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2 / 2)
“待太子下学, 将他请过来, 就说我有事找他商量。”
她调转步伐往正殿的侧殿走去。
刚坐下,就有御前宫女送了茶水, 宝音扫了一眼, 是个陌生脸的, 样貌周正。
茶被放下, 人小心翼翼站在一旁。
宝音没有再关注, 心里盘算着一大堆的事。
新孕育的早稻种子今年在京畿周边的皇庄普及开,流入民间的只有少部分,一来水利工程还未做好,能种植水稻的田地不多。
二来去年在行宫收割的水稻里可供挑选的种子有限。
她这人有点强迫症,选稻种也是, 选的是嘉禾,也就是最饱满,一株水稻里颗粒最多的嘉禾作为种子。
这就导致培育种子的过程变得缓慢。
也就是去年在行宫有大量良田又用了机器精耕细作,科学方式施肥才有了大量的种子可供。
今年皇庄都分到了足够多的种子,皇庄内的水渠也提前挖好,缺水的地方也临时挖了可以用来储水的水库。
等今年皇庄再种一茬,明年就有足够的稻种在北边普及。
想到早稻不免又想到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进展缓慢,虽然派人去了海南岛,还是未能发现野生稻母本。
也不知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是不是偶然现象,还是说下面人没有用心,农学院派过去的人至今未发现有这个特征的野生稻。
要不是论文里明明白白地写明了袁爷爷是在海南发现的,她都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杂交水稻进展缓慢,倒是其他农作物有了不小进展。
玉米和黄豆亩产都有了增长,一亩地多收几十斤,全国算下来也有不少了。
今年春天她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草莓,这可都是农学院的功劳,她自己种植的草莓也不知是不是基因突变,一点草莓味都没有,个头还长不大。
农学院还得追资金继续改良种子。
宝音又盘算起了今年徭役地点。
门头沟的水库已经修完了,饮水渠也快修到京城了,下面的基建工作就是改造城内,以后京城百姓喝水就方便了。
新的徭役地点设在了密云,密云水库动工,未来几年的徭役大工程地点都是在那里。
本来还想多招人修火车轨道,现在看来还得跟徭役抢人手。
水库得修,火车轨道也不能丢。
还有新城市建设,包头那边有水,但是基建不行,没法种植水稻,倒是可以种植经济农作物。
这年头最好的经济农作物就是制糖原料,北方特别是包头可是有种甜菜的历史。
国内缺糖,这几年糖厂产出的糖供不应求,谁让糖厂实现了真正的白糖工艺,而不是颜色发黄的白糖。
糖厂工艺稳定,在南方大范围铺开,也是时候北上了,新城市想要吸引人口,就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特产,没有什么比糖更吸引人了。
商人逐利,商人一多,一地的经济也会跟着繁荣,经济繁荣也会吸引普通人前往。
光靠着泰山商行去建立一座城市,本就是独木难支。
正思考引导前往包头的百姓主动种植甜菜会遇见哪些问题,她就听见外面太监请安的声音。
一抬头就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30-240(第6/16页)
见太子领着一众阿哥过来。
宝音眼神一动,想到什么露出了微笑。
“儿臣给贵母妃请安。”
一众阿哥们进门后行礼,宝音含笑让他们起身。
“都快坐下。”
太监们搬来了凳子,哪怕最小的七阿哥也分到了一个。
七阿哥今年春天才入学,他也是上书房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因为出生时有足疾,哪怕现在治的差不多,走路都很难看出来,他母子俩在宫里还是被忽视的存在。
虽然被忽视,可七阿哥却是少有由生母抚养长大,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幸运。
宝音看了一眼七阿哥,又看扫了其他阿哥一眼。
“儿臣请弟弟们留下用膳,弟弟们听闻您过来,便一同来请安。”
没有大阿哥在,太子还挺有哥哥的架势。
宝音赞许点头,太子对上她的目光挺胸,似乎有点骄傲。
“既然来了,等会儿一同用膳,我让养心殿也做几道菜送来。”
然后她提起了去园子避暑这件事,轻描淡写道:“皇上在外面最惦记的就是太皇太后的身体,老人家受不了酷暑,正巧园子也建成了,我想着大伙儿不如搬到园子里住,地方大,大家也能住得下。”
“既然搬了那就一起都搬了,宫里趁着这机会好好修缮一下,等回头回宫,你们的住处也能用上电灯。”
一听阿哥所也能用上灯,阿哥们眼神一亮。
他们是见识过乾清宫和养心殿的电灯的,那可比最好的蜡烛都亮,在一片漆黑的宫里,蜡烛哪里比得上电灯?
皇子里也只有住在乾清宫的太子用上了电灯。
“主要还是考虑到防火问题,宫里到处都是木头,防火是重中之重,改用电灯也能省了很多麻烦。”
太子心里有点不情愿,汗阿玛的儿子里可只有他有用电灯的殊荣。
不过听到防火问题,他神色跟着严肃起来,防火在宫里可是一件大事,所有阿哥从小就被叮嘱用火要小心。
这样一想,改用电灯对他来说也是好事,解决了宫里走水问题这也算是他的一项功绩。
“儿臣没有意见。”
宝音打趣道:“皇上不在,宫里现在可是你当家做主,这事你派人告知各宫,还有养在宫里的太妃也别忘记了,园子那边园子多,也不缺地方住,这次将宫里主子都腾空,方便内务府派人修缮。”
阿哥们坐在凳子上,眼观鼻没有插嘴。
宝音说了这事后扫了下面的阿哥们一眼,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宫里要修,京城也要修。”
她提出给京城来一次大翻修,不说太子,连阿哥们都很惊讶。
宝音喝了一口茶,笑着道:“这两年京城变化不小,修了水渠铺了水泥路,只是没个规划,有些水泥路只修了一段,没人的地方还是泥土路,跟一件旧衣服打了新补丁看着着实难看。”
“京城是我大清的首都,是大清的脸面,我思索着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城里也来个大改造。”
“正好城里要修饮水渠和电线杆,也乱糟糟的,朝廷这边出点钱将没修的土路改成水泥路,再多修几个公共厕所,设几个垃圾桶,京城要是能变得跟宫里一样干净整洁这才叫大清的脸面。”
太子一听让朝廷出钱有些为难,他是监国太子,按理说是有权力使用国库。
可问题是他没法做到让户部出钱,因为前不久他才跟着户部将第二批粮草凑齐送往前线。
户部这会儿钱都紧着前线,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钱改造京城。
太子也不客气,说了户部的难题,还透了音说户部打起了私库的主意。
宝音了然,与其说私库不如说她的商行。
泰山商行这才几年时间已经成为天下最大的商行,遍及各行各业,直接关系到近百万人,间接关系了上千万家庭。
这样说庞大的漕运在泰山商行也得称弟弟。
泰山商行扩张太快,可以说来者不拒,之前甩卖过一些产业,瘦身过一次。
可甩掉的都是随时能被人替代的轻工业,真正赚钱又垄断性的产业还是牢牢抓在手里。
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是朝廷也不能轻而易举动泰山商行。
大家都依靠泰山商行获取了利益,砸了泰山商行就是砸了大家的饭碗。
当然最重要的是泰山商行背后牵涉的千万家庭,砸了那些人的饭碗才是问题。
宝音不是不知道朝廷对于商行的忌讳,有些还在朝堂上提起将商行收为国有。
这些人都被皇帝按住了,宝音当作不知道,商行在她手里用处才大,放在朝廷手里最后只能被拆解,变成某些人的私产。
想来皇帝不在,又有人将商行的威胁在太子耳边念起。
见太子为难,宝音提了一个建议。
“主要大修的是外城,这样户部那边商议一下,看外城有哪些地皮可以拍卖,卖掉的钱拿来修路,也不用户部出银子,你看行不行?”
太子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拿没人要的地皮来修路,户部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你这边得给我一个特赦。”
“这些地拿来会建房子,朝廷能允许我建三层高房。”
这时候等级制度森严,什么等级对于房子高度也有限制。
她建的钟楼还是钻了漏洞,不住人才得以保留,哪怕是这样还时不时遭人弹劾,这些都被皇帝压了下去。
第235章
三层高的房子以现在房屋每层四米左右的高度已经超过了限制, 哪怕是放在亲王府都是逾制。
世间也不是没有比皇宫还要高的建筑,那些都是乱世所造,太平时期谁敢做这种出格的事?
阿哥们听了这条件都好奇看两人, 显然没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太子同样如此,他倒是想要一口答应下来,然而这事得找相关官员询问才能做下决定。
关于翻修京城这件事倒是把他给说动了, 京城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排水渠才修过,也有商家筹集资金将门前的路修一修, 可都修自家门前, 这就出现了东一块西一块高低不平的问题。
内外城有不少地方还是黄土路,下一场雨一地的烂泥, 就算晴天跑马也能带一身灰尘。
真要给全城修了水泥路, 哪怕只是主干道对于他来说也是一项政绩。
宝音达成了目的, 看向阿哥们补充了一句, “恭亲王前些日子回来了, 到时让他领着你们一起去,身为阿哥, 好歹知道修路需要过几道程序。”
几位阿哥面色各异, 大概是没有想到还有他们的份。
没一会儿养心殿的人来请, 宝音起身, 带着笑道:“先去用膳去。”
太子这边说妥了, 很快宫里大大小小主子都知道要出宫去园子避暑这件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30-240(第7/16页)
承乾宫中,佟佳氏满脸疑惑问身边的卫氏,“宸贵妃这是什么盘算?”
以前皇上外出,她们这些后宫女子都是老实待在宫里,尽量不生事, 哪里像宸贵妃一样,皇上去打仗她不仅不担心,还惦记着去避暑。
自己去避暑也就罢了,还将太皇太后和太子一块哄了去,光这还不够,还要将宫里大大小小主子一块带走。
她这会儿就一个想法,皇上不在宫里,她一个称王称霸。
卫氏摇摇头,她并不知道宸贵妃是什么打算,总不能真为她们着想吧?
不过要有这去园子避暑的机会,她自然是愿意去的。
往年去承德避暑山庄只有几个名额,这两年皇上也只带宸贵妃去,难得有出宫的机会,她肯定是愿意的。
不提东西六宫得知消息后心里是怎么想,住在偏僻宫殿的太妃们都欢喜的收拾行李。
顺治帝的嫔妃中活到如今有名有姓的都不多了。
有不少都是庶妃,如今也凭借资历升成了太妃,平日没什么存在感,年岁也不小了。
近两年麻将在宫里流行起来,太妃们整日聚在一起打牌,精神气倒是活泛了一些。
这次一听出宫去住,已经许久未曾出宫的她们自然个个欢喜,连忙太监宫女收拾行李,连宫内都变得热闹几分。
佟佳氏扶着太监的手下了步舆,她看着养心殿牌匾,眼神有些复杂。
没一会儿就有太监走过来跪下,“奴才给皇贵妃主子请安。”
宝音慢了一步走出来。
“你找我怎么不让人喊我,还亲自走一趟?”
她不见外地问。
佟佳氏跨过养心殿的门槛,与她肩并肩往里走。
“我知道你是大忙人,让你抽出空来见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自己过来找你了。”
走到廊檐下避荫之处,她皱眉询问,“你是怎么想起将全宫的主子都带去园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宝音挥手让身边的人走远一点,才笑呵呵道:“新修的园子放在那里多可惜,皇上不在,正好大家都去住一住,往后可不一定有这好事。”
佟佳氏更加不理解了,“皇上不在,不应该更加谨慎?”
宝音目光看向天空,天空很蓝飘着几朵白云。
她满不在意道,“也是想着借这机会将宫里的宫殿都修缮一下,顺便拉上电线,往后少用蜡烛,也减少了失火的风险。”
“皇上不在,只要太皇太后和太子同意,大家都能去,姐姐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她让人出宫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虽然面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后不也达成目的了吗?
当夜不知道多少宫室蜡烛亮到深夜,反正到了隔天一早,各宫院内都堆满了箱子。
这会儿出宫都是这个情况,出宫一趟会将自己平日用的都带上,从生活用品到吃的穿的,有的连马桶都带上了。
宝音也没有阻拦,她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图上标明畅春园有哪些建筑。
主宫位的独占一个院子,其他一个院子住两人,后边毕竟清静距离佛堂近的分给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西花园有单独的门通往,可以留给阿哥们住,阿哥在那边上课也方便。
至于格格们,她选在了皇太后附近的院子,姐妹们住在一起也能亲近些,年纪小的阿哥和格格就跟着母亲住。
这样一看园子也不是住不下,幸好将原来的清华园扩建了,多盖了不少院子。
也幸亏都是水泥建筑才建得那么快,换成木头房屋光是等木料就要好些年。
她将图纸递给马必应,“各宫行李先搬过去,让各宫派遣几人先随行李过去,就按照这张图纸分配住处。”
马必应领了差事很快退下了。
这次宫里都知道出宫是为了避开翻修和拉电线,只留了少部分人看家,一些贵重物品都一块带走了,这就导致各宫都快被搬空了。
本来今日就能出发,谁料光是行李就拉了一整天,因内务府准备的拉车不多,绝大多数被皇帝带走。
所以是禁军帮着搬到神武门,又从车行调来上百辆马车来帮着拉行李。
禁军专门派了几队人马帮着护送行李,这般忙碌了一天都没能搬完,第二天先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去安顿,其他人随着行李一批一批地走。
四日后才算是迁走了所有人。
宝音的养心殿先前大修过,这次只将主殿侧殿房间装上电灯。
不算是大工程,主要是费的铜线比较多。
宝音是打定了将皇帝私库花光,先改善居住环境,再说其他。
畅春园水多,大湖连着小湖,更不要说外面的护园河环绕着庄子流淌。
水多凉快,宝音住在皇贵妃隔壁的院子。
院子都是小两层,有些跟温泉庄子一样是小两层楼,只是有的是徽式建筑,有的是西式小别墅,还有北方典型四合院。
都是小两层,不过加了半层加高,哪怕夏日也不用担心很热。
若嫌弃二楼热,住在一楼就很凉爽。
有专门的卧室,卧室不算大,不过床却很大,一楼院子角落里有专门的浴室和卫生间,不论是泡澡还是沐浴都没问题。
不提住惯宫里小房子的时嫔妃们太妃们有多惊喜,只说宝音洗去一身汗后就翻开了一个木箱子,这是这段时间格物学院的研究成果,先前做好后送到了园子里等她查看。
她捏着一个方形的小玩意,这东西就是底下研究出来的电池。
电池两头是两根线,还配了一个连接正负极的灯泡。
这会儿都连接好了,就粘在木头板上旁边有个开关,她按了一下灯泡亮了。
宝音坐下,拿出纸币写了改造意见,让人继续改,按照手电筒的方向改。
灯泡亮度不够,可以在边上用凹面镜,多个凹面镜将所有反光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亮度不够,反射镜来凑。
看完了电池她还是很满意的,这说明手下人才多,这些发明哪一个不是隔了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才发明出来的。
她虽然耗费了大量钱财催生了这些发明出来,但不得不说值得。
下面是根据八音琴制作的八音盒,她拧动发条,梁祝音乐响起,一对小人儿绕着圈子翩翩起舞。
小人是黄金打造,男的骑着马,弯腰侧抱起了女子,两个小人在玻璃罩内缓慢转圈仿佛跳舞一样。
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八音盒,流传比较广的是八音琴,只能模拟鸟叫,西洋钟里的鸟叫声就是添加了八音琴的功能。
宝音看的是工艺,对八音盒感官平平,却不知这如小小随身听一样的八音盒对于这个时代人冲击有多大。
门口守着的宫女太监们都看得晃神。
下面的发明就是旧瓶换新酒,将水力人力带动的东西改成了电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30-240(第8/16页)
宝音提笔写了意见,对于哪些可以商品化都给了意见。
毫无疑问这次的电灯她最看重,八音盒属于奢侈品,销售对象是王公贵族。
最后她定下了八音盒的研究方向。
八音盒之所以会响起音乐,不过是不同位置的凸点波动簧片,发出不同声音,按照固定旋律来就成了一首曲子。
她希望下面人继续研究,这凸点是否能放在一个薄片上,这一张薄片就是一首曲子,薄片可以替换。
她是很希望现在就有人将留声机研究出来。
将其他东西都取出来,最底下的是一沓纸,她拿起来,只看了一半眼神就变。
这是格物学院的一位学生提出,利用电磁场中电流强弱来传递信息。
她心里只冒出一个点头,这不就是无线电吗?
再看提出的人似乎只是假设,并没有深入研究的意思,她闭目思考。
最后还是翻开了搜索引擎寻找无线电相关的论文。
无线电太超出现在人想象了,也缺少理论支持,想要快速研究出来,就得她来添加速器。
无线电用处太大了,有了这东西,她可以随时掌握全国情况,而不是像现在得到的都是不知道经过几手的消息。
第236章
宫里的贵人都迁到园子避暑, 将皇宫出让出来修缮,这事朝中不是没有人反对。
君主在外作战,后方只惦记着享受, 传出去肯定是有损太子的名声。
太子面对这些反对声音,肯定没那么好脾气地接受。
他是谁?
被皇帝娇生惯养长大,别看在皇帝面前跟个小猫似的, 偶尔也是会做出叛逆举动,这会儿他当家做主了,这些臣子还企图拿话来压制他, 完全是做梦。
在太子力排众议将反对声压制, 入住了畅春园,政治中心不得不跟着转移。
才一两日时间, 就相继有人找上内务府购买滞销的地皮。
去年皇帝在园子里住了一段时间, 有许多富商将庄园让出来借给了一些官员落脚。
本来以为是偶然事件, 这回一看太子有长住的趋势, 总借别人的庄子也不是一回事, 还不如自己买块地皮建庄子。
不少王公大臣看内务府的人不顺眼,可算是让他们得逞了, 这地还是卖了。
僵持了三年, 本来为王公贵族准备的地皮终究是卖出去了, 这边拿到地皮, 那边就招人开工。
不说工部接到不少工程, 民间组建的工程队也接到了不少活。
畅春园内一片岁月静好,十里外的四面八方却非常热闹。
一大早太子面前就堆积了一大堆折子,全都是内阁大学士呈上来,太子被大臣们围在中间,翻开一道折子, 众多大臣相继提出见解,最终太子将采取的意见写在折子上。
若是太子都不认同,这些会放到一旁,等问过太皇太后再给出最终结果。
相当于手把手教太子处理政务,若是索额图在,肯定没有这些官员提意见的事,他一个人就能全包揽了,定然能让太子按照他的意思来。
当然眼下这些大臣也是同样想法,都试图影响储君的思想。
处理了一部分政务,一众人休息片刻,太子想起翻修京城的事还没提,便在这个休息的空档说起了这个事。
户部官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太子殿下,这铺路造桥自古就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如今皇上在外出征,国库银子源源不断支出,国库根本抽不出多余的金钱来改造京城。”
当然光反对还不行,为了避免太子炸毛,该官员还夸了太子体恤百姓,有仁君之资,宛如唐太宗在世。
唐之前夸一个君主仁慈举尧舜禹为例,唐之后官员心目中的白月光皇帝只有唐太宗。
太子熟读汉史,自然也明白唐太宗的地位。
这夸赞的话并没有让太子高兴几分,反而用看蠢货的眼神看着反对的官员。
“孤有说用国库的银子吗?”
他学着以往皇帝的模样,慢条斯理讲宝音提的方法说了。
“让朝廷整理一下,看外城有哪些无主之地出售,宸贵妃娘娘已经答应孤,愿意出钱买下这些地,这出的钱就用来修路,尔等只要将地给整理出来,这点小事都办不到吗?”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还有这种好事。
李光地主动站出来询问,“外城的地不值钱,修路费用极高,就算将外城的所有空地都卖了,都不够修路的钱,还是说宸贵妃娘娘愿意捐赠?”
太子摸了摸下巴,带着玩味表情,“你们这是盯上宸贵妃的产业了?”
“这是孤可做不了主,你们可以派人跟宸贵妃商量,说不定她愿意漏一点给你们。”
说着他笑嘻嘻,仿佛在看热闹一样,“只是你们趁着汗阿玛不在京城,跑去逼迫宸贵妃,到时惹怒了汗阿玛,可没别指望孤帮着你们说好话。”
朝廷这边不知多少人眼馋泰山商行的利益,虽然不知具体收入,光是去年泰山商行旗下产业在各省交的商税加在一起就突破千万两白银了。
这还只是国内的产业,像海外的产业还都没算进去,谁不知道航海生意才是一本万利?
若是将泰山商行的产业收入朝廷手里,朝廷哪里还需要像现在这样节俭。
堂堂一个国家财政还没有一个商行赚得多,说出去都丢脸。
本来以为皇上不在京,太子肯定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势的庶母,谁想太子竟然不接招。
有官员义正词严将泰山商行掌控的几个产业一一道出。
“船厂、蒸汽火车、钢铁厂这些哪一样不关系重大,合该收归朝廷才对。”
“是啊是啊,船厂以往只有官营,泰山商行未得到朝廷允许私建船厂本就该取缔。”
“那钢铁厂每日产出钢铁量都抵上全国一年产量,这么多钢铁不可避免有走私行为,若是交给朝廷定然能绝这种漏洞。”
“要臣说,蒸汽火车才关乎我大清命运,放到私人手里才是明珠暗投,应该由朝廷规划路线,铺遍全国,同时严查乘客,避免罪大恶极的犯人借住蒸汽火车逃之夭夭。”
一个个正义凛然,仿佛真为大清鞠躬尽瘁一样。
“孤听着也有理,这次汗阿玛离京之前曾经嘱咐孤,有不决之事可跟宸贵妃商议,不如孤请她过来,什么话你们跟她谈?”
原本嘈杂的殿内一下安静下来,这谁敢开口?
上一个跟宸贵妃作对的是索额图,现在人在哪?已经被带去了战场,哪怕太子说情都没用。
皇上或许是老房子着火,对这位宸贵妃十分偏爱,给了不知多少恩典。
再加上爱新觉罗家的皇帝都带着点痴情人设,真惹了皇帝的心头肉,这后果谁能扛住?
太子乐了,这些官员好像很怕宸贵妃,那刚才在他面前逼逼赖赖是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30-240(第9/16页)
什么主意?
难道觉得他会打头阵?
谁是里谁是外他还是能分得清。
宸贵妃是爱新觉罗氏的人,肉烂在锅里还是爱新觉罗得利,真要抢走她的产业,还不知会到谁手里。
这些人又怎么会觉得他不帮自家人,偏旁外人呢?
见一个个无话了,太子觉得无趣,又继续道:“宸贵妃的意思是朝廷独开一个恩典,允许她在外城建超出三层高的房屋,卖地用来修路的钱不够,剩下的她可以补。”
“这万万不可,民宅超出一层就是逾制,制度和规矩万万不能破,若是开了特例,往后有何人愿意遵守?哪怕是亲王也在宫殿高度上也不能逾制!”
太子见这些人张口闭口就是否决,脸色沉下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自己说怎么办?”
“这……太子殿下,眼下翻修京城不是合适时机,大兴土木得询问圣意。”
太子的脸色阴沉地滴水,“怎么,孤想要做的实事你们也要千般阻拦,是不是觉得孤应该什么都不做,就坐在这宫殿里做个人形印章,什么都听你们的?”
一众王公大臣连忙道不敢。
太子可没有皇帝顾虑那么多,他一拍桌子道:“这事就这么定下了,不过是盖个房屋的事,还这般拖拖拉拉!”
“拿一些无主之地就能换来全京城崭新的路,孤就不明白有这样的好事,你们为何一个个反对?”
太子只觉得这些人是不是觉得他年纪小才不把他的意见当一回事。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项伸手可得的政绩。
翻修一座城市,全京城的百姓都得感激他。
而朝廷付出的只是一些无用之地,还有一项恩典。
他想,哪怕是汗阿玛也无法拒绝。
这件事到底在太子的坚持下推行了下去。
……
沿着畅春园的围墙修了一条整洁的水泥小道。
隔上一段路就停放着几辆自行车,可以任由人骑,小道旁边是可以遮挡视线的花草,这会儿宛如走进了花海。
每一个路口都有太监守着,跟宫里区别不大。
大格格也是昨日放学才知道宫里都搬到了北城外的园子来。
她昨夜和几个妹妹坐马车回来,今日一早给长辈请过安后就领着妹妹们出来玩耍。
听说园子里最大的湖里还有座湖心岛,岛上房子修得美轮美奂,宛如天宫,她便迫不及待领着几个妹妹出来了。
在小道上走走停停,欣赏了满是鲜花的小路,突然旁边一个院子里传来了美妙的音乐声。
大格格站着听了一会儿,在得知这里住着宸贵妃,便在妹妹们的推搡下去摆放。
宝音住的是双层别墅,别墅一面挨着湖边,在院子里就能钓鱼。
她出来是度假的,自然不会像之前那样忙碌。
今早她睡到九点才起床,起来后见天气还不错,不是很热,便让人搬来了躺椅,躺在湖边钓鱼,
粗壮的百年柳树向湖面倾斜,长长的柳条垂入水面。
躺椅边摆放着果盘,还有一瓶汽水。
可能是没有打窝,湖里的鱼总是不上钩,闲着无聊,她让人拿来了八音盒,拧动发条后放在桌面上,她靠在躺椅上在树荫下闭目养神。
清脆的音乐声响起,她在想着要不要将后世流行曲苏出来,梁祝是好听,只单曲循环有点单调。
耳边传来脚步声,她歪头睁开眼,就见小宫女来报。
“请格格们进来。”
她坐起身,将抱枕放在了背后,还是一副舒适状态。
门口几个女孩走了进来,领头的是大格格。
宝音招呼她们过来,宫女搬来了凳子。
“这是去哪儿?”
大格格回答说去湖心岛。
宝音挑眉,“湖心岛的宫殿一半建在水下,你们过去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水底景色,去那里玩玩也行,但是不能去湖里划船,水性好的宫女太监不多,培养了一批还未过来,玩的时候离水远一点。”
大格格忙说不会,然后眼神往桌上正在转动的黄金八音盒瞅。
三格格细声细气询问这是什么。
宝音示范怎么玩,又顺手八音盒塞她怀里,“拿去玩去。”
又看看其他脸上带着羡慕神色的格格们,神色一动道:“回头我让造办处做上一批,你们可有喜欢的曲子?”
第237章
内务府送来了一批玩具, 有宝音吩咐的八音盒还有足球、羽毛球、水枪之类的玩具。
八音盒没有意思浪漫气息,上面的小人换成了西游记故事人物和十二生肖的手办,巴掌大的八音盒放在手心里, 小巧精美的程度远超后世。
毕竟造办处拥有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匠,时钟都能做得精美绝伦,更不要说区区八音盒了。
弄明白了八音盒的原理, 复刻下来就很简单,毕竟八音盒做起来要比时钟简单多了。
她拿着的是一只十二生肖里蛇的八音盒。
造型很简单,一条胖胖的蛇盘在中间, 通体金黄, 鳞片栩栩如生,眼睛镶嵌了红宝石, 吐着微红分叉的蛇信。
因为身形胖乎乎, 看着不仅不可怕还有几分可爱。
她眯着眼睛, 这十二生肖的造型有几分即视感, 不正是她以前送去的图纸吗?
记得去年夏日, 她在养心殿过生日,可是让人打了一大批十二生肖的金饰用来装饰, 后来这些一部分收起来, 一部分分给了小阿哥和小格格们玩。
造办处的人倒是机灵, 知道她要八音盒, 将之前的图纸用在这上面。
扭动了一下, 一曲轻快的乐声响起,是宫里宴会常奏的曲子。
她将几个八音盒都放了一遍,每个曲子都不同,有些耳熟有些陌生。
她又拿起来小水枪,按照她之前的左轮手/枪/模子来的, 外面是木质,里面用橡胶做了喷水装置。
装水的内胆不大,拿在手里轻飘飘的。
她挑了下眉,留下一副羽毛球留下,然后对内务府送东西的人吩咐道:“东西都留下,我很满意。”
吩咐人走一趟给工匠赏赐,宝音才吩咐马必应。
“你去阿哥和格格那里走一趟,让他们自己挑一挑,若是少了谁的,回头让内务府做了再补上。”
马必应领命带着一箱子东西走了。
宝音拿起了羽毛球拍,高兴对身边的宫女道:“快些帮我换一身轻便的衣服,再来个人跟我玩……”
马必应领着两个太监往西花园走去,主院这边跟西花园隔着一堵墙,墙隔上一段就有一个门。
这门跟宫里一样,到晚上是关上的,没有紧要的事是不开的。
门边上有一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