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首辅攻略手札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华京迷案录(探案) 清冷教授今天又破防了 扮演黑月光后男主更疯了[快穿] 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巫女[无限] 非人类侦查局 社恐小少爷带着崽崽闯末世 都是恶女了,为所欲为不过分 糟糕!女配重生后拿了反派人设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70-80(第1/17页)

第71章 醉酒陈恕无奈,俯身将她背起来。……

百姓们家里没有多少存粮,但好在有陈恕和姜贞的接济,能过个饱年,在破庙前,人们欢歌曼舞,庆祝新年的到来。

陈愈这个爱玩乐的,不惜冒着风雪,从隔壁县城弄来了一车米酒,陈恕请了全城百姓共饮,寒冷的冬夜,破庙前燃起数十堆篝火,人们互相祝酒,期盼来年风调雨顺。

陈恕端坐在上首,看着眼前喜庆的场景,素来端肃的脸上也染上一点笑意。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端着酒碗,颤巍巍地走上前,“陈大人,妇人,小老儿代大家敬您二位,二位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

老人运气好,地动时恰好在隔壁县城的女儿家中,得以躲过一劫,但家里其他人都丧了命,他差点要活不下去,但得知新来的知县重新建起了房屋、开垦了荒田,热泪盈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陈恕忙起身相扶,在众人的拥护声中,与姜贞一同饮下了这碗酒。

他复又倒了满满一碗酒水,高举过头顶,意气风发地道:“诸位,平阳县能有今日,非我陈恕一人之功,是各位心不妥协,才有所成就,还望明年,更胜今朝!”

“好!”震天高呼,人们响应着这位年轻的知县,一张张脸上俱是信任和对对新生活的期盼。

姜贞坐在陈恕身边,迎接着百姓们感激的目光,相比外表冷峻的陈恕,她更受姑娘和孩子们的欢迎,宴席中途,几个小孩子捧着热乎乎的米糕与她分享,姜贞一一摸了摸他们松软的头发。

“夫人和大人都长得好,以后的儿女一定也好看。”一个妇人搂着自家孩子同姜贞说笑。

姜贞嘴角噙着笑,却没有接话。

宴席散后,姜贞有些微醺,米酒对她来说也有些浓烈了,陈恕还算清明,没有让红杏服侍,留下他们收拾残局,自己扶着姜贞往回走。

他用自己的斗篷将姜贞紧紧裹住,牵着她就要往前走,但姜贞此刻有些迷蒙了,耍赖不肯出去吹风,陈恕无奈,俯身将她背起来。

身后墨竹红杏等人发出低低的笑声。

陈恕脸上带着薄红,稳稳地托住她的腿弯,背着这轻盈的姑娘踏入雪地中。

姜贞在他身上很是不乖,没一会儿又要闹着下去,陈恕反手拍拍她的腿,换来她一声撒娇的嘤咛。

“陈恕,陈恕……”她埋在他耳边一个劲儿地叫他的名字。

带着温热的如兰气息,如羽毛般拂过他的耳尖,陈恕浑身一僵,箍住她不许她乱动。

姜贞轻轻蹬了蹬腿,意识不清地嘟囔,“陈恕,你放开我……”

陈恕无奈,被她闹出一身细汗,快步回到家,先把她放在床下,再打了热水过来给她擦脸。

姜贞这会儿倒是乖了,但屋里燃着炭盆,她才从外面回来,皮肤受不住一冷一热的交替,泛出难耐的痒意,她伸手拽住陈恕,红着眼圈道:“恕哥哥,脸上痒……”

真是像个孩子一样。陈恕低头一笑,被她牵引着摸到她脸上,轻轻摩挲了几下。

“不能挠,给你擦点药。”陈恕按住她不安分的手,取了碧玉膏来仔细涂抹。

姜贞纤细的手臂搭在他脖颈上,仰望着他,慢慢眯起了眼,语气满意,“恕哥哥,你真好看……”

又开始说胡话了。

陈恕给她换了一身干净的中衣,将她塞进软和的被褥里,哄着她闭上眼睡觉,自己出去洗漱。

原以为她喝了酒没一会儿就要犯困,谁知等他回来,姜贞还睁着一双水光潋滟的圆圆杏眼盯着他,陈恕掀开被子躺下,她就没骨头似的靠了回来。

“睡吧。”陈恕像哄孩子般轻柔地拍着她柔软的脊背,不多时,姜贞便睡得沉了。

百废待兴,新年过去,陈恕和姜贞又再次投入了忙碌之中。

预定的木头陆续运进城,飞蓬带着寨民们下山继续建房子,这回的工期比较漫长,但也不着急。

田中的麦苗已经长得有一指高,化了雪后,浓重的绿意霎时填满了田垄,经过一冬的蛰伏,长势十分喜人。

春日正是耕种的季节,趁着春寒还没过去,陈恕命人在郊外多开垦了几片农田,等到天气温暖,便可种下一些蔬菜。

姜贞则想着过一段时日,买一些牲畜幼崽回来养着,百姓们有了米粮肉菜,将来才有收入,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虽然事情总是一件又一件地出现,但好在总有办法解决,城中一派欣欣向荣。

三月底,陈恕收到阮从南的来信,道太子已于三月初五日成婚。

陈恕虽然并不在京中,但在盛京的那些朋友并没有与他断了往来,除去一个神秘的许世清,如阮从南、颜怀轩等人,时常与他通信,要么是询问他的现状,要么是告诉他盛京的情况。

太子大婚之事,陈恕并不意外,不过阮从南在信中所说的另外一件事,倒让他有些唏嘘。

“阮师兄说,太子大婚之夜,酩酊大醉,未同太子妃合房,第二日便求皇后将侧妃入门的时间提前,陛下还因此当众训斥了太子。”陈恕将信交给姜贞,淡淡地道。

姜贞委实不懂,太子好歹也是名家大儒悉心教导出来的储君,平常也没听说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怎么在儿女情长上,就这么拎不清呢?

太子妃出身大族,父亲手握兵权,忠心耿耿,兄长镇守边疆,从不参与党争,这样的人家,是明熙帝为太子选择的纯臣,有刘家在,将来他百年以后,太子还能与王家有权衡的余地。

但太子一心栽在王三小姐身上,甚至当众下太子妃的脸,刘家又该如何想?

姜贞摇头道:“看来咱们当日离京,也并非全是坏处,就这滩浑水,真是不趟也罢。”

她虽不太懂朝政,但也替如刘家这样的纯臣可惜,世有良才,却不遇明主,太子还未即位就这样对待刘家,想来以后也会过河拆桥。

陈恕亦是无言,实话说,此时他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些懈怠,遇上这么一个未来的天子,即使他再是什么天生将相之才,也无济于事。

“罢了,总之这朝中还是有清醒之人,陛下既已起了心思要对付王家,或许将来时局会有所改变。”陈恕缓缓道。

明熙帝虽不如先祖那样具有雄才大略,但也是个较为英明的君主,唯一可惜的是身体虚弱,不然也不会只得太子这一个儿子。

正是因为是独子,所以处置外戚王家处处掣肘,既不能任由王家呼风唤雨,也不能太过严厉,让太子伤心。

轻不得重不得,跟着明熙帝的那些臣子,想必心中也是煎熬。

单看苦苦蛰伏多年的次辅颜之介就知道了。

姜贞想到那位气质出众的太子妃,同为女子,心中不禁为她感到惋惜,只希望她不要因太子的态度痛心,那样好的女子,应该好好活下去才是。

事实上,刘雨薇并不觉得有多么难过。

四月初,盛京春色盎然,东宫后殿外,刘雨薇端坐在水榭中抄着佛经,听前殿的宫女回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70-80(第2/17页)

“太子殿下说今日政事繁忙,就不过来同娘娘一起

用膳了。“宫女规矩学的极好,明明心中充斥着对这个名不副实的太子妃的轻视,表面却十分乖顺。

不过刘雨薇依旧从她的话中听出来几分怠慢,不在意地笑了笑,轻声叫她退下。

贴身丫鬟见那宫女走远,才在刘雨薇耳边小声道:“娘娘,这也欺人太甚了,快一个月了,殿下都不愿踏足我们殿中,莫非真是要替侧妃守身不成!”

刘雨薇平心静气地抄下一句佛经,缓缓地笑了,“阿彤,你把我们这位殿下想的太深情了,他若真是那样忠贞,后院就不会有那几个侍妾了。”

说来此事也是好笑,太子曾一度摆出一副要为王蔷守身的架势,起初皇后送来的几个宫女都不曾碰过。后来皇后给了几个与王蔷长相性子类似的美人,太子半推半就地收下了,一次酒后乱性,与其中一位有了肌肤之亲,剩下的几个也顺水推舟地收房了。

刘雨薇还知道,王蔷因为这事同他闹过一次,不过太子哄了几句,也就罢了。

就她入门这个月里,太子没来过她殿中,后院几个侍妾那里可没少去。

阿彤神色黯然,替自家小姐委屈,周围都是心腹,也不怕旁人听见,她小声地抱怨道:“小姐当初明明可以不来参选的,这太子妃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嫁给表公子呢。”

刘雨薇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哥,自幼感情甚笃,只是几年前表哥去外地求学,二人才少了联系。

她爹娘起初是想将她嫁给表哥的,知根知底,又是清俊踏实的儿郎,刘雨薇嫁过去,绝对不会吃苦。

但刘雨薇拒绝了。

她严厉地禁止阿彤再说这种话,平和道:“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以前的事,不要再提。”

她慢慢勾起唇,气定神闲地道:“我虽对陛下并没有期待,但他不可能置我于不顾,若不同我合房,王蔷也入不了东宫。”

夫妻合房,本该是甜蜜之事,但刘雨薇语气并没有欣喜,反而是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硬气。

她不需要和王蔷一样争夺宠爱。

刘雨薇已经为自己和刘家,或者说为了这个天下,选择了另外一条更加稳妥的路。

*

春来大地,万物复苏。

麦苗以惊人的速度往上拔高,旁边几处新开垦的田中,也长出了许多幼苗,十几个百姓在田间忙碌。

姜贞与阿嬷站在一处田垄上,翻看着青菜苗幼嫩的叶子上密密麻麻的虫洞,商量着除虫的办法。

姜贞翻看了农经,又考察了周围的地形和田间害虫的种类,说起来头头是道,阿嬷连连点头,称赞她的用心。

“观夫人言语,幼时可是在田野中待过?”阿嬷笑着问道。

这位知县夫人容貌昳丽,举止文雅,但却不似有些官家小姐那样高高在上,说起农耕之事,十分自然。

姜贞点头道:“是,我自幼长于河间府乡下,幼时家中祖母也以耕地为生。”

因此她见到阿嬷,心里十分亲近。

阿嬷笑了笑,心道原来如此,但观知县大人的言行,步步规矩,绝对是大家族里以戒尺家规约束着长大的儿郎,看来这知县夫妻之间,还有一段故事。

不过她并不欲多打听,对于救了他们性命的大人和夫人,她心中只有无限感激之情。

姜贞在田里转了一圈,回到家中已近午时,等了小半个时辰,仍不见陈恕归来,倒是青松跑回来传话,道陈恕被事情缠住了,午饭都没用就出城去了。

姜贞还好奇什么事让他如此着急,到了晚上,陈恕脸色沉沉地回来了。

这段日子他忙着督造房屋,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姜贞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他愁眉不展的模样,因此有些惊讶。

红杏端上了晚饭,陈恕也没有什么胃口,像是揣着心事一样,只勉强笑了笑,给姜贞夹了几筷子菜。

姜贞并不着急,陈恕如今已经习惯同她商量事宜,如若真出了什么事,他必不会瞒他。

果然,到了晚间,陈恕便蹙眉同她说出今日遇到的棘手之事。

起先他狠狠惩治了梁师爷,将金知府彻底得罪,但几个月过去了,金知府也没有出手,因为他才知道,原来还有后手。

“今日十一县的知县在府衙议事,金知府说,看在平阳县受灾严重的情况下,朝廷已经免了去年的秋粮,但是六月的夏税不能少,须得和其他县一样,每亩田交十分之一的麦税。”

姜贞惊讶道:“六月麦子还未成熟,我们如何交得起?”

陈恕眉头紧锁,继续道:“贞贞,金知府这是故意而为,每亩十分之一麦税,是按上等田来算,咱们的田地,是才开垦的下等田,就算要交税,也该是每亩二十分之一。”

姜贞生气地道:“这金知府真是欺人太甚!我们找巡抚告他去!”

陈恕摇摇头,“这金知府盘踞此地多年,巡抚离咱们太遥远,如今之计,只有寻一人帮忙了。”

姜贞疑惑地看着他。

陈恕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低声道:“我曾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夏大人有过几面,每年收税,朝廷都会派御史前来监察,我们若想抵抗不公,这是唯一的机会。”

姜贞并不知道陈恕当时同夏文宣的那段往事,事实上,她对夏家的了解,就只是夏家出了一个太子良娣。

不过既然陈恕这样说,想必心中也是有了成算,姜贞想了想,对陈恕道:“各位夏大人不怎么听你提起,想来同你不熟,若他不答应,我们还需再行打算。”

她其实想到了一人。

陈恕能猜到她心里的想法,轻声道:“大嫂的娘家大伯虽然是吏部官员,但这事毕竟同吏部关系不大,恐怕远水难救近火。”

陶家长子陶元任任吏部左侍郎,这也是个纯臣,在颜怀轩手底下,却不偏帮任何党派,明熙帝极为重视他的才干。陈恕认为,陶元任明哲保身,恐怕不会参与此事。

思来想去,竟只有夏文宣是可托之人。

陈恕本不想将当初的事说给姜贞听,但不想日后姜贞生疑,于是犹豫了一番,谨慎地道:“这位夏大人,此前曾有意与我结亲,不过我心中只有你一人,直言拒绝了他,他怕是有些恼怒我。”

姜贞脸上浮现出震惊,夏文宣定不可能是在扬州与陈恕认识,那么所谓的有意结亲,只能是在陈恕中了进士以后了。

那时他们已经定亲了。

姜贞心里说不清的复杂,一种古怪夹杂着酸涩的感觉,让她整个人都不太舒坦。

陈恕就是怕她多想,见姜贞脸色不好,再三保证道:“我真的从未有过二心。”

他上翘的眼尾泛着红,期冀地看着她,握着书的指骨因为紧张用力而泛起青白。

姜贞哼了一声,扬起下巴道:“罢了,不同你计较,夏大人如今已是太子的岳父,再瞧不上你这穷知县。”

虽然心里还是不太舒爽,

但姜贞知道,陈恕从不说假话,只欺骗过她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70-80(第3/17页)

次,他既然能同她坦白,就证明他心中并没有杂念。

她的不悦,来自于夏文宣对她的看轻,以及对陈恕的轻视。

明知她与陈恕已经定亲,夏文宣的意思,不就是让陈恕学习陈明德,抛弃原配另娶吗?

可陈恕不是陈明德,不会那样唯利是图,她也不是白氏,能忍辱负重。

陈恕小心地打量着她,见她眉宇间虽然还有些郁色,但并没有动怒,于是长舒了一口气。

他郑重道:“贞贞,我要同你说清,此番向他求助,并非是想贪图他什么。我与他不过各取所需,据我所知,他与王启恒政见不一,女儿虽入了东宫,却屈居王家庶女之下,夏文宣未必甘心,若能因此事在陛下面前邀功,于他亦是好事。”

从府衙议事回来,陈恕就在思考夏文宣答应此事的可能性,权衡之后,虽还是不能说稳操胜券,但以他对夏文宣寥寥几面的了解,这人心中仍存正气,未必会纠结当年之事。

姜贞轻轻点头,脸色也和缓许多,也认真地对陈恕道:“恕哥哥,我信你的谋算。”

她一向是聪慧果敢的姑娘,陈恕将她搂进怀中,鼻息之间尽是她身上浅淡的桃花香气,神思逐渐放松。

第二日,陈恕便给夏文宣写了封信。托阮从南交到夏文宣手中。

这封信如何曲折地抵达夏文宣手中暂且不提,夏文宣看完信,心中的震惊是难以言表的。

他真是没想到陈恕竟这样大胆。

第72章 飞蛾她身子一软,只觉头晕目眩。

去年陈恕拒绝了他以后,夏文宣便意识到此子与自己道不同,原还想安排人手在翰林院指教陈恕,也因此作罢。

之后听说陈恕得罪了颜怀轩,被贬到平阳县,夏文宣只是冷眼旁观,心里没有任何起伏。

对于他来说,陈恕虽的确有几分才华,但这人太过刚直倔强,不太适合官场。

没有料到陈恕会向他求助。

不,与其说是求助,不如说是同他做交易。

夏文宣饶有兴致地同幕僚道:“这人的确明透,知晓我所想所求,就是可惜与我们不是一路。”

幕僚微微笑,“大人谨慎,不过目前他的条件倒是值得考虑。”

夏文宣扬眉问道:“怎么说?”

幕僚道:“金恪是王启恒的学生,虽然这么多年不曾踏足京中,但若能将他扳倒,于大人也是好事一桩。”

他眼眸中闪着精光,“不过是派个御史过去,至于事情能不能成,就要看陈恕的作为,他若做不到,我们也不亏,反倒可以借势将他除去。”

夏文宣抚掌大笑,“先生与我心有灵犀,此计甚妙啊!”

他立即起身,修书一封,即刻差人送去平阳县。

陈恕的确是个人才,不过不能为他所用。

夏文宣长叹一声。

陈恕果真没有猜错,很快收到了夏文宣的回信,只不过从夏文宣的言辞中,感受到这人留了后手。

姜贞担心夏文宣会骗他们,陈恕摇了摇头道:“不至于会骗我们,只不过他派来的御史绝对不会跟金知府作对,除非我们拿出什么有力的反击,那御史才会帮我们。”

姜贞笑道:“恕哥哥,看来你已有应对之法。”

陈恕脸色淡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进入五月,天气渐热,小麦泛起诱人的青黄。

三蛋子小心地剥开一颗青涩的麦穗,将快要成熟的麦粒放进口中,独特的奶香弥漫开,三蛋子沉醉地眯起眼。

阿嬷和姜贞看着他微笑,看着随风翻滚的青色麦浪,阿嬷笑道:“今年的收成看来不错,五百石是有了。”

“只是……”阿嬷担心道:“听说朝廷已经派了监督夏税的御史来,我们当真能交上税吗?”

四月底,朝廷下派的御史就到了华州府,姜贞听陈恕说,是在朝中素有“丁泥鳅”的丁御史。

陈恕已经在府衙同丁御史见过一面,回来同她说,丁御史议事时,完全没看陈恕一眼,反倒是和金知府相谈甚欢。

丁御史性格圆滑,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陈恕也没着急,任由金知府明里暗里打压他,来试探丁御史的态度。

果然夏文宣从不做亏本的生意,第一是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盏茶喝了又满,我没有偏帮任何一方。

姜贞不能同阿嬷说这些,只是安抚她不要担心。

如今城中的房屋已建的差不多了,姜贞买来的木头已经尽数用完,一共进了大约五六十座房屋,差不多能容纳城中如今的两百多人。

飞蓬完成了任务,族中也还有事,同二人道别回山上去了。

不过他将青牛留下了。

“我阿弟喜欢这里,麻烦二位帮忙照看一下。”飞蓬一点也没客气,扔下眼泪汪汪的青牛就扬长而去了。

三蛋子不等陈恕吩咐,就把青牛接到了自己家中,他如今是城里的孩子王,还能帮着陈恕做一些巡视的事务,俨然已经成了衙门中一个没有名分的小小衙役了。

正午时分,陈恕从外头回来,解开官服交给墨竹,姜贞在屋里看书,听见声响问道:“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了?金知府没有留你们?”

陈恕先接过墨竹手中的帕子擦了擦汗,面色平静道:“本来下午也是要议事的,但金知府是请丁御史去听戏,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放了我们半天假。”

临近夏税,金知府动作越发频繁,时不时的就要召陈恕去府衙议事,想要从言语上先给陈恕压力。

如今平阳县的城墙修补完整,又建起数间新屋,金知府怕陈恕真把这功劳给摘走,看他的眼神越发警惕。

陈恕这几日都在忙着给盛京写信,又秘密联络了周围几个县城的知县,有时忙到半夜,姜贞知道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紧绷着,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应对金知府的刁难。

且很有可能是生死存亡的一战。

姜贞不能在政事上帮到他,其他的是能自己做决断,便没有麻烦他,也让陈恕轻松了许多。

二人坐下,陈恕知道姜贞还没有用午饭,不赞同地道:“日后我若回来的晚,便不必等我,你的身子也要紧。”

之前倒春寒的时候,姜贞在田里和家中两地奔波,十分不幸地生了一场病,陈恕看着她苍白的小脸躺在床上,既心疼又自责。

好在姜贞一向身体康健,没过几日就恢复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得过病。

但是在这里食物匮乏,她跟着陈恕吃的简单,的确是瘦了很多。

原本丰润的脸颊都瘦出了尖尖的弧线。

姜贞冲他眨眨眼,“也不是故意等你,我原也有事没有做完。”

陈恕揉了下她乌鸦鸦的发,从袖中取出一只银簪送给她,“在城里看见的。”

姜贞伸手接过来,拿在手中细细欣赏,这只簪子的做工同她以前用的自然不能比,但胜在样式精巧,雕的是一枝梅子,小巧的梅果掩映在枝叶中,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70-80(第4/17页)

有一番意味。

她取了铜镜来,让陈恕给她戴上。

最近陈恕很喜欢在她梳妆时帮忙,红杏给她描眉,他便一眨不眨地看着,有时还要帮他挑选一下口脂的颜色,因他丹青好,审美也不错,搭配出来的效果也让姜贞很满意。

陈恕小心地顺着发髻将簪子插进去,目光十分温柔地看着镜中的姜贞。

“贞贞,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次能够成功,如果到时情况不妙。”陈恕垂眸,神色落寞,“你就跟着青松先离开这里,我们之后再汇合。”

姜贞脸色蓦地一白,转身抓着他的衣袖,紧张地问道:“你又想丢下我?”

见她紧张,陈恕心中酸涩,那一次的欺骗虽然已经说开,但姜贞的心中依旧留下了阴影。

他将她的手攥住,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不是,贞贞,我没有想丢下你,这一次我们共同进退,我说不准丁御史会不会帮我,我也去书给了参政吴大人,他曾是太爷爷的学生,若到时我脱不了身,你便替我去接应他。”。

陈恕其实并不想动用太爷爷曾经的关系。

但是他要走的这一步,太过凶险,金知府到时会不会恼羞成怒,也不可知,那位御史,只会在有利他的情况下出手相助。

他多次与父亲去信,这才了解到,当初太爷

爷的一个学生如今正在陕西任参政,掌管粮储、屯田之事,陈恕取了太爷爷的信物,之前便同吴参政取得了联系。

吴参政听说了他的事,义愤填膺地答应出手相助,只是如今还有正事,最早也得六月中旬才能赶到华州府。

而六月初就是交夏税的时间,至今不过半个多月。

姜贞从他慎重的神色,看出来事情万分紧要,陈恕将一封书信交给她,嘱咐她一定要等到见了吴参政再交给他。

“贞贞,如若此事能成,那金恪将不再是我们的阻碍,甚至在不久后我们就能回到盛京。”陈恕眼中俱是郑重,凝视着姜贞道。

姜贞被他握着的手掌,掌心中出了一层细密的汗,二人潮湿地交缠着。

她小心地问道:“恕哥哥,我们一定要回去吗?”

她想说其实可以不必如此冒险,只要让金知府无法再针对他们,让他们在平阳县好好地生活就可以了。

但陈恕显然是奔着直接将金知府扳倒的目的去的。

姜贞因此感到紧张和一丝莫名的畏惧。

她故作镇定地解释道:“恕哥哥,我不是非要你飞黄腾达,我们就在平阳县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吗?”

陈恕眼中饱含遗憾,朝她摇了摇头,“贞贞,我们没有退路了,等麦子收获,平阳县的动静瞒不了外人,越来越多的流民会投奔我们,金知府岂能容忍。”。

他犹豫了片刻,缓缓道:“当初夏文宣曾对我说,岳父之事涉及朝中机密,我想如果有一人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只有是夏文宣了。”

姜贞倏地站起身,睁圆了眼扬声问道:“恕哥哥,你是说夏文宣也知道爹的事?”

陈恕神色肃穆,点点头,“是,因此我怀疑当初知道那件事的人并不在少数,为何大家都不约而同缄口不言?”

他伸出一根手指,直直朝上一指,姜贞起初不解,在陈恕越发沉默的眼神中,忽然明白了过来。

她身子一软,只觉头晕目眩。

陈恕不忍心再打击她,低声安慰道:“不过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但从夏文宣从前的话中可以知道,他应当是没有参与当初岳父的事,仅仅只是知情,其他人不好说,但他或许可以松口。”

夏文宣能答应他,就是在考验他的能力,太子对太子妃尚且冷漠,对夏良娣想必也是不怎么样,夏家想要出头,靠东宫是真不行。

自己能成为夏文宣的一枚棋子,陈恕虽然无奈,但也庆幸。

“如今我们虽处于弱势,但焉知不能翻身,既然要让我当扑火的飞蛾,那便燃烧给他们看!”陈恕目光是姜贞从未见过的决绝,甚至隐隐有几分狠厉。

“恕哥哥……”姜贞攀上他的胳膊,按捺住自己砰砰的心跳,将那封信攥得紧紧的。咬牙道:“好,恕哥哥,既然已入绝境,那我们就自己找出一条生路。”

陈恕附耳在她耳边说了几句,姜贞不住点头。

二人忙着部署,艳丽的石榴花盛放之后,六月转眼就来临了。

初四,陈恕收到金知府的命令,让他收齐新麦,于明日巳时送到府衙点验。

第73章 对峙陈恕,你可还有话说?

初夏的白日来得早,不过寅时末,已是天光熹微。

百姓们都知道今日是交税的日子,一大早就围在了衙门前,焦急地等待着陈恕。

“陈大人当真交的够税吗?”一个男人目含担心地问。

不怪他忧虑,实在是知府定下的夏税数目惊人,就是没有受灾,按往年平阳县的产出,也只是勉强能够收齐。

城中百姓都十分的焦虑,但陈恕这个知县反而并没有那么担心。

“陈大人不会是破罐子破摔,不想交了吧,我们那麦子至今都没有成熟呢。”有人接话道。

众说纷纭,三蛋子手里握着一把铁叉,挺直脊背,站在人群中,他已经准备好跟着去州府衙门,到时只等陈大人一声吩咐,就上去把那些狗衙役和知县叉上几叉!

众人翘首以盼,只见墨竹和青松架着一辆驴车过来了。

他们从马车上卸下几个布口袋,沉甸甸地样子,众人原以为那是粮食,但二人只卸下两三个口袋就停下了,看起来又不太像。

正纳闷之时,陈恕出来了。

今日他穿着一身落拓的青色官服,戴着官帽,正气凛然,众人原本还议论着,见他出来,都屏住了呼吸,一双双眼眸充满希冀地看着他。

陈恕朝众人拱手行了一礼,没有多说一句话,便指挥着墨竹和青松将那几个布口袋抬上马车,他则跟着登上车,最后掀起帘子朝众人看了一眼而去。

姜贞跟着出来,目送载着他的马车辘辘远去。

大家看到了她,也有人想打听夏税之事,但姜贞一脸沉默,人们咽下了关心的话语,心里默默祈祷。

从平阳县到华州府,走这条由陈恕和百姓们修补好的大路,一个半时辰就能抵达,青松驾着车,墨竹则坐在他身边,忧心忡忡地看着周围倒退的树木。

没逼近华州府一点,墨竹的心里就越是慌乱。

他往车中偷瞄了一眼,只见主子四平八稳地坐在榻上,双手置于膝上,阖着眼眸,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这到底是心中有谱呢还是没谱呢?

墨竹从小伺候陈恕,陈恕自幼沉稳,做事极有章法,在墨竹眼中,好像没有什么事能让陈恕为难。可今日这事,他是真的有些害怕。

没有人比他更知道,那袋子里边装着的是什么。

主子难道真打算用那东西去交差吗?

墨竹瑟瑟发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首辅攻略手札》 70-80(第5/17页)

陈恕其实并没有他以为的那样平静,他摩挲着袖中的几份卷轴,在心里无数次演练着等会儿要说的话。

谋划了这么久,成败在此一举了。

就在他出发后不久,姜贞也登上了马车,前往距离平阳县百里外的杨柳河码头。

昨日,吴参政结束了巡视事务,紧跟着启程前往华州府。

*

华州府府衙。

衙门外几十辆马车、驴车排着长队,许多衙役正在从车上卸下一口袋一口袋的粮食,明堂处站着十来个衙役,正一一拆开袋子检查是否是陈粮或是劣粮。

正堂中,治下八个县的知县,有七人正坐在一起同丁御史和金知府喝茶。

丁御史扫视着众人,没找到陈恕,挑了挑眉。

金知府老身在在地喝着茶,他早就料定陈恕必然交不齐夏税,就算他动用陈家的关系,但那么多粮食,短时间内要凑齐也极不容易。

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就等着进大牢吧。

一个多时辰后,七个县的夏税已经清点完毕,丁御史这才慢悠悠地问道:“这陈大人是记错日子了不成?”

底下几个知县面色各异,但心底其实并没有幸灾乐祸,他们亲眼见证桐关县和平阳县的苦难,无力伸出援手,但也做不到落井下石。

这几个县也有灾民流入城中,亦是受到了地动的影响。

今年的收成都算不上好,但赋税并没有减轻,几个知县在过来的路上都是面色沉郁。

众人沉默着,没有接丁御史的话。

金知府笑呵呵地道:“小陈大人是刚来的,或许还不太懂规矩呢,无碍无碍。”

说着忽然有一个衙役奔了进来。

“大人!陈大人来了!”衙役口中高呼着,惹得金知府不悦道:“来就来了,喊这么大声做甚。”

衙役喘了口气道:“大人!陈大人什么都没带来,自己坐着马车就来了。”

一长溜的马车当中,只身前来的陈恕俨然就是个另类。

丁御史和金知府都面露惊讶,丁御史挑挑眉,而金知府则直接嗤笑一声道:“这是知道自己交不上税,过来负荆请罪了?”

话音刚落,陈恕便大步走进来了。

“平阳县知县陈恕,拜见御史大人,知府大人。”陈恕不慌不忙地朝二人行礼。

金知府脸上浮着笑,“陈大人请起,今日何故来迟啊?”

对他的刁难,陈恕拱手道:“大人何出此

言,昨日约好巳时相聚于府衙,如今还差一刻钟。“。

金知府面露嘲讽,摆了摆手。

早一刻钟,晚一刻钟又如何?难道这一刻钟就能凑齐几石粮食了?

“陈大人既然来了,还请将夏税送上,速交来查验。”金知府抿唇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