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260-270

260-27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权杖玫瑰[无限] 林想起陆琮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哥儿身份暴露后,他被迫成亲了 [红楼]首辅之妻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60-270(第1/14页)

第261章

付过款,禾嫒尺便坐在摊子旁的小木桌上,吃着包浆豆腐和泡鲁达看老板烤串。

昭通小肉串的串对得上它的名称,确实很小,一根竹签上大概就三小块肉。仔细看,便能发现上下两块都是纯牛肉,中间夹着一块牛油。

在白色灯光的照耀下,每根竹签上的肉都新鲜地泛着红,不是冻肉,估摸是每天开摊前才新串的。

把最后一块豆腐吃完,见比她来得更早的客人吃串吃得喷香,禾嫒尺便擦擦手,决定拍些片段。

也不知老板是不是有偶像包袱,见她拍自己烤串的手法,还不自觉地直了直身子,连带翻串的频率都比往常高了些。

要是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他有一只脚会时不时地翘起来打节拍。

禾嫒尺注意到,店里小肉串的烤制方式比较特别。肉串没有提前腌渍,只在客人点单后,老板才将要烤的肉串拿出来,浸上酱汁,然后用猛火将酱汁一并烤进肉里。

挂上酱汁后放在火上烤的新鲜的牛肉在炭火上扛不了多久,颜色开始变化,并逐渐冒出油来,离得远些也能闻着香。

等禾嫒尺手里的泡鲁达还剩个底子时,老板问她:“要辣不?”

“要,微辣。”

转眼,她手里便多出一把小肉串。

晚上的丽江气温降得快,肉串才刚离火,便很快到达适合入口的温度。

禾嫒尺张口咬住其中一根竹签上的牛肉,一口气便把整串肉全部从签签上顺进嘴里。

与酱汁一块烤制的牛肉在熟透之后瞧着颜色深得厉害,看起来像是有些过火,等入口才知道,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肉串烤好后,老板会按照客人的需求,再往串上撒一些干辣椒面。

辣椒面的干香将炭火带来的特有火烤香气衬得更为浓烈,很容易让人吃完一串又来一串,轻易停不下来。

难怪刚才的客人又要再加30串。

转头,禾嫒尺拿着手上还没吃完的肉串说:“老板,我还要十串!”

……

从市场回到民宿,吃饱的禾嫒尺往民宿前台旁的木沙发上坐下,跟同样坐在附近的房客,以及管家们打个招呼,便开始玩手机。

丽江民宿的管家和老板们是真会整活,为了留住客人,各有各的办法。

有些会在人多的时候定期举办一些小聚会,唱歌、玩游戏、或是做些免费小烧烤,烤些土豆、饼子、西葫芦什么的。

花不了多少钱,却能给房客带来情绪价值,顺带让大家认识,能拼车拼团在外边一块玩,卢贝敏老去混的那家青旅就这样。

而她们住的这家民宿做法则更朴素些,会专门在前台旁边设置一个喝茶的位置。

每天房客都能在这看见民宿的管家或老板坐在这里泡茶喝,只要客人进出路过,都会喊你过来坐下喝茶聊天。

最初禾嫒尺还不是很习惯,跟人打个招呼便回屋歇着去。

只是这儿的民宿管家自来熟得厉害,刚见面便有种跟人认识三五年的感觉。

时间久了,禾嫒尺和卢贝敏只要回来,基本都会在那跟大家聊几句闲话,例如今天都去干嘛了,明天去哪儿玩等等。

有时也可能啥都不说,就光喝茶,听别人坐那吹牛。今天民宿里便刚来了几位外向的新客人,正坐那吹得热闹。

禾嫒尺过去也不参与讨论,拿着手机看似玩得专心,实际上全神贯注在吃瓜。

新来的几位客人从自己的恋爱经历一路吹到工作、前些年的倒霉事。又聊起最近网上大火的节目综艺,以及各种有争议的话题。

小杯的茶喝完一杯又一杯。

禾嫒尺听得热闹,偶尔发表几句意见,又顺手打开自己的工作邮箱查看里面的新邮件。

她最近不在鹏城,很多广子都不方便接,看新邮件也只是为了给人回个暂时不方便接广的邮件。

这是件有些无聊又机械的事,只要重复复制、黏贴、转发的操作就行,不带脑子都能做。

要不是内容得亲自筛选,禾嫒尺都想把这个活外包给pp的智能助手胖熊猫小美。

眼下,她又打开一封新邮件,正准备继续转发她的固定回复,却发现这是一份丽江的商务邀请。

邀请方是一家在丽江经营好些年,在当地似乎略有些名气的餐馆彩云滇菜馆,最近这家餐馆要开两家分店。

一家还是在丽江,另一家在泸沽湖,他们想让禾嫒尺给泸沽湖那家分店宣传一下,想要一个小紫书的图文广告位。

禾嫒尺摸着下巴思考好一会儿。

“怎么知道我在丽江的?”

……

禾嫒尺人在云南这件事早在小圈子里传开了。

毕竟她上周才发过大理古城凌晨的防坑笔记,不需关注她的点评也能知道她在哪。

虽然她还没开始正式发表云南美食相关的新作品,但已经开始给某些店家带来小小影响。

昆明那家开在花卉市场旁边的小锅米原本位置不算很旺,做的都是本地人生意,最近已经开始陆续多出一些游客过去打卡。

虽说还没开始排队,但本来就不错的生意眼看就要开始往上涨一涨。

人多的时候,老板带着铜锅在灶上都要舞出重影来,再旺下去是真得再请几个帮手才忙得过来。

除此之外,影响最大的便是华振饭店和淑云饭店。

这两家饭店都接近景区,一家是在大理古城的巷子里,地方不好找,但其实位置还挺中心。

禾嫒尺给这家店发的好评被粉丝们发现后,越来越多人在底下互动,好些人在评论区表示自己也去过这家店打卡,还发表自己的就餐感言。甚至有人在底下聊起来,说哪几个菜好吃,哪几个不太行。

一来二去的,她的评价便成了热度评价,最近几天游客们只要来到大理打开点评,便很容易在首页看见她的评价内容。

大理古城游客本来就多,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名气,客人便会陆续往那去,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商户热衷营销。

振华饭店老板稀里糊涂的,以为寒假旺季提早来了,见自家小孩还在上学,还纳闷这孩子怎么没放假。

另一家淑云饭店则是开在双廊入口外的马路对面,其实距离双廊古镇区域非常近。

平时生意不好主要还是因为那个位置跟游客旅游区还隔着一条大路,远远瞧着看不清楚,远没有景区里的店子吸引人。

但旁边的双廊古镇客流量本身不小,而且好吃的还特别难找。

和华振饭店一样,也是稍有些热度,游客便很容易往这里去。

禾嫒尺吃过的傣味蒸鱼和薄荷排骨几乎每桌都会试着点一份。因为平时店里客人不算很多,店里备的货也不多。前些天店里的鱼没备够,晚餐时间刚到就卖没了。

淑云饭店的老板不玩点评,没做过营销,开店多年全靠各地司机们支持才做下来。消息也比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60-270(第2/14页)

封闭,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问游客。

“你们是从哪知道我们店的?”

她就想知道这些人是会持续来,还是就来一阵呢?

以后进货到底应该进多少,给个准话呗。

那些早就开始关注禾嫒尺动向,准备看准风口大干一场的投资人则一直在纠结。

到底是冒险些开家各地都少见的滇菜馆,还是先试着做小吃试试水。

像乳扇、烤饵块、豌豆粉、小锅米线、铁板包浆豆腐等小吃投入的成本不会很大,一旦火起来,收益也不错。

问题是不知道她的作品具体会拍哪些小吃。与此相比,似乎开一家滇菜馆更好,毕竟美食博主去云南不可能不拍滇菜。

到后来,甚至有聪明的还直接发邮件找她合作,问她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新作到底具体会拍些什么东西,要不要干脆合伙开一家店。

网红、明星在有钱之后用明星效应开店赚钱的人多了去,说不定她也想试试呢?

是个好想法。

可惜禾嫒尺暂时不想创业,对现在的她来说,创业风险和回报不成正比。跟人合作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万一闹出什么幺蛾子把名声搞臭,她的职业生涯就没了,以后再说吧。

倒是彩云滇菜馆的商务邀请让禾嫒尺产生了少许兴趣。

她没有急着回复对方,而是打开点评和小紫书,启动pp的过滤功能,在网上搜索这家店的评价。

彩云滇菜馆评分很高,4.8。

从评论区能看出来,前些年刚开业那时营销做得很厉害。最近几年倒是没再买营销。

彩云滇菜馆开在景区最旺的酒吧街附近,装潢风格偏向纳西民族风。餐品定价中等,基本没有本地人光顾,所以无法通过网络看出本地居民对这家店的看法如何。

游客们的评价几乎是清一色的好,好得跟刷的似的。

夸服务、菜品、地段,所有维度的评分都很高。

这种评论区在做过营销、店铺网络平台管理得当的店子里非常常见,只看评价看不出什么来。

禾嫒尺思考过后,决定假装没看到这封合作邮件,先不回复,明天悄悄去总店探一次再说。

第262章

坐在彩云滇菜馆二层小楼窗边餐桌旁往窗外望去,禾嫒尺确实是没明白这家店为什么要找她进行商务合作。

有必要吗?

应该没有吧。

4.8分名副其实,店内出品优秀得让人意外。

她和卢贝敏两人总共点了3道菜,分别是马帮烤鱼88、爆炒牦牛肉78、上汤水性杨花38、配一份主食野山菌铜锅饭48,共计252。

人均价格一百多,属于正常景区价,没有任何一道菜踩雷。

不仅如此,服务还很好。

进店在点评收藏店铺打卡就送现烤鲜花饼或水果冰粉,点餐之后桌上还会放一个小漏斗,说是所有菜品如果超过30分钟还未上齐,后边没上的菜便不收钱。

类似的服务在不少餐馆里都有,倒是不出奇,让禾嫒尺略惊讶的是,这家店所有热菜上桌时,碟子是热的。

热碟热菜上桌才是好服务,这种说法平日里在各种影视作品中确实没少见,现实生活中其实能做到的餐馆是真不多。

爆炒牦牛肉由牦牛肉、青椒、干红辣椒爆炒而成。

调味虽然很简单,却因为店里的大厨炒菜功夫一流,出品很棒。菜品上桌时能看见青椒已经被炒出略微干焦的外皮,牛肉焦香有嚼劲又不过老。

翻开盖在碟子上面的牛肉和辣椒,还能发现碟子底下完全没有多余的油。

店里的马帮烤鱼也相当出色,甚至颠覆了禾嫒尺以前对烤鱼的看法。

因为这家店的烤鱼是炸的。

禾嫒尺平时在外面吃烤鱼最烦吃炸烤鱼,油大,没有火烤的香气,还容易炸干炸老了完全不香。

彩云滇菜馆的烤鱼尝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一滴油。

鱼的外皮,甚至边上的骨头和尾巴都已被完全炸酥,里边的鱼肉却还嫩得淌着鱼汁。烤鱼上还浇着一层由酸萝卜丁、番茄、辣椒等各式调料熬煮出来的酱汁。

趁热夹一块鱼肉,再往酱汁里泡上几秒,趁着鱼皮还脆的时候放入嘴里,咬一口。

“咔嚓。”一声,酥脆的外皮在口中碎开,底下鲜嫩的鱼肉与带着果味酸甜的酱汁融合,新鲜青红辣椒不算太辣,却又恰到好处地给味蕾带来一丝刺激。

提前浅浅用盐腌渍过的鱼和酱汁调味都不重,不管干吃或是配米饭都合适。

上汤水性杨花水平发挥稳定,野山菌铜锅饭更是让禾嫒尺有些惊讶。

这道菜是卢贝敏点的,她本来不想吃。

铜锅饭在丽江其实也算小有名气的一道菜,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卖,刚来丽江那几天,她俩就在束河吃过一次。

哇,好难吃。

铜锅饭最好吃的其实是锅巴,但是类似煲仔饭,铜锅饭这种需要起锅巴的菜品,多少都得加些油,锅巴才好起来。

她俩前几天吃的那家铜锅饭每颗米都像是泡在油里似的,每一口都仿佛在喝油。

而且店家不知道咋想的,可能希望客人能用味道淡一些的铜锅饭下菜吃,里头没怎么加盐。

导致它吃起来既没味道又很油,后来禾嫒尺再去别的店里吃饭都尽可能地避开它。

到彩云滇菜馆尝过一次才知道,不是铜锅饭的错。

就像这家店其他菜一样,野生菌铜锅饭也是干香口,里头料不多。

被撕成丝状的鸡枞菌干和云切得细细的云腿、洋芋先炒过,再与米饭一块放到铜锅里焖烧出锅巴。

菌菇干、云腿、洋芋、都是冬日里能随意得到,适合储存的食材。

冷飕飕的冬天里,几人分吃一小锅带着锅巴的铜锅饭,品着饭里丝丝菌菇和云腿,再抿一口外壳微酥,香糯化粉的洋芋,舒服得很。

探过店,禾嫒尺打心里便想直接给这家店一个好评,合作当然也没有问题。

别说合作,如果在接到商务邀请之前她能自己找到彩云滇菜馆,指定会直接给这家店安排一个推荐位。

不过店家的商务合作内容是泸沽湖分店宣传。

要接广,她还得跑一趟泸沽湖。

去不去呢?

……

“去啊,正好我也要去。”

当禾嫒尺告诉卢贝敏,自己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丽江前往泸沽湖,卢贝敏惊讶极了,随后便说按照原本计划,她接下来也准备去泸沽湖来着。

当晚她便收拾东西,跟禾嫒尺一块出发。

原本前往泸沽湖这段路两人准备自驾,只是查过资料,便发现这段路很危险,尤其是冬天。

冬天冷的时候,路上有可能结冰,开起来车子会打滑,要是碰上下过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60-270(第3/14页)

还得往车上装防滑链才行。

而且前往泸沽湖的路上山路多,海拔也高,开车时间不短,哪怕是两人换着开,对于新手来说也不是一条安全的路。

最后便干脆跟卢贝敏在青旅认识的游客拼了辆商务车过去。

从丽江前往泸沽湖路上,得买门票,70元一张。

买过门票驶入泸沽湖,几乎所有司机都会带乘客们到一次能看泸沽湖全景的观景台。

在观景台上见到泸沽湖的第一眼,禾嫒尺便决定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住一次湖景房。

泸沽湖的湖景房是珍稀资源,也很贵。同一家民宿,同样配置,湖景房的价格是普通房间的两到三倍。

越是近着湖边,价格就越是贵。

原本禾嫒尺来泸沽湖只是为了工作,没想把太多资金放在住宿上。

才刚到泸沽湖,她便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就算pp没有报销金额,她也要住。

更何况现在还剩好几千没花呢,住!

……

最终,禾嫒尺和卢贝敏商量之后,决定一同住在大落水的同一家民宿。

大落水是泸沽湖目前最大的村落,彩云滇菜馆的分店便开在这里,据说早期大多数民宿也建在这里。

她们住的民宿距离泸沽湖仅隔一条几米的小人行道。

住在三楼湖景房,不管从卧室、还是阳台往外看,只要不刻意低头,便会觉得酒店似乎直接建在湖水里。

价格肯定不便宜,得680一晚。刚进民宿推开房门直面湖景,瞬间,禾嫒尺有直接在这续一周的冲动。

泸沽湖美得过分。

透过窗户往外看,像是一副油画嵌在窗里。

明明不是大晴天,天上还飘着少许阴云,湖面依旧被天映得碧蓝。

湖边停靠着五彩猪槽船,彩色经幡随风飞扬,从北方飞来的海鸥时不时从湖面飞过,踩出一圈圈水纹。

天空和云彩变得格外近,四周连绵高山将湖水圈禁在内,与世隔绝。

在这里工作,值!

……

因为禾嫒尺要工作,所以她和卢贝敏接下来便各玩各的,只有饭在一起吃。

工作原因,她俩能一直去彩云滇菜馆蹭饭。

彩云滇菜馆的分店其实已经开业好一阵。

泸沽湖位置偏,地方不大,从丽江过来哪怕走高速也得3.5小时,更别提走国道。

大多数游客进来玩一天差不多就得走了,入门却还要支付70门票,各种各样的门槛让这里淡季时人格外的少。

因此,这儿饭馆也少,游客们的选择总共就没几样。

新开的彩云滇菜馆在丽江很受欢迎,到泸沽湖却没几人光顾。

其中一个原因是确实没什么游客,还有一个原因是这家店目前还没有能在泸沽湖接待团餐的人脉。

到泸沽湖自由行的人数比跟团的人少。喜欢热闹的人来到这里,甚至会觉得这里有些荒。

因此刚来第一天,看见彩云滇菜馆的分店情况时,禾嫒尺便有些头大。

彩云滇菜馆的泸沽湖店占地太大了,因此只要客人稍少一些便会显得格外冷清。

现在淡季,店里客人数量最多时也就七八个,瞧着更是可怜。生意淡成这样,可不是她随便发一篇小紫书图文笔记能解决的事。

如果是路过吃着不错,给个好评按照心意发发图文,后续情况看天定就算了。

收过钱还是有些不一样。

她收的不便宜,总不能让人家的钱打水漂吧?

于是她便换着法子找角度,想给这家店写出点儿花样来,还特意去找店老板问创业经历。

最好是创业时稍微有些坎坷,写起来有故事感,容易吸引读者注意。

结果一问才知道,人家创业一点都不坎坷,就跟这家店的菜品一样,顺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无聊。

也是。

这家店最开始是一家人干的,而且老板夫妻、孩子、各有各的技能和负责的部分。

有人负责开发菜品、管厨房、有人负责店内服务、还有人专门处理网络营销,维护评论区。

各个维度都做得不错,早期本钱又不算少,在丽江开店时找的位置又很好,赚钱赚得理所应当。

也就前两年整个市场行情都不好的时候亏了一些,闹得禾嫒尺根本找不到切入点。

咋办?

禾嫒尺看着这些天拍下来的菜品素材陷入思考。

……

跟禾嫒尺不同,彩云滇菜馆的老板根本没想那么多。

这家店早期在丽江刚开业时就做过营销,大概知道什么样的投入会有什么样的回报。

很清楚营销结果好坏都得自己负责,市场情况如何他们自己清楚。

就算泸沽湖店收入暂时不行,丽江总店和丽江分店肯定能开起来。

回头攒些人气,泸沽湖店也能盘活,不着急。

反正他们租的店面在大落水靠后的位置,其实租金不高。

前面忘说,这家店的位置因为不靠湖,从窗边往外看是本地人养牲畜的院子,里头不是猪就是鸭子和鸡,根本不好看。所以泸沽湖的景色也同样不能作为这家店的宣传切入点。

这下禾嫒尺更纠结了。

第263章

“用开在鸡圈旁的滇菜馆切入?好像不太行,回头人家看了气得不结账咋办。”

“换一个,泸沽湖里最好吃的饭馆?也不行,不能拉踩附近的店子,毕竟我也没全吃过。”

“店里好像也没有太多能跟泸沽湖挂钩的菜,客人想吃,在丽江也能吃上,也没有必要来泸沽湖吧……”

没想通应该怎么办的禾嫒尺在大落水码头旁边捡石头打水漂玩,附近有路过的小孩见了也来学。两人暗中较劲,砸得湖面水花四溅。

玩了好一会儿,小孩被妈妈叫走,禾嫒尺一个人玩着也有些腻,便干脆在码头附近的亭子里坐下来。

其实她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保底办法就是做一期全菜品测评,把店里所有菜都试一遍,总归能交差。

就是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哎。”她叹了口气,随后又顺手将手机掏出来玩。

泸沽湖海拔高,比丽江大理都要冷,大白天出太阳时也冻。

哪怕戴上可触屏的拇指破洞手套玩手机,玩不了多久,手指头便会发冰。

她一个人在湖边用冰凉的手指刷小紫书,划拉一下,又划一下。正当她准备退出平台——

“咦,彩云滇菜馆在小紫书也有官方号吗?”

一部由彩云滇菜馆账号发布的视频《彩云滇菜馆新店开业欢迎捧场!》出现在视线当中。

点进去看看再说。

视频开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60-270(第4/14页)

,便是彩云滇菜馆各个角度的门头片段。

“这什么,广告?”

禾嫒尺耐着性子往后看,却发现影片内容除了门头片段以外,便是店内餐桌椅装饰内容,除此之外再没别的。

从客观角度来看,视频制作还算精美,清晰度很高,用的摄像设备不错。

就是广告感满满,没啥实际内容。

视频底下点赞、评论都不多,一眼就能瞧出全是熟人。

点进账号往前翻,禾嫒尺发现这个账号以前也发过好些笔记,大部分内容都十分空泛,稍微有意思些的内容则和店里使用的食材有关。

“食材啊……”

云南的气候和土地总是让各种植物格外容易生长,常见的作物长得好不说,当地还会长出一些禾嫒尺完全没见过的植物。

刚来云南那会儿她还只是自己摸索着认一些。

接到商务订单后,她见店里出品不错,便干脆仗着合作便利,找负责后厨的老板学了不少云南特有的食材知识。

虽说她没打算自己开饭店当厨师,但作为美食博主,了解一下各种食材的特性配比肯定没坏处。

因为最近泸沽湖店的生意最差,又是刚开业不久,所以店子主要负责厨房出品的杨老板恰好也呆在泸沽湖。

在店内试菜拍摄的时候,她不光问店里有的东西,还把自己前些天在昆明、大理、丽江游玩时拍的素材翻给老板看。

“小锅米线用的酸菜是什么酸菜,酱呢?都是自己做的,外面买不到吗。”

“我之前在大理尝过一个好好吃的烤鱼,那个酱真的绝,吃起来酸酸的,但感觉好像用的不是醋,用什么调的呀?”

“腌菜膏是什么东东,腌菜时用的膏吗?”

“啊?把萝卜缨子腌了之后打碎做的膏?”

“店里有,可以给我尝一口是吗,我试试……”

“哇咧,好酸!”

能开好一家滇菜馆的老板身上果然有些东西,不管是店里卖的,或是不卖的,他都略知一二。

禾嫒尺之前在别处吃的东西只要跟他一说,他就能把做法说出来。

因为禾嫒尺好奇,他还现场教过禾嫒尺腌菜膏版烤肉蘸水的做法。蘸烤肉、烤鱼都好吃。

禾嫒尺翻看着彩云滇菜馆官方号的往期内容,从更新频率上,能大概看出来这家店负责网络营销部分的人曾考虑过把账号运营起来的事。

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这样的官方号让禾嫒尺想起大半年前在逗音认识的@陆爷爷教你做菜。

因为后来禾嫒尺探店去的城市大多在其他省份,涉及的粤菜内容不多,后来便没再在各平台上跟他进行作品交流互动。但两人私底下依旧时不时会联络一下,交流感想。

经营品牌账号,陆爷爷其实也能算是成功典范,大半年过去,他的粉丝数也从最初的9万涨至现在的28万。

关注他的网友们最初是真的只想跟他学做菜,只是到了后来,不免也会留意一下他开的酒楼。

阴差阳错,本已退休的陆鼎仁拍视频玩这件事,居然也算是给自家酒楼打了个大广告,而且持续效果非常好。

连业内好些同行都开玩笑说,要不是他年纪大,说不定某些烹饪类综艺节目都能请他上去露露脸。

翻看着彩云滇菜馆的官方号,禾嫒尺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个想法。

“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

“合作拍摄一期滇菜教程视频,教网友做一些处理起来比较简单的滇菜?”乍一听,杨老板没能转过弯来。

“对,”禾嫒尺说:“但是需要公开一些食谱,例如比较简单的烤肉蘸料配比,你介意吗?”

“介意倒是说不上……”

在网络发达的现今社会,一些简单食谱还真说不上有多重要。

店里不少菜都是滇菜普通做法,甚至算家常菜,云南当地很多人都会,不是秘密。

但是……

不是说做一期图文广告吗?

杨老板主要负责后厨,弄不明白网络营销这块的内容。被禾嫒尺忽悠几句,说是能让他上镜,杨老板不能说一点都不心动。

“听起来好像是比普通广告靠谱些,你等等,我让我儿子跟你谈。”

转头,禾嫒尺便和小杨老板继续往下聊。

“我想法是这样的,你们分店虽然开在泸沽湖,但是菜谱上关于泸沽湖当地美食菜品并不多。广告可以做,但是宣传起来会有一些难点,效果可能不会有预期中好。”

“恰好我最新的云南篇还缺一些关于食材、做法的说明细节部分没拍,你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较深……”

“……好处是这么做,我离开之后,你们也可以接着拍摄后面的作品,试着做自己的品牌IP。”

“后续视频剪辑时,你可以挑选一种喜欢的作品呈现模式,我教你如何用这个模式拍摄,剪片子。”

两人用电话聊上十几分钟,禾嫒尺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说上一遍,小杨老板越听越心动。

禾嫒尺不关心圈内某些消息,不清楚自己提出的建议,其实跟业内某种职业有重合之处。

帮人进行品牌设计,做账号,也是一种自媒体经营收入方向。

做得差一些的,就卖课赚钱,或是帮助几位学员设计品牌IP形象。

做得好一些的,则是主要负责接单进行品牌IP设计,甚至帮成功人士打造个人形象IP。

后者特别赚,有钱人本来就有钱,而且手上人脉多,号召力强,很好起号。

成功起号之后,一个号一年就能赚几十万。一年接上十单,几百万落袋平安。

小杨老板是在圈里混的,听说过这些运营,之前也曾报班参加过一些培训。

培训效果显然一般,不然也不能到目前为止,店子的账号依旧没能做起来。

但禾嫒尺的想法显然能借助她的账号力量引流,直接带他们入门。

这不就是手把手教他打造品牌IP还送保底流量吗?比单个图文广告靠谱得多好不好!

他几乎马上就要张口应下,但是——

价钱确实是个问题。

小紫书图文广告的价格,和视频作品肯定不能比,更别提还有其他服务。

于是他试探着问:“合作的话,报酬方面你的心理价位大概是多少呢?”

考虑到最近在店里学了不少食材知识,自己也有受益。而且彩云滇菜馆本身出品不错,自己之前和别人进行这种类型的合作又都没收过钱,心里有点虚。

她便试着说了一个比图文笔记略高一点的报价。

小杨老板:“成交!”

小杨老板是没想到用这么划算的价格可以让已经上道的百万粉博主带着起号。

禾嫒尺则是想着自己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60-270(第5/14页)

考的方向明明跟甲方完全不同,居然把人家说服了。现在她能拿彩云滇菜馆的账号做推广实验,还顺带赚钱。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赚到了。

……

在泸沽湖住的每日,禾嫒尺都起得很早,秋冬季的泸沽湖有晨雾。

云南昼夜温差大,晚上的泸沽湖温度能低至零下,整夜的低温能将湖水变得格外冰冷。

待到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湖面上时,阳光带来的暖意便会让湖面浮起层层雾气。

起雾的位置靠近草海,距离大落水有一定距离,要是想靠近了看就得早起包车过去。

刚来那天禾嫒尺和卢贝敏去过一次,还坐了船,再后来便只在民宿阳台里遥望。

不过今天又和往常不太一样。

已经完成商务拍摄工作进程,只差最后将作品剪辑发布的禾嫒尺,可以放松在这玩啦!

她昨天便提前花200约了一位包车师傅,准备来一趟泸沽湖环湖游。

前些天禾嫒尺工作的时候,卢贝敏已经和她在云南认识的新朋友玩过一趟,所以不跟她一块玩,现在还躺床上呼呼大睡。

不过没关系,禾嫒尺在泸沽湖也认识了新朋友。

她打开昨天才刚加的三人小群聊,里面显示一分钟前有人发过信息。

【充电宝大皇帝:我们换好衣服啦,你呢?】

【小迟:来啦!】

第264章

充电宝大皇帝的本名叫白苓。

网名叫充电宝大皇帝,是因为她有次出远门之前缺个充电宝,便用闲置的手机蹲在逗音某直播间抽优惠券。

最初只是想着抽几张店铺优惠券买,买充电宝时好省些钱。

没想到直播间总共就没几个人,30分钟开一次奖,她在里头蹲了一周,直接收获六个充电宝。

最后用不完,还给认识的朋友一人送了一个,被朋友们尊称为充电宝大皇帝,她便直接把这个称号换上了。

禾嫒尺和白苓认识的时间,是前一天晚上。

当时禾嫒尺刚吃完晚饭走到泸沽湖边散步。

泸沽湖里人不多,四周又被大山围绕,各村落白天瞧着已经很冷清,晚上哪怕开了路灯,只要走到稍微偏一些的地方便很黑。

要是碰上天气不好,再离开大路,真能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城里常见的光污染在这几乎不存在。

再加上高原的空气透明度高,便使泸沽湖成为极佳观星点。

平时极其罕见的流星,在这里似乎不是什么稀罕事物,禾嫒尺在这住下这些天便见过几次。

据说看见一颗流星就能许一次愿,她许了好多,也不知灵不灵验。

因觉着离开泸沽湖,可能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星空,禾嫒尺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村子四周到处溜达,寻找合适的观星点,回头要是再碰上流星,她还能继续许愿。

昨天晚上也是这样。

随后,她便遇见了猫在湖边拍摄星空的白苓,以及一同出行的蓉初。

星空下的偶遇听起来很有意思是不?

实际上适合拍摄星空的位置是真的黑,两边都各自以为夜路走太多,终于见到鬼。

大晚上的,三个成年人自己把自己吓得哇哇乱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让你宣传环保,车诺比什么鬼 说好摆烂拍电影,年度游戏什么鬼 和景光结婚之后 我上交了时空穿梭卡 我的生活变成了游戏 苏格兰水仙观察日志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 师尊是美强惨男二 冉老师别请我妈妈吃饭了 请记住你只是一个配角(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