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 50-60

50-6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我,恶女,只想造反 你别太嘴硬 它藏在我的身体里 贵族学院海王校花 [原神]女装被书记官一见钟情后 博弈悖论 Gin他是漂亮人鱼! 靠写文救世哪有不疯的 我的病人们又打起来了[崩铁]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50-60(第1/26页)

第51章 粽子(三)

午时, 端午宴。

丝竹管乐声从太液阁中传来,在湖面上袅袅不断。

朱明哲坐在大殿最前方的龙椅上,神情松快地欣赏舞姿曼妙, 目光扫过一圈下座,他发现了一样有趣的事情。

右列安坐着皇后与后妃,她们今日到场尤为整齐,连还在禁足的玉嫔都请旨出来参加筵席了。

往日宫中的筵席, 嫔妃们向来不热络, 总有几个因着身子不适或是其他缘故告假不来的, 今日不知怎的,竟全部到场, 右列摆放的桌椅差掉不够。

她们的神情也不像往常筵席上那般漫不经心,而是眉飞色舞,不断相互交谈,时不时转头看向大殿门口,像在翘首以盼着什么。

朱明哲低声问汤岱:“朕的嫔妃似乎在等什么东西?”

汤岱这个首领太监,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怎么会不明白嫔妃们的所思所盼,当即笑道:“皇上, 娘娘们都在等五彩粽呢。”

朱明哲恍然大悟,是了,昨日就有几人为了粽子不惜去乾清宫“演戏”,可见那五彩粽多少人盼着呢。

经历昨日那遭, 连他自己对五彩粽都心痒难耐, 想要一尝为快。

再看左列, 左列安坐的是皇亲重臣,都是朱明哲的心腹和至亲, 他们却是神色如常,饮酒赏乐,对一会儿将要奉上的五彩粽毫不知情。

“既然如此。”朱明哲道,“去催催司膳司,提前奉上五彩粽吧。”

汤岱应了声,往司膳司去。

司膳司大院,天不亮厨娘们就起身忙活了,马不停蹄地忙活一上午,捆着五彩绳的粽子总算出锅了。

这般辛劳当然很累,厨娘们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忙得乐在其中,脸上挂着自豪的笑意。

这是司膳司头一回奉旨做端午御粽,是她们自己尽力“抢”来的,更是皇上下旨允准的,殊荣显而易见。

有了这次经历,往后司膳司甚至整个尚食局的地位就会再一次提升,尚膳监那群人再不敢对她们随意奚落,整个皇宫都会对司膳司高看一重。

相比几个月前,司膳司的地位已经提升许多,到这里绝不是终点,她们还会继续往上走,在赵溪音的带领下。

透过笼屉中散发出的蒸汽,凉依盯着厨娘们辛劳的身影有些出神,起初,只是因为尚膳监王监令对自己冷嘲热讽,然后赵溪音护着她,再然后所有厨娘都护着她,明明她是最冷酷的人,到头来,这点冷酷却被司膳司的热情给融化掉了。

她突然觉得,以前自己那副狂妄又高傲的模样很让人厌恶。

一开始是抱着精进厨艺的目的留在这里,现在,她开始真正喜欢上这里了。

“给你一盆冷水,拾粽子的时候不烫手。”

一道声音把凉依拉回神,是孙宜,端了一盆清凉的井水过来,好让她把刚出锅的粽子捡出来时,手可以让在凉水里降温,不会被烫着。

孙宜给不少捡出锅粽子的厨娘都端了水,到凉依着眼神有些躲闪,分明有些害怕,她胆子小,凉依又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她确实不太想和凉依过多接触。

“谢谢。”凉依说。

孙宜都转身离开了,听到这句话明显愣了下,凉依什么时候跟别人说过“谢谢”,这怕是她来到司膳司后说的第一声谢。

小姑娘肉眼可见地开心起来,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没、没事。”

而后竟然跳着离开了。

凉依:“……”

她的“谢谢”这么让人开心吗?

不远处,赵溪音喊了句:“姑娘们,可以上菜了,咱们走起!”

凉依动作麻利,把笼屉中剩余的粽子捡进竹筐中。

于是,杂役们拎起竹筐,排成队列,厨娘们也纷纷归队,跟在竹筐后面自动成列,浩浩荡荡往太液阁去。

走在宫道上,宫人们投去艳羡的目光,今夕何夕啊,司膳司终于翻身了!

瞧那整齐的队伍,瞧那自信的身段,这可是送往筵席上,招待前朝后宫的粽子,多荣耀啊!

汤岱笑眯眯地打量着周围人的反应,对身边的赵姑娘也是起了一层敬佩,能拉拔着底层的司膳司越来越好,本事不浅啊。

他好心提点:“赵掌膳,你们的粽子能上端午筵席还不算完,能被皇上拿来恩赏朝臣、供奉先祖,才是真正的殊荣,否则一个不小心,尚膳监就逮着机会了。”

赵溪音心里明白,皇上只是下旨,让司膳司做粽子供应端午宴,并没有说恩赏朝臣和供奉先祖用哪种粽子。

那王监令现在还在尚膳监门口待命,一有机会,就准备做粽子,上供先皇,下赏群臣。

若是被他得逞,司膳司就等着被嘲讽吧。

赵溪音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多谢汤总管提醒,皇上既然给了司膳司一次机会,司膳司必会牢牢抓住。”

太液阁外,侍膳太监一声高呼:“上端午粽——”

朱明哲抬起头,右列嫔妃更是“唰”地一下看向门口,迫不及待等着五彩粽上桌。

反观朝臣和王族,对粽子倒没有太多期待,年年过端午,年年吃粽子,又没有什么新意。

就像朱明哲所说,粽子无非就是大米饭加红枣,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一碗麻辣烫更诱人。

因此厨娘们捧着五彩粽子进门时,左列几乎没有人抬头关注。

朱明哲道:“今年这粽子是尚食局的厨娘所做,你们都尝尝,不必拘束。”

众人纷纷起身谢恩,甭管吃不吃,皇上亲赏的粽子,恩还是要谢的。

司膳司此番一共做了七种粽子,分别用七色彩绳捆着,给每桌奉上的也是七枚粽子,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赵溪音给朱明哲也上了一盘五彩粽,介绍道:“皇上,这是司膳司包的五彩粽,绳子颜色不同代表口味不同,请用。”

朱明哲昨日已经见识过了,再见仍旧夸赞道:“果然有趣。”

底下的嫔妃动作快的已经剥开粽子开始享用了,她们交谈许久,到现在已经能把绳子颜色和内馅儿一一对应上,想吃五花肉馅儿就拆白绳子的,想吃蜜薯馅儿就拆黄绳子……

朝臣却不敢恭维,相比于粽子,他们更留恋手中美酒和殿上的舞姿。

尤其听到皇上说,今年的粽子还是厨娘所包,厨娘包的粽子能登上大雅之堂?

有个老王爷,当即就笑道:“这粽子个头小,捆的绳子又五颜六色,一看就是女子所包,皇上如今越来越重视女官了,连尚膳监做御粽的活也分给司膳司的厨娘了,哈哈哈哈。”

话中隐隐带着嘲讽司膳司连带嘲讽朱明哲的意思。

朱明哲脸色不剂:“司膳司做的粽子比尚膳监好,择优而取,不是应该的吗?”

那王爷讪笑:“是,是应该的,可这粽子个头也太小家子气了,不符合我□□之威。”

赵溪音算是看出来了,这群朝臣就是对女御厨有意见,连带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50-60(第2/26页)

五彩粽挑三拣四,今日若这粽子是尚膳监所做,即便他们都不爱吃,也会代表性吃上一个,断不会出这番波折。

她曲膝道:“皇上,让微臣来解释吧。”

朱明哲微微点头,挥手撤去歌舞。

赵溪音适宜凉依过来,帮她捧起七种粽子,展示给众人看。

凉依心中直打鼓,她没经历过这些,以为只要粽子做得好吃,自然能得到一致称赞,可这些男子根本连尝都没尝一口,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让人厌恶的同时,也让她心惊。

上有皇帝、下有嫔妃、王族和群臣,加起来上百号人,这样的大场面,目光汇聚在谁身上都会心慌,她也不例外,手心直冒汗,现在压力却在赵溪音一个人的肩上。

凉依余光看了眼赵溪音,只见赵溪音镇定自若,嘴角甚至还挂着微笑。

“微臣司膳司掌膳赵溪音,在此向皇上以及诸位解释粽子制作的理念。”

赵溪音镇定开口,声音像一股明快的小溪在山石间跳动,让凉依逐渐镇定下来,也让所有侍膳的厨娘安心。

“此粽名为五彩粽,是由七种颜色五彩绳捆绑而成,寓意着驱邪攘灾,食之可无灾无难,一生顺遂。”

有几位臣子拿起五彩粽端详起来,用五彩绳捆粽子,确实有点想法。

赵溪音继续道:“红绳粽子,寓意国运昌隆、鸿运当头,食者交好运。”

立刻有几个臣子拿起红绳粽子,犹豫了片刻,开始拆红绳。

“绿色绳子,寓意福禄双全,家宅安康。”

几位年纪大的老臣最喜欢“福禄双全”的词儿,年纪大了,只想自己长命百岁,子孙和乐,家宅永宁。

于是立刻挑出绿色绳子的粽子来吃。

“黄色绳子,寓意金玉满堂,财源不断。”

大部分臣子对“财”没什么抵抗力,你祝他端午安康,他假笑着回敬一句,你若祝他财源滚滚,那他可就笑开花了。

拆黄色粽子的人最多,把那老王爷都惊呆了,暗骂:“你们,当真是没原则!”

“紫色绳子,寓意紫气东来,平步青云。”

也是顶好的寓意,众人又纷纷拆紫色绳子的粽子,甚至连有些嫔妃都止不住心动,紫气东来的福气谁不想要?

枣蜜粽子吃到口中,甜糯的香味直勾味蕾,这粽子不仅寓意好,味道也是上上等。

刚才为何要犯傻不吃呢?这样的味道就是永兴街上的百年老铺,都比不上啊。

“粉灰绳子,寓意一生平稳,家族辉煌。”

赵溪音的声音仿佛成了指挥棒,指到哪个颜色,就有人去拆那个颜色的绳子,有的臣子连形象也不顾了,口中塞着蜜薯馅儿的粽子,手上还剥着白色绳子,有的干脆先各要一口,把每种福气都占了,再慢慢享用……

“现在知道这粽子为何做这般小,种类和寓意这般丰富,若是吃一个就填饱肚子,就太不划算了。”

朱明哲坐在上座,底下的吃相尽收眼底,不由笑了下,转头对赵溪音说:“做得不错。”

赵溪音不知道他是说粽子“做得不错”,还是她讲粽子理念这件事“做得不错”,总之,让所有人不再质疑皇家天威,皇家的粽子能征服所有人的味蕾,对皇上来说,确实值得开口一夸。

赵溪音谢过恩,又道:“皇上,其中有一个粽子中,藏着一枚当十铜钱,吃到者即为福气最佳者,您可否给他以恩赏?”

“准。”

一句话把端午宴的气氛推向顶峰。

底下的人听到这话,吃得更起劲了,边吃还边去瞧旁人,生怕铜钱出现在别人粽子中,让自己没有机会。

“你吃到了吗?我还没有。”

“我也没有,我的七个粽子全吃了,都没有!”

“那会在谁的粽子中?”

“……”

朱明哲自己也在拆粽子吃,他拆了一只绿绳粽子,是个咸蛋黄口味的,不得不说,咸粽吃起来,味道不必甜粽差。

吃到最后一口时,一枚亮晶晶的铜钱露出边沿,他开心地笑道:“看来,这福气是朕的了。”

啊?竟然被皇上吃到了。

顾不上自己的福气被皇上抢走,众人纷纷起身道贺:“天佑我黄,天下必定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朱明哲吃得畅快,听得也畅快,浑身畅快之下,大手一挥道:“赏,赵掌膳方才说吃到铜钱的人当赏,可朕吃到了,这福气就是大家的,统统有赏!”

赵溪音会心一笑,带着凉依和众位厨娘退场。

朱明哲那只吃出铜钱的粽子,是徐棠亲手洗的钱,孙宜亲手所包,凉依全程盯着,再由她亲自奉。

有皇上在,这唯一的福气就不能落在其他人身上,这是她为司膳司所有厨娘争取来的赏赐。

因着朱明哲吃出当十铜钱,龙心大悦,今年做御粽的赏赐格外丰厚。

往年尚膳监做御粽,每位御厨都会恩赏半年月钱,今年赏得多,足足赏了一年的月钱。

厨娘们拿到赏赐都开心坏了,端午佳节,她们也要往家中买礼物,有了这个钱,正正好。

消息传到尚膳监时,王监令人都傻了,别说上供先祖、下赏群臣的殊荣,就连端午赏赐,也没捞到一星半点。

尤其今年的赏赐还特别多,足足是往年的一倍。

他站在尚膳监的院门口,狠狠甩了一下广袖。

正要进去时,突然瞧见司膳司的两个人远远经过,是元司膳和潘典膳。

这两位是司膳司的人,和王监令向来不对付,如今尚膳监如同落水狗,她们自然要来“问候”一声。

“老远就瞧见是王监令,端午佳节,祝监令端午安康啊。”元司膳笑着道。

王监令此刻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最不想瞧见的就是尚食局的人,还祝他端午安康,他安康个屁!

“两位女官平日里瞧不见人影,今日倒是跑得殷勤,端午御粽都做完了,你们还来做什么啊?”

他这是嘲讽元、潘两位女官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兼女官职责,却玩忽职守,司膳司给端午供应御粽,这么大的事,竟然全是赵溪音一个八品掌膳在负责,而这俩女官,事儿都了了才闻着风声赶来,真是可笑。

他看了看尚食局方向空空荡荡的宫道:“哦,你们俩还算来的早的,你们的尚食大人到这会儿都没赶来,心也是够大。”

虽说王监令整日打鸡骂狗,好歹整日待在尚膳监里,尚食局那几位女官才是真的清闲,整日整日的不见人影。

元司膳和潘典膳被人挖苦一通,脸色都不太好,对方是四品官员,她们又不敢明着对着干,潘典膳辩解道:“胡尚食的大伯过世,回徽州老家奔丧去了。”

仿佛找了这个理由,就能表明她们整日不在岗,是真是有正事一般。

王监令又问:“你们这么巴巴赶来,捞到领赏了吗?”

说到这个,两位女官的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50-60(第3/26页)

色更是挂都挂不住了。

一个时辰前,她们才乍然听说司膳司给端午宴供奉粽子的消息,获得众口一致的好评,厨娘们均赏赐一年的月钱。

这可把元司膳给高兴坏了,说到底,她才是司膳司的一把手,如今司膳司获得美名,她也是既得利者,于是赶忙往宫中跑。

路上偶遇同样刚刚得知消息的潘典膳,两人跟奔向金山似的赶来,拾掇着准备领赏。

哪知来了一问才知,赏赐根本就没她俩的事,宫正司行赏十分严格,说了赏端午宴做粽子出力的御厨和杂役,不干活的就是没有赏赐。

她们俩,一个司膳、一个典膳,都是司膳司的“肱骨之臣”,竟说赏赐没有她们的事,你说可笑不可笑?

再可笑,别人笑的也是你玩忽职守,司膳司这么大的事,五品、六品女官竟不在场,全都推给一个小掌膳来主持大局,这会若是把赏赐给她们,才是贻笑大方。

因此,元、潘二人跑这一趟,连根毛都没劳者,眼睁睁看别的厨娘接赏赐接到手软。

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前程,她们不敢明着生气,还得夸赵溪音做得好,厨娘们做得好,给司膳司张脸了,这才是为官者的“气度”。

到了外边,对着外人,也得把自己看作司膳司的一份子,这样荣誉才能萌荫到自己身上,好比此刻对着王监令,她们是胜利者,王监令才是那个失败者。

可当王监令问出“赏赐”的话时,两人再也绷不住了,什么胜利者失败者,她们他娘的是失败者!

王监令笑了一声:“看二位的脸色,就知道赏赐没有你们的份,咱们也都别装了,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赵溪音不光是我的对手,也是你们的对手,你们想不想对付她?”

元司膳神色诧异:“王监令,您在说什么?赵溪音是我的手下,我何必对付她?”

“有赵溪音在,司膳司还有你们的地方站吗?”王监令言语刻薄,“瞧瞧你们的模样,灰溜溜的跟个过街老鼠似的,都是拜谁所赐?赵溪音要做御粽,为何不事先禀告你们?她若心怀敬意,你们岂会落得如此尴尬的境遇?”

赵溪音才不会对她们心怀敬意,上次御厨擢选,她们俩使劲浑身解数拍胡尚食的马屁,宫里就是这样,一级捧着更高一级,可那赵溪音竟半句都不奉承她们。

今日也是,她们到了司膳司,厨娘们都聚在赵溪音身边,有说有笑,见到她们来,也只是按着规矩问候一声,而后继续和赵溪音谈笑,所有人都捧着赵溪音,没有人把她们放在眼里。

连凉依都死心塌地跟着赵溪音。

说白了,赵溪音和那凉依一样猖狂,只不过一个表现在外,一个收敛于内。

凉依是国相外孙女,她们不敢得罪,可赵溪音就是个无背景无人脉的普通人,连爹都没有,这样的人,就该针对她。

元司膳咬咬牙,问:“你说怎么办?”

王监令摸了摸光洁无须的下巴:“首先,你们得在司膳司立起威信,让其他厨娘信服你们,而非赵溪音。”

“我们怎么做?”

王监令翻了个白眼,这俩女官跟个提线木偶似的,一令一动,他耐着性子道:“月末便是洋人使团来朝的日子,皇上必定设宴款待,赵溪音能争取做御粽,你们不能争取款待宴?若是能争取到这个殊荣,司膳司的厨娘还不对你们膜拜?”

元、潘二人心虚,赵溪音能带着司膳司做御粽,是她有实力,可自己什么都不会啊,怎么争取?

“对啊!”元司膳道,“我是司膳司的女官,我只需让赵溪音来想办法争取,这功劳就会落在我头上。”

王监令舒出一口气,还不算太笨:“就像这回,但凡你们在场,头等功就落不到赵溪音身上。”

两位女官深以为然,谨记今日的教训-

赵溪音拿了二百多两的赏赐,揣在怀里沉甸甸的,她如今是掌膳,月钱涨了一下,所以按月钱赏赐,她的赏赐比别的厨娘多。

端午佳节,自然要回家看望阿娘的,因此她往小包袱里塞进几只粽子,便匆匆出了宫门。

永兴街上,正是晚膳时分,麻辣烫铺子的生意依旧红火,赵溪音刚进门,就瞧见一张眼熟的面孔。

这人身高八尺,正捧着大海碗埋头喝汤,吃相很是豪放。

想了片刻,才想起来,这不是筵席上见过的梁将军吗?

对面一同用膳那位,是、是当朝国相,李国相?

赵溪音诧异,他们怎么跑到这小铺子里来吃饭了?

第52章 竹筒饭(一)

“老李头儿, 你这吃的也太夸张了,令郎都说了,你这胃是一点辣都吃不了, 完事还加这么多辣油。”

“咳咳咳,过瘾啊,老梁啊,你可千万别跟我家中人说, 我又来这儿吃麻辣烫了。”

“我可进不去你那国相府, 倒是你, 脸辣得这样红,回去怕是瞒不住。”

“咳咳, 一会儿就退了,这麻辣烫真好吃,跟万寿节夜宴上一个味儿。”

“听说这家铺子的老板娘就是那司膳司御厨的娘,味道能不一样嘛,我就是尝着好吃,这才带你来的。”

“老梁,够朋友!老板娘啊,再来一碗!”

赵溪音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搭话, 就听见李国相的喊声。

赵氏在角落的桌子那里收拾碗筷,还没看到赵溪音,远远应了声:“诶,来了。”

赵溪音快步走过到柜台, 卸下包袱, 挽起衣袖:“我来。”

她收了李国相的碗, 盛了新的烫菜来,双手把碗搁在客人面前, 轻声道:“您慢用。”

李国相乍一瞧见上菜的换了个年轻姑娘,又十分眼熟,不太确定地看向梁将军:“老梁,这是……”

其实不难认,上午在太液阁刚见过面。

梁将军笑道:“是那个赵御厨。”

赵溪音对两位重臣印象颇深,这可是文臣武将之首,筵席上坐最前方,想没印象都难。

她曲膝一福,低声说:“两位大人好。”

两人又是“老李头儿”,又是“老梁”地叫,显然不希望别旁人知晓身份,她便小声问了好,并没升涨。

李国相道:“果然是你家的铺子,我就说这味道如此熟悉。”

赵溪音笑道:“您好灵的舌头,吃过一次就记牢了。”

“能记不住吗?念叨好多日,现在城南有了麻辣烫铺子,我俩可是得空就来呢。”梁将军打趣好友,“只是他这胃不行,吃不得太辣,偏偏又加了不少辣油……”

赵溪音瞧出来这两位大人健谈了,笑着叮嘱道:“铺子里的辣油太辣,您还是少食些吧,若实在想吃,我去给您拿一种只香不辣的辣子油。”

李国相刚想摆手说没事,胃部突然抽疼了一下,他赶忙摁住肚子,撑不住疼“哎呦”一声。

赵溪音脸色一变:“这是,辣着胃了?快喝口水。”

梁将军也慌了,手忙脚乱地倒水,口中还不忘数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50-60(第4/26页)

“你这胃是老毛病了,还使劲吃辣油,也怪我,非带你来吃麻辣烫做什么?”

李国相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不碍事,典型记吃不记疼,谁知今日这病突然又犯了。

灌下一碗凉茶,胃还是抽抽得疼,李国相的脸都煞白了:“赶紧送我回府,府上有大夫,专门给我治胃病的。”

梁将军忍不住道:“好家伙,你这是带着大夫上战场啊,失敬失敬。”

李国相忍着疼:“一般一般。”

赵溪音不料这个时候两位还有心思打嘴跑,也是无奈摇头,现在疼成这样不能随意挪动,得先缓解一下,于是高声喊道:“阿娘,拿碗牛乳!”

赵氏也注意到这边的骚乱,听到赵溪音的声音,连忙拿瓢去舀牛乳。

麻辣烫的汤底中就有一种食材是牛乳,所以铺子里都备着大半桶牛乳。

赵氏端来一碗,赵溪音让李国相慢慢饮下。

李国相这幅模样显然是辣着胃了,牛乳有很好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饮下去些起码胃黏膜不会被烧坏,至于后续,还得请大夫细细诊脉才放心。

赵氏自从开食铺,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放心地问:“这位长者怎么样了?要不要紧?隔壁有药铺,要不要去看看?”

李国相今年五十多了,华发都生了好些,平日人都称他为李大人,乍一被叫“长者”,还真有些不适应。

但人家如此关怀,他这心里微暖,吃力地摆摆手:“不用了,送我回去吧。”

梁将军两人走着来的,没有车马随行,亦没有仆人随侍,现在这般境况,让李国相再走回去是不可能了。

赵溪音灵机一动:“阿娘,隔壁济世堂不是有个运药材的马车,你去借一借,得赶紧把人送回去医治。”

赵氏“诶”了声,急忙去了隔壁借车。

邻居两家铺子相处得很是不错,济世堂老板很爽快就把马车借了出来,还关切地问需不需要人手帮忙,赵氏婉言谢绝了。

梁将军神力无比,把李国相扛到马车上,情急之下又请赵溪音相随照料,而后自己坐上车夫的位置,挥鞭往城北相府而去。

一炷香的功夫,马车停在相府门前。

梁将军跳下马车:“到了。”

相比于永兴街的热闹,这里的街道冷清许多,几乎不见人影,只有高墙大院笼罩下的肃穆,这里是国相府,京城官员中最大的府邸,连梁将军的宅子都比不了。

赵溪音掀开轿帘,见府门前有门童,忙喊道:“来人,快扶你家国相进去。”

几人慌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架着李国相进了府门。

李国相还不忘回头道:赵御厨,你随老夫进来。”

赵溪音本以为把人送到地方,就能回家了,现在老国相又让自己进去,她下意识看向梁将军。

梁将军笑道:“他只是要报答你的护送之恩。”

赵溪音本想婉拒,可李国相正是虚弱病痛时,与其在此推诿不休,不如客随主便,赶紧让李国相得到医治,于是抬脚,跟了进去。

国相府里很大,装潢呈严肃规整的风格,处处可见价值不菲的低调物件,但赵溪音见惯了皇宫的奢华,相比之下国相府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随一众人到了正厅,李国相被安置在软榻上,旋即一个中年男子步履匆忙赶来,无奈地训斥道:“父亲,你定是又去永兴街吃吃食了,才会还得自己发病,说你多少次,总是不停!”

有下人说:“老爷,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快传大夫给老太爷瞧病吧。”

“对对对。”那男子嘴上数落着李国相,手上却没停,端茶倒水,铺床拿枕,“快去叫沈大夫来。”

赵溪音在司膳司时,听徐棠说闲话说起过当朝国相,说那位李国相虽然身居高位,可膝下单薄,嫡出的儿子只有一个,嫡亲的孙辈儿也只得了一个嫡孙子,剩下便都是庶出的孙儿,连个嫡亲的孙女都没有。

本朝人向来重男轻女,按说有嫡出的儿子和孙子也勉强知足了,偏偏李国相是个重女轻男的,一心想要个玉雪可爱的丫头。

嫡亲的女儿是没有生出来,只得了个庶出的女儿,偏这位庶出的女儿看上了新科进士,随那进士一同外放至扬州,算是远嫁了。

沈大夫步履匆匆赶来,一番望闻问切后,感慨道:“亏得大人先饮下些许牛乳,否则难治啊,切记往后再不能吃半点辛辣。”

李国相到现在才隐隐生出些后怕,只怪自己贪恋口腹之欲,又耐不住那辣子的香味,真是……半点定力都无啊!

他看向一旁乖巧坐等的赵溪音,眼中满是感激,这小丫头,原本以为只是做饭好吃,没想到办事如此果断利落,那牛乳、马车,都是她在情急之下安排的。

沈大夫殷切交代道:“等晚些,大人可用些清粥暖胃,您这胃虚弱着呢,往后饮食一定要注意,以五谷温养为佳。”

李国相连连点头,等大夫去旁边开药,他便唤来赵溪音:“赵丫头啊,今日多亏你。”

赵溪音略感抱歉:“到底是在我家铺子中吃坏的,我本就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李国相病痛缓解不少,笑容很有劳者独有的慈祥:“本想送你些金银玉器作为报答,可那些东西都太过俗气,这样,今日的恩情老夫记下了,来日你有需求,尽管来国相府寻我。”

赵溪音哭笑不得,李国相还是不够了解她,她在宫中可是出了名的爱财,不过也不惋惜,国相势力滔天,有这份恩情在,起码能护着她与阿娘在京中的平安。

权势,有时候比金钱好使。

“国相客气了。”她道,“听闻刚才大夫说让您多食五谷温养,我正好明日休沐,您若信得过我,我来给您做道养生的美食,您若吃着好,我就把食方写下来,往后让相府的厨子做来吃。”

李国相并没有因为赵溪音是司膳司的厨娘而低看一等,相反,能在尚膳监的压制下杀出来,给万寿夜宴奉膳,给端午佳节做御粽,本身就是不俗的实力,若再轻视,那就是自己没眼光了。

他的笑容更甚:“有赵御厨亲手做膳食,是老夫的荣幸。”

这老国相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说话也让人舒服,赵溪音对这样的长辈有天然滤镜,就像自己去世的外祖父一样亲切,笑道:“说什么赵御厨,我明日是肆厨小赵,客官可随意吩咐。”

李国相撑不住大笑,笑得好不容易缓解的胃都抽了下,又捂着肚子,脸上笑开了花。

翌日,李国相一家聚在正厅用早膳。

一桌子的阳刚正气的儿、孙,硬是没一个水灵灵的姑娘,看得李国相直叹气。

亲儿子知道他心里烦什么,劝慰道:“凉依今日不就出宫回来了,顶多午时,您就能见着您水灵灵的外孙女了。”

李国相哼了一声:“凉依这丫头,被她娘培养出个小子性格,又冷又硬,哪里像个女孩子。”

凉依是他孙辈中唯一的女孩,这两年他上了年纪,越发想要个漂亮可爱的孙女,哪怕是庶的也行啊,可他老李家儿媳的肚子跟商量好的似的,只生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50-60(第5/26页)

,不生女,越生他这心越凉。

李老爷子想到远嫁扬州的那庶女儿,只有她生的是个闺女,于是乎,老爷子好说歹说,总算说服凉依来京城居住。

谁知见了面才知道,凉依这性子啊,比小子还硬。

性子硬就硬吧,模样倒是个水灵灵的大姑娘,李国相照旧把她捧在手心,要什么给什么,要去宫里当御厨……也给当,就是要说好,得时常出宫,回府看望外爷爷。

“怎么就不能像昨日那赵丫头一样,又机灵又可爱。”李国相喝着粥,嘟嘟囔囔道。

桌上摆着皇上赏下来的五彩粽子,李国相的胃吃不了,都让一群嘴馋的孙儿给瓜分了。

那粽子做的实在好吃得紧,堂堂相府孙儿,吃得丝毫不顾及形象。

看得李国相直摇头,把粥碗往桌上一撂,转身往院中走去。

廊下有架太师椅,他就在上面坐着,边摇蒲扇,边等赵溪音来,那小丫头好啊,又乖又有趣,还能做好吃的膳食……

直到快中午,赵溪音总算来了。

她今日穿着一身青绿,数着两把双髻,发带随风舞动,嫩得跟把小青葱似的,阳光下笑得灿烂:“客官,我来啦!”

李国相的笑容止都止不住:“等你一上午了,快过来。”

赵溪音走过去,在事先准备好的马甲上坐下,一老一少在紫藤花架下,相谈甚欢。

“他们有什么共同话题,能聊这么欢快?”花架后面,偷看的李家嫡孙子忍不住犯嘀咕,他这爷爷平时无趣得很,很少搭理他们,却能和一个刚认识一日的小丫头打开话匣子。

“不就一个女御厨吗?值当请回家做饭?”李家少爷百思不得其解。

随从也帮腔:“就是,又不是尚膳司和光禄寺的,只是小小司膳司的御厨罢了。”

李国相虽然五十多了,可耳聪目明,把这背后的抱怨听得一清二楚,转头就道:“你早上吃得停不下来的五彩粽,就是赵御厨做的。”

那少爷忙捂住嘴:“糟糕,让老爷子听见了,快跑!”

“没事。”赵溪音起身,“快午时了,借客官家厨房一用。”

李国相笑道:“来人,带小丫头去厨房。”

赵溪音准备做竹筒饭,她自带来的小篮子里有新买的竹筒,碗口粗、一掌长。

和她所料相同,相府厨房的食材不说应有尽有,也是琳琅满目,起码她要用的胡萝卜、玉米、豌豆、香菇、腊肠和腊肉都有。

胡萝卜、腊肉和腊肠切丁,玉米切粒,香菇泡发后也切丁,再就是香米和黄米也在清水中泡着备用。

起锅烧油,把腊肉和腊肠煸炒出香味,腊肉和腊肠中本身就有猪肉,经过翻炒,油香浸出,等素菜丁下锅时,油香就能裹满所有食材。

厨房中飘散出香味,相府下人伸长了鼻子去闻,今日这是做什么好东西了,这般香。

泡水的香米黄米也下锅翻炒,等各色食材翻炒均匀切断生,便把饭盛进洗净的竹筒中,粽叶封口,上笼屉大火蒸。

窗外虫鸟啁啾,树荫萌动。

笼屉出冒出的蒸汽逐渐散发出竹筒和米饭的清香,竹筒饭蒸好了。

赵溪音衬着笼布,把竹筒饭从锅中取出时,听见院中似乎有说话声,细听是李国相和一名女子的声音。

“我一早就说了,今日回来看望外祖,亲手做饭,你怎的还从外面请肆厨来做?”

“哎呀,你有所不知,这丫头昨日救了我的命,做饭也是一流。”

“我就不信,这京中还有人做饭比我好吃!”

“诶诶诶你要做什么?人家远来是客,你可千万别失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盲盒抽奖日常[年代] 时光如夏[先婚后爱] 我这该死的魅力 [简爱]穿成简的仙女教母gl 龙傲天的未婚妻选择退婚后 炮灰在七零娇养虐文女主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帝国往事录 耳后蓝 所以和讨厌的爱豆炒c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