲守半夜,发现光顾“风月阁”的人不算多,这让老鸨杜春娘十分清闲。
杜春娘若是清闲了,雪荔如何再次遛进她的房间?雪荔暂时还不想敲晕她——她身上的真相,分明没有说清楚。早早结仇,绝非稳妥。
于是,雪荔又借了林夜一笔钱——她将林夜送自己的几枚珍珠,去当铺当了些财物。她拿财物去集市上临时抓了一些男子,逼人去青楼。
男人们又惊又喜。
忙活到后半夜,杜春娘终于忙碌起来。整座青楼生意好得不像它平日的样子,一众人困惑间,雪荔翻窗,重新踏入了杜春娘的闺房中。
这一次,她有了目标,寻找得便更为仔细。
她就着灯烛光,翻找那些医书,捕捉医书中的重要字眼:各类病症,从头痛脑热到心脏抽搐半身麻痹,病症大都集中于“心脏”。
雪荔眼皮微微跳了一下。
她想到白离给自己体内种下的最后一味毒,她想到她曾经与林夜一道舞剑,就为了拿到光义帝的血,让神医去查雪荔的血,与光义帝的血,是否有相似处。
不然,为何他们都会受到魔笛的影响?
心脏、心脏……雪荔想到了林夜告诉自己的,大周南北皇帝嫡系体内所种之毒“噬心”。至今,“噬心”都折磨着宣明帝,让宣明帝不得不求医南周,让林夜有了和亲的机会。
雪荔心脏不受控地抽搐一下。
她心中喃喃:莫非自己体内常年所种的药,和“噬心”当真同出一脉?
如果这乞儿有和她相似的问题,如果这乞儿是失败了的兵人……那她便是成功的那个吧?
这些年、这些年……师父与宋挽风,到底将她看做什么呢?
心脏抽搐让少女面无血色,但这症状在这些日子里,不算稀少。雪荔竟已习惯这番痛意,她将几本记录详实的医书埋入怀中,打算带上书,回去与林夜一同琢磨。
她也将那有图纸的话本带了几本。
图纸上的男子,不是林夜那类已经成年的男子的骨骼,而是还未成年的少年人的骨骼。图纸借成年男子的身体,绘制少年男子的筋脉图……
这并不是“男女交合”,而是在“治病”。
如果这么多图纸、书籍,都在研讨这些病情,那便说明,这世上,如乞儿那类失败的兵人,并不少。杜春娘这样的人,也许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问题,才会将书放在自己的房间中,常年钻研……
这些失败了的兵人,是否都藏在凤翔呢?
“官爷,这边请。”门外女子娇糯妩媚的话语,擦过门窗。
门窗内的烛火一闪,门外人觉得不对劲,狐疑朝老鸨房舍望来一眼时,门内的雪荔已经扑身而上,熄了那火。她的影子如竹条般在门上一掠,瑟瑟然,萧萧间,雪荔靠在了门口,躲过了外面的窥探。
雪荔屏着呼吸。
她又忽而一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山赴雪》 110-120(第2/21页)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摸到墙壁,墙壁有凌乱划痕,写在了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若非她就这般贴着门窗,她也发现不了。
雪荔冷静非常,待门外流连的男客与妓子相携离去,她才蹲下身,闭上眼。再次点烛必然引人注意,雪荔便只在黑暗中,细细摩挲。
凌乱的划痕,横竖撇捺皆不规整,笔迹力道却很重,像是写字人充满了恨意。
杜春娘对谁充满这么深的恨意呢?
而这痕迹……
雪荔想到了南宫山上的师父棺椁中,无名女尸发间藏着的划痕。她也想到了金州乱葬岗旁,钱翁与霍丘国探子联络时,在树身上刻下的记号;她最后想到明景的话,明景说,那不是西域文字,西域没有文字。
如果西域没有文字,霍丘国没有文字,那么这些相似的记号,都是谁发明的?
这些相似的记号,代表着什么意思?
它们一定有规律,一定诉说着她暂时还没明白的涵义。
记下它们,待回去找林夜,她与林夜一同琢磨,一定可以找出这些记号的规律,弄明白记号的涵义。
有了这重想法,雪荔贴着墙,将杜春娘屋子再游走一遍。她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而夜色深重后,天色又转明。天明之前,在杜春娘打着哈欠踏入自己房间的那一刻,雪荔从窗口跳了出去,轻轻翻身,踩着屋檐瓦砾行走。
清晨凉风,吹拂着少女面颊。
雪荔捧着满怀书籍,装着脑海里的记号,在凤翔的清晨冽风间疾行。有鸽子拍翅盘旋,在天穹间穿越云海,朝雪荔飞去——那是林夜的消息。
雪荔仰头,望着空中零落的几只瘦小的鸽子,追上它们的飞行方向。
雪荔被鸽子引着路,在凤翔的大街小巷间穿梭。她前方路径渐渐出城,渐渐行向荒僻方向。在城门打开的一刹,雪荔蹑足爬上谯楼,她从楼上朝半昏半明的晨光中跳跃间,忽然回了一下头。
身前是半明半暗的晨光,身后是吞噬浑浊的黑夜。
而在这一瞬间,雪荔灵敏至极的五感,感觉到逆着清晨的风,有什么熟悉的东西,朝那黑夜中飘了过去。
片刻的熟悉与凝滞,让雪荔微微失神。
那像一缕风……她尚未感知清楚,已然消失。
鸽子在头顶鸣叫,雪荔抿抿唇,祛除自己心中的一抹异常,追着鸽子出城去寻林夜——
“那是雪女。”
春君的声音,如晨风,擦过玉龙的耳畔。
玉龙闻若未闻。
她和春君穿着黑色斗篷,日夜赶路,风尘仆仆。清晨的辰光落在凤翔这座古城上,也落在玉龙身上。春君跟随在后,凝望着自己身前的楼主:斗篷乌黑,长裙净白。
玉龙楼主像一缕不属于尘世的烟尘。
她和春君在城门开的时候赶到凤翔,而隔着很远距离,春君还没有感知到雪荔,玉龙已经发现了那个向城门方向行来的白衣少女。
玉龙专注地凝望着那个少女。
她看乱发拂过少女面颊,看少女眼睛如雾生烟,遍是空茫。她凝望着少女的身形,窥探着少女的神色……而在雪荔从黑夜中彻底暴露踪迹的时候,玉龙抓过春君,带着春君,踏入城门口极偏的小道,与雪荔正好擦肩而过。
春君:“不与雪女相见吗?”
玉龙:“她已不是我的徒儿。他乡陌客,缘何相见?”
春君又道:“楼主很熟悉这里的路径。”
玉龙:“自然。很久以前,我常常在这里行走。凤翔的每一条街,每一道巷,都刻在我的记忆中。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这座地舆图,想着这里的每一处楼宇。”
春君:“十九年前?”
玉龙回过头。
她看到青苔攀爬的街墙,脑海中是这里曾经溅上的血液;她看到一座新盖商楼拔地而起,脑海中浮现的是这里曾有位老年妇人,每日她经过时,都笑眯眯和她打招呼;她看到晨市摊贩充满生机的吆喝声,脑海中却是无数人杂乱的奔跑声、呼救声,再是倒在血泊中、无力抬起的手腕。
玉龙神色恍惚。
玉龙喃声:“不只是十九年前……不只。”
在春君朝她望来时,玉龙已经重新转了头。春君追随着玉龙,听到玉龙无悲无喜的声音:“从去年到现在,你足迹踏上南周,又跟随我来到凤翔。一路走来,你看到的已足够多,你觉得,如今天下,南北两周,是如何的天下呢?”
春君:“皇帝昏聩自私,朝臣争权夺利。兴亡皆在君臣一念之间,都和天下百姓没什么关系。”
襄州的百姓,金州的百姓,凤翔的百姓……从南到北,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
但是……春君又道:“襄州的高太守,金州的宋太守,以及蜀地林家的照夜小将军,都尽力保全了自己麾下的军民。高太守和宋太守德行有亏,但对治下百姓,却是无话可贬的。”
玉龙:“那林夜呢?”
春君平铺直叙:“若非北周人士,属下也十分敬佩照夜将军。若非他百般周旋,金州和川蜀,没有今日的太平。若昔日杨增将军实力再弱一些,让照夜将军打穿了凤翔,今日的凤翔,也许会好很多。”
春君顿一顿:“南周的光义帝不思北伐,偏居一隅,不理会除了建业以外的天下州郡。而这正给了各地官吏大展身手的机会。”
玉龙:“说来说去,你觉得如今的金州,比如今的凤翔强。”
春君沉默。
玉龙了解他。
春君虽不是她的徒儿,却也是从小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孩子。比起雪荔的常日孤寂,宋挽风的心机深重,春君的沉默寡言,多么的正常。
玉龙道:“你觉得我错了吗?”
春君:“属下无权审判楼主。‘秦月夜’是楼主所建,一生一死,皆凭楼主,属下绝无异议。”
玉龙眼皮垂落,阴翳覆于眼下。她的眼睛像雾,渺渺茫茫,即使站在她面前,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玉龙缓缓说:“和亲团已经到凤翔,凤翔消息却断了许久,在你我离开前,洛阳那方,并不知道林夜和雪荔已单独行动。消息传递不及时,说明凤翔有人已经背叛我们……你去杀掉那背叛者吧。”
春君应是。
春君又问:“那楼主去哪里?”
玉龙抬眸。
日光落在她眼中,她不适地眯了眯眼,躲开那一重日光。她在黑暗中已经呆了太久,她已经不习惯光明,也早已不想要什么光明。
如今她想的——
玉龙轻声:“我去见一见,当年事后的幸存者。”——
背叛者,是刘明回。
幸存者,是杜春娘。
玉龙此次来凤翔,既为雪荔而来,也为当年的幸存与背叛而来。
她要了结一切因果。
第112章 第 112 章 龙姑娘,你回来了……
夜深人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山赴雪》 110-120(第3/21页)
和亲团的府邸中一派寂静。
阿曾关在自己的房舍中,彻夜未眠;被审讯的刘明回奄奄一息地倒在地牢稻草上,昏昏沉沉地说些胡话, 时而痛骂,时而求饶,时而嘿嘿笑着“这都是报应”。
李微言和窦燕在书房中点着灯烛, 同样彻夜未眠,翻看着一部部卷宗。
这些卷宗,是窦燕从凤翔官署那里,根据刘明回的话, 偷出来的。
窦燕在这些卷宗中寻找十九年那件惨案发生前, 凤翔城中百姓的名单、过往户籍信息。李微言从这些卷宗中, 试图找到玉龙楼主留存过的痕迹。
这些卷宗在当年的屠城事件中流失大半, 剩下的痕迹语不成调。若非刘明回的投诚, 他们很难从这些卷宗中找出痕迹——
“铮——”
二人埋在卷宗中头晕眼花间,听到外面箭簇的铮鸣声。
李微言茫茫然抬头,眼底一片五黑。窦燕一下子从瞌睡中惊醒,跳了起来:“是我在地牢外留的机关。有人触动了机关,有人来救刘明回——”
窦燕说话间便向外疾奔,李微言愣一下才追上。
待二人追出屋子, 院落上空明月高悬,月光照在地上,惨白一片。在和亲团的侍卫们赶来之前, 院中已有二人缠斗在一处,身如魅影。
李微言眼尖,看到刘明回瑟瑟地躲在院中一水缸后,抱着头崩溃大叫:“别杀我, 别杀我!”
“砰——”一道长鞭凌空甩来,水缸崩裂,水流如洪般飞泻溅开,那长鞭上的尖刺,眼见就要刺破刘明回的喉咙。
一道长丝一样的机关线从树上倏地滑落,长丝与长鞭碰撞间,尖刺划破丝线之时,刘明回趔趄着在地上滚爬,躲过了一重杀招。
男子清淡:“冬君。”
窦燕遍地生寒,控着机关的手微微发抖。
李微言很少看到高手过招,他有点迷茫后,迟钝地挪到窦燕的身后。他抬头,看到院中交战的双方已经停了下来:
一方是自己人,阿曾眼眸赤红,长身而立。虽然受了重伤,虽然恨不得立刻杀了刘明回,但刘明回是线索,阿曾仍在危机关头,出手来保刘明回。
另一方,则是李微言从没见过的人。那人斗篷掠地,乌袍猎猎,立在檐角,身后是月明,手中持长鞭。
青年男子漫然,朝下睥睨一眼。
窦燕在那重内力挤压下,差点要跪下。可她好歹是冬君,她也不至于这样撑不住事。
窦燕咬破牙关,顶着内力压制,抬起沉重的手臂:“春君大人。”
阿曾看着春君。
阿曾冷声:“怎么,宋挽风为了保证宣明帝的体面,派你来杀十九年前杨氏惨案的幸存者?”
“幸存者?”春君淡然,俯眼看那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瑟瑟发抖的中年副官,春君漫不经心,“不,他是背叛者。”
在场所有人,眸子骤缩。
和亲团的侍卫们在此时姗姗来迟,援助己方人马。而和亲团中的侍卫们有人认出了春君,这些曾经出自“秦月夜”的杀手们呼吸凝滞,一时间不知所措,不敢对昔日长官挥动武器。
而春君立在屋檐上,睥睨他们,目光又慢慢掠过。他似不在意昔日下属的背离,他只看着那个刘明回。
坦诚说,今日之前,春君从没见过这个军官,也不知道此人的存在。
玉龙一手建立了“秦月夜”,玉龙隐瞒了楼中人太多故事。
春君凝望着刘明回,缓缓说:“十九年前杨家灭门,宣明帝为了隐藏真相,将刘明回安排到军中,处理知道内情的人。之后,宣明帝和‘秦月夜’开始合作,刘明回在宣明帝的指示下,换种方式,继续做他一直在做的事……
“比如,以民充兵,带着满城百姓去送死,和南周开战不断。南周林家世代为将,凤翔却是用普通的、未经过训练的百姓当兵马用。这些年,凤翔死了太多人,终于把知情者全部耗死了。如今凤翔,还记得十九年前惨案的人,恐怕只剩下刘明回这少数帮皇帝做事的人了。
“再比如,宣明帝的野心扩大,不满足于那些人的死亡。宣明帝想要更多的实验对象,想要更多的死亡……北周赫赫有名的倒霉将军,寒光将军杨增,被调往凤翔为战,不就是趁着他不知情的时候,好用战争,再死一大批人,埋掉一大批人的踪迹吗?”
春君淡然:“事到如今,‘兵人计划’,难道你们还一无所知?”
在场所有人,气息变重。
尤其是阿曾,他僵硬身体,呼吸沉重,盯着春君。
阿曾眼中血丝流动,整个人骨肉似被打散,再重新拼凑起来。他想着自己经历的战争,想着自己在大散关见到的兵人中似曾相识的面孔——
他呼吸变得艰难,咬着牙关,一字一句:“你们杀手楼,和宣明帝合作,和霍丘国合作,一起制定了‘兵人计划’。你们制造了大批大批的死亡……而你为什么要告知我这一切,你有何目的?”
春君:“我不是说了么,刘明回是叛徒。
“宣明帝用够他了,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应该死了。但他却逃了……我的任务,当然是击杀叛徒。”
说话间,春君再动,下一瞬,他的身形浮现在院中靠墙发抖的刘明回身后。侍卫们恍然出手,杀手们茫然出手,春君长鞭纵飞而出,一鞭之下,他卷起刘明回,杀招再出。
阿曾入局,长剑迎上长鞭。
一触即分,春君为躲剑,朝后退一步。
刘明回跌坐在地,哈哈大笑。
窦燕等人茫然无比。
站在廊下观战的李微言若有所思。
窦燕崩溃大喊:“到底是什么秘密?宣明帝到底曾经在凤翔做了什么,还在继续做些什么……春君大人,还有审问了那个刘明回的阿曾,事已至此,何不说个明白?”
“我说,我说!”跪在地上、满脸血污的刘明回抬头,眼中光尖锐疯狂,他大笑起来。
所有人要杀他。
所有人要弃他。
他没什么好隐瞒的,他要看这所有人,狗咬狗!——
“哐——”
大风刮得门窗扑棱棱朝内打开。
杜春娘从噩梦中醒来,心神不宁地下榻去关窗。
自从玉龙那个徒儿雪女来见过她之后,杜春娘好不容易的平和生活,被打乱。这几日,杜春娘总梦到当年的事。而宋琅明明和她保证过,那些事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吗?
杜春娘苦笑,心想宋琅果然不靠谱。她就知道,只要遇到玉龙,宋琅就拗不过玉龙,宋琅说着会劝玉龙,但所有事情,还是按照玉龙想的那样去发展。宋琅就是玉龙身边的一条狗,只会围着那个女人转……
杜春娘在心中咬牙切齿地骂,她站在窗棂下,忽然周身冰寒,困顿陡消,神思清明。
夜雾弥漫,月色皎洁。
她看到明月下,有女子踏月而来,步步悠缓,衣袂掀飞。当乌黑的斗篷掀开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山赴雪》 110-120(第4/21页)
女子姣好秀美的面容,如杜春娘梦魇中的恶鬼,闯入杜春娘的视野。
这一切,就像十九年前——
杜春娘惨叫一声。
她抓过自己日夜挂在脖颈下的一个哨子,哆哆嗦嗦地用力吹响。
这样的哨子比不过西域朱居国扶兰氏专用的魔笛,但是用来命令失败者,应该还有些用……果然,黑夜中的风月阁下,街巷中断断续续出现了很多麻痹的、高矮不定的黑影。
他们有的枯瘦,有的残疾,有的缺了胳膊,有的呼吸不畅。
他们稀疏些,包围这座风月阁。他们是这座城中大大小小的乞儿,无一例外的,迟钝麻木,抬头看向屋檐上款款行来的玉龙楼主。
玉龙俯眼看着他们,目光却平静从他们身上移开,落到了杜春娘身上。
乞儿们仰头看着月亮,口齿翕动,齐齐唤声:“杨——”——
“怎么会有这么多乞儿?”
城郊贫民窟中,林夜和雪荔背靠背而战,望着这些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的瘦黄乞儿们。他们不通武艺,却像是有什么执念,一起来拦林夜和雪荔。
他们爬出来,盯着雪荔,涣散目光一点点凝聚:“杨——”
黑夜月明,黑影幢幢,这一幕,让人何其胆寒。
雪荔:“他们挡着的那个屋子里,有东西。”
林夜“嗯”一声:“我来拦他们,你去取他们藏的东西。”
雪荔拔身而起,林夜凌空跃飞。一者向贫民窟中被乞儿们挡在的屋门飞去,一者窜入乞儿中,赤手与他们交战。
衣帛飞扬,发带与发丝一同掠过面颊,林夜目光清宁非常。林夜的目光一一掠过这些瘦骨如柴的乞儿们,他们不通武艺,看起来也保留一些神智,他们是人,他便不能杀他们。
林夜一向是个心软的人。
他不想杀人,而幸好这些人和那些真正的兵人不同,也不足以他用武功来对付。
他只要撑过几刻,撑到雪荔找到秘密。
此时,雪荔钻入屋子,一盆水朝她泼来。她灵敏非常,水盆泼来时,雪荔手中匕首已经飞出。匕首如飞光,劈开水盆。雪荔矫身逆流,迎着水流窜入屋中。她闻到腐烂的味道,在一团黑中,抓住一只手,把躲藏的人抓了过来。
立在破了洞的窗口,雪荔看清了自己手中抓着的人——
一个全身瘦得几乎只剩下白骨的女人。
枯瘦的女人披头散发,在她手掌下发抖。女人满面衰老,精神委顿,口中喃喃唠叨着疯话。女人痴痴然,朝雪荔望来时,雪荔心中一悸,生出些茫然感。
雪荔扣着她的手指微微一颤:“……你才是真正的,杨家灭门案的幸存者吧?”
女人同样望着雪荔。
在雪荔因看清她而心神生茫的时候,她因为看清了雪荔,而整个人混沌的状态停顿。时间在一刹那静止,女人失去焦距的眼睛重新凝聚光亮。她看着雪荔的眼神,像溺水的人终于抓住浮萍,上岸喘气。
像是好久没有开口说过话,女人摇摇晃晃,艰难非常地发出混乱的声音:“……龙、龙……”
雪荔俯下脸:“玉龙?你在说我师父的名字?”
女人听到她的话,周身巨震。
即使雪荔搀扶着,女人仍在一瞬间全身失力,跌坐在地——
和亲团院落中,刘明回一边吐血,一边惨然大笑:“是本朝皇帝身体中的剧毒,‘噬心’之毒!是本朝皇帝为了解毒,拿整个凤翔的百姓当药人用哈哈哈。
“想不到吧?是杨家策划了这一切,杨家帮皇帝做事,我们都不无辜!我们才是被复仇者!”
一庭死静,春君与阿曾对峙,李微言与窦燕并肩,满院侍卫们因为震耳欲聋的真相而失神。
好是皎洁的明月。
明月俯罩大地,千古如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从不许人还。
刘明回像一只濒死挣扎的阴鬼,他散发自己所有的恨意与恶毒,大吼道:“所有人都要为皇帝研制解药。研制不出解药,就都去死。一切都是因为‘噬心’……皇帝要我们去死啊,杨太守要我们去死,整个凤翔、整个天下都要我们去死,他们要我们去死哈哈哈!”——
风月阁前,失败的兵人们不过是一群乞儿,无法阻拦玉龙的踪迹。
玉龙步步朝前走。
门窗后的杜春娘步步后退。
杜春娘终于面色苍白地跌坐在地,捂着脸泪水滚流:“龙姑娘,你回来了。你已经杀光杨家所有人了,我以为你会放过我啊……”——
贫民窟中,陌生女人跪地惨哭,雪荔被她抓住手不肯放。
门槛被人一撞便倒,潺潺的水流冻在地上,快速结冰凝霜。只有月光惨白,一半明亮一半昏沉。雪荔被她拉倒,雪荔俯身看女人时,听到女人口中喃喃不清、带着颤音的话语:“不是玉龙……从来没有玉龙……是青龙……是青龙,是龙儿……”
雪荔微微抬头。
隔着皎洁月光,往事如烟与现世报应接踵而来,如风如雨,如雷如电,在这个夜晚,将要揭示命运的真面目。跪在一地霜白中,守着旁边疯疯癫癫的女人,雪荔的目光与乞儿包围战斗中心的林夜对上——
西域有四大刺客。
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白离是“白虎”。
而白虎之上,是神秘的青龙,是从没有人见过的青龙。
第113章 第 113 章 这场风雪降临,湮没了……
在玉龙更小的时候, 她既不是玉龙,也不是青龙。
她只是“龙”。
出生那年,生肖为龙。穷人家的孩子讲贱名好养活, 而像她那样出生就要跟着大人东奔西逃、无人期待的孩子,大人们都叫她“龙儿”。
再大一些,便是“龙姑娘”。
她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在她学会喜欢不喜欢之前,她连生存都是问题——
她出生的村落,叫“鬼村”。
鬼村是凤翔城中一个靠近城郊的小村子,好些逃难的人、无法在大城镇中生活下去的贫民, 便会聚集在这里。东家一锅野菜粥, 西家几个发了霉的玉米馍馍, 贵族男女游玩时好心赏下的几粒青蚨, 都能让这些人欢欣鼓舞。
大家也很喜欢玉龙。
玉龙是他们逃命路上捡到的孤儿, 乖巧懂事,伶俐聪慧,会帮他们望风,也会在官兵驱逐时扯旗子帮大人转移注意力。所有人都拿她当开心果,而所有人中,玉龙最喜欢一个只比她大了五六岁的小女孩, 叫“姑姑”。
多年后,玉龙已经不记得大人是如何称呼那个女孩的,她只是自己一直唤人“姑姑”。
这个鬼村, 非常奇怪。经常有人失踪,经常有人生病。经常有官兵来这里捉人,而官兵走后,逃走的人又慢慢聚了回来。
“为什么我们不一直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春山赴雪》 110-120(第5/21页)
啊走, 走到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年幼的玉龙如此问。
年长五岁的姑姑脸上青肿不堪,几块泥巴糊得她不停揉眼睛。她小人作大人状,老气横秋:“我们一直在走啊,但是我们不能一直走下去啊。走到哪里,官兵都捉我们,说我们生病了,要给我们治病。”
姑姑皱着鼻子,神秘兮兮:“但是,那些被带走的人,从来没回来过哦。”
“哎呀。”小小的玉龙躲在草丛中,夏虫喧嚣,她打了个哆嗦。
她眼睛看到村子里的鬼火,看到零星的几点萤火在草丛中飞,看到这里宁静至极,到了深夜也没有人息。但灭了烛火后,小小的龙姑娘知道,每一道倒塌的横木后,每一条斑驳的断墙后,都躲着一个枯瘦的、饥肠辘辘的大人。
他们是乞儿。
他们是国家驱逐的可怜人。
他们从天南海北聚集而来,聪明些的,想个法子,把凤翔城郊一个空了人的村落,变成“鬼村”。鬼村没人居住,偶有鬼影晃动、商客惊吓,但时间久了,鬼村慢慢就有人住了。有了人,有了烟火,他们就有了家。
大人们乐呵呵的:“小龙儿也要个家,小龙儿总要定居下来的。”
而龙姑娘蹲在他们脚边,抬头看着他们充满希冀的目光,她心想:想定居的是你们,不是我。
但这些大人都是养大她的人,她不说。
于是,鬼村渐渐有了烟火,小姑姑吓唬她的那些“官兵抓人”的话,也渐渐消失。如果命运如此平常,如果天意怜惜世人,便不会有日后的“玉龙”或“青龙”。
凤翔的官兵们,还是找上了鬼村——
“这些人没有户籍,他们都是逃难来的。”
“有几个人,长得很像通缉令上追捕的犯人啊。”
“这个人,逃避劳役,说死了,原来躲到这里来了啊。”
官兵们便在某一日,突袭鬼村。遍地灼火,野草生烟,鬼哭狼嚎与惨叫声在村子的任何一个角落响起,小姑姑抓着龙姑娘的手,颤巍巍地与她一同跳下水井,躲入井中。
井下水已枯,狭窄的通道,只有孩子弯下身,才能通过。两个孩子顺着井水道一直往外爬,没命地往外爬。生存的艰辛没有教给她们别的,只教给她们“活下去”。
爬出水井的时候,星光明亮,天河如银瓶乍破。
龙姑娘和小姑姑第一次进了繁华的凤翔城,出现在凤翔城某一条街道后巷的长道上。有一辆挂着灯的马车铃铛声脆,青布融融,镶金嵌玉的窗牗透着星火一样潋滟的光。
到巷口,马车中的小少爷下了车,进了一个宅子。小少爷衣摆飞长颜色靓丽,在日光下发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