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1/15页)
第71章
禾嫒尺之前没吃过酸野,对酸野的印象大约是腌渍过再拌着辣椒粉、酸梅粉吃的水果。
然而到达酸野摊子仔细看时,才发现其实腌渍的蔬菜类会更多。
水果也有,只是数量略少。
也不知这是季节因素,还是摊子之间的区别。
不知道嘛,那就直接问。
“我们还以为酸野是腌水果,怎么还有蔬菜吗?”
“还有泡鸡爪!”
“现在天气还不够热,夏天水果种类才多。”摆摊的阿姨似乎也已经习惯接受游客们各种各样的提问。
“广西每个城市的酸野口味都有点区别,南宁那边的酸野水果更多,腌的时间短。桂林这边是蔬菜多一些,腌的时间,味道更重。看上哪种都可以试试,蔬菜水果十块钱一斤。”
一路走来,禾嫒尺也在路上看见不少酸野店。
店内蔬果陈列方式好像有两种。
一种是店里有个大玻璃展示框,里头的酸野全都放在一个个塑料盆里,瞧着颜色鲜艳特有食欲。
这家店名只有酸野两字的小店,则是用的透明坛子。
坛子上有盖,要往外拿酸野时,才将盖掀开。
还没吃呢,光看就觉得嘴里酸得要流口水。
由于两人没都没吃过酸野,不知道怎么挑,最后决定每样来两小块,就尝个味。
一盒结账13元,看起来还挺多。
刚买到手,禾嫒尺就迫不及待戳了一块青芒吃。
或许是因为天气凉,水果吃着凉酸凉酸的,刚入口时禾嫒尺浑身一激灵。
原本还未熟透的青芒腌渍过再蘸上辣椒粉,吃起来感觉竟然变得很清新。虽然腌渍过之后确实酸,但吃起来还能尝出来清甜。
陈灵则是戳了块莴笋:“这东西也能腌吗?”
她试探着用牙齿咬下来一点儿,嚼嚼嚼。
禾嫒尺也没吃过腌莴笋,好奇着呢,赶紧问她:“什么味?”
“吃完有点想配粥喝的味。”陈灵将剩下的莴笋一口气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囊囊,表情严肃地仔细想了想,又说:“烤肉也行。”
“别喝粥也别吃烤肉了。”禾嫒尺把青芒啃完,将盒子盖起来,“刚才吃完粉有点饱,要不我们回酒店再吃吧,这么捧着吃也麻烦。”
不过出门玩,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吃过晚饭就直接回酒店。
原本按照计划,因为定的酒店距离东西巷①更近,晚上准备去那儿逛来着。
没走两步,陈灵忽然想起自己之前做的攻略,又再仔细看导航地图:“这里距离两江四湖②很近!我们要不要去逛?”
来之前禾嫒尺也有在网上看旅游攻略,大概知道两江四湖是桂林市中心的公园:“是那个日月双塔在的地方吗?要不要门票呀?我记得在网上看好像还有游船什么的。”
“喏,就在附近,过个马路再走三百米。”陈灵给禾嫒尺看手机导航页面:“光进去看不要门票,坐船才要,据说逛两江四湖最好的时间就是傍晚,能看到天亮、傍晚时分以及晚上开灯时的三种景色。坐船得预约,我们要不先去看看?”
“好哇。”
禾嫒尺一点不怕在路上溜达,她早在出门之前就做好准备,为了旅游,甚至还专门买了一双适合走路的鞋。
俩人刚跟着导航,进入两江四湖的区域内,没走几步,便看见一片小湖泊。
沿着湖泊再走几步,边上视野变得开阔,路上有游人,也有居民。乍一看,瞧着像是进入了一个围着湖泊建造的大公园。
“塔呢?怎么没看见塔?”禾嫒尺四处张望,最后又往陈灵手上的导航地图看去。
“日月双塔不在这边,两江四湖大着呢,我们往那边走就能看见塔。”
于是她俩又边看导航边研究着逛,逛着逛着不知怎的,又觉得嘴巴有点寂寞。
桂林的酸野据说腌渍的时间略久一些,所以比南宁的味更重,更酸辣。最初入口吃着酸酸的,不一会儿口中会生出津液,开始返甜。
吃一块吧,最初可能觉得味有点刺激,不吃吧,忽然又开始想。
两人溜达途中时不时打开刚买的酸野盒子,戳一块酸野吃,十足的游客样。
这俩游客一通瞎逛,逛着逛着发现人开始渐渐变多。方才看见的小湖泊,在走过某个横在湖泊中间的桥后已经消失不见,转而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更长的水道和湖面。
路旁的水域变得更广,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某些湖边的平台区歇着一些本地居民,耳边还时不时传来音乐声。
走过去细看,才发现有本地人在这聚着玩。
玩的项目还挺文雅,有人在用乐器伴奏,有人在跳舞,还有人在旁画画。看样子像是退了休的中老年人在消遣。
陈灵跟禾嫒尺两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看着,忽然就羡慕起这些居民来。
“桂林人每天就在5A景区里随便自由出入玩耍吗?”
羡慕的情绪才升起没多久,禾嫒尺瞧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开始抬头往四处看去:“这个时间是不是能看见日落,太阳在哪儿落下呀?”
她站在原地转了一圈,没能找到太阳,却发现远处有晚霞。
余温不足的太阳躲在云层后头,将一片片云彩染得橘红,飘散在空中。
两江四湖周边绿植多,场地大,视野开阔,不管往哪个方向转,都能清楚看见广西特有的山脉层层叠叠将城市包裹在内。
原地转了一圈的禾嫒尺抬头瞧着远处景物,忽地有些恍惚,觉得自己仿佛是盆中小人,正站在巨大的盆景里。
下一刻,盆景外甚至有可能探进一颗巨大的脑袋。
一旁的陈灵则刚戳了块酸萝卜吃,嘴里萝卜没嚼完,正手拿戳了半块萝卜的签子望着远处晚霞发呆。
片刻后,回过神来才说:“要不我们在这等会,等太阳下山再继续逛?”
还没等禾嫒尺应下,她赶紧将剩下那半块萝卜塞嘴里,掏出手机开始转着圈录视频。
然而她一圈还没转完,“啪”的一下,两江四湖开灯了。
四周景色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耀下,又转变了模样。远处的橙色太阳已经从云层里探出头来,顽强地发挥着余热。
开灯时,禾嫒尺下意识看了眼时间。
18:00。
这时,两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广西太阳落下的时间好像比鹏城和湖南都更晚一些。
要是换了在鹏城,这个时间天已经开始暗下来,然而在桂林,太阳像是还能再多待会儿的样子。
出门玩就是这样,游玩的地方与自己原来呆的地方越不一样,就越容易有旅游感。
要是平日里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压力,这种时候会有从日常生活抽脱出来的感觉,忽然放松下来。
陈灵就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2/15页)
这样。
别看她现在不上班,还跑出来玩,看似一副生活轻松的模样。实际上她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待在家里憋闷得很,才想出门喘口气。
见陈录视频,还把拍下的视频往朋友圈里发,禾嫒尺取出平日里几乎只拍美食的相机,也开始拍摄起周边风景。
这台由APP赠送,原本只在工作时用的相机,从这时开始成为了禾嫒尺记录生活美景的道具。
她将相机绳挂在脖子上,一路走一路拍,偶尔还给陈灵也来上几张游客照,还让陈灵帮忙给她拍上几张。
两人各自找角度,凹造型,然后——
“额,电掉得好快,怎么这就只剩一半了,等会儿拍夜景还要用呢,赶紧关机……”
太阳下山,夜色渐浓。
湖边的灯光也愈发出彩,就连远处不知哪儿的山脉也被染上一圈光晕,瞧上去像是整座城市都在发光。
一旁的湖中还时不时有船开过,经过时能听见发动机的声音,陈灵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要是不想走也可以坐船游,应该是这个船。”
禾嫒尺盯着游船,瞧着里头的人坐着看景,还挺羡慕。
转头两人就开始研究船在哪儿坐,船票多少钱。
夜游两江四湖得210一个人,90分钟一趟,船票一般都得提前约,这日夜晚的船票已经被预约完毕,想坐还得明日再来。
“210啊……”
APP只报销往返广西的高铁票,像这种游玩性质的船票,是不报销的。
要是自己花钱嘛,有点肉疼,禾嫒尺虽然现在每日都在赚钱,但她前两个月还穷着呢,不是很舍得。
她琢磨这个景色走着也能看,也不是非得坐船。
至于陈灵——
“210一个人有点贵的,我们不如过两天去阳朔坐竹筏呗,那边景色据说更好看!”她提前做过攻略啦,想挑着更有性价比的项目玩!
“那我们走一圈看,算不算免费看完了210元的景,四舍五入等于省下210!”禾嫒尺想到能省钱,脚下充满力气,拔腿就走。
陈灵还在旁边添油加醋:“那我们得走大圈才行,这么一圈全走完,才是价值210的路程。”
要说两人能玩到一块,脑回路还真是相似。
瞧她俩那阵势,像逛个够本反倒能挣钱似的。
一路往前逛着,路过日月双塔,禾嫒尺又拿出只剩一半电的相机给两人拍照。经过玻璃冰桥,又被拦路收费的大哥念叨着这是私人地方,从桥上赶了下来。
走着走着,原本路边不算多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多了起来。
“是居民吃饱饭下楼遛弯吗?”禾嫒尺羡慕极了:“桂林人过得也太好了吧,每天吃完饭遛弯的公园级别这么高!”
做过攻略的陈灵倒是提出别的可能性:“也许是白天出门报团参加一日游的游客回来了。”
然后两人又在路上对着行人说悄悄话。
“这个穿家居服的肯定是本地人,还带小孩呢。”
“这个穿高跟鞋的应该是游客吧?她好厉害,那么高的跟还健步如飞,模特T台技能!”
“哎哟,这条路怎么还上坡,我有点累,不是很想爬坡。”
两人最终还是没能把价值210的大圈逛完,中途就累了开始打道回府。
回程路上再次穿过正阳步行街,又在里头提前考察了几家饭店,商量着明天能去哪儿吃饭。
进地下商场时,还在里头迷路,不知怎的进了一家超市,对着里头均价三元的水果感叹一番,最后十块钱买了一大盒草莓。
下午五点多出门,逛到晚上九点才回,全程步行没坐车,两人步数愣是分别在朋友圈成为第一第二名。
路上一边走一边聊,还时不时戳着酸野吃,磨磨唧唧的,回酒店之前把之前买的酸野也吃完了。
然而才刚回到酒店,把草莓洗干净吃了两颗。陈灵忽然紧盯半瘫在榻榻米上,翻看相机照片的禾嫒尺瞧了片刻,冷不丁说:“酸野是不是很促消化呀,我饿了。”
第72章
正常。
人的消化系统大概3~5小时就能把胃里的东西清理干净。
下午五点多吃粉,在外头溜达那么久,消耗量也高,到了晚上九点,可不是饿嘛。
夜晚时分的饿是会传染的,只要有一个人说自己饿,旁边的人也会开始馋。
禾嫒尺一秒钟不到就被传染成功。
她也饿了。
“你想吃啥?”作为同寝多年的舍友,陈灵说自己饿时,禾嫒尺已经大概猜出她不光想吃东西,而且连自己想吃啥都已经想好了。
果然,她马上给禾嫒尺发去一条小众点评链接:“我们试试吃牛八宝怎么样?”
“牛八宝?是啥东西?”禾嫒尺在榻榻米上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瘫着,点开链接。
“……”
牛八宝火锅?真横啊,夜宵时间吃这么硬的菜,这不是正餐吗!?
见禾嫒尺打开链接之后没表态,陈灵小声说:“额,你要是不喜欢我们吃别的也……”
“哦。”禾嫒尺从榻榻米上翻身坐起:“我在看距离和打车价格,这家店营业到几点呀……”
二十分钟后,两人成功站在距离酒店4公里,打车13元的钱记牛八宝门前。
“店子好朴素啊。”禾嫒尺看着眼前瞧着类似厂房一样的建筑物问:“你攻略怎么做的,这么偏的店也叫你找到了?”
钱记牛八宝在小众点评上的评价数量不多,只有83个。然而店面瞧着旧得很,像是开了很多年的样子,肯定不是网红店。
“厉害吧?我在小紫书吐槽桂林牛八宝不好吃的笔记底下看到的,评论区有广西IP说这家好吃。”说完,陈灵拉着禾嫒尺往店里走。
店子占地不算小,略一看,里头大概摆了有二三十桌,目前大概三分之一的座位有人坐。
由于晚上天气凉,冷风飕飕往里灌,店家只把门口的两扇卷闸门打开一扇。只可惜没有其他遮挡措施,站屋里还是有点冷。
厂房一样的店内完全没有装修,地板是铺的灰色瓷砖,天花板是搭的铁皮支架,吃饭用的桌子是木矮桌配木板凳。
店里没有像样的厨房,但有类似市场一样分割牛八宝的地方。
由于现在天气不热,切好的新鲜牛八宝都没丢冰柜里,而是直接摆在台面上任客人挑选。
店里服务员不多,基本都在切牛八宝,以及站在案板旁配菜,只有送菜送锅子,或是收拾客人离开的餐桌时才会出来。
两人进店没人注意她俩,也没人招呼。
第一次来有点蒙,于是决定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先看菜牌。
吃火锅就得先选锅底,这家店锅底分三种,分别是免费的三鲜、属于本地特色的10元酸辣锅以及20的麻辣,还能鸳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3/15页)
涮的荤菜只有牛八宝猪八宝和牛肉,八宝其实就是下水。
可以单独点,按斤算。也可以直接选择全拼拼盘,牛八宝加猪八宝双拼拼盘分三个价格档位,分别是60/80/100,里头包含所有牛猪八宝。
单独的牛八宝则是牛下水加鲜切牛肉、肥牛,只有两个价格档位,80/100。
其余蔬菜基本是10元一盆,一盆分量瞧着还挺多。两人吃,点一种已经够够的。
“时间有点晚啦,我们意思意思尝个味,不要点太多吧。”
“点个一斤还是要有的,不然店家要把我们轰出去。来个拼盘?可以把所有东西都尝一遍。”
“锅底呢?酸辣的怎么样?好像是本地特色。”
“吃猪牛拼盘还是单独的牛拼盘呀?”
“牛吧,牛是招牌呢。”
两人正坐在小板凳上商量着,店里又进来一批新客人。
新客人显然是熟客,刚进店还没找地方坐,就直接朝放满牛八宝的台子边走去。
瞅了几眼今天的货,才开始指着桌上的牛下水,要求服务员给他配餐。
配完餐,他给服务员指了指自己这桌人准备坐的桌,让服务员等会儿把锅子送那,才坐下。
两人看了恍然大悟,原来点菜得自己去选啊。
于是学着刚才那桌客人的摸样,也跑到牛八宝的台子旁开始选菜。
配菜的阿姨说话也很直接:“你们几个人吃?两个人,吃过饭才来的?拼盘吧,最小那个就够了。”
“80的牛八宝拼盘和酸辣锅是吧?坐哪桌?”
“行,等会儿给你们送过去啊。”
最后还送她们一框豆芽,连点蔬菜的钱都给省了。
吃火锅上菜就是快,东西都是现成的,往盆里一装就能上桌。
等东西上桌,两人又有点懵。
“应该涮多久呀?”
“没吃过,不知道呀。”
不管了,先往锅里每种丢一点,煮熟尝个味再说。
趁着锅里煮牛八宝的功夫,两人又开始用漏勺打捞锅底的东西,想瞧瞧酸辣锅里都是些啥。
“酸笋、番茄、香菇、豆泡,这是啥?猪血还是牛血?”
“可能都有吧,店里都卖呢。”
没多会儿,禾嫒尺又用漏勺捞锅里的东西:“牛百叶是不是能吃了?这类型的东西好像涮几秒就行了吧?”
“试试?”陈灵夹起一块牛百叶,放进店家特调的蘸水里过了一下,放嘴里嚼。
特调的蘸水由桂林辣椒、蒜、酱油等料调制而成,瞧着颜色很深,有股子鲜辣香气,还有点呛。
牛百叶经过酸辣锅底煮熟,本就带着酸辣味,配上蘸料一块吃,入口脆爽酸香,原本味道浓厚内脏的嚼起来呛辣中还带着一种清新感。
率先尝过牛百叶的陈灵嚼吧几口,接过禾嫒尺手里的漏勺就是一顿捞:“快夹,得快点把牛百叶都捞起来,再煮就煮过了。”
好不容易将百叶抢救起来吃完,禾嫒尺又去夹锅里的牛肉。
新鲜牛肉本就不用煮很久,也早就熟了。
熟透的牛肉嚼起来有点韧劲,牛肉的香气与加了酸笋番茄的鲜辣酸味锅底格外搭,让人吃完一口,还想再来几筷子。
正好,再煮就老了,两人赶紧夹。
除了百叶和牛肉,剩下的东西下锅里之后,就不太能认得出来是些啥。
想着牛肠牛脑之类的东西好像都能多煮会儿,两人也不着急夹,开始边吃边聊。甚至还各自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发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来一波深夜放毒。
“这个酸汤够劲,要是来点腐竹……算了,一框腐竹好多啊,根本吃不完,宵夜还是别吃太饱,容易睡不着。”陈灵说完,夹起一块瞧上去白白嫩嫩的东西放进蘸水里过一遍,再往嘴里塞。
禾嫒尺盯紧她嘴巴使劲瞧:“你吃的啥?骨髓吗?”
陈灵想了想:“我感觉不像,好像是牛脑。”
“啊呀,脑子,我不太喜欢吃脑。”禾嫒尺吃脑的次数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猪脑,没试过牛脑。
以前她家偶尔会用猪脑配着药材炖汤,也不知道到底都加了什么药材,猪脑吃起来苦苦滑滑的,尝过一口就不想再来第二口。
“来一小块试试呗,还挺好吃的。”陈灵又夹起一块,看起来好像还怪喜欢这种食材。
禾嫒尺是个听劝的人,试试就试试。
锅里的牛八宝种类多,她在锅里找了会儿才又找到一小块牛脑。因为怕这东西有异味,她愣是把牛脑直接丢蘸水里洗了个澡才敢吃。
刚入口,有些意外。
白嫩的牛脑尝起来没有一丝膻味,想来原料足够新鲜,经过酸汤慢煮后,竟然还是香嫩得很。
由于牛脑本身不是很吸味的食材,在蘸水里洗个澡,反而正好让它味更足,吃起来刚刚好。
嗯,可以再来一块尝尝。
两人捞着锅里的牛八宝,努力在入口之前辨认自己夹起来的东西到底是哪个部位,吃着吃着,身上就热乎起来。
第一波下锅的牛八宝吃完,第二次两人已经有了点儿经验。
熟得慢,耐煮的东西先下锅。
牛百叶、牛肉这类涮涮就能吃的东西,直接放漏勺里涮。
最后还将送的豆芽下锅里,锅底酸辣开胃,吃得两人额头冒出薄汗,甚至看见隔壁桌点了份湿粉往锅里涮时,差点也想来一份。
“打住,这是宵夜,再点吃不下了!”
确实。
80一份的牛八宝其实量不少,而且味重,刚吃时觉得很带劲,但吃着吃着,哪怕配着酸汤还是略容易腻。
后来,禾嫒尺又开始想念刚下锅就被她俩夹光的牛肉。
“牛肉还是好吃哈,要是拼盘能一半牛肉一半杂就好了。”
吃饱喝足,结账92(餐具1元),打道回府。
回到酒店的两人这回是真不想再动,陈灵靠在榻榻米上欣赏自家小院子的灯光发呆,而禾嫒尺则是打开美食网红打卡APP,赶紧做她的每日任务。
说起来,每日点评报销任务自从她接取跨城探店任务,并来到桂林之后,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之前每日报销额度为50,点餐不可浪费,而且只能禾嫒尺一人食用。
现在虽说额度没变,点餐也依旧不可浪费,只能禾嫒尺一人食用的限制却取消了。
像刚才那顿牛八宝,虽说是两人吃的,但写完评价之后一样能报销。
禾嫒尺赶在凌晨结算之前噼里啪啦一顿写,上传照片,点击确认发布。
下一刻,任务完成提示来了。
“报销不是50,是46?”
额,APP咋知道她俩AA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4/15页)
第73章
托前一天狂走的福,次日两人脚肚子都有点酸。
如果她俩这回是跟团出游,就该定了闹钟按时起床,不过自由行嘛……
快十点了,还在床上赖着呢。
陈灵玩着手机赖着床,忽然坐起来:“好不容易出门旅游吃东西,能多吃一顿算一顿,我要出门吃早餐!”毕竟等旅行结束,就吃不到本地风味的东西啦。
禾嫒尺本想翻个身继续赖,想起昨日吃的桂林米粉,心里痒痒也爬起来:“你要吃啥,还是昨天的桂林米粉吗?正好昨天我们没吃着牛腩粉,阿姨说早上才卖。”
“我想试试别的。”陈灵游玩的时间短,想尽量多试点新鲜东西:“听说去小巷里走,随便哪家都好吃,要不这次不查攻略,直接逛试试?”
试试就试试。
想到能吃好吃的,两人快速洗漱换衣。出门前碰见前台,又得了一把已经洗净,让住客们免费吃的圣女果,在路上边逛边吃。
顺着路往靠近居民区的巷子里走,大约走了四五百米吧,在一个老小区门口,看见一家名为全州红油米粉的铺子。
招牌红底黄字,瞧着挺显眼。
往里一瞧,店里不光卖红油米粉,还卖普通的卤菜粉。
装修比昨天那家小车米粉店略新一些,店里挂在墙上的菜牌还有图,让没吃过红油米粉的食客看一眼就能大概知道,红油米粉长啥样。
两人刚进店,就有一名年轻男子坐在厨房口向她俩打招呼:“要吃点什么?”
陈灵走上前看着菜牌应道:“我们先看看有什么。”
这家居民区的小店也便宜,而且光从单价来看,二两卤菜粉居然比昨天吃的那家小车米粉店还便宜五毛,才5元。
而店内招牌出榨红油米粉则是一两5元、二两5.5、三两6.5。
另外还有凉拌红油米粉,比汤的贵五毛。
现在天气不热,大清早就想吃点热乎的,两人都要了二两的红油米粉,没再加其他小菜。
趁着年轻男子进后厨给两人煮粉的功夫,禾嫒尺悄悄打开小众点评,想看看这家店在网上的评分评价。
结果一看,好家伙,这家看起来开了至少3年的店,总共才6个评价,全是好评。
本地居民是真不爱用小众点评啊?
过了会儿,用不锈钢盆装的米粉好了。
白色的细米粉浸在高汤里,粉上散了肉沫和黄豆,看起来让人——
一点食欲都没有。
米粉看起来好寡淡呀,不是红油米粉吗?
“红油呢?”禾嫒尺站在出餐口问:“是忘了放吗?”
“红油都是自己放的。”年轻男子从后厨出来,指了指自助调料台:“那缸里的就是红油,很辣,没试过不要一次加太多,可以先加一点尝味,不够辣再加。”
自助调料台上东西种类还挺多,除了红油以外还有酸笋、香菜、葱花、酸豆角等小料。
两人每样都夹了一点,用小料把米粉装点起来,最后再打红油。
红油这种东西,每个人对它的概念都不太一样。
禾嫒尺吃过火锅、毛血旺、水煮鱼等菜,也尝过泡在红油里的绵阳米线。
这些菜上的红油都是厚厚满满一层,味香,但是尝起来不算很辣,导致她对红油的印象就是:不怎么辣。
原本想直接用红油将米粉铺满的禾嫒尺想起刚才年轻老板的提示,决定听劝,先给自己来半勺。
作为红油米粉精华所在的红油往汤粉上一浇,刚才白不拉几的肉沫被染上一圈红,看着十分寡淡的米粉摇身一变,顿时成为一碗小料丰富,颜色鲜艳的热辣汤粉,叫人食指大动。
禾嫒尺先是将汤粉和小料略微拌了拌,好让红油分布更均匀,再往陈灵碗里看去。
“你加这么多红油吗?”
“对啊,老板让少加点嘛,我才加了两勺。”
她碗里的红油在汤面上渐渐散开,已经快要把所有米粉盖住,配上小料、新鲜葱花和香菜,绿红绿红的,瞧着比禾嫒尺那碗更让人有食欲。
闹得她也想多加点。
算了,先尝一口再说。
没想到一口下去,这碗米粉又将禾嫒尺的饮食三观刷新一遍。
全州红油米粉的米粉和卤菜粉用的粉完全不一样,是细米粉。看着和绵阳米粉差不多,比绵阳米粉略粗一点点。
原本瞧着像是没什么味的清汤汤底其实是专门熬制的大骨浓汤,由于米粉细,每根米粉能挂更多汤汁。
入口口感和粗粉完全不一样,并不爽滑,反而略粗糙。但是吃起来更有米香,米浆感更重。
这家红油米粉煮法跟禾嫒尺之前知道的煮法不一样。
鹏城、甚至许多城市的各大粉店,多是将米粉放在滤网里煮熟搁碗里后,再往里头放高汤。
这家店则是选择直接在高汤里烫煮,由生变熟,在煮的步骤已经开始与汤合在一起。
粉在出锅时虽然看着平平无奇,实际上已经拥有浓郁美味。
所以哪怕不吃辣的人,直接吃不加红油的米粉,也能尝到专属于新鲜米粉与大骨汤头结合的鲜美味道。
要是能吃点辣,再浇上专门熬制的红油点缀,光是这个汤头加上米粉,不配任何小料,都能让人直接吃掉整整一碗。
红油米粉的红油每家店都不太一样,得是自己熬的。
吃起来不光只是辣,还有红油的特殊香气。
店里的红油盛放在一个插着电的炖汤锅子里,电锅一直温着油保持油温。要是在店里的红油锅里打红油时,勺子往锅底捞一捞,甚至能捞上来一些调料碎末。
调料末看起来黑黑的,熬红油时早已将里头的味道全部慢慢熬煮出来,渗进了红油里。
嗦了两口粉,禾嫒尺用筷子开始夹粉里的肉沫吃。
或许因为广西有专门的养殖屠宰场,这里的肉新鲜,吃起来只有肉香,没有奇怪的味道。
只是肉沫数量不多,还不好捞。筷子一转,又去夹碗里的黄豆。
然而这碗米粉里的黄豆又让她有些意外。
一般在店里吃米粉,或是面时,要是加黄豆,大多是往里面加炸过的黄金豆,吃起来嘎嘣脆,起一个增香的作用。
可全州红油米粉里的黄豆,却是煮的,乍一看,不怎么好吃。
夹起一颗放嘴里,不用咀嚼,黄豆竟已经炖得能直接在口中抿着化开来。
细嫩的口感让人上瘾,很容易吃完一颗又要再夹一颗。
由于没有勺子,禾嫒尺不能像以往那样将米粉和汤一块吃。于是她换了吃法,先是嗦几筷子挂着红油的粉,再来点黄豆,喝一口带肉沫的汤。
其他额外添加的小料似乎变得已经没那么重要,这碗粉原本的组合已经足够完美。
现榨的米粉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5/15页)
筒骨汤简直就是绝配。
一碗粉吃完,禾嫒尺舒坦地抽出纸巾擦嘴,并在心中给广西米粉疯狂点赞。
也是这时,她才发现陈灵在店里打了一份免费的豆浆解辣,现在正边喝边吃粉。
“你这是……辣着了?”
陈灵捧着碗喝下一口汤,又哈气:“有点。”
陈灵被辣着,倒不是因为她个假湖南人,不能吃辣。
而是红油真的辣呀!
桂林人真是狠,平时粉里不怎么放辣,都让自己加。
广西人吃辣绝不出名,第一次来,谁晓得放在桌上自由添加的辣椒一个个全是隐形炸弹?
刚才禾嫒尺吃粉时,仅放了半勺红油。
半勺红油根本不多,拌匀以后分布在汤里瞧着也就是些红点点,然而她吃起来却已经觉得辣味足够,没有继续再加。
要强调的是,禾嫒尺虽然是个广东人,但她绝不是吃不了辣的那种!
平日在鹏城吃饭,也经常点中辣,加辣。就这样,还经常吐槽店里的辣椒不够味。
所以广西辣是真有点东西。
不过辣不等于不好吃。
陈灵被辣得脑门出汗,却还仍然倔强地慢悠悠吃着粉,时不时还对米粉点点头,像是在肯定这碗粉的味道。
最后,她甚至还将粉盆端起,将里头的汤连着各种小料一饮而尽。
“呼~”舒服。
*
吃过早饭已经十点半,两人走在路上还意犹未尽地想着刚才那碗红油米粉,聊着天,想说给以前的舍友们分享这种不太出名的美食。
刚掏出手机,陈灵又将它放下:“哎,忘拍照了!你拍了吗?”
“……我也忘了。”
“光顾着吃了……我们等会儿去哪儿玩?芦笛岩怎么样?”陈灵提议道:“是桂林市区附近的溶洞,西游记以前还在这里取过景,交通方便,打车坐公交都能去。”
“我还没见过溶洞呢,好呀。”
“象山公园呢?这个也挺出名的,我们要去吗?”
“要预约哦,我们上网查查?”
两人商量着等会儿玩耍的去处,禾嫒尺还在分心想刚才吃到的红油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