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100-110(第1/15页)
第101章 第 101 章 秦始皇陵
嬴政没想到他大秦竟然还真有古迹留存于世, 顿时惊喜不已。
果然他大秦就是有天命!
不像那唐朝明明时间更晚,也就留下了几个寺庙建筑,还不在长安!
天幕下的秦人也很是与有荣焉, 毕竟这可是两千多年的后世啊, 这都还能留存下他们存在的痕迹!
一向温润的扶苏也难得地笑出了声,对着几个弟弟妹妹道, “看来阿父的确是千古一帝, 连上天都让我大秦有遗存留在后世啊!”
其余王子公主也是一派欣欣向荣地夸了起来。
贞观一朝的臣民却是有些受打击。
长孙无忌凝眉道, “为何大秦的建筑都能保存下来,咱大唐的却不行?难道是大唐末年比那秦末还兵荒马乱?”
程咬金龇牙咧嘴地吐槽了起来, “这天道真是不公, 那秦朝暴虐成那样还能留存建筑,要是咱老程见到那秦朝建筑肯定直接一把火烧光!”
这话一出顿时引得无数臣子的赞同。
“那秦朝二世而亡,远不如我们大唐, 真是可恶!”
“对对对, 咱大唐的建筑留不下来, 那秦朝的也不应该留啊!”
……
相较于武将们的发泄情绪,魏征则是要理智得多。
他回忆了一番长安城以及附近的古建筑, 他怎么不记得有秦代保留下来的建筑呢?
总不能他们大唐都已经不存在的东西, 千年之后还能存在吧?
可是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知道姜宛绝不是是说假话之人, 秦代的古迹肯定是还存在并且被发现了。
等等, 地面上的建筑不存在了, 那地下……
想到这,魏征震惊地抬起了头再次望向天幕,他觉得自己很可能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如果是这样,那可真是有好戏看了。
虽然之前的天幕为他们讲解了秦始皇一统华夏的伟大之处, 但接受儒家教化的魏征却是决计不可能真正认可嬴政的那些做法的。
魏征很快换上了一副好整以暇看热闹的表情,他还真想知道那“暴君”嬴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会直接在后世暴走吧?
嬴政的心情很是激动,以至于刚去到酒店将行李放好后便迫不及待地催姜宛赶紧带他们去看。
姜宛很是无奈,之前她觉得这人看起来还挺稳重的,怎么如今这么激动?
按照她的打算,她想睡上半个小时午觉再去景点,毕竟这舟车劳顿还是有些疲惫的。
她转过头,看向其余四人想找到赞同,却见到其余几人也是兴致勃勃,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
其余四人虽然心中有些吃味,但相较于待在酒店之中,他们更想抓紧时间去看看后世的世界。
姜宛当即住了嘴,算了,不用再问了,这几人肯定不会答应的。
于是她只能无奈道,“行吧,既然这样那就直接出发吧。”
*
嬴政对于秦代遗存下来的建筑心中有过许多猜测,想过可能是如同唐代留存下来的寺庙,也想过是什么刻碑,但绝没有想到见到的会是眼前的东西。
谁能告诉他这“秦始皇陵博物院”几个大字真的不是在耍他玩吗?
这大秦遗存怎么会是他的陵墓!该不会他的棺椁也被挖出来了吧?!
可是姜宛之前不是说过后世人规定不会主动挖掘陵墓的啊,难不成他的陵墓在后世建国之前就被盗了?所以后世以抢救性发掘的名义将他的坟墓挖了出来?
其实此时的嬴政因为天幕佛出现已经知道黔首们的徭役负担过重,已经叫停了大部分的陵墓修建工作。
但即使是这样,嬴政也不可能真的不建皇陵,顶多是在原有的规模上减少一部分。
而且因为知道后世盗掘陵墓严重,他还打算增加防盗措施。
可是这显然只能防止那些小规模的盗墓贼,却防不了势力庞大官服,更何况拥有“神仙手段”的后世!
嬴政此时心中百转千回,天幕下的秦人们也是一脸震惊。
扶苏脸色一白,半晌后磕磕绊绊道,“这后世怎么能将阿父的陵墓建造成景点让人参观?这也太不敬了吧!”
满朝文武也是一片咒骂之声。
而相较于朝堂之上,民间在经历过短暂的愣神之后,黔首们却是兴奋了起来。
“乖乖,没想到还能参观皇帝的陵墓,俺倒要看看长什么样呢。”
“这陵墓前年俺还被征调去修过呢,那可真是苦啊!幸好活着回来了。”
“俺是去年去的,当时一起去的同乡死了好几个,幸好俺命硬,撑到了始皇大赦天下,才能回家。”
“哈哈哈,那皇帝把陵墓修得再豪华又怎么样?还不是要被人挖出来给人参观,跟咱们也差不多嘛……”
至于其他时空的百姓们那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的看了起来,能直接参观皇陵的机会可不多啊。
现场的其他四个帝王也是心绪复杂,本来他们还有些酸大秦时间最久竟然还能留存古建筑于世,如今却只剩下幸灾乐祸。
特别是李世民,他本来还疑惑他大唐的建筑都留存不下来,怎么大秦还能留下来?没想到是这样!
不过的确,地下的坟墓倒的确能留下来。
想到这李世民差点直接笑出了声,然而很快他又反应了过来。
这秦始皇的坟墓都被建成了景点,那他的陵墓呢?
虽然他如今刚登基都还没空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是他已经从那后世的小说知道了他以山为陵,建造了昭陵。而且因为鼓励臣子陪葬,所以他的昭陵才是历代规模最大的帝王陵!
李世民原本就打算尽可能薄葬自己,这一刻都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直接随便埋了算了,反正千百年后也是要被后人打搅的。
另外三人的心路历程也与李世民差不多类似,以至于都没空去“嘲笑”嬴政。
姜宛先是去窗口取票,又去购买了导游服务,幸好此时不是旺季,姜宛等了十来分钟便轮上了。
她本以为到了景点的几人应该会很是兴奋,然而当她带着导游回到大门口时却看见几人的面色都不太好。
特别是叫赵正的那位大哥此时更是面色苍白。
姜宛不禁有些疑惑,这几人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很是迫不及待吗?难不成是突然间受到了什么打击?
不过好在此时不用她再介绍景点,一旁的导游显然是熟手,经验丰富。
他可不知道顾客之前的精神状态,如今只想赶紧介绍完又去接下一批客人。
因此他直接开讲,“欢迎来到我们秦始皇陵博物院,博物院主要由帝陵遗址公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组成,当然最出名的就要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所以今天我们的参观顺序依次是一二三号坑以及后面的丽山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100-110(第2/15页)
嬴政虽然还有些恍惚,但他身为帝王早已经练就哪怕精神不济之时也能耳听八方的能力,导游的介绍词自然也进了他的耳朵。
等等!兵马俑!这不是他的陵墓最外围的陪葬坑吗?这怎么能称得上是最著名的景点?
难不成他的陵墓只有外围的陪葬坑被挖了出来?
大概是因为之前受到的惊吓实在是太大,此时的嬴政觉得如果是这样他倒是能接受了。
为了确认心中猜测他朝着导游问道,“这博物院只有兵马俑?没有墓室吗?”
导游显然是没想到有顾客竟然会问出这样没有常识的问题,经验丰富的他一时间竟然有些呆住。
还是一直注意着他们举动的姜宛连忙开口道,“莫怪,莫怪,他们是国外回来的华人,对历史不太了解。”
而后姜宛又小声对嬴政道,“我之前不是在直播间说过吗?现在都是不会主动开发皇陵的,这外围的兵马俑陪葬坑也是因为农民偶然间发现后抢救性挖掘的,秦始皇真正的主墓室还好好的在地下没人敢动呢。”
导游其实还是觉得有些奇怪,毕竟秦始皇陵算得上是全世界最为出名的华夏古迹了,别说是华人,就连纯种外国人应当也有所了解。
不过这到底于他只是一份临时工作,他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在意那么多,于是当即也不再纠结,对着众人道,“大家跟着我来吧。”
嬴政听完姜宛的解释,这才放下了大半的心。
虽然依旧对参观自己的皇陵有些别扭,但来都来了,左右没有真正将自己的尸骨挖出来,他就随意看看那些后人是如何瞻仰自己的吧。
一旁的其他四个帝王听了姜宛的解释也对自己的陵墓放下了心,但同时却又不自觉比较了起来。
这后世为秦始皇陵修建了这么大的景区,供后人参观,他们的皇陵景区的规模应该不逊于此吧。
之后一定要让姜宛带他们去参观!
抱着这样的想法,众人跟在导游身后进了景区大门。
导游的声音也再次响起,“秦始皇陵是秦始动用超过70万人花费37年修建而成。古人视死如生,它不仅是一座陵寝,更是嬴政为自己建造的一座微缩版的大秦帝国。据《史记》记载,陵墓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可谓是气势恢宏。”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专家组织勘测秦始皇陵,经过测算有56.25平方千米,算下来有17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个面积已经很大了。70年代时,几个农民在挖掘地面的时候又发现了秦始皇陵外围的兵马俑,更是直接震惊了整个世界!毕竟这可是外围得不能外围的陪葬坑,竟然规模如此之大,陶俑又如此的精美,据说出土时还能看见陶俑身上的彩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一号坑,是由近6000尊陶俑组成的军阵,前锋、侧翼、主力层次分明,弩兵、骑兵、战车兵种齐备。每尊陶俑身高大约在1.8米左右,面容、发髻、甲胄,表情都各不相同,而他们手上握着的青铜兵器出土时甚至寒光凛凛,考古学家在检测到了铬盐防锈的先进工艺!”
“接下来是二号坑,这里出土的铜车马堪称青铜器之冠……”
……
导游经验很是丰富,也很称职,一通介绍下来让大家明白了秦始皇陵的伟大之处,以及它震惊世界的程度。
而身为当事人的嬴政更是被吹捧得有些飘飘然,他这皇陵看来颇受后世人推崇嘛。
他要不要重新开始秦始皇陵的修建,多为后世人留点遗迹呢?
然而就在这时,导游却是又开了口。
“不过呢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陵虽然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却也耗费了秦朝无数老百姓的血泪。”
“打个比方秦陵考古发现地宫汞含量超标280倍,印证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的记载。但按照秦汉时期冶炼技术,提取百吨水银需消耗数万吨丹砂矿,而丹砂主产地在巴蜀至,运输到骊山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所以秦始皇陵还没有完工,陈胜吴广便揭竿而起,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秦始皇陵不仅是秦始皇为自己建造的坟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他为他的大秦建造的坟墓啊。”
嬴政一时间愣住,这些后人怎么回事?!怎么夸奖了几句就又大转弯批判起了他!
他这之前不是不知道后果会那般严重嘛!这天下的王侯谁又不为自己修建皇陵呢?更何况他都已经叫停皇陵的修建了!
就当嬴政想张嘴为自己辩驳之时,却听见一旁一道活泼的女声响起。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哈哈哈哈我早就想在秦始皇陵念《过秦论》了,如今总算完成心愿了。虽然我也知道祖龙肯定是听不到的,但还是莫名有一种贴脸开大的爽感!”
一旁的嬴政:谢谢!的确贴脸开大了!
第102章 第 102 章 帝王们的好胜心
看着这一幕, 天幕下不少人都笑出了声。
特别是那些谏臣们,谁没在自己的奏章中用秦始皇告诫君王,谁又没写过几篇文章骂始皇?
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的文臣们, 更是恨不得以死劝谏帝王, 只为青史留名。
而身为当事人的贾谊却是哑然失笑,这应当是他劝谏汉文帝的奏疏, 竟然还流传到了后世?
他会写这篇奏疏自然不是为了分析秦亡的理由, 而是要让文帝引以为戒。
在他看来如果是想“贴脸开大”的话肯定是去刘恒陵墓前念这篇奏疏, 这后人怎么会去始皇陵念?
这可真是让始皇躺枪了啊~
不过贾谊也并不怎么愧疚,总归始皇是一个太好用的引以为戒的对象, 他在奏疏上写的那些事也是始皇曾经做过的, 他又没有乱写。
这一幕若是能让各个时空下的帝王们见了害怕被后世人去坟前骂而约束自身,对各朝百姓们倒也是好事一桩嘛!
唯有秦朝朝堂之上一阵肃穆,一向崇拜自家父皇的扶苏难得愤怒地骂了起来。
“这后人怎的那么可恶!哪怕大秦之前的政策的确有些不妥, 但父皇都去世那么久了, 他们难道不知道死者为大吗?”
赢阴蔓也很是愤怒, “这些人真是可恶。之前那姜主播还说后人称父皇为千古一帝,但所作所为却那么不尊敬父皇!”
大哥大姐都这般说了, 其余小的皇子公主自然也是忍不了, 纷纷痛斥了起来。
哪怕嬴政其实很少陪他的孩子,皇子公主们抱怨嬴政的严厉, 但却也从心底认可嬴政是雄才大略的千年难得一见的君主。
现场其余四位帝王看着这一幕都有些想笑, 但却还是克制住了。
他们自然知道后世儒生是如何骂秦始皇的, 甚至不少臣子还在朝堂上用秦始皇的例子劝诫他们。
可是谁也没料到竟然真有一天始皇会在后世被人直接这么当着骂。
这些后世人可真是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100-110(第3/15页)
所顾忌,这好歹是始皇长眠之地,难道不尊重一下祖宗吗?!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担心自己,他们知道哪怕自己做得再好, 肯定都逃不过后世那些人的批评。
哪怕不是他们干的,那些臣子为了劝诫自己的君王说不定都得编造一些故事来借古讽今。
他们的皇陵该不会也每天被后世人这般念叨吧?
这一刻,四人都有些背脊发凉,看着此时呆愣着的嬴政颇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姜宛很快也看到了几人的表情,她觉得这五人真是有些奇怪。
时而亢奋,时而又仿佛遭受到了什么重大打击一般。
特别是那赵正,刚才不还一副挺自豪的模样吗?难不成他身为始皇死忠粉听不得别人在皇陵背《过秦论》?
越想越有可能,姜宛决定还是安慰一番“赵正”。
她清了清嗓子道,“赵先生,我知道您是始皇的粉丝,听不得别人说始皇不好。可是其实他们都没什么恶意,其实也就是跟始皇开个玩笑,粉到深处自然黑啊!若他对始皇没有什么好感,又怎么会来始皇陵参观呢?”
“相同的还有唐太宗的粉丝去昭陵背《谏太宗十思疏》,在武侯祠背《出师表》……这些都是粉丝爱的证明啊!”
一旁本就有些忧心的李世民瞬间愣住,果然,他就知道自己跑不掉!
嬴政更是无言,这后人表达爱的方式可真是标新立异,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他倒也不是真脆弱之人,一些“骂声”罢了,他灭六国之时的骂声更多,难道就不灭了吗?
更何况他们骂的是原本历史里的秦始皇,如今的他早已经改变了政策,他大秦绝不会二世而亡,也再不会给后世人以他为鉴的机会!
嬴政很快整理好心绪,对着姜宛道,“我不是不能接受,只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有些惊奇罢了。”
说完,嬴政仿佛没事人一般,开始“若无其事”的继续参观了起来。
身后的姜宛:真是太装了!要知道懒得安慰他了!
其余四位帝王见嬴政都这般想得开,当即也不再纠结。
毕竟他们再怎么被后人“打趣”,想必也不会比嬴政更加厉害。
特别是刘彻已经彻底想开,对自己的茂陵好奇心更是大涨。
他当即跑到姜宛身边询问起来。
“姜姑娘,那汉武帝的茂陵现在怎么样?去参观的人多吗?能不能也带我们去看下呢?”
其余三位帝王见到刘彻竟然动作这般迅速,纷纷在心中暗骂。
这个刘彻,就他跑得快!
但同时他们又在心中暗自发誓,下一次一定不能犹豫要冲在前面。
姜宛有些诧异“刘猪”的问题,毕竟之前他们看着还对秦始皇陵兴趣一般,怎么突然间就变了样?
不过这一次的旅行时间不算特别长,茂陵也不是常规旅行的景点,行程里其实并没有来着。
姜宛决定实话实话,“西安的景点实在太多了,哪怕是一般的皇帝陵都算不得什么大景点。所以除了秦始皇陵之外,其他帝王陵寝都不在常规的旅行行程中。而且因为对帝王陵的保护,其实都没有太多的东西,就是在地面修了点雕像博物馆啥的……”
姜宛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她发现对面的男人情绪瞬间低沉了下去。
她一怔,打击这么大的吗?!
想到对面的刘猪明显是刘彻的死忠粉,自家爱豆被说比不上别的帝王,的确是有些难受。
就如同从前她还追星的时候也接受不了自家爱豆不如别的明星,想尽办法要给他最好的。
因着这一瞬间的共情,姜宛决定好生安慰一下刘猪。
“其实也不用灰心,始皇毕竟身份特殊,全国第一个大一统皇帝,再加上发现了举世瞩目的兵马俑才会这么受关注。别的皇帝陵不是没发现这么厉害的奇观嘛!总不能为了发现奇观去破坏先人的坟墓啊!”
“而且其实茂陵也挺热闹的,每年特意去拜祭的汉粉真的很多。”
姜宛觉得自己光靠嘴* 说不够证明自己的话,当即又掏出手机搜索起来。
“你看啊,这陪葬的霍去病墓和卫青墓都堆满了祭品,特别是冠军侯霍去病,更是无数历史粉的梦中情人!”
“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年轻,所以还会特意带上各种零食饮料,想要他尝尝。”
“从人气上来讲秦始皇的个人粉丝可能是最多的,但从朝代上讲,汉唐粉那是绝对不输的!”
姜宛一边讲一边展示霍去病墓碑前的场景,然而等她抬起头却发现面前的男人脸色更黑了。
只见男人一声冷笑,“所以他们都是去看霍去病的,没几个去祭拜武帝的是吧?!”
天幕下的卫青顿时眼皮一跳,看着身旁因为后世人那般怀念自己兀自开心的霍去病深深叹了口气。
他从那后世的小说里其实已经知道自家侄儿很受后世人欢迎。
然而再怎么受欢迎也不能抢了陛下的风头啊!
陛下这样子肯定是生气了,只希望他生后世人的气便好,可不要迁怒去病啊…
姜宛一愣,等等,这人不仅是汉武帝粉,看来还是毒唯呢!
竟然连霍去病粉丝多都不满!
姜宛是想安慰“刘猪”,但是却不能睁眼说瞎话。
更何况从她本人的角度来讲惊才绝艳的少年将军肯定比喜怒无常最后还犯了猪瘟的老登值得怀念啊!
当然这话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太打击人,她想了想道,“主要还是冠军侯年轻啊,武帝死的时候年纪大了,妃子还多,所以没那么吸粉,不过从官方层面上,武帝也是大家认可的千古一帝,没有他也没有现在的汉族啊!”
刘彻哪里听不出来姜宛安慰的话语中的勉强?
他在后世的地位的确是高,但很明显不像秦始皇和霍去病那般受普通人欢迎。
可恶!后世人真是没眼光!
没有他的重用和支持,霍去病和卫青也击退不了匈奴啊!明明他才是最大的功臣。
一瞬间他也不想着去茂陵了,毕竟去了说不定更加尴尬。
随后他黑着脸走到一旁,开始生起了闷气。
姜宛看着他这般模样,也懒得再去安慰他。
这人作为武帝的粉丝难道不清楚汉武帝晚年做了什么,后宫妃嫔无一人善终,就这还想吸粉?
现在在网上能有还算不错的人气已经算是大家看在他功绩的份上了。
李世民听着姜宛对茂陵的描述,心中越发觉得自己在后世的粉丝绝对不少。
毕竟这后人既然那般喜欢霍去病那样的少年将军,而自己却也不逊于那霍去病!
这般想着他当即上前,开始询问姜宛,“姜姑娘,您可知那唐太宗的昭陵现在情况如何?”
姜宛对眼前的李凤印象还算不错,不管是直播间中还是今天相处下来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100-110(第4/15页)
还算是脾气温和,人也豁达。
因此她笑着回道,“挺好的啊,昭陵从古到今都挺受人欢迎的。都不说唐朝的时候,就连宋代之时还经常有遭受了冤屈的臣子会去昭陵哭诉自己的冤屈呢。”
“虽然后唐书记载昭陵被盗,但最近的考古发现昭陵的主墓室应该是没被盗过的,太宗和他的皇后应该还好好的躺在墓室中。唉,说真的好想打开昭陵看看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不是在里面。只可惜按照现在的法律以及考古技术水平,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
李世民听着姜宛的介绍心中很是愉悦,他就知道凭借他的功绩,老天肯定会保佑他死后不受打扰。
不过这姜姑娘可真是,她想看《兰亭集序》就想打开自己的墓室?!真是个法外狂徒!幸好这后世不是她当政。
就当李世民心满意足打算退下时,却又听姜宛道,“就是昭陵地面上建筑没剩下什么了,连昭陵门口的石刻昭陵六骏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像都在1914年被盗卖给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李世民一怔,这后世人怎么连石头都不放过!
第103章 第 103 章 上天保护唯一女帝死后……
李世民自是个爱马之人, 不然不会去世后都要在自己的陵墓前为自己的战马刻碑。
听见自己的爱马被盗,他再也维持不住自己的圣君形象,愤怒大骂。
“谁这么嚣张!竟然连几匹马的石刻都不放过!当时的人都不会阻止的吗?”
姜宛也很心痛文物的流失, 无奈道, “你想想那是什么时候?百姓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能顾得上这些石头?而且以前大家也没怎么接受到保护文物的教育, 还有不少村民把一些石碑带回家建房子, 当猪圈啥的呢……”
李世民本来想表达一番自己对百姓的理解与同情, 然后便听到了“猪圈”两字……
他是不是该庆幸自己的爱马没被用去垒猪圈?
姜宛促狭地笑了两声,然后继续道, “放心啦, 已经找回了很多了,百姓们这不是以前不知道吗?知道后他们都很痛快地上交了。至于流失海外的文物,这几年也有很多海外华人积极从各地寻回来呢。”
“等等, 之前你们送我的那个礼物难道不是你们从国外特意买回来的吗?”
李世民被姜宛的话问住, 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他作为千古一帝, 智商和应变能力都是最顶级的,结合之前天幕给他们重新安排了身份, 他很快便猜测出来多半是天幕给他们的礼物编造出来的合法来源。
这种情况他自然不能拆台, 但也不能说太多以防露馅,于是他只微笑着点头。
一旁的朱元璋见到李世民问得差不多了, 连忙挤了过来。
要不是看在李世民算得上是千古圣君, 而他又要在天幕上维护下自己英明帝王的形象, 不然朱元璋早就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姜姑娘,不知道您知不知道那朱元璋陵墓的情况?当然我知道他的陵墓不在这西安,而在那金陵,是否跟这些在西安的皇陵一样得到保护呢?”
接二连三的发问姜宛很是有些无语, 真是没完没了了。
不过她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挣扎,认真答道,“虽然万历是个倒霉蛋,但他的老祖宗朱元璋的皇陵明孝陵却是正正经经被保护了几百年。”
“明朝时就不必说了,身为后人他们肯定要保护老祖宗的陵墓。但哪怕是到了清朝,满人入关,为了彰显他们的正统,清政府也派人保护着明孝陵。甚至康熙皇帝下江南时还特意去祭拜过。到了民国的时候,当时的革命党人本来就打着驱逐鞑驽,恢复中华的旗号,朱元璋作为从蒙古人手上抢回汉家天下的皇帝,自然没人敢动他的皇陵,反而大家都会多加保护。”
“等到了新中国建立,自然更不必说,明孝陵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没人敢动。”
朱元璋听着姜宛的一番话更是心花怒放,连声说了几句“好好好!不愧是明太祖,他就该配上这样的待遇。”
姜宛:……你这么高兴个什么劲,又不是你有这样的待遇!果然粉丝们都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家爱豆牛逼了自己就同样牛逼了。
朱元璋很是兴奋,也没再追问细节,主要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嬴政、刘彻几人炫耀。
终于他也有能压过他们的地方了?!这几个的皇陵可没能像他的孝陵被从头保护到尾。
而其余几个帝王心中则很是无语,这朱元璋也就是仗着他距离后世时间短罢了。
姜宛看着几个大老爷们竟然真情实感地吵了起来,很是无语。
她该吐槽一句男人至死是少年吗?
旋即她转过头望向一旁神色泰然的伍日月,果然还是女人们情绪稳定啊。
不过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姜宛知道她肯定还是想询问“乾陵”的情况。
因着对女帝的好感,姜宛决定主动告诉她。
“我知道你应该是武则天的粉丝,肯定很好奇武则天墓的情况。武则天还政于李唐之后,去了自己的皇帝之位,重新成为了唐高宗的皇后,选择与唐高宗合葬乾陵。”
“她还留下了一块高7.5米的无字碑,史学家推测可能是武则天自认功过难书,留待后人评说。也有推测是因为她晚年政局动荡所以没来得及刻书。”
“不过我觉得呢武则天作为华夏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已经足够开天辟地,功绩也吊打大部分男性皇帝。我觉得上天应该也是认可武皇的,毕竟历史上其实出现了好几次军阀想要盗掘乾陵,然而每次开挖的时候都天降异象,而且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地宫入口,乾陵应当是史书上唯一被认定主地宫没有盗掘唐代皇陵。太宗的昭陵史书上其实记载被盗过,只是这两年考古技术发展了,通过激光探测技术探测后才发现地宫其实应该是没被打开的,史书的记载有可能是史官记载错了或者是他们故意记载错误保护昭陵之后不被盗。”
“如果真的有天意的话,这不就是上天在保护我国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死后不受打扰吗?”
武则天其实是很紧张的,虽然天幕一直告诉他们这世界上没有神仙,也告诉她后世是认可她作为唯一女帝的功绩的。
但是长久以来的教育还是让她忍不住去寻找上天认可她作为女帝的证据。
从前她那般重视祥瑞,除了想要堵住那些认为她不应该当女帝,应当还政李唐的迂腐老臣的口外,也是为了安自己的心。
大唐距离如今时间已经太长了,连太宗的昭陵都逃脱不了被盗掘,她觉得自己和李治的乾陵肯定只会更惨!
可是姜宛说什么?
每次临近被盗时,都会天降异象吓退那些盗墓贼!上天竟然待她这般不薄!
一瞬间武皇心中百感交集,甚至差点流出激动泪水来。
真好啊!上天这是认可了她!
而天幕下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也是激动万分。
他们刚才还在和那些迂腐老臣掰扯母亲被选中上了天幕是不是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100-110(第5/15页)
天认可母亲功绩的证明,结果现在天幕就送了这么个大礼。
这可是天幕亲口所说啊!
太平公主顿时神采飞扬了起来,她对着面前的那些老臣道,“你们听见了吗?上天认可母亲的功绩,所以保佑她的皇陵不被盗,这可是皇祖父都没有的待遇!你们还不觉得母亲是天命所归吗?!”
老臣们还想争辩几句,这乾陵还有天皇大帝李治呢,说不准上天是看在他的份上。
然而想到李治和李世民的功绩,他怎么也说不出李治的功绩能够压过他雄才大略的父亲来。
更何况哪怕他们在朝堂上辩赢了公主又有什么用,这些话已经经由天幕传到了所有老百姓那。
老百姓可不管那些弯弯绕绕,向来天幕说什么便是什么,甚至于朝中不少相信天命的大臣们恐怕都已经倒戈了。
毕竟谁真的敢跟上天作对呢?
这一刻他们知道武皇的皇位已经稳得不能再稳了,他们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罢了,罢了,天幕都这般说,如今还剩下的两个李唐皇子也都是武皇的儿子,两人都没说什么,他们又何必枉当坏人?
姜宛给“伍日月”讲完,几人也走出了秦始皇陵景区。
帝王们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之人,虽然之前刚听见自己长眠之处的消息有些激动,但此时都已经冷静了下来。
毕竟他们来这后世可不是为了伤春思秋的!
哪怕是最受打击的刘彻此时也已经精神满满,他跑到姜宛跟前,一脸兴奋地问道,“姜姑娘我们接下来去哪?”
这话一出,其余四位帝王也眼中满是期待的望向姜宛。
姜宛:好家伙,这些人逛了这么大圈竟然一点不嫌累!
而且他们其中有几个怕是已经四五十岁了,怎么那么有活力!
究竟是她年轻还是他们更年轻啊?
姜宛心中一阵吐槽,但还是认命的开始安排之后的行程。
不过现在天快黑了,吃完晚饭倒的确适合去逛大唐不夜城。
姜宛本来提议去吃顿复杂一点的特色晚餐,但帝王们却显然没有一个注重口腹之欲,纷纷要求越快越好。
特别是嬴政更是直言道,“一天吃上两顿饭便够了,怎么能那般贪吃?”
姜宛一脸震惊的望向嬴政,这人究竟是减脂达人还是以前过得太苦了啊!竟然连一日三餐都不让他吃!
嬴政大概也觉察出来后世跟大秦不太一样,他又忙解释了一句。
“我的意思是既然出来旅行自然要多看多听,吃饭回家吃也是一样的。”
这话一出其余四位帝王也是频频点头,开口附和。
姜宛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点头答应,然后带着他们去了家面馆当做是晚餐。
而当他们从面馆出来时太阳也恰好落山,此时街头的路灯也纷纷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