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20-230(第1/16页)
第221章
佟国纲喝了一口茶, 他已经两日未能回正房,福晋见了他就忍不住生怒。
叹了一声女人难缠,他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老爷, 找到了,找到大爷了!”
“什么?”佟国纲猛地站起来,“真找到了?人在哪里?”
上上回说在通州发现了, 结果只找到了被当掉的衣物,上回又在昌平发现了他随身携带的玉佩!
最后全都一场空!
来人喘着粗气道:“这回是真找到了,南城司抓了一批犯事的地痞, 从他们口中得出了线索, 近期京城多了一批人,专门拐卖外地来的单身人士, 有人说大爷失踪的那地方就是这群人常徘徊的地界!”
佟国纲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胡扯, 宸贵妃总不能为了管教他儿子下手把人给拐卖了吧?
不可能吧?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皇帝心头, 皇帝拿着南城司的奏折。
要说跟京城三教九流打交道最多的衙门, 无疑就是五城兵马司, 就如同后世小偷小摸常出入警察局是一个道理。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想打听一个人的下落就不能错过底层人士。
京城周边最擅长追查的要犯的好手都被调入京, 抽丝剥茧后一伙人自然而然出现在他们眼里。
皇帝放下奏折冷笑一声, “为了抢夺家产, 继室指示人将原配之子卖到矿上;为霸占田地, 将兄弟遗孤骗去卖了, 京城脚下,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正是青天白日下这种事情多了,才人一伙人发现了财路,这些人贩子已经不乐意出钱买人,做起了将外地人拐卖到矿上的无本买卖。
根据南城兵马司查到了线索, 鄂伦岱消失的当天,有一伙人疑似绑走了一名男人,身形跟鄂伦岱都极相符。
皇帝起身离开椅子在桌边徘徊,片刻后吩咐低着头的梁九功。
“去将佟、算了,先去请宸贵妃过来一趟。”
宝音难得没有工作,教科书已经定下了总纲大纲吩咐下去编撰了,她现在看到写满字的纸就头疼,不打算为难自己,准备休假一日。
一早起来,闲着去看了暖房里的草莓苗,这两年精心养着,好歹种子多了一些,没被她祸祸干净。
看了草莓苗,她又惦记起畅春园种的菜,一转眼都两个月了也能吃了,不知道活了多少。
从园子回京,事情不断,差点把这事都给忘了。
这样一想,她喊来人去问。
没多久就有太监回来回话,“主子,畅春园的菜没主子吩咐,没人敢动,还在地里长着呢,前儿个守园子的太监来传话,询问园子的菜如何处理?主子身边的姐姐说主子忙,等闲了再传话。”
宝音隐约想起是有这么一件事,只是当时她忙着另一件事,转眼就忘了。
“正当吃的青菜摘了送进宫,分一半进御膳房。”
丰泽园也有种菜的暖房,不过就那点地,都紧着皇帝、太子用,偶尔皇帝会赏赐后宫高位嫔妃和皇子们,分到每人桌上也就一、两盘子青菜。
宫外虽然有卖,可价格都高,若是放开了买,开销就大了,皇帝是个节俭的这钱肯定是不会出,各宫想吃点份例之外的就自己出钱买。
宝音的吃穿都不走宫里,从延祺宫就开始了。
她不缺宫里那点,有独属于自己的小厨房,连采买都不走内务府账。
这段时间皇帝没少往她这送青菜,眼看丰泽园已经长成的菜赶不上宫里消耗的,她想起园子里的那批菜。
正好将她之前吃的那些补回去。
看完了草莓苗,她在慈宁宫花园溜达起来,这边人来得少,不像御花园那边整日有人来往。
欣赏了一盆双色菊花,就有人悄悄走了过来。
“主子,梁谙达派人来寻主子,说皇上召见您。”
宝音扫了一眼鲜艳的春水碧波,心情很好道:“送一盆到养心殿,小心点,别冻着。”
***
乾清宫。
宝音下了步舆,怀里抱着一盆双色菊花,菊花连同花盆被玻璃罩起来,盆底安置了两个暖手炉。
她这盆菊花被养得好,透过玻璃能看到菊花的生机。
一株枝上绽放着两朵花,还有三两个含苞待放。
这菊花颜色也不同寻常,一半粉红一半粉黄,并不是颜色交错,而是各占一半。
这般抱着花下了轿子,往南书房走的一路上都有人将目光投进来。
美人抱着花进来,像是给南书房增添了一抹春色。
宝音将花放在桌上,取下了玻璃罩将花盆从暖手炉上搬下来,轻触盆底,只微微发热,并没有烫手的地步。
不必担心根系被烫死,她松了一口气,目光透向正看向她的皇帝。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看?]
皇帝走了过来,揽住她的肩,站在桌边欣赏,“今年的鸳鸯菊培养得不错,往年偏黄,今年更胜似白。”
那黄色部位偏淡,更像是白色,粉的可爱,白的也纯洁,跟往年相比确实出众。
宝音笑笑,“从慈宁宫花园搬来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位长辈离宫后,慈宁宫的花也无人欣赏。”
“侍弄花的太监该赏,往年菊花花期可没现在这么长。”
冬日里常见的花只有一种——梅花,也不是没有其他花能活到新年,只是需要耗费很大人力财力。
也就玻璃价格降下来,一些人家才施舍建造玻璃暖房,暖房延长花期的多起来,京城的冬日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多了些不同色彩可观赏。
“听说腊月京城有一场花会,借用了某间寺庙,到时会挑选会场最好的花,赋予花中之王的称号,你说我将这盆送去会取胜吗?”
皇帝握住了她触碰花瓣的手,“宫里多的是养花高手,你要参与岂不是胜之不武?”
说着放开她往御案走去,“南城兵马司来报,说京城内有一伙常拐卖外地人将之卖去挖矿的人,有人说这伙人曾经卖了一个与鄂伦岱相似的人进了某处煤窑。
宝音矢口否认。
“你将鄂伦岱交于我管教,我已经安排了老师将其藏在一个隐秘场所教育,怎么可能将他卖到煤窑去?”
[说出去这不就是跟佟家结仇吗?我那么傻吗?]
她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不地道,真要暴露出来,她这名声就没了,说什么也不能承认。
她皱着眉狡辩道:“怕被外人打扰,我安排后也没有过问,他现在被藏在哪,我也不清楚。”
说完又有几分心虚,“难道说我的人没有接到鄂伦岱,反而让别人先得了手?”
皇帝慢步走回来,在她身边站定,伸手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别再辣手摧花了。”
宝音定眼一瞧,不知何时她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20-230(第2/16页)
住了花瓣,半朵花已经凄惨碾碎了一半。
花瓣落在桌面全是她的“罪证”。
她讪讪一笑,直接将剩下的半朵揪下来。
空落落的枝头非常难看,可总比残花留在枝头好。
皇帝掰开她的手,接过了那半朵菊花。
只剩下一半偏白、几片粉红花瓣。
皇帝放在鼻下嗅了嗅。
“你慌什么?”
宝音拍了拍手,理直气壮反问,“谁慌了?”
“没慌这花是怎么一回事?”
他将那半个花瓣放她手心,“步兵已经将西山的煤窑都包围起来,只要鄂伦岱在那里,总能找出来。”
“你该想想人回来,你该怎么教,我可是把人教给了你,你总得还给我一个成才的人回来。”
宝音意外,他都知道怎么还敢把人交给她?
难道真拿鄂伦岱没办法了,只能交给她放手一搏了?
两人的机锋暂停,外面是费扬古求见。
费扬古带来了一个不利消息。
“奴才等迟了一步,西山煤窑中凡是身份不明都被隔离起来,有被卖入此地被迫签下卖身契的,但奴才并未找到鄂伦岱。”
说到这里他又禀报了一个消息,“其中一个戒备森严的煤窑,有矿工告密,说昨日深夜有人逃跑,有被抓回来也有顺利逃跑的人,目前逃跑的人里有疑似鄂伦岱的青年。”
皇帝觉得可笑,满人跟民人区别还是很大,天子脚下竟然有人敢对满人出手,这不就是老虎嘴里拔牙——找死!
“西山、西山的煤窑归宛平县管,煤窑出了这么多差错,宛平县是怎么管的,那么多人聚众都不查明身份吗?竟然任由这么一个地方出现在京城地界?”
“京城发生这种事,旗人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还留在京城干什么?还不如滚回老家去!”
皇帝语言如刀,此刻格外刻薄。
宝音眼皮一跳,破案了,老四可真像他老子。
皇帝如刀的眼神射向她,她心虚地端起的茶碗遮住了嘴。
遭受无妄之灾的费扬古掀开裙摆单膝下跪。
“奴才辜负皇恩,奴才请求皇上解除奴才的官职,奴才入冬大病一场,还是求得神药才挽回一条性命,自那以后就有些力不从心,请皇上另择贤良担负重任。”
皇帝脸上出现了恼怒,“费扬古,你大胆!”
[啧啧,这个当头辞职不干,让皇上上哪去找合适人选?]
她看向费扬古若有所思。
[话说这位还是小四的岳父,只是死得早,乌拉那拉家也没有什么出众人才,正是妻族无可用之人,才认了隆科多这便宜舅舅。]
[哪像老八,娶的是安亲王的外孙女,得到了安亲王为首不少宗室支持,连佟家都两边下注。]
她看向皇帝,[费扬古这时候撂担子恐怕真是身体原因,找太医帮他看看。]
皇帝心里恼怒费扬古不识相,这时候请退,不正是在向他表达不满吗?
其他时间倒是无妨,又不是找不到人接手,可偏偏在这个时间点,明年他要御驾亲征,如何放心将九门提督这个重要位置交给别人?
听完了她的心音,他心中的怒火散去一些,可面色还是不好。
“宣太医!”
第222章
面对周边人的敌意, 鄂伦岱唯一念头就是离开,他可是国舅佟国纲的嫡长子,怎会愿意跟反贼在一起?
然而身边的人盯他钉得紧, 做什么都有人盯着他,这种情况下想要跑路起码也得先填饱肚子。
可惜鄂伦岱并不知晓,前脚他逃出了煤窑, 后脚那里就被官府给围了起来。
又累又饿还困的情况下,他勉强坐在火边眯了会儿,等待体力恢复。
他到底年轻, 在家吃得好, 虽然被饿了几天,但底子在那, 远胜过周边被蹉跎时日的其他人。
快到凌晨时他被冻醒, 见其他人都在打瞌睡, 他起身扶着洞壁慢慢往外走。
突然一只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他吓了一跳, 一回头发现是邓铮。
邓铮打了个哈欠,“去解手?一起去。”
鄂伦岱忙不迭点头, 让开位置让邓铮先出去。
等走了一段, 摸黑往外走时, 鄂伦岱心生恶念, 这时候只要一伸手按住邓铮的头往壁上一撞……
他手刚伸出, 邓铮就开口了,“等会出去就顺着修好的道路往南走,回家后别闹了好好过日子,人一辈子就几十年,没必要跟人较劲。”
鄂伦岱手跟被烫了似的收回来, 他嗓子发干,“你愿意放我走?”
邓铮语气怪异,“我又没绑你,你想走就走呗,哦,别管老李他们态度,他们就是一群理想主义人,想要创建一个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的大同社会,摆明了这种社会不可能存在。”
“你也知道漆黑的煤窑待久了人会发疯,不念着点什么是撑不下去。”
说着他叹了口气,“这种话也只是骗自己罢了,世上哪有那么好。”
两人已经走出了洞口,此时天际已经微微发亮,显然快到日出了。
“走吧,走吧,赶紧走!”邓铮催促道。
鄂伦岱走了两步,回头见他站在原地皱了一下眉,大步离开了。
没一会儿人就消失了。
邓铮这才大出一口气,手忍不住摸了一下脖子,“这差事可真不好办,分明就是个活杀神。”
……
当天中午,鄂伦岱换上了一身衣服,饮了一碗粥不顾觉罗氏的劝阻,硬是骑着马领着人气势汹汹往煤窑厂跑去。
啪!
一鞭子甩在煤窑主人脸上,原本凶狠嘴脸的煤窑主人捂着眼睛在地上翻滚哀嚎。
鄂伦岱提着鞭子一顿抽,骂骂咧咧问道:“让爷给你做奴才,爷送你去见阎王还差不多!”
“敢将爷关起来,饿了也整整三天,爷看你是活腻了!”
见人都快被打得不成样子了,一旁有人走过来小心翼翼道:“佟爷,可不能把人打死了,人是要交给衙门的!”
鄂伦岱眼神凶狠瞪过来,将那人给吓了一跳,“绑走我的那些人抓到了吗?可有查出幕后是谁指派?”
那人忙道:“已经拿画像抓了,不如佟爷您先回京,或许刚好能赶上!”
鄂伦岱出了一口气,再看看这煤窑,眼下跟之前心情不一样了,被抓进来的时候他看这里守卫森严,那外围的墙都垒得很高。
现在自由了,再看跪地绑起来的打手,不过是土鸡瓦狗一堆,还有那墙也不过是粗糙的石墙罢了,什么水泥涂抹墙壁光滑不过是夜里想象,墙壁光滑只因涂了黄泥。
又有穿官服的人快步走过来,看到奄奄一息的犯人,忍住了怒气冲他拱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20-230(第3/16页)
道:“佟大人,犯人已经捉拿归案,该审核应当遵照朝廷律例,怎能使用私刑?”
鄂伦岱白了他一眼,“怎么吃亏的不是你?这狗东西差点没害死爷,要了他的命也是应得的,哪怕告到皇上面前我也有理!”
来人神色冷酷道:“下官定然会向皇上澄清此事,此人犯法,该交给兵马司处置,人下官就带走了!”
“慢着!”
鄂伦岱提着鞭子阻拦,“我还没出够气,没我允许谁都不能带走!”
他身边属于佟家的侍卫站出来阻拦。
正对峙着,就见一匹马飞快跑过来,马上的人很明显是佟府的,一下马就冲鄂伦岱喊道:“大爷,皇上召见您进宫,老爷派奴才来找您!”
鄂伦岱冷哼一声,“人交给你们五城兵马司了,给爷好好审问,爷倒是想要看看是哪个人敢胆大包天对付爷!”
说着上了马领着一众侍卫离开。
***
南书房内,一盆菊花放在花几上,为严肃的南书房增添了一丝春天气息。
皇帝得知鄂伦岱自己跑回来,立刻派人将其喊进宫。
他也很好奇鄂伦岱被藏在了什么地方,结果前去佟府的太监回来回话,说人领着一帮子人怒气冲冲出城去了。
一问去的方向,皇帝不知道该什么表情。
沉默无语片刻后,他开口,“将宸贵妃请来。”
想到鄂伦岱和大舅舅要进宫谢恩,便将地点选在了乾清宫的侧殿。
宝音见门半掩着,先挥退了身边跟随的人,才推门走进去。
里面皇帝正背着手看墙壁上的江山社稷图。
听见推门声,他回过头来,脸上满是无奈。
“你把鄂伦岱弄进来煤窑去,你让跟大舅舅怎么交代?”
此事宝音是不肯认的。
[也是巧了,宫外传信说是没见到鄂伦岱,本来以为是错过了,没想到人丢了。]
“这事跟我无关,我的人也帮忙找了。”
皇帝是半个字不信,虽然没有查到她的人,但肯定是她做了手脚。
“别添乱,大舅舅都不会信。”
前脚说人失踪不要问她,后脚人就真失踪了,再说跟她没关系,谁会信?
宝音走上前摊手道:“只是让人传话,继母对付原配长子,人卖了保证没人查,自然会有人心动。”
皇帝听这话十分耳熟,不正是下面折子上奏的事吗?
“这种事很多?”
他问的是民间将人卖到矿上的行为。
“只要不废除贱籍,这种事就不可能避免。”
说着看他。
[你儿子未来可是废除了奴籍,你总不至于连你儿子都比不过吧?]
他沉吟一声,“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案子施恩。”
废除奴籍很简单就是一道圣旨的事,可朝廷制度律法要是没跟上,也只是一纸空文。
没了奴隶还有契子契女,总有钻空档的机会。
宝音没有多言,坐下后道:“鄂伦岱这样的天之骄子连亲爹都不服管,我有什么本事管他?”
“我的打算是先让他栽个跟头,等会儿以他本领不足为由送去军营训练一番。”
皇帝摇头,“不行,军营都是兵油子,鄂伦岱进去怕是学不到好,反而习得一身恶习。”
“你不说我都忘了,现在的兵跟未来那不一样,不如你挑选一百人出来,按照我写的训练方式作战,离阅兵还有二十多天,我保证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士兵队伍!”
“一百人能起什么用处?”
虽然不认为一百人在十万大军中起到什么作用,他还是同意了。
“挑选秉性敦厚,性格良善的良家子弟来陪鄂伦岱,不能让他变好,起码也不会变坏。”
宝音握紧的拳头松了些,[你说得对,孟母三迁,周边人的性格对于鄂伦岱很重要。]
说完冲他伸手。
“回头我安排人去挑人,你给我个手令或者牌子?”
牌子没有,皇帝含笑写了手令。
两人正说笑着,外面通传佟国纲带着鄂伦岱入宫谢恩。
“快请进来。”
佟国纲进来先开口谢恩,虽然人不是皇帝找回来的,可皇帝出人出力,为了找人九门将京城都戒严了,如今人回来自然要进宫谢恩。
鄂伦岱脸上满是不屑,似乎对于佟国纲的趋炎附势很是不满。
他这狗脾气皇帝和佟国纲都习惯了自然是视而不见。
鄂伦岱目光扫到宝音身上,见她好端端坐在屋内,便恶狠狠瞪了她一眼,仿佛在问这个女人凭什么坐在这里。
佟国纲头疼的推了儿子一下,“皇上问你话呢,你是怎么失踪的?”
鄂伦岱收回眼神,想起了自己中的暗算便将昏迷前的事说了。
一听是当街被人迷晕带走,皇帝不由震怒,“京城内竟然还有如此胆大包天的狂徒?”
宝音挑眉,语言里带着挑衅,她做作的举起袖子遮住嘴,“京城出现这种恶徒应该多派人巡逻,臣妾听闻佟侍卫武力了得,怎么会被区区小贼绑走,若是一介妇人和孩童还说得过去……”
她上下打量了鄂伦岱一眼,眼神里带着一样的不屑,“佟侍卫看着不像是个柔弱的,怎么中看不中用呢!”
“你这……”
脏话还未说出口,佟国纲伸手给了长子一下。
“你个孽子,在皇上面前也敢放肆?”
皇帝忙说和,“舅舅都是一家人,何至于动手?”
鄂伦岱一听皇帝明显是站在这个可恶女人一边,气咻咻地硬着脖子不肯说话。
皇帝沉吟一声,“不过贵妃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鄂伦岱身为朕身边的御前侍卫,平时训练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一长可不就懈怠了练功。”
“这腿脚功夫一日不练就得退步,正巧军中正忙着对抗赛,我见八旗军营和绿营都摩拳擦掌等待拿下比赛,这些日子训练也很艰苦,不如让鄂伦岱跟着去练一段时日,就是不知他可吃得了这苦?”
这不就是培养长子吗?
佟国纲可以想极了重现祖辈荣耀,哪里会不同意。
他激动道:“这算什么吃苦,人就交给皇上!”
第223章
鄂伦岱心中窜出一股火气, 又是这样,是不是在他眼里他这个儿子一直跟废物一样上不了台面?
“皇上,奴才不去!”鄂伦岱张口拒绝。
皇帝脸上的笑容失踪。
佟国纲面沉如水, 看鄂伦岱眼神就跟看傻子一般。
宝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哇,有底气就是不一样,说拒绝就拒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20-230(第4/16页)
旁人谁这么有底气?
门外有太监伸头探脑, 梁九功瞅见,快步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进来回话,“皇上, 皇贵妃的布舆停在了门口, 人正往这边走呢。”
皇帝见父子俩正僵持着,微笑了一下道:“去请皇贵妃过来。”
没一会儿佟佳氏快步走了进来, 都没顾上跟皇帝行礼, 一进门目光就放在了鄂伦岱身上。
“大哥哥你可算是回来了, 往后出门得多带着人手, 这贼子也太胆大包天了!”
鄂伦岱面对皇贵妃时神态明显不一样了, 如果是之前他像是炸开刺的刺猬,这会儿就像是回到了安心的环境, 全身的刺都收了回去。
宝音心里纳闷。
[怎么这鄂伦岱对皇贵妃这般信任?]
皇帝这时候开口, “表妹来得正好, 你帮着劝一劝。”
说着将鄂伦岱去军营练一练的事说了。
佟佳氏一听, 眉头皱起了褶子, 略带不满道:“这军中都是粗鄙汉子,动起手来没个轻重,大哥哥是御前侍卫,何必去军中受苦,宫里不是有传授武功的师傅吗?”
鄂伦岱挑眉, 脸上挂着吊儿郎当的微笑,“就是,就是。”
佟国纲冷声道:“宫里?他在宫里当值都几年了,不是旷值就是带着狐朋狗友吃吃喝喝,别说皇上这里被告过几回状,老夫这里也没消停过,这回定然要让他去军中训练一番,洗去那一身不良习惯!”
听到这里皇贵妃有点理亏,当年这对父子闹得不成样子,是她求到皇上面前给鄂伦岱赐了一等侍卫的身份。
人在御前当值,本来以为能干出一番事业,谁能想到鄂伦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前她病着根本管不了,现在再阻碍大哥哥进步,怕是该惹大伯生怒了。
她冲鄂伦岱投了一个自求多福的神情,然后才将目光放在一旁没出声的宝音身上。
“没想到宸贵妃妹妹也在这里。”
“臣妾给皇上请安。”佟佳氏补上了先前没顾上的礼。
宝音微笑冲着佟佳氏行了礼。
“也是凑巧了,内务府多支出了一笔账目,我过来问问,就听说佟侍卫回来了,留下来凑个热闹。”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皇帝突然打断两人对话,语气带着果决道:“鄂伦岱回去休息三日,三日后朕会派人送他去军中。”
说完看了皇贵妃一眼。
“表妹若是有话跟鄂伦岱交代,暂且留下吧。”
“朕跟大舅舅有事要商量。”说着领着人出去,将这对势如水火的父子分隔开。
宝音也跟着走出去,将空让给了这对堂兄妹。
目送三人离开。
鄂伦岱眉头凝了起来,万分不解道:“妹子你就任由这女人这么嚣张?”
佟佳氏咬着嘴唇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宫里宫外都在传我跟表哥血缘太近生不出孩子,况且这宫里早是叶赫那拉氏的天下!”
“有我们佟家在,叶赫那拉氏算什么东西?朝中唯一得用的明珠都被皇上换了下去,你何必怕她?”
佟佳氏只是摇头,自己这堂哥只看表面,根本不知道宸贵妃的厉害之处。
***
南书房内。
跟在皇帝身后的佟国纲见宸贵妃也跟了进来,就知道接下来的事跟这位贵妃有关。
皇帝请佟国纲坐下。
“鄂伦岱年轻气盛,身份又贵重,突然栽了跟头,心里定然气得很,这几日大舅舅莫要跟他吵。”
说到这里提了一下军营大比一事。
“贵妃提议让鄂伦岱进入军中训练一番,朕怕军中的兵油子带坏了鄂伦岱,准备从各营挑选一百名勇士,让鄂伦岱隐去性命从小兵做起,跟这一百名勇士一起训练。”
“训练途中可能会吃一番苦头,也不能出军营,不知大舅舅可有什么异议?”
佟国纲感动道:“皇上提议很好,正所谓不吃苦岂能成才,奴才只有一个要求,往死里训……”
三日后,宫里派了人来接鄂伦岱。
东府内,觉罗氏很不舍地送儿子出门。
得知儿子失踪这段时间吃了不少苦,觉罗氏连吩咐厨房给儿子大补特补,补到鄂伦岱看到补药就想吐。
这会儿听到来接他的人来了,是巴不得跟着走。
“额涅您快回屋吧,儿子就是去应付几日,很快就会回来。”
觉罗氏叮嘱着道:“补药不能断,我让从武给你带上了,这药断了效果就不好了。”
鄂伦岱忙点头,骑上马就要走。
而他身后三辆马车都是觉罗氏为他准备的行礼。
宫中来人是一位面生的太监,看着就很和气,一来就介绍自己先前在武英殿当值,近日才调派到乾清宫。
太监姓李,四十多岁的样子。
面对这几大车行李笑呵呵地并未阻止。
队伍启程后往北边出了城。
出城后只往西面走,越走路越眼熟,越走鄂伦岱脸色越难看,这分明就是往西山煤矿去的路。
他骑着马,抓着缰绳掉头走到后面马车边质问王太监。
“此行去哪里?”
王太监见他脸色难看,忙道:“在西山,门头沟那一块,这次训练是在山里。”
他拉停了马,“不去!爷不去那里!”
王太监心里感叹,主子预判可真准,他不急不慢道:“皇上说了,栽一个跟头不可怕,得学会长长经验,这次训练就针对山里,佟侍卫要是撑过去,往后没有山能拦住您。”
这话说进了鄂伦岱心里,他还在耿耿于怀自己被几个地痞给弄翻了卖进矿山,这事对于他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他没有那么抗拒进入军营,也有想要变强的意思。
到了门头沟,放眼就是一大片冰面,这是连续几年开挖的水库,水库边缘立着一个大水车,此刻水车跟冰面冻在了一块。
水车边上还有个极高的水塔,也不知是什么作用。
水库两边都有修建好的山路,山路是用碎石做地基上面铺了两寸高的水泥。
平整的路面已经成了山民最常走的路。
到了这里就有人在路口守着了,王太监从马车上下来,笑着对鄂伦岱道:“佟侍卫,里面咱家不能进了,就送您到这了。”
说着回头看了一眼行李,解释道:“这次家训的都是各军的好手,大家都是隐姓埋名不能暴露身份,里面山路不好走,每日要在山中疾行百里路,这行李没法带进去,咱家这边会帮您将您的仆人和行李都安置好。”
鄂伦岱一听行李不能带,意识到这次皇帝是来真的了。
……
时间回到三日前,宝音将建国初期的民兵训练事项抄录了一些出来,又加上了大学时期的军训事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20-230(第5/16页)
。
皇帝拿到手后,随手翻了翻,决定先按照册子训练再说。
“你觉得挑选谁最合适?”
宝音本来已经有了人选,被皇帝给否决了,“用就用最好的。”
在这里碰了钉子,差点被把她气笑了。
最后她赌气道:“那就让曹寅去。”
“曹寅不行,压不住鄂伦岱。”
宝音奇了,“那你准备让谁接手?”
[要是不听我的,自己乱来,这输了算谁的?]
他沉吟一声,介绍了一个人选,“罗淇如何?”
[这是谁?]
她也不是对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熟悉。
皇帝耐心为她介绍。
“罗淇是十八年武状元,担任一等侍卫,操练习武都很下苦功,为人小心谨慎,我本打算让他做阿哥们的武师傅。”
[我要先见人。]
见人之后,宝音命罗淇用手册中的练兵之法来训练养心殿的太监宫女。
遇见问题当场解决,还赐予了可以看秒针的怀表后,便同意了这个人选。
时间回到三天后,鄂伦岱被迫在西山入口放弃了行李,连带在身边伺候的小厮也被截了下来。
鄂伦岱在入口处下了马,王太监殷勤地帮着牵马,结果就这么一转眼的工夫他就上马把马骑跑了。
鄂伦岱愣住了,然后就冲王太监背影一顿怒骂。
他倒是想追,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没等他吹响哨将马唤回来,他就被入口的人给拦住。
“新兵,快点入队!”
鄂伦岱被两个士兵强押着入了排成五排的队伍,他来得最晚排在了最后一排的尾巴。
“向右转!”
“跑!”
最前一排队伍开始往山里跑,一排接着一排,鄂伦岱跑到了最后面。
就这样唱着号子,一口气跑了二十里路,差点没把他给跑死。
然而他并不知道跑步还只是开胃菜。
冬日时短,一眨眼就快到新年。
腊月二十六日,京城里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街上到处是卖红纸和写对联的摊子。
皇帝在封笔之前先将两位在外面的长辈给接回了宫,格格们也放了假,宫里人多了也变得热闹不少。
后宫没有几个是傻子,养公主的自然发现公主变化很大,以前怎么说就是没什么存在感。
以前格格都是往温柔贤淑那方面培养,在宫里还没察觉出,这一年格格们大部分时间不在宫中,一回来自然发现了变化。
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落落大方了。
宫里的公主也分受宠和不受宠区别。
皇帝分给儿子的时间都不多,就更不要提公主了。
生母养母不受宠的,养在膝下的公主只有节日才能见皇帝一面。
母亲受宠的见到皇帝的机会就会变多,皇帝常见自然也多一些宠爱。
不受宠的格格连闹的底气都没有,身边的嬷嬷怕受连累,稍微有出格就训诫,时日一长公主性子都变内向了。
现在被放到宫外去,接触的同龄人多了,离开了压抑的环境,又被灌输了独立自主思想,变化可不就大了。
这一点不只是嫔妃发现了,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